高一物理必修一专题第三章有哪些专题

第三章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码头上两个人用水平力推集装箱,想让它动一下,但都推不动,其原因是
) A.集装箱太重
B.推力总小于摩擦力C.集装箱所受合外力始终为零
D.推力总小于最大静摩擦力
) 2.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桌面受到的压力实际就是书的重力B.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由桌面形变形成的 C.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一定大小相等,而且为同一性质的力
) 3.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关于接触处的弹力和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有弹力,但不一定有摩擦力B.如果有弹力,则一定有摩擦力 C.如果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D.如果有摩擦力,则其大小一定与弹力成正比
4.一架梯子靠在光滑的竖直墙壁上,下端放在水平的粗糙地面上,有关梯子的受力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受两个竖直的力,一个水平的力 C.受两个竖直的力,两个水平的力
) B.受一个竖直的力,两个水平的力 D.受三个竖直的力,三个水平的力
5.作用于O点的五个恒力的矢量图的末端跟O点恰好构成一个正六边形,如图所示。这五个恒力的合力是最大恒力的
A.2倍B.3倍
向;F2=6N,沿y轴正向;F3=4N,沿x轴负向;F4=8N,沿y轴负向,以上四个力的合力方向指向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 6.平面内作用于同一点的四个力若以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有F1=5N,方向沿x轴的正
7.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4N、6N、7N,若三力同时作用于某一物体,则该物体所受三力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A.17N、3N
B.17N、0 (
) C.9N、0
8.如图所示,一个重为5N的大砝码,用细线悬挂在O点,
现在用力F拉法码,使悬线偏离竖直方向30°时处于静止状
态,此时所用
拉力F的最小值为
B.2.5N C.8.65N D.
9.如图所示, 用绳索将重球挂在墙上,不考虑墙的
摩擦。如果把绳的长度增加一些,则球对绳的拉
力F1和球对墙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
A.F1增大,F2减小
B.F1减小,F2增大 C.F1和F2都减小 D.F1和F2都增大
力的变化情况是
) 10.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若斜面倾角增大(物体仍静止),物体受到的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A.支持力增大,摩擦力增大
B.支持力增大,摩擦力减小 C.支持力减小,摩擦力增大
D.支持力减小,摩擦力减小
二、填空题(每题6分,共24分)
11.用弹簧秤称物块时,读数为7.5N,用弹簧秤拉着物块沿倾角为37°的斜面向上匀速滑
动时,读数为6N,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2.作用于同一点的两个力F1、F2的合力F随F1、F2的夹角
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则F1= F2=
13.同一平面中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F1=6N、F2=7N、F3=8N,
这三个力沿不同方向作用于同一物体,该物体作匀速运
动。若撤消F3,这时物体所受F1、F2的合力大小等于
N,合力的方向
14.用两根钢丝绳AB、BC将一根电线杆OB垂直固定在地面上,
且它们在同一个平面内,如图所示,设AO=5m,OC=9m,
OB=12m,为使电线杆不发生倾斜,两根绳上的张力之比
FAB?Ftan30??N
点拨:对较为复杂的物理问题,解决时应注意从已知入手,从
入手处理问题,如本题中,先从研究绳子的拉力入手,再研
究人对地面的压力,最后再解决两杆受到的力的大小。
F?4003N cos30?
三、实验题(9分)
15.在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某小组得
出如图所示的图(F与AO共线),图中
与F2合成的理论值;
是F1与F2合成的实际值,
在实验中如果将两个细绳套换成两根橡皮条,那么实验结
果是否变化?答:
(填“变”或“不变”)。
四、计算题(共27分)
16.(8分)如图所示,物体A重40N,物体B重20N,A与B、B与地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物体B用细绳系住,当水平力F= 32N时,才能将A匀
速拉出,求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7.(9分)如图所示,物重30N,用OC绳悬挂在O点,OC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N,
再用一绳系住OC绳的A点,BA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0N。现用水平力拉BA,可以把OA绳拉到与竖直方向成多大角度?
18.(10分)如图所示,一轻质三角形框架B处悬挂一定滑轮(质量可忽略不计)。一体重
为500N的人通过跨定滑轮的轻绳匀速提起一重为300N的物体。
(1)此时人对地面的压力是多大?
(2)斜杆BC,横杆AB所受的力是多大?
12. 30 N; 40 N
13. 8; 与F3方向相反
15. F; F';不变
解析:由图可知:F为理论值,F'为实际值。将两个细绳套换成两根橡皮条不会影响实验
结果,因为换成橡皮条后,还必须用弹簧秤拉着橡皮条,将结点拉到原来的O点位置。两个分力的大小以及方向都不会发生变化,只是两个弹簧秤要多移动一段距离,故应填“不变”。
点拨:此实验是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的,通过实验证明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平行四边形定则
是正确的。
16. 解:以A物体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则物体B对其压力
FN 2=GB=20N,
地面对A的支持力
FN 1=GA+ GB =60N,
因此A受B的滑动摩擦力
Ff 2=?FN 2=20?,
A受地面的摩擦力
Ff 1=?FN 1 =60?,
又由题意得:F= Ff 1+ Ff 2=60?+20?=80?,F= 32N,代入即可得到?=0.4。
点拨:要计算动摩擦因数?,必须考虑到物体A上、下两个表面都受到了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17. 解:对A点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题意可得:
FOA?G,FAB?Gtan? cos?
设OA先断,则FOA?N ,解得??30?, 此时FAB?Gtan??3N&30N。因此,可以把OA绳拉
到与竖直方向成30°角处
点拨:此种类型题的一般解法是:先假设某根绳子先断,即先达到其承受的最大拉力,然后判断另一根绳子是否已断。如未断,则此值即为所求;如另一根绳子已断,即此时受到的力已大于其最大承受力,则需选另一根绳子作为研究对象,再次求解。
18. 解:(1)先以人为研究对象,人受三个力作用,重力G、地面对人的支持力FN、绳子的拉力FT。由平衡方程可得:FN+FT=G,解得
FN =200N。即人对地面的压力为200N。
(2)以B点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将绳子的拉力F分解为两个力:一个分力是对 AB 杆的拉力、一个分力是对 BC杆的压力。F=2 G=600N,由题意及受力分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不要让我去买书,还有那什么人教版教材用书上根本没答案!!!!!!!!!!
dudayixiu4756
每个省用的书不一样哦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练习题含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练习题含答案
上传于||文档简介
&&高​一​物​理​第​三​章​测​试​题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2012年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测试卷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2012年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测试卷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2012年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测试卷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 章来源莲山课件 w ww.5 y kj.Co m 2012年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测试卷一、1.分解一个已知力,若已知它的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以下正确的是(  )A.只有一组解    &&&&&&&&&&& B.一定有两组解C.可能有无数组解&&&&&&&&&&&&&&& D.可能有两组解2.关于两个大小一定的力的合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力的合力总大于原来的任意一个力&&&&&&& B.两个力的合力至少比原来的一个力大 C.合力的大小随两个力之间的夹角增大而减小&&& D.合力的大小介于二力之和与二力之差的绝对值之间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2 N的力可分解为7 N和4 N的两个分力& B.一个2 N的力可分解为9 N和9 N的两个分力C.一个6 N的力可分解为4 N和3 N的两个分力D.一个8 N的力可分解为4 N和3 N的两个分力4 .关于分力合成合力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两个力的合力,可能 小于一个分力B .5N、2N、6N三个共点力最大合力为13N,最小合力为1NC .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都被确定,则合力也被确定D .三角形定则中两个分矢量的夹角与平行四边形定则中两个分矢量的夹角不同,其实质也不同5.要把一个已知力F分解为两个分力F1和F2,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可以得到唯一的解?A.已知F1和F2的方向&&&&&&&&&&&&&&&&&&&&& B. 已知F1或F2的大小和方向C. 已知F1的方向和F2的大小&&&&&&&&&&&&&& D. 已知F1和F2的大小6.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8 N、3 N,它们之间的 夹角可任意变化,则 其合力的大小可能是(&& )A.3 N&&&&&&&&&&&&&&& B.8 N&&&&&&&&&&&&&& C.10 N&&&&&&&&&&&&&&& D.15 N7.两个共点力同向时合力为a,反向时合力为b,当两个力垂直时,合力大小为(&&& )A.&&&&&&& B.&&&&&& C.&&&&&&& D. 8.两个大小相等同时作用于同一物体的共点力,当它们间的夹角为90°时,其合力大小为F;当它们之间的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 )A. 2F&&&&&&&&&& B.&&&&&&&&&&& C.&&&&&&&&&&& D.& 9.将一个大小为10 N的力分解为两个分力,如果已知其中的一个分力的大小为15 N,则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可能是(&& ) A. 5 N&&&&&&& B. 10 N&&&&&&&&& C. 15 N&&&&&&&&& D. 20& N10.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均为10 N,如果要使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也是10 N,则这两个共点力间的夹角应为(  )A.30°      B.60°C.90°&&&&&&&&&& D.120°`&& 11、如图,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与斜面体P连接,P与斜放的固定挡板MN接触且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体P此刻受到外力的个数可能为:(&&&&&&& )A.2个&&B.3个&&C.4个&&D.5个   
12.一根粗细均匀的匀质棒按不同的对称方式悬挂于线下,如下图所示,则图中哪一种悬挂方式能使线的张力最小(  )&&13.两个共点力,一个是40 N,另一个等于F,它们的合力是100 N,则F的大小可能是(  )A.20 N&&&&&&&&&&&&&&&&&&&&&&&&&&& B.40 NC.80 N&&&&&&&&&&&&&&&&&&&&&&&&&&& D.160 N14.在下图中,AB、AC两光滑斜面互相垂直.AC与水平方向成30°角.若把球O的重力按照其作用效果分解,则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为(  )&A.G2,32G&&&&&&&&&&&&&&&&&&&&&&&&& B.33G,3GC.22G,22G&&&&&&&&&&&&&&&&&&&&&&& D. 22G,32G
15. 如右图所示,细绳MO与NO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长度MO&NO,则在不断增加重物G的重力过程中(绳OC不会断)(  )A.ON绳先被拉断B.OM绳先被拉断C.ON绳和OM绳同时被拉断D.因无具体数据,故无法判断哪条绳先被拉断 16.& 如右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于P点.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N,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下列关系正 确的是(  )A.F=mgtan θ&&&&&&&&& B.F=mg tan θC.N=mgtan θ&&&&&&&&& D.N=mg tan θ 17、如图,人站在岸上通过定滑轮用绳牵引小船,若水的阻力不变,则船在匀速靠岸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船受的浮力不断减小  B船受的浮力保持不变C、绳的拉力保持不变   D、绳的拉力不断增大  18、如图所示,一物体静止 在以O端为轴的斜木板上,当其倾角θ逐渐增大,且物体尚未滑动之前的过程中(  & )A.物体所受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逐渐增大B.物体所受重力与静摩擦力的合力逐渐增大C.物体所受重力、支持力及静摩擦力的合力逐渐增大D.物体所受支持力与静摩擦力的合力逐渐增大19、如图,在一根水平粗糙的直横杆上,套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铁环,两铁环上系着两根等长的细绳,共同栓住质量为M的小球,若两铁环与小球原处于静止状态,现使两铁环间距离增大少许而仍保持系统平衡,则水平横杆对铁环的支持力N和摩擦力f 的可能变化是(  )A.N不变,f 减小    B.N不变,f 增大C.N增大,f 增大    D.N增大,f 不变
20.一个物体质量为m,沿倾角为θ的斜面下滑,则下面关于此受力分析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A .GX为下滑力,施力物体是斜面B .GY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施力物体是物体C .N和G的合力等于GXD .若物体匀速下滑,则没有摩擦力21 .如下图所示,滑块A在斜向下的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运动,那么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与拉力F的合力方向是:A.水平向右; B.向下偏右; C.向下偏左; D.竖直向下22.放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G可以分解使物体沿斜面向下滑的分力G1和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分力G2,当斜面倾角增大时(&& )A. G1和G2都增大&&&&&&&&&& B. G1和G2都减小&&&&&& C. G1增大,G2减小&&&&&&&&& D. G1减小,G2增大23.如图所示,细绳MO与NO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长度MO&NO,则在不断增加重物G的重力过程中(绳OC不会断)(&&&& )A.ON绳先被拉断&&&&&&&&&&&&&&&&&&&&&&&&&&&&&&& B.OM绳先被拉断C.ON绳和OM绳同时被拉断&&&&&&&&&&&&&&&&&&&&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4.已知三个共点力的合力为零,则这三个力的大小可能为(&& )A.15N,5N,6N&& B.3N,6N,4N&&& C.1N,2N,10N&&&& D.1N,6N,3N25.一个重为20 N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用一个F=5 N的力竖直向上拉该物体时,如图所示,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A.15 N&& B.25 N&&&&&& C.20 N&&&&& D.026.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应该是(& )A.沿斜面向下&&&&& B.垂直于斜面向上&&& C.沿斜面向上&&&&& D.竖直向上二、非27.有一个力大小为100 N,将它分解为两个力,己知它的一个分力方向与该力方向的夹角为30°.那么,它的另一个分力的最小值是________N,与该力的夹角为____ ____28.将一个大小为25 N的力分解成两个分力,其中一个分力的大小是20 N,则另一个分力的最小值是________N;最大值是________N.如果另一个分力的方向跟合力成53°角,则它的大小可能是________N.29. 放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G通常可分解成F1和F2,如右图所示,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其中F1=________ ,F2=________,若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则它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f=________,当α逐渐增大时f将________,若物体沿斜面下滑,则f=________,当α逐渐增大时f将________,f的上述两个计算式都适用的条件是物体做________运动,此时μ和α的关系是________.四、(共16分)30 .如图,重为200牛的重物由ON、OM绳悬挂在天花板上,已知ÐONM=60°,ÐOMN=30°,请画出受力分析图并求绳ON和绳OM受到的拉力的大小?(8分)&
31. 如右图所示,在一条小河中有一条小船,船受到一个与河岸成30°角的拉力F=1 000 N的作用.若要使船沿与河岸平行的方向前进,需要另加一个力的作用,则这个力向什么方向加可以最省力?该力的大小 为多少?&32. 如右图所示,两根相同的橡皮绳OA、OB,开始夹角为0°,在O点处打结吊一重50 N的物体后,结点O刚好位于圆心,今将A、B分别沿圆周向两边移至A′、B′,使∠AOA′=∠BOB′=60°,欲使结点仍在圆心处,则此时结点处应挂多重的物体?& 33.城市中的路灯、无轨电车的供电线路等,经常用三角形的结构悬挂.如右图是这类结构的一种简化模型.图中硬杆OB可绕通过B点且垂直于纸面的轴转动,钢索和杆的重量都可忽略.如果悬挂钢索AO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104 N,θ=30°,则当杆BO处于水平位置,即垂直于竖直墙面时,悬挂的重物不能超过多少牛顿?&文 章来源莲山课件 w ww.5 y kj.Co m
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难题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难题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难题&第1题:有很多题目的内容说的是三个物体A,B,C,物体A,B和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C在最下面,B在中间,A在最上面,水平力为F=5N(方向向左)和F2=10N(方向向右),分别作用于物体B,C上,A,B和C仍保持静止,以Fa,Fb,Fc分别表示A与B,B与C,C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Fa=0,Fb=5N,Fc=5N,为什么呢?帮帮忙哦,快哦答案:假设F1、F2为拉力(这样比较好讲)&从A开始分析,A没有受到像BC似的拉力,又保持静止,即平衡状态,所以A在水平方向上合外力为0,所以A也不受摩擦力,即Fa=0&B:B与A之间没有摩擦力,受到一个拉力向左N,为了保持静止平衡状态,要受一个向右的5N摩擦力,即Fb=5N&C:C受到B给它的向左的5N的摩擦力,又受到一个向右的10N的拉力,为了保持静止平衡,需要受到一个地面给它的向左的5n的摩擦力,即Fc=5N&第2题: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重物,平衡时弹簧伸长4cm,现将重物向下拉1cm然后放开,则在刚放开的瞬间,重物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答案:设重物质量为m,弹簧劲度系数为k(单位:N/cm,)则mg=4k,刚放开的瞬间弹簧伸长5cm,弹簧弹力为5k=5/4mg,弹簧此时合力为5/4mg-mg=1/4mg,所以加速度为1/4mg除以m等于1/4g&第3题:甲乙两队拔河比赛,甲队获胜,若不计绳子重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队拉绳子的力大于乙队拉绳子的力B.甲队对地面的摩擦力等于乙队对地面的摩擦力C.甲乙两队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甲乙两队拉绳的力相等&答案:这道题答案选D在高一有许多这种题,答案基本都选D,在两队拔河时,两队拉绳的力是相等的,绳子水平方向受力是平衡的,胜负完全取决于摩擦力,所以拔河使哪一队胖人多哪一队容易赢,胖人体重大,摩擦力等于μmg,增大m,你可以想象一下,两队拔河时,输的那一方输的时候脚是往前滑的,拔河时队员身体后仰,所以联系现实很容易理解的.&第4题: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轻轻推动一下,恰好能沿斜面匀速下滑,则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若沿着斜面用力F拉物体使其匀速上滑,则沿斜面的拉力F=?答案:轻轻推动一下沿斜面匀速下滑,说明摩擦力等于重力于平行斜面方向的分力,mgsinθ=μmgcosθ,cosθ为重力在斜面方向的分力,所以μ=sinθ/cosθ=tanθ,这是第一问第二问中摩擦力为mgsinθ,重力分力为mgsinθ,这两个力方向相同,沿着斜面向下大小为2mgsinθ,所以沿斜面的拉力也是2mgsinθ&第5题: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使不同性质的吗?&(比如弹力与摩擦力)答案: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能是同性质的力!不会是非同性质的力,这是牛顿第三定律决定的。第6题:摩擦力的反作用力可以是弹力么?答案:摩擦力的反作用力不能是弹力。因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是相同的,即摩擦力的反作用力一定是摩擦力,弹力的反作用力一定是弹力。第7题:下列关于摩擦力说法正确的是:哪句话是对的?请指教~!如果能各举反例,我会加分&(1)&&&没有弹力出现的地方就一定没有摩擦力答案:正确 这是判断摩擦力是否存在的三个条件之一 两物体接触且接触面粗糙、两物体间有弹力、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2)&摩擦力的反作用力一定也是摩擦力&&&&&&&&&&&&&&&答案:正确 这是牛顿第三定律部分的内容 相互作用力的特点 等大、反向、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同质(即同种性质)*。所以摩擦力的反作用力一定是摩擦力(3)作用在物体上滑动摩擦力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答案:错误 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比如 将物体请放在运动着的传送带上 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的过程就是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滑动摩擦力&(4)因为静摩擦力可能变化,故当物体所受外力变化时,他所受的静摩擦力跟着改变。答案:表述不清楚 要看是哪个外力&&&&&比如用手推桌子 桌子未动 就要受到与推力大小相等的静摩擦力 推力增加,摩擦力也增加&&&&但若同时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压力的话 静摩擦力大小不受影响所以要看题干中说明的是什么外力 如果是不太严谨的小型考试的题目的话 可以认为这句话是正确的 大型考试出题比较严谨不会有这种语焉不详的情况的第8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汽车轮胎与地面的摩擦总是有害的答案:刹车有害么 错(&2)紧急刹车时,摩擦力的组要作用是改变轮胎的形状.答案:增大轮胎与地面摩擦 所以答案错(3)&&&&汽车沿直线运输上坡时,收到平衡力的作用答案:正确 汽车对坡面的压力以及坡面对车得支持力是一堆平衡了&(4)&&废旧轮胎没有回收价值,可以烧掉答案:污染环境 产生的废气&第9题:汽车在紧急刹车时,摩擦力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是改变轮胎的形状么?答案:减小动力&第10题:汽车&在无抱死刹车时,&会&增大&轮胎&滚动摩擦力&吗?汽车&在无抱死刹车时,&会&增大&滚动摩擦力&吗&&也就是说踩着1/5刹车&肯定没抱死吧&&&在踩着&1.5/5&刹车&肯定也没抱死吧&&那么这两次&比较&&&谁产生的&"轮胎"&滚动摩擦力大??????&当然是在直线的时候,不打方向&&换句话说,&&只要轮胎没抱死刹车,最大极限的没抱死轮胎&磨损是不是和普通一样呢?&&&在相反的话&&汽车在加速的时候,牵引力就是滚动摩擦带来的,加速肯定会消耗轮胎&&但是刹车的时候(无抱死),制动力并不是轮胎滚动摩擦力了吧,而是刹车盘与刹车片之间的滑动摩擦.........&不抱死,并不一定就是滚动摩擦,还要看制动力的大小情况,一般不抱死是边滚边滑的制动状态,这时候车轮与地面的摩擦阻力是最大的,抱死时是滑动摩擦这时候摩擦阻力是最小的。而且附着情况会变差,车子稳定性,操控性都不好。装配ABS就是为了防抱死而达到边滚边滑的制动状态,如果说抱死时滑动摩擦最大,那还装几万块的ABS干嘛?答案:这很难说吧!看你用哪一种轮胎咯!那如果用布瑞斯通的普通技术的轮胎吧!在加速和减速的时候都会对轮胎很大的摩擦!第11题:汽车刹车时轮胎不抱死算是滚动摩擦吗?这个摩擦力达到最大时与滑动摩擦哪个大?汽车刹车时轮胎不抱死算是滚动摩擦吗?这个摩擦力达到最大时与滑动摩擦(轮胎抱死时)哪个大?是否可由此虽短汽车刹车距离?答案:不抱死,并不一定就是滚动摩擦,还要看制动力的大小情况,一般不抱死是边滚边滑的制动状态,这时候车轮与地面的摩擦阻力是最大的,抱死时是滑动摩擦这时候摩擦阻力是最小的。而且附着情况会变差,车子稳定性,操控性都不好。装配ABS就是为了防抱死而达到边滚边滑的制动状态,如果说抱死时滑动摩擦最大,那还装几万块的ABS干嘛?追问:那要是使用一个系统先探测多大的刹车力度会使轮胎抱死 再让刹车力度减低到使轮胎处在滚动摩擦的边缘(和ABS不一样)是不是这样优于ABS呢?答案:这个基本上很难做到,因为路面情况是变化的,不同路面,不同时间,使用程度等都会影响到附着情况而使得车轮与路面的阻力变化。建议你去看看ABS的基本原理吧。怎么说,ABS是滞后的控制的,它是根据车轮运转和制动力情况来调节的;你所设想的是提前控制,要是能实现当然优于ABS,但是很难实现呀必须有大量的实验数据来支撑!&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谢谢 我会努力的 相信现在有了高速运算芯片后可以实时计算路面摩擦系数&第12题: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汽车在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下最后停下来。一辆汽车以120km/h的在水平公路上行驶,司机发现前面120米的地方有意外情况,于是紧急刹车,这会不会发生事故?计算时要考虑到反应时间,即司机从发现情况到操纵制动器所需的时间。设反应时间为0.5秒,汽车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汽车重量的0.4倍,重力加速度g=10m/s^2(要过程)答案:120km/h=100/3 m/sa=0.4g=4m/s^2在反应时间内的位移s1=100/3*0.5=50/3m在匀减速过程中的位移为s22as2=(100/3)2解得s2=1250/9那么总位移s=s1+s2=50/3+0/9>所以会发生事故。&第13题:如何求汽车刹车盘的摩擦力?已知车重、加速度、轮胎直径、刹车盘内外径加速度指的是刹车时减速的加速度答案:首先我们设汽车质量为m,重心到地面高度为h,减速时加速度不变为a,轮胎直径为r,刹车盘内径为r1,外径为r2,忽略轮子的角加速度;下面我们总体受力分析一下:F减速=ma;&即,减速时汽车需要ma的力量才能以加速度a减速;所以底面必须给汽车ma的摩擦力;下面我们以汽车一个轮子来分析:轮子受到的力矩为2个,即地面摩擦力产生和刹车盘产生;所以这样就能把摩擦力矩算出来:即:T摩擦&=&ma*h;所以F=ma*h/(r2&-&r1);即:刹车盘的总摩擦力为F,假设4轮刹车,且4个轮子受力一样大小,则,每个轮子为F/4;追问有点疑问,r2-r1&这里,有点问题吧?主要是摩擦力矩算出来以后,转换成力的过程不太会算,再解释下吧哦,F=ma*h/[(r2+r1)]/2;&第14题:公路弯道圆弧半径为100m,汽车轮胎与路面间最大静摩擦力是车重的0.225倍,汽车不发生径向滑动,则Vm为多大答案:0.225mg=mv^2/r取g=10ms^-2v=15m/s&第15题:某高速公路转弯处,弯道半径R=100m,汽车轮胎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0.8,路面要向某高速公路转弯处,弯道半径R=100m,汽车轮胎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0.8,路面要向圆心倾斜,汽车若以V=1.5m/s的速度行驶时.若Θ=37度,汽车的质量为2000千克,当汽车的速度为30m/s时车并没有发生侧向滑动,求次时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g=10N/s).&答案:汽车做的是匀速圆周运动,其所受合力满足F=ma=mv^2/r=*1.5/100=45N对车受力分析,它受到重力G,地面支持力N,与摩擦力f的作用,又因为地面与水平成37°,如图则水平方向有Nsinθ=fcosθ竖直方向有G=Ncosθ+fsinθ又因为f=μN 上两式化为f/μ*sinθ=fcosθmg=f/μcosθ+fsinθ其中cosθ=0.8,sinθ=0.6得f=1.25*10^4N第16题:汽车轮胎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可轮胎做成圆形,进行滚动摩擦,又是为了减小摩擦力,不矛盾吗?答案:有花纹 增大摩擦力是为了使轮胎具有足够的抓地力这样汽车在刹车或启动时 不会因为摩擦力不够而打滑&作成圆形&&是为了能让汽车能够行走如果作成方的轮胎&&怎么在地上滚动?&其实也可以这样解释&汽车作成有花纹的轮胎 同时又是圆形的是为了让汽车与地面之间(注意,不是轮胎,而是汽车)的摩擦力介于一个范围值内而这个范围值便是使汽车能够正常行使而又不失去抓地力的范围&&根据笔者的经验对于旧轮胎,相较于老轮胎,会很费油,同时转向时很费劲新轮胎会使车的性能提高很多第17题:应该算是轮胎反向摩擦和静摩擦力,或者滚动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区别?(我外行。。。不知道学名。。)都看过《虎胆龙威4》么。里面有个镜头是卡车走的立交桥被战斗机打断了。没看过的话我也描述一下吧。假设有一个斜坡\是这个角度的(当然,要小一些,这个符号太夸张)。有一重量足够大的辆车在上面,车头朝上,在往↘滑。这个时候,请问踩油门往↖和踩住刹车让轮胎静止,哪种情况的摩擦力更大?或者说,哪种情况能更快的停止下滑?&理论上好像是踩油门反向用力,但是在假象的过程中包括考虑到车子飘逸时的情景,又觉得好像轮胎如果在滚动的话,摩擦力反而会更小?请给出答案并且解释原理好么?问题补充:漂移,打错了,打成了飘逸。晕,我问的是那种情况下到底是踩着刹车让轮胎不动好还是踩油门让轮胎反转好,如果是踩油门更能够停的快,那为什么漂移的时候轮胎都是转的车子反而不停呢而已。。你们都答非所问啊。。答案:摩擦的种类是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定义的。比如:车轮正常转动,当研究与地面接触点的部位时,发生的叫静摩擦;而当此时看车轮的整体时,认为是滚动摩擦。如果车轮打滑了,那么与地面之间产生了滑动摩擦。由此可见发生的条件不同,要在相同条件时才有可比性。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是粗糙程度和正压力。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也是粗糙程度和正压力。所以根据增大压力就可以增大摩擦力,请比较踩油门往↖和踩住刹车,哪种会增大正压力,哪种就能使之更快地停止下滑。&第18题:轮胎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大的物理本质是什么究竟理论上是如何说的?所有老师都只说然不说所以然,书上也只说实验得出此结论&答案:有此说法吗?你是不是想问ABS?ABS是刹车防抱死装置,并非是防失控!!!理论与实践表明:刹车时轮胎在将停未停在状态制动效果是最好的,ABS正是实现这种刹车状态的机构.楼主是否据此问:轮胎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大?没有人恶搞,bigbigeasy误会了.详细内容上百度查ABS就可找到.&第19题:(物理)两个物体做相对运动,有没有可能两个物体之间既有滑动摩擦力(或滚动摩擦力),又有静摩擦力如在一个粗糙的斜面上,用力推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直线运动,则此时物体与斜面之间有没有静摩擦力又如及自行车转弯时,车与地面之间有没有滚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答案:二个物体之间有相对滑动时存在的摩擦力叫做滑动摩擦力,二个物体之间没有相对滑动,但是有相对滑动的趋势时存在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二个物体之间的滑动和不滑动是确定的,不能二都兼有,所以二个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只能有一个,不能兼有。“如在一个粗糙的斜面上,用力推动物体【斜面是还有一个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直线运动【这个物体和斜面只能是相对静止,否则不可能在水平方向运动】,则此时物体与斜面之间有没有静摩擦力【此时物体和斜面间,一定存在静摩擦力,否则不能相对静止】【物体和斜面是相对静止,斜面在地面上是滑动,】”“又如及自行车转弯时,车与地面之间有没有滚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此时车轮边缘和地面之间是静摩擦,轴和轴承之间是滚动摩擦,这是二处,不是同一处。】&第20题:(1)高一物理问题,滑动摩擦力在啥时候不阻碍运动啊?(2)开车时不是静摩擦力吗?(3)还有为啥滑动摩擦力可以和物体的重力无关?&答案:(1)滑动摩擦力在啥时候不阻碍运动啊?滑动摩擦力只是阻碍相对运动,而不是阻碍运动。当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时,就是动力。例如,平板上有一个物体,拉着平板做加速运动,物体在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下加速运动。(2)开车时不是静摩擦力吗?如果车轮与地面无滑动,那车轮表面与地面之间就是静摩擦力。(3)还有为啥滑动摩擦力可以和物体的重力无关?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正压力与重力没什么关系。比如物体沿竖直面滑下,用一个力把物体压在竖直面上,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只与压力有关,和重力无关。第21题:高一物理必修二在做功一节如何去分析受力分析,尤其有两个物体时的相对运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比如,当一个物体A静止在物体B上,B受到一个力,由静止开始运动,如何分析A和B之间的相对运动还有摩擦力答案:由于B向前运动,受到A对它的摩擦力向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对A的摩擦力向前赞同&|第22题:如果某品牌车的质量为m,汽车行驶时弯道部分的半径为r,汽车轮胎与地面摩擦力为u,路面设计的倾角为a,为汽车过弯道问题,弯道的倾角为阿尔法,问的是“为使汽车不打滑,最大速度为多少?”汽车受三个力,一个摩擦力,一个支持力,一个重力,三里的合力为向心力,问最大速度答案:你就求把车横着推上 a 角度的斜坡需要多大的力,F=mg*sina+mg*cosa*u.这就是能够提供的最大向心力了,因为这是车子朝弯道外侧打滑的临界点了。在用向心力就算出v了。第23题:公路弯道圆弧半径为100m,汽车轮胎与路面间最大静摩擦力是车重的0.225倍,汽车不发生径向滑动,则Vm为多大答案:0.225mg=mv^2/r取g=10ms^-2v=15m/s&第24题:在一段半径为25m的圆形水平弯道上,已知路面对汽车轮胎的最大静摩擦力是车重的0.2倍,则汽车转弯时的速度?为什么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答案:近似为匀速圆周运动过弯。由于是水平弯道,向心力在水平方向,而汽车的重力以及地对汽车的支持力均处于竖直方向,无法去提供向心力,所以只有静摩擦力提供;弯道半径一定,那么过弯速度越大,所需要的静摩擦力也就越大,极限就是最大静摩擦力。也可从相对运动考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都有沿半径背离圆心的相对运动趋势,所以会受到指向圆心的静摩擦力作用。第25题:在一段半径为R的圆形水平弯道上,路面对汽车轮胎的最大静摩擦力是车重的n倍(n&1),求汽车拐弯时的安全速度答案:利用向心力就可以求解。F向=(mv2)/R临界情况,F向=f=nmg联立解得v=根号(ngr)第26题:公路某转弯处的水平弯道半径为100m,若车轮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车重的0.4倍,则汽车以多大的速度过...&公路某转弯处的水平弯道半径为100m,若车轮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车重的0.4倍,则汽车以多大的速度过此弯道才能保证安全?答案:向心力mv^2/R小于等于f=0.4mg 得到v小于等于根号(0.4gR)=20m/s第27题:汽车需转过半径为R的水平弯道,车轮对路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车重的U倍,那么汽车转弯时的最大速度是?答案:向心力mv^2/R小于等于f=0.4mg 得到v小于等于根号(0.4gR)=20m/s第28题:在一段半径为R=20m的圆弧形水平弯道上,已知弯道路面对汽车轮胎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车重的0.5倍,则汽车拐在一段半径为R=20m的圆弧形水平弯道上,已知弯道路面对汽车轮胎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车重的0.5倍,则汽车拐弯的最大速度是———m/s(g取10m/s2)答案:设车的质量为m,则重量为G=mg,F摩擦力=0.5G,F向心力=F摩擦力=0.5G=0.5mg.因为F向心力=mxv^2/R,所以0.5mg=mv^2/R,v^2=0.5gR=0.5X10m/s^2/20m=100m^2/s^2,v=10m/s第29题:在一段半径为R=28m的圆弧形水平弯道上,已知弯道路面对汽车轮胎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车重的0.70倍,补充:求汽车拐弯时不发生侧滑的最大速度是多少m/s?&答案:利用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公式即可,a=v^2/R&&所以v^2=a*R=0.7g*R=7*28&&(m/s)^2得V=14m/s。第30题:质量越大的汽车,紧急刹车的距离越长对吗答案:不完全正确,还要看汽车的速度。在相同速度和同等条件下的时侯,质量越大的汽车,紧急刹车的距离越长。&第31题: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那为什么汽车的速度越快需要刹车的时间和距离就越长答案:因为速度越快,动能越大,让它停下需要做的功就越多,时间和距离就越长。这个牵扯到加速度概念。&惯性与质量成正比,这样理解:那么同样速度的汽车,质量轻的惯性小,那么停下的就快。第32题: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的代数和不一定为零,系统内力的功可改变系统的动能这个怎么理解啊?举个例子?答案:一个穿滑冰鞋的人用力推墙,作用在墙上的力不做功,作用在人上的力做正功。&&两个小球之夹一个压缩的轻弹簧,放手后,系统的动能增加第33题:速度越大,刹车后的距离越大,称为制动距离,制动距离不是惯性产生吗,那速度越大惯性越大不是吗,谢谢&答案:惯性与摩擦力无关,也与速度无关,惯性只与物体质量有关.你所说的速度越大,制动距离就越大这个事情,里面产生了三个量(速度,摩擦力,制动距离),没有惯性.可以说,速度和摩擦力的变化是导致制动距离的变化的因素.打个比方,3*X/Y=Z,3就代表了惯性,X代表了速度,Y就代表摩擦力,Z代表制动距离.惯性是一定的,制动距离的大小仅仅取决于速度和摩擦力的大小,可以说速度越大制动距离越大,摩擦力越大制动距离越小,跟惯性毫不相干.&其他回答先前速度越大使其惯性变大,使它作用距离远其他回答(平动)惯性的量度是惯性质量(简称质量)。体现在牛顿第二定律中:F=ma,其中F是合外力,m是质量,a是物体的加速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受到相同的力作用时加速度越小,也就是速度越不容易变化。惯性和速度无关。汽车刹车可以看作匀减速运动,可以证明制动距离s满足v2=2as,其中v是初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的大小和摩擦力大小成正比。这里关键在于理解惯性的意义。制动距离和惯性没有直接关系。----yangkepop 不正确。目前教学大纲在初中阶段应该没有对功的理解作过多的要求,对于功的计算,LZ基本上应该停留在直线移动的恒力正功这一点上。负功的概念超纲了。虽然可以通过功和能量的知识来定量地解释这个问题,但实际上用高一的运动学知识就可以了。而只是定性判断的话,不用理会具体细节。记住“惯性与摩擦力/速度大小无关”以外,再认识到“惯性和制动距离无关”这一事实就可以了。当然,间接上有关系,上面有分析。----简单地理解,惯性大小就是质量大小。以下属于超纲内容,看不懂请LZ无视~。惯性质量就是用来描述惯性的。其它的质量还有和它等价的引力质量,但通常这两种质量不作区分。在中学范围内讨论的惯性都是质点或质点系统的平动惯性。如果参加竞赛或学习大学物理,会遇到转动惯量的概念。这里不作讨论。其他回答惯性是与摩擦力无关,这句话没错,因为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但是你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惯性的知识能解答的,应用惯性的知识,只能说汽车的惯性是一定的,因为汽车的质量就那么多(不考虑汽油消耗)。刹车前的速度越大,说明如果要让它停下来的话,地面需要对它做更多的负功,然而在地面对轮胎的摩擦力一定的条件下,肯定、理所当然的需要滑行更远的距离,因为功等于力乘以这个力方向上物体运动的位移(或者路程,只是简单说下。因为有些力是要乘以位移,而有些力是要乘以路程的)。初二,应该学了力的功,所以如果你看的懂我上面所说的,那就说明你这些知识学好了,反之则你没有学好。&回复 “幻の上帝”:你说我不正确,那你就请说明我哪一句不正确,要是你说我是因为超纲了才不正确的话,那么我觉得你在考虑物理问题之前该去再学习下语文。请尊重我的答案。而你并没有回答楼主的“那为什么汽车刹车时,先前速度越大,制动距离就越大呢”这一问句 。我现在大三,大学物理我也已经学完,保守力和非保守力的概念我在这里并没有提出来,因为我知道这才是超纲,这样的概念才叫超出了他们的范围,而“负功”这一概念,只要是学了功这一章的,即使老师没有讲,我不相信楼主领会不到它的意思。&楼主: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记住这句话。很简单而且实用,你来比较一下我和“ 幻の上帝 ”的谁更适合你。&第34题: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代数和为零吗?&请举例说明答案:用力推墙,会往后产生运动。在手推墙壁这一过程中,墙对人的作用力使人由静止变为运动,由动能定理知,对人做了正功,使人的动能增加。但是人对墙的作用力却没有使墙运动,所以没有对墙做功.其他答案不一定,作用力于反作用力不是平衡力,因为他们作用于两个物体。比如一个在受力方向上运动了,那么作用力就做工了,但如果同时另一个无题仍然是静止的,那么反作用力对这个物体显然就不做工。比如一个物体在地面滑动,作用力是地面对他的摩擦力,要做负功。反作用力是物体对地面的摩擦力,而地面静止,所以反作用力不做工。其他答案在桌子上拉一个鼠标垫,此时鼠标垫受到的摩擦力做功,而桌子受到的摩擦力不做功其他答案只要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的功不为零,那么做功的代数和就不为零,平时说的负功或正功,是指相对于某一物体做功的方向,和数学的正负不是一个概念。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永远大小是相等的。相对的位移也相等,位移是相对于重心说的,不是那个变形了就有位移,否则就没有或者小点。做功的代数和不为零。第35题:“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正负和数值均无必然关系”是什么意思?答案:正负表示力的方向,数值表示力的大小。例子,斜向下任意角度给方块一个作用力F,方块发生移动,摩擦力f其方向与方块移动的方向相反,大小和方块的质量与摩擦系数有关。由此可以看出F和f其方向与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第36题:碰到一个物理问题,关于牛顿第三定律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可做功正负问题: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同时做正功,可以同时做负功,也可以一个做负功、一个不做功,一个做正功一个不做功,也可以同时不做功,请精通运动学的人士举出具体事例,描述清楚,越仔细越好~答案:同时做正功:两个带异种电荷的小球相互吸引靠近,或同种电荷的小球相互排斥远离同时做负功:两个带异种电荷的小球相互吸引但远离,或同种电荷的小球相互排斥但靠近一负功、一个不做功:两个带异种电荷的小球一个不动,另一个远离一正功、一个不做功:两个带异种电荷的小球一个不动,另一个靠近同时不做功:两个带异种电荷的小球都不动,或组成“双星”系统做圆周运动一正功、一负功:两个带异种电荷的小球,一个向着对方运动,一个远离对方运动&都可以用带电小球找到例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都是库仑力,只要控制其他外力,控制带电小球的运动状态即可第37题:怎么解决高中物理主动轮从动轮摩擦力分析问题对于这种问题怎么分析啊,为什么每次我分析的时候主动轮和从动轮受的摩擦力总是同一个方向。谁能讲讲这种问题如何入手??怎么判断从动轮和主动轮的方向??答案:&&第38题:[高一物理]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有追加。。。重物用线悬挂于天花板上,证明重物对线的拉力等于重物所受重力。并说出它们相等的条件。。。急!答案:1.因为静止,所以平衡,所以重力等于绳对物体的拉力2.根据牛三,绳对物体的拉力等于物体对绳的拉力3.所以物体对绳的拉力等于物体重力第39题:“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正负和数值均无必然关系”是什么意思?答案:正负表示力的方向,数值表示力的大小。例子,斜向下任意角度给方块一个作用力F,方块发生移动,摩擦力f其方向与方块移动的方向相反,大小和方块的质量与摩擦系数有关。由此可以看出F和f其方向与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并且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感觉好怪啊!例如用手拿一个绳子,用力向上拉绳子,绳子受到的手的拉力和手受到的绳子的拉力大小相等吗?不知道我哪理解错了。请高手详细解答,谢谢问题补充:请问:无论对什么物体用力,那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你用的力和物体给你的力总是相等的吗?答案:这当然相等啊,这也想不通?补充:无论对什么物体用力,那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你用的力和物体给你的力总是相等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第41题: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__,方向__,作用在__,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答案: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总是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直线 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发表评论:
馆藏&51405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三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