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县汗堂中心小学离县城有多少公里

上高县_百度百科
上高县隶属于江西省,位于西北部,支流锦江中游,东连,西接,南邻新余市、、、,北与接壤。[1]
上高县版图总面积1350平方公里,截至2014年末,下辖1个街道、9个镇、5个乡,总人口37.7898万人。2014年,该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4.2052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0.3%。上高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以丘陵和平原为主,蒙山、峙于西南,均属余脉;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型,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2-3]
上高于始建县,初称上蔡县,南唐时定名为上高县。[4]
上高县是重要的粮食产地,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5]
。上高境内农民摄影艺术兴盛,是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6]
上高县历史沿革
时,上高境域先后属吴、越、楚三国。
,上高属。
高祖六年(前201年)置(含今高安、上高、宜丰、万载及樟树市一部分)时为建成县地,属。新莽时(9—23年)改建成为多聚县,属九江郡。东汉建武元年(25年)仍改为建成县,属豫章郡。
中平间(184—189年),在萍居建成的汝南上蔡(今河南省)人聚居地析置上蔡县,这是该县立县之始。
太康元年(280年),因上蔡人怀念故土,改上蔡县为望蔡县,属豫章郡。
梁(502—557年)望蔡县属豫章王国。
开皇九年(589年)望蔡县复并入建成县,属。大业初(605年)洪州复改豫章郡,仍属豫章郡。
,武德五年(622年)复立望蔡县,属靖州;七年(624年)属米州;同年改筠州;八年(625年)望蔡县并入高安县,属洪州。中和元年到五年(881—884年),镇南节度使钟传以望蔡地居高安之上游,加上地形也比较高,初置上高镇。上高因此得名。
时,南唐升元中(937—942年)废上高镇,改设上高场。南唐保大十年(952年)升场为县,始名上高县,属。
,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属。
,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瑞州为,上高属瑞州路。元贞元年(1295年)升为州,上高属新昌州。
,洪武二年(1369年),改瑞州路为,上高属瑞州府。
,沿袭明制,隶属未变。
三年(1914年)江西省分为四道,上高县属庐陵道;十五年(1926年)废道,上高直属于省;二十一年(1932年)省下设行政区,上高隶属第八行政区;二十四年(1935年),上高属第二行政区。
日上高县解放,属袁州区。
1952年9月属南昌专区。
1958年12月属宜春专区。
1968年2月属宜春地区。
2000年8月,宜春撤区设市,上高属。[7]
上高县行政区划
截至2014年末,上高县下辖1个街道,、、、、、、、、9个镇,、、、、墨山乡5个乡,县政府驻敖阳街道。[8]
上高县地理环境
上高县位置境域
上高县位于西北部,支流锦江中游,东连,西接,南邻新余市、、、,北与接壤;全县东西最大长度68公里,南北最大宽度45公里,总面积1350平方公里,介于东经114°28′-115°10′,北纬28°02′-28°25′之间。[1]
上高县地形地貌
上高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山地、丘陵、平原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1.76%、65.79%、32.45%。、峙于西南,均属余脉。蒙山主峰白云峰,海拔1004.2米,为全县最高点。丘陵主要分布于末山、蒙山向东北方面延续的边缘地带,平原主要分布于锦江两岸。[3]
上高县气候
上高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秋季短而冬夏季长,冬季冷而夏季热,春季湿而秋季干,热量资源丰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为17.6℃,冬季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5.5℃,夏季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9.1℃;极端最高气温为40.8℃,极端最低气温为-10.0℃;3月下旬进入春季,5月下旬后期进入夏季,9月下旬进入秋季,11月下旬进入冬季。年平均降水量为1718.4毫米,4—6月平均降水量为763.6毫米,占年降水量的44%;受季风影响,上半年各月降水量呈逐月增多,下半年各月降水量呈逐月减少;6月份降水量最多,平均为277毫米;12月降水量最少,平均为49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68.2小时;7月份日照时数最多,平均为243小时;2月份日照时数最少,平均为70小时。县内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春季低温有雨,洪涝,夏季高温、伏秋干旱、大风冰雹、寒露风、冬季寒潮、冻害、雷电等。[2]
上高县自然资源
上高县水资源
上高县地表径流归属于锦河、坪溪水、汗堂水、南港水、城陂水、水口水和棠浦水六流域,地表水径流总量区划按濒率50%为11.3亿立米,75%为9.3亿立米,95%为5.7亿立米,大部分地区形成河川径流和地下水补给。地下水有裂隙岩溶地下水(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碳酸盐裂隙溶洞水,分布于田心、江南、城陂、汗堂、南港、七宝山等地)和第四系冲积层中的潜水。全县地下水资源经区划按频率50%为3.15亿立米,75%为2.6亿立米,95%为1.6亿立米。[9]
上高县林业资源
上高县境内植物种类和植被类型多样。植物种类共有2000余种,其中木本植物有80科237属452种;地带性植被的基本类型有,,针叶与阔叶、常绿与落叶混交林,竹林,,草丛等。截至2011年,上高境内林木业蓄积量为14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2.3%。[10]
上高县矿产资源
截至2011年,上高县境内探明的矿产资源有20种,矿区(点)约40处,主要有、、及、、、、镁质、砖瓦粘土、、等。其中113.5万吨,钴7368吨、铅126070吨、锌187445吨,铁矿石101.1万吨,铜22131吨,锡20707吨,硅灰石446万吨,大理岩407万立方、熔剂白云岩33821万吨,水泥用灰岩19198万吨,熔剂用灰岩22845万吨,硫铁矿58.9万吨,地下热水1468立方米/日,其中,熔剂用白云岩、熔剂用灰岩、水泥用灰岩、硅灰岩等矿产资源储量大,集中分布于县域中南部。[10]
上高县人口民族
2014年末,上高县总人口37.7898万人,同比2013年增长2.2%,全县人口出生率13.2‰,比2013年上升0.22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5.63‰,下降0.26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7.57‰,比2013年上升0.48个千分点。[11]
上高境内主要民族为,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等。[12]
上高县经济概况
上高县综述
2014年,上高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4.2052亿元,同比2013年(下同)增长10.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9459亿元,同比增长4.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8.1149亿元,同比增长12.2%,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64.3576亿元,同比增长12.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7.1444亿元,同比增长9.3%。人均生产总值为37475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5.3:54.8:29.9。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71.6665亿元,增长10.7%。全年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20.9050亿元,同比增长16.6%。[11]
上高县第一产业
2014年,上高县实现农业总产值44.3333亿元,比2014年(下同)增长6.4%,其中:林业产值2.7329亿元,增长9.5%;牧业产值17.2434亿元,增长3.2%;渔业产值5.4177亿元,增长8.5%。实现农业增加值18.9459亿元,增长4.6%。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7990公顷,比减少0.5%,其中水稻种植面积42286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0228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55公顷;蔬菜种植面积7953公顷,增长4.1%。
2014年,上高县粮食总产量341556吨,增长1.9%,其中,水稻
总产317368吨,红薯14241吨,豆类5955吨。油料作物总产量为16720吨,其中花生6146吨。棉花总产量992吨,蔬菜总产量140099吨,水果总产量9969吨。全年肉类总产量82756吨,增长2.1%,其中生猪总产量78680吨。年末生猪存栏612320头,同比增长26.6%;生猪出栏973424头,增长2.8%。全年水产品产量42195吨,同比增长8.6%。年末牛存栏28852头,同比下降10.1%。全年肉禽总产量2851吨,年末家禽存笼212.93万只,同比增长3.3%。新增流转耕地9.6万亩,达14.7万亩;新增国家级示范社3家,市级以上示范社达50家;新增家庭农场42家;发展100亩以上水稻种植大户85家;500头以上生猪养殖大户达433家。[11]
上高县第二产业
2014年,上高县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03.31亿元,同比2013年(下同)增长13.0%,共涉及25个行业,其中:主导行业集中在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食品制造业、纺织业,四大主导行业支撑有力,分别实现行业增加值19.72亿元、18.63亿元、12.94亿元、10.96亿元,四大行业对规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69.2%,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个百分点,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1.05亿元,占上高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9.73%,同比提高3.08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8.71%。
2014年,上高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422.61亿元,同比增长
28.3%。其中:轻工业、重工业分别达到255.25亿元和167.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6%和34.4%;大中型、小型企业产值分别为167.06、255.55亿元。上高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421.13亿元,同比增长24.6%;完成出口交货值57.77亿元,同比增长13.1%;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65%,同比下降3.24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1.12亿元,占全市的14.2%,同比增长17.2,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实现利税67.63亿元,同比增长7.7%。[11]
上高县第三产业
2014年,上高县消费品零售总额24.8亿元,同比2013年(下同)增长13.9%,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3.1亿元,增长27.2%。城市市场(县城)消费品零售总额21.3亿元;农村市场(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3.5亿元。全年货物运输量1743万吨,增长14.8%,其中,汽车货运量1728万吨;货物周转量506483万吨公里,其中汽车货物周转量503808万吨公里;全年客运量1063万人;旅客周转量52532万人公里。全年邮政业务总收入1490万元(其中EMS业务收入80万元)。电信业务总收入3658万元,城市电话用户20223户,乡村电话用户15430户,计算机互联网25901户;移动业务总收入达1.1亿元,电话用户达19万户,互联网用户达1.9万户;联通业务总收入达1600万元,电话总量达3万户,互联网用户500户。全县互联网用户普及率达35.7%。
2015年末,上高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39.01亿元,比年初新增20.91亿元,同比2013年末增长17.7%。其中储蓄存款余额为91.47亿元,比年初增加10.21亿元,同比2013年末增长12.6%。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7.67亿元,比年初新增16.70亿元,同比2013年末增长23.5%,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59.38亿元,比年初增加11.31亿元,同比2013年末增长23.5%;中长期贷款余额为27.80亿元,比年初增加5.02亿元,同比2013年末增长22.0%。[11]
上高县社会事业
上高县文化艺术
2014年,上高县有文化机构场所8个,文化馆(室)20个,群众性文艺组织79个,公共图书馆(室)186个,藏书量38.9万册,文物保护单位29个。县广播电台、县电视台、有线电视台、电视转播发射台、调频广播转播发射台各1座,电视综合覆盖人口35.6万人,覆盖率达99.3%,广播综合覆盖人口35.5万人,覆盖率达99.2%。[11]
上高县科学技术
2014年,上高县共组织申报省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5项,其中:国家创新基金科技创新项目5项、科技服务平台项目4项,2015年度省级科技支撑、星火计划及专利产业化等重点、重大项目6项。争取省级以上项目经费取得突破,共争取项目9项,经费1329万元。其中: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1项,经费1000万元;国家创新基金科技创新项目、科技服务平台项目5项,资金284万元。全县共组织申报省重点新产品计划17项,组织省级重点新产品鉴定3个,市级科技成果鉴定4项,组织6个成果项目申报市级科技成果奖励,获宜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推荐申报省级科技成果奖励1项。全县专利申请量192项,同比增长178%,专利授权量59项。列入2014年度“省级知识产权富民强县示范县建设”,获先期专项资金25万元,省级发明专利产业化项目立项支持1个,获项目经费10万。[11]
上高县教育事业
2014年,上高县有普通中学15所,小学129所(其中完全小学20所,教
学点109个)。在校高中生7095人,初中生10800人,小学生29984人,有职业中学一所和特殊学校一所,分别有学生1408人和86人。全县有中小学教职工3168人,其中:中学专任教师1343人。[11]
上高县部分中学芦洲中学
上高县医疗卫生
2014年末,上高县共有医院2个,卫生院13个。卫生技术人员1887人,比2013年末同期增长34%,其中,有执业医师507人,注册护士618人,药剂人员113人,检验人员81人。年末实有病床1471张,比去年增加了43张。有万元以上设备856台,总价值达到15039万元。村级卫生室274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360人,同比增长8.1%。[11]
上高县社会保障
2014年,上高县新增城镇就业43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4570人次;发放小额担保贴息贷款1.57亿元,扶持创业1258人;发放低保金4243万元;医疗救助困难家庭患者20146人次、发放救助资金1172万元;611户棚户区改造加快推进,402套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800户农村危房改造全面完成。[11]
上高县交通
上高县境内有横贯,纵贯,均设有互通口
上高县交通区位图
;上高境内另有和省道S223线途径。上高境内还有锦河直达,截至2014年,该县100%的乡镇、70%以上的村通了水泥路或油路。[13-14]
上高县地方文化
上高县农民摄影
上高县境内农民摄影盛行,作品曾多次出国展出,有“农民摄影之乡”之称[15]
。1984年,上高县锦江镇成立了江西省第一个农民摄影协会。2010年,宜春第四届月亮文化节的第二十三届全国摄影艺术展颁奖晚会被冠名“上高之夜”,上高农民摄影获国家文化部“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14]
农民摄影展
年,上高县有126位农民摄影作者成为国家、省、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上千幅作品在国家、省、市摄影比赛中获得金、银、铜奖。截至2013年,上高县16个乡镇场都有农民摄影组织,有农民摄影作者1276人。上高县也凭借“农民摄影”成功入选国家文化部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6]
上高县生活习惯
上高县居民好客,每有客人上门,都会“茶酒款待”,饮食上好吃辣椒,每菜多以辣椒为佐,地方风味菜肴主要是,每逢红白喜事、过年过节,必会有烹制猪蹄花。喜丧风俗在农村盛行,年轻人结婚程序大体是议婚—定婚—结婚,定婚男方要送女方定金,结婚要送彩礼。丧葬礼仪繁琐,一般要停放三天,灵前一盏长明灯,日夜不熄,老人过世时亲人跪哭,晚辈披麻戴孝。建屋是上高县居民生活中一件大事,一般都要隆重庆祝,大体为动工、上梁、落成三度请酒。“上梁酒”是最主要最丰盛的一次,亲友、邻居都要送礼相贺,上梁时备有糖果、麻糍,工匠们把顶梁安放妥当后便站在梁柱两端,边喝彩边撒糖果、麻糍,这时,鞭炮、唢呐,喝彩声响成一片。[18]
上高县名优特产
名称  简介图片上高紫皮大蒜上高县所产紫皮大蒜辛辣不刺舌,捣碎成汁,呈粘液状,久放也不变馊,有杀菌功效,是较好的调味品。其鳞茎扁园紫红色,具有瓣大蒜薄的特点。“上高紫皮大蒜”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9]
上高蒙山猪上高蒙山猪肌肉颜色鲜红,吸水力强,皮薄骨细,头小肢细,胴体中皮骨比例低,1961年载入《江西畜禽品种志》。2013年,上高蒙山猪成功申报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20]
上高生姜  上高县是生姜产地。主栽品种有白丝姜、黄丝姜和山东大肉清退。其中白丝姜和黄丝姜为该县的传统产品。其纤维少,辣味稍强,有香甜味,耐贮存。[9]
脚板薯红心脚板薯是上高的一种传统特产,是一种绿色食品。其肉质紫红,块茎富含粘液质、维生素、淀粉酶等多种营养物质,不仅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而且有健补肺、固肾、益精等药用滋补功能。[9]
上高芋头上高芋头为地方传统品种,表皮具褐色有茸毛,肉白色,以食子芋为主。球茎供熟食,肉质细软,淀粉含量高,略有甜味。芋头性平味甘辛益脾胃、调中气、软坚散结,化痰和胃。[9]
上高蜜桔上高蜜桔汁多无渣,果汁含柠檬酸、多种维生素、糖份、氨基酸和磷、铁、钙等元素,桔核具理气散结等功能。[9]
上高县旅游景点
名称  简介  图片  九峰于1985年被列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点,1993年被江西省林业厅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位于上高县城西南29公里处。九峰山方圆20平方公里范围内探明有开发价值的景点近30个。[21]
镜山公园地处上高城区,320国道旁,规划面积为128亩,可开发的景点有:镜山湖、龙泉寺、别墅群、动物园、嘹望台等。[22]
大观塔座落在上高县城南郊锦江河畔状元洲对面。大观塔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8年),塔高46.53米,七层八角,每层四门,屋顶悬如覆釜。青砖结构,内砌夹墙巷道,有石级盘旋而上,可至塔顶。[23]
上高会战烈士陵园位于上高县城东郊的镜山旁,为纪念上高会战抗日阵亡将士于1991年修建。烈士陵园其布局为仿中山陵格局建造,陵园分为三个阶段,逐渐升高,进门处为仿古牌仿,上横刻原国防部长张爱萍手书“上高会战抗日阵亡将士陵园”十三个隶书大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4]
上高县著名人物
,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为“”之一。[25]
黄鼎彝,字象先,号毗城,清代学者,著有《雪浪诗稿》、《闽游草》、《敖阳三事始末》等作品。
,字豪伯,田心乡王家村大屋里人,清代学者,著有《沪游脞记》一书。[26]
王纲,明朝官员,先后担任监察御史、右布政使等职,历任四朝。[27]
(仅列部分,参考来源:[28]
袁礼华,郑克强 .赣文化通典:地理及行政区划沿革卷: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3:489
.上高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国县情大全 华东卷: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1322
.上高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新华网[引用日期]
.中国新闻网[引用日期]
.上高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引用日期]
.上高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上高县国土资源局[引用日期]
.上高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江西年鉴编辑委员会.江西年鉴 2007: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451
.宜春日报[引用日期]
.上高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中国日报[引用日期]
.中国江西网[引用日期]
.宜春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江西文明网[引用日期]
.中国日报[引用日期]
.宜春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上高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上高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上高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上高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马良春,李福田.中国文学大辞典 第四卷: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10
.中国上高[引用日期]
.上高县人民政府 [引用日期]
.上高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关于2007年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论文评选结果的通报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关于2007年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论文评选结果的通报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关于2007年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论文评选结果的通报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您的位置: &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
优质期刊推荐声明:360百科词条的编辑和创建无需支付费用,坚决打击账号买卖、传播虚假信息、恶意篡改内容、冒充官方收费的行为。
上高县 - 宜春市下辖县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所属类别 :
江西上高 即 上高县。
上高县是下辖的一个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锦河中游。东界高安市,南邻新余市和,西接宜春市、,北连。所辖地域处于东经114°28′-115°10′和北纬28°02′-28°25′之间,东西长68公里,南北宽45公里,总面积1350.25平方公里。辖6乡6镇3场1街道,185个村民委员会,21个居民委员会,1619个村民小组,截止2013年6月底,全县总人口37.7万(多为汉族)。城镇化率达49.1%,人口出生率为9.87‰,自然增长率为6.0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79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上高素有"赣中粮仓"之称,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型生猪基地县、全国优质苎麻基地县、全国"三辣"之乡。主要农副产品有稻谷、生猪、、"三辣"(辣椒、、生姜)等。
面积 1350.25平方公里
外文名称 Shanggao County
人口 346303人(2006年)
行政区类别 县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
著名景点 九峰崇福寺
下辖地区 敖阳街道等6镇6乡
政府驻地 敖阳街道
电话区号 <p class="cardlist-value" title="
车牌代码 赣C
邮政区码 <p class="cardlist-value" title="6400
地理位置 东经114°28′,北纬28°02′
行政代码 <p class="cardlist-value" title="0923
县委书记 刘平
县长 漆海云
春秋战国时,上高镜域先后属吴、越、楚三国。秦朝,上高属九江郡。汉代,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置建城县(含今高安、上高、宜丰、万载及樟树市一部分)时为建城县地,属豫章郡。新莽时(9—23年)改建城为多聚县地,属九江郡。东汉光武中仍改为建城县地,属豫章郡。东汉中平间(184—189年),在萍居建城的汝南上蔡(今河南省)人聚居地析置上蔡县,这是本县立县之始。西晋大康元年(280年),因上蔡人怀念故土,改上蔡县为望蔡县,属豫章郡。南北朝梁(502—557年)望蔡县属豫章王国。隋朝开皇九年(589年)望蔡县复并入建城县,属洪州。大业初(605年)洪州复改豫章郡,仍属豫章郡。唐朝,武德五年(622年)复立望蔡县,属靖州;七年(624年)属米州;同年改筠州;八年(625年)望蔡县并入高安县,属洪州。中和元年到五年(881—884年),镇南节度使钟传以望蔡地居高安之上游,加上地形也比较高,初置上高镇。上高因此得名。五代十国时,南唐升元中(937-942年)废上高镇,改设上高场。南唐保大十年(952年)升场为县,始名上高县,属。宋朝,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属。元朝,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瑞州为,上高属瑞州路。元贞元年(1295年)升为州,上高属新昌州。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改瑞州路为,上高属瑞州府。清朝,沿袭明制,隶属未变。民国三年(1914年)江西省分为四道,上高县属庐陵道;十五年(1926年)废道,上高直属于省;二十一年(1932年)省下设行政区,上高隶属第八行政区;二十四年(1935年),上高属第二行政区。日上高县解放,属袁州区;1952年9月属南昌专区;1958年12月属;1968年2月属宜春地区;2000年8月宜春撤区设市,上高属宜春市至今。
截止2013年,上高县辖1个街道、6个镇、6个乡:敖阳街道、田心镇、徐家渡镇、锦江镇、泗溪镇、翰堂镇、南港镇、芦洲乡、塔下乡、蒙山乡、镇渡乡、野市乡、新界埠乡。共有18个居委会、186个村委会。县人民政府驻敖阳街道。
上高县地处114°28′——115°10′E,28°02′—28°25′N之间,东西最大长度68Km,南北最大宽度45Km。
地质构造为土层疏松的沟谷平原,丘陵岗地。
上高县年平均气温为17.6℃,冬季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5.5℃,夏季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9.1℃;极端最高气温为40.8℃,极端最低气温为-10.0℃;3月下旬进入春季,5月下旬后期进入夏季,9月下旬进入秋季,11月下旬进入冬季。一般11月下旬进入冬季。一般11月下旬开始出现初霜,2月底终霜,平均无霜期达276天。初雪平均日期在12月下旬,终雪平均日期为2月底,年平均降雪日为7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718.4mm,4—6月平均降水量为763.6mm,占年降水量的44%;受季风影响,上半年各月降水量呈逐月增多,下半年各月降水量呈逐月减少;6月份降水量最多,平均为277mm;12月降水量最少,平均为49mm。上高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型,四季分明,春秋季短而冬夏季长,冬季冷而夏季热,春季湿而秋季干,热量资源丰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有着优越的气候条件。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68.2小时;7月份日照时数最多,平均为243小时;2月份日照时数最少,平均为70小时。
上高县土地总面积1350平方公里。其中:农业用地511023亩,占25.26%;山地3.56万亩,占1.76%;水面亩,占5.28%;城镇、村庄、道路等其它用地339982亩,占16.8%。土壤质地主要以红壤土和水稻土为主。其中:红壤土占土壤面积的51.1%,水稻土占土壤面积的16.8%。县域土地结构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生态体系,土层疏松的沟谷平原对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产非常有利,而丘陵岗地平缓,开发潜力较大,适宜于发展旱地作物和经济林木。
上高县水系发达,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均比较丰富。地表径流归属于锦河、坪溪水、汗堂水、南港水、城陂水、水口水和棠浦水六流域,其中锦河是最大河流,境内流程近158公里,控制流域面积达4076公里。全县地表水径流总量,区划按濒率50%为11.3亿立米,75%为9.3亿立米,95%为5.7亿立米,大部分地区形成河川径流和地下水补给。全县不仅地表水得天的独厚,而且地下水亦丰富。按地下水埋藏条件与水文地质特征,含水岩组中地下水类型,有裂隙岩溶地下水(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碳酸盐裂隙溶洞水。分布于田心、江南、城陂、汗堂、南港、七宝山等地)和第四系冲积层中的潜水。全县地下水资源储量,经区划按频率50%为3.15亿立米,75%为2.6亿立米,95%为1.6亿立米。经过多年开发,全县建有蓄水工程1438座,其中中型水库4座,小(一)型水库36座,小(二)型水库208座,山塘水库1190座,总库容2018亿立米;引水工程109座,其中千亩以上工程11座,千亩以下98座,灌溉面积38326亩;全县建有电力排灌站133处,4023马,机械排灌站643处,11591马力;全县水能蕴藏量10116千瓦,已建小水电站20座,装机容量3764千瓦。
境内植物种类和植被类型多种多样。植物种类共有2000余种,其中木本植物有80科237属452种;地带性植被的基本类型有针叶林,常绿阔叶林,针叶与阔叶、常绿与落叶混交林,竹林,灌丛,草丛等。境内林业用地面积1044769亩,占上高县总面积的51.64%;木业蓄积量为14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2.3%。
截止2012年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20种,矿区(点)约40处,主要有钴铅锌及石灰石、硅灰石、大理岩、高岭土、镁质粘土、砖瓦粘土、铁、银等 。其中,熔剂用白云岩、熔剂用灰岩、水泥用灰岩、硅灰岩等矿产资源质优量大、集中分布于县域中南部、区位条件良好,利于规模开采。其中钴的储量达7368吨,占江西省的70%;熔剂用白云岩、熔剂用灰岩、水泥用灰岩总储量达7.58亿吨,开采条件成熟;硅灰石探明储量446万吨,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品位均在54%以上。
截止2013年6月底,全县总人口37.7万人。城镇化率达49.1%,人口出生率为9.87‰,自然增长率为6.0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79人。
2010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71.1亿元,列全省第40位,增长15.1%;财政收入8.07亿元,列全省第33位,增长28.8%;固定资产投资68.2亿元,列全省第34位,增长26.4%;城镇居民可支配性收入12670元,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6482元,增长14.3%。2012年,上高县完成生产总值101.5亿元,增长12.3%,三次产业比调整为14.3:57.5:28.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亿元,增长45.1%,财政收入15.02亿元,增长38.8%,敖阳街道财政收入率先迈上亿元台阶,乡乡镇镇(场)财政收入过20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9亿元,增长22.9%;农民人均纯收入9522元,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51元,增长1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亿元,增长14.5%。
2012年粮食总产6.1亿斤,实现九连增,列入全国粮食增产重点科技攻关试点县。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荣获 全国示范单位。荣获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连续第六次荣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现代农业示范区评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化水平稳步提升,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家;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入选省级示范社,隆信渔业合作社跻身国家级示范社。培植中国名牌农产品3个,中国绿色食品标志6个,上高紫皮大蒜成功申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1.8万亩高标准粮田建设、1.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1.8万亩土地整治、2600亩土地开发、40座小(二)型以上水库除险加固续建工程和6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全面完成,解决1.5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加大农业机械化推广力度,机耕、机收率分别达90%和86.6%。
2012年引进客商投资项目8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7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储备重大项目86个,总投资110亿元。争取蒙西至华中煤运通道铁路经过上高并设中间站;南昌-上高-上栗高速公路初步完成线路规划;总投资130亿元的江西大唐国际上高煤电一体化项目通过国家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初步设计审查并完成选址论证;500KV输变电站获国家能源局批复;充分利用三大省级项目调度平台,争取项目用地1000亩。全年争取上级项目资金4.9亿元。
2013年大型综合物流配送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九峰园林苗木基地生态游、九峰禅宗文化旅游项目初具规模。金融总量持续大幅增长,各项存、贷款余额达101亿元、56亿元,分别增长17.3%和16.5%。成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发放担保贷款2.6亿元;拓宽融资渠道,完成1亿元信托融资;农信社改制农商行顺利推进。
截止2012年城区有十六条主次干道,道路总长63公里;开通公交线路,投入运营公交数为30辆,运营线路网 长度为38公里,水厂综合生产能力为6.2万立方米/日,供水主干管总长度71公里,供水覆盖面积9平方公里,自来水普及率100%;有水冲式公厕17座,垃圾中转站10座;市区主要街道清扫率100%,垃圾清运率100%;建成镜山公园、街心花园、沿江休闲公园、街头绿地等,人均绿地公共面积6.52m/人,绿地率为28.8%。城区绿化覆盖率32.9%。
截止2012年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加快完善,100%乡镇卫生院、60%村卫生所基本药物实行零差价销售。开展"全国食品药品综合示范区"创建工作,首批通过省级达标验收。
上高县文工团荣获"全国国有文艺团体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单位",锦江镇锦河村农家书屋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单位"。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荣获"全国阳光计生行动示范单位"。广播电影电视、有线网络加快发展。
2012年上高县教育顺利通过全省教育综合督导评估,被评为"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县"。高考成绩同龄人口比和万分人口比均列宜春市第二。完成12个校建项目,200套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扎实推进。小学初中高中敖阳小学芦洲中心小学实验小学芦洲中学塔下中学田心中心小学翰堂中心小学上高三中泗溪中学塔下中心小学河南小学镇渡中心学校思泉铺中心小学蒙山中心小学上高四中学园路小学徐家渡中心小学新界埠中心小学敖山中心小学野市中心小学
县扼湘赣通衢要冲,东距省会南昌市112公里,西离宜春市98公里,南距新余市60公里,北离庐山260公里,到上海、杭州、福州、厦门、武汉、长沙、广州等地皆可朝发夕至。320国道横贯上高县,沪瑞高速公路擦肩而过,浙赣铁路接轨境内,有锦河直达赣江,水陆交通十分便利。上高县100%的乡镇、70%以上的村通了水泥路或油路。
上高县博物馆馆藏文物1264件。其中,狮子垴遗址文物,证明4000多年前上高就有人类居住;唐代瓷器遗址文物,说明当时上高陶瓷生产具备先进水平;蒙山银矿遗址文物,对研究我国古代矿冶业的发展具有很大价值。九峰崇福寺,曾是唐代的佛教圣地之一。葫芦石因刘伯温在此求教于曾义生,辅佐朱元璋得天下,而成为明朝的一方"圣地"。棋盘石:棋盘石座落在上高县九峰森林公园的西面,从九峰林场场部步行,途径柏林,天竺峰,石林,村里自然村,再沿着弯曲的盘山公路,大约需两小时,便可到达棋盘石。九峰山:九峰山位于上高县西南方,距县城35公里,是幕阜山脉末山的主峰,总面积50平方公里,最高峰云霄岭,海拔801.9米,据同治九年《上高县志》称:"有寺凡九,惟末山九峰最高,末山与蒙山并峙,蒙最大,末最高,与匡庐、西山并称雄盛"。天竺峰:天竺峰位于上高县九峰山省级森林公园的西面,是九峰中的第二峰。香炉峰:香炉峰位于上高县九峰森林公园内,距末山九峰禅寺正门100米处,是九峰中的第一峰。峰顶左侧有个"罗安洞",洞口围径约2米,呈螺旋形弯曲而下。大观塔:大观塔座落在县城南郊锦江河畔状元洲对面。大观塔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8年),塔高46.53米,七层八角,每层四门,屋顶悬如覆釜。青砖结构,内砌夹墙巷道,有石级盘旋而上,可至塔顶。观澜阁:观澜阁座落在城西32公里徐家渡东边村,距320国道南侧约100米,砖石结构,建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观澜阁三级双檐,呈平面八角形,高23.3米,径7.55米,墙厚1.51米,底层有石刻横额"观澜阁"三字行书石刻,笔划饱满,右刻建塔年月,日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自唐至清,中进士者48人,中举人者125人。唐有诗人为""之一,明朝王纲先后担任监察御史、右布政使等职,清代榜眼,晚清外事活动家黄懋材享誉海外。姓名简介黄懋材字豪伯,田心乡王家村大屋里人。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生。他博览群书,广为涉猎,经史子集以外,尤致力于数学、天文等"经世之学",对地理测量更加谙熟。他潜心研究了历代书中的地志和外夷列传,为中国拥有数千年古代文明而自豪。对英、法、德、俄、日、意、奥、荷、葡等国的政策、经济、军事、文化等等,都作了较详细的了妥,并将所见所闻,写成《沪游脞记》一书。晏斯盛字虞际,号一斋。新余浒江(今上高蒙山乡浒江村)人,康熙辛丑进士。著《梦蒙山房集》、《易经解》、《禹贡解》等。李祖陶字钦之,号迈堂。东边贯龙村(今徐家渡乡路口村)人,嘉庆举人,八岁丧父。著述很多,有《史论五种》、《迈堂文稿》(初编、续编、三编)等。陈卿云字瑞虞,又字仙楼。辛义上团桐岗(今新界埠乡桐山)人。著有《崇正遗稿》、《左传读本》、《史记备选》、《汉魏六朝文选》、《补唐文粹》、《叙宋文鉴》、《汉魏六朝唐宋诗选》多种。同治九年,参与编修《上高县志》。潘涛世代业医。涛精通医道,危重患者得救者甚多。著有《医学绳墨》一书,其目有十:一切脉,二问证,三断病名,四辩顺逆,五明标本,六立治,七审轻重,八处方,九用药,十调理。当时书行于世。罗肱字茂勤。上高新城典礼(今野市乡水口村)人。豪迈倜傥。年方十八,金兵犯境,肱聚集乡勇,保安数郡。大将岳飞、韩世忠对他非常信任,名将刘琦也请他出谋划策。绍兴十六年(1146年),刘琦大败金兀术于顺昌,罗肱因功高授命为秉义郎江西兵马都钤辖。后因岳飞冤死,愤恨至极,弃官归里,屡召不仕。
{{each(i, video) list}}
{{if list.length > 8}}
查看全部 ${list.length} 期节目
{{if _first}}
内容来源于
百科兴趣圈
{{if list && list.length}}
360百科致力于成为用户所信赖的专业性百科网站。人人可编辑,让求知更简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蓟县县城 九山顶 公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