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相片后期处理软件后的相片经过上传就变色怎么办?

查看: 15839|回复: 25
PS完成图片颜色和上传论坛颜色不一致——已解决
本帖最后由 俯看群山 于
12:23 编辑
PS完成的图片色彩鲜艳,保存之后上传论坛,颜色暗淡了很多
在论坛看到的颜色和在ACDSee里相同。重新用PS打开还是鲜艳的颜色
用Windows图片和传真查看器和在PS里看到的是同样的颜色。
截取图片颜色在哪里看都一样。
哪位老师帮忙解答,万分感谢!!
(85.65 KB, 下载次数: 81)
20:24 上传
PS里看到的颜色
(73.5 KB, 下载次数: 201)
20:24 上传
论坛里看到的颜色
(86.03 KB, 下载次数: 182)
20:24 上传
ACD里看到的颜色
打开ps,视图--校样设置--显示器RGB
求助区曾经提过几次这个问题,楼主可以自己搜索一下。
万分感谢可乐晴天版主!!
请问这样会影响后期输出效果吗?
jc:look显示器颜色和打印颜色肯定是有所差别的,所以请根据你的实际使用用途来选择你的所要的显示效果来查看。看看是要放在网页上观看还是要打印成品出来。
以前用的是可乐版主给的链接,官方版PS,论坛里和PS里颜色都一样,刚刚换了一个版本,出了这问题
论坛学习是必须的,可影响输出也不行,郁闷呢
是不是这里问题呢?
(64.43 KB, 下载次数: 0)
22:14 上传
(37.01 KB, 下载次数: 0)
22:14 上传
转换为配置文件
是不是这里问题呢?
俯看群山 发表于
你的颜色空间是ADOBE RGB&&而网页和ACD是SRGB的颜色空间,ADOBE RGB&&的色域比SRGB的色域要宽。你在PS里做的图传到论坛上有些颜色显示不出来,所以颜色要暗淡一些。
谢楼上解答,设置SRGB之后还是不行,依旧暗淡
另外,如果保存电脑的图片用PS打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直接在网页上复制,到PS里粘贴,处理保存之后就没有偏差。
差别很是明显,请师者指点。再次谢过!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最近懒的说话啦...不详细交流了...:handshake
系统颜色要与软件颜色配置文件相同.
校样设置在CMYK环境.
去掉图片的ICC(对外来图片).
多谢传说中的小雪人儿解答
附上我的设置贴图
这样的设置,依旧不行
但在指定配置文件里如果点选第二项,调出的效果在ACDsee里就不会变
但是未经过调色原图会变的暗淡
(71.73 KB, 下载次数: 1)
08:31 上传
(26.21 KB, 下载次数: 0)
08:31 上传
(40.46 KB, 下载次数: 0)
08:31 上传
多谢传说中的小雪人儿解答
附上我的设置贴图
这样的设置,依旧不行
但在指定配置文件里如果点选第二项,调出的效果在ACDsee里就不会变
但是未经过调色原图会变的暗淡
俯看群山 发表于
你的问题不在这儿耶... 先看看你的---
桌面空白处---右键---属性---设置---高级---颜色管理---颜色配置文件...
(49.32 KB, 下载次数: 0)
09:00 上传
12# bjmlgzs
俯看群山 发表于
嗯...!:)& &等会儿展开交流...:handshake
此问题已解决,
在颜色设置里,将色彩管理方案:RGB:转换为工作中的RGB
这样就可以了
另外请教小雪人儿一个问题:
前两天接客片,图片在客户那里的分辨率是240像素,传给我,我用PS打开就变成了72像素
等我做好效果传回去,在他那里又变成240像素。用两种方式传的,一种是压缩文件邮箱发的。一种是用QQ传的。
为此我换了两个版本的PS也没解决,后来客户传我现在这个PS,结果又出了颜色问题
热门版块:
帖子推荐:
01.02.03.04.05.06.07.08.
图文热帖:
9:00-22:00
学习,从教程网开始!
部分带宽赞助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By
备案号:&&&一些关于后期的颜色处理
&*以下的文字为个人论点和经验.如有任何冒犯与错误敬请包容.&&&&&&&&& 本人的后期会让照片层次明暗等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耗.&&&&&&&&& 众口难调,或许原色比后期后的颜色更为优秀,此后期仅为个人喜好.&&&&关于我那些照片里面很多朋友觉得很梦幻,很童话,也有朋友曾经模仿过颜色,可却不能如意,那我希望用我的语言为大家讲述为何会有这样的感觉.&过去总是听前辈们说数码相机拍出来的图片比不上胶卷,数码相机大概出来的是原来的30%,可胶卷是90%,虽然我对这些数字半信半疑,可既然是数码格式,在现今有PHOTOSHOP的时代,调色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事情.调色是为了还原真实.这一句话的确是很有道理的,可调色除了还原真实外,也能带来比真实跟为美妙的颜色.当然有些人会觉得这样做好像违背了照片原来应有的真实,可在视觉上是带来了美感和意境.&接下来就为大家说一下我的一些大家也懂的但又好像不太懂的技巧.主要是颜色上.&首先是在拍摄前期,相机的参数,色温,色彩漂移等的参数其实挺重要的,不能什么也依赖后期调整,尽管这些参数设置在RAW上好像不太管用,因为后面可以再调整,可为了更好的颜色还是在前期好好设置一下比较好的.&在拍摄完传送上电脑后也就开始了后期的调整.对意境作为前提的状态下,构图和颜色相对地比液化和磨皮更为重要.不可能说模特的面孔能带动全个画面的意境吧?或许是可以的,但是做到的人并不多.这里就容许我忽略掉好了.&在开始说PHOTOSHOP里面的事情前,有个很多人知道但有总是忽略的事情,就是显示器自身的颜色,每个显示器,其实即使是苹果的也会有一点点的偏差,更可况是牌子不一样的PC显示器呢,市面上有SPYDER等的校色工具卖,下图就是我手提电脑上校色前和后的区别.*因为是在同一台电脑上的载图,校色前的图是用我肉眼修改还原出来的一个大概状态&&&&&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即使自身的电脑是校色了,但照片在非印刷而是上传网上后,朋友们的显示器不一定也是经过校色的,那这样的问题其实要去自己衡量,有没有必要为自己的显示器校色.当然,为了做得更好,还是建议校色的.&&&打开PHOTOSHOP后,RAW的调整那就是个人风格问题了,参数每一张照片也不一样的,建议是同一台机器不同的镜头状态下,在一组的拍摄作品中尽量减少镜头的替换,或许好的镜头是没有颜色偏差的现象,但对于像我这种差机器和差镜头的人而言不同镜头的偏色让人很头痛.&经过RAW的修正后,经过一定的人物处理,我们进入了调色的阶段.&为了能让整组图下来的颜色是差不多甚至一样的,我不太建议使用CTRL+M这样的快捷键来弹出曲线的窗口,而会是选择使用蒙板,因为蒙板能保存下你修改的那些参数,在第二张照片来的时候能直接把蒙板拉过去,这样不但方便了第二张以后的调色工作量减少,也尽可能保持一组照片的颜色基本统一.当然有时候即使拖动了蒙板照片也是不一样颜色的,那这时候要细心修改了.&&&调色的方法,大家各有各的,用的工具几乎都是那么几个,曲线,色彩平衡,可选颜色,色阶,色相饱和度,亮度对比度等,&&&&&&&&而调色出来的效果,根据我们每一个人不一样的色感来决定了颜色,也就是说,或许有人觉得这样的红色好看,有的人觉得那样的红色好看,这个视乎个人而言,把自己的色感和对颜色的审美提高,才是最重要的.&怎么样才能调出梦幻和唯美的颜色,有很多方法,这些方法大多属于画画里面的一些手法,&&&1:通过颜色的对比.&颜色除了大家熟悉的红绿互补,黄紫互补外,还是有很多的.而对比的手法,除了增加颜色和颜色之间的冷暖对比外,还可以使用颜色的鲜艳程度来对比让画面效果更为好看.而下面这张图,就是调色前和调色后的对比了.&&&&&&&&&&&& 单一的红绿颜色虽然是很强烈的对比了,可这样有时候却是不够的,学色彩的时候老师偶尔会告诉你颜色不够精彩,不够跳,而我理解经常的意思是,颜色的丰富程度,在照片中除了使用渐变外,还有个办法就是使用蒙板分开区域来调色了,即使是同一片绿色,在使用蒙板后也能出现渐变的绿色.就像图左边的那些绿色一样.&上面也说过,对比里面也是有冷暖对比的,在画色彩的时候在灰色的背景状态下,调色时我们会使用譬如灰色+玫瑰红画左边,灰色+墨绿画右边,这样左右也就出现了冷暖对比了.&&&&要是把上图的人物部分单一地抽出来,我们会发现人物的面上是偏向黄色的暖色调当中,但再看回上面的图,在不刻意盯着人物来看而是整体看的话,人物的面并没有太过偏向暖色.这就是通过周边环境的颜色而衬托出来的对比效果.&&&&&&& 在仔细看的时候你也会发现,在人物头发暗部和下方衣服暗部是加入了相对的冷色.这样在主体上追加一定的细节,会让主题更夺目.&&&&2:同色系的颜色变化&这个我们先来看一下对比图:&&&调色前和调色后对于大家而言好像只是修改了亮度,但细心看后,或许你会发现,人物周边草(不知道是什么植物我没常识)的颜色是起了变化的,在色相饱和度当中很明显地大家也知道可以把红色硬来调色黄色绿色,但这样的硬来是多勉强大家也知道的,而轻微的修改却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譬如说,色环里面,红色能变黄色,但红色和黄色之间还有橙色.而红色分很多种,橙色也是,把颜色调整为更适合的状态,对于全个画面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换句话说这张照片吧,她并不希望睡在脏脏的草上吧?要是把草变得新鲜,感觉就会好看多了!&&&&&3:光和暗的对比&明暗的对比就像光影一样,有光的地方,也就会有影.虽然有一种小清新的风格是把明度提高,但是怎么样的提高,暗部也是需要的.下面的画面,其实周边的明暗是和调整前一样的,因为火柴在发亮,为了加强发亮的效果,适当地在某些区域调亮,这样画面的对比又出来了.明暗的对比总是有冲击力的,就像素描那样.&&&&&&&&4:调色的损耗/调色后不一定比原色优秀&调色在某些时候是会为照片带来一定的损耗的,在过份的调色状态下,颜色甚至会溢出,而根据上述3个理论中,有时是会把画面搞垮,注意下面对比图中调色前后,调色后对比是出来了,颜色也相对丰富,可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呢?&&&&&在仔细看左边人物的头发和右边人物面部头发带来的影子,在粗心大意的时候总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而怎么避免,靠的却是大家的细心了.有时候调色后会失真,左下角的藤箱子就是一个例子,因为偷懒而没有使用蒙板分别调色的状态下就会出现如此的现象,比原图更糟糕的颜色.所以在调色的时候尽可能细心点.&&&&&5:关于保存&在调完色后,保存其实是一大问题.或许有些朋友已经发现了,在色彩鲜艳的照片当中,经过PHOTOSHOP的处理后保存成JPG,照片会变灰的,我在这里建议的是饱和度和对比度在照片调色后再次加强,这样在保存后会减弱照片的色彩和对比的状态下尽可能地恢复到我们调出来的颜色.&&&&&&&这5点,只是本人的一些方法,希望能帮到大家,也许里面的一些说法是错误的,所以在大家调色的时候,尽可能使用自己习惯的手法.我说到的也只是一些参考.拍照+后期和 画画其实一样.相机就像画笔,镜头就像颜料,要怎么使用靠的是持有这些东西的人.偏激地说一句,不要太过依赖镜头和机器的性能.当然,越好的机器和镜头在同等水平下也是会做得更加好的.&&&&&&追加...................&现在这里追加了一些参数的图,可能图片太小了具体无法看清楚,&但是我要但我要說明的是,誰學了誰倒楣!&每個人都擁有着自己的色感,這色感是獨一無二的,&就像有些朋友喜歡調色前的照片一樣,沒有必要執著跟隨別人的東西,方法是自己的,&我相信每一個人也能得到自己的方法.而我這套參數會讓照片的層次和質量嚴重損耗.所以參考前三思.&&&&&&&还有最后的就是后话了,&我个人认为,这些调色的步骤的多少会牵涉到照片质量的损耗,就像水彩画一样画多了就会变脏,而换做照片的话除了颜色溢出外,失去层次和失真,甚至变成非主流的状态也有可能发生.&最好的办法,我个人觉得,还是好好去进修一下美术类的东西.&希望上面的一切对大家有帮助&&还有后后话的...&&&&&&&&关于这些参数和我上面说的...其实对于我个人而言,没有必要去学,虽然知道多一点是好的,但我希望这些知识是混用在进步上而不是COPY上,COPY出来的东西失去了原来的价值,就像外面优秀的摄影师的收费可以比影楼的收费高,那是因为影楼的东西通常都是COPY出来的(这里得罪了些朋友抱歉).我们每一个人都持有着自己的审美,凭良心地说,假如像部分大学生一样学了PS老师的一些表皮东西,后面再跟着在网上看教程COPY一次,出来的效果其实并不好.因为没有理解到当中的含义,就像RGB和CMYK的调色方法是倒转的一样.调色的后期就很多东西一样,需要的是理解方法而不是学会那个方法.方法很多,每一个人也有一套,即使把全世界的方法都学会了那又怎么样?不能把自己的方法升级是没有用的,别人的方法给了你,你学会了,你只是学会了别人那一个水平的方法,重要的是这个方法属于别人的,别人是因为理解了这个方法才说出来,说出来意味着他坚信自己的这些方法还有突破的地方,那就是会进步.所以,还是靠自己.&
分享此话题:
楼主碉堡了,杀
哇哦哇哦哇哦
哇哦哇哦哇哦
楼主 你好赞
哇哦哇哦哇哦
失语症........
哇哦哇哦哇哦
很好!感謝分享
是看大家后期想表达的能力了!
求夜景教程!!
其实照片变灰是电脑用的Adobe RGB模式,而RAW记录的色彩更多。建议解决方案:拼合照片-转换为CMYK模式-转换为RGB模式,保存JPEG或TIFF,再返回修改前历史记录,保存TIFF或PSD。
抱歉,刚搜索了一下,涉及的知识有点深。提供一个我没有实验过的方法给你,编辑-指定配置文件-Adobe RGB(1998),在PS中看到的色彩会变得鲜艳,然后编辑-转换为配置文件-SRGB IEC ,保存为JPEG,或许可以解决。
参考本帖33楼:/thread--1-1.html
楼主相当有耐心啊去写这样的教程。不过楼主有句话说的很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色感”所以最重要的事情我觉得是大家自己通过练习掌握调色的几个常用工具--曲线,蒙版,色彩平衡,可选颜色..之后,自己试着调。不要借助插件,工具,自己试试看.
LZ的后话 超多啊!!先mark一下 下午慢慢看
啧啧啧 强大!
老朱,我都看完了,就记住一句靠自己
win自带的看图软件应该是按照SRGB IEC 这个配置观看的吧,上传网上分享图片也是用这个配置.之前我也有疑问,为什么用不同的看图软件,出来的颜色会不一样.然后用了SRGB IEC 这个配置,就不管在网上,还是win自带看图器或acdsee,看出的颜色都一样.不过说回来.要给网友看到你所要展示的图片还是用SRGB IEC 这个配置吧.当然,出版打印图片另论. [p.s.:这只是个人的经历体会而已,在转为jpg的情况下,也不知道正不正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色感
很好的帖子~支持一下~
老朱,我都看完了,就记住一句靠自己
哈哈,我又看了一遍,多了好多后后后后话...
调色这个还是要慢慢学习和领会...
蒙版神马的有点高深,,不太会用
LZ必然有很细腻的色彩感-这东西也像是天赋一般
青口哥碉堡了!!
这个必须要顶啊!!~~
有启发,好教程。
写的很认真!学习了!
哈哈``好帖,赞同```分析得好好``
弱弱地说句,不考虑印刷的话,编辑和导出时保存成PNG格式色彩的还原会比JPG好些(JPG格式的图片每编辑一次画质就会损失掉一些),上传时PNG格式的图也比JPG色彩饱和些哦~~~PS:那女孩点火柴那张~喜欢ing~~:)
LZ碉堡了。。
很不错的文章,看了仔细,花了半小时看完楼主写的精辟文章。不过倒是说JPG格式的作品后期处理过程中确实是损失了很多细节和画质。比较喜欢一系列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品。
这个一定要支持
每个人想表达不同。。。色彩自然不雷同,只是想还原当时拍的最真色彩。。。如不是印刷不提议转CMYK,RGB色在网上和打印已很丰富了
一直希望能有个全副单反相机,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未果,近段时间心血来潮,结果比来比去,终于在朋友的举荐下在卓美摄影器材网【 / 】佳能“无敌兔”10850¥,套机配(24-105)镜头15800¥,听说是在做十周年庆的促销活动,同于是朋友介绍的,我马上汇了款,两天就收到货。发货及时,开箱验机,的确真材实料,按捺不住的惊喜....机器是全新行货,真正0次数快门!包装很细心,客服也很周到,在此给他们做一下免费宣传,需要的摄友可以去看看...
怎样转载保存这篇文章呢?
楼主写得好用心,学习啦!
果断收藏了~~~
你好劲啊,值得学习
没学过色彩,没学过美术的表示压力非常大。。。唉。。要怎么个恶补法。。。
没学过色彩,没学过美术的表示压力非常大。。。唉。。要怎么个恶补法。。。
美感据说是可以积累滴
怎样转载保存这篇文章呢?
我们马上会开发帖子的推荐功能~ 推荐之后关注你的人就能看到。同时你也可以在你的个人主页中看到所有推荐过的。
我们马上会开发帖子的推荐功能~ 推荐之后关注你的人就能看到。同时你也可以在你的个人主页中看到所有推荐过的。
最賤格的做法就是你們一推出這功能一有人轉發我就滅掉`超賤啊我這樣`哈哈哈哈哈哈哈
求夜景教程!!
收藏啊 仔细拜读
说的很有道理啊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风格
但是我还是受益匪浅啊
虽然没有深研色彩方面的知识
有一些关于色彩方面的东西还是有点不太明白
不过经过大致的了解
我知道调色是相片中至关重要的其中一个步骤
顶!“最重要的是理解方法,不是学会方法”,以前就学了蛮多方法,可丢开教程,自己去尝试一些图片,方法失效,或许就是自己还 不够理解方法……
理解方法,有自己的色感,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
谢谢楼主了。。。
最后那几段话是真心的授之以渔啊哈哈。另外问下LZ平时多用一些非PS自带的插件例如Color Efex Pro之类的,疑惑是只靠曲线,蒙版,色彩平衡,可选颜色等等的这些工具就足够了?
想参与讨论? 要先
(jeanne10朱竣維)
(jeanne十號)
(jeanne十號)
(jeanne十號)
(jeanne十號)
大家在讨论
(糯米团丸子)上传图片变色 为什么我电脑上看到的颜色上传后颜色就变了?_教师百科
当前位置: >
上传图片变色 为什么我电脑上看到的颜色上传后颜色就变了?
话题0:为什么我电脑上看到的颜色上传后颜色就变了? 回答:
如果要上传到网上,图片的颜色空间应该是sRGB,在你处理的时候,你的adobe的颜色空间应该跟sRG...
话题1:微信公众平台上传图片,图片的颜色会改变嘛? 回答:
变颜色一般是因为图片自身的问题,CMYK的印刷色在大部分的地方屏幕显示多少都会有些色差,到了微信公众...
话题2:淘宝上传图片到图片空间变色 回答:
这个恐怕和你的图片本身有问题吧? 建议 1、更换浏览器上传,比如谷歌浏览器。 2、重新切片,让其他人...
话题1:后期处理后的相片经过上传就变色怎么办? 回答:
这个原因可多了!1 你相机色彩问题,色彩还原不好,所以底片颜色暗淡。2 你相机色域和电脑显示器不一样...
话题0:PS图片后上传到淘宝空间后就变色了为什么? 下面的照片是上传后和上传前的照片,请大侠帮忙 回答:
淘宝图片空间,点击原图上传,不要系统处理图片大小和自动美化图片就可以了 请采纳,谢谢
话题1:PS后的照片上传到网上后变颜色变淡 回答:
纠正:网络上都是以sRGB的色彩空间显示的,而ps默认的设置是Adobe RGB(色域要大于sRGB...
话题2:在ps里面处理好的图片上传到淘宝空间就变色了! 回答:
建议在保存为JPG图片时,选择色域空间(色彩模式)宜为sRGB
话题1:为什么上传做好的图片放在淘宝中图片的颜色会变啊 回答:
确保图片颜色上传之前是RGB模式的!要是cmyk的话会有很大变化
话题0:微信上传的照片为什么和手机相册里面的颜色不一样 回答:
其实在微信后台操作上传图片的时候,为什么会带些绿色呢,是因为图片本身的格式,你可以在photosho...
话题1:java上传图片,图片变色,该怎么解决 回答:
应该是格式没有处理好
☆ 欢迎您转载分享:
上传图片变色 为什么我电脑上看到的颜色上传后颜色就变了?,上传图片变色是由安心技术网自动信息技术收集, 不少网友认为对自己有帮助。
本月热门文章适合新手的摄影后期教程 | 曝光和色彩的基础调整方法_什么值得买
旅行照片后期处理小白教程——由浅入深、包教包会、讲清讲透!
追加修改( 19:44:01):这一段有个笔误,需要更正一下:
直方图是一个二维图,横坐标对应整个亮度值范围(对常见的8位亮度的图像来说就是0~255),从左端的全黑到右端的全白,这个永远是固定不变的。纵坐标代表每个亮度值所对应的像素数量,这是一个统计值,和像素的位置无关。图像越亮,直方图整体就越往左侧(因为明亮的像素越多),反之则越往右侧。
说反了,应该是
“图像越亮,直方图整体就越往右侧(因为明亮的像素越多),反之则越往左侧。”
另外我想在最前面加一段说明,因为很多读者可能是因为看帖不仔细,对我贴出来的处理的图像有误解。
“在讲解曝光色彩调整工具的部分,所有的调整图仅仅是为了说明某个工具的作用效果,而并非说明图像应该这样调整。事实上这里的原图才是最佳效果的图像。”张大妈写后期的文章不算多,加上作为旅行摄影狗的楼主有好长时间不务正业,拼命发各种音响耳机发烧的帖子,都没怎么写摄影相关的文章了,所以今天打算回归本行一次,简单写点东西,希望对初学者有点帮助。楼主写东西有个特点,要么不说,要说就喜欢把问题说透,因为这个世界上最麻烦的事情就是一知半解,很多时候一知半解不仅自己没法真正掌握一种方法,还容易通过传播来误导别人,所以还不如一点都不知道。所以本文会加入一些原理性的东西,让你可以举一反三,真正做到理解透彻,而不像很多所谓教程那样完全是手把手说流程,离开了特定场景就完全没有参考意义。总论:到底要不要做后期?答案当然是:要!否则我写这篇文章干嘛呢?不过,除了要这个字之外,我还是得多写一点废话来强调一下后期的原则和重要性。俗话说,前期不给力,后期也没戏。这个话并不完全正确。其正确的地方在于,后期肯定是基于前期的基础上来做,所以前期比较好的照片,就会为后期提供一个比较好的底子,使得后期有更大的余地。如果前期一塌糊涂,那么后期确实也没有多少潜力可挖。而其不正确的地方在于,很多后期手法就是用来解决前期“不给力”的地方,如果前期真的完美无缺,那么后期也就没必要做了。毕竟很多时候前期的因素是不可控的,比如天气、时间、运气等等。在数码影像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后期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变废为宝,把一张前期看上去并不怎么样的照片变成一张漂亮的片子。比如:(拍摄于土耳其卡帕多西亚)一般而言,尤其对于旅行照片,前期不给力的情况无非是以下几种:1、构图这个主要是水平问题,后期的余地不大,除了裁剪,没有什么别的办法。所以在这篇文章里我不谈这个。2、对焦这个主要是相机的性能问题,也有一部分是水平问题。这个后期的余地同样比较小。尽管最新版的Photoshop已经有一个滤镜可以针对跑焦的照片做修补,但效果并不算太好,至少不是在所有照片上都有用。另外,其实风光片很少会有跑焦的情况,因为一般都是小光圈+远处对焦,如果这还能跑,那我也无话可说。而人物之类的片子,一旦明显跑焦,那也就没法用了。所以我同样不谈这个。3、曝光这个有相机性能问题,有水平问题,也有客观问题。对于动态范围很大的场景,相机没法照顾到整个画面的亮度,这属于正常现象。当然,由于不恰当的测光造成整体曝光不佳也是一种情况,这就属于水平问题。对于曝光上的失误,后期有一定的补救余地,但前提是你用RAW格式来拍摄。如果是JPG的话,补救余地很少,尤其对于过爆,几乎没有什么办法。这个后面会谈一谈。(拍摄于湖南凤凰)4、色彩这个大多属于客观问题或者相机的性能问题。这种问题在旅行照片里面是最多的,诸如色彩不通透、颜色发灰、偏色、看着不舒服等等各种毛病。色彩这块对于后期来说是最能体现价值的。可以说,大多数片子的后期,除了纠正曝光失误之外,基本上就是在调色彩。色彩调的好不好,直接影响最后片子的价值。所以这块我重点谈。(拍摄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观光层)所以总体而言,对于前期不给力中的相当一部分情况,后期还是有戏的,戏份多少取决于你的后期水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码时代后期水平和前期一样重要,按下快门,照片只完成了一半,做完后期,照片才是真正完成。而且,后期还有一个好处在于,当你的水平不断提高,可以把之前拍过的照片拿出来反复地重新处理,每次可能都有新的体会新的效果。而这对于前期而言,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后期也可以说是二次创作。楼主不少片子就是从好多年前的垃圾堆里找出来重新做过后期才发现,原来还可以做得那么漂亮。当然,我知道有很多人反对做后期,或者懒的做后期。其主要理论是:照片就该是拍下来时候的样子,做了后期,照片就假了,完全不能算是水平。还有人据此认为数码摄影是一种浮躁的表现,回归胶片才是真正的摄影。对于这种歪理邪说,我是要嗤之以鼻的。首先,不要以为胶片时代就没有后期,显影、定影阶段都有大量文章可以做。去看看郎静山的片子你才知道胶片的后期还可以那么玩儿。只不过胶片的后期门槛太高,大多数人家里没有条件弄暗房,所以玩不起罢了。其次,用JPG咔嚓一张,回来不用软件调整你以为就是真实吗?事实上相机内部的图像处理器早就已经把原始的图像信息处理过了。一台数码相机本身就是一个小电脑,只不过里面的软件是厂商定制的,没法让你手动去调整而已。宁愿把处理工作交给相机里的程序而不愿意自己动手在电脑上做,美其名曰真实,这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所以,后期是一件光荣而又有价值的工作,任何一个有追求的摄影师都应该认真对待。最后,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一定要用RAW格式!一定要用RAW格式!一定要用RAW格式!准备:后期处理的常用工具简单说一下这部分。照片的后期处理程序实在太多了,但基本上可以分成那么几种:1、Raw处理软件这些软件主要用来处理所拍摄的Raw格式文件,可以进行曝光、色彩、细节等各方面的调整,最终输出为通用格式,比如JPEG或者TIFF。除了各家相机厂商自己为相机专门设计的软件之外,还有不少第三方的工具。最常见的如Adobe Lightroom、Capture One (Pro)、Silky Pix、DxO Labs、Raw Therapee等等。这些软件从功能上来讲各有千秋,但无一例外都非常强大,能够对Raw文件进行各种调整与设置,并输出高质量的图像。Raw处理软件另一个比较鲜明的特色就是工作流的支持。一般这些软件都能够处理文件队列,让你一边调整后面的图像,它一边处理前面已经调整好的图像,这样能够充分利用时间,提高效率。我个人最常用的Raw处理工具是Raw Therpee。这个软件可能用过的人不多,知名度比起Lightroom之类的商用软件要低很多。但它是一个自由软件,基于GPL发行,并有跨平台的特性,在Windows、MacOS和Linux下都有版本,而且完全免费。从功能上说,几乎也是我用过的Raw处理软件中最强的,设置选项多到变态(Linux下的自由软件常见的特点),许多设置甚至于我都看不明白。特别要提一下,这个软件的降噪功能非常有特点,除了常见的黑白和彩色噪点抑制功能,还专门有针对红蓝和黄绿噪声以及电磁干扰(很粗的杂点)的滤镜。许多别的Raw软件和Photoshop(包括Noise Ninja插件)无法消除的噪声在这里都能搞定。这个软件还有一个优点是能够处理JPG文件,而不像大多数的Raw处理程序只能处理Raw文件。Raw Therapee的缺点是界面有些过于复杂,并且有时不太稳定,会闪退(跨平台的自由软件的另一个通病),64位的后期版本这个问题改进了很多。2、综合性处理软件这个的当然代表就是Adobe Photoshop,并且除了Photoshop之外好像也没有别的特别著名的同类软件了。Photoshop的特点是大而全,基本上你能想到想不到的功能都有。我觉得一个摄影师一辈子恐怕也用不到Photoshop百分之三十的功能。当然,大而全的代价就是特别复杂。它的各种滤镜和处理选项之间互相搭配能弄弄出什么样的效果来,恐怕连软件设计者自己都想不全。也难怪Photoshop的运用技巧之类的书也能出版一大堆。不过楼主从来不看这些东西,所有的方法都是自己摸索出来的……最新版本是Photoshop Creative Cloud 2015,新增了不少实用功能,包括污点自动修复等等。Creative Cloud版本现在采用订阅方式,只要付年费就可以始终升级到最新版本。楼主用的这个是摄影师版套餐,每个月89港元,包含Photoshop、Lightroom和My Portfolio网站(一个摄影师个人主页的网站)的使用权,感觉性价比还是很高的。自由软件方面,GIMP是最有名的,但功能和Photoshop比起来还是有明显的差距,大概只相当于Photoshop七八年前的版本,但看在不要钱的份上,也算是个替代。色彩、滤镜、图层方面的功能,对于照片处理来说基本上也完全足够了。降噪功能比较弱,不过也支持外部插件,而且降噪一般在Raw处理软件当中做,所以基本不构成什么影响。加上安装包相对小巧(不到100 MB),也不需要花钱或者破解,总的来说是个不错的东东。3、专用处理软件刚才说了Photoshop是大而全,虽然很强大,但在某些特定的方面就不那么能尽善尽美,而这些专用处理软件就是瞄准了Photoshop的这些弱项进行钻营。你Adobe把一桌肉都吃了,总得给人留点汤喝吧。这些专用软件和旅行摄影相关的主要是用于HDR和接片的工具。说到HDR,最著名的莫过于Photomatix Pro,进化到5.x版本,功能更加强大,配置选项也多了很多。效果方面基本在所有的HDR软件里面处于一流水准,能够应付大多数的场景。除了Photomatix Pro之外,我常用的另一个软件叫做HDR Projects,这个是29美金打折的时候买的(原价$199),相对小众,效果大多数情况下也不如Photomatix Pro,但在某些照片上效果要更好,所以基本作为互补。最后一个软件是Kolor Autopano Giga。这是一个接片软件,效果比Photoshop的接片功能好用很多,速度也快。不过这一篇文章我并不打算讲接片(其实也没什么好讲的),所以就一笔带过了。除了上面这些,推荐一个好用的工具:Faststone Image Viewer。这是一个免费软件,主要是用来看图的,但里面有一整套简易好用的图像处理工具,包括常见的曝光、色彩、裁切、角度调整、大小调整等等,还支持截屏和画板(在图像上标注用),以及批量处理和格式转换。除此之外,支持大多数常见的RAW格式文件,人机界面也非常的简洁好用。最可贵的是,安装包才5MB左右,还支持免安装的移动使用方式(可以让你装在U盘里带着)。和脍炙人口的ACDSee比起来,功能基本相当,操作界面更高效,运行速度和轻量化方面完胜。如果是出门在外旅行,每天回旅馆把拍的照片整理一下,做简单处理之后发发微博或者朋友圈,这个小工具简直是不二之选。工具简要介绍完了,最后说一句,尽管大多数人都不是专业摄影师,但力所能及的话,还是支持一下正版。另外,为了最佳画质,建议尽可能在Raw处理软件中调整。如果一种处理既可以在Raw软件里做,也可以在后面环节的软件——比如Photoshop——里做(例如调整曝光或者色温),那么应该在Raw软件这一步就做好,这样对画质的影响最小。基础中的基础:亮度、对比度和饱和度的调整既然是所谓的由浅入深,我就从最简单的说起。亮度、对比度、饱和度这三个东西,应该是地球人都知道,但这个中间还是有不少的。在Photoshop以及大多数图像处理软件里面,能够调整亮度和对比度的有好几种工具,这其中至少有:亮度/对比度工具(Brightness/Contrast)、曲线工具(Curves)、色阶工具(Levels),某些软件还有曝光调整工具(Exposure,在Raw处理软件中常见)以及阴影/高光调整(Shadows/Highlights)。那么这些工具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简单地说,它们本质上是一样的。那么你要问了,既然本质都一样,为什么还需要那么多工具?这道理也很简单,所谓本质一样,指的是它们最终都是在调整整个照片上各个像素的亮度,但尽管如此,由于处理方式不一样,还是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性。这就好比你无论是吃扬州炒饭、兰州拉面还是白砂糖,本质都是给身体提供碳水化合物,但你不能让大家都去吃糖过日子。下面简单比较一下它们的原理。亮度/对比度这个是最简单也最直观的工具,当然功能也是最弱的,一般老鸟都不屑于用它。这个功能一般有两个滑块,上面那个调整亮度,下面那个调整对比度。调整亮度,不同的软件处理方法会不太一样,有些是简单地把所有像素的亮度值都加减一定的数值,让整个画面均匀地变亮或者变暗,而有些会把根据调整的数值把画面整体亮度做伸缩处理。后一种方法不会造成溢出(后面解释这个词),但会使画面整体对比度发生变化。而调整对比度,则是以中灰色(在一般常见的8位灰度的图像中就是灰度值为127)的亮度为基准,亮度高于基准的像素全部都增加一定的亮度,低于基准的像素全部都减低一定的亮度。注意,这里的增减幅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常数,而是按比例调整,也就是像素的亮度距离基准值越远,调整幅度越大,这个在一会儿说曲线的时候能看到。那么你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因为亮度值是有限的,比如8位灰度的图像的话范围是0~255,如果在调整过程中像素的亮度值超出这个范围怎么办呢?很简单,一般的做法就是截断。也就是说,如果按照调整的算法,一个像素的亮度会变得高于上限(纯白),那么就让它变成纯白,同样,如果低于下限(纯黑),就让它变成纯黑。这种现象的学名叫做“溢出(Overflow)”。所以,亮度/对比度工具是非常简单粗暴的,调整幅度过大经常会出现大片溢出区域。下面是一个例子,当原图的对比度增加50之后,效果变得非常难看。(原图)(对比度增加50之后的效果)所以,除非原图的对比度特别低,或者亮度偏差很大,否则尽量不要使用这个工具。色阶色阶工具相当于增强版的亮度/对比度工具,界面一般是这样的:上面的参数看似很多,但其实只要把眼光放在中间那个直方图以及下面的三个小滑块(红框部分)就可以了。顺便插一句,在数码图像中,直方图是个很重要的工具,一定要能看懂并理解其意义。如果你不理解不会看直方图的话,那么很多概念你是没法搞明白的。如果你确实不懂,我在这里只用一两句话简要说一下,要更多的细节请自己上网搜。直方图表示一幅图像里所有的像素在各个亮度的分布情况。直方图是一个二维图,横坐标对应整个亮度值范围(对常见的8位亮度的图像来说就是0~255),从左端的全黑到右端的全白,这个永远是固定不变的。纵坐标代表每个亮度值所对应的像素数量,这是一个统计值,和像素的位置无关。图像越亮,直方图整体就越往左侧(因为明亮的像素越多),反之则越往右侧。回到色阶,红色框内的区域有一个标签“输入色阶”,同时红框的下面还有一个输出色阶的滑块条。输入色阶下方的滑块条上左右两个滑块之间的部分就是输入色戒的范围,而输出色阶滑块条上左右两个滑块之间则是输出色阶的范围。所谓的输入和输出,你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修改前的图像和修改后的图像。色阶的工具实际上是在这两者中间建立一个映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把输入色阶范围内的亮度值均匀拉伸到输出色阶的范围。举例来说,如果你的输入色阶的范围是50~255,即把左边的滑块拖到50,右边的滑块不变,而输出色阶是0~255,那么就会把原先图像中亮度从50到255之间的所有像素的亮度值拉伸到0~255的范围,原先亮度为50(或者低于50)的变成0(全黑),原先亮度为255的不变,而中间的所有像素的亮度相应地按比例调整,而结果就是画面整体变暗。但和某些软件亮度调整工具把所有像素往暗部等值平移不同,色阶调整因为是按比例拉伸,最亮的那些像素并不会受到很大影响,并且溢出像素之外的画面整体对比度会增加。反过来,如果把右边的滑块向左移动,画面整体就会变亮,而最暗处的像素仍旧会保持很暗的状态。如果把两端都往中间移动,比如输入色阶50~200,那么相当于把原图亮度位于50~200范围的像素亮度拉伸到0~255,直观效果就是对比度上升。当然,原图亮度在50以下或者200以上的像素就会发生溢出,变成纯黑和纯白。这个和对比度调整工具的效果是差不多的,只不过你可以自由地选择拉伸范围,而不像对比度调整工具那样只能以中间灰度为基准向两边均匀拉伸。(色阶拉伸示意图)(前面的原图在输入色阶设定为50~200时的效果,和对比度增加50的效果基本一样。)至于输出色阶范围,这个决定了调整之后的图片的整个亮度范围,一般并没有什么调整的必要。这样,我们还剩下一个东西没提,那就是输入色阶中间的那个滑块。这个滑块被称为Gamma,是色阶调整中最重要的环节。Gamma表示非线性映射关系,标准值为1.0。什么叫做非线性映射?刚才说了,调整两边的滑块可以均匀地把输入的色阶范围拉伸到输出色阶范围(线性映射),而通过调整Gamma值,可以把这种映射关系变成不均匀的。这个概念用语言比较难描述,下面说到曲线的时候就能很清楚地表达出来。从效果来看,Gamma = 1的时候原图不变,当增加Gamma值,画面整体变亮,减小Gamma值,画面整体变暗,但所有像素的变化并非均匀,而是靠近中间亮度的像素变化较大,越接近两端(黑色和白色),变化越小,在端点处维持不变,所以并不会发生溢出的现象。下图从上到下依次为:原图、色阶输入范围50~255(Gamma = 1)、色阶输入范围0~255(Gamma = 0.6)。可以看出,和单纯调整输入色阶范围相比,调整Gamma值能在增加对比的同时更好地保留亮部和暗部的细节。曲线曲线是常用的亮度调整工具里面最强大最灵活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能够替代所有一切其他的亮度调整工具(如果分通道调整,甚至也能代替饱和度工具)。曲线工具常见的界面是这样的:下面来解释一下怎么理解这个工具,其实并不复杂。曲线工具的界面就是一个二维的平面坐标系,其中横坐标(x轴)代表原图的整体亮度范围(8位亮度的图像来说就是0~255),而纵坐标(y轴)代表调整后的图像(目标图)的亮度范围。因此整个坐标系的范围就是从(0, 0)到(255, 255),而中间这跟线,代表原图和目标图之间像素亮度的映射关系。具体来说,这跟线上的每一个点的坐标值(x, y)表示原图中所有亮度为x的像素在目标图中调整后的亮度为y。当没有进行任何调整的时候,这是一根斜率为1(45度角)的直线,也就表示y = x,即原图和目标图完全一样。而当进行调整的时候,这个曲线就直接改变了原图和目标图上像素亮度的关系。比如:这张图中的曲线(黑色的那条,蓝色的是y = x的参考线),可以看到标出的两个点(127, 255)和(64, 128),这表明原图中亮度为127(以及大于127)的点在目标图中变成255,而原图中亮度为64的点在目标图中亮度变为128。学过一点初中数学的肯定知道,这条线的函数表达就是y = 2x,表明目标图中所有的像素点等于原图中相应像素点亮度值的两倍。从图中还可以看出,在x & 127的范围内,曲线直接贴在了天花板,这是因为亮度的最大值只有255,而当x & 127的情况下,y & 255,因此全部都变成了255(纯白),这就是溢出。对于曲线工具来说,当然很少会那么用,等多情况下的曲线是弯曲不规则的,比如:这是后期处理中常见的一种S型曲线调整。根据中间蓝色的参考线(y = x)可以看出,曲线的左半边(暗部)都落在参考线下方,表明此时y & x,也就是说目标图像上的像素比原图对应像素要暗,而右半边(亮部)都落在参考线上方,表明此时y & x,即目标图像上的像素比原图对应像素更亮。由此可见,这种调整方式让暗部更暗,亮部更亮,是一种增加对比度的方法。但由于曲线的两个端点仍旧是(0, 0)和(255, 255),这就表明最暗和最亮的部分并不受影响。所以和简单的对比度调整工具相比,这种方式并不会造成溢出的问题。曲线调整对比度和简单调整对比度的效果比较(陆家嘴的图片你们大概都看腻了,换一张弗洛伦萨的):(原图)&(对比度增加50)(S型曲线增加对比度)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和直接增加对比度比起来,通过曲线调整的图像不仅对比度增加了,并且前景那些暗处的房屋的细节被很好地保留了下来,而不像前面那张图一样变成一片漆黑。反过来,如果想要降低对比度,就把曲线调成反S形,降低亮部,提升暗部:效果对比:(原图)(曲线调整后)当然,曲线并不是仅仅用来调整对比度的,也不一定非得这样光滑,理论上你可以把曲线拗成任何形状,比如这样:甚至是这样:当然出来的效果可能会很奇怪,在大多数情况下把曲线弄成这种奇形怪状也并没有什么意义。我只不过想说,曲线是一种非常灵活而强大的工具,可以用来替代其他一切亮度调整工具。接下来不妨看看其他常用调整方式可以如何用曲线来表达(GIMP里面可以把亮度/对比度和色阶调整直接转换成曲线来做,用来演示这个倒是特别方便),比如:亮度增加60:转换为曲线:可以看出,GIMP软件的亮度调整采用的是伸缩亮度范围的方式(最暗部分增加60,最亮部分不变,中间按比例调整),因此单纯的增减亮度不会造成溢出。对比度增加50:转换成曲线表达:可以看出简单对比度调整实际上就是简单地增加曲线的斜率。这张图上曲线在左右两边分别踩到了地板和天花板,表明这种处理可能会造成亮部和暗部的溢出。可以和前面的S形曲线对比一下。输入色阶50~255:转换成曲线:色阶中Gamma设置成0.6:曲线表达:可以看出整体变暗,但两端仍旧保持不变。从这里也能理解为什么把Gamma成为非线性映射,因为对应的曲线是弯曲的,而并非一条直线。Gamma设置成1.5:曲线表达:整体变亮,两端同样不变。综上所述,曲线可以说是亮度对比度等参数调整的终极工具,正所谓一线在手,天下我有……曝光补偿调整这个工具在Raw处理软件中属于标配和最常用的设置,但在普通图像处理软件中不多见(Photoshop有)。下面是Raw Therapee的截屏:一般在处理Raw图像的时候你第一个动的应该就是这个参数(如果需要调整白平衡,应该在这个之前)。曝光补偿和单纯的调整亮度有点不一样。首先它的单位是Ev,也就是“档”,这个单位和相机在拍摄时的曝光单位是一样的。每增加1 Ev,曝光量增加一倍。这相当于是用软件在模拟修改相机曝光的过程。比如当你把曝光补偿的滑块拉到1.00,其结果就相当于相机快门延长一倍或者ISO提高一档或者光圈放大一档(忽略景深的变化)的效果。而从理论上讲,曝光量增加一倍,意味着所有的像素亮度×1.4倍(2的平方根)。同理,每减少1 Ev,亮度就会除以1.4倍。因此,曝光补偿相当于将所有像素的亮度按相同倍数放大或缩小。所以上图+1.00的曝光补偿用曲线来表示的话,大致相当于下面的效果:这里的180 = 255 / 1.414。实验验证一下。原图(亚丁仙乃日和卓玛拉错):曲线调整(亮度×1.4)曝光补偿(+1 Ev)对比可以看出结论基本靠谱。阴影/高光调整这是一个同样很常见,而且很好用的功能,在所有的Raw处理软件和一部分通用图像处理软件里都有。下面仍然以Raw Therapee为例(Photoshop也有这个功能,界面类似):这个工具主要用来调整画面的暗部和亮部。其中阴影滑块可以把暗部提亮,而高光滑块可以把亮部压暗,这种操作可以让画面接近全黑和全白的部分显现出更多的细节,同时让画面的整体对比度下降,从而在后继的处理中减少溢出的风险。和普通的减弱对比度的操作的区别在于,阴影/高光操作只影响暗部和亮部的像素,对中间亮度的像素影响很小。至于如何划分暗部/中间部分/亮部,则由影调范围的滑块来控制,这个值越大,暗部和亮部的划分就越宽,那么调整对整个画面中间亮度的像素的影响就越大。阴影、高光的调整同样可以转化成曲线表示,大概如下图:可以对比一下前面曲线部分的反S形曲线的造型区别。也来看一个实际对比。原图(内蒙腾格里沙漠边缘的昭化寺,据传为仓央嘉措所建):反S形曲线调整:阴影/高光调整:可以很清楚地发现,反S形曲线的效果确实降低了整体的对比度,但代价是画面发灰。而阴影/高光工具提亮暗部(比如右上角的背景)和压低亮部(比如烛光)的效果比反S形曲线更明显,但中间调的部分(比如后面的唐卡和烛台)受的影响要小很多,并没有出现发灰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阴影/高光这个功能切忌用力过猛,否则容易造成画面及不自然。饱和度调整最后来讲讲这个。饱和度调整也是所有的图像处理软件都有的功能,下面是Photoshop的截图:这个东西往往是初学者最爱用的,一旦发现色彩不够好,马上想到调饱和度。其实,说实话我觉得这个功能是最没用的。因为在很多时候,所谓的色彩不够,其实不见得是色彩的问题,相反很有可能是对比度不够。而且,调整饱和度其实并无法得到通常人们所喜欢的那种浓郁的色彩,相反容易使得颜色过于鲜艳而不真实。相比之下,“自然饱和度”功能要柔和许多,出来的效果也更为自然。我个人在后期处理的时候几乎从来不用饱和度调整,即便用,也是降低饱和度,而从来不会去增加。简单试验一下。这张原图是拍摄于耶路撒冷圣墓大教堂(传说耶稣复活的地方):饱和度调高100之后的效果:自然饱和度调高100之后的效果:S形曲线调整增加对比之后的效果:S形曲线调整加自然饱和度调高60的效果:可见,如果口味比较轻的话,自然饱和度就完全足够,如果口味比较重,自然饱和度+对比度调整可以得到比较浓郁的效果,而仅仅大幅度调整饱和度,效果反而会比较不自然。实际应用:一张照片曝光和色彩调整的流程(初级)说了那么多,下面可以拿一个例子来练练了。基本上来说,对于一张数码照片的Raw原片,最简单的后期调整的顺序大概是这样的:1. 白平衡——2. 曝光补偿——3.色彩处理(色调、对比度、饱和度等)——4.细节处理(降噪、锐化、污点修复等)——5. 其他效果(各种其他滤镜)。这其中,1和2建议在Raw处理软件中做,3、4如果Raw处理软件的功能足够强,也建议在Raw处理软件做。因为Raw格式的亮度范围可以达到14位,无论是宽容度还是动态都比8位亮度的JPG文件要好得多,所以调整曝光和色彩的时候对画质的影响可以降到最低。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强调要用Raw拍摄的原因。下面原片出场:丧心病狂的楼主居然拿出了一张夜景……这张照片拍摄于黔东南一个侗寨,中间闪闪发光的建筑是侗寨里的标志性建筑鼓楼。原片用拍摄,曝光参数16 mm,f/8,13秒,ISO 100。这种场景属于典型的后期难题,原片反差太大,亮部的鼓楼接近于过曝,而周围的建筑因为亮度和它相差太多,基本处于欠曝状态。天空的亮度也不理想。用Raw Therapee导入之后,首先看一下白平衡:这是原片白平衡的初始值。基本上并没有太多调整的必要,因为相机的白平衡比较准确,我也并不想追求某种特殊的偏色效果。适当调低一下色温到2700K,让天空显得更蓝一些:接下来要调整曝光。很明显对于这种一部分很亮一部分很暗的片子,贸然增加或是减少曝光补偿都不行,顾了一头顾不了另一头,所以只能应用阴影/高光工具:吧阴影和高光滑块都拖到30,同时把影调范围设置成50以免调整过多影响中间调:略微调整曲线,进一步降低对比度,提亮暗部,降噪处理:和最初的原片比较一下:基本上对于这样一张片,初级的处理方法只能做到这样了。整个画面暗部的细节有很大提升,而亮部基本不受影响,但色彩看上去还是比较闷,不通透。如果应用更高级一点的方法,最终效果可以是这样:甚至是这样:具体怎么弄呢?这一篇就说到这里。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31)
赞556评论321
赞315评论386
赞89评论82
赞1192评论1566
赞844评论1114
赞757评论940
赞830评论1001
赞1226评论749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相片后期处理软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