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执业药师网的扶执项目有哪些

江苏“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成效显著
日前,在江苏省工商联十届六次执委会上,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江苏省工商联主席许仲梓表示,江苏省工商联深入推进“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成效显著。据统计,自“百企帮百村”扶贫活动开展以来,江苏全省各地已落实帮扶项目661个,投资总额5.46亿元,帮扶贫困村580个,帮扶贫困人数5.97万人。其中,产业帮扶项目35个,投入帮扶资金3.4亿元,捐赠公益项目472个,投入公益帮扶资金1.29亿元。2016年,全省有145家民营企业开展异地帮扶,落实各类帮扶资金2.57亿元,帮扶贫困人数1.3万人,其中,28家企业有省外帮扶项目,帮扶资金1.61亿元,受益人群4169人。241家企业积极开展本地帮扶活动,投入各类帮扶资金3.09亿元,受益贫困群众4.67万人。
上下联动形成合力
“中央有要求,江苏有行动,落实见成效”,这是江苏工作的鲜明基调。
按照全国工商联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去年,由省工商联、省扶贫办、省光彩会三家单位组织成立了江苏省“百企帮百村”扶贫活动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会议研究“百企帮百村”扶贫活动工作部署。
为抓好工作落实,江苏省工商联在党组书记会、主席(会长)圆桌会上多次就开展“百企帮百村”扶贫活动进行专题部署。
去年6月,江苏省“百企帮百村”活动推进会暨村企结对帮扶签约仪式在南京举行,广大民营企业积极踊跃参与结对帮扶。
针对“百企帮百村”活动的开展,江苏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江苏省工商联党组书记杨勇,带领调研组赴苏州、无锡等地开展调研,要求全省各级工商联组织动员全体会员和商会组织积极参与“百企帮百村”扶贫活动,以党委、政府的建档立卡为导向,对标找差,既要按照南北对口格局,抓好结对帮扶,也要组织各方力量参与本地扶贫。
南京市20家民营企业与淮安市淮安区、盐城市响水县的20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苏州市工商联组织20家帮扶企业赴宿迁、连云港等地的结对帮扶村实地考察,部分企业帮扶项目已落地。
连云港市工商联开展“百企帮千户”扶贫活动,组织动员本市百家以上民营企业帮扶百个经济薄弱村的千户贫困家庭,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无锡市先后两次组织市(县、区)工商联党组书记考察扶贫村,帮助贫困村项目建设。该市以异地商会为平台,充分发挥异地商会优势,找支点促落实,积极推动相关企业与徐州、连云港两地的结对帮扶贫困村合作,组织扶贫村与商会对接、项目对接,把帮扶工作灵活组合为项目投资工作,以村支书为项目带头人,带领全体村民共同完成项目,形成“资本+劳动力”相结合的扶贫双赢新模式,增强扶贫村的造血功能,创新精准扶贫工作模式。
南通市结合实际,积极推进“经济顾问型”“结对联动型”“扶贫开发型”“公益捐助型”等多种方式的扶贫开发模式,社会反响良好。
扬州市立足本地,集中力量打牢本地农村经济基础,积极探索成立基金会等帮扶新形式,取得成效。广大企业根据自身发展定位、规模能力,在薄弱村发展一批特色产业、解决一批贫困户就业、落实一批公益扶贫项目,取得良好成效。
南京中科集团在淮安设立特色产业生产基地,招聘当地员工;汪海集团为淮阴区三坝村修建基础设施,改善居民出行条件;苏州常客隆超市与泗洪县周冲村结对帮扶后,围绕推进当地农业产业化、地方土特产外销、常客隆连锁店延伸布点等方面给予支持,推动当地的山芋、玉米、大米、生猪等农副产品走进电商平台;连云港东海县宏杨木业联系该县吴场村,主动帮助村里各家庭板材加工农户规范生产,招聘村里的低收入农户就业,并成立板材加工协会,促进当地木材加工业健康发展,使人均年纯收入达到3万元左右。
“大数据”建设助力扶贫
按照全国工商联要求,江苏省工商联组织全省设区市工商联以及99个县(市、区)工商联相关人员,对如何使用“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台账管理系统进行培训,下发数据录入任务与要求,建立精准扶贫“大数据”。
据介绍,江苏各地行动迅速,组织企业进行扶贫数据录入。截止到目前已基本完成数据录入工作。
台账管理系统的完善,对掌握“百企帮百村”扶贫活动进展情况,了解相关问题,提出未来工作思路,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统计,自“百企帮百村”扶贫活动开展以来,全省各地已落实帮扶项目661个,投资总额5.46亿元,帮扶贫困村580个,帮扶贫困人数5.97万人。其中,产业帮扶项目35个,投入帮扶资金3.4亿元,捐赠公益项目472个,投入公益帮扶资金1.29亿元。2016年,全省有145家民营企业开展异地帮扶,落实各类帮扶资金2.57亿元,帮扶贫困人数1.3万人,其中,28家企业有省外帮扶项目,帮扶资金1.61亿元,受益人群4169人。241家企业积极开展本地帮扶活动,投入各类帮扶资金3.09亿元,受益贫困群众4.67万人。
为进一步加强对“百企帮百村”扶贫活动的推进与落实,做好纪实工作,江苏省工商联对全省各级工商联组织以及企业开展扶贫活动的先进做法与经验,及时进行总结,对相关工作动态及时进行跟进,在此基础上,编发《江苏省“百企帮百村”扶贫活动简报》,定期发送相关部门研究参阅,推进工作落实。截止到目前,已经编发了10期工作简报。
与此同时,为深入贯彻落实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精神,大力宣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参与“百企帮百村”扶贫活动的先进典型,提升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扩大社会知晓度和美誉度,江苏省工商联正在筹备开展全省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参与“百企帮百村”扶贫活动先进典型宣传活动。对全省南北对接和本地帮扶实施产业扶贫、商贸扶贫、就业扶贫、捐赠扶贫、智力扶贫和其它扶贫的企业或商会的先进典型,持续进行宣传引导,加强工作推进。
“百企帮百村”的江苏特点
杨勇表示,发挥企业优势,把开发式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主要手段是江苏的一大特色。
俗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扶贫工作中,捐款捐物只能解一时之困,而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才能拔掉穷根、开拓富源。江苏省工商联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努力把精准扶贫工作做实做细,使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不断完善,“输血”的对象精准无误,以确保打赢扶贫脱贫的这场攻坚战。在精准施策上下功夫,着力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从“扶贫”到“扶智”的转变。全省各级工商联坚持做好企业家与经济薄弱村的对接沟通,促进民营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着力于开发式扶贫,积极实施村企共建,努力达到互利共赢,使经济薄弱地区的“造血功能”多样化、长期化。
南京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通过光彩事业促进会的平台,开展了“同心·万家民企帮万户工程”,先后有近1.7万家次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活动,帮扶贫困家庭6.8万户次,为经济欠发达镇村建设了一批同心厂房、种养殖基地、路桥、水渠和教育医疗设施等生产和公益项目,广受好评。
常州市积极加强项目化推进力度,结合常州光伏企业优势,积极推动相关企业与苏北经济薄弱村对接,开展项目合作,加强推进落实。
淮安市工商联联合市委统战部、市扶贫办共同开展“千企帮千户淮商助扶贫”结对帮扶工作,所属各县区工商联和市直属商会组织会员企业与千余户帮扶对象进行“一对一”帮扶,现已成功结对近九百多户,取得了良好效果。
盐城市工商联紧扣“抓认识”“抓教育”“抓机制”“造声势”,多措并举,广泛发动,积极推进工作开展。
镇江市注重发挥基层商会作用,分级负责明确责任,通过产业、就业、公益扶贫等方式将扶贫工作抓牢、抓细、抓实。
泰州市号召广大民营企业参与光彩行动,支持鼓励企业参与帮扶活动,积极推进参与帮扶的企业在政治上有荣誉,事业上有发展。
苏州市吴中区采取了“1+N众筹”集体扶贫模式,即1个乡镇或行业商会+N个商会企业对接1个经济薄弱村,集合众长、分担压力、突出重点、精准见效。
宿迁市积极探索“民营企业+商会+经济薄弱村”精准扶贫工作新路径,重点实施“七个一批”帮扶措施,取得良好成效。
徐州市认真开展调查研究,详细了解贫困村基本情况,积极做好南北对口支援、村企结对帮扶对接工作,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参与本地帮扶,形成工作合力,加快推进精准扶贫见实效、出成效。
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在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强调,要深入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努力减少相对贫困、促进共同富裕,确保包括低收入群体在内的全省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大生活、就业、教育等扶持力度,着力解决好因病因残致贫返贫问题。对经济薄弱村、革命老区、集中连片困难地区,实行重点帮扶,壮大集体经济,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健全完善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创新扶贫工作方式方法,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开发事业。
据介绍,今年江苏省“百企帮百村”扶贫活动将继续坚持创新工作思路,优化工作模式,扎实推进,持续发力,力求实效。
(图)江苏省工商联深入推进"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成效显著。据统计,自"百企帮百村"扶贫活动开展以来,江苏全省各地已落实帮扶项目661个,投资总额5.46亿元,帮扶贫困村580个,帮扶贫困人数5.97万人。图为江苏省"百企帮百村"活动推进会暨村企结对帮扶签约仪式现场。
江苏“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成效显著
日前,在江苏省工商联十届六次执委会上,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江苏省工商联主席许仲梓表示,江苏省工商联深入推进“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成效显著。宿迁市积极探索“民营企业+商会+经济薄弱村”精准扶贫工作新路径,重点实施“七个一批”帮扶措施,取得良好成效。
日前,在江苏省工商联十届六次执委会上,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江苏省工商联主席许仲梓表示,江苏省工商联深入推进“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成效显著。据统计,自“百企帮百村”扶贫活动开展以来,江苏全省各地已落实帮扶项目661个,投资总额5.46亿元,帮扶贫困村580个,帮扶贫困人数5.97万人。其中,产业帮扶项目35个,投入帮扶资金3.4亿元,捐赠公益项目472个,投入公益帮扶资金1.29亿元。2016年,全省有145家民营企业开展异地帮扶,落实各类帮扶资金2.57亿元,帮扶贫困人数1.3万人,其中,28家企业有省外帮扶项目,帮扶资金1.61亿元,受益人群4169人。241家企业积极开展本地帮扶活动,投入各类帮扶资金3.09亿元,受益贫困群众4.67万人。
上下联动形成合力
“中央有要求,江苏有行动,落实见成效”,这是江苏工作的鲜明基调。
按照全国工商联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去年,由省工商联、省扶贫办、省光彩会三家单位组织成立了江苏省“百企帮百村”扶贫活动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会议研究“百企帮百村”扶贫活动工作部署。
为抓好工作落实,江苏省工商联在党组书记会、主席(会长)圆桌会上多次就开展“百企帮百村”扶贫活动进行专题部署。
去年6月,江苏省“百企帮百村”活动推进会暨村企结对帮扶签约仪式在南京举行,广大民营企业积极踊跃参与结对帮扶。
针对“百企帮百村”活动的开展,江苏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江苏省工商联党组书记杨勇,带领调研组赴苏州、无锡等地开展调研,要求全省各级工商联组织动员全体会员和商会组织积极参与“百企帮百村”扶贫活动,以党委、政府的建档立卡为导向,对标找差,既要按照南北对口格局,抓好结对帮扶,也要组织各方力量参与本地扶贫。
南京市20家民营企业与淮安市淮安区、盐城市响水县的20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苏州市工商联组织20家帮扶企业赴宿迁、连云港等地的结对帮扶村实地考察,部分企业帮扶项目已落地。
连云港市工商联开展“百企帮千户”扶贫活动,组织动员本市百家以上民营企业帮扶百个经济薄弱村的千户贫困家庭,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无锡市先后两次组织市(县、区)工商联党组书记考察扶贫村,帮助贫困村项目建设。该市以异地商会为平台,充分发挥异地商会优势,找支点促落实,积极推动相关企业与徐州、连云港两地的结对帮扶贫困村合作,组织扶贫村与商会对接、项目对接,把帮扶工作灵活组合为项目投资工作,以村支书为项目带头人,带领全体村民共同完成项目,形成“资本+劳动力”相结合的扶贫双赢新模式,增强扶贫村的造血功能,创新精准扶贫工作模式。
南通市结合实际,积极推进“经济顾问型”“结对联动型”“扶贫开发型”“公益捐助型”等多种方式的扶贫开发模式,社会反响良好。
扬州市立足本地,集中力量打牢本地农村经济基础,积极探索成立基金会等帮扶新形式,取得成效。广大企业根据自身发展定位、规模能力,在薄弱村发展一批特色产业、解决一批贫困户就业、落实一批公益扶贫项目,取得良好成效。
南京中科集团在淮安设立特色产业生产基地,招聘当地员工;汪海集团为淮阴区三坝村修建基础设施,改善居民出行条件;苏州常客隆超市与泗洪县周冲村结对帮扶后,围绕推进当地农业产业化、地方土特产外销、常客隆连锁店延伸布点等方面给予支持,推动当地的山芋、玉米、大米、生猪等农副产品走进电商平台;连云港东海县宏杨木业联系该县吴场村,主动帮助村里各家庭板材加工农户规范生产,招聘村里的低收入农户就业,并成立板材加工协会,促进当地木材加工业健康发展,使人均年纯收入达到3万元左右。
“大数据”建设助力扶贫
按照全国工商联要求,江苏省工商联组织全省设区市工商联以及99个县(市、区)工商联相关人员,对如何使用“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台账管理系统进行培训,下发数据录入任务与要求,建立精准扶贫“大数据”。
据介绍,江苏各地行动迅速,组织企业进行扶贫数据录入。截止到目前已基本完成数据录入工作。
台账管理系统的完善,对掌握“百企帮百村”扶贫活动进展情况,了解相关问题,提出未来工作思路,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统计,自“百企帮百村”扶贫活动开展以来,全省各地已落实帮扶项目661个,投资总额5.46亿元,帮扶贫困村580个,帮扶贫困人数5.97万人。其中,产业帮扶项目35个,投入帮扶资金3.4亿元,捐赠公益项目472个,投入公益帮扶资金1.29亿元。2016年,全省有145家民营企业开展异地帮扶,落实各类帮扶资金2.57亿元,帮扶贫困人数1.3万人,其中,28家企业有省外帮扶项目,帮扶资金1.61亿元,受益人群4169人。241家企业积极开展本地帮扶活动,投入各类帮扶资金3.09亿元,受益贫困群众4.67万人。
为进一步加强对“百企帮百村”扶贫活动的推进与落实,做好纪实工作,江苏省工商联对全省各级工商联组织以及企业开展扶贫活动的先进做法与经验,及时进行总结,对相关工作动态及时进行跟进,在此基础上,编发《江苏省“百企帮百村”扶贫活动简报》,定期发送相关部门研究参阅,推进工作落实。截止到目前,已经编发了10期工作简报。
与此同时,为深入贯彻落实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精神,大力宣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参与“百企帮百村”扶贫活动的先进典型,提升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扩大社会知晓度和美誉度,江苏省工商联正在筹备开展全省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参与“百企帮百村”扶贫活动先进典型宣传活动。对全省南北对接和本地帮扶实施产业扶贫、商贸扶贫、就业扶贫、捐赠扶贫、智力扶贫和其它扶贫的企业或商会的先进典型,持续进行宣传引导,加强工作推进。
“百企帮百村”的江苏特点
杨勇表示,发挥企业优势,把开发式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主要手段是江苏的一大特色。
俗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扶贫工作中,捐款捐物只能解一时之困,而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才能拔掉穷根、开拓富源。江苏省工商联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努力把精准扶贫工作做实做细,使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不断完善,“输血”的对象精准无误,以确保打赢扶贫脱贫的这场攻坚战。在精准施策上下功夫,着力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从“扶贫”到“扶智”的转变。全省各级工商联坚持做好企业家与经济薄弱村的对接沟通,促进民营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着力于开发式扶贫,积极实施村企共建,努力达到互利共赢,使经济薄弱地区的“造血功能”多样化、长期化。
南京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通过光彩事业促进会的平台,开展了“同心·万家民企帮万户工程”,先后有近1.7万家次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活动,帮扶贫困家庭6.8万户次,为经济欠发达镇村建设了一批同心厂房、种养殖基地、路桥、水渠和教育医疗设施等生产和公益项目,广受好评。
常州市积极加强项目化推进力度,结合常州光伏企业优势,积极推动相关企业与苏北经济薄弱村对接,开展项目合作,加强推进落实。
淮安市工商联联合市委统战部、市扶贫办共同开展“千企帮千户淮商助扶贫”结对帮扶工作,所属各县区工商联和市直属商会组织会员企业与千余户帮扶对象进行“一对一”帮扶,现已成功结对近九百多户,取得了良好效果。
盐城市工商联紧扣“抓认识”“抓教育”“抓机制”“造声势”,多措并举,广泛发动,积极推进工作开展。
镇江市注重发挥基层商会作用,分级负责明确责任,通过产业、就业、公益扶贫等方式将扶贫工作抓牢、抓细、抓实。
泰州市号召广大民营企业参与光彩行动,支持鼓励企业参与帮扶活动,积极推进参与帮扶的企业在政治上有荣誉,事业上有发展。
苏州市吴中区采取了“1+N众筹”集体扶贫模式,即1个乡镇或行业商会+N个商会企业对接1个经济薄弱村,集合众长、分担压力、突出重点、精准见效。
宿迁市积极探索“民营企业+商会+经济薄弱村”精准扶贫工作新路径,重点实施“七个一批”帮扶措施,取得良好成效。
徐州市认真开展调查研究,详细了解贫困村基本情况,积极做好南北对口支援、村企结对帮扶对接工作,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参与本地帮扶,形成工作合力,加快推进精准扶贫见实效、出成效。
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在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强调,要深入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努力减少相对贫困、促进共同富裕,确保包括低收入群体在内的全省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大生活、就业、教育等扶持力度,着力解决好因病因残致贫返贫问题。对经济薄弱村、革命老区、集中连片困难地区,实行重点帮扶,壮大集体经济,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健全完善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创新扶贫工作方式方法,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开发事业。
据介绍,今年江苏省“百企帮百村”扶贫活动将继续坚持创新工作思路,优化工作模式,扎实推进,持续发力,力求实效。
(图)江苏省工商联深入推进"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成效显著。据统计,自"百企帮百村"扶贫活动开展以来,江苏全省各地已落实帮扶项目661个,投资总额5.46亿元,帮扶贫困村580个,帮扶贫困人数5.97万人。图为江苏省"百企帮百村"活动推进会暨村企结对帮扶签约仪式现场。
[责任编辑:
新闻热词搜索
来源:360新闻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 传真:023-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您的当前位置: >>
关于做好江苏省“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江苏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
  徐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泰州、宿迁市党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财政局、农业委员会、卫生局、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团市委:
  根据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八部门《关于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1〕27号)的要求,我省决定从2011年起连续5年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苏中、苏北32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市、区)的乡镇(街道)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以下简称&三支一扶&计划),服务期为3年,每年招募人数以中央下达计划为准。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继续实施&三支一扶&计划的重要意义
  实施&三支一扶&计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人才强国、人才强省战略以及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2006年以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中央组织部、教育部、财政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务院扶贫办、共青团中央等有关部门,每年选拔部分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服务。到2010年,全国共选拔14.3万名大学生参加&三支一扶&服务,取得显着成效。实践证明,组织实施好&三支一扶&计划,有利于发挥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就业的政策导向,有利于加强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培养一支心向基层、服务基层、扎根基层的青年人才队伍。今后一个时期,围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做好&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各地要充分认识在新形势下做好&三支一扶&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动&三支一扶&工作深入开展。
  二、精心组织,认真做好选拔招募和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各地要按照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整体工作部署,按照省组建模式,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扶持政策,推进科学管理,提高选拔招募、日常管理、经费保障、期满就业创业服务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加强政策落实的督办、督查力度,切实保障现有政策落实到位。
  (二)扎实做好基层岗位需求统计。各地要立足&十二五&期间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新形势下基层民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在&三支一扶&框架下,适当扩大项目的覆盖范围,增加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等岗位细目。要扎实开展基层岗位需求统计,合理确定招募计划,每年2月10日前上报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具体招募数量,由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根据中央下达的计划,结合各地需求统筹考虑确定,在每年5月份前下达各地。
  (三)统筹开展选拔招募工作。各地要在统筹推进各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项目的整体安排下,做好&三支一扶&计划的选拔招募工作。每年招募工作结束后,各地&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要将实际招募人员的个人信息及时上传至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工作管理信息系统。
  各地&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要充分发挥各业务主管部门的作用,组织好&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上岗前的集中培训,不断改进培训的方式、方法,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切实加强日常管理服务。各地要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使用与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完善日常管理服务办法,积极提供在职培训机会,为&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搭建平台。要明确各级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和服务单位在&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日常管理和服务方面的重要责任。团县委要继续做好从接收的&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中择优选拔条件适合人员兼任乡镇团干部,并负责协调落实相关任职程序。要抓紧建立健全各级&三支一扶&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做好&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的选拔招募、派遣到岗、日常服务、考核考评等信息采集、管理、更新等工作。要做好与其他选派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项目信息库的贯通、共享工作。要认真组织服务期满考核,对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由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统一颁发《江苏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服务证书》。
  (五)加大宣传力度。各地要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在基层锻炼成长中的突出事迹,引导和鼓励广大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就业,进一步发挥&三支一扶&计划的引领示范作用。
  三、加强经费保障,切实落实&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相关待遇
  (一)认真落实&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工作生活补贴标准政策。&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在服务期间参照本地乡镇事业单位从高校毕业生中新聘用工作人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收入水平的标准,确定工作生活补贴标准,按月发放。福利享受服务单位在编人员同等待遇。从起薪之月起,按照有关规定参加当地的各项社会保险,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按照当地事业单位统一政策缴纳住房公积金、计发住房补贴。个人缴纳部分由发放工作生活补贴的部门负责在个人补贴中代扣代缴。相关费用,纳入财政给予的工作生活补贴范围。
  (二)做好经费保障工作。为保障各项待遇的落实,服务期内,中央和省两级财政按每人每年15000元的标准下达专项补助经费,不足部分及超出省下达的招募计划自主招募&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所需经费,由所在县(市、区)财政承担。省财政按照每人2000元标准,安排一次性安置补助经费。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必要的工作经费、服务人员体检、培训费用等由省、市、县(市、区)财政分别负责。中央和省两级财政补助资金通过财政部门下达。
  (三)严格做好经费管理。各地要严格按照专项经费管理的有关规定,依托&三支一扶&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切实抓好经费拨付、使用、监督等各个环节,严格资金渠道,不断完善使用管理方式,确保专款专用。
  四、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全力做好服务期满人员就业服务工作
  (一)落实&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报考公务员相关政策。各地要按照《关于开展从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中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52号)规定,加强协调,切实落实定向考录等政策,组织好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报考公务员工作。
  (二)加大事业单位吸纳&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就业力度。各地要按照人社部发〔2009〕42号等文件要求,落实好各类事业单位吸纳&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鼓励服务期满&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留在基层就业,采用拿出一定比例定向招录的办法,切实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与服务期满考核合格&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就业结合起来。
  (三)支持&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各地要积极鼓励支持服务期满&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按照《关于实施2010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25号)等文件要求,将其纳入&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提供相关政策帮扶和创业就业服务。
  (四)扶助&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各级&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要认真摸清底数,建立服务期满未就业人员信息库,切实帮助落实就业岗位。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流动服务机构要安排专门人员,设立专门窗口,为服务期满人员提供就业创业服务。在各类就业专项服务活动中,要将帮助促进各项目参加人员就业作为重要内容,切实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做好&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服务活动的组织工作。各地尤其是县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服务期满后仍长期失业的就业困难&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要确立&一对一&的帮扶工作机制,按规定提供及时的就业援助。
  (五)做好相关政策衔接。各地要注重政策配套衔接,做好&三支一扶&计划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培训管理、升学考研、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工龄计算等相关政策的衔接。其户籍、档案转移接续手续按《关于做好2008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发〔2008〕6号)的规定执行。服务期满考核合格回生源地就业的&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凭《江苏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服务证书》同等享受生源地相关优惠政策。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二日
经营许可证编号:苏B2-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苏省营业执照年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