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nca相关性血管炎预后会不会遗传

别把ANCA相关性血管炎和肺炎弄混了
57岁的沙先生身体一直比较健康,但从今年春节后就出现发烧、咳嗽、咳痰,开始并没有在意,以为是感冒,吃些感冒药打些消炎药就好,可是用了几天的吊瓶却不见好转,咳嗽、咳痰反而加重了,发烧断断续续,痰里还出现了血丝,体力明显下降,渐渐出现胸闷气短,他有些不放心,就到家附近的医院检查,胸部ct发现两个肺叶大片的炎症渗出,上肺还有些结节,应用了很多种抗生素,可是肺里的情况一点不见好转,痰中带血越来越多,胸闷加重,以前还能自己活动,但渐渐躺在床上都觉得气短,发烧越来越难以控制,不但如此,尿色加深,一检查,尿中红细胞很多,查体的时候还发现,沙先生的四肢及臀部皮肤很多粟粒样的红色皮疹,有的已经破溃、结痂,医生也觉得奇怪,立即建议患者到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风湿科住院治疗。●全面检查终于揪出“anca相关性血管炎”& 据了解,来到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风湿科的时候,沙先生的呼吸困难已经比较严重,立即急诊收入风湿免疫科病房治疗,主治的王红江副教授发现沙先生仅隔1周多的胸部ct片子大片的渗出影就进展了不少,肾功能也不好,再一详细询问病史,他几年前曾有鼻息肉的病史,已做过鼻息肉手术,时有流血涕和耳鸣,眼睛也总是发红,王红江副教授立即为他做了全面检查,诊断anca相关性血管炎,诊断明确了,治疗1天后,体温就平稳了,痰中带血明显减少,呼吸也好转了很多,经过1周治疗,沙先生咳嗽咳痰明显好转,身上的皮疹渐渐消退,体力也好了一些,可以下床在病房活动,最令他高兴的是,治疗1周后复查胸部ct,两个肺叶的大部分炎症渗出明显吸收,肺尖处的结节也缩小了不少,治疗仅10天,沙先生就出院了。●抗感染难控制的肺炎、血尿最好看看风湿免疫科&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孔晓丹介绍,anca相关性血管炎属于风湿免疫性疾病,起病比较急,进展快,开始往往和上呼吸道感染及肺炎很难鉴别,有发烧,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传统抗感染治疗无效,有的还会出现血尿及蛋白尿,严重的有呼吸衰竭和肾脏衰竭的可能,未经有效治疗的情况下死亡率很高,但本病还可以有反复流血涕,脓涕,鼻息肉甚至是鼻中隔穿孔、鞍鼻的可能;耳鸣和眼炎也很常见,一旦有这些疾病的患者出现进展快、抗感染难以控制的肺炎和血尿,应立即就诊于正规风湿免疫科,排除系统性血管炎;另外,系统性血管炎的患者也应定期到医院随诊,逐渐调整药物剂量,复查胸部ct及尿常规、肾功能,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 记者沈华
原标题 [别把ANCA相关性血管炎和肺炎弄混了]
以上内容来自:半岛晨报
[责任编辑:yfs001]
一周图片排行榜
48小时点击排行
光明网版权所有【图文】ANCA相关性血管炎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ANCA相关性血管炎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1.68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ANCA相关性血管炎与心肌损害_好大夫在线
ANCA相关性血管炎与心肌损害
全网发布: 23:29:40
发表者:高辉
(访问人次:1439)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包括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韦格纳肉芽肿(WG)、显微镜下多动脉炎(MPA)和/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AGPA)/ Churg-strauss综合征(CSS),ANCA是诊断的有效工具。三种血管炎性疾病均可累及心脏,最常见于EGPA,其心脏受累达50%-62%,是其早期死亡及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心脏累及主要有两方面机制:血管炎所致缺血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心肌。二、临床特点:典型的GPA有“上呼吸道、肺脏和肾脏” 三联征,EGPA常出现过敏性鼻炎、哮喘等过敏前驱症状,伴有嗜酸性粒细胞组织浸润,MPA以其缺乏肉芽肿形成而可与其他小血管炎鉴别。合并心肌损害表现为心肌炎、心力衰竭、瓣膜疾病(尤其是二尖瓣反流)和心包积液,甚至心源性猝死,可合并继发于肺脏疾病的肺动脉高压。三、诊断:符合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分类标准。心肌累及在EGPA中尤其常见,ANCA阴性者更多。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显示多种心律失常。鉴于38%的EGPA患者合并心肌损害时缺乏心脏症状且ECG正常,所有EGPA患者均需完善超声心动图(UCG)和/或心脏核磁(CMRI)。FDG-PET可鉴别CMRI难以区分的纤维化和炎症。四、危险分层级猝死预防:参见《大动脉炎心肌损害》。五、治疗糖皮质激素联合CTX为经典治疗方案,IVIG对传统治疗方案无效者可为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心脏并发症状处理参见本书相应章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辉)参考文献:《凯利风湿病学》(第八版)[2]Szczeklik, W., T. Miszalski-Jamka, L. Mastalerz, B. Sokolowska, J. Dropinski, R. Banys, K. N. Hor, W. Mazur and J. Musial (2011). &Multimodality assessment of cardiac involvement in Churg-Strauss syndrome patients in clinical remission.& Circ J 75(3): 649-655.[3]Kobayashi, D., Y. Wada, T. Takata, T. Koya, S. Murakami, T. Ozawa, Y. Aizawa, T. Kuroda, M. Nakano and I. Narita (2011). &A severe form of Churg-Strauss syndrome complicated with acute cardiac failure and rapidly progressive peripheral neuropathy--a possible effect of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therapy.& Intern Med 50(8): 925-929.[4]Florian, A., M. Slavich, D. Blockmans, S. Dymarkowski and J. Bogaert (2011). &Cardiac involvement in 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 (Wegener granulomatosis).& Circulation 124(13): e342-344.[5]Amaddeo, A., A. Ventura, F. Marchetti, A. Benettoni and M. Londero (2012). &Should cardiac involvement be included in the criteria for diagnosis of Churg Strauss syndrome?& J Pediatr 160(4): 707.[6]Marmursztejn, J., L. Guillevin, R. Trebossen, P. Cohen, P. Guilpain, C. Pagnoux, L. Mouthon, P. Legmann, O. Vignaux and D. Duboc (2013). &Churg-Strauss syndrome cardiac involvement evaluated by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 a prospective study on 20 patients.& Rheumatology (Oxford) 52(4): 642-650.年ACR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分类标准鼻或口腔炎症:痛性或无痛性口腔溃疡,脓性或血性鼻腔分泌物; & 胸片异常:胸片是结节、固定浸润灶或空洞; & 尿沉渣异常:镜下血尿(RBC&5/高倍视野)或出现红细胞管型 & 病理性肉芽肿性炎性改变:动脉壁或动脉周围,或血管(动脉或微动脉)外区有中性粒细胞浸润。符合2条或2条以上时可诊断为GP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2%和92.0%。显微镜下多动脉炎的诊断要点存在关节、眼、耳、心脏、胃肠道等系统性炎症性疾病的症状; & 肾脏损害表现:蛋白尿、血尿或(及)急进性进行性肾功能不全等; & 肺出血:胸片示小泡状浸润影,需排除肺水肿或感染; & 肾活检示系膜增殖和新月体形成的局灶节段性坏死性肾小球肾炎; & 皮肤或其他内脏活检示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 & P-ANCA阳性。本病尚无统一诊断标准,以上情况有助于MPA的诊断年ACR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分类标准哮喘:喘鸣史或呼气时有弥漫高调音;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白细胞计数中嗜酸性粒细胞>10%;单发或多发神经病变:由于系统性血管炎所致单神经炎、多发单神经炎或多神经炎(即手套/袜套样分布);非固定性肺浸润;鼻窦炎:急性或慢性鼻窦疼痛或压痛史,或影像检查示鼻窦不透光;血管外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病理示动脉、微动脉、静脉外周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符合4条或4条以上时可诊断为EGPA。本文系高辉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发表于: 23:29:40
高辉大夫的信息
干燥综合征、痛风、类风湿关节炎等
高辉,北京大学临床医学博士(本博连读八年制,优秀毕业生),主治医师,至今从事风湿...
高辉的咨询范围:王洪霞& 吴桂艳(山东省诸城市人民医院肾内科& 262200)
【摘要】 目的 了解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N)相关性小血管炎的临床表现及其常见的误诊原因。方法 对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9例确诊为ANCN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此9例ANCN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入院时首诊均误诊。误诊为的疾病有:慢性肾炎导致尿毒症、肺结核、肺炎、脑梗塞、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肠梗阻。此9例病人均有尿检异常。ANCN(+),其中8例P-ANCN(+),1例C-ANCN(+)。肾脏和肺脏是最常见受累的器官,其中2个脏器同时受累者7例。9例患者均采用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或(和)透析治疗,随访半年,3例患者治疗后血尿、蛋白尿完全消失;2例肾功能部分恢复。2例患者症状好转;死亡2例,病死率22.2%。结论 ANCN相关性小血管炎常出现多个系统损害,早期实验室重点筛查ANCA均能较早诊断,从而减少误诊、漏诊。
【关键词】 ANCN相关性血管炎& 误诊&
&&&&&&& 原发性系统性血管炎是西方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 它是以血管壁的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为病理特征的一组疾病, ANCA(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为血清学诊断工具, 是判断病情活动和复发的重要指标[1]。复习相关文献, 我国在1995年以前诊断该类疾病极少, 随着国内有关学者对该疾病及ANCA 做了大量的研究, 近年来确诊病例较多, 说明该类疾病在我国并不少见。目前国内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水平在不同地区之间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很多地区还不能检测ANCA, 漏误诊严重。以下就对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9例确诊为ANCN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 一、材料与方法
&&&&&&& 1.一般资料:对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9例确诊为ANCN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病例9例,男性7例,女性2例。年龄40-84岁,平均65.7&19.7岁。
&&&&&&& 2.临床表现:18例患者均有尿检异常,其中存在肾功能异常的15例,且大多表现为快速进展性肾功能不全,存在明显呼吸道症状5例,明显消化道症状4例,中度以上贫血6例,存在低蛋白血症17例。病人主要症状:发烧,咳嗽、胸痛、关节肿痛,肌痛,皮疹、紫癜,急慢性肾炎综合症表现、肾衰竭表现、 消化道出血、贫血 听力下降等
&&&&&&& 3、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 血色素 尿常规 血沉 C反应蛋白 类风湿因子 ANCN& 肺部X线检查肾功能
&&&&&&& 4、误诊情况;9例误诊为慢性肾炎所致尿毒症;7例误诊为肺部感染或重症肺炎,7例误诊为慢性胃炎,2例误诊为腔隙性脑梗塞;2例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误诊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 5、确诊依据及时间:ANCN相关性小血管炎诊断参考美国1994年Chapel Hillu会议制定的相关标准[2]。确诊时间最早1周,最晚2个月,平均确诊时间20.6天。
&&&&&&& 6、治疗与转归:所有病人确诊后均应用激素和(或)联合环磷酰胺治疗,达到透析指征的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随访半年,3例患者治疗后血尿、蛋白尿完全消失;2例肾功能部分恢复。5例长期依赖透析。2例患者症状好转;死亡2例,病死率22.2%。
&&&&&&& 二、讨论
&&&&&&& ANCN相关性血管炎是一种累及小血管,引起小血管壁的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导致相应器官组织炎症缺血的系统性疾病。本病几乎可以累及任何一个系统器官,肾脏是最易受累的脏器。肾脏受累多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和肾功能受累,半数以上表现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ANCN相关性血管炎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疾病之一。肾外累及的器官常见的有肺脏,皮肤、关节等。病人常常有不规则的发烧,疲乏、体重下降,肌肉痛等非特异性症状。本病起病急性或隐匿,通常从局部开始发病。本病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高。分析误诊原因,归结如下:1、临床医师往往对本病认识不足,甚至一些临床医师仍不认识该病。对病人首先出现的局部症状,简单过早的下结论,没有让病人随访,直至出现脏器严重损伤后才进行进一步的检查。7例病人不明原因腹胀、食欲不振,伴有乏力。胃镜检查显示&浅表性胃炎&;尿检潜血,异性红细胞。蛋白(-)长时间诊断为&慢性胃炎&。出现肾功能异常后进一步检查,确诊为ANCN相关性血管炎。2、首诊就诊的大夫只重视本科的症状,忽视临床表现较轻的其他器官的异常,没有将所有异常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孤立局部地看待各个器官系统的异常,片面性强。此19例患者中,有2例因指端麻木,尿检潜血,红细胞10个/hp左右。脑CT检查显示为腔隙性脑梗塞,诊断为&脑梗塞 隐匿性肾炎&。后病人出现出现肺部症状及肾功能异常,会诊后确诊为ANCN相关性血管炎。此2例病人只注重神经系统的表现,忽视了肾脏的损害,导致误诊。3、临床医生主观性强,惯性思维严重,对新出现的症状,不进一步分析深究,造成误诊。4例以肾炎综合征起病,治疗过程中出现发烧、咳嗽、咳痰、胸痛等肺部表现,简单地认定为肾炎合并肺部感染,造成长时间的误诊。ANCN相关性血管炎在我国较为常见,因对此病认识不足,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高。本病病情险峻。肾脏受累可迅速发展至肾衰竭,肺脏受累可发生大量肺出血而危及生命。未经治疗预后极差,90%患者在1年内死亡。因此,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 三、避免误诊措施
&&&&&&& 鉴于ANCN相关性血管炎以上误诊原因,可采取以下措施以尽可能避免误诊的发生。1、提高对ANCN相关性血管炎认识,时刻警惕ANCN相关性血管炎的发生。对于中老年患者,出现多系统的损害;或非特异症状治疗效果不好,应及时进一步检查。进行血沉、C反应蛋白、肾功能、ANCN、肺部X线的检查[3],以尽早明显病因。2、将病人的病症整体看待,尽量采用一元论来解释病人出现的多器官、系统受损的现象,防止片面化。3、对于病人出现的症状,要认真分析,想到造成这种症状的多种可能性,及时进行ANCN等相关的检查,以进一步鉴别和排除。以防误漏诊。
参 考 文 献
[1] 胡伟新,黎磊石.系统性血管炎.黎磊石, 刘志红. 临床肾脏病集锦[M].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4.
[2] 王海燕.肾脏病学 [M].人民卫生出版社,
[3] 郭明好,刘向东,刘云,等. ANC A 相关性小血管炎的肺部表现特点及误诊分析[J].中国航天医药杂志,) : 40-42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卡相关性血管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