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体育与健康学科强调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

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校体育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体育素养。本文采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归纳演绎、系统分析法,在明确体育素养的内涵及其包含的各要素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体育素养的现状分析,阐述学生体育素养的形成途径。培养中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具备一定的体育素养,旨在实现其自身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身体素质;体育技能;体育意识;健康意识;体育素养

我们非常关注中学生的体质问题,特别是在当今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家长都全力以赴地培养孩子成才,但是忽略了对孩子全面发展的培养。知识的积累是不断更新的,而一个好的身体则受用终生。在当前的应试教育体制下,“每天锻炼一小时”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尤其是这些年来我国中学生体质有很多指标都在下降。随着《山东省2012 年和2014 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试行)》的颁布,该方案规定2012 年山东省将加试体育。该方案的实施让体育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的身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教师、家长、孩子开始注重体育课程,并且加强了身体锻炼,体育开始被广泛关注。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体育素养成为社会、学校、家庭关注的话题。

《辞海》对“素养”的解释是“经常修习涵养”。对“涵养”一词的解释是:“身心方面的修养。”《现代汉语词典》对素养的解释是:“平日的修养。”可见,素养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在某方面的修养,二是说这种修养是平时养成的。据此我们可以把体育素养理解为体育素养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与体育教育的影响所产生的,包括体质水平、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意识、体育个性、体育品德等方面的要素综合体育素质与修养,它是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体育,指导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理论和思想基础。

体育素养是在长期的体育教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包含多方面的要素,且内在的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构成要素有:

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出发,没有把竞技体育的知识和技能列为体育素养的主要内容,但并不排斥学生掌握一定的竞技运动技能和知识,只是认为应把竞技技能作为健身手段,因而不应也没有必要把它作为体育素养的必备内容让全体学生掌握。故把体育锻炼的知识和技能作为体育素养的基本内容更符合实际,也更符合全民健身的国策要求。

体育文化水平包括两个方面,即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体育知识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理卫生常识、体育人文知识和体育锻炼。具体地说就是初步了解人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基本的生理常识;了解体育活动对人体生理和心理健康的作用;能够科学地、有计划地安排体育锻炼;了解和掌握相关体育人文知识;具备对重大体育赛事的欣赏能力和初步评价能力;对重大体育事件有所了解;懂得体育功能与价值。体育技能它包括锻炼技能和对锻炼的自我评价技能。

身体素质包括健康素质和运动素质。健康素质是运动素质的基础,所谓健康素质即具有健康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的身体状态,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运动能力,使自己具有能够适应从事多种体育锻炼的能力。体育锻炼、体育比赛等体育行为的正常进行需要相应的身体素质,也就是说,体质水平影响体育行为,一般来说,体质太差会导致体育行为的减少。反之,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比赛等体育行为可以使体质水平得到提高。

体育意识取决于文化水平、逻辑思维能力、对客观世界认识能力、个体心理素质和智等因素。一个具有强烈的体育意识的学生对体育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可以直转化为锻炼动机,成为激发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动力,从而培养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惯,使其常年自觉地参加锻炼,终生受益。体育意识,一方面来源于体育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来源于体育实践(体育行为)。全面的体育知识与积极的体育意识有利于体育能的形成与发展,体育技能的提高也有利于体育意识的发展。判断体育意识的标准:第一,是否具有一定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第二,是否正确认识体育的作用。第三,是否具有对体育正向积极的态度。第四,是否具有主动体育需要和行为倾向。第五,是否具有终身体育意识。

5.体育品德和体育个性

体育品德是一定的体育道德规范,是一个人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是体育道德在个体体育行为中的反映。通过体育行为表现出的体育品德也是体育个性的重要方面。

体育个性是一个人在体育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具有个体特点的体育意识、体育行为、体育品德和体育技能是体育个性的重要体现。

三、当代中学生体育素养的现状

体育素养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与体育教育的影响所产生的,包括体质水平、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行为、体育技能、体育个性、体育品德等方面的要素。当前我国学生的体育素养整体偏低,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要想在体育方面有成绩就必须以牺牲智育为代价。所以在学校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缺乏整体性,学生虽然认识到体育运动的健身功能,但对许多运动项目的实际价值不甚了解。在学校、院系、班级组织的体育比赛中的参与意识和协作意识仍显不足。

(二)学生的体育素质普遍较低

在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动下,学校应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意识,然而学生的体育能力较低和终身体育意识不强。有部分学生对生理卫生知识和体育锻炼常识的掌握程度很不够。另外,有部分学生由于功课繁重,学生会活动和社交活动过多,抽不出时间来锻炼。从健康意识与锻炼习惯的角度看,其中大部分学生缺乏身体锻炼的自觉性。

(三)忽视体育品德的修养

绝大多数学生的体育道德品质是好的,但是学生只从表面模仿,使有些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语言与体育道德相背离。

(四)对体育个性化的忽略

学生的体育动机是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人们对体育需要的主观反映。据调查显示:部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是娱乐、强健体魄、通过体育考试等。但这些动机的特点是强烈、不持久、不稳定、易变。目的一旦达到,动机随之消失,行为停止。虽然近些年来高校体育进行了一些改革,但物化改革放在了显要的位置,而忽视了对学生的研究。

四、学生体育素养的评价

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是学校体育评价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既有显性的,如体质检测、身体素质达标等,也有隐性的,如体育价值观,体育态度、兴趣、习惯、能力等。

(一)学生体育素养评价的原则

1.选取科学的体育素养评价因素

对学生恰当的考评不仅是一种评价方法,而且是一种激励行为,所以体育教学考评应在正视体育文化的价值,不同学生的身体和运动基础的差异,终身体育行为所需要的体育素养和自主能力的基础上,将体育考评的重心转向体育思想、锻炼习惯、运动能力和体育素养等方面,要把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习惯和能力作为评价指标。体育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动机、体育兴趣、情操以及相关意志品质、气质性格等方面,并将其纳入学校体育的考核内容。改革以运动技术评定和达标的体育课考核方法,建立以体育能力和心理收益为核心的考核和成绩评定方法,注重体育结果的实效性评价,促使学生在体育兴趣和体育能力方面自我培养,促进终身体育观的实现。

2.确立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就是在身体素质这种硬性指标评价的基础上把体育态度、兴趣、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纳入学生体育素养评价体系。

对待学生体育素养评价的问题,要以新的指导思想考虑,传统学校体育重在一个阶段、某个方面的成果,而终身体育眼于全过程的多个方面的成果;传统学校体育鼓励竞争,常常搞“达标测试”和筛选,实行淘汰,使学生在一种有形或无形的压力下学习,而终身体育则强调体育是一个过程,着眼于它的全过程的多个方面的表现,强调评价标准的多元性。

3.过程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所谓过程评价,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讲,即关注学生在现有基础上进步的程度,当然也需要结合结果。竞技运动讲究客观时空上的平等,而学校体育却必须重视学生心理和情感上的平等;竞技的结果要清晰地分出竞赛者的优劣顺序,而学校体育对学生学习的评定应表现出灵活性和实效性,即以学生的实际提高幅度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就可以让我们客观地评价学生成绩,每个学生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学生也乐于接受。

(二)学生体育素养的评价

1.把体育态度、兴趣、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纳入评价体系

把体育态度、兴趣、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纳入学生体育素养评价体系,要转变人们的价值观,逐步调整和改变学校体育的价值判断标准。从终身体育思想出发,引入学生体育态度、兴趣、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的评价,这不仅更加有利于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也为学校体育评价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

2.确立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学生体育素养评价体系框架

显性与隐性评价相结合的学生体育素养评价观是对传统的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挑战,以往的评价一般是按照竞技运动项目的标准一味地用“高度、远度、时间”等统一的显性指标去搞“达标”,忽视了个体之间存在的先天差异。客观上造成了学生之间的不平衡,使本来轻松、活泼的学生十分感兴趣的体育活动成为一部分学生的负担。

要建立综合评估学生的认知、情意、技能的领域评价指标。如下表所示:

3.操作上将显性与隐性、过程与结果、起点与进步评价相结合

对于显性与隐性指标的评价,操作上可以采取“显性指标重视过程评价,隐性指标重视结果评价”的办法,虚实结合,尽量提高可操作性。

从促使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讲,应该重视进步度评价,即关注学生在现有基础上的进步程度。在学校体育实践中,有的学校尝试了“正、反50m 跑启迪”的教学方法改革,效果很好,从中得到这样的启迪:竞技运动讲究客观时空上的平等,而学校体育却必须重视学生心理和情感上的平等;竞技的结果要清晰地分出竞赛者的优劣顺序,而面向全体学生,造就一代新人的教育就不宜将学生划成三六九等。由此可见,对学生学习的评定应表现灵活性和实效性,即以学生的实际提高幅度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前的水平和学习后的水平相比较就可以客观地评价学生成绩了,这样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学生也乐于接受。

对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方法可以采用评语制与等级评定制,小学低年级可采用评语制,小学高年级到高中可采用等级评定与评语制评定相结合的办法,大学可采用等级评定制。在不同学段,对学生体育素养的评价应有不同的侧重和要求,包括指标、权重与标准都有所区别。如下表:

五、体育素养的培养途径

体育教学中应该认识到体育素养的各个方面是有机联系、相辅相成的。首先,体育意识的培养是基础,这也是现在积极提倡的终身体育思想的题中之义;其次,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和技术是重点,它是体育素养的外在表现形式。

(一)激发运动动机,培养运动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运动动机是激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内在动力,往往以兴趣和愿望的形式表现出来,而运动兴趣在运动动机中是最重要的成分。首先,要努力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气氛。其次,学校体育的内容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合理选择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娱乐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和活动。再次,学校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手段和方法要丰富多样,切忌采用单一死板的体育教学和锻炼的方法。

(二)转变教学观念,强化体育素养

教学改革,就是以教学理论为指导,以教育观念改革为先导,创造性地设计和构建新的教育模式。现代的课堂教学改革进展不大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教学观念、教育思想的转变不大。只有对教与学的观点先破后立,冲破旧观念,才能真正出现按照教与学的关系的实际,按照教学规律,树立新的教与学的观念,只有观念改变了,课堂教与学的改革才能进一步地深化。教学改革,主要就是学法的改革,而学法的改革又受制于教师的教法观点。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应转变观念,注重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加强,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最佳结合。

(三)加强理论课教学,多渠道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

在学校体育课程中,理论课是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的主渠道。理论课上,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知识,还要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锻炼身体的知识、卫生保健知识。我们可以通过开设电教课、体育知识讲座、体育知识竞赛,向学生传授观看和欣赏体育竞赛的知识,激发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使学生充分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我们不仅要使学生在学校期间掌握体育锻炼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手段,更重要的是强化学生终生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

(四)完善体育环境,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供良好的条件

要切实培养与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就要充分开发体育课程资源。首先,重视课堂锻炼环境。体育课堂要充分体现健康快乐的教学思想。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素质特点,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天性,创造一种快乐的体育人文教学环境。其次,拓展课外活动环境。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建立与体育课一体化的课外活动体系。

(五)加强教师的自身体育素养建设

首先,体育教师要有良好的师德、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敬业爱岗的思想品质,作学生的楷模,给学生以积极向上、奋发努力的感染。其次,体育教师还应该具有一定的语言艺术,语言尽量生动、幽默、形象,充分活跃课堂氛围,陶冶学生情操,创造良好的心境。再次,体育教师端正的仪表和准确优美的示范动作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六)加强体育课程建设,完善课程体系

体育课程建设能丰富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是培养学生体育素养的重要途径。体育课程建设要朝多样化、生活化、娱乐化方向发展。教材要以丰富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为目的,要突出趣味性和实用性。体育课程的建设中应尽可能开设和介绍一些简单易练、不易受场地设施的限制的运动项目,当然也可以开设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另外,还应该开设体育文化选修课,加强学生的体育人文素养,弥补体育活动课程在传授体育文化方面的不足。

(七)拓展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体育技能

体育素养与体育技能关系密切,体育技能的提高有利于体育素养的提高。在体育教学中,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掌握动作技术,形成运动技能和技巧。当学生按照运动技能的要求通过反复练习,掌握了某种动作方式,形成动作系统,并能充分利用自己的体力去完成时,即标志其掌握了某种运动技能。学生体育技能的提高,还与课堂上思维活动的强弱和锻炼积极性的高低有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利用多学科知识和多种渠道进行教学。

[1]王勇慈.试论体育文化素养的建构[J].中国学校体育,-62.

[2]夏肖林.基于阳光体育运动的体育素养培养探析[J].教学与管理,-96.

[3]林宋荣,卢考纯.终身体育与体育兴趣、体育能力[J].体育学刊,2000,7(02):60-61.

[4]周登嵩,尹钊.试析学校体育中的素质教育[J].中国学校体育,1998(, 03):26-28.

[5]钟凡,倪超,冯志敏.高校体育教程[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

原标题:旅校快讯|音体组开展《提升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 专题教研活动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可以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

为了切实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音体组于12月8日上午开展了主题为《提升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组内教研活动。林凡涛老师先和大家一起学习了参加市教研活动的《核心素养下的学校体育变革》专题报告,从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内涵,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再深入到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明确了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分为运动能力、体育品德、健康行为三大要素,以及具体的提高认知、运用技能、发展体能、体育道德、体育精神、体育品格、锻炼习惯、情绪调控和适应能力9个基本点,并在体育与健康课上要树立项目意识、“学为中心”意识、“一个不能少”意识和传承意识。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和企业用人的标准除了专业能力外,更注重了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如责任心、适应能力、抗压能力、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沟通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良好职业道德等,这些都充分表明了企业更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音体组老师们将结合学校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的发展趋势、旅游和航空专业特色以及体育、形体、艺术等学科核心素养的特点,在教学中积极思考并探索、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努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套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落实过程中需要从整体上推动各教育环节的变革,最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完整育人体系。老师们表示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将具体细化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方案,通过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教育评价等三个方面进行落实。

关于《课程标准(2017年版)》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的解读

季浏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200241)

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是《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年版)》)[1]中最重要的概念,也是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和发展的灵魂。本课程要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引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学业质量、教学方式、学习评价等,换言之,本课程所有的教学环节都要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进行设计和实践。把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好了,就是把学生培养好了,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科核心素养是针对具体的课程而言,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数学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等,即所有的课程都要努力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而开展教学。只要所有的课程都通过各自的学科教育教学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就能真正获得全面发展,未来我国的教育教学才能把学生当成人而不是当成机器来培养,真正回归教育的本质。

《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不是先天形成的,主要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形成的,因此,要通过有效的教育教学去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知识和技能不等于学科核心素养,更不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部,只是核心素养的一个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和技能会逐渐生疏或淡忘,但学科核心素养会伴随学生终生,并影响着个体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例如,随着年龄的增大,学生在学校中学的篮球和足球等知识和技能可能会生疏和淡化,但学生在学校中通过运动的学练所形成的学科核心素养,不但使学生学习适合其年龄的新的运动项目变得更加容易,而且也有助于学生在各方面更好地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对人的终身体育和终身发展具有长远的积极作用。由此可见,单纯重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教学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品格和能力才能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根据国际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凝练为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方面,并对各个核心素养的定义、内涵和表现形式进行了说明。

《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运动能力是体能、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在身体活动中的综合表现,是人类身体活动的基础。运动能力分为基本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基本运动能力是从事生活、劳动和运动所必需的能力;专项运动能力是参与某项运动所需要的能力。运动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体能状况、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展示与比赛。”由此可见,运动能力反映的是一名学生在运动中的综合表现,而不仅仅是某一方面的表现,一名学生只有体能、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协调发展,才能有良好的运动表现。因此,每堂体育课都应该是重视体能、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三个方面并将三个方面有机结合的教学,而不是将三个方面割裂开来分散在每一堂课中进行教学。关于体能发展的问题,鉴于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30多年持续下降的现状,《课程标准(2017年版)》既列出一个模块用于学生的体能学练,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掌握体能练习的基本原理、原则和多种多样的练习方法;又要求在运动技能系列模块教学时每堂课都要安排10min专门的时间引导学生练习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旨在提高学生的体能发展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关于技战术能力,不但重视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而且强调学生战术能力以及展示和比赛能力的培养,真正使学生学练某项运动全部内涵,而不是只学某项运动的几项技术。关于心理能力,众所周知,运动特别是竞争性、对抗性的激烈运动,心理因素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反过来,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以及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和合作精神等。如果仍是几十年不变的每堂课仅进行单个技术的教学,不改变“知识中心论”和“运动技术中心论”的观点,则不可能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

《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健康行为是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是提高健康意识、改善健康状况并逐渐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关键。健康行为包括养成良好的锻炼、饮食、作息和卫生习惯,控制体重,远离不良嗜好,预防运动损伤和疾病,消除运动疲劳,保持良好心态,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能力等。健康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情绪调控、环境适应。”本课程强调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重视以增进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为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学生健康行为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仅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还要学生懂得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的学练,而且要重视健康教育的教学。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教学有机结合,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康行为的形成。

《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体育品德是指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对维护社会规范、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积极作用。体育品德包括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三个方面:体育精神包括自尊自信、勇敢顽强、积极进取、超越自我等;体育道德包括遵守规则、诚信自律、公平正义等;体育品格包括文明礼貌、相互尊重、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正确的胜负观。体育品德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品格。”体育运动既是身体的活动,也是心理和社会的活动,不仅能促进学生的身体发展,也能培养学生的精神意志和促进其社会化发展,这是本课程具有的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特征。因此,要充分发挥体育课程的健身育人功能,体育教育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而且要重视通过运动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品格。良好的体育精神和品格既有助于学生在运动中的良好表现,也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

此外,《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三个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也作了阐述,指出:“上述三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联系密切、相互影响,在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得以全面发展,并在解决复杂情境的实际问题过程中整体发挥作用。”显然,三个学科核心素养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共同组成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未来本课程的教育教学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来展开,教学的“开始”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来设计,教学的过程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来进行,教学的“结束”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来评价。通过高中三年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与学,所有学生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都得到全面和协调的发展。当然,要防止在教学中将三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割裂开来教学的现象,即绝对不能出现这堂课教运动能力,下堂课教健康行为,再下堂课教体育品德的现象,而是强调每堂课都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三方面进行,通过有效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课程标准(2017年版)》具体描述了本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目标,总目标是期望学生通过高中三年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所达成的总体结果,分目标是期望学生通过高中三年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在学科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各自所达成的具体结果。

《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课程总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喜爱运动,积极主动地参与运动;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和锻炼,增强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体育实践能力;树立健康观念,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遵守体育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塑造良好的体育品格,发扬体育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规则意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协调和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在未来发展中应具备的体育与健康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形成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为新时代健康文明生活做好准备。”

总目标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的精神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在课程目标层面处于最上位,属于宏观的期望和要求,也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有机统一,是对每一名高中学生通过3年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最终要达到的行为结果的总体要求。一些人认为,在课程总目标中缺乏运动技能和体能的目标。笔者认为,课程总目标比较宏观,更应该上位,着重描述学生的体育行为,且运动技能和体能的目标在分目标以及内容要求中已有相应的表述。此外,“积极主动地参与运动;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和锻炼,增强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体育实践能力”的表述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包含了“运动技能和体能”。

《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提出总目标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各自的具体目标。

运动能力的分目标是:“高中学生运动能力发展的重点是发展体能、运用技能和提高运动认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运动知识、技能和方法,参加与组织体育展示和比赛活动,显著提高体能与运动技能水平,掌握和运用选学运动项目的裁判知识和规则,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或合作制订和实施体能锻炼计划,并对练习效果作出合理的评价;了解和分析国内外的重大体育赛事和重大体育事件,具有运动欣赏能力。”运动能力的分目标不但强调学习和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更强调运用运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因为如果像传统的体育教学只重视碎片化教学,只是强调学生学习和掌握单个知识和技术,而不会运用运动知识和技术,更不会进行一项完整的运动,这样的学习是无意义的,是不会给学生的发展带来益处的。运动能力的分目标不但强调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而且强调体能水平的提高,使学生体能和技能协调发展;不但强调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还强调学生对所学运动的认知、理解和评价以及运用综合知识和技能解决复杂情境中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运动能力的目标集中体现在体能发展、技能运用和运动认知三个方面。

健康行为的分目标是:“高中学生健康行为的养成重点是锻炼习惯、情绪调控和适应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校内外的体育锻炼,掌握科学锻炼方法,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形成基本健康技能,学会自我健康管理;情绪稳定、包容豁达、乐观开朗,善于交往与合作,适应环境的能力强;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改善身心健康状况,提高生存和生活的能力。”健康行为的分目标不但强调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和习惯的养成,而且强调学生基本健康技能的形成,因为只有体育锻炼与基本健康技能(如,合理膳食和营养、合理的作息、有效预防疾病等)有机结合,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才能增进健康;不但强调身心健康的有机统一,而且强调学生要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提高学生的生存和生活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充满活力、朝气蓬勃、健康幸福。一些人认为,健康行为需要除体育学科以外其他方面共同作用才能完成,建议删除健康行为,将健康行为和体育密切的相关内容合并至运动能力和体育品德。笔者认为,虽然学生的健康行为受多个学科或多种因素的影响,但至少在学校教育领域中,谈起健康,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此外,本课程名称是体育与健康,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体育为健康,正如本课程性质中所指出的本课程“以增进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二是本课程融合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专门的18学时作保证。体育只有与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技能,并使学生学会健康管理。

体育品德的分目标是:“高中学生体育品德培养的重点是积极进取、遵守规则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自尊自强,主动克服内外困难,具有勇敢顽强、积极进取、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正确对待比赛的胜负,胜不骄、败不馁;胜任不同的运动角色,表现出团队合作和负责任的行为;遵守规则,文明礼貌、尊重他人,具有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体育不仅能促进学生的身体发展、运动技能获得,而且对培养人的精神、品格和道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果现在还停留在体育只是让学生增强体质、掌握运动技术的认识层面,那是典型的狭隘体育观,也大大降低了体育对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更不可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在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中,要通过创设复杂的对抗练习情境和比赛情境以及挑战性的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品格和道德。

促进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是本课程的崇高追求,学科核心素养既是本课程的出发点,也是本课程的落脚点。因此,高中学段的教学计划、模块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的设计和实施都要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对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质量的判断也要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状况评价。

课程目标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化。《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这是从全国的角度对所有学生提出的基本目标;学校层面还需要根据《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课程目标并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细化为学段学习目标、模块学习目标和课堂学习目标。换言之,从《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课程目标到课时教学计划的学习目标应该是越来越具体化,越来越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总之,学科核心素养引领课程目标,并通过层层目标的达成促进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广大体育教师长期用心去教。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