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溺水口鼻出血是什么原因会死吗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原创大白妈妈大白妈妈订阅号
  大白妈妈说:夏天来临,是孩子们户外运动最活跃的时节,提醒父母们安全防范措施需做足。一个家庭,没有什么比每个人的平安、健康更重要!
  有关儿童溺水和游泳安全的那些事
  假设孩子是在泳池里,作为监护人或者旁观者,怎么判定孩子的溺水迹象,这个需要了解!溺水并不是好莱坞大片里那样的戏剧性,没有挣扎,没有呼叫,也没有平躺。
  如上图,多数父母不知的孩子溺水迹象,以为溺水的人,会像左上角的图示一样惊慌呼救,实际上是下面的一批图。孩子溺水很多时候是站在水里安静的死去,在水里竖直的漂浮着,没有挣扎,很多时候大人就在身边而浑然不知。
  孩子万一溺水应该怎么办?
  Effie,一个在香港红十字会接受过心肺复苏法(CPR)课程培训的妈妈,她说万一孩子溺水,千万不要相信所谓的“倒背着跑”的急救办法,她专门查找了美国红十字会的相关内容,简要总结出以下靠谱内容:
  溺水现场:
  (1)首先在保证自己的安全情况下,将溺水者救出。
  (2)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3)如果呼吸心跳仍在,进行控水并保持气道畅通;如果没有心跳,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4)如果必要且可能的话,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
  (5)将溺水者送往医院。
  对于没有呼吸和心跳的溺水者,抢救标准的做法是更强调心肺复苏(CPR,CardioPlumonary Resuscitation)。以下是最新版标准CPR的三个步骤:胸外按压、清通气道、人工呼吸。
  注意:最新的指南是把以前的“ABC”(气道,呼吸,胸外按压)的步骤更改为:CAB(胸外按压C开放气道C呼吸)。如果你看到电视剧或者其它教学中是ABC顺序,这是2010年前的老办法。
  溺水者被救上岸后的状态与急救措施:
清醒,有呼吸有脉搏:呼叫120,陪伴,保暖,等待救援人员或送医院观察。
昏迷(呼叫无反应),有呼吸有脉搏:呼叫120,清理口鼻异物,稳定侧卧位,等待救援人员。密切观察呼吸脉搏情况,必要时心肺复苏。
昏迷,无呼吸有脉搏:类似“假死”状态,患者喉痉挛,无呼吸,脉搏微弱濒临停止,此时仅仅给予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脉搏心跳即可迅速增强。恢复呼吸后,可侧卧位,等待救援人员。
昏迷,无呼吸无脉搏:即刻清理口鼻异物,开放气道(Airway)、人工呼吸(Breathing)、胸外按压(Compression),即采用传统的A-B-C心肺复苏急救顺序。切记同时呼叫120,并持续复苏至患者呼吸脉搏恢复或急救人员到达。
  溺水者复苏,人工呼吸很关键:
  由于溺水的根本机制是缺氧,最新的关于溺水的循证医学推荐是先进行5次人工呼吸,再进行胸外按压30次,随后2次人工呼吸,继之30次胸外按压,随后重复2:30循环。不但首先给予人工呼吸,而且将最初的2次人工呼吸增加到5次人工呼吸,目的也是为了在第一时间提供给患者充足的氧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N Engl J Med 02-2110)
  关于控水法的认识:
  控水法由来已久,花样繁多如牛背马背颠簸、倒挂在树上,腹部冲击,还有微信流程非常广的“倒背着跑”......。其源于人们早期对溺水急救的探索过程。随着现代心肺复苏的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电除颤三大技术的建立,控水法早已被摒弃。现在循证医学已经明确,控水拖延复苏,加重误吸,明显增加死亡率。指南明确指出,没有证据表明水能成为阻塞气道的异物,不要浪费时间用腹部或胸部冲击法来控水。从溺水的损害过程我们也能看到,对于清醒的溺水者或者昏迷但是呼吸脉搏尚存者,其溺水时间比较短,肺内根本未吸入水或者仅吸入很少水,完全没必要控水。控水过程导致胃内容物排出,反而增加了误吸风险,有害无益。而对于溺水心脏骤停者,控水造成心肺复苏延误,同样增加误吸,增加死亡率。实际上,无论哪种控水方式,控水法基本控出的是胃内容物和胃内水,肺内的水很难控出来。反而是在心肺复苏的过程中,肺内水会吸收入循环,从而改善肺氧合能力。总之,任何形式的控水法都是陈旧的、无用的、有害的,让控水法见鬼去吧。
  孩子到底多大可以学游泳?
  美国儿科学会(AAP)不推荐1岁以下的孩子正式学游泳(亲子玩水可以)。对于1-4岁的孩子,有少量证据显示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如果接受到正规的游泳课训练,溺水的风险会降低。
  AAP对不同年龄段学习游泳的建议是这样的:
1岁以内:和家长一起在水里玩耍是可以的,但不要接受任何形式的游泳课,这对于他们的安全没有帮助;
1-3岁:家长可以衡量利弊,考虑学习游泳,这样可以一定的降低溺水风险;
4岁以上:可以开始学习游泳了,尤其是5岁以后,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可以更快的学会游泳。
  但家长要知道,即便很浅的水(包含澡盆)也可以让孩子溺亡,水对儿童是非常危险的,对任何年龄的儿童,无论是游泳课还是充气救生圈,都不能保证他们的安全。
  防范溺水牢记以下内容(参考美国儿科协会)
永远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有水的地方,不论是湖泊、游泳池、温泉还是浴缸,哪怕觉得只离开几秒钟也不可以;
认真学习心肺复苏术和人工呼吸等急救技能;
给孩子确立一些安全守则,比如不能在游泳池边奔跑,不要在水里打闹;
不要允许孩子潜水,即便在浅水区;
对于没有学会游泳的儿童,家长应该在水中进行保护,而不是依靠充气设备;
即便你认为孩子已经游的不错了,在他游泳时候也不要分心,别在旁边玩手机、打电话、用电脑,注意力要关注在孩子身上;
无论家长是否要游泳,都不应该饮酒。
  参考美国儿科协会、一小时爸爸、急诊夜鹰
  WHO FactSheet: Drowning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347/en/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找个儿科医生做朋友小孩溺水急救方法
小孩溺水急救方法
学习啦【逃生急救知识】 编辑:冠墩
  婴儿和儿童即使在水很浅的地方也可能溺水。一定要让孩子远离澡盆或洗衣机等地方。而且,为防止万一出现的溺水做准备,要学会人工呼吸、心脏按摩等起死回生的方法。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孩溺水方面的急救方法,供大家参考。
  儿童溺水急救方法
  首先应做的事:大声叫人,叫名字以确认是否有意识;检查鼻子测气息,确认是否有呼吸;观察是否有心跳,采取急救措施。
  有意识时:用毛毯等裹起来保温,然后送医院。当灌了很多水,肚子都鼓起来时,将孩子趴着,手按在腹部并上提腰部,让孩子把水吐出来。或者,救护者坐着,将孩子的腹部放在膝盖上,让孩子头朝下,轻敲其后背。
  无意识时:若溺水者已无意识,应迅速将溺水者仰卧,把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内淤泥杂草、呕吐物。若溺水者呼吸微弱或无呼吸,应迅速对其进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的方法是:将溺水者仰卧位放置,抢救者一手捏住溺水者的鼻孔,一手掰开溺水者的嘴,深吸一口气,迅速口对口吹气,反复进行,直到恢复呼吸。人工呼吸频率是每分钟12-20次。若溺水者呼吸、心跳均已停止,应立即对其进行心肺复苏。急救者对溺水者胸骨中段进行心脏按压,手指陷入1-2厘米,下压要慢,放松时要快,每分钟80-100次,与人工呼吸互相协调操作,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操作30比2。
  小孩溺水抢救的方法有哪些?
  1、迅速倒出积水小儿救出水面后,应立即倾倒出体内,尤其是呼吸道内的积水,救护者可将患儿的腹部置于自己的肩部,扛着患儿,让患儿头在前,足在后,快步奔跑,借跑步的颤动,让溺水儿童呼吸道内的积水迅速排出。与此同时,救护者可用双手举起患儿的双手边跑边颤动患儿的双手,一方面促进呼吸道水外流,一方面起到人工呼吸的作用;
  2、疏通呼吸道若患儿尚有心跳呼吸,应立即撬开口腔,清除口鼻部的淤泥、烂草、呕吐物等,将患儿舌头拉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可用手掐患儿的人中穴位;
  3、人工呼吸、恢复心跳如果患儿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若现场有2人,一人心脏按压,另一人口对口呼吸;将患儿头部充分后仰,口对口呼吸1次,随后心脏按压4次,吹气与心脏按压交替进行。若现场仅1个人,救护者可以先吹两口气,然后做8次心脏挤压,反复进行,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4、急送医院继续抢救患儿经以上处理,呼吸心跳恢复后,不要以为万事大吉,因为还会出现肺部、心脏及脑的并发症,一定要迅速护送患儿到就近的医院继续进行抢救治疗。
  溺水的发病机制
  人体溺水后数秒钟内,本能地屏气,引起潜水反射(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和外周血管剧烈收缩),保证心脏和大脑血液供应。继而,出现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刺激呼吸中枢,进入非自发性吸气期,随着吸气水进入呼吸道和肺泡,充塞气道导致严重缺氧、高碳酸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可有两种情况:
  1.干性淹溺
  喉痉挛导致窒息,呼吸道和肺泡很少或无水吸人,占淹溺者的10%~20%。人入水后,因受强烈刺激(惊慌、恐惧、骤然寒冷等),引起喉头痉挛,以致呼吸道完全梗阻,造成窒息死亡。当喉头痉挛时,心脏可反射性地停搏,也可因窒息、心肌缺氧而致心脏停搏。所有溺死者中10%~40%可能为干性淹溺(尸检发现溺死者中仅约10%吸入相当量的水)。
  2.湿性淹溺
  人淹没于水中,首先本能地引起反应性屏气,避免水进入呼吸道。但由于缺氧,不能坚持屏气而被迫深呼吸,从而使大量水进入呼吸道和肺泡,阻滞气体交换,引起全身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呼吸道内的水迅速经肺泡吸收到血液循环。由于淹溺的水所含的成分不同,引起的病变也有差异。
  (1)淡水淹溺 江、河、湖、池中的水一般属于低渗,统称淡水。水进入呼吸道后影响通气和气体交换;水损伤气管、支气管和肺泡壁的上皮细胞,并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引起肺泡塌陷,进一步阻滞气体交换,造成全身严重缺氧;淡水进人血液循环,稀释血液,引起低钠、低氯和低蛋白血症;血中的红细胞在低渗血浆中破碎,引起血管内溶血,导致高钾血症,导致心室颤动而致心脏停搏;溶血后过量的游离血红蛋白堵塞肾小管,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2)海水淹溺 海水含3.5%氯化钠及大量钙盐和镁盐。海水对呼吸道和肺泡有化学性刺激作用。肺泡上皮细胞和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海水损伤后,大量蛋白质及水分向肺间质和肺泡腔内渗出,引起急性非心源性肺水肿;高钙血症可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高镁血症可抑制中枢和周围神经,导致横纹肌无力、扩张血管和降低血压。
  临床表现
  淹溺患者表现神志丧失、呼吸停止及大动脉搏动消失,处于临床死亡状态。近乎淹溺患者临床表现个体差异较大,与溺水持续时间长短、吸入水量多少、吸入水的性质及器官损害范围有关。
  1.症状
  近乎淹溺者可有头痛或视觉障碍、剧烈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痰。溺入海水者口渴感明显,最初数小时可有寒战、发热。
  2.体征
  皮肤发绀,颜面肿胀,球结膜充血,口鼻充满泡沫或泥污。常出现精神状态改变,烦躁不安、抽搐、昏睡、昏迷和肌张力增加。呼吸表浅、急促或停止。肺部可闻及干湿罗音,偶尔有喘鸣音。心律失常、心音微弱或消失。腹部膨窿,四肢厥冷。有时可发现头、颈部损伤。
看过&小孩溺水急救方法&的人还看了:
本文已影响 人
[小孩溺水急救方法]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1069人看了觉得好
2681人看了觉得好
3320人看了觉得好
【逃生急救知识】图文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溺水 亲人 出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