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05乘法验算方法怎样验算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题
发布时间: 10:06:42
来源:街道网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题篇一: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莲峰完小五年级数学复习寒飞归纳整理版权所有翻印必究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1、各种单位之间的进率:(大单位化成小单位乘以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化成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简称大化小乘、小化大除)(1)、长度单位:千米(k﹥米(﹥分米(d﹥厘米(c﹥毫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2)面积单位:平方千米(k2 ﹥公顷 ﹥平方米(2﹥平方分米(d2﹥平方厘米(c2﹥平方毫米()2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3)、重量单位:吨(t)﹥千克(kg)﹥克(g)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时间单位:世纪﹥年﹥月﹥日﹥时﹥分﹥秒1世纪=100年1年平年365天1年闰年366天1年12个月1月 、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每月31天。4月、6月、9月、11月每月30天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1年分4季1月分上、中、下上旬1天24小时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2、各种图形面积的计算正方形:四条边相等。 周长=边长×4字母公式C正=4a2面积=边长×边长a长方形:对边相等。字母公式S正=a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周长=(长+宽)×2字母公式C长=2(a+b)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对边相等。面积=底×高字母公式S平=aha=S÷hh=S÷aa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字母公式÷2a=2S÷hh=2S÷a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平行的两条边就是底一般情况短边叫上底、长边叫下底)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字母公式S梯=(a+b)h÷2a=2S÷h-bb=2S÷h-ah=2S÷(a+b)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在数出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点上小数点,位数不够添上0。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例如:4.25×0.108=(1)、一个数(0除外)乘以小于1的数,积比这个数小。如:3.2×0.88﹤3.20.13×4.76﹤4.76(2)一个数(0除外)乘以大于1的数,积比这个数大。如:0.23×1.04﹥0.233.5×7.3﹥7.34、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先把除数扩大成整数。除数扩大多少倍,被除数也只能扩大多少倍、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不够除时商0。除到最后任然有余数要添0往下出。例如:50.4÷0.28=(1)、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0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例如:4.25÷1.01﹤4.25(2)、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0且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例如:0.99÷0.99﹥0.995、各种运算定律在小数计算中的应用:(1)、加法: 交换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 +b=b+a结合律: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连续相加,可以先把前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在和后一个数相加,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在和第一个数相加。a +b+c=(a+b)+ca+b+c=a+(b+c)(2)、加法:一个数连续的减去几个数,可以把后面的所有减数相加,再和倍减数相减。a –b-c=a-(b+c)(3)、乘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 =ba结合律: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连续相乘,可以先把前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在和后一个数相乘,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在和第一个数相乘。abc =(ab)cabc=a(bc)abc=(ac)b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这个数与括号内的数分别相乘。再相加或相减。(a +b)c=ac+bc(a-b)c=ac-bc(4)、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的除以几个数,可以把后面的所有除数相乘,再和被除数相出。a ÷b÷c=a÷(bc)。(5)、简便计算练习:0.78×.16.4×2.8+2.8×3.60.25×1.25×4×80.125×3.2×2.51.27×101-1.277.8×99+7.89.43÷0.24÷40.8×2.6×.6×÷0.232×0.252.75×99 + 2.75(0.25+2.5)×408.8×0..2÷0.5(0.125+1.25+12.5+125)×0.84.4×+23.654.3÷0.2÷0.515×1.5×0.40.25×6.43×6.53×101-6..6-26.46.9×.4+5.4×2.240.78×991.25×18×0.85.6×12+4.4×129.9×13.89.37-3.65-2.355.4×2.08+2.08×5.6-2.089.825×0.2+98.25×0.9-0.393÷0.417.17-6.8-3.2-6.172.76×54+5.4×22.464×4.5+3.6×4517.45-(3.2+12.45)3、解方程必需掌握的六个公式:加法: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如: 被减数=差+减数如:减数=被减数-差如:乘法: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如: 被除数=商×除数如:除数=被除数÷商 如: 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先判断是什么法再看未知数在哪个位置上说出相应的公式。X+3.2=4.6X-1.8=45.5- X=41.6 X= 6.4X÷7=0.33.3÷X=33X+6=182 X-7.5=8.516+8 X=404 X-3×9=29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题篇二: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新起点辅导五年级(上)数学复习资料第一课时复习小数乘除法一、基础知识填空1、小数乘法的计算先按整数乘法算出(),在给()点上()。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点上()。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补足,再点小数点。2、积的近似数可以根据需要,按()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3、0.367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是(),5.999保留一位小数的近似数是()。二、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带*号的要保留两位小数。0.86×7=3.5×16=12.5×42=0.56×0.04=*0.049×45≈*0.86×1.2≈*2.34×0.15*0.36×0.24≈三、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4.8×0.252.33×0.5×41.5×.5+0.8×2.5四、计算72×0.81+10.47.06×2.4-5.73.76×0.25+25.8五、解决实际问题。1、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时, 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时?2、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1.8千米,计算每天从家到学校往返要走多少千米(每天往返两次),一周(按5天计算)要走多少千米?3、地球直径1.28万千米,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地球直径的30倍,月球到地球有多远?4、回收1吨废纸,可以保护16棵树,回收54.5吨废纸可以保护多少棵树?5、王老师从家骑车到学校要用0.25小时,家离学校有多远?如果他改为步行,每小时走5千米,用0.8小时能走到学校吗?第二课时复习小数乘除法用竖式计算(1)2.7×3.014(2)0.847×35(3)0.079×0.233)1.25÷0.25(4) 0.(5) 19.5÷7.8二、复习积的近似值和商的近似值。1、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按要求取近似值。0.25×3.94(积保留一位小数)17.6×22.9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1.06×2.7(积精确到百分位)0.74×0.21(积精确到十分位)34.7÷9.7(商保留两位小数)8.26÷0.38(得数保留三位小数)3、用简便记法表示下列各循环小数。0.06262···写作()3.2727···()16.···写作()0.33066···()4、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商用循环小数表示。2.75÷÷11第三课时复习小数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1、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并说出用什么运算定律。9.56-3.57-2.430.59×0.25+1.41×0.255.67-(2.98+1.67)(12.5+125)×0.84.8×9.916÷2.51.25×2.5×2418.5×.75-0.5×0.75(1.25+12.5+125)×0.81.4+0.62×0.30.6×(4-3.42)×51.05×(2.4+0.3)12.5×3-40.8÷2(6.3-4.8)÷0.8×0.6(4+14.08÷3.2)×2.54.05×8.6+6.17(2.7+4.5)÷12×0.3第四课时复习小数乘除法应用题1、玩具厂有材料1.05吨,如果3.5千克可生产某种玩具140套。照这样计算,原有材料可生产这种玩具多少套?2、某施工队运水泥,3次运7.5吨。照这样计算,要运57.5吨,需要运多少次?3、一个汽油桶最多能装汽油5.7千克,要装70千克汽油需要多少个这样的汽油桶?4、每千克大豆2.8元,李大妈带了105元,最多能买多少千克大豆?(得数保留整千克)5、一间教室的面积是64平方米,用边长0.3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共需要这种瓷砖多少块?6、3台同样的抽水机,4小时可以浇地2.4公顷。一台这样的抽水机每小时可以浇地多少公顷?1、计算。(15分)6.33×101-6.331.6×55.4-55.4×0.617.68÷5.2+2.7×1.535.6-5×1.73(1.1-0.78)×(2.7-1.95)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题篇三: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精华资料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一、小数乘法和除法1、 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2、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位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 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4、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被除数的末尾添0再继续除。 5、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6、 循环小数的意义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7、 循环节的意义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中。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例1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①0.25?104②2.4?2.5?44③226.8?0.108④125.625?125例2明明和乐乐去文具店买笔芯,明明买4支黑色的和5支蓝色的,共付5元钱,乐乐买4支黑色的和6支蓝色的共付5.6元。每支黑色笔芯多少钱?例37.9468保留整数是,保留一位小数是,保留两位小数是。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1、 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完全相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2、 解答应用题的步骤(1) 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 分析题里数量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3) 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4) 进行检验,写出答案。 例4 计算(0.36?1.5+0.036?85)?4 ①5.52?3.12?0.6?8.9②3.2?0.7?5.4?1.7③例5 甲、乙两队学生从相距17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一个同学骑自行车以每刻钟3.5千米的速度在两地之间往返联络(停歇时间不计)。如果甲队学生每小时走4.5千米,乙队学生每小时走4千米,问两队学生相遇时,骑自行车的学生共走多少千米?例6 如图,梯形的面积是63平方米,高是7米,已知上底比下底少4米,求下底的长度。例7 如图,长方形的面积是86平方米,宽为6米。BE长为6米,将弧AE平移到FC。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四、简易方程1、 方程的意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 方程和等式的关系3、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别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 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2) 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3) 解方程。(4) 检验,写出答案。 5、 数量关系式加数=和 - 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 – 差被减数= 差 + 减数 因数=积 ? 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 ? 商被除数=商 ? 除数 例8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1)x的7倍;(2)x的5倍加上6;(3)5减x的差除以3; (4)200减5个a;(5)比7个b多2的数。例9要修一段公路,平均每天修c米,修了6天,还剩下b米。 (1)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段公路有多少米;(2) 根据这个式子,分别求c等于50,等于200时,公路长多少米。例10 指出下列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①40?x?57②6?8?48③y?4.6?2.3④8?6?2x?7⑤x?9?46?2⑥5a?2b例11 某个数与9的和的12倍等于156,求这个数是多少。例12 王晰买了2支钢笔和5支圆珠笔,共付17元。一支钢笔的价格是一支圆珠笔的40倍,求每支钢笔多少钱,每支圆珠笔多少钱?五、统计与可能性1、 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事件是不确定的,如何求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是本节知识的重点。2、 感受等可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会用分数进行表示;会用数学语言描述获胜的可能性。3、 投掷硬币,每次正面、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1。 24、 中位数和平均数的区别中位数:把一组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据就是中位数;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即平均数=总数?总分数例13 说出下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多少?1、 盒子中有红、白、黄三种颜色的球各一个,只取一次,拿出红色球的可能性是多少?白色呢?黄色?2、 商场促销,将奖品放置于1到9号的箱子中,幸运顾客有一次猜奖机会,一位顾客猜中得奖的可能性是多少?3、盒子中有红色球5个,蓝色球12个,黄色球8个,只取一次,取出红色球的可能性大还是黄色球?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因数和倍数1、已知27÷9=3,那么()能整除(),()是()的约数,27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约数是()。2、一个三位数46□,能被2整除时,□中最大填(),能被3整除时,□中可填();能被5整除时,□中最小填()。3、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54,其中最小的一个是()。4、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12,这两个数分别是()和()或者()和(); 5、60的因数有(),能整除45的数有()既是60的因数,又能整除45的数有(),60和45的最大公因数是()。 6、1~30中,质数有(),合数有(),奇数有(),偶数有()。 7、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三位数是()。 8、把24分解质因数是()9、48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10、20以内的自然数中(包括20),20的因数有(),奇数有( ), 偶数有( )。 11、在14、6、15、24中()能整除(),()和()是互质数 12、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两位数是(),把它分解质因数是() 13、5□中最大填()时这个数能被3整除,这个数的因数有()14、如果a能被b整除,则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15、已知 a=2×2×3×5 b=2×5×7,a和b公有的质因数有(),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6、在6÷12=0.5,91÷13=7,25÷7=3??4,这三个式子里,能整除的式子是(),能除尽的式子里是()。17、写出符合下列要求且互质的两个数(各写出一组即可)两个都是合数()一个质数和一个合数()。18、如果a=b-1,(a、b为自然数),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19、30的因数有()个,其中()是30的质因数。20、A=2×2×3×5,B=2×3×3×5,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的()。 21、两个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是221,这两个数的和是()。22、一个三位数,既含有因数5,又是3的倍数,最小的是(),把它分解质因数是()。 23、63、5和7,()能被()整除,()是()的倍数,()是()的约数.24、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21,这三个奇数分别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25、有四个小朋友,他们的年龄一个比一个大一岁,四个人的年龄的乘积是360。他们中年龄最大是()岁。26、有两个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4,最小公倍数是42。这两个数是()和()。 27、一个数除以3余2,除以4余3,除以5一余4,这个数最小是()。28、在64和16中,( )能被( );( )能整除();( )是( )的倍数;( )是( )的约数。29、35的约数有( );100以内17的倍数有( )。30、在1、2、9、57、132、97中,奇数有( ),偶数有( ),质数有( ),合数有( )。 31、4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 ),最大公约数是();5和15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16和24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约数是( )。 32、在6、11、99三个数中,( )是质数,( )和( )是互质数。 33、在a=4b中,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34、18和32的最小公倍数是( ),12。30和45的最小公倍数是()。 35、一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42,它的最大约数是( ),最小约数是( )。36、在a=2×3×5 .b=2×2×5×7中,a和b的公有质因数有(),a独有的质因数是( ),b独有的质因数是()。37、在1---20中,既是奇数又是质数的是( ),既是偶数又是合 数的是( ),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是( )。 38、两个数都是质数的连续自然数是( )。39、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8,这两个数的公有的质因数是( )。 40、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8,这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 )。 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1、正方体有( )个面,都是( )形.有( )条棱,有( )个顶点。 2、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形或有一组对面是().它有()条棱,平行的()条棱都相等.3、表面积和体积的意义不同,表面积是指()的大小;体积是指()的大小. 4、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8( );一台洗衣机的体积约是300( ) 一节集装箱所占空间约是60( );汽车的油箱大约能盛汽油50()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c它的表面积是()厘米2,它的体积是()c. 6、一个长方体铁皮水桶高是6d底面是边长3d正方形,这个水桶的容积是()L. 7、一个正方体纸盒的表面积是5.1d,它的占地面积是()d.8、一个长方体的棱长和是36c从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的和是()c 9、一个正方体的棱长和48d正方体表面积是()d. 10、12立方分米=( )升 4.8升=( )立方厘米9.8立方米=()升 520毫升=( )立方分米5080毫升=()升=()立方分米0.05立方米=()立方分米=()升11、一个正方体棱长5d这个正方体校长之和是()d它的表面积是( )d.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题篇四: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总复习知识点一、小数乘法和除法1、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2、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位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4、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被除数的末尾添0再继续除。5、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6、循环小数的意义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7、循环节的意义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中。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例1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① 0.25?104②2.4?2.5?44③226.8?0.108④125.625?125例2明明和乐乐去文具店买笔芯,明明买4支黑色的和5支蓝色的,共付5元钱,乐乐买4支黑色的和6支蓝色的共付5.6元。每支黑色笔芯多少钱?例37.9468保留整数是,保留一位小数是,保留两位小数是。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1、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完全相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2、解答应用题的步骤(1) 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 分析题里数量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3) 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4) 进行检验,写出答案。 例4 计算(0.36?1.5+0.036?85)?4 ①5.52?3.12?0.6?8.9②3.2?0.7?5.4?1.7③例5 甲、乙两队学生从相距17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一个同学骑自行车以每刻钟3.5千米的速度在两地之间往返联络(停歇时间不计)。如果甲队学生每小时走4.5千米,乙队学生每小时走4千米,问两队学生相遇时,骑自行车的学生共走多少千米?三、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例6 梯形的面积是63平方米,高是7米,已知上底比下底少4米,求下底的长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题篇五: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练习题单位换算一、方法:大单位到小单位,乘进率。小单位到大单位,除以进率。换算单位主要注意;(1)想清楚进率(2)判断清楚是“大到小”,还是“小到大”。记忆进率的巧办法:首先记住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就是长度单位间进率的平方。如果你忘记了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可以用这种方法找到正确的进率。二、具体方法介绍:(1) 37厘米=()米小到大,除以进率37÷100=0.37(2) 0.035千克=()克大到小,乘进率0.035×1000=35(3) 求6千克50克=()千克时,可以这样想:把千克数(6)写在整数部分,把(50)克改写成(50÷)千克,合起来就是( 6.05)千克。(4)求2.15小时=()小时()分,可以这样想:整数部分的2就表示( 2 )小时,把0.15时改写成( 0.15×60=9 )分三、练习:(每道题要在题后列出算式)3千克150克=()千克10千米700米=()千米13元4角8分=()元6米5厘米=()米=()厘米3吨700千克=()千克65米7厘米=()米8平方米65平方分米=()平方米2.06千克=()克210分=()小时()分35.9公顷=()公顷()平方米4平方千米=()公顷1800公顷=()平方千米9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0.86千克=()克4公顷500平方米=()公顷4.5平方分米 =()平方分米()平方厘米9000平方米 =()公顷1吨20千克=()吨7.2平方千米 =()公顷=()平方米13.5米=()分米=()厘米1.25吨=()吨()千克图形面积计算一、基本知识点:2、基本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2(a+b)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4 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平行四边形的底:面积÷高平行四边形的高:面积÷底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梯形的高:面积×2÷(上底+下底)梯形的上底:面积×2÷高-下底梯形的下底:面积×2÷高-上底注意:求周长用长度单位,求面积用面积单位。长度单位:毫米米千米进率:面积单位:平方毫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千米 进率10×××10002、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1)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然后通过移动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用字母表示S=a×h。(2)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每个三角形面积的2倍,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高÷2。用字母表示S=a×h÷2。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3)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每个梯形面积的2倍,每个梯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字母表示S=(a+b)×h÷2.3、有关规律:(1)在平行四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2) 用细木条钉成一个长方形框架,如果把他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则它的周长不变,面积(3)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高相等,则三角形的底是平行四边形的2倍,平行四边形的底是三角形的一半。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相等,则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的2倍,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三角形的一半。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则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的2倍。(4)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最长。二、基本练习:1、一个平行四边形底是2.8米,高是0.5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米。2、有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分别为3分米、5分米、4分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和这个三角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高是6厘米,它的底是()厘米。4、一个梯形的面积是1500平方分米,它的上底是8分米,下底是17分米,高是()分米。5、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5米,面积是45平方米,它的高是()米.6、梯形的下底6分米,上底9分米,高2分米,它的面积()平方分米.7、一个梯形的面积36平方厘米,它的上底3厘米,高8厘米,它的下底()厘米.8、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底也相等。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是12厘米,三角形的高就是()厘米。9、一个近似于梯形的林地,上底1.6千米、下底4.8千米、高0.8千米。这个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合多少公顷?10、一个长方形的苗圃,长40米、宽18米,按每平方米育树苗5棵计算。这个苗圃一概可以育多少棵树苗?11、爷爷家有一块三角形的小麦地,底32米、高15米,今年一共收小麦134.4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收小麦多少千克?12、爷爷家的一块长120米、宽30米的地,按照每平方米收稻谷0.92千克计算。今年这块地收稻谷多少千克?收的稻谷的质量是小麦的2.4倍,今年收小麦多少千克?13、一块三角形的果园,面积是0.84公顷,已知底是250米。它的高是多少米?14、用一块长6米、宽45分米的长方形红布,做两条直角边分别是2分米、3分米的三角形红旗,最多可以做多少面?15、王庄有一块梯形的荒地,上底48米,下底62米,高36米,现在准备在这块地里栽果树,平均每6平方米栽一棵。一共可以栽多少棵果树?16、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17、王大伯在一块沿墙的梯形菜地周围围了58米长的篱笆,(如图),梯形的面积是多少?18、根据计算面积的算式把相应的图形画完整。(4%) (6+4)×3÷26厘米3厘米19、在方格中画一个面积为6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一个三角形、一个梯形。的三角形,剩下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正负数小数的知识复习:基本知识点: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2、通常情况下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关系的量,如果盈利用正数表示,那么亏损就用负数,如果高于海平面用正数表示,那么低于海平面用负数表示。3、水沸腾的温度是100℃,水结冰的温度是0℃。4、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分母是10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分母是1000的分数写成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5、数位顺序表: 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个位,计数单位个(1),表示几个一。 小数点左边第二位是十位,计数单位十(10)表示几个十。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十分之一(0.1),表示几个0.1。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百分之一(0.01)。表示几个0.01。 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千分之一(0.001),表示几个0.001。6、小数部分最高位是十分位,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7、1里面有(10)个0.1(十分之一) ,0.1(十分之一)里面有10个0.01(百分之一)0.01(百分之一)里面有10个0.001(千分之一),1里面有100个0.018、判断一个数中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只要把 这个数÷计数单位就可以了。如3.04里面有()个0.001。想:3、04÷0.001=30409、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10、数的改写的方法: 用“万”作单位:1、在万位后面点上小数点;2、添个“万”字。用“=”号。用“亿”作单位:1、在亿位后面点上小数点;2、添个“亿”字。用“=”号。注意:改写不能改变原数的大小。11、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用“≈”号。省略亿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用“≈”号。 保留整数,就是精确到个位,要看小数部分第一位(十分位)。 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要看小数部分第二位(百分位)。 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要看小数部分第三位(千分位)。注意:在表示近似值时末尾的“0”一定不能去掉。例如,一个小数保留两位小数是1、50,末尾的“0”不能去掉。虽然1、50与1.5大小相等,但表示的精确程度不一样,1.50表示精确到百分位,而1.5表示精确到十分位,所以1.50在表示近似数时末尾的“0”一定不能去掉。12、有关循环小数的知识请P101的“你知道吗?”。小数可以分成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中又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判断一个小数是否是循环小数先要看它是否是无限小数。基本练习:1、12月22日最底温度是零下6摄氏度,记作()0C,最高温度是零上1摄氏度,记作()0C;黄山的做高峰比海平面越高1800米,记作()米,太平洋的马里亚纳壕沟比海平面底11034米,记作()米;小明向东走800米到达学校,记作+800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题篇六: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2.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可以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进行验算;也可以用积除以一个因数等于另一个因数的方法进行验算。3.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积也缩小10倍。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积不变。4.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5.6.小数的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的,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的。7.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乘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字母表示a·b=b·a。乘法结合律:先乘前两个因数或先乘后两个因数,积不变;用字母表示(a·b)·c=a·(b·c)。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a+b)·c=a·c+b·c,如:104×2.5=(100+4)×2.5=100×2.5+4×2.5=250+10=260。第二单元小数除法1.如果有余数,要添加0再除;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2.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可以用商乘除数等于被除数的方法进行验算。3.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再计算。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时,如果位数不够,要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5.求出商的近似数。保留一定的数位时,只需要除到需要保留的数位的下一位。6.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如:5.333?、7.14545?都是循环小数,还可以写作:5.3,7.145。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各记一个圆点。7.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应该认真读题,仔细分析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选择进一法,或者舍去法)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第三单元观察物体1.一次最多可以看到正方体、长方体的三个面。2.观察物体一般选择正面、左面、上面进行观察。3.我们应该让自己走到图中去观察、去思考。第四单元简易方程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 ”,也可以省略不写。2.正方形的面积用字母表示:S=a·a 可以写成S=a2,a2读作a的平方,表示2个a相乘。 正方形的周长用字母表示:C=a·4,可以写成S=4a,省略乘号时,一般把数字写在字母前面。3.4.天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东西,天平保持平衡。天平两边物品的数量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保持平衡。5.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方程的解是一个数,没有单位。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6.方程两边同时减去(或加上)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或乘)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的方法是将方程的解代入方程的左边,看看是否等于方程的右边。7.用方程解决问题时,应该仔细分析数量关系,再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和验算。在列方程时,尽量不要让未知数X单独出现在一边,也尽量不要列-X或÷X的方程。8.解稍复杂的方程时,应该先把与X一起的看成一个整体(如几乘X和括号里有未知数的),首先解出方程左边只剩下整体,再继续解出未知数X。9.未知数与未知数相加或相减,应该用乘法分配律,先加出(或减出)左边有几个未知数X,再继续解方程。(X表示1×X或1X,简写为X)10.解决鸡兔同笼时,应该注意如果鸡和兔子的头数相同时,兔子的脚是鸡的脚的2倍。 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1.S=ab) 长方形的长=面积÷宽长方形的宽=面积÷长2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3.平行四边形的底=面积÷高平行四边形的高=面积÷底4.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 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5.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梯形的高=面积×2÷(上底+下底)6.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7.平行四边形通过割补法可以变成一个长方形,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相等,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与长方形的宽相等。一个长方形被推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周长不变,但是面积会变小。8.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9.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其中一个梯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10.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时,可以通过分割和添补的方法,将组合图形看成学过的图形,再求面积。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1.一共有几种可能,其中的一种的可能性就是几分之一。2.3.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在有偏大或偏小数据的时候,更适合代表全体数据的一般水平。第七单元数学广角1.2.邮政编码由六位数字组成: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前三位数字表示邮区;前四位数字表示县(市);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投递局(所)。学校的邮政编码是3.身份证号码前六位表示户口所在地(其中前两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第三四位表示市,第五六位表示县、区),身份证第七至十四位表示出生年月日(四位年份、两位月、两位日,共8位),倒数第2位是性别识别码(单数表示男,双数表示女)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题篇七: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复习题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训练题时量:90分钟一、认真读题,谨慎填空。(24分)1、2.5×0.9的积是()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2、8.2÷1.8的商用简便记法表示是(),精确到十分位约是()。 3、当a=4,b=1.5时,5.2a-3b=()。?5?、0.3?8?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0.385、0.384、把0.38()5、一袋面粉,如果每天吃x千克,吃了10天后,还剩2.4千克,这袋面粉有()千克。 6、在○里填上“>”“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题篇八: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姓名班级学号得分一、口算。(另卷共6分)二、填空题。(第7题4分,其余每空0.5分,共13分)1、求4个0.7是多少,加法算式是(),乘法算式是(),用()计算比较简单。2、 的积是()位小数,如果2.35扩大10倍,要使积不变,必须把0.5改为()。3、4.032 0.8的积是()位小数, 的积是()位小数。4、由7个1,9个0.1和5个0.01组成的数是(),将它精确到十分位是()。5、 把3.964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这个小数就()倍。6、在里填上”>:”,””“ 7.2()(3)8.9995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百分位是9.00。()(4)3.03×2.06的积有四位小数。 ()(5)一个数乘100,等于将这个数扩大到它的100倍。()四、选一选(5分)。(1)18.491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A、18.49B、18.5C、18.50(2)下面的算式中,积等于100的是()A、2.5×400B 、24×5C、125×0.8(3)近似值13.2是把一个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时所得到的,下列各数中()不可能是这个小数。A、13.2399B、13.21C、13.27(4)下面各式中积最小的是()A、15×1B、5×0.5C、5×1.5(5)82.8×31+82.8×69=82.8×(31+69)是应用了()A、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师B、乘法分配律C、乘法交换五、计一计。(1)竖式计算(10分)0.38×0.2.87×1.9(得数保留二位小数)8.5×0.39(验算)(2)、能简算的要简便。(18分)0.25×9.87×436.7×2.1+10.88.45-0.45×0.10.73×.6+2.3×4.476.3×27-76.3×17六、先判断,如果错误的请改错(8分)2.4×3.9-3.80.26×0.85+7.8=2.4×0.1=2.21+7.8=0.24()=10.01()七、解决问题。(31分)1、男孩一般每千克体重内含血液0.077千克, 小明体重34千克, 他内含血液多少千克? (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6分)2、土豆每千克2.60元,食堂一天要用36.7千克,买这些土豆需要多少元?(得数保留整数)(6分)3、学校美术室的宽是5.4倍,长是宽的1.2倍。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6分)4、一艘宇宙飞船总长是8.2米, 每米的平均质量约是740千克, 这艘宇宙飞船总质量是多少千克? (6分)5、王老师从家骑车到学校要用0.25小时,每小时行驶18千米,家离学校有多远?如果他改为步行,每小时走5千米,用0.9小时能到学校吗?(7分)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试卷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成绩_________一、口算(另卷6分)二、填空题。(16分,每空1分,其中第四题每空0.5分第七题2分)1、两个因数的积是0.45,其中的一个因数是1.2,另一个因数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题篇九: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题篇十: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训练姓名:学号:得分:1、直接写出得数。(6分)0.32×5=1.8÷0.3=3.2-0.1=0.27÷0.03=1.8×20=0.01÷0.1=6.5×10=80×0.3= 18×0.01=2.5-2.5÷5=0÷4.61=0.03×2.3=2、用竖式计算:(6分)0.37×2.4=1.55÷3.8≈(保留一位小数)3、递等式计算,能简便的用简便方法计算。(18分)5.5×8.2+1.8×5.50.25×0.89×44.8×0.988.8×1.257.65÷0.85+1.123.4÷5.2×3.2姓名:学号:得分:1、直接写出得数。(6分)0.4×5=4.2÷0.2=4.2-1.6=21.7÷0.07=1.6×7=25.25÷5=1.25×8=60×0.9=0.8×0.1=0÷7.05=0.4×2.5=1.7+3.3×0.2=2、用竖式计算:(6分)56.5×0.24=93.6÷0.052=3、递等式计算,能简便的用简便方法计算。(18分)2.35×4.64+5.36×2..36×0.82.6×10.14.4×0.+2.943.5÷15-1.45姓名:学号:得分:1、直接写出得数。(6分)1.25×8=3.6÷10=6.3+0.37=2.6÷0.02= 0.11×5=4.8÷4=0.25×4=1.12×0.3= 0.8×0.5=0÷7.05=1.5×30=3.5+6.5×20=2、用竖式计算:(6分)0.59×0.027=6.72÷6.4=3、递等式计算,能简便的用简便方法计算。(18分)1.87×3.05+8.13×3.051.25×0.45×0.89.8×3.70.44×2.52.25×0.4+0.631.04÷3.2-4.74、解方程(6分)(1)x-1.9?7.8(2)x?6.5?1.8姓名:学号:得分:1、直接写出得数。(6分)1.25×8=3.6÷10=6.3+0.37=2.6÷0.02= 0.11×5=4.8÷4=0.25×4=1.12×0.3= 0.8×0.5=0÷7.05=1.5×30=3.5+6.5×20=2、用竖式计算:(6分)1.24×0.15=0.39÷7.8=3、递等式计算,能简便的用简便方法计算。(18分)3.26×10.1-0.1×3.260.125×9.8×2.4×2.5(27.8-15.6)×0.89.12÷57+4.844、解方程(6分)(1)x?4.6?19.8(2)6x?10.8教课标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人教版)计算训练(五)姓名:学号:得分:1、直接写出得数。(6分)1.25×8=2.8÷100=6.3+0.37=2.6÷0.02= 0.13×5=9.6÷6=0.25×4=2.34×0.2= 0.6×1.5=0÷7.05=2.3×20=4.3+5.7÷1.9=2、用竖式计算:(6分)1.03×5.9=3.8÷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3、递等式计算,能简便的用简便方法计算。(18分)1.39×6.1+3.9×1.390.25×1.6×0.410.1×1.92.4×1.250.48×20.2-4.242.72÷0.48+0.524、解方程(6分)(1)5.16?x?23.36(2)x?0.24?9.5
赞助商广告: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乘法的验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