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住在漳州女排训练基地附近的吗,定风珠真的被换了吗

【图片】【春风文学社】在漳州读书,你一定要知道的20件事【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94,966贴子:
【春风文学社】在漳州读书,你一定要知道的20件事收藏
相信新生们在学姐学长不倦的回答中已经对校园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当然漳大怎么也离不开“漳”,在丰富的学校生活同时,也希望同学们更多的去了解这座城市,融入这座城市。在漳州读书的外地小伙伴们可能对漳州不是很了解,在这座城市盲目的不清楚自己想要的东西在哪里,不清楚在这里该玩些什么,有什么比较特别的东西。今天小编就来这说道说道,希望这些东西对大家有所帮助。
AutoTDS-V1型全自动热解吸仪是一款20位常温二次全自动热解吸仪,气路采....
1、云洞岩最好不要情侣两人一起去。云洞岩是来漳州学习的学子相当热衷的旅游景点。但是身为地道漳州小编的小编要友情提醒一句,相传去云洞岩的情侣会分手,而且相当的准,小情侣们要慎重了哦。2、海边吃鱼不能翻。漳州靠海的景点多,与本地人一起就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鱼吃完一面不能翻面,很多内陆省份的同胞不清楚,给鱼翻身在这里象征着翻船,可能会搞得主人不开心哦。3、莫要随便议论神明。漳州人很热衷于拜拜,莫要在长辈面前讨论神明,会惹得许多长辈对你的反感,认为你没有文化很粗俗。4、漳州“没有”台风。漳州也会遭遇台风影响,但是影响并不会太大。漳州女排腾飞馆前雕像中高举的排球被漳州人称为“定风珠”。台风一般会避开漳州,或者经过漳州之前减弱很多。所以台风对于除渔民以外的漳州人来讲,就代表着放假······5、在漳州生活必学的一句闽南语。“贼安暖妹?”翻译过来就是“这东西怎么卖?”建议找个漳州人学学这句话,然后你会发现,有时候原本花5块钱买的水果,居然只花了3块钱。具体原因可以问问你可爱的漳州舍友。6、吃饭的时候不能将筷子插在饭上。我们漳州这边把这样叫做“祭亡者”,在饭桌上是一种很没有礼数的做法。当然漳州人乃至中国人对筷子的讲究也是相当多的,有兴趣可以找小编闲聊。
说点和大学生活比较有关的吧
7、书店。学生嘛,大学生活中通过书籍汲取营养还是必不可少的。这里推荐两家书店,丹霞书城和晓风书屋。这两家店都是楼下是休闲书吧(就是像咖啡厅那样子的),楼上是购书区。相对于新华书店来讲,他们学术性的书籍会多一点,而且丹霞书城的零售批发很多。如果想看本专业的书籍,我还是建议你去咱们漳大的图书馆,环境还是很不错的。8、求姻缘的庙。经常有人问小编说漳州有什么求姻缘的庙吗?还真有,搭25路到天下广场站下车,沿解放东路走到底有间东岳庙,里面有供奉月老。听老人们说在那里求姻缘顺带求一条红绳回去,放在枕头边,很灵验的说。但是小编还是一句话,缘分要靠自己争取哦。9、求学业的庙。一般人会选择古街的孔庙,今天小编推荐在浦头港的霞东书院。当然我们也可以叫它蓝理公馆,最重要的是它现在叫文昌宫,供奉文曲星,一般漳州市逢考必有家长来上香。小编习惯走25路到清华园然后一路从浦头大庙拜过去。文昌宫不容易找到,或许要问问当地人。有兴趣了解这些庙宇的故事的也可以来我们文学社,里面有位对漳州很了解的学长。10、买东西。买些有的没的东西小编喜欢去“小商品”,那里是漳州商品批发集散地,所以算是应有尽有,要问怎么搭车?11路商业城站下车。11、市区出行。实际上漳州并不大,出去玩可以选择骑电动车或者自行车。这两类车在漳州基本上是通行无阻的,坐公交比较实惠但是等公交和转车出行会耽误很多时间,开个手机导航或者带上个漳州朋友会方便很多。
接下来,小编说说出游吧。
12、漳州特色小吃问题。大家都知道,在漳州有许许多多地道的小吃,但是不太清楚道地的小吃要去哪里找,走到巷子里又怕迷路。这里小编给大家推荐两条街——打锡巷和北京路,在地图上搜索很容易找到,这两条街上漳州的小吃比较集中且比较地道,路痴又想吃小吃的朋友这是不错的建议哦。13、市区周边的景点有林语堂纪念馆、云洞岩、漳州古街、郊野公园、荔枝海、瑞竹岩,南山寺和动物园就不做推荐了。漳州大部分景点都分布在各个县区,所以想出去玩玩得开心还是建议各位下到各个县区去玩。14、小编吧啦吧啦也说不了多少景点,这样吧,推荐一部旅游宣传片:《漳州:山与海的交响》宣传片里面市长的言语有些浮夸,但是拍摄到了漳州很多不错的景点,有空可以看一下。
最后介绍一些漳州的本土活动。
16、花博会。这是漳州不得不讲的一大品牌喽。花博会全称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博览会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实际上是两个一起办,也是中国唯一冠以“海峡两岸”的盛会。在市区有搭到花博园的车辆,花博会一般开幕是在11月份,有兴趣的朋友,期间一定要持续关注相关媒体。还有就是展区室内面积很大,室外更大,总共7800亩,请做好防晒准备和路线安排。最后建议女同志要先上好厕所,在花博会女生上厕所排队久到会让你们铭记终生的。17、漳浦沙雕节。其实厦门观音山也有的,近年来漳州漳浦的翡翠湾也开始办起来,基本上也是一年一次,沙雕就是用海边沙子做成的雕塑。一般是夏初开展,在海滩上享受阳光、海浪,看看沙雕、羊驼(那边有羊驼园),吃一顿海鲜,也是极好的。18、芝山讲坛。大家一定对《百家讲坛》不陌生吧,其实漳州也有一个自己的“百家讲坛”——芝山讲坛。芝山讲坛每个月都会在漳州市图书馆开一次,主要是讲一些与漳州或者闽南文化有关的内容,有时候还会涉及到国学和养生。19、斗画眉。很难想象在枝头婉转高歌的画眉竟然会打斗起来吧,在漳州这并不是稀奇事,甚至有专门的协会,如果早上一大早就到九龙公园、中山公园,有时便会碰到三五老人正在斗画眉。从2012年开始,全漳州斗画眉比赛扩展到元旦和元宵两次,一般会选择九龙公园开战。对了,小编顺便普及一下,在漳州看到街头上有挂空鸟笼的店不用感觉奇怪,挂鸟笼在漳州是一种在商界地位的象征。20、想知道漳州最近会发生什么样有趣的活动,还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关注我们春风的微信。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是:漳大春风文学社。漳州举办各类大型活动都会提前通知,当然富含文化底蕴的或者具有文学色彩的活动,小编也会不定期在咱们贴吧做介绍。就一件事,只求不要让我们沉得太快。
当然小编也不清楚大家具体想要知道哪些关于漳州的事情,作为漳州本地人肯定要发扬俺们热情好客的传统。关于漳州有什么不了解的我会悉心为大家解答。
别介啊,真的要沉了?
&新浪舆情通&,微博数据正式授权,24h全网监测,闪电预警,
上面那个翻鱼没辣么讲究,说的新生开学吃饭都不敢翻了
顶贴!提前了解漳州
最喜欢看这种贴 楼主有心了
下次约情侣去云洞岩好了
这个帖子我喜欢,顶一个,之后就不会做了什么遭人厌自己还傻乎乎的
很有心的帖子
过来顶~~~~
学长,开学求带漳州著名的小吃,丹霞书店在哪?
顶贴、期待长期更,特别是吃的
我是漳州的,楼主说的都对!
好棒的贴[FLEXED BICEPS][FLEXED BICEPS][FLEXED BICEPS]
建议加精    ------星空游戏交流QQ群~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女排漳州基地_漳州市城区_漳州诏安美食_女排吴晗吧_宸极材网
当前位置:>
&&发布于: 02:27:27
&&人气:7 次
相关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原标题:上月新一批“国保”公布,漳州女排建筑遗憾落选 女排建筑“定风珠”无缘“国保”-社会新闻-东方网
滚动新闻:
>>>>>>正文
保护视力色:
原标题:上月新一批“国保”公布,漳州女排建筑遗憾落选 女排建筑“定风珠”无缘“国保”
原标题:原标题:上月新一批“国保”公布,漳州女排建筑遗憾落选 女排建筑“定风珠”无缘“国保”
  原标题:上月新一批“国保”公布,漳州女排建筑遗憾落选 女排建筑“定风珠”无缘“国保”女排三连冠纪念碑是漳州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上个月,新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漳州共有10处11个点入选新一批“国保”单位,加上此前6批15处23个点,目前漳州共有“国保”单位25处34个点。不过,中国女排漳州训练基地纪念建筑――女排三连冠纪念碑和冠军楼,第一次参评“国保”却遗憾落选。作为女排“冠军的摇篮”,此次落选让漳州人多少有些失落。  虽然落选,但具有独特传奇色彩的女排三连冠纪念碑和冠军楼,仍是女排“娘家人”最引以为傲的建筑。漳州文物保护部门相关人士表示,将继续为这两处女排建筑申报下一批“国保”。  □早报记者 苏凯芳 文/图  传奇  建筑  运动员以入住冠军楼为豪  女排队员昵称它“小白楼”  漳州体训基地分为北区和南区。南区主要由腾飞馆和本世纪新建的中国女排训练馆、女排公寓组成;北区主要是办公区、老宿舍区和老馆区,保持着上世纪80年代的建筑风格。  北区有一幢三层建筑,中国女排姑娘们亲切地叫它“小白楼”。这里承载着一代代中国女排姑娘的冠军梦,随着她们登顶世界冠军领奖台,“冠军楼”这一响亮的名字,也随之应运而生。  谈起小白楼建设的原因,趣味十足。冠军楼一工作人员介绍说:“因为当时女排运动员宿舍没有独立的卫生间,时任中国女排运动员的郎平,在一次夜里起来上公共厕所时被冻感冒了,于是1985年,体训基地拿出建职工宿舍的一笔资金建了如今的小白楼。”  冠军楼内的摆设布置仍然保持着上世纪中国老式宾馆的风格。每个房间门上除了门牌号外,“袁伟民”、“郎平”、“陈忠和”等一个个耳熟能详的排球名人入住时的名字标牌,都被原始地保存了下来。  “很多运动员常会以入住冠军楼而感到自豪,他们说可以沾一沾冠军的灵气,说不定真的就能获得冠军了呢。”体训基地一管理人员称,独特的历史文化及中国女排所赋予的独特意义,让后来入住在此的女排运动员,更加体会到前辈们夺冠之路的不易。即使新的女排公寓已经建起来,每年女排姑娘来漳州训练时,都会来冠军楼看一看。即使有了新的女排公寓,每年女排姑娘来漳州训练时,都会到冠军楼看一看。  三连冠纪念碑顶端的排球  漳州当地人叫它“定风珠”  “漳州不怕台风来袭,因为我们有‘定风珠’。”漳州市民郑先生说道,漳州自古就是台风频发地,“随着女排三连冠纪念碑的建立,漳州市区便从未遭受过台风的正面袭击,我们都认为是纪念碑顶端的排球,发挥了神奇的魔力,我们这边都叫它为‘定风珠’。”  位于漳州市区新华北路的女排三连冠纪念碑是漳州城市的标志性建筑。1984年,中国女排在美国本土战胜了美国女排,实现“三连冠”。1985年,女排三连冠纪念碑开建,1986年落成。主体包括鲜花、绿草簇拥的圆形平台基座和一尊高5米多、左手抱金杯、右手高举花束的中国女排姑娘塑像及一根三棱丫形碑柱,碑柱高24米,顶部三支小柱高托一个排球,象征着中国女排“三连冠”。  不过,由于建造之初以玻璃纤维为材料,容易风化、腐蚀,且以化工品为原料,艺术价值较欠缺,经过20多年的风吹雨打,女排雕像多处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锈迹斑斑。2006年10月,经过按原样重新翻建的女排纪念碑重新面世。  落选  原因  参评“国保”的非常多  漳州女排建筑太年轻  原漳州文管办主任杨丽华介绍说,早在2008年,漳州就开始筹备冠军楼与三连冠纪念碑捆绑申请“国保”,后来顺利通过前几级的审批,不过最终未能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参与评选的单位非常多,在类别上各有侧重,数量上也有控制,评委在参评时更多地是考虑一些年代较为久远且急需保护的文物点,如历史建筑等。冠军楼与纪念碑的所属年代相比较而言,算是非常年轻的。”  漳州市文管所所长张长水介绍说:“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参评时,考虑的另一方面是精简。如果通过审批的文物点太多,地方保护责任非常大,压力也相应增大。目前,漳州的这两处女排建筑的现有情况相对其他文物点较为乐观,所以还是有机会参与下一次的评选。”冠军楼内,入住时的名字标牌都被保存了下来。  部门  声音  时代产物和冠军见证  下次继续申报“国保”  “冠军楼目前保存着建设之初最原始的风貌,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而三连冠纪念碑作为中国女排获得冠军的历史见证,也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杨丽华说,两处文物点捆绑在一起申请“国保”最合适不过。张长水也认为,两个女排建筑作为中国人拼搏精神的时代产物,具有一定的精神历史文化价值,是国内其他同类文物无法比拟的,如果有机会,不会放弃下一次“国保”的申报。  “国家体育总局及福建省体育局将投资1.3亿元用于漳州市体训基地的改建,有望于明年正式开建。届时,原来的2号排球馆将拆掉重新建设一幢训练馆;原来的运动员大楼将翻盖成一幢集吃、住、学习、娱乐等为一体的16层多功能运动员大楼。”漳州市体训基地主任苏劲武介绍说,而冠军楼作为基地较为古老的建筑之一,将保持原貌,不做任何的改造,只要有机会申请“国保”,基地方面将予以全力支持,并打算重新开发冠军楼除了住宿功能以外的其他价值。2006年新公寓建成后,女排姑娘搬离冠军楼入住此处。  相关  建议  作全方位修缮和整治  整合成精品旅游线路  现在中国女排在国内的大部分正式比赛,都在宁波北仑进行,集训则在漳州、北京、郴州、北仑等地辗转,因此,说到中国女排,更多地是提到她们在北仑进行比赛,漳州基地的名气,更多是持续依赖于上世纪80年代女排的辉煌。漳州体训基地场馆科科长陈跃东介绍说,目前漳州体训基地场馆利用率高,部分场馆老化,器材设备陈旧更新速度慢,此外,体训基地的周边环境十分复杂且混乱。相比较北仑、郴州这两个排球训练基地,漳州排球训练基地的优势地位已经不再。  女排三连冠纪念碑的设计者――漳州二职校教师何跃明老师认为,“国内类似这样有代表性意义的城雕有很多,在设计及周围环境配套上都要优于女排三连冠纪念碑,三连冠纪念碑作为漳州城雕已成为一个象征性的地点”,若有机会再次申请“国保”,建议要对雕塑本身进行全方位的修缮,对周围环境的整治也十分重要,与之配套的相关设施也要到位。  “一个城市文化资源的挖掘、开发和利用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杨丽华认为,漳州正在积极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可以将漳州排球的历史文化资源与漳州原有的文化底蕴相结合,将体训基地内的冠军楼与女排三连冠纪念碑连同古城整合成一条精品旅游线路。  1976年至今,几乎每年重要比赛前,女排都会来漳州集训 支持中国女排 “娘家人”情深义重  81岁的顾化群自1972年进入漳州体训基地工作后,就一直陪伴着女排,如今退休的他常常给来女排纪念馆参观的人当义务讲解员。  女排三连冠纪念碑和冠军楼落选“国保”,让不少漳州人遗憾,但女排“娘家人”对于中国女排的支持热情却从未消减。据了解,漳州体训基地建立至今,已先后接待国家男女排球队及各省市优秀运动队计1万多支10万多人次的训练和比赛。1976年至今,中国女排已有43次在漳州基地屯兵苦练,几乎每一年重要比赛之前,中国女排都会来漳州集训。  今年4月,中国女排新主帅郎平霸气归来,许多漳州人为之振奋。郎平正是从漳州体训基地走出的冠军球员,关于中国女排在漳州点点滴滴的回忆仿佛就在昨天。漳州市体训基地主任苏劲武介绍说,在得知郎平挂帅中国女排的消息后,体训基地第一时间给郎平发出祝贺信息,郎平予以回复并表示,会找时间回“娘家”看看。目前,中国女排何时来漳州训练尚未确定。  □早报记者 苏凯芳 文/图  漳州天时地利人和 成为排球训练基地  漳州体育训练基地是国家重点排球训练基地,这里孕育出荣获“五连冠”的中国女排英雄群体,被女排姑娘昵称为“娘家”,被世界体坛誉为“冠军的摇篮”。始建于1972年的体训基地,最初的训练馆是一个竹棚。1973年,国家体委正式投资兴建漳州排球训练基地。40年来,体训基地不断发展完善,拥有包括中国女排腾飞馆、女排训练馆在内的15个训练、比赛场馆,先进的电化训练竞赛系统、完备的训练器材以及相配套的餐饮、住宿、交通、医疗保健等设施。  “领导重视,群众喜爱,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是国家体委决定在漳州建立排球训练基地的一个重要条件。”漳州体训基地退休职工顾化群介绍说。顾老是北方人,已经在漳州生活40多年。1972年,随着漳州地区体委的重建,漳州的学校、工厂、农村各级排球队如雨后春笋不断组成,最高潮时曾出现800支业余排球队伍,排球的普及度之高为排球基地落户漳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里曾培养了徐莲蒲(原八一男排、中国男排著名主攻手)、林亚鸣(原中国男排著名主攻手)、郑宗源(原中国男排主力二传、曾任中国男排教练)等一批国手、排球明星。▲上世纪80年代,漳州体训基地运动员训练的场景。(翻拍)  1972年竹棚训练馆 全城动员28天建成  谈起1972年建设中国女排使用的竹棚训练馆。它的建成可以用“奇迹”二字来形容,“这恐怕是世界体育史上没有的奇观,也可能是一座世界上史无前例的、最节省资金的室内训练馆了”。顾化群说,竹棚子在搭盖时全部以漳州本地出产的毛竹为材料,双层竹片夹上竹叶作为顶盖,地面则以细沙、白灰和红土三者合一,压实夯平即为“三合土”地面。  据顾化群回忆,政府当时仅拨付3万元的资金用于排球基地的建设,费用能省则省。排球基地建成之初南片是一片池塘、北片为水稻田。当时解放军战士开着推土机帮忙整地,开着20多辆大卡车到九龙江附近运送砖块,“当时场馆建设的费用主要用于帮这些大型机械加油”。  训练馆建设所用的材料全部来自南靖山区,当年南靖山区上千名民兵上山砍伐几万根毛竹赶运到漳州市区。漳州市所有的竹篾师傅组成建造团队,60多人统一编组分工,三班倒连轴干。终于,28天之后,一座别具一格的竹棚训练馆拔地而起,成了当时漳州市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竹棚馆已不在,但“竹棚精神”长存。 (李昌乾 摄)  滚一身泥磨几层皮 造就了“竹棚精神”  多雨的南方,常常外面下大雨竹棚训练场里下小雨。训练场的场地简陋,被高强度训练折腾“坏”了――面上的土被蹭掉,底层的细沙甚至是煤渣都露出来。排球队员经常要在地上滚翻,就单单一项滚翻救球,队员的腿没有不被划破的,有些伤口还渗进了沙子。  “不管是男队员还是女队员,经常是旧伤还未痊愈,新伤又添上,有些队员晚上睡觉,由于伤口化脓,伤口与床单都粘到一块了。当时的训练真的是非常的辛苦。”顾老感叹道,有些医生偷偷跟领导请求,暂停一段时间训练养伤。可大家认为时间不等人,中国排球已经被落下太远,只有咬牙坚持。  “滚上一身泥,磨去几层皮,不怕千般苦,苦练技战术,立志攀高峰”,这是当年挂在训练场边的标语,也成了所谓的“竹棚精神”。1973年漳州体训基地成立后,竹棚被新建的运动场馆取代,竹棚虽然不在了,但“竹棚精神”不断激励着一批批运动员勇攀高峰。如今的中国女排训练馆,设施完备。  漳州人均捐款一元 建腾飞馆激励女排  1992年,中国女排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仅获第7名,漳州“娘家人”为激励中国女排,在漳州市委、市政府的“人均捐款一元钱”的号召下,漳州市民自筹500万元在旧区内兴建一座建筑总面积达7000平方米的大型体育馆,1994年3月,中国女排腾飞馆建成。  中国女排腾飞纪念馆于2000年6月在中国女排漳州体训基地建成。该馆位于腾飞馆内,面积约250平方米,到漳州的客人,都会慕名前往参观,可以说,中国女排腾飞纪念馆已经成为漳州的一个重要接待窗口。  在两间不大的房间内,布满了当年训练的照片和实物。现在,只要有排球队进驻漳州体训基地训练,身为基地最老资格员工的顾化群就会义务向年轻队员讲解,带他们参观中国女排纪念馆。每年排球队来漳州集训,顾化群都会收集与他们的大合照。  ■人物  他们曾是离女排姑娘最近的人  现年81岁的顾化群,自1972年进入漳州体训基地工作后,就一直陪伴着女排,负责她们的起居饮食以及其他的一切生活事宜。虽然他已经退休,但是当年那些女排姑娘们,常常会想起这位和蔼可亲的老人,时不时会给他寄东西。老人自豪地拿出一本手抄的电话簿,他将女排姑娘们的电话地址按照省份分门别类,“我现在出去旅游,只要自己负担差旅费,到达目的地后,这些孩子都会热情地接待我”。  在顾化群家中,几百本的照片图册是他的宝贝。中国女排每次来漳州训练,他都会过去拍照留念。照片中,有运动员时期的郎平、教练员时期的郎平与他的留影。“看到我,她都叫我老顾叔叔呢!”顾化群说,以前只要一出国打比赛,郎平都会给他带礼物。  67岁的邓文忠,专门研究如何为女排姑娘做饮食搭配,经过二三十年的摸索,他已经熟练掌握了湘菜、东北菜、粤菜、川菜等天南海北的菜系。来自五湖四海的排球运动员在漳州,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口味。上世纪80年代,不少其他省份体训基地的工作人员,经常到漳州找邓师傅学艺。现在已经退休在家的邓师傅,时常会去基地的厨房督促自己的那些徒弟们做菜,尽可能地让运动员吃到好菜,保证好身体运动。顾化群与郎平合影(翻拍)  ■链接  晋江:  国家羽毛球队的“福地”  2003年6月,晋江被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命名为全国第三个国家羽毛球队训练基地。每逢大赛前,国家羽毛球队必到这里集训,并取得不错的成绩,因此晋江训练基地也被誉为国家羽毛球队的“福地”。作为中国羽毛球队的冬训基地,晋江训练基地的最大特点就是多位一体,这里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冬训,而且这里不仅训练配套齐备,生活设施也很好,队员吃住、训练都很方便。  2012年,国家体育总局与晋江合作建设开发,投建国家羽毛球游泳跳水晋江训练基地,将建设国家羽毛球队比赛训练场馆,国家游泳队游泳、跳水比赛训练馆,酒店式运动员公寓,体育广场,体育商业综合体等。郎平与邓文忠合影(翻拍)  厦门:  打造中国乒乓球南方基地  2008年6月,国家体育总局授牌的“中国乒乓球训练基地”在厦门落成,这是国内第一家由民营资本投资建设的国家级乒乓球训练基地。训练基地位于湖里区冠军路1号,它为中国乒乓球队提供了一个条件一流、四季皆宜并符合球队集中训练、备战世界顶级赛事和奥运会需要的标准化训练基地。基地主场馆――乒乓球训练馆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内设1500个观众席,平时能搭33张训练球台,比赛时可10张台同时进行。体训基地成立后,旧排球训练馆代替竹棚馆。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漳州定风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