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品会的唯品会东西是真是假的么?

唯品会的东西是正品吗?唯品会东西是真是假
- 绿茶文章中心
&&&&&&&&&唯品会的东西是正品吗?唯品会东西是真是假
唯品会的东西是正品吗?唯品会东西是真是假
作者:佚名
来源:绿茶软件园
  唯品会的东西是正品吗?有很多朋友问唯品会东西是真是假,为什么唯品会的产品折扣那么大呢?是不是假货呢?如果你想知道的话,就请看下文的介绍吧。
  网友一:唯品会上卖的东西确实是正品,自己还有身边的朋友都在上面买过很多次了,最满意的有次买的阿迪达斯的外套才一百多块钱,不过vipshop这种网上购物,毕竟不像在实体店里可以亲手摸,亲身试,又不像是淘宝这种网店,可以看到成交记录,看到别人的购买评价。
  网友二:差不多是正品吧,专门做品牌尾货的,品牌折扣的,所以价格比较低,是尾货,没有卖完的一些货品。
  网友三、是正品的啊,很多款式都不怎么样啊,近几年品牌尾货很火的啊,现在很多做品牌尾货的火起来了,唯品会就是典型的一个,因为品牌的尾货,款式可以,不怎么过时,还有就是质量和做工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说 在品牌尾货里面能找到适合你的款式的话,那也是很不错的啊,因为比起买现在的新款来说确实便宜很多的哦。
  网友四:估计是因为现在的品牌尾货都太多了,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尾货平台做的比较好,唯品会主要是做尾货的,现在很多做尾货的销量都很好的。
绿茶小编猜你还喜欢:
23:18:43绿茶网友[中国]
唯品会全是假货
22:45:33假货,亲自买到就知道了[吉林省长春市]
唯品会买到的商品是假货,亲自买到了就知道了。
本类推荐本类排行
热门软件热门标签摘要:11月25日,腾讯科技发布的原创新闻调查《唯品会涉嫌售卖假冒奢侈品》引发众人关注。随后唯品会发布公告直指腾讯造谣。
11月25日一大早,腾讯科技发布的原创新闻调查《唯品会涉嫌售卖假冒奢侈品》引爆朋友圈,一些媒体纷纷进行转载,甚至用上了“唯品会正品神话终结”这样的标题,小爆隐隐读出了一种“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的气氛。
在评论区,饱受唯品会“假货”残害的人民群众纷纷跳出来现身说法,含泪控诉自己在唯品会上遭遇假货的种种经历。
所以,唯品会假货事件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咯?正当小爆准备开启深扒模式时,唯品会出来辟谣了!
那么到底打着“100%正品”口号的唯品会有没有卖假货呢?为了一探究竟,小爆摇身一变,柯南附体。
网络上有唯品会假货维权代表的聊天截图:
“双11花千元在唯品会上买的BOSS羊绒衫,收到后竟然是美特斯邦威”,关于唯品会的负面消息也是屡见不鲜。
据《2015年(上)中国电子商务用户体验与投诉监测报告》监测统计,唯品会等网站用户投诉解决率均不到一半,是今年上半年度用户满意度相对排名靠后的TOP20网络零售商之一。
由此可见,唯品会“100%正品率”的口号着实引人怀疑。
然而,腾讯的报道说的是位于深圳宝安机场附近的黎明表业因涉嫌假冒伪造被查处,而这个黎明表业与唯品会又有什么联系呢?
报道里是这样说:
既然知情人士都这么说了,那么官方又是怎么说的呢?
这样看来,官方也并没有承认黎明表业与唯品会之间一定有联系。
既然如此,小爆决定去唯品会官网找一找文中提到的黎明表业旗下的“瑞士皇家伯爵表”的相关信息。(唯品会这个奇葩网站为了引导购物选择,竟然没有设置商品搜索功能,小爆只好使用Ctrl+F键进行搜索。)
什么都没找到!!!小爆不服,又去天猫上找了找,然而......
然而还是木有啊!!!腾讯新闻你在搞咩啊!!!
小爆没有找到报道中出现的黎明表业和瑞士皇家伯爵表,当然不是为唯品会洗白,也不能证明唯品会到底有没有在卖假货。
只是腾讯这次搞了这么大的新闻,但看报道中呈现的证据和来自唯一一位“知情人士”的消息源,明显没有说服力啊,腾讯你弄啥嘞?
撕逼前的暧昧期
在这场撕逼大战开启的前一周,坊间一度传出腾讯将收购唯品会,作为与百度、阿里抗衡的又一利器。虽然唯品会随后否认了这一消息,但是还是惹得分析人士脑洞大开,网友也表示看好。
根据唯品会发布的今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净营收为86.7亿元,同比增长达63%,净利润同比增长90%至3.17亿元,实现连续12个季度盈利。
分析人士称,在国内电商一片亏损下,盈利的唯品会无疑已充满诱惑,而它在服装品类的优势无疑能补充任何国内电商平台的价值。
目前行业已经形成百度、阿里巴巴、腾讯(BAT)三大巨头大战的局面。其中,腾讯系已经布局京东、当当、聚美。可是,按照阿里、腾讯的布局风格来看,腾讯不会不防着京东。
因为京东目前在金融的布局已经相当完善,金融牌照也基本集全。同样,京东也不会甘于永远做腾讯的补充。
腾讯收购唯品会之后,就会在对京东的布局上占据主动地位。进可攻,退可守。而且腾讯的场景就会从简单的微信延伸到真正的电商领域。综合来说,腾讯最有可能收购唯品会。
所以,这么看来难不成是买卖谈崩了?(此idea为小爆意淫,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本文系IT爆料汇原创,首发于百略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百家号作者平台APP
扫码下载安卓客户端
便捷管理文章信息
随时查看文章收益唯品会真的老了吗? 都是模仿京东惹的祸_资讯_中国时尚品牌网
您当前的位置:>>唯品会真的老了吗? 都是模仿京东惹的祸
唯品会真的老了吗? 都是模仿京东惹的祸
戏言戏语:在资本市场有“妖股”之称的唯品会,新年一定过的狠不开心。去年年末遭八方质疑承认售假,年初又被新华社发文批评,同情之余只想问一句:“唯,你怎么了?”。妖股最近怎么了?唯品会最近的负面有点多!赶在新年的前一周,唯品会官方终于证实之前在“12.8”周年庆中所售茅台为假酒,并宣布召回。尽管之前也有很多售假嫌疑,但此次官方首次回应让这个曾经高呼“100%正品”的唯品会形象在消费者心中大有“顷刻崩塌”之势。绝非危言耸听。早在此事之前,唯品会的活跃用户增长已经出现瓶颈。有媒体对唯品会近年来用户数量做出统计,其在2014年Q4活跃用户曾高达1220万人,但截至2015年Q3,近一年的时间里活跃用户同比增速已经急速下降47%至240万。活跃用户减少,新用户转化率也遭遇困境。举个例子。前几天一篇《再见,唯品会》的文章在媒体朋友圈广泛传播:一个从未使用过唯品会的自媒体作者接受朋友建议,在唯品会旅行频道购买了到珠海长隆海洋王国的度假产品。但整个过程中,不仅没有负责的商家与他联系入住情况,甚至电话联系商家还一直无人接听。中间百转千回,该自媒体作者最后以唯品会品控不严、与商家沟通不畅、处理问题失效过长和保障机制的欠缺来告别唯品会。很意外,2011年就上线了的旅游频道,新用户的体验却如此不堪。而新用户体验不佳,直接导致转化率低下。绝不是想唱衰唯品会,我曾经可是唯品会的重度用户,看着唯品会现在这个样子,不得不说几句。我有一种感觉:唯品会老了?可能真的有点老了。一是创业时间很久。创立8年,赶上了电商的风口,曾在一段时间迅速壮大。注册用户达到一个亿,看起来一个很shining的数字,可是都说“七年之痒”,2014年Q4活跃用户达到1220万人的峰值以后,一直呈现下滑趋势。二是品类的限制。自上线以来,服饰一直作为唯品会的主要营收品类。但目前依靠服饰壮大遭遇其他电商蚕食:一方面,天猫服饰本身具有优势;另一方面,美丽说、蘑菇街等电商平台致力于主打服类;甚至连3C起家的京东,也每年发布时尚服饰新品。三是特卖模式不再受宠。限时限量的品牌特卖模式在创立之初,给消费者的购物造成“过了这村就没有这店儿”的紧迫感。这种在当时新奇特的模式为唯品会带来巨大流量,甚至一度在“早10晚8”的准点达到抢购峰值。然而,目前来看,特卖模式似乎不再是唯品会的专属:一方面,各大电商平台都上线了服饰特卖,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另一方面,成熟的消费者已经不需要在限制的时间里强迫自己购物,理性消费使他们希望购买的商品确实是能用到的,而不是束之高阁。第三,库存红利结束,虽说库存永远有,但一个优秀的品牌是不可能长期打库存的。上一轮经济危机导致的库存红利,该结束了。(以上几点为部分媒体人士总结,但尚未触及本质。)难道唯品会不知自己的发展遭遇了瓶颈吗,因为自己连续12季度盈利所以就高枕无忧?并不是。他们也在积极的战略布局。比如扩充品类。在品牌库存积压的时代过去以后,开放平台吸引了很多知牌的入驻。这有点“京东化”的感觉,做全品类。但全品类扩张,并没有获得消费者的强烈欢迎。当尾货不再吸引消费者,企图以品牌得到消费者关注的时候,唯品会的“特卖”标签已经被淡化。入驻唯品会的品牌大多在天猫或者京东开设了旗舰店,而且相对于旗舰店,特卖下的品牌与旗舰店的价格多在于是否有邮费。因此,没有明显的价格优势,还限制购买时间,消费者的抢购欲望大大降低。又比如拓展业务线。2014年,在中国兴起一股跨境电商热的时刻,唯品会也在海淘方面进行了布局。同年9月上线的跨境电商业务频道――“海外精选”。然而,这没有给自己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反而截至2015Q3,“海外精选”也仅占公司总销售额(GMV)比例的5%。为什么呢?最重要的还是在跨境电商呈井喷式出现的时刻,唯品会的优势并不明显。从品类上说,唯品会号称在全球9个国家和地区有分支机构,并组建了1000余人的买手团队,实现了对1000+海外品牌的精选。但亚马逊中国目前已有400万的SKU,洋码头在去年“黑五”时SKU已超过40万,他们的品牌更多。此外,亚马逊中国能依托亚马逊的国际物流、洋码头有早几年在海淘方面深耕细作的经验、蜜芽主打母婴,目前在中国母婴电商中占比非凡,而唯品会的标签并不明显。从模式上说,将海淘特卖化也是一条尴尬之路,海外好的商品是不会有太大折扣的。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新奇特模式被开发出来。例如,洋码头、社区海淘电商小红书、自带媒介属性的网易秀品、美丽说HIGO等等,他们一方面满足了消费者的猎奇心理,一方面又能使消费者轻松购物,而特卖是做不到这种氛围的。当然,也不是说特卖模式没有吸引力,需求肯定是有的,但是无法再妖起来了。服饰本来是非标品,现在用特卖的模式来做,就是把非标品当做标品来卖,注定了自己的宿命。未来的路在哪里?尽管,为止住“扼颈之痛”,唯品会很早就开始布局,但谁“扼住了自己的颈”?唯品会显然还没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与其迎合潮流拓展业务,不如仔细研究消费者需求,用户至上。从选品上,应尽可能开发小众个性的商品。一方面,消费者已经告别了被广告驱使的盲目消费时代,消费观念趋于理性。经历了当初被限时限量的特卖忽悠购买到一堆无用之物和到被电商平台的爆款吸引剁手囤货之后,消费者的心理已经能辨别和区分,他们更希望购买到的商品是有用的,是需要的。二是小众化消费越来越明显。由于消费升级,以及出境游和理性消费观念的驱使,消费者对自己需要的东西已经形成了深刻的认知。他们不再需要平台推一大波爆款,而更希望购买一些个性化的商品,尤其是当前的消费升级下,“去品牌化”已经被相当一部分消费者认可,比起品牌,他们更在意这个商品是不是更具有高性价比,是不是更适合自己的风格,是不是不容易撞衫,是不是更能体现自己的品味。另一方面,从模式上,要告别冷冰冰的货架模式。消费者在线上购物的情形是这样的:浏览商品,看好尺寸,点击下单,等待收货。这个过程中,好的电商平台提供客服,还能接受消费者某一方面的咨询,但特卖模式没有,它给消费者的感觉更像是一个冷冰冰的货架。消费者不再喜欢这种冷清的购物,他们更希望能像在实体店购物一样“活起来”:一方面自己逛店浏览可以咨询导购;另一方面能感知周围的消费者动态,谁咨询了哪款产品,谁怎么搭配,谁又在收银台付了款。这个场景很鲜活,更能让消费者感到购物的愉快。从业务上来上,去“京东化”,可拓展但不可盲目。全品类扩张是为了流量价值最大化,但要谨慎,正如唯品旅行的上线,从服饰特卖到上线旅游,这是很清晰的业务拓展,但没有十足的把握和准确的计划,还是要谨慎盲目拓展。但是,对于唯品会来说,其实抉择很难。特卖模式别人都做了,自己如果不扩大品类,必然被蚕食;但是扩大品类,又陷入另一个同质化;做社交,模式不支撑;做开放平台,又会丧失价格优势;如果你操盘唯品会,你怎么办?这年头,“妖”的日子也不好过啊,也得升级啊……
当前阅读:
GIRDEAR哥弟女装2018夏季新品牛仔裤穿搭秘籍,一条伴...
GIRDEAR哥弟女装2018夏季新品牛仔裤穿搭秘籍,一条伴...
据美邦服饰资料显示,自去年开始品牌便从单一的休闲风...
法国时装集团SMCP(EPA: SMCP)昨日发布第一季度财报...
总部位于广州的EPO时尚集团旗下中高端女装品牌Edition...
翻翻唯品会的历史资讯:
讨厌注册?直接登录就能收藏、分享你的最爱!唯品会的东西都是正品吗_百度知道
唯品会的东西都是正品吗
按默认排序
按时间排序
唯品会是国内首家提供名牌正品保险的电子商务公司。
唯品会承诺在www.vipshop.com上售卖的商品均为严格审核的品牌正品,并由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为您购买的每一件商品承保。
如果您对在唯品会所购的商品为品牌正品存在怀疑,请立即到工商局或有资质的机构进行产品质量鉴定。假如鉴定结果为非品牌正品,可最迟在收到商品后90日内,向太平洋保险公司依法定程序索取该商品售价的全额赔偿。另请及时通知唯品会,我们将会协助您进行全面的查证调研。
唯品会对多数商品提供7天内退货服务,如果您购买的商品不合适/不喜欢,在保证商品不影响二次销售,且在您签收商品的7天内,我们可以提供一次无条件退货服务。但如您订购的商品是化妆品、香水、贴身衣物、个人护理品等如无质量问题是无法办理退货。还有少数商品需要根据相关品牌的官方要求进行退货的,详细情况请您购买时留意查看商品描述。
感谢您对唯品会的关注!
百度知道还有9条回答
我觉得唯品会的包包应该都是真的,我是没有买到过假的,品质还是有保障的。如果要在网上买东西的话,可以先去惠抗网看看能不能领张券再去买,这样还能再多省一些的
唯品会的东西我觉得是挺好的 质量应该没有问题的。不过我都是先去 给慧 领张券再去买的,就算没有至少还有返利 嘿嘿
我买过几次, 首先说衣服, 收到以后都是张的有圆珠笔划痕,本来想换说是限时折扣的东西只能退不能换,样子挺喜欢的就那么地儿了。说装饰品,买了发卡边的一圈珠子都开线了掉没了,打了几次电话终于打通了,说让我自己解决就尽量自己解决,要退货的话全部都要退当时我买了挺多的小件。 他们家的样子啊服务啊都不错的 但是出货检验的时候不仔细。 这就是大的失望。
假的,年前男朋友回家,我没时间去逛街,就在唯品会上买了两套护肤品(其中一套是我妈的),幸好我妈先试用了一下,那是护肤品吗?单说保湿水吧,刚拍在脸上就干了,这还不说关键是我妈用完后居然还脱皮了,幸好幸好及时发现,不然后果。。。。
客观的讲,有真有假,以前有些旧款式真的,不过很旧,现在买的多了,都是提价再打折,假货也比以前多了,我前几天刚买个假货,但是用过了,不好退了,理赔要出具假货鉴定书,那东西是个人都知道不是随便就能出出来的。。。
其他类似问题
唯品会:买东西的相关知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唯品会东西真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