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a综合格斗斗运动员都有兼职吗? 是不是因为练职业的MMA不能养家糊口?

无限制格斗知识
我的图书馆
无限制格斗知识
强者之路---世界综合格斗(MMA)技术发展史&&& 日,在格雷西家族的推动下,第一届UFC赛事在美国科罗拉多举行,世界性综合(MMA技术的交流平台得以建立,揭开了现代MMA运动的新篇章。四年之后日本PRIDE擂台的建立更是让综合格斗运动走向新的颠峰, UFC与PRIDE一东一西,遥相呼应,在历时近15年的发展中,MMA比赛的技术发展经历了由单一向混合的阶段,由青涩走向成熟。混沌初开—格雷西柔术一统天下&&& 在UFC1和UFC2时期参赛选手的格斗风格很明显。相扑手、拳击手、空手道选手只是使用自己善长的技术,风格相对单一。&&& 罗易斯.格雷西(Royce Graice)以独特的巴西柔术展现在观众面前:拳击手在他面前一拳未出就被拖入地面制服,强壮的肯沙姆洛克(Ken Shamrock)在罗易斯面前也只支撑了57秒就被绞杀,决赛中腿法高手吉拉德(Gerard)的拳腿在地面无法施展,罗易斯的裸绞再次令对手拍垫认输。瘦小的罗易斯3场比赛总共不到5分钟就轻取冠军,并连续在UFC2,UFC3,UFC4中保持不败战绩,证明了胜利并非侥幸。&&& 巴西柔术的缠斗风格成为UFC早期的主旋律。作为开创UFC历史的英雄罗易斯在确立了自己的王者地位之后曾说过一句话:“我三哥雷克森(Rickson Gracie)比我强10倍!” 94年被称为“400战无败战神”36岁的雷克森参加日本举办的Vale Tudo Japan大赛。如果说罗易斯让人们认识了巴西柔术以柔克刚的神奇,那么雷克森才真正让人认识到巴西柔术类似绞肉机般的可怕。他从来不会被动的寻找战机,而是主动攻击并掀翻对手,在地面以高超的技术抢占位置优势,直接进入乘骑状态,以马背拳蹂躏对手,一旦对手出现漏洞和松懈则直接以裸绞或十字固绞杀对方。在日本的比赛中,所有对手都没能避免被制服和KO的厄运。&&& 对于那个时代来说,雷克森强得令人绝望,观众关心的只是他的对手会如何被干掉,而不是谁会胜利。2000年日本英雄船木诚胜在引退战中挑战雷克森,在无时间限制,无规则限制比赛中,时年42岁的雷克森12分49秒时以标志性裸绞制服对手,以无败战绩为自己的格斗生涯画上句号。血腥与矛盾---多元化时代的来临 &如果说早期的UFC是格雷西家族的天下,那么格雷西家族完成统治期,退出舞台的时候UFC比赛风格便是真正的百花齐放。比赛风格开始多元化,主要表现在很多街斗选手的加入,如著名的街斗大王“坦克”大卫.阿博特(David Abbott)。&这位街头打架王打斗起来以蛮力和凶猛的进攻为主,以蛮牛般横冲直撞加上霸道的拳头碾碎一个个挡在身前的选手。在比赛里你也很难一眼看出其中的技术派别,力量和体格是阿博特这类街斗选手最重要的武器,当然本能的打斗必然存在很多技术上的漏洞,加上当时比赛的规则还存在过度开放的问题,并没有进行竞赛性的制约,打裆和后脑等情况也时常出现。在这样的情况下比赛变的极为血腥和混乱,UFC成为名副其实的“史上最血腥、最野蛮的比赛”。&群雄并起--打斗风格的大融合阶段 &随着规则的不断文明化,混乱期很快度过,各种技术在MMA规则下开始迅速融合。选手技术上则更有包容性,但也有着自己明显的格斗风格,基本可以区分为擅长站立格斗的打击系和偏爱地面战的缠斗系。&街斗大王们的蛮力很快被更为凶狠的技术派所超越,其中打击系的代表人物为维托(Vitor belfort)和皮德.瑞滋(Pedro Rizzo)。维托的拳法功底深厚,攻防技术都很细致,出招速度快线路合理,连击拳简直密不透风。街斗选手的拳虽然霸道但在正统的拳击技巧面前自然是破绽百出。&UFC12中体重赛制第一次正式引入,而维托凭借精准的拳法和灵活的移动一分钟内就将巨汉斯科特(Scott Ferrozzo)打倒,夺得UFC 第一个重量级冠军。在与阿博特的经典比赛中,维托的身材相比阿博特小了三圈,但凭借自己的灵活移动绕到坦克身后,从身后拳击阿博特头部,使其失去反击能力。作为一个的小个子打击系选手,他的成功证明了在MMA比赛中灵活的重拳是最有杀伤力的武器之一。&皮德.瑞滋是打击系的另一位杰出代表,师承巴西格斗大师马寇(Marco Ruas),属于Ruas Vale Tudo格斗体系的代表人物,他的打斗风格类似改良后的踢拳,在熟悉摔跤的基础上,注重以拳法和低扫来进行立体打击,通过重拳和强力的低扫摧毁对手,绝大多数的观众甚至认为颠峰时期的皮德有能力立足K-1擂台。&摔角手在技术融合与发展中的表现尤为突出。自由式摔跤世锦赛冠军马克.可尔(Mark Kerr)和世锦赛亚军马克.库尔曼( Mark Coleman)便是其中的代表。全盛时期马克.可尔的潜入和抱摔技术至今MMA界中仍无人能及,在他两米之内的对手几乎都会被强力的前冲潜抱技术扭倒,然后可尔凭借强壮的身体优势在地面进行打击和压制。而马克.库尔曼的地面捶击(GNP)在2000年的PRIDE GP赛事中大现神威,帮助其成为PRIDE初代GP冠军,GNP也发展成为MMA的主流技术之一。 &同时日本MMA 发展步伐在97年之后也由于PRIDE的诞生而越来越快。绰号“IQ选手”的樱庭和志在日本MMA 发展中绝对是重要人物,当西方的壮汉凭借身体优势横行重量级擂台之际,身体条件并不出众的樱庭靠着自己出神入化的柔术技巧屡胜强敌,先后打败4位格雷西家族成员,获得“格雷西猎人”的称号。其中樱庭与罗易斯.格雷西的90分钟鏖战已成为综合格斗史上的经典赛事。身体素质上的巨大差异决定了樱庭无法站立到格斗技的颠峰。&马克.库尔曼以他的GNP技术君临天下,在PRIDE占据了一席之地。但似乎日本擂台更适合柔术的施展,“柔术魔法师”安东尼奥(Antonio Nogueira)很快取代了摔角手对于PRIDE的占领之势,以柔术三角绞完成了技术对于身体的超越。柔术与缠斗在这段时期内成为PRIDE的主题。&打击系,摔角系,柔术系三足鼎立,成为综合格斗比赛中主要的三种风格。而这种类似三国对峙的时期也并没有持续太久,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只有最强的人才能成为唯一的王者。只有不断超越与发展,才能离王位越来越近。君领天下--全面时代 随着技术的发展,选手对于比赛规则的理解和研究也越来越充分,战术战略的作用也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无论打击系还是缠斗系都存在着自己技术上的漏洞。在UFC中马克.库尔曼因为缺乏中远距离的打击能力而败给前踢拳冠军斯密斯(Maurice Smith)。维托和皮德这样的优秀打击系选手也败在摔角选手出身的“常青树” 蓝迪(Randy Couture)笼边战术手中。UFC铁笼的网壁设计有利于身强力壮的摔角选手直接将对手抵在铁壁上,限制其活动范围并进行攻击。而精于此道老将蓝迪正是以此战胜了打击系强者。在PEIDE擂台安东尼奥的神奇柔术因为缺乏打击能力和摔法的配合而无法战胜打击和地面能力融合得几乎天衣无缝的“俄国沙皇”非多(Fedor Emelianenko)。历史发展决定了“全面型”选手成为比赛的主角。&交叉训练(cross training )开始大行其道,选手要练习不同的技术包括来自拳击、柔道、柔术、摔角、泰拳等等,这样才能知道最终自己适合哪些技术, 再从而集中训练,最后找出最适合自己的风格。在此训练理念指导下大批地面技术与击打技术都出色的选手开始涌现:如摔角出身的弗兰克.沙姆洛克(Frank shamrock),昆顿.杰克逊(Quinton Jackson)等 。随着比赛的磨练,像“冰人”查克.里德( Chuck Liddell)、克罗地亚的“腿王二世”米尔科等打击系选手也猛将辈出。他们发挥出色打击能力的同时吸取了地面技术,并将打击技术与其融合,充分发挥了打击技术的杀伤力,又不缺乏地面技术的应变力,成为了综合格斗的杰出代表。这些选手并没有明显的弱点,技术上也比较平均,加上出色的个人身体素质令他们成为新时期的优秀格斗选手。打击系与缠斗系的区分越来越模糊,双方的交战也是越来越激烈。&“冰人”里德的拳路刁钻,被称为流线拳(looping punch),意指出拳路线非直非弧,很飘忽而难以捉摸,常常能在意想不到的角度冷拳一发制敌,他打败摔角系好手“坏小子”帝托(Tito Ortiz)和老将蓝迪成为UFC新一代领衔人物,在2006年达到事业颠峰,但07年身为拳法好手的里德却被摔角出身的“人狼”杰克逊的重拳打倒。&另一个打击系的典型成功人物是“人猿”希尔瓦,他将泰拳的技术融入MMA 擂台,内围的膝法精湛,加上斗心强盛,立体攻势凶猛,被成为“野性之拳”,他以凶狠的膝撞技术和拳法两次将摔角天王杰克逊打的失去意识,并三次粉碎了樱庭和志的冠军梦,但他却止步古典式摔跤奥运军团成员丹.汉德森拳下。&“战警”米尔科的左扫一剑封喉,被称为格斗界最恐怖武器,而他的反摔能力和地面防守能力更让马克.库尔曼这样的摔跤强人都无法可施,但他却败在柔术黑带巴西小将加伯瑞的高扫之下。这些看似错位的赛果实在令人不得不感叹,现在的格斗体系已经很难区分出打击系与缠斗系的明显界线。日,罗易斯.格雷西重返UFC战场,被UFC次中量级冠军马特.休斯(Matt Hughes)铁拳TKO,这历史性的一战正式宣告了流派概念的消亡和全面发展时代真正的来临。 &PRIDE25中俄罗斯人非多横空出世,以强悍的实力登上王位,并以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全面”。非多曾获得俄罗斯桑博冠军,并且是俄罗斯柔道国家队成员,这让他的地面技术全面而丰富,俄罗斯风格的拳击训练打造出他令人胆寒的 “俄罗斯勾拳”。在他身上打击能力和地面能力都十分出色,打摔结合更有一手俄式GNP的地面绝活,加上比赛中出人意料的冷静心态在比赛中极少犯错,因此他成为如今当之无愧的MMA王者。他的成功也昭示着未来MMA擂台的发展方向:现在已经不是比拼最强流派拳法,而是比拼谁的技术更突出更全面。也许这正是发展15年来综合格斗的真正意义所在:没有最强的流派,只有最强的人,门派的概念已经成为历史的尘埃,技术的融合和交叉训练才是格斗的主旋律。&UFC发展史:一种比赛决出世界最强武术& UFC(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 ),中文叫终极格斗冠军赛,是一个美国本土的综合格斗(MMA) 组织,现任总裁是白大拿(Dana White)。因为其比赛场地在一个网状的八角笼里,所以也常被叫做“笼斗”。UFC的LOGO  起源  “通过一种比赛来找到世界上最强的武术”,第一个提出这个思想人叫阿特戴维(Art Davie),他是一个来自南加利福尼亚的广告公司经理。1991年,戴维在为一个客户做武术的市场调研时遇到了荷利安格雷西(Rorion Gracie)并成为他的学生。格雷西当时正在加利福尼亚的托伦斯(Torrance, California)经营一所巴西柔术学校,他的家族有着很长的无限制比赛的历史,他们是综合格斗的先驱。  1992年,格雷西家族拍摄了一部由家族成员主演的动作系列剧。在剧中,巴西柔术打败了来自各种不同门派的武术大师。受到这部剧的启发,戴维向荷利安格雷西和好莱坞导演兼编剧约翰米利厄斯(John milius)提议举办一届8人的,单场淘汰制的比赛,比赛名字叫做“世界大战”。来自不同门派的武术家们将会进行没有任何规则限制的比赛,来看看哪种武术才是最强的。米利厄斯是一位著名的电影导演和编剧,同时也是格雷西的学生。他答应做这次比赛的创意总监,戴维负责制定商业计划。总共有二十八位投资人为这次比赛提供了启动资金,希望比赛能够获得电视转播权。  1993年,比赛组织者开始和几个PPV的制片方进行接洽,包括TVKO(HBO)、SET(Showtime)和Semaphore Entertainment Group(SEG)。TVKO和SET都谢绝了提议,而PPV的先锋SEG则与主办方达成了协议并成为合作者。SEG找到电影艺术总监贾森屈松(JASONCUSSON)来为比赛设计了“八角形”的商标。屈松后来一直担任 UFC的制作设计师直到UFC27。SEG此后将比赛的名字改为终极格斗冠军赛(The 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即今天的UFC。  这里的门派与传统意义上人们所熟知的武当派、少林派不同。在这里指的是不同的格斗类型,如:空手道,摔角,拳击等等。  早期比赛  日,第一届比赛由大会组织者与电视媒体SEG共同举办,地点在科罗拉多州丹佛的麦克尼可斯体育馆,后来被称为UFC 1。[10]依靠巴西柔术,格雷西笑傲群雄。参加的选手包括踢拳家Patrick Smith和Kevin Rosier,法式踢拳家Gerard Gordeau,空手道专家Zach Martin,泰拳加摔角手Ken Shamrock,相扑Teila Tuli,职业拳击手Art Jimmerson以及荷利安的弟弟巴西柔术黑带罗伊斯格雷西(Royce Gracie)。罗伊斯格雷西是他哥哥荷利安亲自挑选来代表格雷西家族参加比赛的。这次比赛立刻获得了成功,总共吸引了86,592名电视观众通过PPV观看了比赛。  体育迷通常会问:“一个摔角手能打败一个拳击手吗?”而这次比赛就是来回答这个问题的。在那个时候,大部分的格斗家通常只学习一个门派的功夫,与其他门派交流的机会少之又少。罗伊斯格雷西的寝技最后被证明为第一届比赛里最有效的技术并帮他获得了UFC历史上第一位冠军。  然而,起初人们并没有打算把这项比赛办成一个常规赛事。“比赛就办这一次,”现任UFC总裁白大拿(Dana White)后来回忆到。“然而比赛实在是太成功了,所以他们决定再办一次,那帮家伙天塌下来也不会知道他们后来创造了一项新的体育运动。”  因为比赛没有体重级别限制,很多格斗家经常会面对比他们要大或者高的很多的对手。比如,绰号“巨人杀手”的Keith Hackney在UFC 3中面对的对手Emmanuel Yarborough整整比他高了23厘米,体重也相差高达180公斤。很多武术家都相信高超的技巧可以弥补体重上的劣势,一个技术高超的格斗家可以做到四两拨千斤。比如79公斤的罗伊斯格雷西获得了前四届比赛的三个冠军。因此,UFC很快就证明了块头大并不意味着就能获得比赛的胜利。  争议与改革  90年代初期,虽然UFC喊着“没有任何规则!”的口号,但是实际上还是有一些规则的。比赛不允许咬人,不允许挖眼,并且不赞成(但是允许)抓头发,头撞,踢裆,用手指钩拉带孔类器官等行为。在UFC 4的预选赛上,参赛者Jason Fairn和Guy Mezger两人赛前私下约定不许抓对方头发,因为为了比赛,两个人都把头发扎成了马尾辫。在同一届比赛上,一位倒地选手的裆部被对手连续击打。UFC,尤其是早期的比赛,以极度暴力而闻名。在UFC 5播出的时候,电视台播放了一段免责声明,告诫观众要对比赛的暴力血腥内容做好心理准备。  这项新兴运动的暴力性质很快吸引了美国当局的注意。议员约翰·麦凯恩(John McCain)在看了第一届比赛的录像后称之为令人憎恶的“人类斗鸡”比赛。他自己开始亲自领导组织取缔UFC,并写信给美国五十个州的州长,要求他们禁止举办这项比赛。对此三十六个州制定了相关法律取缔“无限制”格斗,导致UFC比赛的观看人数与之前相比大幅下降,造成多家主流电视媒体停止播放UFC。纽约州甚至在UFC 12的前夜取缔了UFC,迫使比赛临时改在阿拉巴马州多森举行。这次事件的争议性非常大,因为事后麦凯恩被揭露曾从拳击赞助商那里收取大量竞选捐款。  针对各方面的批评,UFC增强了与各个州体育协会的协作,并且开始重新设计比赛规则。包括去掉一部分令人反感的或者容易对身体造成永久性伤害的击打动作(如挖眼,击打后脑和脊椎等),同时保留击打与擒拿的基本核心要素。比如UFC 12开始引入体重级别概念。UFC 14开始强制选手佩戴手套,并且禁止踢击倒地选手,禁止拉扯头发,禁止用手指钩拉任何带孔类器官,禁止头撞,禁止对腹股沟进行击打。UFC 15对可击打范围做了进一步限制,击打后脑和对指关节的攻击被禁止。UFC 21开始实施5分钟一节比赛。至此UFC逐渐的完成了品牌再造工作,将自己成功的塑造为一项体育运动。  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之后,麦凯恩对UFC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他说:“这项运动已经成熟了,新采纳的规则更好的保护了运动员的安全,也使比赛变的更加公平了。”  迅猛发展  随着电视直播的发展,UFC的PPV付费观众数量也急剧增加。在2006年的UFC 52上,两位后来入选UFC名人堂的选手,“冰人”Chuck Liddell对Randy Couture的复仇战吸引了30万名PPV观众,这个数字是UFC 40的两倍。之后的UFC 57两人的第三战在UFC的大肆宣传下又创纪录的吸引了41万名电视观众。在这之后,UFC的观众数继续猛增,UFC 60达到62万,UFC 61达到77.5万,UFC 66则达到了里程碑式的100万付费收看者。这个时候,最具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前内华达州体育协会的行政总监Marc Ratner,成为了UFC的常务副总裁。这位当年帮助议员麦凯恩取缔UFC的得力盟友,现在却纽约时代广场上的UFC 88广告开始不遗余力的教育那帮体育委员会的家伙们,帮助他们了解什么是综合格斗(MMA)。为了帮助综合格斗(MMA)在美国乃至世界上成为一项合法运动,他一直致力于提升UFC的媒体形象。  2007年,UFC在体育博彩上的收入第一次超过了拳击。事实上,UFC的PPV收入已经打破了PPV产业的历史最高记录,2006年它以222,766,000美元的收入超过了美国职业摔角(WWE)和美国职业拳击。今天,世界上有36个国家在播放UFC的节目,而他们也计划继续扩大国际市场。为了欧洲的观众,UFC在英国建立了新的办事处,并且定期在英国和加拿大举办比赛。(&美国综合格斗UFC介绍&当前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站立格斗擂台K-1和综合格斗(MMA)组织PRIDE,它们取得的源自日本继而辐射全球的巨大成功是和日本国民尚武的天性以及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分不开的。环顾世界其它地方,综合格斗并不都像在日本一样一帆风顺。在MMA风起云涌的今天,当我们回首其满布荆棘的艰辛发展历程时,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s(UFC)无疑是值得浓墨重彩大书特书的一笔。虽然在UFC之前巴西已经普遍存在无限制私斗,日本也已经出现了大道塾、Pancrase、Shooto等准综合格斗组织,但要么因为其合法性(巴西),要么因为其武道性质而非商业性(大道塾),或者与职业摔角概念模糊(早期Pancrase),再者自身影响力不足(Shooto),它们都只是被视为综合格斗的先驱,而UFC的横空出世则揭开了现代综合格斗运动的一个新篇章,具有划时代的意义。UFC概念的问世来自于几位武术届和商界人士的头脑风暴。Rorion Gracie,现代格雷西柔术的集大成者Helio Gracie的大儿子,他是格雷西家族第一个登陆北美并使格雷西柔术在美国生根发芽的创业者,同时他也极具商业头脑,正是他将格雷西柔术注册商标,使得其他人在教授和使用柔术时只能用巴西柔术而非格雷西柔术这个名义。Robert Meyrowitz,商界精英,后来成为UFC官方推广公司Semaphore Entertainment Group Sports, Inc(SEG)的总裁和首席执行官。他们二人和Campbell McLaren,Art Davie,以及David Isaacs通过闲暇聊天逐渐形成一个商业动机——邀请各武术流派的代表人物参加一个无体重级别、无规则的终极格斗大赛,最后的冠军当然就是武林的霸主。另外,他们还为这个比赛设计了专门的比赛场地——呈八角形的铁笼子,这个铁笼日后也被注册商标并成为UFC的标志。第1届UFC于日在美国科罗拉多举行,8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武林高手会聚八角笼,他们代表的武术五花八门,包括拳击、自由搏击、跆拳道、萨瓦特(Savate,法国腿击术)、摔跤、柔道、柔术和Shootfighting,每个人都对终极格斗冠军头衔和5万美元的金虎视眈眈,这其中包括已经在日本的早期综合格斗组织Pancrase称雄的Ken Shamrock。现在看来,当时的比赛规则是非常残酷的,每回合10分钟,总时间不限,直到分出胜负为止;所有选手都赤手,除了不能嘴咬和挖眼外几乎可以使用所有攻击手段,甚至击档和后脑也属合法。经过3轮残酷的厮杀,最终的结果震惊了搏击界,柔术代表Helio Gracie的6儿子Royce Graice总共只用了不到5分钟时间就用关节技和绞技连续打败了3位其他武术的代表夺得冠军,而他的体重是8人中最轻的。当时人们对地面技术是如此的陌生,裁判也不例外。在Ken Shamrock让Patrick Smith拍垫认输(tap out)后,Patrick Smith居然抵赖,糊涂的裁判示意比赛继续,直到Patrick Smith第二次拍垫。在半决赛中Royce Gracie制服了Ken Shamrock,但由于拍垫的动作非常小,裁判并没有看见,示意已经放手的Royce Gracie继续比赛,气愤已极的Royce Gracie用裸绞(Rear Naked Choke)几乎接连绞晕Ken Shamrock和决赛对手Gerard Gordeau,从此背上了“死不撒手”的恶人骂名。第二届、第四届UFC冠军仍被Royce Graice带回了家。从2001年的UFC 31开始,Zuffa对比赛规则作了较大的调整。首先是废除既有的4个级别体重制,遵循拳击模式设置5个级别:轻量级(145-155磅)、次中量级(155-170磅)、中量级(170-185磅)、轻重量级(185磅-205磅)、重量级(205磅-265磅)。Zuffa每年举办6次UFC赛事。以下为日被内华达州运动委员会批准的UFC官方规则:比赛时间:1. 冠军头衔争夺战为3回合2. 冠军头衔争夺战为5回合3. 每回合5分钟4. 回合间休息1分钟违规行为:1. 头撞2. 插眼3. 咬4. 抓头发5. 抠嘴6. 击档7. 用指头抠挖对手的七窍或伤口8. 小关节关节技(撅手指头、脚趾头)9. 击打后脊柱或后脑10. 用肘尖向下击打11. 击打喉咙,包括扭抓气管12. 揪、扭、挠对手的肌肉13. 抓对手锁骨14. 踢击躺在地上的对手15. 膝击躺在地上的对手16. 踩躺在地上的对手17. 用脚跟击打对手肾部18. 将对手以头部或颈部着地掷向地面19. 将对手扔出八角笼20. 拉扯对手的短裤或手套21. 向对手吐痰22. 因不光彩行为导致对手受伤23. 抓住八角笼铁网不放24. 在八角笼内用辱骂言辞25. 在回合结束时仍旧攻击对手或在回合休息间攻击对手26. 攻击已经在裁判看护下的对手27. 在比赛结束后仍然攻击对手28. 蔑视裁判29. 胆怯,总是避免与对手接触,故意或持续地吐出护齿或伪装受伤30. 助手干扰比赛31. 在比赛期间抛入白毛巾获胜方式:1. 降服(1) 身体拍垫认输 (2)口头认输 (3)裁判中止比赛2. 技术性击倒,裁判中止比赛3. 判定(1) 一致性判定 (2)非一致性判定 (3)多数判定(4)平局,包括一致性平局、非一致性平局、多数平局4. 技术判定5. 技术平局6. 失格7. 放弃8. 没有结果(no contest)在UFC 13年的历史中,涌现了无数好手,他们共同见证并打造了一部美国综合格斗发展史。从最初武侠小说式的“华山论剑”,各门各派在最开放的规则下打出一个无可争议的冠军,到综合格斗概念的广泛传播,选手普遍进行交叉训练(cross training),MMA作为一项独立运动为社会所接受,UFC各期名将们功不可没。从技术上来说,UFC先后经历柔术主导、摔跤手主导并始作甬的GNP(骑乘加地面锤击)以及其后派生出来的摔跤手扭斗加GNP的风格。和PRIDE不同,UFC是在八角笼内进行比赛,笼子四周是铁网,当选手并顶在笼壁上时,他无处可逃,因此UFC不会出现PRIDE比赛常见的因选手打斗中部分身体掉出擂台而在场地中央重新开始的情况。因此很自然,UFC中的选手最大限度的利用铁笼设计,通过各种方法将对手摔倒,然后“推向”笼壁,对其进行残酷的GNP。可以说特殊的场地设计是UFC盛产打击系选手和摔跤系选手横行的主要原因之一。UFC后期纯柔术选手取得好成绩的只有巴西的Murilo Bustamante取得的UFC 35和UFC 37冠军了。日康尼迭戈州莫希干太阳竞技场,在UFC 45比赛的间歇,UFC总裁Dana White宣布Royce Gracie和Ken Shamrock成为首批入选UFC名人堂的选手。作为UFC 1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的一环,拳迷在UFC官方网站票选的UFC历史上十位最受欢迎的选手也被公布,他们分别是Royce Gracie,Ken Shamrock,Randy Couture,Tank Abbott,Don Frye,Mark Coleman,Dan Severn,Marco Ruas,Pat Miletich和Taktarov。除了两位名人堂入选者,Randy Couture是UFC历史上唯一一位获得过UFC重量级和轻重量级王者的选手,外号“美国上尉”的他,年过40仍然打败悍将Chuck Liddell、Tito Ortiz和Vitor Belfort,今年已经42岁高龄,仍然保持强健的体魄和高水准的竞技状态,不折不扣的常青树,目前是UFC最具代表性的选手。Tank Abbott可能是UFC历史上最具娱乐性的选手,街斗大王出身的他,KO对手如坦克碾过,毫不留情,但自己被打得失去直觉也不在少数。Don Frye男子汉气十足,被称为MMA界最具耐力的选手,即使跳槽到PRIDE,仍然获赠“PRIDE男塾塾长”美誉。Mark Coleman,美国奥运军团摔跤代表,GNP的缔造者,曾经UFC的统治者。Dan Severn,比Randy Couture年纪还大的不服老家伙,就凭他年过50还不退休的勇气,这十大里就该有他一席之地。Marco Ruas,巴西重量级的杰出代表,他创造的Ruas Vale Tudo格斗体系培养出了比他更狠的Pedro Rizzo。Pat Miletich,在1998年到2000年垄断了UFC轻量级冠军,在UFC 31败给Carlos Newton丢掉金腰带后,他的学生Matt Hugues不但在UFC 34打败Carlos Newton给抱了仇,而且在其后一直保持次中量级金腰带至今(BJ Penn在UFC 46击败Matt Hugues,但随后参赛K-1 MMA被剥夺金腰带),他创办的MFS(Miletich Fighting System)共培养出Jens Pulver、Matt Hugues和Tim Sylvia三位UFC冠军,从而使MFS成为最盛产UFC冠军的团队。侑于UFC在美国国内的发展空间,它的推广机构一直以来对海外市场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即使在举步为艰的SEG时期,UFC仍先后在日本举办过两次赛事,在巴西和英国分别举办过一次赛事。Zuffa时代的UFC不但后台硬,口袋里的银子也多了起来,这时它把海外主攻方向放在了日本。不但因为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格斗市场,而且因为它是UFC最大对手PRIDE的老巢。提起PRIDE, UFC是痛恨交加,在PRIDE发展初期,正逢SEG执掌UFC,很多UFC的优秀选手被PRIDE高薪挖掘,比如Don Frye、Mark Coleman、Mark Kerr、Dan Henderson等,PRIDE仰仗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依靠日本巨大的市场,无论从比赛的规模还是质量上都超过了UFC。UFC和PRIDE比较:PRIDE GP每回合比赛观众人数都能达到4万人以上,常规赛事观众也过万;而UFC目前人数最多的一场比赛也只有15000多人。PRIDE赛事基本都在大型的综合竞技场举行;而UFC基本都在赌场内举行。PRIDE赛事霸占了Sky PerFecTV体育节目PPV的前十名,从2003年以来,富士电视台在公共频道播出PRIDE赛事的剪辑版,收视率平均在10%以上。UFC基本依赖PPV,目前与Spike TV合作制作播出The Ultimate Fighter真人秀和Ultimate Fight Night赛事。PRIDE中量级和重量级都有天王级明星如Vanderlei Silva、Fedor Emelianenko、Rodorigo Nogeuira、Mirko CroCop等;而UFC在轻重量级人才济济,Chuck Liddell、Randy Couture、Vitor Belfort,但在重量级则没有一位真正的冠军,实力无法与PRIDE匹敌。在这些比较中,也许UFC唯一能胜出的是其严谨性与体育性。PRIDE的王者制度不如UFC严谨,挑战者选择易受市场和其他因素影响,而UFC在美国竞技体育大环境下要更严肃。PRIDE比赛阵容经常在比赛前几天才定下来,而UFC一般在本次比赛举行时下一场对阵已经排定。PRIDE对选手不进行药检程序,而UFC在各州运动委员会的监控下进行严格的药检,两位前UFC重量级冠军Josh Barnett和Tim Sylvia都是由于被查出服用类固纯而被剥夺了头衔和金腰带。和UFC一样,PRIDE也早已觊觎美国市场多时。PRIDE赛事很早就通过PPV运营商向北美用户转播,但用户数比UFC少很多。PRIDE也曾经和UFC达成意向进行合作,包括互派明星选手到对方参加比赛和在对方国家与对方联合举办比赛等。UFC在2003 PRIDE GP和2004 PRIDE GP分别派出了Chuck Liddell和Vitor Belfort,但一直没有看到PRIDE向UFC派出一直要求的樱庭和志。对此PRIDE老板神原信行回应,“我们一直积极向UFC推荐选手,但他们要么因为我们派的选手太强要么因为无法支付我们要求的出场费而拒绝了”。从这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两家都缺乏合作的诚意,所以最近有UFC寻求和K-1合作的消息传出并不令人意外。去年美国最大州加利福尼亚开始讨论MMA在加州的合法性,UFC和PRIDE都出席了听证会,期待美国最大市场的开放。今年PRIDE向加州运动委员会提交了在加州暂定MMA规则中加入“可供选择的”条款如绳式擂台的使用、10-5-5回合制、选手着道服和摔跤鞋的申请,但在8月末加州运动委员会拒绝了这一申请。目前看来,只要PRIDE不放弃他们注册商标的绳式擂台和回合制度,以及不引入药检制度,UFC在最近几年之内不用担心PRIDE登陆北美的威胁。传记作家Clyde Gentry在2001年出版了《无限制》(No Holds Barred)一书,介绍了UFC的起源、发展、磨难,尤其是在上世纪末受到的前所未有的压迫。当时这本书有个醒目的副标题“世界上最为人所误解的体育运动背后的 ”。今年这本书修订再版,副标题已经换为:“终极格斗和武术的革命”。事过境迁,10几年来UFC早已从半地下状态演变为颇受年轻人欢迎的健康运动,乔丹、辛迪克劳馥特、史泰龙等每每出现在UFC贵宾席。奋战在八角笼的斗士门也都被恢复了名誉,从大众眼中街头斗殴的流氓成为人们崇拜的偶像。也许在美国,UFC永远都不能取得与NFL、MBL、NBA和NHL相提并论的主流地位,但这并不防碍UFC和所有UFC的支持者为这个“终极目标”进行“终极格斗”式的努力。无限制格斗知识&& 一、UFC格斗赛事简介&&& 终极格斗大赛(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 )简称UFC,是美国举办的综合格斗(MMA)赛事,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举办首届赛事。UFC允许任何门派的武术(如空手道、柔术、中国功夫、相扑等)和奥运会的体育项目(如拳击、柔道、摔跤、跆拳道)参加比赛,并在统一的规则下决出哪种功夫最厉害。MMA比赛已逐步成为世界搏击类比赛的最终发展方向。现代的职业MMA运动员都是一些技艺高超的选手,他们都经过了多年的专业训练。现在的MMA运动员,都是世界顶尖级的选手。前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的摔跤、柔道、空手道、踢拳、柔术冠军,组成了MMA优秀的参赛队伍。   UFC的规则是,...&&& 终极格斗大赛(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 )简称UFC,是美国举办的综合格斗(MMA)赛事,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举办首届赛事。UFC允许任何门派的武术(如空手道、柔术、中国功夫、相扑等)和奥运会的体育项目(如拳击、柔道、摔跤、跆拳道)参加比赛,并在统一的规则下决出哪种功夫最厉害。MMA比赛已逐步成为世界搏击类比赛的最终发展方向。现代的职业MMA运动员都是一些技艺高超的选手,他们都经过了多年的专业训练。现在的MMA运动员,都是世界顶尖级的选手。前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的摔跤、柔道、空手道、踢拳、柔术冠军,组成了MMA优秀的参赛队伍。   UFC的规则是,除了啃咬,金属物攻击跟伤害对手眼睛外,一切攻击均可视为有效,因此吸引了柔道家,空手道家,泰拳高手等,几乎囊盖世界格斗门派的各类格斗家参与。如今,它的实况同时被40个国家转播,可称为世界上最血腥,最暴烈,最精彩的格斗大赛。格斗是在一个被金属网包围的八角形场地中进行的。二、什么是MMA?相比其他锻炼方法,MMA(mixed-martial arts,综合格斗)是一种最激烈的运动,是需要更多力量和耐力的混合训练。这项运动正在流行,而且越来越多的人从MMA训练者的身上发现到它多种多样的好处。一些俱乐部正为其会员提供一些有MMA倾向的课程,如,泰拳、卡波拉舞、跆拳道。 MMA是英文“Mixed Martial Arts”的简称,即综合武术赛或者综合格斗赛。  MMA是一种集观赏性、娱乐性、竞技性于一体的优秀运动项目,现已成为国际武术搏击比赛的主要项目。MMA运动是拳击、kickboxing、柔道和摔跤等运动的完美结合,可以说是搏击运动的十项全能。MMA比赛是体育比赛规则上的一个突破,MMA的规则对所有的武技一视同仁,不同武术流派的练习者可以在统一的规则下同场竞技。MMA运动的赛规可以让各方高手在一个公开且公平的环境下进行较量,是真实公平的一种竞赛方式。在比赛中允许使用击打、抱摔、关节技等各种技术,并在选手倒地时继续进行比赛。踢、打、摔、拿等各种武技都可以得到完美的展示。  现代MMA运动把kickboxing、柔道和摔跤、功夫等各种格斗术运动相融合,使其成为一个非常精彩的格斗比赛。MMA具有统一的比赛规则,赛规的设定不偏不倚,既不会偏向某一种武技,也不会使某种武技处于劣势。参赛者可以使用拳、踢、抱摔、锁技、绞技等多种技术。比赛可以在与拳击台相同的拳台进行,也可以在带护栏的八角形场地举行。比赛获胜的方式同拳击比赛相似,即KO胜、优势胜利、医生终止比赛、对手弃权、分数评定、或者取消比赛资格。但与拳击或踢拳比赛的不同之处在于选手也可以通过让对手认输来取得比赛的胜利。当参赛者由于被缠抱、挨拳过重或身体疲劳等原因而希望停止比赛时,他都可以主动选择认输。整个比赛过程流畅明朗,当选手倒地时比赛继续进行,裁判很少叫暂停。比赛重量级别的划分与拳击、摔跤、柔道和散打基本相同。非冠军赛一般为三个回合;冠军赛一般为五个回合;每个回合持续五分钟,每两个回合间有一分钟休息时间。MMA的历史  综合武术竞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48年古希腊时期的第三十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当时被称为Pankration。完美的参加者应该是拳击手中最优秀的摔跤手,或者是摔跤手中最优秀的拳击手。参赛者不仅需要高超全面的武技,而且良好的勇气、心理素质和战术安排也是比赛取胜的关键因素。古代时的格斗比赛,都是无规则的,是以生死来相搏的,比如罗马斗兽场以前就是用来比赛的,比赛时,选手可以使用任何招式,可以使用拳击、古希腊式搏击、摔跤等等格斗术。  现代MMA起源于二十世纪20年代在巴西出现的Vale Tudo。Vale Tudo在葡萄牙语中就是无限制的意思。  在巴西,格雷西家族于二十世纪初期开展了现代MMA运动的新纪元,他们主要应用其家族自创的自卫防身术——巴西柔术,参加组织比赛。在比赛中,任何武技都可以使用,比赛不设时间限制,不分重量级别,比赛经常会持续几个小时,而取胜的唯一办法就是击败对手。  格雷西家族于1993年把MMA比赛引入美国,即终极格斗大赛(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简称UFC)。UFC允许任何门派的武术(如空手道、柔道、相扑、自由搏击等)和奥运会的体育项目(如拳击、柔道、摔跤、跆拳道)参加比赛,并在统一的规则下决出哪种功夫最厉害。UFC使美国观众第一次在同一个场地中看到了不同格斗术间的较量。迄今为止,UFC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MMA比赛,并是世界公认的最具娱乐性与竞技性的体育赛事之一。UFC的成功得到了国际武术界的巨大支持。现在,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的冠军和各方武术高手都要参加UFC。UFC的成功带动了世界范围MMA运动的发展,MMA已成为了全球化的流行运动。迄今为止,MMA比赛在美国全国所有50个州,都已成为正式合法的比赛。除了每月一次的UFC比赛;美国全国还有将近100家的不同机构,举办着各自的MMA比赛。  在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芬兰、挪威、荷兰、丹麦等欧洲国家都已先后开展起了MMA运动。亚洲的科威特、阿联酋、韩国、台湾、泰国、菲律宾等地区也都开始举办自己的MMA比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现在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另一MMA发达国家。PRIDE是日本最大的MMA组织,和UFC并列为MMA比赛的世界霸主地位。PRIDE一般每个月都会在日本举行一次比赛,光现场观众就达数万人以上。就连一向以踢拳比赛著名的日本K-1组织,现在已经开始将其半数的比赛转变为MMA比赛。  MMA比赛已逐步成为世界搏击类比赛的最终发展方向。现代的职业MMA运动员都是一些技艺高超的选手,他们都经过了多年的专业训练。现在的MMA运动员,都是世界顶尖级的选手。前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的摔跤、柔道、空手道、踢拳、柔术冠军,组成了MMA优秀的参赛队伍。当我们站在21世纪的新起点上,纵览世界武坛;综合武术竞技已成为了当今世界武坛各类先进武术比赛的主流理念。MMA的安全性  可能一提起MMA,有人就会联系到血腥和暴力,那么MMA比赛作为一项世界范围合法化的运动它是否安全呢?对未经过MMA训练的人看来,综合武术竞技表面看来似乎是不安全的。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现代MMA应该说是一项非常安全的运动,并保持着相当良好的安全纪录。在其八十多年的竞赛史中,只出现过一例死亡纪录(1998年俄罗斯举行的一次管理混乱未经审批的比赛)。而在其他的体育项目中,如散打、拳击、摔跤、足球、甚至拔河比赛,都有过更多的伤亡纪录。其实对MMA运动的夸张描述只是一种商业上的炒作,完全是为了吸引更多观众的噱头。以下是一组关于MMA运动和其他运动的伤亡统计数据:  国际修斗(日本著名的MMA比赛组织)委员会:  六年共计482场比赛  六年共计146例受伤  受伤率9.5%(五分钟回合)  至今为止共计1例死亡  美国业余拳击联合会(1998年到2003年):  平均每年25,000场业余拳击比赛,5,000场职业拳击比赛  共计9,183例受伤  受伤率30%(三分中回合) 平均每年3例死亡(每1,000人中1.3人死亡)  美国橄榄球比赛(1998年到2003年):  每年平均12名运动员死于训练  每年平均8名运动员死于比赛  每年平均3名运动员死于中暑  每年平均250,000例脑震荡  1998年到2003年:  赛车比赛平均每年32例死亡(从1990年以来,共计260例死亡,其中观众29名,儿童5名)  赛马比赛共计128例死亡  潜水共计11例死亡  摩托车比赛共计7例死亡  跳伞比赛共计123例死亡  滑翔伞比赛共计55例死亡  登山比赛共计51例死亡  MMA运动之所以有这样良好的安全纪录,主要是因为它的规则更加的安全和人性化,运动员所受的伤害要比其他运动小得多。在过去的十年中,通过不断完善其比赛规则,MMA运动已将观赏性和安全性完美的融合。  以拳击和踢拳比赛的赛规为例:比赛中只允许使用拳、肘、腿、脚进行攻击,比赛一般为五到十个回合,选手被击倒后,裁判员要数秒。这就使得在拳击和踢拳比赛中选手们要连续多次的击打对手的要害部位,已取得胜利;而且在被击倒后,还有八到十秒继续恢复比赛的机会。除了被KO或者弃权,实力差的选手必须要忍受数秒和长回合的比赛折磨。由于头、脸、肋骨等关键部位经常受到大力的击打,所以拳击和踢拳运动员常见伤害为脑震荡、面部出血,严重的有脑损伤、内脏出血等致命性的伤害。所以拳击比赛的高伤亡、高风险纪录是和它的赛规密切相关的。  MMA比赛良好的安全性主要是来自于它合理和人性化的赛规设计:  在MMA比赛中,可以使用摔、拿手法来制服对手,从而大大减少了击打的次数。  比赛在倒地后继续进行,选手通过地面搏击技术可以在控制位置时使用关节技、绞技,从而达到没有任何流血就能够制服对手的目的。  在比赛中,选手可以主动认输,进攻方在对手认输后会停止进攻。从而能够真正做到制服且不伤人的目的,这是技击文明的良好体现。  MMA比赛的分指手套更便于使用摔、拿、关节技、绞技等较轻的伤害技术,而且此种手套比拳击手套更轻薄,不但防止手部在击打时受伤,还能减小选手击打的力度,从而提高了比赛的安全系数。  MMA比赛取消被击倒后数秒的规则,只要选手被击倒后出现失去意识情况,裁判员即可终止比赛;这样,选手就不会在不清醒时进行比赛。  所以,选手受伤一般都是些擦伤、破口或瘀青等软伤;以及手指、脚趾和面部的小伤;严重受伤的情况极少出现。  在一定意义上,现代MMA比赛实际上是拳击和踢拳比赛的替代品。MMA运动不但成功地减少了比赛伤害,还大大提高了比赛的观赏性和流畅性。所以,MMA比赛可以说是为现代体育搏击史带来了一场安全性与观赏性的革命。&&&&
馆藏&20576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子mma综合格斗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