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子 娱 乐有一个专门虐猫的贴吧的贴吧让用户参与讨论的吗?

百度贴吧的老用户在逃离,新用户能撑起它的未来吗?
在中国互联网,百度贴吧是一个类似于豆瓣一样的独特的产品,按照官方的介绍:
百度贴吧是结合搜索引擎建立一个在线的交流平台,让那些对同一个话题感兴趣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方便地展开交流和互相帮助。贴吧是一种基于关键词的主题交流社区,它与搜索紧密结合,准确把握用户需求,为兴趣而生。
从官方的介绍和你实际的使用中会发现,百度贴吧是一种将所有目的性和爱好兴趣相同的人聚集在一起的一个地方。自2003年贴吧诞生,它就成了很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很多人每天打开贴吧数次,也会花好几个小时的时间来逛贴吧。正因如此,贴吧这个产品也承载着不少人少年时代的回忆。但是随着百度贴吧推自己的 App 以及一系列商业化的动作,贴吧的用户的构成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就此,PingWest品玩采访了一些老的、新的贴吧用户,他们对于贴吧的使用、过去和现在贴吧的变化的看法,以及贴吧的移动化和商业化是否认可。从中你或许可以看出贴吧到底是死得慢还是在变好,以及商业化想象空间真正还有多少。
用户一:B,运营经理,男,现居北京,26岁,9年以上贴吧用户
作为贴吧的老用户,B 使用贴吧已有九年多,一开始接触到贴吧是因为高中后桌的女生是本校贴吧的管理员,鼓动他去帮自己做一些话题。
接触到贴吧之后,B 发现贴吧是个信息很集中的地方。开始逛别的贴吧,而不仅限于本校的贴吧。就像百度贴吧2015年推出的口号一样:&上贴吧,找组织&,B 在贴吧里找到了自己的组织。男生,爱看小说,贴吧里的小说更新的最快,而且都是同好,讨论气氛融洽。
&初期看的贴吧就是学校,跟着起哄一起玩。中期看的小说贴吧居多,但最近都被封了,因为你知道的,百度贴吧因为涉及版权问题,无差别封掉了一大批小说贴吧。后期包括现在主要是在一些数码贴吧逛逛,但是频率低很多了。&
很多老贴吧用户都像B一样,使用贴吧的频率都在不断地降低。
&以前每天都打开,还会签到,现在几天看一看。贴吧现在无差别加一堆乱七八糟的广告看着太烦了,但是商业化只是不去的一个原因吧,最主要的还是内容和互动。精品内容越来越少,回帖发帖低龄化严重,跟不上节奏了。&
贴吧的低龄化不仅仅出现在单个贴吧、个别人的印象里,而是蔓延在各个贴吧里,包括WP7吧,Kindle吧。都是毫无营养的回复灌水,也没了当初的交流氛围。
&当初还挺认真的,发帖回帖都很用心,现在就单纯当做查资料的工具。信息也很不好找,但是没有别的地方比这里更新的更及时了。&
按照B的说法,他常去的一个论坛这四五年的整体水准也一直在下降,大家都说大学生进来的太多了,帖子的质量越来越低。但是管理员一直是那么几个,所以对于百度贴吧现在的状况好像也不能怪罪于管理。大家对于贴吧的忠诚度也在不断降低。
&我认识几个技术大神,折腾破解的,以前都是有了新版本第一时间在贴吧分享。大家使用后再反馈,现在大神不愿去贴吧更新了,说没啥意思。现在即使有人再分享,也不像从前会详细提出自己的想法,而是很敷衍地感谢楼主,也没什么交流。没什么耐心了。&
而贴吧移动化推自己的App,B也很不喜欢。
&动不动就是广告,强插太明显了。老给我推荐什么贴吧,我自己想逛什么我自己知道。&
用户二:小三,医生,24岁,现居合肥。使用了5年多的贴吧用户。
小三第一次接触贴吧可能与大部分人不大一样&&他是为了了解同志的相关知识。那时候他刚刚对自己的身份产生了怀疑和好奇。那段日子里,就像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小三几乎每天都泡在贴吧上。
&现在不怎么看gay吧了,主要是我学习够了,不需要再看了。里面都太无聊了,很多小朋友问的问题发的贴子,真的挺蠢的。&
而对于贴吧商业化的一部分&&广告,小三几乎没有感觉。不过这一切都是借助于一款屏蔽手机 App 上广告的软件做到的。而小三渐渐离开贴吧却不是因为自身知识的充足,更多是因为贴吧里有用的东西在变少,而吧内搜索功能差则加剧了这一感觉。
&贴吧里现在大多数都是乱说、吐槽,就像你在看一个明星的微博评论一样。有意义的东西少,高质量的更少。而对我而言,贴吧仅有的一些意义的东西基本被知乎取代了。如果说现在我还逛贴吧,那原因真的只有纯粹的无聊了。&
用户三:佳佳,互联网投后管理,23岁,现居北京。使用贴吧8年的用户。
佳佳给我展示她的五个贴吧账号,最短的也有将近7年的吧龄。她曾经一度参与过爆吧,手速可达2秒一贴,每天泡在贴吧上十个小时。而现在几乎每半个月才想起来上一次贴吧。
&早些时候压根不玩贴吧,主要还是玩网络聊天室和BBS,因为周围人在玩贴吧,受影响就和姐们集体转战了。正值BBS没落期,各自为战,流量的引入成本也越来越高。无可避免的出现了流量降低、人员流失。&
百度的搜索作为 PC 时代拥有廉价获取流量得天独厚的优势,再加上百度对于贴吧的大力推广,这部分人自然而然地转移到了用户量更胜一筹的贴吧。
佳佳对于贴吧的商业化都表示很为理解。贴吧最让佳佳不满的,一是吧主制度的频繁更改,二则是卖贴吧的事件。但这都不是现在佳佳&离开&贴吧的根本原因。
&工作忙是一方面,主要还是贴吧没了我当时喜欢的人群和高质量的内容了。贴吧现在都是喷子和脑残。过去很走心,现在基本不说话,就是看看八卦,看看买卖(cos服装)。&
因为百度搜索的支持,贴吧是最容易获取小白用户的,小白用户一多,便会冲击优质用户。贴吧的低龄化导致了沟通成本变得非常高。而低质量的用户又生产了低质量的内容。优质用户找到了像知乎这样的替代品之后便会慢慢离开贴吧。
&其实知乎、好奇心日报这些都只能满足我看东西的需求,但是没法满足我找到有意思的人的社交需求。豆瓣现在也没落了,如果有什么可以解决这一需求的存在出现,我就会完全离开。&
用户四:尼克,市场从业,30岁,贴吧6年用户。
&贴吧的信息检索方式还停留在PC时代,信息越多越不好找。这几年偶尔登上去看看,但是发现贴子越来越少,精品的还是三年前的。&
尼克对贴吧颇为不满。
&我现在就是偶尔会顺手点一下,因为我用百科比较多。百度贴吧的广告实在是太low了,一看只有四线城市的人才会相信。还不如深挖粉丝经济来实现商业化。&
而尼克也提到了现在贴吧存在的问题,使用成本越来越高,交流的效率越来越低。贴吧原有的聚集起同好的作用也在渐渐被各类垂直社交 App 所取代,而垂直问答的提供方比百度搜索出来的也更为可信。
尼克离开贴吧后,现在主要活跃在了知乎、微博、微信、果壳上。
活跃的只有新人
2015年中旬,贴吧宣称已拥有 10 亿注册用户,820 万个主题吧,月活跃用户近 3 亿,日均话题总量过亿,日均浏览量超过 27 亿次。而2016年初有公开数据显示,百度贴吧的主题吧数量已经达到1900万个。
从数据上看,百度贴吧并没有变差,甚至越来越好,只是整个环境越来越倾向于低龄化,内容的质量变得更为差。接受采访的一个女生这么说道,&百度贴吧现在越来越成为了loser们的一个情绪出口。&
在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贴吧可以激发那么巨大的负能量?》,排名第一的答案里这样写道:
贴吧的话语权跟下限度是呈正比的。讲理的比不过CNM的。CNM的比不过有组团骂的,组团骂的比不过人肉的。简而言之,谁没下限谁有发言权。于是没下限的人驱逐有下限的人,骂五句CNM的人驱逐骂四句CNM的人。咒人母亲死的人驱逐针对攻击的人,就这样,谁不要脸谁第一。
那些创造高质量内容的人会自然离开,于是贴吧整体环境越来越下沉。但是短期内又无法判断这件事到底是好是坏,毕竟广大七八线城市的人会闲得无聊点击看似做工粗糙,动不动就需要充钱的页游。听起来有些&人傻钱多速来&的意味,所以你很难否认这些低龄用户对于百度贴吧的商业化无疑是件好事。 & 每个人都会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这也是很多人怀念过去的贴吧的原因。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贴吧这个产品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一定会出现无法满足老用户的需求情况。在老用户眼里,新用户正在用他们的方式&玩坏&贴吧。如果贴吧能满足新一波核心用户的需求,它就仍然是一个好产品。只是如果新的一波用户来成长起来后也因此离开,那么我们可以说贴吧也许永远都只是无处排泄情绪的小白们的欢场了。 & &
封面图片来自站酷海洛创意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最新图文推荐
最新专栏文章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a rel="nofollow" class="red" href="" target="_blank" color="red新版网站排行榜
===全新上线===
网友热评的文章为什么许多人都说知乎快变成贴吧了?
我不想知乎变成贴吧!我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能让我每天都看好久思考很多的APP怎么就快变成贴吧了呢?
175 个回答
这个说法在知乎很常见,但是是错的。我明确的告诉你:现在的知乎像微博,像豆瓣,但最不像的就是贴吧。早期的知乎,确实和贴吧非常像。各个领域严格闭环,用户以各自知识领域为纽带。我们在同一个知识领域,我们就会相互关注。你回答某类问题,我去看看,同意就点赞,不同意就留言;我也回答同一类问题,你也来看看,大家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用户往往是术业有专攻。这与贴吧的运作机制非常一致,贴吧通过各个子贴吧严格区分领域。贴吧是所有主流中文互联网社区中内容导向性最强的社区,没有之一。即便你在历史类已经是十级元老,你去了娱乐类贴吧也得乖乖从一级小白做起,不会因为你在A吧是元老,你在B吧就会自带光环跳级。甚至于在同一领域里,也要严格根据不同子领域来进行区分。说到底,在贴吧,你的领域比你的身份更重要。但是知乎开始转型,由内容导向性开始像用户导向性转变,这点我在我的专栏中提到过不止一次。其最突出表现就在于大V开始出现,知乎的重点开始像内容转为用户,用户成为知乎的主体。各个领域之间的闭环被模糊甚至打破,衡量大V的标准为简单粗暴的被关注数与赞同数,而不是其所在的领域及其内容。结果就是大家互相点赞,可能并不是因为这个领域我熟悉,而是这个人我熟悉。大V光环使得跨界回答变成可能,甚至在风马牛不相及的不同领域,只要有大V光环就可以“出场自带百赞”。想想“大V”这个词是从哪来的?没错,就是微博!微博是所有主流中文互联网社区用户导向性最强的社区,没有之一。微博上,只要你的大V身份足够耀眼(比如知乎最喜欢黑的某个少年团体),哪怕你只是随便发无意义的表情都能上全区热门。说到底,在微博,你的身份比你的领域更重要。所以说,知乎和贴吧的根本性区别在于两者的导向性差异。知乎只能与微博越走越近,而与贴吧越走越远。比起贴吧来,知乎的领域趋于松散,目的性较弱,好比说如果想找某个游戏攻略,最好的去处一定是以此游戏命名的贴吧,而在知乎可能什么都搜不出来(这也与知乎交互奇差的搜索有关)。贴吧的强内容导向性使得线下聚会极参与感极强,大家都因同一个主题聚会而来,哪怕你一个人也不认识,“铁打的主题,流水的会员”,可持续性较好(尤其涉及娱乐明星)。而知乎的club目前来看更像是大V粉丝见面会,大家都只记得某某某,而不会记得某某某到底来干嘛,而且如果你线上谁也不认识,那么你去了club也毫无参与感。另外,贴吧的多元化比知乎要好几个数量级,每个领域都参差不齐且各有千秋,且由于严格的领域闭环,各种风格都能互不干扰独立发展。而在知乎上却越来越趋同,大家都争先恐后的去抢“政治正确”的大旗。这些前面很多答案也说得很详尽,这里不多赘述。另外,大家提及很多的什么用户质量下降、水化、不友善变多等等。。。这与社区导向无关,而与社区开放性有关。一个社区,只要其增加开放性,这些都是必然会面临的问题,只是形式不同而已,毕竟绝大多数网民都是同一拨人。知乎现在已经放弃了贴吧的路线,不在求取内容的主导;但是与微博相比,知乎的“大V”在社会影响力公众知名度等方面都差了不止一个数量级,影响力难以望其项背;而如果想在两个导向之间求取平衡,又有一个豆瓣横在前面。关于知乎的定位问题,大家可以关注我的专栏:,对此我将进行更新。
不带这么看不起贴吧的。你以为贴吧只有帝吧兔吧戒色吧?很多专业细分领域的贴吧水平完爆知乎,还有很多小众游戏等小众领域的贴吧也内容丰富水平很高。知乎本来就没啥逼格,别觉得上个知乎好像高贵了一样,不过知乎里装逼泛滥到习以为常了而已。常有人说,就是因为啥人都进来用户太杂,很大一部分这么说的人都有个错觉:好像降低逼格的都是别人的锅,就自己是一朵白莲花一样,早期知乎根本没你位置!(当然也没我位置)补充:除了最早期以外知乎算啥精英?一批互联网相关行业中产外加一批学生聚集的地方而已,如果觉得这就堪称精英文化了。。。您的精英门槛可真低。再补充:任何情况下不应该把知乎当作百科全书式平台。知乎的优势领域很明显,即与中国中产阶级(包括未来的中产阶级)生活和关注越近的领域,知乎优势越明显。所以在知乎可以看到很多高质量的关于互联网、传媒、时尚等方面的答案,但知乎讨论政史时政本质上还是吃相稍好看点的贴吧,各自站队互相攻击,还总是能嗅到“何不食肉糜”的味道;细分领域更永远不可能跟专注小领域的论坛或贴吧比。
你都说知乎是个APP了~为数不多不像贴吧的APP也只有新华字典欧路词典之类了吧
确实有很多人说,还有说像天涯的,不过我倒没这么觉得。贴吧在寻找资源和干货贴的概率上,比知乎要高很多,相关话题的讨论,贴吧完爆知乎;贴吧分大小散聚,好的氛围与管理会塑造完全不同的贴吧环境,有的友好,有的嘲讽;贴吧的凝聚力与号召力并不逊于知乎,贴吧在线上线下号召力方面,比知乎早很多年,并且有很多线上线下组织活动的成功经验,尤其是明星应援,而知乎在这方面目前只是在Club的探索期。就拿比较专业小众的#话题#贴吧来说,不论是精华帖还是资源还是分享,都非常的“干硬”,很少有拿架子的“大神”与装逼犯,分享氛围很融洽很友善,有的贴吧比知乎还友善,友善到快腻死了...贴吧特别有趣的地方是,它比知乎更注重「内容话题导向」,而非「角色领袖导向」。像知乎就是典型的「角色领袖导向」,使得大多内容由人引导。虽然知乎也在改善,可效果并不明显。其次就是贴吧的搜索功能了,这一点直接秒杀知乎,知乎的搜索有多烂已经是人人皆知的,贴吧好歹有百度支持,在巨大的贴吧数据库里想找点资源、帖子、人,都非常容易。最后就是「贴吧」与「知乎」的价值观,贴吧属于玩的下也放的下,凝聚力较高,融入度较好,门槛更低,不存在一个大V一片小透明的情况,虽然知乎会给人一种精英鸡汤很浓郁的感觉,但贴吧里的大神比你想象中的要低调,人家不屑装逼,也不强调逼格与态度,就是玩自己想玩的。就目前来看,知乎就是微博+贴吧+知道+豆瓣的变体,谈不上什么“像谁”或“不像谁”,毕竟知乎不是第一个纯粹的本土原创知识问答社区,在网站发展中必然会取长补短,融合适合自己的东西。
别急,知乎要先加上强行全屏直播,软文,往答案插广告,炫酷会员,放烟花,美女直播,吊炸天特权,小伙伴们都在看,再每个话题都设一个话主,小话主什么的,把答案安时间排。最好再弄个房产小管家,举报一概不理这样就才能和贴吧接轨了这才是知乎贴吧化这才是知乎贴吧化对了,还要70万卖话题
互相看不起算不算生物的特性?…~~~
经常混迹于贴吧,天涯,知乎等等,下面我通过几点分析下自己所经历的贴吧和知乎,仅是个人见解,如有不同观点,欢迎讨论。一,贴吧经历
关于贴吧,第一次接触是在大一,那时候因为刚刚迈入大学,对周围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及自己性格的问题,慢慢感觉这份新鲜感转变成了孤独感。自己便开始混迹于网络找寻些许的满足。贴吧成为了我的首选,当然是我自己的学校贴吧。发帖、回帖,水贴慢慢的开始和一众吧友混熟,从线上走近线下,吧友聚会,吧友给校友募捐等等。自己也有幸在大二下学期当上了学校的贴吧吧主。之后毕业,辞去吧主职务,长期混迹于足球类
电影类,游戏类贴吧,可以说自己基本对贴吧的发展和现如今等等都有所经历。
对贴吧失望后(失望的原因后文会说),由朋友介绍开始转战知乎,此处不再详细说。二,贴吧体验
1,贴吧氛围和软环境如果是贴吧的老用户一定都经历过贴吧匿名IP时代,就是用户可以通过匿名只显示用户IP发帖,这个时期属于贴吧发展期。那时候虽然是匿名时期,但是对于给我的体验来说,贴吧用户还是相对于温和,很少有谩骂和撕逼。贴吧内容也是一些与贴吧相关的主题和帖子。但从贴吧开始不允许匿名之后,不知何时,贴吧就变了,也许是用户的暴涨,也许是相关贴吧管理团队的不作为。到处都是谩骂和广告,各种不堪入目的内容,各种与贴吧主题没有相关联的帖子。举个例子:再某足球俱乐部贴吧发一篇相对于专业分析战术和球队的精品帖子往往关注和回复的人很少,而其它水贴则颇受关注,贴子和贴吧相关度不高。随便找了个贴吧截个图,便基本能看出来。(请此贴吧吧友勿喷,只是举例说明贴吧整体现状),对于最火的李毅吧和WOW吧更不必多说了。
其实百度贴吧还是有一些相对于干净,有质量的贴吧存在的。虽然我不喜欢一些明星(韩国)贴吧吧友的在其它贴吧的NC言论,但是不得不承认一些明星类贴吧的管理非常好。一切水贴,一切不相关管的全部删除,保证了贴吧的整体清洁度相关度,可以说贴吧管理团队是用心在管理。也间接影响了吧友培养良好的发帖习惯。就不截图了,随便放几个贴吧链接大家可以自己看下,就一目了然了。
2,贴吧自身环境前文说到,我对贴吧的失望才离开贴吧,而离开的原因最重要的一点是百度开始无休止的再贴吧推广自己的产品。在帖子中添加推广帖子,让原本就杂乱而疏于管理的贴吧更加不堪入目。强迫用户下载其手机端,穿插什么美女直播等等。继续不多说,随便截张图。红框已经标出,全部是百度推广自己的产品。至于贴吧经常弹出来的弹窗我也不再多说了。下班了,等回家继续更新。继续写之前说到贴吧自身环境,这点自己认为是百度自己作死,一群曾经的忠实贴吧用户慢慢的开始疏远和反感贴吧。3,贴吧群体百科对百度贴吧的定义贴吧的使命是让志同道合的人相聚。贴吧的组建依靠搜索引擎关键词,不论是大众话题还是小众话题,都能精准地聚集大批同好网友,展示自我风采,结交知音,搭建别具特色的“兴趣主题“互动平台。
从定义中来看,为志同道合的人提供交流的平台。什么道?正道?邪道?正道则不说,邪道呢?例如某偶像组合的一些言论和行为导致群众的一致反感和反对,而身为此偶像的某粉丝再此情况下难免不知所措,某粉丝却在此偶像组合贴吧中发现一众人依旧不惜出卖祖宗,出卖良知,出卖尊严的维护偶像。以贬低国人抬高外人来抨击各种反感自己偶像的行为,仿佛看到了组织。另外,几个之前比较大家都晓得的,曾经被WOW、李毅、足球类等贴吧打着爱国圣战的理由爆过的吧。在此先不评论WOW,李毅等吧的众吧友行为,单说被爆过的这几个吧里面的内容,相信看过的人,三观尽毁。
上一段说到的是大群体。接下来说存在于贴吧中的小群体。贴吧用户分为三类,一类是只看不说偶尔逛逛贴吧,二类是很少回帖基本不发帖发帖,三类是贴吧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经常性发帖回帖,以一个2W会员的贴吧为例子,真正的活跃用户(也就是三类)其实也就不足百人。而这百人中,由因为兴趣不同,观点不同或者其它不同很容易各自成为团体。自己曾经经常去的一个贴吧。通过百度私信邀请我加入的就有差不多8个不同团体的群。虽然贴吧被定义为志同道合的人相聚在一起,但是在我看来。志同而道不合,不合的原因就是权力。说通俗点,就是哪个小团体拥有对这个贴吧的绝对掌控。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更何况一些比较知名人气比较旺的贴吧,吧主就相当于偶像,相当于至高无上,相当于这个贴吧的最高统治。所以一心想要当吧主的某些人便开始笼络吧友,建立团体,逼迫现任吧主下台。而争取权利的过程,真心觉得不逊于宫廷大戏,也不逊于某些国家或者地区的立法院,议会,参议院。此处现象不是虚构,经历过几个很有名的贴吧吧主之位斗争。具体哪几个贴吧就不具体说了。
抹黑,人肉,撕逼,自己爆自己的贴吧,恶意封号,恶意举报等等等手段不胜枚举。导致原本志同道合的一群人,最终变成了多群人。因为相互攻击,相互排斥,发的主题只有自己人回复,慢慢的前文说到的二类和一类人便感觉贴吧成为了三类人自娱自乐的地方。原本进来想看的东西已经荡然无存。4,贴子质量说到贴子质量,我不得不以百度贴吧推出贴吧会员等级制度前后区别说起。也许是百度为了贴吧活跃度,为了贴子数量,自己也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总之自从贴吧推出等级制度后,贴吧完全变了一个大样。技术贴少了,水贴多了,不够字的都加“十五字”到十五字够,等级争论开始了,删贴封号多了,各种“骗回复”,各种小尾巴,各种为了经验而漫无目的的回复。打开任意贴吧,如果你去关注这个贴子等级的话,你会发现,等级排名靠前吧友的精品率超级底,几乎没有精品贴。这也造成贴吧贴子质量急剧下降。当具有相当专业性的吧友发表技术贴而一次次石沉大海,无人问津,当发现美女自爆贴、水贴越来越受吧友欢迎的时候,技术性吧友也只能默默选择离开。这也造成了贴吧整体质量的急剧下降。
贴吧整体质量下降之后,玩贴吧的人群平均年龄也急剧下降。贴吧整体认知和判断能力也被拉低,便造成了贴吧成为了各种无脑黑和谣言的发源地。比如两方粉丝阵营A和B,A粉丝阵营某位因为个人私念或者其它原因,撰写长篇大论黑B明星。因为整体分析能力偏低,或者选择性认知。导致黑B明星的言论大肆流传,从贴吧流向互联网中。然后你就对现在贴吧中依旧流传的“周杰伦说自己是日本人”“等等谣言便不会太过惊讶了。即便有理智的声音,也被淹没。(插一句话,微信朋友圈图文信息有此趋势)5,贴吧文化
说起贴吧文化,不得不说的是李毅吧,这个被称为百度卢浮宫的地方,再几年前成为了各种互联网热词的发源地,“讲内涵 拜大帝 造天亮”,每个人都以是帝吧会员为荣,不管哪个贴吧,总有自称帝吧的吧友存在。那时候帝吧一直走在中国互联网潮流的前端。更有更多现在读起来依然回味无穷的帝吧内涵文,直播贴。
而如今的帝吧,不说也罢。曾经人人以我是帝吧屌丝我自豪,而现在呢,相信每个人都明白。曾经精品太多的李毅吧,现在早已经被各种黄,各种留邮箱,各种求种,各种广告占领。满屏看去,唉!依旧不多说,随手截现在帝吧的图。6.贴吧管理百度贴吧在大的管理体系下,将贴吧管理权限分配到吧友之中。但是每个贴吧都有自己制定的一套管理条例,各个贴吧管理根据自身贴吧的环境及定位有不同的条例约束吧友,但是管理规定制定起来简单,实行起来难,管理团队的私心和监管力度让很多吧规成了摆设。吧主和小吧不会24小时守在电脑前面。即便有夜班小吧这些无私为贴吧奉献的吧友,相对于大量帖子也有些力不从心。吧务团队用吧规约束普通吧友,而谁来约束吧务团队?另外吧务团队一方面想要贴吧整体的活跃度,一方面又希望贴吧没有太多杂乱的东西,这对于吧务来说必须权衡两者之间的权重。7.贴吧总结现如今的贴吧和中国职业联赛的球市很像,有好的主场氛围,有好的球迷,有好的球迷组织,也有充斥着谩骂,充斥着球迷泄愤,充斥着监管不足的主场。有懂球的,也有现场看球只为宣泄的。球迷之间有争吵,贴吧之间也有争吵。贴吧大环境下的影响,如同足协对中国职业联赛的影响。三,知乎体验1,初入知乎也就在1年前吧,经过朋友介绍,才认识到有知乎这个平台。第一次打开知乎,大概30分钟的体验,我对知乎的第一印象是:知乎对于新用户是不友好的,相信每一个知友刚进入知乎时候都会被知乎的搜索功能和分类查找搞得团团转。
知乎上所谓大V拿到知乎外面的“业界”,真正报出名号有人认识的,能有几个?知乎不过是一个学生狗听行业底层吹逼的网站而已。而各大企业和名流大咖入驻贴吧监控风向的时候,知乎还没出生呢。所以说知乎快要变成贴吧,我是不同意的,知乎真正的积累和影响力,距离贴吧还要差至少5年呢。
你一定是没有真正逛过贴吧。一个朋友告诉我,找不到资源,上贴吧。这句话让我获益匪浅。贴吧最大的是李毅吧不错,但是真正玩贴吧的人很少逛李毅吧的。知乎APP一打开,在首页所看见的一般都是比较精品的问答了。如果你打开知乎的某个板块下面的所有问题,你会发现和贴吧真的没什么区别。知乎的精品是无数有内涵的答案所形成的,同时是由我们这些看客顶上去的。因此可能存在某些大v在非专业领域的回答却超越专业人士回答的情况,以及现在常见的爆照赞就多的情况。贴吧的精品贴是吧主以及吧务评选的,因此较为主观。但是这也保证一些有良心的吧务不会把抖机灵的答案搞成精品,或者类似大v自带100赞的行为也是不会在良心的吧里面出现的。而且在一些专业领域的吧中的吧务往往多为专业人士或关心人士,也间接保证精品贴的优质性。某些贴吧的之所以水,是因为其吧务不作为,吧规不严格。但是不能由此得出贴吧是一个劣质平台。像我,一个acg爱好者,从贴吧里面得到的可比知乎里面所得到的多的多了。(比如初音未来吧,天降之物吧 )想看美女,美女吧则更是良心之选。里面精品贴必定要id照的,保证了人物的真实性。想看游戏攻略,lol吧,使命召唤吧,帝国时代吧。想看封杀动漫,寄生兽吧......想找同校的,北京大学吧(我怎么可能是(#?Д?))想听鬼扯,bl漫吧,灵异事件吧想追明星,周杰伦吧、akb48吧、clearlove吧、edg战队吧里面一群同好等着你呢(≧▽≦)想看网络小说,斗破苍穹吧(ノ=Д=)ノ┻━┻基本上你所需要的都能在其的贴吧中找到。当然一些疾病,比如前列腺吧,或者明显逗比的比如永动机吧、蓝猫吧,无视就好了(⊙﹏⊙)贴吧找到优质贴难于知乎,但是贴吧绝不劣与知乎,在很多专业领域甚至比知乎更好。更何况,贴吧是偏向于社交的平台,水贴,爆照贴多就是图一乐嘛。而知乎则偏向于问答,水帖相对少很正常。心态放正,别太瞧不起贴吧。最后,祝大家都能在各自的心爱的平台的里面得到知识与快乐。
我简单比较下知乎和贴吧吧:1.
两者水都很深,贴吧也有很多水平很高的人,不过不像知乎一样个人资料里写自己是做什么的,也不会专门写专业性的东西。但是熟悉了的话私聊也可以有收获。2.
吧务团队管理比较好的贴吧对日经话题的处理远远好于知乎:对于高质量的日经问题,比如"如何学习xxx"之类的,吧务都会提醒你注意精品。对于低质量的日经问题,比如一些引战话题,(++i)+(++i)之类的问题,会删帖封号。知乎对日经话题毫无作为:知乎的搜索功能很烂,有的时候甚至全文匹配都搜索不出来,这样的后果就是,一些很不错、已经有很多高质量回答的问题,很难被找到,导致这些问题被反复提问,愿意写答案的人看这些问题被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也会累觉不爱。我觉得,知乎不是做不好搜索,是压根不想做好搜索,就是需要日经话题反复翻炒吸引更多的人关注。3. 知乎有公式编辑器,支持代码格式,这点完胜贴吧。4. 知乎不可以骂人,贴吧骂人基本不管。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专门人肉的贴吧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