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手握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由棒站在大地上时电流的方向如何

手中拿一根金属棒和毛皮摩擦后.从未发现金属棒有带电现象.这是因为A.金属棒的原子核把电子紧紧地束缚着B.经摩擦后.金属棒所带上的电荷很快通过手传到大地上去C.毛皮只有跟橡胶棒摩擦时才有电D.金属棒中没有自由电荷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 题目详情
手中拿一根金属棒和毛皮摩擦后,从未发现金属棒有带电现象,这是因为A.金属棒的原子核把电子紧紧地束缚着B.经摩擦后,金属棒所带上的电荷很快通过手传到大地上去C.毛皮只有跟橡胶棒摩擦时才有电D.金属棒中没有自由电荷
B分析:摩擦起电现象普遍存在,有的物体是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电荷不易被导走,所以就带电;当物体是导体时,物体所带的电荷随时通过人体导入大地,所以它就不带电.解答:由于金属棒和手(人体)都是好的导体,金属棒和毛皮摩擦后产生的电荷很容易经金属棒和手传导到地上,使金属棒上没有多余的电荷而不带电.故选 B.点评:理解摩擦起电的普遍性,掌握绝缘体摩擦带电和导体摩擦不带电的原因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物理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的情景中,所述的力对物体有做功的是A.熊猫用力举着杠铃不动B.用力拉绳匀速提升重物 C.用力搬石头没搬动  D.用力提着水桶沿水平方向移动
科目:初中物理
题型:单选题
当验电器带有一定量的电荷后,金属箔张开了一个角度.现用一个带异种电荷的带电体去靠近这个验电器的金属小球,其最终结果是A.金属箔张角变小B.金属箔张角变大C.金属箔张角变为零D.以上情形都可能发生
科目:初中物理
题型:单选题
家庭常用的照明灯泡的功率大约为A.6000瓦B.600瓦C.60瓦D.6瓦
科目:初中物理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A是一个重为G的活塞,B是一个粗细均匀、竖直固定放置的圆筒.用竖直向下的力F1推活塞A,使其恰能以速度v1匀速向下运动(如图甲),活塞从金属筒上端移动到下端的过程中,所用时间为t1,F1做的功为W1,功率为P1;若对活塞A施以竖直向上的力F2,使其恰能以速度v2匀速向上运动(如图乙),活塞从金属筒下端移动到上端的过程中,所用时间为t2,F2做的功为W2,功率为P2.已知F1=G,P1=P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v1:v2=2:1B.t1:t2=3:1C.F1:F2=1:2D.W1:W2=1:3
科目:初中物理
题型:解答题
为了探究物体受力的情况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小林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5N的钩码如图,钩码的运动状态与测力计的读数记录如下表所示:实验次数钩码的运动状态弹簧测力计读数(N)①匀速向下运动5②匀速向上运动5③减速向下运动6.5④减速向上运动3⑤加速向下运动3.8⑥加速向上运动7.2(1)由①②可知,钩码在匀速直钱运动时,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________钩码重力(选填“大小关系”)理论依据是:________.由③⑥可知,钩码在加速向上或减速向下运动时,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________重力(选填“大小关系”)由④⑤可知,钩码在减速向上或加速向下运动时,弹簧测力计对钩码的拉力________钩码重力(选填“大小关系”)(2)一个站在体重计上的人,从站立到迅速蹲下的过程(可看作先加速向下运动,然后减速向下运动),最后静止.依上述探究情况可知体重计的示数变化是:________.A.一直增大,但最后等于体重  B.先增大后减小,最后等于体C.一直减小,但最后等于体重D. 先减小后增大,最后等于体重(3)如果一只猴子加速爬上一根竖直的竹杆,那么猴子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_猴子的重力(选填“大小关系”)(4)如果一辆在水平路面上受到1000N的水平拉力时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受到2000N的水平拉力,那么车将做________运动,此时将拉力大小改为1500N,那么车将做________运动.
科目:初中物理
题型:单选题
某同学要挑一块焦距小于6厘米的凸透镜.他用物理实验的方法对甲、乙、丙三块凸透镜进行了测试,保持烛焰与凸透镜的距离是12厘米,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请确定下列哪个凸透镜是该同学所需要的凸透镜像的性质甲倒立放大实像乙倒立缩小实像丙正立放大虚像A.甲B.乙C.丙D.以上都不是
科目:初中物理
题型:解答题
正以18米/秒的车速驶向一高山崖壁的汽车,驾驶员鸣笛4秒钟后听到回声.试问驾驶员开始鸣笛处到大山崖壁的距离是多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科目:初中物理
题型:填空题
交警在检查酒驾过程中,首先通过嗅觉感知其是否饮酒,进而通过酒精检测仪进行定量检测.该仪器原理可以简化成如图所示电路,其中R0为定值电阻,R为气敏电阻,其阻值与酒精气体密度成反比.交警能闻到酒精味是因为________.若驾驶员饮酒,检测时酒精检测仪上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电流将从人体通过,人就是电阻,所以人不仅是触电的问题,而是有生命危险。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会的,即使零线不接地,各相依然会有对地电流.电流主要来自线路与大地形成的电容效应,线路及电器的固有漏电(绝缘电阻虽然非常大但并非无穷大),还会有其它形式的对地电...
设竿上演员加速下滑的加速度为a1,减速下滑的加速度为a2;加速下滑的距离为s1,减速下滑的距离为s2;加速下滑的时间为t1,减速下滑的时间为t2;演员在从加速下...
在电路没有用电器使用时,火线零线均没有电流流过,只是火线上有电压,而零线上没有电压。当有了用电器工作时,火线与零线上才会有电流流过,同时都带有电压。你拿钳形电流...
大家还关注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土地电土地电是一种能够反映地震前兆的方便可行的测报手段,是我们测报点判断震情的主要根据。是我国人民群众发明的简易的地震预测工具。土地电的观测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在地下相距几十米到百米远的地方,埋放两个铅板,再用导线分别连接到电流表(毫安表)或电压表(毫伏表)的两端,就能从表头上观察到指针的日变化、年变化特征,这种方法是不需外加任何人工电源的。20世纪60~70年代我国的许多厂矿、学校和农村都开展过地电观测,是群测群防的重要手段之一,老百姓给了它“土地电”的美称。日天刚亮,距震中20公里的冶金102队的土地电仪器自动记录到了突跳信号。技术员姜成田等向辽宁省地震部门发出预报:“提出在我站东北方向100公里左右,今天中午将发生4~5级地震。”12月22日12时43分,在海城站东北方向的辽阳葠窝水库发生了4.8级地震。日13时50分至14时,“土地电”突跳6次,记录指针发出“嚓嚓”的划纸声。16时,海城站发出书面预报意见:今晚7~8点钟,海城东南方向将发生大于5级地震。辽宁省通过紧急电话向海城和营口有关部门部署了防震的具体工作……19时36分,地动山摇,里氏7.3级的强烈地震把一个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的城市瞬间变成了一片废墟。所幸人员都撤离了,原本可能造成10万人死亡的地震,仅有1328人死亡,这是地震预报史上一次空前的成功。 1975年海城地震的预报,土地电立了大功,令国人刮目相待,土地电一时风靡全国。1976年5月,唐山地区等很大范围的地电观测网又频频出现变化,专业人员对此进行了认真反复的核实查证,虽然有些异常确实重要,但大量的异常是农田用水、降雨、温度变化和电极不稳定等干扰造成的。在大震发生前的最后一周的会商会上,尽管曾根据土地电和专业地电观测,做出了“迁安—昌黎—青光一带可能发生4.5—5级地震”的预报意见,不过对问题的严重性是远远没有意识到的。几天之后,大震发生,震级7.8级。震后的研究表明,由于金属电极的化学电位极其不稳定,加之自然电场的复杂变化,使微小的地震信息湮没其中,土地电异常的真假难辨确实为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再加上土地电是一种“土仪器”,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决定淘汰土地电方法,土地电在我国销声匿迹。世界上的事就有那么巧!土地电刚在中国被封杀,却在西方红红火火闪亮登场。希腊雅典大学有3位教授,他们从年开始了新型土地电的观测研究,截止1998年的15年时间,对11次5.5级以上的地震居然做出了8次成功的预报,使希腊成为中国之外仅有的一个政府级的公开进行地震预报的国家。希腊把这种观测方法以3位学者的第一个字母命名VAN,从此VAN方法响彻全球,直到今天。VAN小组坚持认为,对地下电场的无人工电源的直接测量,是监测地震的最好方法之一。土地电观测中的不稳定性和干扰问题,他们也同样遇到,不过经过细致的研究,发现问题出在观测技术和数据分析上,而不在方法手段本身。于是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改进措施,比如用非极化的合金电极代替铅电极,解决了化学电位不稳定的问题;采用不等极距、电磁同时观测、数字电子测量技术等措施,有效的排除了各种干扰;采用数理分析技术,又归结出了地震电信号的特征和标志等,很好地解决了有关问题。他们的预报意见一直公开发表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并公布全部的数据和处理方法,由此取得了日、美、俄、法等多国专家的帮助,终于使新型土地电变成了香饽饽。作为一种群测群防手段,新型土地电在地震监测预报方面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尤其是其简单易行、成本低廉的特点和良好的反应还是独树一帜的。工作中需注意的是分析地震前兆的异常变化与地表干扰性噪音的不同。研究表明,前者往往具有选择性,即在构造的控制下只对某些地区反应敏感,而对另一些地区可能毫无反应;此外,地震异常信号的极性和强度比均有一定的稳定性特征等等。如何排除干扰,使地电流信号得以最大利用,已经成为地震监测工作中的一个永久性课题。
节选自《互动百科o百科词条》小题1:下面对“土地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土地电在地震前会出现信号异常,是一种方便可行的地震测报手段。
B.土地电的观测简单易行,成本低廉。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各地风靡一时。
C.土地电是把两个铅版埋在相距几十到一百米的地下,再用导线分别连接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两端。
D.土地电不需要外加的人工电源,观测时可以从电流表或电压表的表头上观察到指针的变化。
小题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土地电成功预测出了1975年辽宁海城的地震,再加上辽宁省部署及时,避免了可能使10万人死亡的悲剧。
B.由于金属电极的化学电位极其不稳定,加之自然电场的复杂变化,使土地电提供的异常数据真假难辨,这给预测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C.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之所以没有能及时预防疏散,主要是因为土地电提供的数据不准确,使人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D.虽然新型土地电在地震监测预报上还需要排除干扰,使地电流信号得到最大利用,但它仍然被人认为是监测地震的最好方法之一。
小题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土地电之所以在中国被封杀,是因为它是一种“土仪器”,并且这种预测方法和手段不稳定,容易受到干扰。
B.土地电的发明权在中国,但80年代后却被西方使用,如今响彻全球的VAN方法就是土地电方法的使用和改造。
C.如果中国不中断土地电的使用,国家重视土地电的发展与改造,那么在利用土地电对地震的预测方面,我国现在很可能会居世界前列。
D.虽然人们通过各种方法对地震进行预测,但要想准确预报出每一次破坏性地震并避免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仍然是世界难题。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土地电土地电是一种能够反映地震前兆的方便可行的测报手段,是我们测报点判断震情的主要根据。是我国人民群众发明的简易的地震预测工具。土地电的观测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在地下相距几十米到百米远的地方,埋放两个铅板,再用导线分别连接到电流表(毫安表)或电压表(毫伏表)的两端,就能从表头上观察到指针的日变化、年变化特征,这种方法是不需外加任何人工电源的。20世纪60~70年代我国的许多厂矿、学校和农村都开展过地电观测,是群测群防的重要手段之一,老百姓给了它“土地电”的美称。日天刚亮,距震中20公里的冶金102队的土地电仪器自动记录到了突跳信号。技术员姜成田等向辽宁省地震部门发出预报:“提出在我站东北方向100公里左右,今天中午将发生4~5级地震。”12月22日12时43分,在海城站东北方向的辽阳葠窝水库发生了4.8级地震。日13时50分至14时,“土地电”突跳6次,记录指针发出“嚓嚓”的划纸声。16时,海城站发出书面预报意见:今晚7~8点钟,海城东南方向将发生大于5级地震。辽宁省通过紧急电话向海城和营口有关部门部署了防震的具体工作……19时36分,地动山摇,里氏7.3级的强烈地震把一个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的城市瞬间变成了一片废墟。所幸人员都撤离了,原本可能造成10万人死亡的地震,仅有1328人死亡,这是地震预报史上一次空前的成功。 1975年海城地震的预报,土地电立了大功,令国人刮目相待,土地电一时风靡全国。1976年5月,唐山地区等很大范围的地电观测网又频频出现变化,专业人员对此进行了认真反复的核实查证,虽然有些异常确实重要,但大量的异常是农田用水、降雨、温度变化和电极不稳定等干扰造成的。在大震发生前的最后一周的会商会上,尽管曾根据土地电和专业地电观测,做出了“迁安—昌黎—青光一带可能发生4.5—5级地震”的预报意见,不过对问题的严重性是远远没有意识到的。几天之后,大震发生,震级7.8级。震后的研究表明,由于金属电极的化学电位极其不稳定,加之自然电场的复杂变化,使微小的地震信息湮没其中,土地电异常的真假难辨确实为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再加上土地电是一种“土仪器”,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决定淘汰土地电方法,土地电在我国销声匿迹。世界上的事就有那么巧!土地电刚在中国被封杀,却在西方红红火火闪亮登场。希腊雅典大学有3位教授,他们从年开始了新型土地电的观测研究,截止1998年的15年时间,对11次5.5级以上的地震居然做出了8次成功的预报,使希腊成为中国之外仅有的一个政府级的公开进行地震预报的国家。希腊把这种观测方法以3位学者的第一个字母命名VAN,从此VAN方法响彻全球,直到今天。VAN小组坚持认为,对地下电场的无人工电源的直接测量,是监测地震的最好方法之一。土地电观测中的不稳定性和干扰问题,他们也同样遇到,不过经过细致的研究,发现问题出在观测技术和数据分析上,而不在方法手段本身。于是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改进措施,比如用非极化的合金电极代替铅电极,解决了化学电位不稳定的问题;采用不等极距、电磁同时观测、数字电子测量技术等措施,有效的排除了各种干扰;采用数理分析技术,又归结出了地震电信号的特征和标志等,很好地解决了有关问题。他们的预报意见一直公开发表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并公布全部的数据和处理方法,由此取得了日、美、俄、法等多国专家的帮助,终于使新型土地电变成了香饽饽。作为一种群测群防手段,新型土地电在地震监测预报方面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尤其是其简单易行、成本低廉的特点和良好的反应还是独树一帜的。工作中需注意的是分析地震前兆的异常变化与地表干扰性噪音的不同。研究表明,前者往往具有选择性,即在构造的控制下只对某些地区反应敏感,而对另一些地区可能毫无反应;此外,地震异常信号的极性和强度比均有一定的稳定性特征等等。如何排除干扰,使地电流信号得以最大利用,已经成为地震监测工作中的一个永久性课题。
节选自《互动百科o百科词条》小题1:下面对“土地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土地电在地震前会出现信号异常,是一种方便可行的地震测报手段。
B.土地电的观测简单易行,成本低廉。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各地风靡一时。
C.土地电是把两个铅版埋在相距几十到一百米的地下,再用导线分别连接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两端。
D.土地电不需要外加的人工电源,观测时可以从电流表或电压表的表头上观察到指针的变化。
小题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土地电成功预测出了1975年辽宁海城的地震,再加上辽宁省部署及时,避免了可能使10万人死亡的悲剧。
B.由于金属电极的化学电位极其不稳定,加之自然电场的复杂变化,使土地电提供的异常数据真假难辨,这给预测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C.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之所以没有能及时预防疏散,主要是因为土地电提供的数据不准确,使人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D.虽然新型土地电在地震监测预报上还需要排除干扰,使地电流信号得到最大利用,但它仍然被人认为是监测地震的最好方法之一。
小题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土地电之所以在中国被封杀,是因为它是一种“土仪器”,并且这种预测方法和手段不稳定,容易受到干扰。
B.土地电的发明权在中国,但80年代后却被西方使用,如今响彻全球的VAN方法就是土地电方法的使用和改造。
C.如果中国不中断土地电的使用,国家重视土地电的发展与改造,那么在利用土地电对地震的预测方面,我国现在很可能会居世界前列。
D.虽然人们通过各种方法对地震进行预测,但要想准确预报出每一次破坏性地震并避免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仍然是世界难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土地电土地电是一种能够反映地震前兆的方便可行的测报手段,是我们测报点判断震情的主要根据。是我国人民群众发明的简易的地震预测工具。土地电的观测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在地下相距几十米到百米远的地方,埋放两个铅板,再用导线分别连接到电流表(毫安表)或电压表(毫伏表)的两端,就能从表头上观察到指针的日变化、年变化特征,这种方法是不需外加任何人工电源的。20世纪60~70年代我国的许多厂矿、学校和农村都开展过地电观测,是群测群防的重要手段之一,老百姓给了它“土地电”的美称。日天刚亮,距震中20公里的冶金102队的土地电仪器自动记录到了突跳信号。技术员姜成田等向辽宁省地震部门发出预报:“提出在我站东北方向100公里左右,今天中午将发生4~5级地震。”12月22日12时43分,在海城站东北方向的辽阳葠窝水库发生了4.8级地震。日13时50分至14时,“土地电”突跳6次,记录指针发出“嚓嚓”的划纸声。16时,海城站发出书面预报意见:今晚7~8点钟,海城东南方向将发生大于5级地震。辽宁省通过紧急电话向海城和营口有关部门部署了防震的具体工作……19时36分,地动山摇,里氏7.3级的强烈地震把一个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的城市瞬间变成了一片废墟。所幸人员都撤离了,原本可能造成10万人死亡的地震,仅有1328人死亡,这是地震预报史上一次空前的成功。 1975年海城地震的预报,土地电立了大功,令国人刮目相待,土地电一时风靡全国。1976年5月,唐山地区等很大范围的地电观测网又频频出现变化,专业人员对此进行了认真反复的核实查证,虽然有些异常确实重要,但大量的异常是农田用水、降雨、温度变化和电极不稳定等干扰造成的。在大震发生前的最后一周的会商会上,尽管曾根据土地电和专业地电观测,做出了“迁安—昌黎—青光一带可能发生4.5—5级地震”的预报意见,不过对问题的严重性是远远没有意识到的。几天之后,大震发生,震级7.8级。震后的研究表明,由于金属电极的化学电位极其不稳定,加之自然电场的复杂变化,使微小的地震信息湮没其中,土地电异常的真假难辨确实为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再加上土地电是一种“土仪器”,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决定淘汰土地电方法,土地电在我国销声匿迹。世界上的事就有那么巧!土地电刚在中国被封杀,却在西方红红火火闪亮登场。希腊雅典大学有3位教授,他们从年开始了新型土地电的观测研究,截止1998年的15年时间,对11次5.5级以上的地震居然做出了8次成功的预报,使希腊成为中国之外仅有的一个政府级的公开进行地震预报的国家。希腊把这种观测方法以3位学者的第一个字母命名VAN,从此VAN方法响彻全球,直到今天。VAN小组坚持认为,对地下电场的无人工电源的直接测量,是监测地震的最好方法之一。土地电观测中的不稳定性和干扰问题,他们也同样遇到,不过经过细致的研究,发现问题出在观测技术和数据分析上,而不在方法手段本身。于是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改进措施,比如用非极化的合金电极代替铅电极,解决了化学电位不稳定的问题;采用不等极距、电磁同时观测、数字电子测量技术等措施,有效的排除了各种干扰;采用数理分析技术,又归结出了地震电信号的特征和标志等,很好地解决了有关问题。他们的预报意见一直公开发表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并公布全部的数据和处理方法,由此取得了日、美、俄、法等多国专家的帮助,终于使新型土地电变成了香饽饽。作为一种群测群防手段,新型土地电在地震监测预报方面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尤其是其简单易行、成本低廉的特点和良好的反应还是独树一帜的。工作中需注意的是分析地震前兆的异常变化与地表干扰性噪音的不同。研究表明,前者往往具有选择性,即在构造的控制下只对某些地区反应敏感,而对另一些地区可能毫无反应;此外,地震异常信号的极性和强度比均有一定的稳定性特征等等。如何排除干扰,使地电流信号得以最大利用,已经成为地震监测工作中的一个永久性课题。
节选自《互动百科o百科词条》小题1:下面对“土地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土地电在地震前会出现信号异常,是一种方便可行的地震测报手段。
B.土地电的观测简单易行,成本低廉。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各地风靡一时。
C.土地电是把两个铅版埋在相距几十到一百米的地下,再用导线分别连接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两端。
D.土地电不需要外加的人工电源,观测时可以从电流表或电压表的表头上观察到指针的变化。
小题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土地电成功预测出了1975年辽宁海城的地震,再加上辽宁省部署及时,避免了可能使10万人死亡的悲剧。
B.由于金属电极的化学电位极其不稳定,加之自然电场的复杂变化,使土地电提供的异常数据真假难辨,这给预测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C.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之所以没有能及时预防疏散,主要是因为土地电提供的数据不准确,使人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D.虽然新型土地电在地震监测预报上还需要排除干扰,使地电流信号得到最大利用,但它仍然被人认为是监测地震的最好方法之一。
小题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土地电之所以在中国被封杀,是因为它是一种“土仪器”,并且这种预测方法和手段不稳定,容易受到干扰。
B.土地电的发明权在中国,但80年代后却被西方使用,如今响彻全球的VAN方法就是土地电方法的使用和改造。
C.如果中国不中断土地电的使用,国家重视土地电的发展与改造,那么在利用土地电对地震的预测方面,我国现在很可能会居世界前列。
D.虽然人们通过各种方法对地震进行预测,但要想准确预报出每一次破坏性地震并避免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仍然是世界难题。
科目:最佳答案见解析解析
小题1:无小题2:无小题3:无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高深问题:在人站在地面上触碰三相高压电“单线”为什么能电死人?站在地上,触碰悬空的单相220V“单线”会触电么?这里的触碰高压电线,不是说一手抓火线,一手抓零线那种是仅仅触摸高压线“单线”一根火线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对于电源来说,电流流入等于流出。三相高压电线之间成回路关系,而人触碰单线,不能与高压电源构成回路,应该不会触电才对,可是还是会触电。为什么?难道是因为三相电的N线与“地”相连么?而人再与地相连,实际上构成了回路么?之前有说法,触电最担心的不是电压,而是电流,我是这样理解的,因为就算不构成回路,但人体在离地状态与高压线触碰时,人相当于一个“单极电容”,这个电流是电容电流,所以虽然电压比较高,但没有构成回路的人体,通过的电流有限。而当电压频率较高时,即使电压较低,但作为电容的人体也会有较高的电流。这个理解正确么?
挚爱小段0373
有电势才有电压三相电是矢量,有零电势点的,相对于零电势点,每一相电压都是220。两相电压是有120度的相位的,可以简单理解为两相电的夹角为120度,所以两相电只和为380V。而不是相加为440V。大地也是零电势,所以也相当于零电势点。220电是任意取三相电中的一相再加一根零线(简单理解为从零电势位引出的线)构成的。所以人站在地上摸三相电任意一相都有220的电压,会触电,而220单相中火线跟380中单相是一样的所以也是220伏,会触电。只有摸到零线时不会触电。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地电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