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福建南靖土楼旅游攻略土楼的感想20字

  春末夏初,端午节近,南方天天不是细雨如丝,就是豪雨磅礴,人都几乎可以拧出水来了,查的福建有几天晴天,不失时机去邻居家赶赴一场阳光大餐、山水盛会。  计划是:广州火车出发,第一站南靖云水谣---动车到福州---汽车到周宁鲤鱼溪---汽车到武夷山---火车到厦门---火车回广州。  若按计划,由广州到福建南靖土楼很方便,坐晚上20.45分开的火车,次日一早7点到漳州,再坐15分钟动车到南靖,可以搭乘车站大把的私车(约40元)也可以1元钱到南靖汽车站17元到云水谣。私觉得要节省时间私车快捷且直接送到预订好的客栈。也可以事先让客栈老板介绍信得过的司机。  另一种快捷方式,在漳州下车后,可以电召的士公司直送到云水谣,(若四个人平摊也很合算)  旅行计划图:  
楼主发言:297次 发图: | 更多
  纷纷这几年国内国外走南闯北的,转的地方都让人数不过来了,好生让人羡慕的节奏。。。
  带上小萌愉快出发    漳州的街道      
  在南靖前往云水谣的路上        
  南靖“云水谣”原名长教,村中幽长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楼,还有那灵山碧水,无不给人以超然的感觉。  2005年底,张克辉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寻找》,由尹力执导,陈坤、徐若瑄、李冰冰主演的电影《云水谣》,曾经在此拍摄取景。当地政府将村中这条长10余公里,全部用鹅卵石铺成的古道正式命名为“云水谣古栈道”,将长教命名为“云水谣”古镇。                
  http://mp./s?__biz=MzAxODA1NjIwOQ==&mid=&idx=3&sn=d43d37c01db8baa2c48fcd3bfa49fda1&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d  
  落阳同学,有机会我们约上一起逛吧
  大榕树下,九龙河畔村民的露天小茶馆一桌挨着一桌,叫卖着自家摘采、制作的茶叶,只要买了,就可以无限制在这里免费品尝各类茶叶,附带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和愉快的心情都是无限制免费的哦  http://img    /p/m/.jpg                        
  溪河两岸,数十棵百年老榕沿岸排列,蔚为壮观,老榕树盘根错节,枝繁叶茂,历经沧桑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光影从树影中漫射下來,铺满在潺潺的流水上,斑斑的石道上,一种亲近、回归自然的感觉油然而生。                                
  云水谣古镇中心小广场,是当年拍摄《云水谣》的主场地      
  这座小木桥是为了拍摄《云水谣》剧组搭建的,良心工程啊,10年风雨依然坚固,小桥、老榕、卵石路、清溪水搭配的十分和谐悦目,为小村增色不少                  
  大水车和碾坊也是剧组为剧情搭建的,现在已经成为云水谣的标志了。              
  蓝天、绿树、青溪、褐石,轮随风转,水循轮流,美的天成,美的自然                        
  福建一直就是很低调但是十分不错的地方~
  小溪中的石墩,是溪流上的小桥,踩着过河,看流水穿石而过,只觉得任他经年如水,我自岁月静好                                
  哈哈哈,我的家乡。必须顶一下!!!  
  什么时候能到中华奇观阿,浦源镇阿,期待阿!  
  谢谢看帖的朋友
  中心广州的农家,也是《云水谣》的内景地,精明的主人因地制宜办起了特色客栈,摆设一如当年,入住的客人也可以和主人聊聊以往的趣事哦          剧中场景    老板家的实景  
  一条悠悠卵石古道,一排郁郁沧桑老榕,一条清清九曲涧水,一架斑斑老木小桥,一座巍巍神奇土楼,远山很安静,近水很逍遥,一切都那么的干净美好,恬静和灵秀                                                  
  芳草萋萋,流水潺潺,青天下的静美,绿地上的安详,在岸边的长廊上打个盹,歇歇吧            
  由大大小小鹅卵石铺就的古道,早就被水流和岁月磨砺的圆润光滑,赤脚踏行在石头上,慢慢体验和亲近大自然给予的最温馨最柔和的按摩。提议爱美的姑娘们,千万不要踩着高跟鞋来体验哦,大自然会和你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的                                      
  源远流长的长教溪,来源于九龙江水系,经过山林,岩石的渗透过滤,来到长教时,已是碧绿如玉,清澈见底,是这个小山村最崇高的母亲河,也是游人最迷恋的胜地                                                                  
  每当溪水满满时,不知是景区安排还是个人喜好,总有一个年轻人临水奏乐,琴声悠扬在静静的水面,如阵阵清风,诉说情怀,如缕缕花香,沁人心灵,抱膝溪岸,心静如水    
  村口的关良桥(音),在泡茶时问茶馆老板娘的,说,原来的木桥因旅游的人数太多,怕不牢固拆除重新修建的水泥桥,虽然有点仿古,还是和古村的韵味有点不搭。    桥侧红红火火的仿古商业街,基本是茶馆、饭店      大桥下的小吃摊,环境一级棒,老榕下,溪水边,既能看大桥和商业街人来人往的热闹,又能隐身榕荫下独享清凉。    这个绝佳的位置姐承包了,连着两天在这里点份小吃,独坐半晌          你说,你是不是个吃货  
  清溪两岸,景致不同,那边翠竹摇风,绿荫浓浓,充满了山野情趣,这边,卵石铺就的河滩,小鸭或恬息,或戏水,村民一如往常过着自己的日子,充满了生活气息        河滩也是游人漫步的好地方  
  河滩上的音乐广场,周末或节日,这里有民俗表演  
  路灯,小土楼造型,很萌  
  跨过潺潺溪流,沿着鹅卵石路向古村深处走去,这里没有游人,也就没有了喧闹,一座座赭黄色带着历史沉淀的小屋、土楼,墙角路边的瓜棚豆架,见缝插针的片片茶园,绿油油的吐露着生机,四处游逛的小鸡,堆成垛的木柴,这才是村民原生态的生活,实际的场景                                                
  一堵苍苔斑斑的残墙,一片卵石磊磊的石壁,一座岌岌可危的老宅,一种厚重、沧桑、悲怆的无声诉说,让来这里的行者,抿生探索这断壁残垣后面隐藏着哪些神秘有根往事的冲动。                
  村子里随处可见的土楼,外观上看,高大坚固,巍巍壮观,但进内一见,大多人去楼空,就算有人也是只有老人和小孩居住在一楼,二楼以上基本空置,存放杂物。幸好老祖宗的根基十分牢固,百年风雨,依然屹立。绝非现在的豆腐渣可比    钟兴楼,始建于1933年,由简石岩、简昌时合资兴建,楼间各半,为通廊式方楼,楼高4层,每层34间,共136间,四梯一大门,一口水井    
  去鲤鱼溪的话建议去周宁陈峭吧,还有九龙瀑布,鲤鱼溪没什么好看的,现在都是人工的了。。。
  翠美楼,建于1831年,共四层,每层34间。是一座圆楼,这座土楼的“妙处”是,楼的三层和四层柱子是歪的。底下两层的柱子是直的,但到了三层和四层,柱子突然成了斜的,并且不是往一个方向倾斜:三层是向左侧斜,四层则是向右侧斜。这也叫“东倒西歪楼”,裕昌楼,是福建土楼中最著名的“东倒西歪楼”,但比美翠楼规模大了很多。      整座土楼有一半的屋子是完整的,其他的只有框架。但土楼的神奇之处就是,就算一部分残破,其他部分却可以照常居住。    
  进士楼,原名德和楼,因始建者简放林的祖父中过进士,故改名      进士楼最奇特的是楼前有一半月形池塘      进士楼傍边还有一座色彩斑斓的土地庙    门楼上的彩龙十分传神  
  福源楼,建于1935年,为通廊方形,高三层,共72间,四楼梯一大门,一口水井    
  福山楼,最奇特是土楼里还有一个土楼      
  以上的土楼,不是景区范畴,若想进去参观,要收5元参观费,收的款项,在年底时同楼的人平均分配,等于额外创收      
  悠悠远山,绿绿茶园,黄土楼,清溪水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淳朴自然、祥和静美,置身如此,飘飘然,让心灵陶醉在大自然绝美的韵律中去,                          
  不知不觉中,天色暗了下来,溪边的木房土楼亮起了华灯,别看白天云水谣游人不少,但留宿的不多,入夜后的小村十分恬静,除了哗哗的溪水,就是夜归人的脚步,还有在夜风中摇曳的红灯笼,杞人忧天担心哪些门可罗雀的酒吧,不知能撑多久        
  去鲤鱼溪的话建议去周宁陈峭吧,还有九龙瀑布,鲤鱼溪没什么好看的,现在都是人工的了。。。  -----------------  考虑到要去武夷山,所以否掉了要爬山的景点,但好想去白水洋啊
  白水洋欢迎您,周宁过来走高速只要半小时的
  云水谣民宿、客栈很多,有自家老宅改建的,有土楼重新装修的,有的小资味浓,有的民风淳朴,周末节日需要预定,平时很多选择,这次网上一见倾心,是我要的风格,就这家了              有小酒吧放映室,哈,天天放《云水谣》        有萌宠大师兄(老板外号叫猴子)    有茶室可供免费品茶    夸他家茶好喝,临走,老板娘阿姨还送了我一大包(约半斤)让我路上喝    猴子老板说,你一人,点菜也挺麻烦的,(客栈也经营客人点菜)不嫌弃就和我们家一起吃好了,这是猴子妹妹给我夹的一条大大的溪鱼,很鲜很好吃但多刺    第二天,看其他客人点的炸溪虾很是诱人,就不沾老板的饭了,照样板点了一份    老板娘又送了一条鸡腿,哈哈,太谢谢啦,(他家的咸鸡特别好吃,这时一个人旅游的劣势就凸显了,没法点太多的美食啊)    有活动室,老板猴子说,近期准备向文艺青年靠近,开办书吧音乐吧  
  在村里瞎逛时,路遇好几家风格迥异的客栈,都很有味道,土楼很想试试哦,可惜周边环境不太理想,深居村里,不临河      也有的客栈不做散客,只接团队        
  这家不错,和我住的客栈风格一致,就不折腾了          写生、摄影基地,可以住宿还包早餐,喜欢拍照的同学,可以找到知音    
  6月7号  南靖土楼风景区分A、B两条线  A线包括田螺坑土楼群、裕昌楼(东倒西歪楼)、塔下村三个景点,这三个景点之间距离很远,没有交通工具无法一天步行走完。门票100元,学生票半价(建议一天)  B线包括云水谣、和贵楼、怀远楼三个,之间距离各20分钟,完全不需要交通工具,门票90元,学生票半价  但两线之间很多村民经营带蓬摩的,1辆可坐4人,100元三个景点走完附带讲解,很可算。  
  和贵楼,沿着长教溪,过小木桥就是瓜棚搭成的栈道,尽头高高的方形土楼就是了                    
  和贵楼,建于清雍正十年,即公元1732年,距今已有两百多年,大楼高21.5米,共有五层,是福建土楼中唯一的一座五层楼高的方楼,堪称福建土楼中方楼的典型代表。      “和贵”寓意“以和为贵”,大门两侧有一幅嵌字联:  和亲既康禄  贵子共贤孙  是其简姓家族的族训。    从和贵楼飞檐翘角的大门进去,是一个院子,然后再正门才进入到土楼内,在闽南,这种院子包围着土楼的形式叫“厝包楼”据当地的谚语:“厝包楼,儿孙贤”        土楼正中间还有一个方形的小院子,这叫“楼包厝”。当地谚语:“楼包厝,儿孙富”    
  和贵楼还有两处与众不同的奇特之处,  其一:和贵楼建在一块沼泽地上的,据说,当初简姓族长简次屏选址建楼,并未发现这是块沼泽地,准备盖楼时,才意识到此地不宜,但他并没有放弃,一面安抚民心,称此地为万年福地,惠及子孙,另一面集思广益,招贤出策,最后打下了100多立方米的松木排桩,来解决处理且加强地基的稳定与牢固性,终于建起了这座五层高的方楼。两百多年来,和贵楼固若金汤,风雨不动,安如泰山。    唯有楼中小天井约10方面积的卵石地面会随脚步的踏跺震动起来      
  其二:  楼中两口水井,相距十八米,井水水位均高出地面,左边那口井,清亮透澈,水质甜美,而右边那口井污秽发黄,浑浊不堪,完全不能饮用。亦被称之为“阴阳井”  这是由于两口井材料构造的不同造成的奇特景观。由于沼泽地浅层是腐烂的沼泽水,而深层是可饮用的地下水。所以在设计时都将两口井打到了地下水层。但是,清水井是由水泥砌成,而浊水井是由小圆石堆砌而成。这就导致了清水井壁缝隙较少,而浊水井壁缝隙较大。而两口井在通过沼泽水层时大量沼泽水渗入浊水井导致其浑浊污秽,而清水井却没有太多渗入所以可以饮用。  这是清水井      这是污水井    
  按照土楼的建筑结构和当地人居住习惯,一层基本上都是各家的厨房,二层是储物间,三层以上才是居住的屋子。现在村里人大多迁出土楼,另外盖有卫生间的房子了,所以,云水谣的土楼大多只有一楼改成商铺坐生意了,其余空置放杂物了    就算是空置,而且也买了门票,但土楼里不成文的规定,要上楼参观需交5元,这笔钱由土楼居民年底私分。  
  交了钱,上楼细看,一座土楼,聚集着大家族众多的人丁,据说,鼎盛是有300人在此济济一堂,族人和睦而居,守邻相互,敞开的回廊不需要任何隔挡,可见民风之淳朴和善,族人之团结友爱              
  中间的楼包厝是祖堂兼私塾学堂      
  最高层正中供奉神灵    楼上基本无人居住了,这位孤寡老人无处可去,居住在二楼,若有去土楼的同学,看到这位老人,资助一下吧  
  建造和居住土楼因为闽西南山区历史上便是盗匪四起,聚族而居是聚集力量、共御匪患的现实需要,所以土楼都具备完善的防御功能,外墙厚一至二米,一二层不开窗,只要储备足够的粮食,本身楼内有水井,坚固大门一关,土楼便成坚不可摧的堡垒。   从走廊的透气口还是观察口可以看出厚达1米多的土墙  
  和贵楼,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和贵楼四周景色宜人,不愧为先人看中的风水宝地,背后青山为靠,门前四季长春,不远处的土楼,邻近的村落都是绝色搭配                    
  和贵楼在长教溪的上游,怀远楼在下游,中间是云水谣,游览完和贵楼,顺流而下,就到了怀远楼    
  怀远楼,建于清宣统元年(1905)年,是建筑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好的双环圆形土楼,堪称汉族民宅建筑艺术的佳作,2006年5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墙体的基石是高约两米的鹅卵石,上面坚实的土墙,至今光滑无任何剥落,  
  怀远楼,大门顶上绘有八卦,八卦下方是大大的“怀远楼”三个大字——怀远楼的名字有两个涵义:一是楼主来自河北怀杨简氏家族,另一个则是要告诫简氏子孙要胸怀远大志向。两侧是一副对联:“怀以德敦以人籍此修齐遵祖训,远而山近而水凭兹灵秀育人文。  
  好想去
  楼主啊.给个小小的建议.相机iso太高了.可以调小点.晴天100-200就够了.好几张片都曝光过度了.
  楼上的朋友,是手机拍的,相机太重,一人独行,越轻装越好,谢谢啦,看看手机有没有调置功能等会研究下
  哥哥,小女子这厢有理了!!微信号:ccc9989757
  怀远楼是双环圆形土楼,走进大门,两边的侧门通向外环的住宅    外环住宅面向内环的砖墙    
  进大门不走两侧的侧门,正面就是“楼中楼”内环的“诗礼庭”,两侧石刻的对联:“诗书教子诒谋远,礼让传家衍庆长”,虽然岁月冲刷,字迹有点模糊,但其家族的耕读传承的门风依然清晰可见    进门口的反面上悬挂“助我义师”滏金匾,据说是民国将军何应钦所题。    
  大门至诗礼庭通道两边分别有砖墙把大天井隔开,砖墙上的镂空琉璃砖据说是屋主由德国带回来的    锦上添花图案    铜钱图案  
  @木叶纷纷
22:36:57  其二:  楼中两口水井,相距十八米,井水水位均高出地面,左边那口井,清亮透澈,水质甜美,而右边那口井污秽发黄,浑浊不堪,完全不能饮用。亦被称之为“阴阳井”  这是由于两口井材料构造的不同造成的奇特景观。由于沼泽地浅层是腐烂的沼泽水,而深层是可饮用的地下水。所以在设计时都将两口井打到了地下水层。但是,清水井是由水泥砌成,而浊水井是由小圆石堆砌而成。这就导致了清水井壁缝隙较少,而......  -----------------------------  橡树林酒店 还可以。早餐丰盛 。
  穿过半月形小天井,迎面就是主体建筑“斯是室”,横匾“斯是室”,寓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刘禹锡《陋室铭》)。两边的对联:“斯堂诓为游观极计敦书开耳目,是室何嫌隘陋惟思尚德课儿孙”表明这里不但是族中长辈议政的地方、也是小辈课业的场所      这么精美的木雕除了斯是室,别无二家,可见当年屋主的财力雄厚和品味高雅  
  5月5日-13日河北自驾武夷山,福州,安溪,厦门,土楼,霞浦。感受最深处处美景,山山茶香,宜闲宜慢,十分惬意,确实好去处。  
  唉,现在却是斯文扫地,不闻朗朗读书声,却听买卖吆喝声,不见排排课桌椅,只见家家茶叶摊    
  /widget/6_cccccc_dddddd_1/multiPlayer.swf
  怀远楼高4层,每层34间,共136间,上楼也是要另收5元    
  怀远楼傍边的虎伯寮金线莲会所,典型的土楼式客栈,古香古色,但价钱偏高  
  从怀远楼出来,沿长教溪到关良桥头,找人拼车游A线,很顺利拼到4人,出发    
  途径一片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据司机介绍,这片林子具有600年历史,被村民恭称为圣母林,认为是是当地的保护神,禁止砍伐破坏,只见树林里,数以百计的大树拔地而起,树干挺拔笔直高大,枝叶繁盛茂密,层层叠叠、遮天蔽日,置身其中,凉意阵阵,令人神清气爽,的确是个洗肺的好地方          路边还有一个小小的圣母庙  
  约半小时的山路到达田螺坑土楼群的上方,俯瞰下去,只见一方四圆的土楼群赫然入眼,这就是凝聚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是汉民族独有的建筑艺术瑰宝的“四菜一汤”了  田螺坑土楼群由1座方楼(步云楼)、3座圆楼(和昌楼、振昌楼、瑞云楼)和1座椭圆形楼(文昌楼)组成,方楼步云楼居中其余4座环绕周围,依山势错落布局。四座圆楼簇拥着一座方楼,像是一朵盛放的梅花,美妙绝伦,巧夺天工  
  台阶两边绿植葱茏,沿阶而下,一边山风清凉,一边景色秀丽,十分宜人,10分钟的台阶路就到土楼群里了          土楼顺山势而建,行走土楼群中,如逛山城          
  土楼群中的原住民在这里安安静静地过日子,洗衣,做饭,卖茶,下田劳作,孩子们在土楼间嬉戏玩耍,一切一切,都这么平淡安然,细水长流......                  
  和当地一位姑娘聊天,问,在云水谣那边,土楼里基本没有住户了,大多迁往外面另盖房屋,田螺坑貌似大多住在土楼里,是怎么回事?姑娘说,土楼原来设计是不具备卫生间和自来水的,随着社会进步,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云水谣那边平地多,容易迁出另盖楼房,田螺坑位于山区,能提供另外盖房的土地不多,所以只能还住在土楼里。但聚族而居,一大家子共同生活,能和睦相处,还真不错,看孩子们成群结队嬉笑打闹在土楼里跑上跑下,这种乐趣是深藏在水泥森林里的孩子体会不到的
  土楼,作为福建客家人引为自豪的建筑形式,不仅在建筑风格上特色鲜明,命名也寓意隽永,意味深长,富有哲理和诗意,同时又揉进了人文因素,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百年来祖祖辈辈守着挺拔天地,粲然四季的青山,枕着长流不息,恩泽万代的溪水,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古朴自然、安祥秀美,让人置身在浑然天成的画卷里,让心灵陶醉在孜然惬意的音韵中      
  这是出村的路口,司机大佬的车停在山脚,再带去下一个景点---裕昌楼  
  车行到半山,在另一个角度观赏土楼群,有人说,这样看上去颇有布达拉宫的感觉    
  看起来不错哦  
  裕昌楼,建于1308年已经历经700年风雨,是福建土楼现目前已知最古老又最大的圆楼。    裕昌楼是早期股份制的产物,由刘、罗、张、唐、范五姓族人共同出资建造,共有五层18.2米,房室269间。      
  楼前一溪流水,碧绿清澈,从一排石暾的间隙中倾流而下,像极钢琴的琴键叮叮咚咚奏着乐章        
  裕昌楼,寓意富裕昌盛,祈望子孙兴旺发达。  
  裕昌楼最大的特点之一:是楼内三楼四楼回廊支柱朝一个方向(顺时针)倾斜,五楼回廊支柱又朝另一个方向(逆时针)倾斜,柱子东倒西歪,最大的倾斜度为15°,看起来摇摇欲坠,但经受七百年侵蚀和无数次地震的考验,至今依然如故,有惊无险,成为古民居建筑的活标本。    特点之二:裕昌楼初为刘、罗、张、唐、范五姓族人共同兴建居住,故整座楼设计为间数不等的五大卦,大卦13开间,小卦9开间,每卦设一部楼梯,外墙设五个瞭望台。五姓人家,五层结构,五个单元、五行排列,体现祈望五谷丰登、五福临门的美好愿望。    特点之三:楼中厝。大天井中心了一座单层祖堂,祖堂前面用河卵石铺成一个大圆圈,根据金木水火土等分五格        特点之四:裕昌楼除了大天井有水井之外,后半楼的每家每户的一楼灶间,都有一口水井,深约1.5米,直径约06米,井水清洌,水源充盈,拿起水勺伸手即可打水。  
  塔下村,历史悠久, 建于1426年,是漳州著名的侨乡,也是首批15个中国景观村落之一。村落沿河而建,有房屋有土楼非常均匀地分布在两岸,因此被誉为“闽南周庄”          小桥流水,土楼错落,而且形态丰富,有常见的方形、圆形土楼,还有围裙形、曲尺形土楼          
  一溪清流如带,两岸绿树如烟,错落有致的黛瓦粉墙,形态各异的大小土楼,一个如诗如画的小山村                
  雪英桥,位于村子的中心地带,是塔下村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雪英桥的来历,颇为传奇,早年这个村里有一位名叫雪英的姑娘嫁到永定上杭,并生有一子叫江庆昌。雪英自从嫁出去后都没回来过,她病危时将儿子叫到床前,留下遗嘱,希望儿子能代替自己为家乡做点贡献。母亲病逝后,江庆昌带着家人移居香港。后来塔下村发洪水将两边村民交通工具——独木桥给冲毁了, 相隔 30 米的两岸村民无法来往,村民想集资建桥。江庆昌得知后回来捐资修建了这座桥,完成了他母亲的遗愿并用他母亲的名字来命名这座桥。    
  这座贴近水面的桥,看起来只能行车,无法行船了    颇多自驾来游玩的旅客    
  过雪英桥,上石台阶,向村子高处走          
  塔下村最高处就是最富盛名的张氏祠堂——德远堂。始建于明朝弘治年间,有二进五间,前有庭院和围墙,堂内雕龙画凤,木石富丽堂皇,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家庙    家庙后面是一片眉月形斜坡的草地,宛若天然地毯。草地连着一片葱郁的风水林,树林随着山峰向上延伸,直入云天,风吹林涛,气势磅礴    家庙前是一口半圆形池塘,寓意背山面水,风水大吉    池塘前边两侧石坪上耸立23支高过10米的石龙旗杆,用以纪念历代涌现出为塔下村做过重大贡献的文官武将和华侨、侨属    
  德远堂的屋脊门楼上画龙雕凤、非常精美,具有典型的闽南古建筑风格.            家庙天井的石铺也非常精细精致  
  家庙宗祠威严,石龙旗杆肃穆,半弯明月清婉,一山翠绿祥瑞,德远堂不但是塔下村的地标,也是张氏家族数百年家风传承的彰显,也是闽西南人民文明教化、诗书传家的明证。  
  游览完A线三个景点,回到云水谣已经是夜幕降临时分了,小村恢复了她安宁清静的原貌,只有晚风和路灯等着夜归的游人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您现在的位置:
& & 福建土楼导游词_300字
福建土楼导游词_300字
精粹APP,写作提升无忧!
进入查字典作文网官方欢乐群了解更多第一手作文资讯,群号:
作者:& | & 六年级&&
116人浏览了这篇文章
大家好!我们今天来到了福建土楼。现在,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福建土楼吧!“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它可以预防敌人入侵,土楼有五凤形、圆形、椭圆形、八卦形、半月形、交椅形等形状,非常壮观。日,中国“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每一座土楼都有一个名字,大都取自族谱里的祖训,寓意深远。现在,我们来参观南靖的田螺坑土楼群。其中,塔下土楼群由四个圆楼和一个方楼构成,所以又被称为“四菜一汤”。我们再来看看裕昌楼吧。它又名为“东倒西歪”楼,此楼是一座五层土楼,始建于元朝中期(年间),至今有600多年历史,是南靖县内最古老的土楼,之所以叫“东倒西歪”,是因为它被地震造成楼内的木质结构严重变形,呈现出一层的柱子倒向左、再一层的柱子倒向右的状况,有惊无险,至今仍有村民居住在里面。朋友们,自由活动的时间到了,1小时后在这里集合,祝大家玩得愉快!
查字典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zuowen2288844/
最新推荐:
最新推荐:
最新推荐:
最新推荐:
考试类型:
作文类型:
最新推荐:
最新推荐:
最新推荐:
最新稿费提现申请
同体裁的其他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福建土楼哪个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