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漏电保护器风车机壳漏电是怎么回事

手机签到经验翻倍!快来扫一扫!
[转]怒扒假货的皮!----PCPOP
11088浏览 / 126回复
标准严谨务实把此帖设为精华,作者得到30可用分10分专家分和10个Z币:)
第一章:中国PC电源市场现状
&&& 在经历了2004年3C认证普及年、2005年双路+12V的2.0普及年和2006新ATX 12V 2.2版的节能年后,电源市场现状如何?这正是今天我们要谈的……
第一节:三年了,电源质量问题仍异常严峻
&&& PC电源,曾经是电脑中最不起眼的配件,在很多人的眼里:它的作用是将市电(220V交流电)转化为电脑各个配件所需要的低电压电,并且能够起到稳压的作用而已。Pentium 4问世之后,电脑整体的功耗需求突然增大了很多,原来的PC电源功耗渐渐满足不了Pentium 4平台的需要,如果不解决功耗的问题,就会如小马拉大车一样,电脑不仅存在不稳定的因素,而且还可能导致“车毁人亡”的事故(某些硬件的烧毁)。从这时候开始,PC电源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作为电脑的动力之源,PC电源的稳定性非常重要!
&&&& 第一小节:买电源上演“疯狂的石头”
&&& 在3年前我们曾经做过“阳光下秘密”系列电源横评,在横评中我们发现了大量的假3C、偷工减料的劣制电源,也发现很多外观貌似品质不错,但在实际测试中一败涂地的“名牌产品”,我们在这一系列横评中对这些电源进行了暴光。事隔三年之后的今天,电源的市场现状如何呢?我们先从一张图片看起:
&这就是劣质电源中“疯狂的石头”
&&& 大家看到上面这张图片,一定想不到这个实心的铸铁块竟然是电源中冒充PFC电路用的。无良的厂商把这个石头包在一个类似于变压器的外壳中,冒充PFC电路的电感电路。这样的行为真的是非常令我们震惊。
&而这款电源在市场上销售的时候外观是何等的光鲜
&&&&&于是我们开始到市场做比较大规模的调查,并且从市场购买了数十款市场销量非常大的电源,经过拆解发现,假3C、偷工减料的劣制电源销量仍然很好。在我们购买的这些电源中,假3C、偷工减料的劣制电源所占的比例大约为三分之一,而这些电源在市场上销售的比例则达到近一半的水平!拿某柜台一款无EMI、无PFC、功率只有160W的杂牌电源来说,每个月的销量居然超过500台!真令人触目惊心!
&“子母电容”可称得上是电源造假的经典之作
&&& 我们将这些做假、偷工减料的电源进行分类,让您看看它们都是如何做假的:
&&& 1、无EMI和PFC电路
&SUV& PS-300ATX —— 无EMI和PFC电路
&&& && 这是一款价格仅45元的杂牌电源,在百度上您搜不到这家厂商,但这款产品销量在中关村却很大,据某柜台经销商介绍,每天至少出货30块,很受攒机商的欢迎。这款电源每月的销量多达500块,消费者很难想象到,它居然是无EMI电路和PFC电路的产品。
&&& 2、假EMI、假PFC电路
&佑泰UT-300U:EMI电路形同虚设
&佑泰UT-300U:外观貌似真PFC
&佑泰UT-300U:内部一堆铁片
&&& 这类电源目前数量比较仍然大,如果您打开它的内部,会发现它有EMI电路、PFC电路,不过对不起,这些电路其实根本就没有通电,根本就没有起到它应该起的作用,典型的“李鬼”。
&&& 3、假双路+12V
&百事得安芯350:新一代骗人把戏
&&& “假双路+12V”是新一代电源的作假方法,这些电源原本是Intel ATX 12V 1.3版的电源,可它为了让自己能卖出去,就冒充有两组+12V输出的电源,我们可以通过内部的电路上分析出来。
&&& 看到这些做假的电源不知道您有什么感想,可以说这些劣制产品已经严重影响正常的市场秩序,对于我们电脑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它隐患到底都在哪里呢?下面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
第二小节:质量带来的隐患
&&& 主机的配件都是由供电的,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电路,把220V的交流市电转换为配件可以使用的低压直流电,输出的低压直流电并不是绝对准确控制在+5V、+12V、+3.3V,上下多少有一点波动,但波动的大小范围对配件的正常使用有很大的影响,如,对电压就非常敏感,电压稍微高一点就可能烧毁,而在电压不足时就无法正常工作。
&&& 在很多情况下,劣制也可以让工作,但是长期供应的超标电流,会在不知不觉中侵蚀你的元件,直到有一天主机内的配件损坏了,用户只是认为是配件本身的质量问题,而很少考虑可能是输出的低压直流电不稳所造成的。
&&& 除了各路输出的波动会影响主机的正常工作,纹波、杂讯和浪涌也会极大地危害的安全。的功能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但事实上,输出的直流电并不是一条纯净的直线,而是依附着一些周期性和随机性的交流信号,我们称之为纹波和杂讯,它们的数量一般都很小,用毫伏表示。
&&& 纹波和杂讯对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指标,纹波和杂讯过大可能让产生误判,严重者可能烧坏。浪涌电流是电网中的尖峰电流,可能会通过进入主机烧毁配件。
&&& 正是由于劣质的危害比较不容易察觉,所以对于电路知识并不丰富的普通消费者来说,把握的品质会有一些困难。对于这部分消费者恐怕只有一个办法可以高枕无忧,那就是购买名牌。我们这里所指的名牌,是指那些真材实料,踏踏实实作产品的厂家,而并非一些通过偷工减料来大打价格战商家。
&&&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问题,像散热不好导致的自身的烧毁、高压滤波电容品质较差而导致自身的烧毁等等。另外,劣制由于自身的屏蔽不好,容易产生比较多的静电,当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瞬间的局部高压放电,巨大的能量足以烧穿上“脆弱”的PCB线路板!
&&& 可能您已经很困惑了,为什么如此重要,国内市场会如此混乱?难道需要的技术含量很高、工艺水平很高吗?国外是否也是如此?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进入第二节,看看国内市场混乱的原因。
&&& 小知识:带电的原因
&&&&& 很多人都遇到过一种现象,那就是在触摸的时候会有轻微的触电感发生。一些朋友往往误以为是“漏电”,事实并非如此,这是一种正常现象。
&&&&& 内部是一个电磁环境高度恶劣的场所,在这个空间内有大量的高频交变电流流动,从而产生出强大的干扰电场,这些电场都被外壳屏蔽掉,与此同时,外壳上也会有感应电压产生。由于滤波电路的中点保护接地线连接在外壳上,所以外壳上也会有一个恒定的对地电压,外壳的带电也会导致外壳的带电。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其电压虽高,但电流极小,所以虽然有触电的刺痛感,但不会当真触电。
&&&&&正常情况下,这个电压并不会有所反映,因为的外壳是和线的零线连接的,当零线正常连接时,电流会被零线导走。然而在很多人家里,插座的零线往往并不会正确连接,此时零线形同虚设,“漏电”感就会出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正确连接零线,除了连接入户零线外,也可以自制零线。
&&& 注意:使用燃气管道和自来水管道作为接地是绝不可以的!前者会由于电火花引起管道爆炸,而后者看似可靠,也为一些不了解电工常识的人所推荐,但其实由于自来水管的导电性极佳,在出现短路时,其漏电电流足以达到有生命危险的程度!
看不到图啊!
第二节:为什么国内市场会如此混乱
&&& 和其它、、、、等等硬件相比,PC的整体技术含量并不高,工艺加工水平也不是特别高,按道理来说,的故障不该是中比较尖锐的问题,但事实上,从进入Pentium 4时代之后,因为而引起的稳定、故障非常频繁,而国内的PC市场也非常混乱,为什么会导致这种局面呢?我们下面来分析一下:
&&&& 1、国内厂商技术实力单薄
&要数百万元CHROMA8000测试仪器
&&& 对于稳定性的要求非常高,一块好的,不仅需要提供强劲的动力、在输出上保持平稳,而且它还需要有各种保护功能,保护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这种要求也就导致需要有比较好的设计,而国内的大部分PC厂商大多技术含量单薄(只有少数大厂商目前生产线已经采用CHROMA6000来测试,试验室则采用最新的CHROMA8000,CHROMA6000要几十万元,CHROMA8000则要数百万元),在研制低功率方面还不存在太多的问题,但如果研制高功率,则力不从心,不能保障全方位的稳定。
&&&& 2、一部分厂商不负责任的态度
&安芯350:三年前做假,今天仍是如此三假:1、假EMI;2、假PFC、假双路+12V
&&& 随着功率的变化,的各种元器件的规格都需要增加很多,一部分厂商为了占领市场,不负责任的态度就油然而生:不是做不了,而是去做假!拿一款300W和一款400W对比,您可以很清楚看到,的复杂性增加了很多,元器件的规格增加了很多,这最终导致价格也增加了很多,不少厂商为了降低成本,不惜采用低规格元器件、甚至是做假,在我们的这次横评中,有几款产品就涉及 “做假”,在中没有EMI、没有PFC电路,或者是采用假EMI电路、假PFC电路、假双路+12V电路……也正是这些劣制、做假产品的态度,才导致国内市场比较混乱。
&&&& 3、法规监管不够严格
&&& 事实上,国家的政策监管和执行的力度也是导致市场混乱的重要原因。我们先拿国外(欧美国家)做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国内的情况:和国内一样,欧美国家很多用户在购买时也不知道该买什么,但国家的政策对劣制、做假产品打击力度非常大,人们会因为生产对劣制、做假产品而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而且,这些国家执行的力度也很大,因此,市面上销售的PC品质一般都不会存在品质问题。
&&& 在国内这方面差距就比较大了,一方面国家的政策一直跟不上国际的形式,另一方面,在执行的力度上也差得很远,拿3C认证来说,2004年已经正式开始实行,但我们在这次横评中还是发现“假3C”、“无3C”的产品,而没有一个部门能对此负责。也就是说国内并不是没有这样的制度,而属于政策监管和执行的力度不够。
&&&& 4、消费者消费习惯没跟上
&&&由于国内消费水平的限制,在人们的消费意识中,自然是越便宜越好,这也滋生了“劣制”、“做假”的温床。我们在这次横评中,最便宜的仅45元,按商家的说法,这块额定功率300W,能带动Pentium 4 3.0。如果是真的300W,能如此便宜吗?要知道单想做好这样规格的元器件成本也不下70元,难道是他在赔钱?在我们拆解和测试的过程中发现,原来这款的额定功率仅120W,并且省了很多元器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买了这款,不仅会对自己的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而且非常容易导致其它硬件的损坏。
&300PX5:用料极烂,典型的“卫生标兵”
&&& 别误会,小编在这里并非说不要让大家买便宜的,有一些的品质还是不错的,小编在这里想告诉大家的是,买前一定要仔细考察一下市场,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避免别奸商所忽悠。
&&& 在前面我们给大家谈到,和其它硬件相比,PC的整体技术含量并不高,工艺加工水平也不高,但想做出品质较好的,也并不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下面我们就从的认识上谈起,给大家普及的基础知识,对比较了解的读者可跳过这一部分。
等待中……
第二章:认识
&&& 我们下面就从的外观、的原理和构造、的发展历程以及选购的技巧来帮您了解。
&&&&& 第一节:从外观认识
&&&&&&&&& 第一小节:认识尺寸规格
&&& 首先,让我们先来看一下的规格。目前标准ATX的规格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普通结构,一种是双风扇结构。
&ATX的两种标准规格
&&& 从上面的示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的规格分别为L14×W15×H8.5(cm)和L16.5×W15×H8.5(cm)。为什么双风扇结构的要比单风扇结构的长2.5cm呢?那是因为它多了一个80×80×25mm规格风扇的原因。
&&&&&&&&& 第二小节:认识散热结构
&&& 什么是的散热结构?说到这里我们也需要了解一下的散热发展。当微型最初期发展时,作为的动力之源,的设计非常重要,当时也只是由IBM此类的大公司所垄断,因为的设计成本非常高,没有技术和资金的支持,一般的厂商很少能迈入这个门槛。为了更普及更便宜,开始制订一种的标准和生产的规范(也就类似于今天的公版),只要按这种要求生产出来就可以了,而不需要再承担研发上的费用。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单风扇结构的两种散热方式。
● 传统的排风式散热
&&& 的传统的散热标准提出的就是这种散热方式,它主要是由一个8cm规格风扇将和内部的热量带到外。在P4问世之前,由于整体的发热量比较小,这种散热方式没有出现内部和内部发热量大而引起的散热矛盾。而P4问世以后,随着硬件功率的整体提高,整机的散热和的散热都逐渐矛盾锐化,单纯依赖传统的排风式散热已经无法保证系统的散热平衡,除了在尾部加上排风风扇以外,人们开始考虑使用更新的技术来解决这种散热矛盾。
&&& 一部分厂商试图提高风扇的转速,从而加大的散热效果,但由此而带来的噪音和风扇寿命问题却让这种散热方式举步为艰,人们很需要一种能彻底解决噪音和散热平衡的散热方式,此时开始提出大风车散热技术。
● 后吹前排式散热方式
&&& 双风扇结构也是常见的散热方式,主要有两种结构,一种是前后两个风扇的后吹前排式散热方式,一种是下吸前排式散热方式。
&&& 后吹前排式散热方式应用在低端和小型上较多,它比传统地排风式多了一个向内部吹风的风扇。这种结构散热性能不错,但这种结构由于采用了两个8cm规格的风扇,因而噪音比较大,不适合家庭或办公使用。
● 大风车散热技术
&&& 大风车散热技术是在的一个底面上加上一个12cm规格的风扇,工作时大风扇将从内带来的风吹向内部的元器件,然后通过内部产生的压力将热量挤压出去。这种技术看起来相当完美,像我们前面说的那样,一方面大规格的风扇转速不高就可以带来更大风量,另一方面转速的降低也减小的噪音。也因此,新一代的纷纷采用了这种散热技术,甚至有的采用了静音效果更好的14cm超大风扇!
● 下吸前排式散热方式
&&& 这种散热方式应用也比较广泛,其散热的方法是先由一个底面的风扇从内向内部吹风,然后由一个换气风扇将其热量带走,从而保证内部的散热。这种散热方式也比较依赖向外排风的风扇,另外两个风扇的噪音也比较大。
● 8cm直吹+大风车
&&& 这种散热结构解决了大风车对内部散热不出色的问题,性能应该非常强!至于它的缺点,自然是成本很高!不过噪音上应该要比普通单8cm结构小一些。
● 两个6cm直吹+大风车
&&& 这也是一个不计较成本的设计,优点是避免单个8cm风扇直吹时气流不均匀,缺点也很突出,6cm风扇想要有急促的气流转速肯定比较高,噪音也可想而知。
第三小节:铭牌
&&& 如果您想了解您的,那么的铭牌不可忽视,这上面标注了的各项数据,包括如下部分,如果没有,那说明这款可能有鬼。
&&& 1、输入电压:像上面的多核DH6标注了“220V,50Hz,4A”,这说明它符合国内“市电”的标准,有的是宽幅输出,也就是它支持110V和220V都可以使用。
&&& 2、的版本:在下面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会详细介绍不同版本的特点,这里不再详细介绍。有不少在这里都标注不清楚,从而来欺骗不懂知识的消费者。
&&& 3、额定功率和最大功率:很多经销商常常把“最大功率”当做“额定功率”来忽悠消费者,比如您需要一块300W的,这本应该是一块额定功率为300W的,但经销商会给您的却是最大功率为300W的,事实上,这种额定功率甚至连250W都不到。
&&& 4、3C认证:按国家的规定,的铭牌上必须清晰的标注通过的3C认证号,但很多都没有严格执行,铭牌上只有厂商的3C认证编号,这事实上是不符合标准的。
&&& 第四小节:根据铭牌估算功率的方法(仅供参考)
&&& 目前不少厂商都没有实事求是的标称的额定功率,比如,本来额定功率为350W的,却宣称为450W,本来是250W的,宣称为350W……,其原因很简单,消费者对功率的不了解,那么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该如何通过的铭牌如何估算一款的功率呢?
&&& 正像前面我们说的那样,的实际额定功率到目前为止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准确计算的功率。业内比较认可的功率判断方法是的功率分布图。但是,国内几乎没有厂商将该图标称在铭牌上,我们只能通过经验得出的估算方法,而且这些估算公式只适合指定的ATX标准。我们在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ATX 12V 1.3版和ATX 12V 2.0版标准的功率计算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5V达到30A,已经超过其标示300W的规格
ATX 12V 1.3版标准的计算方法:
P(额定)=U×(I+4)(+5V的最大输出电流)
可以通过+5V最大输出电流值加上4乘以10V。比如,+5V最大输出电流值为21A,则功率为(21+4)A×10V=250W。同样,(26+4)A×10V=300W,(18+4)A×10V=220W。
ATX 2.0标准以往的经验公式:
P(额定)=U×I(+5V的最大输出电流)
这个公式的U为一个可变化电压值,估算时,取值可在10~11.5之间,估算时取最小值为宜。U的单位为V(伏特),I为+5V的最大输出电流,单位A(安培)。比如+5V最大输出电流值为21A,则是200W,+5V最大输出电流值为25A,则为250W。+5V最大输出电流值30A,则为300W。注意:目前新的 ATX 2.2标准使用这个方式已经不太适合,不过使用这个公式仍就可以作为参考。
第五小节:认识输出接口
  为了给设备供电,提供了不同的供电接口。版本的不同,接口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从1.3版到2.0版再到2.2版,变化非常大。这些接口主要有:
(1)20pin、24pin接口
&&& 早期1.3版的的多使用20pin接口,在今天,市场绝大部分已经变成20/24pin可互换接口,这种接口就是在原20pin接口加上了一个小的4pin接口,既可以用在老上,又可以用在新平台上。
(2)大4pin IDE设备接口
&&& 大4pin IDE设备接口在ATX诞生时就有了,它既有+5V,又有+12V,主要给、、部分、风扇等设备供电。
(3)小4Pin软驱供电接口
&&& 小4Pin软驱供电接口主要是给软驱供电用的,在今天软驱已经走向没落,这种接口虽然还标配在中,但实际已经没有什么用处了。
(4)6pin PCIE辅助供电接口
&&& 在早期的供电都是用大4pin,但随着PCIE的功耗的增加,1组+12V已经不能满足高端的需要了,于是,带有两组+12V输出的PCIE辅助供电接口也就诞生了。
(5)4/8 pin 供电接口
&&& 进入“奔腾四”时代后,的供电需求增加起来,+3.3V无法满足+的“动力”需要,于是,便在上定义出了一组+12V输出,专门来个供电。对于有些更高端的来说,一组+12V仍无法满足需要,于是带有两组+12V输出的8 pin供电接口也逐渐诞生,这种接口最初主要是满足平台的需要,在今天,不少给高端都设计了这样的接口。
(6)5pin SATA接口
&&&随着SATA接口标准的诞生,SATA接口开始得到普及,SATA接口比大4pin IDE设备接口插拔容易,使用方便了很多。从 ATX 12V 2.0版本开始,开始增加SATA接口,有的SATA接口甚至增加到6个,以满足多SATA设备需要的用户。
小技巧:输出线粗细:小于18号细的千万别买!
&&& 一般来说消费者都不会对电线的粗细注意,但这确实是购买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不同粗细的电线对电流有不同的承载力,我们使用的通常不能比AWG18号细(数字越小代表线直径越粗)。如果使用不符合标准的过细电线,轻则发热,重则影响供电甚至烧毁,一定不能忽视!
&比较一下普通250W输出线和300W输出线
&&& 此外,ATX电缆的长度适中就好,过长不但会增加电阻,缠绕在内还会影响散热气流。对于 ATX 12V 1.3版的来说,其12V不能超过18A,原因就在于电线的粗细,因为AWG18最大承受能力就18A。不过,有的通过使用更高规格的电线,从而达到超过18A的限制。对于电线小于AWG18的,大家千万不要购买!
&第六小节:了解各路输出的作用&
&&& 电压的输出就是升级的风向标,这是因为的每一次“进化”都与有关,而每一次的变革也都体现在各路电压的输出上。随着P4EE以及NVIDIA的6800 Ultra的诞生,的标准开始全面进入ATX 12V 2.03规范,那么未来的会有什么变化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的各组输出,或许你会从这些输出的发展变化中找到规律……
● +3.3V——ATX标准的诞生
&&& 386、486使用的都是AT结构,其最低电压为+5V,从PII开始运算速度开始大幅度提高,此时如果再使用+5V的电压已经不能控制的发热量,为了降低新平台中的发热量和节省能源,在新的ATX规范中增加了+3.3V的电压,专门用来给的供电。+3.3V的线材使用的是橙色,一般通过变换后驱动芯片、、CUP及PCI等电路或设备。
● -5V——逐渐被淡化的记忆
&&& -5V电压是直接供给使用的。最初的AT结构-5V的电压是给ISA插槽或软驱控制器使用的,通常输出电流小于1A,但是随着ISA插槽的淘汰,-5V电压已无用武之地。从 ATX 12V 1.3版的规范中已经正式取消了这个电压的供给,所以在一些较为新型的中已经没有这个电压的输出。
● +5VSB——永不消失的电波
&&& +5VSB是和+3.3V一起出现在ATX标准上的,其作用是能够实现远程启动、网络唤醒等功能。以往AT都是开关来开机、关机,从ATX标准开始改淞苏庵肿龇ǎ尤肓?5VSB这路电压输出,这样,只要有+5VSB电压存在,就能够实现远程启动或网络唤醒功能。所以+5VSB电压是一种待机电压,也就是说系统在关闭后(没有切断的情况下)还存在这种+5V的电压。+5 VSB使用的是白色的线材,3C认证中,规定了+5 VSB不得小于2A。需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有两点:第一是在有些系统在待机时无法唤醒,或者待机时硬件莫名烧毁,往往就是+5 VSB不过关造成的,所以大家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重视,不要去选购那些非常差的。第二是在没有切断主机的时候,千万不要插拔的PC设备。因为即便是在关机状态下,由于+5VSB仍然对供电,如果此时您插拔等PC设备,就容易烧毁这些设备。
● +5V——仍然必不可少
&&& AT结构向ATX结构转型使得+5V的作用大大减小,目前主要使用在一些没有机械动作和集成度也不是特别高的芯片,不过它也和+12V的输出一起出现,共同来负担磁盘、光盘驱动器马达以及其它的大部分电路,常见的就是D型接口。+5V采用的是红色的线材。
● -12V——默默无闻
&&& -12V使用的线材为蓝色,一般用于某些对电流要求不高的串口放大电路,通常-12V输出电流小于1A。
● +12V——成了重中之重
&&& +12V在AT结构和ATX结构中做占的地位都比较高,这主要是因为较高的电压动力比较强一些。+12V使用黄色的线材,主要用于驱动各种驱动器的电机、散热风扇、连接设备等。中各个配件功耗的增加使得+12V成了重中之重。
&&& 这期间主要进行了三次较大的变革:第一次变革是在P4出现的时候,为了满足P4功耗上的需要,将ATX 2.03规范升级到ATX 12V 1.0规范,设置了针对独立供电的两组+12V输出,从而来满足动力上的需要。第二次变革出现在P4的进一步发展,其它配件对12V输出需求也开始大增,特别是,功耗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推出了新的ATX 12V 1.3规范,旨在加强了12V的输出,将单路12V的输出从以前的10A-12A提高到14A-18A。
&&& 第三次变革在新的P4EE和NVIDIA的6800 Ultra出现的时候,这两个耗电大户加起来功耗接近250W,也就是说ATX 12V 1.3规范中12V输出已经不能满足新的平台需要,所以推出了双路12V输出的ATX 12V 2.0规范,通过双路12V的输出来满足新平台对12V的需求。
&&& 从的输出和发展上来看,一直在走两个“极端”,一方面为了减小芯片、以及的发热量和功耗而增加更低的电压输出,另一方面也在不断的加强在+12V的输出。有没有想过,突然有一天+12V满足不了未来的平台的需要会出现什么情况?使用了电压更高的+18V或+24V?没准真会!
第二节:的原理与构造
&&& 说起的原理,无非就是把较高的交流电压(AC)转换为PC工作所需要的较低的直流电压(DC),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并不专业,但对于我们普通用户来说,我们在购买的时候,只需要了解一下的基本原理就可以,从中知道我们该如何去选购。
&&& 工作的流程:当市电进入后,先经过扼流线圈和电容滤波去除高频杂波和干扰信号,然后经过整流和滤波得到高压直流电。接着通过开关电路把直流电转为高频脉动直流电,再送高频开关变压器降压。然后滤除高频交流部分,这样最后输出供使用相对纯净的低压直流电。下面我们分解一下这个流程,让您看得更清楚一些。
&&& 简要地说,ATX的内部结构可以分成几部分,首先让我们来看看EMI滤波电路以及PFC功率因素矫正电路。
&&& 1、EMI滤波电路以及PFC功率因素矫正电路
&&& 首先是在最前级的EMI滤波电路以及PFC功率因素矫正电路,这两部分的电路都是3C认证的一部分,如果没有这个电路,是不允许在国内销售的,一般劣制为了省东西,经常会将这两部分电路省掉,下面我们分别来解释一下这两部分的电路。
&EMI电路对于国家电网的意义比较大
&&& EMI电路的作用是滤除由电网进来的各种干扰信号,防止开关电路形成的高频扰窜电网,而PFC(Power Factor Correction)即“功率因数校正”,主要用来表征电子产品对电能的利用效率。功率因数越高,说明电能的利用效率越高(通过CCC认证的,都必须增加PFC电路)。PFC电路位置在第二层滤波之后,全桥整流电路之前。
&结构复杂,份量轻,在400W以上中比较普及
&&& 对于PFC电路,需要做一些说明,PFC有两种,一种是无源PFC(也称被动式PFC),一种是有源PFC(也称主动式PFC)。主动PFC电路由高频电感、开关管、电容以及控制IC等元件构成,可简单的归纳为升压型开关电路,这种电路的特点是构造复杂,但优点很多:功率因数高达0.99、低损耗和高可靠、输入电压可以从90V到270V(宽幅输入)等,由于输出DC电压纹波很小,因此采用主动式PFC的不需要采用很大容量的滤波电容。
&结构简单,稳定性上表现好,比较适合中低端
&&& 被动式PFC通常为一块体积较大的电感,其内部由多块硅钢片外部缠绕铜线而组成,它的原理是采用电感补偿方法通过使交流输入的基波电流与电压之间相位差减小来提高功率因数,被动式PFC的功率因数不是很高,只能达到0.7~0.8,因此其效率也比较低,发热量也比较大。被动式PFC也并非一无是处,其结构简单,稳定性上表现好,比较适合中低端。
&&& 主动PFC也不是没有缺点,由于设计比较复杂,也经常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高频杂音、稳定性表现不好等故障。在以往主动PFC的成本远高于被动PFC,不过,随着近两年原材料的涨价(主要是铜),主动PFC和被动PFC之间的差距已经变得比较小了,对于300W以上的来说,选择稳定的主动PFC对消费者更有意义。
&UT-300U拆解过程:看似有PFC电路,还以为符合3C标准
&UT-300U拆解过程:触目惊心!由铁片组成的假PFC!
&&& EMI滤波电路以及PFC功率因素矫正电路做假特别多,在这次横评中我们发现了好几个这样的事件,有的完全没有EMI、PFC电路,有的虽然有EMI电路,但电路是饶开EMI电路的,根本就通电,有的PFC电路里面加了些铁块、水泥,做假的水平很高!
2、高压整流滤波电路
&&& 经过以上电路的处理,就能得到较为平整的正弦波交流电,送入前级整流电路进行整流,这个过程我们一般称为高压整流滤波电路,也就是将220V交流市电转换成300V直流电。通常此部分工作都由全桥式整流二极管和两个高压电解电容组成,经过全桥式整流二级管整流后,电压波形呈以下的形状:
&&& 由图可见,整流后的电压全部变成正相电压。不过此时得到的电压仍然存在较大的起伏,这就必须使用高压滤波电容进行初步稳压,将波形修正为起伏较小的波形。
&高压整流滤波电路
&&& 全桥就是封装在一起的四个二极管,有的干脆就安装了4个分立的二极管,作用相同。高压电解电容的作用是将脉动的直流电滤除交流成分而输出比较平稳的直流电,容量大的高压电解电容能减小的纹波干扰,提高的电流输出质量。
&&& 高压电解电容一般有两个(部分采用主动PFC电路也可能只有1个),由于其耐压值特别高,所以体积非常大。按容量分,高压电解电容一般有330uf、470uf、680uf、820uf、1000uf、1200uf等,耐压值一般是200V,耐温85度。
&没有标注的劣制品
&&& 一般劣制也经常在这里偷工减料,经常采用比较小规格的高压电解电容,在工作时候容易爆浆而导致损坏,更恶劣的是有的里面居然全是纸、是水泥,完全的假高压电解电容来欺骗消费者!
3、开关电路和降压
&&& 接下来的过程是将高压整流滤波电路产生的高压直流电变成高频脉冲直流电,送到主变压器降压,变成低频脉冲直流电。这个过程是由开关电路和变压器完成的。开关电路的原理是由开关管和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控制芯片构成,振荡电路,产生高频脉冲。我们来看一下这个过程:
&&& 经过高压滤波电容初步稳压的“电”兵分两路,一路送往5VSB电压生成电路,另一路则送往我们熟悉的12V、5V、3.3V电压生成电路。由于前者电压为常电,而后者为只有开机才能供电,因此这两部分电压被分成两路分别生成。
&&& 下面我们进入开关的核心部分。此部分的原理是通过PWM控制芯片或简单的自激振荡电路通过变压器耦合的方式来精密控制负责功率生成部分的开关电路,再由开关电路通过变压器耦合的方式将功率传递给后级的整流、滤波电路。
&&& 由于此部分电路电流的数值和变化频率很大,因此关键部件发热量极大,必须使用散热片。通常前端的散热片上固定开关电路的开关管;而后端的散热片上则固定后级整流电路中的整流管。
&&& 两块散热片中间则分别是体积较大的负责耦合主开关电路与后级整流电路的开关变压器;体积较小的负责耦合副开关电路与后级整流稳压电路的开关变压器以及负责耦合PWM控制芯片与主开关电路的互感线圈。这就是我们在中常见的两块散热片以及三个变压器的来由。
4、低压滤波输出部分和温控电路
&&& 最后,低频脉冲直流电经过二极管整流后,再由电解电容滤波,这样,输出的就是不同电压的稳定的电流了。由于这里电压已经很低了,所以尽管电容容量很大,通常有1000uf、2200uf等,但由于不需要很高的耐压值,所以电容体积很小。到最后,稳压模块将最后的直流电压调整为所需要的各种电压,供给各种不同的部件使用。
&&& 另外还有不少为了更大程度的降低噪音,还设计了专门的温控电路。温控电路主要是通过热敏电阻实现的。比如说,当开始工作时,风扇供电电压为7V,当内温度升高,热敏电阻阻值减小,电压逐渐增加,风扇转速也提高,这样就可以保持机壳内温度保持一个较低的水平。在负载很轻的情况下,能够实现静音效果,而负载很大时,能保证散热的需要(由于一般用户绝大部分工作时的负载都比较低,因此基本上保障噪音比较小)。
&&&& 第三节:规范的发展历程
&&& 在新的形式下,的发展主要以静音、节能为主,下面我们通过目前市售中的三个的版本来告诉您应该购买哪种版本的产品。
&&& ATX规范是1995年公司制定的新的主机板结构标准,是英文(AT Extend)的缩写,可以翻译为AT扩展标准,而ATX就是根据这一规格设计的。与AT相比,ATX外形尺寸并没有多大变化,其与AT最显著的区别是,前者取消了传统的市电开关,依靠+5VSB、PS-ON控制信号的组合来实现的开启和关闭。ATX类总共有六路输出,分别是+5V、-5V、+12V、-12V、+3.3V及+5Vsb。
&&& ATX 12V 1.0标准(2000年2月) &&& ATX 12V 1.1标准(2000年8月) &&& ATX 12V 1.2标准(2002年2月) &&& ATX 12V 1.3标准(2003年4月) &&& ATX 12V 2.0标准(2004年4月)&&& ATX 12V 2.2标准(2005年3月)
&&& 在我们目前的市面,主要有三种版本的,既 ATX 12V 1.3版、 ATX 12V 2.0版和 ATX 12V 2.2版,它们的变化是根据主流平台的发展而演变出来的。
&●& ATX 12V 1.3标准
ATX 12V 1.3版主要是为了满足最初的“奔腾四”平台,它旨在加强12V供电,同时增加了对SATA的供电接口,提高了的转换效率。
&●& ATX 12V 2.0标准
  与ATX12V 1.3版本相比,ATX12V 2.0版本最是明显的改进就是+12V增加了一路单独的输出,即采用了双路输出,其中一路+12V(称为+12V1)专门为供电,而另一路+12V2则为其它设备供电。
  一个计算机的开关,+12VDC的输出如果是22A的话,这在安全方面是不允许的,FCC(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在这方面作出了非常明确的规定,计算机的任何一路直流电压输出不允许超过240VA,而希望的+12VDC输出要求达到22A,这已经超出了FCC对安全的要求,已经可以达到+12V×22A=264VA,已经远远大于了240VA的要求。这在安全方面是不允许的。
&&& 在这种技术背景下,将ATX12V2.0版的+12VDC分成了+12V1DC和+12V2DC。+12V1DC通过的主接口(12×2)给及PCI-E供电,以满足PCI Express X16和DDR2的需要;而+12V2DC通过(2×2)的接口专门为供电。
&&& 通过这样设计,就可以将240VA安全的问题科学解决。在实际上,上的+12V1DC和+12V2DC在布线上也是完全分开的(通过验证是否是双路12V可以区分1.3版和2.0版的区别)。
&●& ATX 12V 2.2标准
&&& 最新的ATX12V 2.2规范依然沿用了2.0规范中的双路12V输出设计,只不过是在部分指标上有了进一步提高。主要改变有:增加了最新规格的输出规范并且给出负载交叉图、加强了3.3V与5V的输出能力、削弱了12V的持续供电能力等。这些改变属于对2.0规范的一种优化:一方面,新规范制定了更高的功率,使能够满足大功率平台的需要;另一方面,新规范对于节能和环保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规范制定了更高的功率
&2.2版中450W负载交叉图
&&& 为了满足新一代大功耗配件的需要,2.2规范中加入了450W的输出规范。在负载交叉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新版本的450W,双路12V最大联合输出功率可以达到400W。
节能很重要
  节能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与老版本相比,2.2版在效率要求上提高很多。衡量一款是否节能,一方面要看的转换效率如何,另一方面,的待机功耗也很有意义。
&2.0版规范与2.2版规范中的效率对比  
&&& 从上面的图中我们可以看到,ATX 12V 2.2规范中改变最大当属在轻载时候的转换效率,而典型负载和满载情况下改变却是较少,这也说明,增加典型负载和满载情况下的效率比较困难。
&& 误区:新规范真的是提高了12V输出吗?
&&& 为了更好地优化的输出,使更加节能,新2.2版降低了12V的输出(有部分厂商宣传新规范提高了+12V的输出)。
&同为350W下2.0版与2.2版的输出对比
  通过对比图中大家可以看到,相对于老款规范2.2版本规范并没有将12V输出电流提高,反而是有所降低并且在3.3V与5V上有所提高。事实正是这样,在ATX 12V 2.2规范中并没有将12V持续输出电流提高,反而提升了3.3V与5V持与输出能力。之所以会这样,这与未来SATA存储设备大面积普及以及&GPU功耗降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既然如此,那么是不是说明那些宣称2.2规范是将12V电压提高的厂家是在欺骗消费者呢?
&同为350W下2.0版与2.2版的电流峰值输出对比
  通过对比规范中,350W下的负载交叉图定义。我们不难看出,相比2.0版本虽然2.2版规范中将12V输出在最大输出电流上降低了不少,但在瞬间输出电流上确有很大提高达到了16.5A(12V2),之所以会有如此提高主要是考虑到与未来主流——多核心。
&&& 从总的来看,ATX 12V 1.3版的虽然各方面的要求已经不能满足主流平台的需要,但它由于价格较便宜,对于追求性价比的低端的平台来说,已经可以满足需要了。ATX 12V 2.0版的有两组+12V输出,在+12V的输出上要比ATX 12V 1.3版的有优势很多,能够满足大功率平台的需要,不过它在节能方面表现不如新ATX 12V 2.2版。ATX 12V 2.2版在节能方面表现非常好,对于主流平台来说,优化也是最好的,建议用户选择这类产品。
第四节:菜鸟选购指南
&&& 对于菜鸟来说,您可能缺乏对的认识,我们这里教您一套从外观选购的方法。
● 品牌知名度 —— 不是名牌咱不选!
&&& 小编将“品牌”列为第一位是因为这确实是选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首先,知名的厂商为了维持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形象,绝对不会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为了节省一些小钱而损失了商誉,而且大厂的资源较雄厚,比较愿意以采用高品质的元器件,当然相对售价也会较高,就看消费者的预算。
&&& 其次,负责任的厂商其产品在量产前使用精密仪器测试,而且在出厂前,会经过严格的环境做烧机测试。还有就是一家知名厂商的优良形象,并不光是靠打广告及行销手法就可以塑造出来的,最重要的还是消费者流传下来的经验累积。
&&& 最后是一个品牌既然拥有良好的口碑,它就没有价格竞争上的压力,也就不需要为了降低成本而偷工减料,除了品牌之外,优良经销商的建议也是可以才信的,因为它们会避免顾客买到不良商品,事后再回来退、换货的麻烦。
&&& 综上所述,对于名气不够大的品牌,小编建议普通消费者不要购买!
●&&对比重量:不到一公斤咱不要
&&& 的重要也是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一般来说,优质的手感沉重,而劣质手感很轻。假如您看过内部的构造之后,您可以了解到,散热片、外壳、变压器、被动PFC电路等等元器件如果用料实在的话,合在一起不可能重量轻。需要说明的是采用主动PFC电路的要稍轻一些,大家在选购的时候要确认是主动PFC电路还是被动PFC电路。
&重量很轻的劣质
&&份量较重的优质
&&& 当然我们不可能都带着磅秤去选购,不过大家可以多走几家,把各种都拿在手中感觉一下重量,相互比较之下应该不难分出轻重。根据小编的经验(当心别让奸商看见啊,他在里面放铁块怎么办?),一般250W的应该1.6kg以上,而劣质一般都不超过1kg。因此,对于比较轻的,大家要小心了!
●&&外壳:咱挑最结实的!
&&& 的外壳也一般不为大家所重视,虽然外壳的好坏与的性能无直接关系,但它确实也不可少,这毕竟影响到电磁波的隔绝和的散热性。
&好坏之分当然是一目了然
&好的就是不一样!
&&& 外壳有分不同厚度,甚至还有使用镀铬的材料。一般来说,处处偷工减料的厂商不会在外壳上用好料,这毕竟要增加很大的成本。而对于用料实在的厂商,也不太会使用劣质外壳来节省成本。
&&& 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情形也不是没有发生过,有时候外壳做的很好不见得就代表内部用料实在,大家也只将其列为选购时应该注意的一个方面就可以了。
●&&偷窥大法 透过散热孔去发现秘密!
&通过散热孔看
&通过风扇看
&通过进风口看
&&& 这个方法一般都还是比较有效的,我们从的散热孔向内部看,可以看到一些元器件,比如变压器、电容器、散热片、PFC电路以及其它元器件,大家可以从这些内部的元器件大小、做工来判断这款用料是否足,从而来判断这款的质量。
&&& 这种方法虽然并不能完全能看出质量到底如何,但至少在厂商不让打开的情况下能发现一些“马脚”!
第五节:中鸟选购指南
&&& 对于中鸟来说,您可能已经了解了一部分的认识,我们这里教您一套从内部选购的方法,您可以通过网上内部的来了解它是否符合要求。
●&&看整体:优质与劣质的区别显著
&&& 在讲从内部元器件上选购之前,我们先给大家看一下优质和劣质的内部有什么区别。
&&优质的内部
&劣质的内部
&&& 从上面的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劣质为了减少成本,在内部元器件上大大缩水。这样的全部的重量能重吗?
&内部器件用料很足
&宽敞得可以让一窝蚂蚁来这里开舞会了
&&& 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分辨的布局、做工、线路设计以及线路设计可能都不容易,毕竟我们没有更多的接触,因此我们这篇文章将教您如果了解的内部元器件是否缩水!这样,一旦您有机会打开,您看一下内部是否缩水。
&同一个位置差距太大!
&&& 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劣质虽然在电路板上标出的电感线圈位置,但仅用一根导线直接搭接而成,电容位置上则根本没有任何元件。
&&& 下面我们将从内部的元器件或使用的相关附件来告诉大家如何鉴别的优劣。
●&&EMI滤波:不是没有,就是没用!
&没有EMI电路
&&& 没有EMI电路的一方面泄漏的电磁干扰会影响到显示器和、Modem、等设备的正常使用,而且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另一方面没有滤波电路的,其输出的电流质量较差(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不够纯净),对、等配件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严重的时候会直接烧毁这些配件!
&&& 从前面劣质中我们可以发现,劣质不是说EMI电路有问题,而是根本就没有EMI电路!有网友曾经介绍了一种判断EMI滤波是否存在的简单方法:就是在空载时触摸其外壳,手指会有微麻的感觉,如果偷工减料没有安装滤波电路,则不会出现这种感生电压。
●&&PFC电路 普通也硬说是“神五”专用
&根本就没有PFC电路
&傀儡!没有就没有连接电路!
&&& 很简单,劣质根本就不用,或者用了,也只是一个傀儡!
&&& 注意:对于一些小厂商生产的大家要注意了,即便是其外面的铭牌上标示有PFC电路大家也不要轻易相信,因为能将一个普通PC硬说是“神五”专用的事情并不鲜见……
●&&高压滤波 缩水不缩水就看容量大小
&&& 优质高压滤波电容和差的滤波电容之间的区别一方面在电容的质量上,一方面在电容的规格上,电容的质量上我们可能无法知道更多,但规格上还是比较容易的。
&&& 一般来说,145W使用220μF的电容、200W/330μF的电容、250W至少要用470μF的电容,300W不得少于680μF,350W或400W要用到1000μF以上,450W就必须要用1200μF的容量才能够达到的基本需求。不过有些不法商家为了降低成本而使用较小的电容,甚至用“贴牌”的方式为电容“穿”上一层塑料膜,标上假的规格来欺骗消费者,这一点提醒用户特别注意。除此之外,好的还应包括输入端EMI滤波部分和后期低压滤波电路。
高压滤波电容爆浆的危险
&&& 像其它电解液电容一样,如果负载较大、电容老化等请会出现爆浆现象,所以,质量好非常有必要,另外,电解电容的容量越大,其纹波系数越小,提供给后面的电流更平滑。
● 优质和劣质在变压器上的区别
&这个变压器的高度也就2厘米高
&变压器居然不到外壳高度的三分之一
&&& 一台好的里面有很多变压器,而一般我们会去注意的,是指位于两片散热片中间,体积最大的那一颗而言,输出功率越大的,需要搭配越大的变压器,也就是说线圈缠绕的铁心宽度会越宽。一般来说,250W的其主变压器至少要大于28mm,300W的则不能小于35cm,350W的要使用39cm,再上去还有42mm、44mm等规格,有些变压器上面会标示规格,例如ERL35代表35mm。
● 低压滤波:满眼望去都是低“草丛”
&满眼望去都是低“草丛”
&也是只有一个线圈
&&& 我们无法判断低压滤波输出电路优劣,但如果是缩水,那还是非常容易发现的,我们可以从图中看有的使用的扼流线圈非常小,甚至有的仅采用一个线圈!
● 散热片:绝对没有奸商的脸皮厚!
&优质的散热片非常厚
&&& 在电压转换过程中,因为效率的因素,输入的电能会有一部分浪费掉,而以热能的形式溢出,因此必须加装散热片扩大散热面积,以提高散热效率,但是在有限的空间之下,散热片无法做得很大,所以必须搭配风扇来帮助散热,有些大瓦特数的甚至安装两颗风扇。散热片当然是越大越好,不过基于成本考虑,厂商当然只要做“够用”就好,所以,“不够用”的情形是会存在的。
● 优质和劣质在散热片上的差别
&一张纸那么厚的
&两张纸那么厚的
&&& 这种散热片就快要比纸薄了(绝对没有奸商的脸皮厚!),整个的重量怎么会超过1Kg?这样的将来怎么会不出事?
第六节:老鸟选购指南
&&& 对于老鸟来说,可能小编对的了解程度还不如您,小编这里就给大家介绍一些的选购误区,以便帮助多了解还不够朋友们。
误区1、好一定就重吗?
&&& 不少编辑在介绍产品时(小编也经常这样),经常会用“用料很足”、“拿在手中份量很足”等等词语来描述的品质,这种说法只适用于中低端产品,通过用料和重量分析,您就可以判断这种是否存在使用规格较低的元器件、有没有做假,而对于450W以上的高端来说,这种说法并不是很确切,高端并非越重越好。为什么是这样呢?
&&& 我们都知道,的功率越高,内部的元器件的规格相应也会增加很多,这就会使内部的空间越来越小,对于的散热来说,就越来越不流畅了,而随着内部温度的增加,的稳定性、热阻都会降低很多,因此,更多高端尽可能地采用集成电路、尽可能地使用贴片工艺,这样就可以节约出很多空间来方便内部的散热,从而增加的稳定性。
误区2、主动PFC电路比被动PFC电路好吗?
&&& 和主动PFC电路相比,被动PFC电路的结构比较简单,虽然在功率因数和效率方面并不是很高,但这种简单的结构稳定性方面、成本方面比较有优势。
&&& 但随着功率的增加,被动PFC电路的规格也需要增大很多,此时,主动PFC电路的优势就凸显出来,它不仅可以节约内部的空间,而且成本上并不比被动PFC小很多(近一两年来,铜的价格涨价很多,被动PFC的成本越来越接近主动PFC的价格)。目前400W以下的大多采用被动PFC电路,而400W以上的基本上都采用主动PFC电路。
误区3、大风扇就一定静音吗?
&&& 通常我们经常告诉大家:大规格风扇在转速比较低情况下,可以产生更大的风量,像14cm风扇,在800转时就可以达到12cm风扇1800转的水平,因此可以在很低转速下就达到散热的效果。但这并不是说大风扇就一定静音!这是因为风扇静音不静音除了和风扇的大小的有关系,还主要和风扇的轴承、风阻、风扇的转速等多项指标有关。
&&& 比如说风扇的轴承,有12cm风扇转速仅1500转噪音也很大,而有的8cm风扇由于轴承非常好,在4000转时也几乎听不噪音。因此我们建议大家在选购时一定要现场试一下,或者在网上搜索一下使用过的用户,看他们对这款看法。
&&& 同样的误区还有很多,小编日后会一一总结,如果您有这方面的经验,也可以写信给小编,让更多人了解。好了,下面让我们开始进入第三章。
第三章:测试平台和测试方法
&& 第一节、测试目的
&&& 当我们的调查结束的时候,小编真的感觉到什么叫“触目惊心”,明目张胆的作假已经如此之多,销量仍如此之大,那么表面上不错,品质差的又有多少呢?整个市场上的有多少合格呢?
&刚开始计划测试40~50款,到最后没想到总数量近70款
&&& 于是,策划一场市售横评的想法油然而生,我们应该暴光劣制产品,推荐优质产品,真正的为读者做些实事,真正能帮助读者正确的购买!
&& 第二节、的测试方法的探索之路
&&& 作为一家非常专业IT门户网站,从2003年开始,评测室就开始在寻找和探索一套非常好的测试方法。
&&& 一、模拟用户法 —— 还没有逃脱软件测试的弊端(详细测试方法请点击)
&&& 我们经过了大量的测试发现,OCCT的测试的结果非常不准确,有点明知道输出很不好,但就是测试不出来问题,这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我们针对OCCT的缺点,设计一套软件改进型的测试方法。我们的方法首先增强测试的时间,并且知道了我们在做哪些操作,这样,通过更长时间的考验可以更好地了解的品质如何;第二点,通过模拟实际用户的使用过程正做到了贴近消费者或玩家,也就是录制一些游戏、软件运行过程,让这些游戏自动运行,模仿用户的实际使用状态,以此来测试的品质;第三点是我们通过调取监控芯片里的数据,将其做成图表,从而一目了然的了解长时间运行时详细的状态如何。
&MBM5的载入界面
&MBM5的设置
&&& 这种测试方法看上去也非常完美,但过一段时间以后,我们又发现我们这种测试方法仍然存在问题:1、纯净度与保护功能。要知道,是一个比较复杂的IT配件,它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在于各种突发状态时产生的“反应机制”,像防过压、欠压、过热、过流、短路、缺相等保护电路,我们仅仅强调的是输出的纯净度,而对于的保护功能,则无法验证,这种情况下多表现在明知确实存在问题,但用这种方法却测试不出来,无法区分真正品质的优劣;2、对于监控芯片调取数据是否误差我们也产生了怀疑,我们对次做了实验,通过万用表直接在接口上电压值对比发现,监控芯片调取的数据确实误差比较大……由此看来,我们仍未摆脱软件测试的弊端。
2、软件 —— OCCT的困惑
&&& 国外OCCT的问世似乎解决了我们的困惑,它通过运行软件就可以测试到的输出品质如何,它的优点有:
&&& 1、 OCCT能够适用于Windows的各种平台,简单易行,用户能非常轻松的完成测试;&&& 2、 其结合MBM来运行,不再需要其它的硬件设备,更接近大众;&&& 3、 其可以设置5个不同等级的负载来模拟在满负荷的状态下运行;&&& 4、 软件小,操作简单;&&& 5、 测试完后能自动生成图表,用户不用再自己处理数据就可以得到答案。
&&& 1、 我们无法知道这款软件到底运行了什么?&&& 2、 虽然OCCT可以有多达5种的负载测试,但其是否真正能够模拟的满负荷运载没有人能给予说明。&&& 3、 测试的流程不清楚,我们仅仅知道其运行了30分钟。
&&& 3、功率负载仪法(详细测试方法请点击)
&&& 在2004年初,进行第一次高端横向测试,在这测试中,使用的是测试仪器功率负载仪,通过独树一帜的测试方法,可以很清楚地了解的功率是否达标,并且也能了解在部分稳定性方面的表现。
&TechRed测试仪TR368A
&&& 我们都知道,测试仪器的优点在于使用仪器测试的项目多、测试数值精确,比较有说服力,但它也存在比较大的缺点,由于这些仪器非常昂贵,普通用户无法像测试一样了解自己使用的品质如何。“让硬件测试为所有的消费者和玩家服务!”这句话成了评测室探索测试各种产品的准则,我们需要找到贴切消费者或玩家的测试方法。
&&&&&&&&&四、使用万用表测试 —— 测试过程麻烦,测试项目太单调(详细测试方法请点击)
&&&&在发现我们测试方法不妥之后,我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探索,但发现没有特别好的测试方法,考虑到监控芯片的误差特别大,我们抛去之前的思想,直接选择了使用万用表测试,这种方法测试过程比较麻烦。我们先运行游戏(模拟用户的实际使用状态),然后通过查看万用表变化的状态来了解品质,这个过程非常麻烦,花费的时间也比较大。
&&& 这个方法看上去有了新的进步,但它的意义仅在的输出是否符合的要求,而对于我们想了解真实的品质上来说,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我们的评测无法做到权威。
&&& 在2006年9月,我们策划了6款高端评测,在测试中我们仍然采用以前的测试方法,通过最后的输出、待机功耗的测试来对比的品质如何。这种方法虽然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并不权威,它没有办法让我们了解到其它多方面的品质到底如何。
&&& 五、使用大型仪器测试
&&& 我们对的方法重新开始思考,通过和厂商工程师的沟通,我们的思路又回到测试仪器上。测试仪器是专门针对的测试而设计的,它可以通过模拟各种情况来考验的品质到底如何,从2006年11月底开始,小编就在开始策划大型的横评,我们希望通过使用大型测试仪器来权威地调查品质的优劣……
&&& 下面请看我们的这次横评的测试环境、测试平台、测试方法以及各个测试项目。
第三节、测试环境和测试方法
一、测试环境
&工厂位于有“深圳后花园”之称的宝安区龙华镇
&&& 我们这次评测的地方是一家主要以OEM为主的生产厂商——深圳市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公司位于宝安区龙华镇,环境非常优美。
&一家非常有实力的厂商
&&& 科技成立1996年,前身是深圳中航太格厂,与台湾知名设计制造企业台湾力亿公司合作生产制造知名品牌TIGCR POWER,还承接知名系统厂商台湾大众公司、美国 MICRON公司、北大方正公司、OEM订单,并被认定为合格供应商。2003年11月,深圳市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到今天,科技已经是通过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及ERP管理系,现有厂房5000多平方米,员工500余人,有年产300万套PC ATX及的产能。&
&生产线 —— 年产300万套PC
&&& 在这里我们感谢这次横评中科技对我们的大力支持!
二、测试仪器
&&& 在出厂之前,都会经过多项测试,根据厂商的规模和实力,测试的方法和测试的仪器也是不一样,对小厂商来说,受限于资金和实力,买不起比较大型的仪器,因此导致很多项目测试根本就无法进行,而对于资金和实力比较雄厚的厂商来说,这方面倒不成问题。我们的这次测试使用了CHROMA6000来测试的,这种测试仪器的价格要几十万,对于小的厂商来说价格根本无法接受,而对于大厂来说,它们已经是产品线上主要的测试仪器之一了。
& 测试现场之— —— CHROMA6000测试仪
& 测试现场之二 —— SM8800测试仪
&&& CHROMA6000的测试效率比较高,在测试前如果设置好程序,测试的过程非常快,一般一款的测试只要5~10分钟。在的实验室,有各种不同的测试仪器,其中CHROMA6000是一款型号比较老的测试仪器,它的操作方法比较陈旧一些,搭载的负载也比较低,只能测试到最大400W的功率,考虑到目前国际国内生产线上大厂商通常采用CHROMA6000来检测,因此,我们决定将400W和400W以下的主要测试项目用CHROMA6000来测试。
&SM8800仪器测试测试过程
&&& 在测试前我们注意到,我们使用的这台CHROMA6600测试仪器没有办法做待机功耗、各组输出短路保护、OVP(过电压保护测试)和OPP(过功率保护测试),因此,我们部分的测试使用了SM8800这台测试仪器。SM8800是一款非常新的测试仪器,其测试的范围和功率都比较大,我们在后面400W以上高功率的测试则全部使用的SM8800仪器测试(最大可以达到1000W)。
三、测试项目
&&& 好了,让我们来看一下我们这次横评中的的测试项目。
&&& 我们的测试项目主要有四大部分组成:一是时间实序测试,这里面有开机、关机中的多种测试指标;二是效率和待机功耗的测试,其中效率方面主要是在20%、50%以及100%负载时的效率;三是对于的保护功能测试,项目有各组电压的短路保护、过电压保护测试、过功率保护测试;最后一部分是交叉负载测试,它更多地是考量输出方面的稳定性。
(一)时间实序测试
&&& 当启动后,就开始通过各种信号和不同的电压开始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是有好几项指标,像SET UP、POWER GOOD时间(PG信号响应时间)、开机时序,另外在关机时,也同样有“保持时序”、“关机时序”这样的指标。不要小看这些指标,如果它们出错,轻则使您的无法工作,严重的时候会损伤硬件。
&&& 比如:SET UP,它是由按下Power开关到各路输出电压达到标准值的时间,是要求小于500ms。如果此处设计的不好,就容易出现多次波动,这会导致系统在开机与掉电状态间摇摆,其结果是无法顺利开机,或者等设备的机械部分造成损伤。再比如“保持时序”,这个指标的用途是:为了保证磁头有充足的时间复位,在关机后不能马上断电,一般要求有一个不小于17ms(毫秒)时间段,如果保持时间不够,这将会伤害到盘片。
(二)效率和待机功耗的测试
&&& 随着能源的问题日趋严峻,缓解能源危机的节能开始提上日程,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开始升级或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限制浪费现象,在PC方面,2006年11月,我国出台了国家PC节能标准认证——CECP认证(详细内容请参阅《微型计算机用开关节能产品认证技术要求》),使我国有了标准的节能认证项目。
&我国的节能标准效率方面是介于Inte lATX 12V 2.2版标准的最低标准和推荐标准之间
&&& 效率方面是节能的一个很重要指标,我国的节能标准比之前 ATX 12V 2.0/ATX 12V 1.3版标准提高了很多,不过考虑到我国的现实国情,大部分的国内厂商与国际大厂在实力上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我国的节能标准的制定并不是特别严格,它的指标是介于最新ATX 12V 2.2版标准的最低标准和推荐标准之间。
& ATX 12V 2.2版规定效率的最低标准和推荐标准
&&& CECP认证很可能会是3C认证后新的强制性认证,也是考虑到节能的重要性,我们在这次横评中以新的节能认证为标准,通过对比每款测试的节能指标,让您了解这些与节能标准有多少优势或者存在多大的差距。
&& 待机功耗在节能方面的意义也很大,比较好的待机功耗甚至会低于1W,而不好的的待机功耗则要数10瓦,时间短还看不出差距有多大,但几个月的总量加在一起就比较可观了!也是考虑到我国的现实国情,目前这个标准定为3W。
(三)各项保护功能测试
&&& 当出现输出短路、电压过大、功率过大等现象时,需要一种保护机制来保护的安全,从而避免出现较大的损失。为了更大程度地减少成本,一般劣制经常会在次方面偷工减料,在使用的时候导致故障的发生。在我们的这次测试中,主要选了+12V、+5V、-12V、+3.3V短路保护、OVP(过电压保护测试)和OPP(过功率保护测试),以便了解的保护机制是否符合规定。
(四)交叉负载测试
&&& “交叉载测试”是对负载适应能力的一种测试,在判断额定功率后,对照 响应版本的典型负载功率分配图,通过选取图中曲线的四个顶点,分别设计A、B、C、D四种较为“极端”的负载组合,然后依此设定+12V、+5V、+3.3V 三路主要负载电流,其他三路输出空载。为了更好地测试的性能,我们设了根据的规范设置了两组“交叉载测试”测试项目,以便更好地判断出的输出能力。
第四章:63款超级横评&
&&&&&&&&第一节:200W以下测试
&&& 为了更好地让大家了解200W的品质,它们是否值得购买,我们在市场上购买了一批,这些相对来说是市场上销量比较好的产品,好了,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测试和分析,了解一下这些的品质到底如何。
信赖350SP4(型号:ATX-320T)—— 180W
&&& 是力为电子(中国)有限公司推出的品牌 ( 前身东莞信莱电子有限公司),创建于1995年。这家公司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在短时间内凭借其强大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一跃成为国际知名的供应商之一。作为一家非常成熟的供应企业,有低、中、高等产品线,也是目前业内最早通过质量体系认证与电子产品认证的企业之一。
● 产品介绍
&&&&在市场上的口碑一直还不错,我们曾经给大家介绍过它泰山系列的几款,用料和做工上都很不错。这次横评我们给大家带来的是偏向低端的产品,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信赖350SP4,这款产品的型号为,ATX-320T,它的铭牌上没有标注额定功率,的版本标注的也不清楚,好了,下面让我们全面了解一下着款产品。
&&& 信赖350SP4没有专门的包装,拿在手中份量特别轻,小编称了一下,仅0.985Kg。对于这种,小编就比较留意了,因此在下面同样比较轻的我们的描述会比较细一下,让您更多的了解这款是否存在较大的问题。
&&& 在散热方面信赖350SP4采用的是传统8cm抽风风扇,这种散热方式比12cm风扇在散热上存在先天性的不足,噪音控制方面没有12cm风扇的表现好。
&&& 的铭牌是我们了解最重要的数据,从铭牌上我们了解到的功率、认证、各项输出参数等信息,对我们使用很有帮助。从信赖350SP4的铭牌上来看,这款有很多地方都没有标注清楚:
一、版本标注不清楚:在铭牌显示版本为“REV:2.0(版本)”,这样标注很有歧义,您不知道它遵循的是 ATX 12V 2.0版标准还是这款的第二代版本。为此我们到官方上去查询,结果没有发现这款产品的资料。难道是遗漏了,或者是一款“黑”?
二、没有标注额定功率和最大功率:用户只能通过铭牌上的参数来估计的功率。从这些参数中我们判断出:信赖350SP4应该是一款功率不超过200W的!(我们在购买这款时,经销商告诉我们说,这是一款额定300W的,可以带动“奔4 3.2G”!)
三、没有标注的3C认证的认证号:按规定的铭牌上要标注有的3C认证,我们在的“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CCC证椋┎檠?#8221;处进行了查询,通过查询发现了这款产品的的产品认证号为“9686”,通过了3C认证。
&&& 由于产品在出厂时,没有标注清楚,因此经常会给不法经销商钻空子的机会,对于经销商这种忽悠,大家一定要警惕!
&&& 在接口方面这款有4个D型接口、1个SATA接口,接口为20pin+4pin可互换接口。
● 内部做工用料的评点
&&& 打开的内部,我们可以看到这款内部做工和用料都很一般,特别是用料上,可以肯定我们之前估计这款额定功率不超过200W的判断。
&&& 这款只有一级EMI电路,属于“单级EMI电路+PFC电路”的,这种不能因为只有一级EMI就来判定它就是假“3C”,总体上这些产品仍然是过关的,只是和具备完整“两级EMI滤波电路+PFC电路”的相比,在电磁兼容性方面的性能将有所逊色。
● 测试过程与测试结果
&&& 在CHROMA的测试中,信赖350SP4有多项测试没有通过,待机功耗4.50W(3W),大大超出了节能的标准。
&&& 从内部的结构上来看,使用“单级EMI电路+PFC电路”电路的信赖350SP4并没有违反3C认证的标准,但在测试的结果中我们也看到了,它绝大多数项目都没有通过测试,在稳定性上无法与优秀的相比。
[参考价格] 158元
支持键盘翻页 ( 左右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可能感兴趣的板块:
用户名/注册邮箱/注册手机号
其他第三方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动机机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