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高中化学离子反应各种反应及其定义和举例?

CO2+Cao=Ca2O3(常温)
CaCO3=CO2+CaO(高温)
这个不是可逆反应
是因为条件不同吗
那为什么
2SO2+O2=2SO3(催化剂)
2SO3=2SO2+O2(加热)
这样两个条件不同的反应可成为可逆反应呢
谢谢
第二个反应中催化剂的作用不但是加快合成三氧化硫的速度,而且也加快了三氧化硫的分解的速度,所以第二个是可逆反应。第一个由于反应条件不同,所以不是可逆反应。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最近正好在学平衡,不知道以后还会有哪些新的,我在题目中常见的有这些:SO2的催化氧化
NH3的工业制法
NO2与N2O4的转化
H2与R2(卤族元...
丑小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自己的天赋才能,就能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那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是一只美丽的天鹅
首先给你介绍下综合的:(一)知道燃料电池吗?燃料电池是一种用于发电的装置,为了了解它的价值,让我们分别研究一下“燃料”和“电池”这两个词。为了利用煤或者石油这样...
任何一个放热的反应都是啊。C+O2=CO2+Q(热量)
答: 关于返现未到账,怎么操作
答: 我可以给你提供个想法,仅供参考咯~!可以从培训人才和被培训人才的数据比例来说明拉,很有说服力哦~!祝你好运!
答: 小学科学教案|小学科学教案下载 21世纪教育网
答: 请说的明白点啊,你是要什么性质考试的啊,自考?成考?普通?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用探究发现来解决初高中化学概念的衔接问题
摘要:文章在分析初高中衔接时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学习障碍的基础上,探究概念建构的有效策略,在充分挖掘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探究来实现概念的主动建
  摘要:文章在分析初高中衔接时&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学习障碍的基础上,探究概念建构的有效策略,在充分挖掘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探究来实现概念的主动建构。&
  关键词:氧化还原反应;学习障碍;策略分析;探究&
  文章编号:(7-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化学概念是中学化学知识的最基本的内容之一,想学习好化学,培养一定程度的的探究化学问题的能力,就必须要掌握好化学概念。所以,化学概念的教学是化学教学研究的非常重要课题。《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高中的化学教师应当注重与初中课程教学的衔接问题,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要关注整体性,构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景,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活动探究,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我们指明了教学方向,即做好初高中化学概念的教学衔接是有效进行高中化学教学的根本。&
  一、&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学习障碍的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和其应用贯穿整个中学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中,由于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和理解存在较大的困难。而另一方面&氧化还原&概念又是中学化学基础理论体系之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氧化还原概念是学生能有效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引导学生探究、推断物质性质的重要依据之一,是学生必须学会、必须掌握应用的化学知识。&
  1. 概念认知的心理内部表征&
  所谓&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难&,是指高一学生在概念学习过程中存在理解困难和名词混淆不清等方面的障碍,从而导致了学习和建构的困难。理解概念就是形成和建构科学合理的概念心理的内部表征,准确地理解概念就意味着形成了正确的内部表征。心理内部表征就是一种心理活动,人们运用形象、文字、符号等多种形式来表示外部的各种信息,并将它们联系成有内在意义的知识结构的认知活动。心理内部表征同时也是一种认知活动的结果,即经过前面的认知活动而在大脑中产生的知识结构。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的学习,在头脑中建构概念的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可获得准确的概念同时形成有效的概念的内部表征,能够将它存储在长时记忆,在问题解决时及时提取和使用。但也有一些学生概念接受困难,表现为不理解或者理解困难。如果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能够同化和顺应新概念成为自己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并与其他知识形成密切的关联,则意味着学生&理解&概念;反之,就意味学生不理解概念或者概念理解产生困难。&
  2. 概念认知本身的微观特征&
  从化学学科知识本身来看,&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微观性也导致其&难学&,化学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用化学符号从微观层面简明科学地描述宏观现象和变化规律,这种描述的能力也是化学学习重要培养目标之一,例如燃烧、生锈属于宏观层面的现象;分子、原子微粒排列及其运动是微观层面上的现象;元素符号、分子式、结构式和化学方程式是化学符号层面上的形式。但是,研究表明,初中学生在有关化学符号层面上的表征方式很困难。当大部分学生看到&Cu Cu2+&和&Fe2O3+3CO2[=][△]Fe+3CO2&等化学符号时,虽然能够对这些现象做宏观上描述,但不却能从微观层面上做出较合理的解释,描述这些符号所隐含的物质结构及&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属性。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发现一部分学生在初中化学课程结束后,仅将化学式看作物质的名称或简写,将化学方程式看作机械的&公式&,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将化学方程式与物质变化的微观实质联系起来,这将妨碍他们深层次地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在衔接时的教学策略的分析&
  1. &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策略&
  综合分析高一学生在&氧化还原&认知上的上述特征,笔者认为,对于高一学生而言,影响概念学习的最大的障碍来自于两点:一是促进&氧化还原反应&学习积极主动发生的因素&&概念价值的认可,即为什么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学习氧化还原,它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研究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二是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形成方法的问题?理清了这两个问题,具体的概念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氧化还原反应&是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的,所以教学中最关键的一步是将学生的思维导向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从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属性看,它是从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本质而形成的概念,是定义性概念。定义性概念的学习过程是学生通过对实例的观察和分析,形成对某一类事物的特征的概括。直接观察不能得到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就需要引导学生在分析多个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基础上,才能构建出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引导学生思维的最有效方法是创设问题情景,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的可能研究方向,再确定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去进行具体的研究。&
  2.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衔接探究学习情景设计(片段)&
  情景一:&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引入&
  创设情景:&魔术表演&&
  教师演示:蓝瓶子趣味实验&
  PPT展示:蓝瓶子实验的相关资料&
  教师点拨:想想看蓝瓶子颜色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探究:&
  PPT揭秘:亚甲蓝又称亚甲基蓝(C16H18ClN3S),是一种暗绿色晶体,在碱性溶液中,蓝色的亚甲基蓝就容易被葡萄糖还原成无色亚甲基白。振荡后,由于溶液与空气接触面积变大,溶液中O2溶解量就增多,O2把亚甲基白氧化为亚甲基蓝,溶液又呈蓝色。静置时,由于有一部分溶解的O2逸出,亚甲基蓝又还原为亚甲基白。重复上述操作,蓝色&无色交替出现。这叫做亚甲基蓝的化学振荡。颜色交替出现是反应体系交替发生还原与氧化反应的结果。&
  过渡: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反应类型,人类在生产、生活乃至人体生命过程的新陈代谢中都离不开氧化还原反应,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吗?什么样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呢?
  情景二:&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界定&
  创设情景:PPT展示六张常见化学反应的图片&
  ①铜片在空气中氧化&
  ②氢气还原氧化铜&
  ③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④钠与氯气反应&
  ⑤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⑥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过渡:请写出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根据所学知识,多种角度对反应进行分类。&
  探究活动:&
  ①2Cu+O2[=][△]2CuO(化合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②H2+ CuO[=][△]CuO+H2O(置换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③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离子反应)&
  ④2Na+Cl2[=][△]NaCl(化合反应)&
  ⑤3CO+Fe2O3[=][△]2Fe+3CO2(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⑥FeCl3+NaOH[=]3NaCl+Fe(OH)3&(复分解反应、离子反应)&
  投影:学生所写化学方程式&
  探究小结:可见,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并不能对应所有的化学反应类型。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化学反应还有其他的分类标准。例如,依据在溶液中有无离子反应,可将化学反应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也可以从得氧和失氧的角度将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有①②⑤可知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发生,就好像购买商品,有&买&有&卖&。&
  提问:这些化学反应,还有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点拨:从化合价角度&
  探究活动: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是否有变化(在化学方程式中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
  探究小结:&
  (板书)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PPT展示: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有关化学方程式,判断其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①两种单质化合;两种化合物化合;单质和化合物化合&
  ②有两种生成物的分解反应;有三种生成物的分解反应&
  ③金属单质置换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置换金属单质&
  ④复分解反应&
  探究活动:用图形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与四个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探究小结: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情景三:&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应用&
  创设情景:钢铁会生锈,人也会&生锈&&
  探究活动:搜集素材,了解人体疾病、老化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以班级为单位办一张题为&如何永葆青春活力&的手抄报。&
  探究小结:(视频展示)钢铁的腐蚀、工业用电解法制造金属Na、工业合成氨气、接触法制硫酸、氯碱工业;农业生产中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干电池、蓄电池都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
  学生通过上述探究过程,基本理清了&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阅读课本,概念辨析和习题练习等教学环节,达到规范概念表达、建立概念关系、完整概念意义建构的目的。&
  3. 案例的设计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联系到生产、生活及科研领域,在中学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学生较难掌握的内容之一,本设计在教学策略上通过对已有化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的探究,运用真实的化学事实情景,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获取知识。&
  情景一的&魔术表演&&&有趣的实验将学生引入&氧化还原&的奇妙的空间里,独特的现象,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性趣,通过探究活动寻找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氧化还原反应。从而进入了一个丰富的化学世界,揭示了&氧化还原反应&存在的普及性,应用的广泛性,自然激发了学生学习该概念的热切性。&
  在初中,学生已经从得氧和失氧的角度对&氧化还原反应&有所认识,这对他们构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教师一定要处理好教学进行的程序。情景二的设计就是为了与学生原有的初中知识进行合理的衔接,使&氧化还原反应&这部分知识能来源所知又高于所知,以减轻学生进入高中学校的不适应感,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思维中矛盾点,引出高一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进一步的认识。要通过学生自己用图形来表示&氧化还原&与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举例、分析和讨论方程式培养学生宏观物质和微观结构之间的转化,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之间的转化。&
  情景三提供给学生一个联系生活和开展实践活动的课题,把学习的知识放到实践中提炼和再学习,并将自己的所学变成了一份看得见的成果。让学生辩证地认识和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防止方法,使学生树立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总之,新课程中高中化学教师应树立初高中化学概念衔接的观点,转换化学概念教学的观念,在&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教学中,应当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表及里地层层推进,循序渐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己思考、推理、判断和概括总结,参与探究活动,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特征的理解与掌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发展,同时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逐渐迁移和深化,在探究活动时及时归纳小结,才能让学生把握重点,提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祖浩.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化学1 (必修)[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摘 要:让当代职校生接受与偏爱的校园文化形式应该是丰富多样...
摘 要:随着高校体育竞技的日益增多,高校体育竞技不仅在高校...
摘 要:数字档案馆为是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核心工具,目前我国...
摘 要:科学制定和实施高校发展战略规划,是新形势下实现我国...
摘 要:对于当代大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比学习什么更重要,本文...
农村信息技术教师知识更新已成为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改...欢迎您,[][]
(您的IP:58.214.218.181)
类型筛选:
地区筛选:
精品/普通:
ID:7-3717011
物质的分类【知识梳理】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1、
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2、常用的分类方法有
。3、根据组成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把物质分为
。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的种类可以把纯净物分为
。4、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很多:根据是否含有碳元素,可以把化合物分为
,根据性质,又可以把无机化合物分为
和氧化物;根据化学键的不同,可以把化合物分为
;根据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是否导电,可以把化合物分为
。5、氧化物的分类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举例)
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举例)
两性氧化物:(举例)
不成盐氧化物:CO、NO过氧化物:(举例)
6、酸的分类按是否含有氧元素分为:
按电离出氢离子的个数分为:
按电离程度分为:
7、碱的分类按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个数分为:
================================================压缩包内容:模块二
物质的分类.docx
ID:7-3717006
离子反应【知识梳理】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概念:在
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在
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2、电解质的分类根据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把电解质分为
。1、强电解质:溶于水后能
电离的电解质。(强酸、强碱、大部分盐)强电解质溶液中只含
。2、弱电解质:溶于水后只能
电离的电解质。(弱酸、中强酸、弱碱、中强碱、H2O、HgCl2、Pb(CH3COO)2)弱电解质溶液中
共存。3、注意事项:(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
,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2)电解质一定是指本身含有离子或能生成离子的化合物。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溶液中的离子不是它本身电离产生的,不属于电解质,而是非电解质。如CO2、SO2、SO3、NH3等,但它们与水反应生成的产物H2CO3、H2SO3、H2SO4、NH3·H2O本身能电离,是电解质。(3)电解质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与溶解性无关,某些盐如BaSO4、AgCl、CaCO3等,虽难溶于水却是强电解质。(4)金属之所以能导电,是因为它有自由移动的
;电解质溶液之所以能导电,是因为它有自由移动的
。(5)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只取决于在相同条件下溶液中自由离子的浓度及其所带电荷的多少。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弱。二、电离和电离方程式1、电离:电解质溶解于水或熔融时离解成
的过程。(电离是自发的,不需要通电。)2、电离方程式:表示电解质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式子。3、电离方程式的书写:遵循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强电解质"
ID:7-3560743
第二章    章末复习一、知识整合1.以组成为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物质 纯净物 单质 金属:Na 、Mg 、Al
非金属:S、N2 、O2
化合物 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SO2、SO3、P2O5、
碱性氧化物:Na2O、CaO、Fe2O3
两性氧化物:Al2O3
不成盐氧化物:CO、NO
酸 按酸根分 含氧酸:HNO3、H2SO4
无氧酸:HCl
按电离出的H+ 数分 一元酸:HCl、HNO3
二元酸:H2SO4、H2SO3
多元酸:H3PO4
碱 按强弱分 强碱:NaOH、Ba(OH)2
弱碱:NH3·H2O 、Fe(OH)3
按电离出OH― 数分 一元碱:NaOH
二元碱:Ba(OH)2
多元碱:Fe(OH)3
盐 正盐:Na2CO3
酸式盐:NaHCO3
碱式盐:Cu2(OH)2CO3
混合物2.化学反应的分类 化学反应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 化合反应:A+B==AB
分解反应:AB==A+B
置换反应:A+ BC==AC+B
复分解反应:AB+CD==AD+CB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 氧化还原反应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基本概念相互关系 氧化剂-有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还原产物
还原剂-有还原性-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氧化产物================================================压缩包内容:重庆市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学案-第二章章末复习.doc
ID:7-3560635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时【考纲要求】
1、从三种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会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2、能够说出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的关系3、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自主学习】问题1:请写出工业生产铁的化学方程式。从得失氧的角度说说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为什么一定是同时发生的?问题2:请完成教材P35的思考与交流,说说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特征)是什么?完成例1。问题3:是什么原因引起了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呢?阅读课本P36-37,说说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什么?问题4:、什么是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考点突破】
判断下列反应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1)2Na+Cl22NaCl
(2)CaO+H2O === Ca(OH)2
(3)2KClO3 2KCl+3O2↑
(4)CaCO3
CaO+CO2↑
(5)2Al+6HCl = 2AlCl3+3H2↑
(6)Fe+CuSO4 = Cu+FeSO4
(7)HCl+NaOH= NaCl+H2O
(8)AgNO3+NaCl=AgCl↓+NaNO3
思考:(1)上述化学反应分别属于什么类型 化学反应是否还有其他分类方法?请在后续的学习中不断总结。(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有什么关系?请完成教材P37的“学与问”。(3)指出例1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例2 .已知下列反应①HPO3+H2OH3PO4 ②2F2+2H2O=4HF+O2↑③2K+2H2O2KOH+H2↑ ④Cl2+H2OHCl+HClO其中,H2O作氧化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H2O作还原剂的是______,同一物质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④中氧化产物是
,还原产物是
上述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
ID:7-3560634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一课时【考纲要求】
1、掌握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2、理解酸、碱、盐的概念;3、掌握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自主学习】问题1:理解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定义应注意什么?(提示:盐酸是电解质吗?HCl是电解质吗? CO2 是电解质吗? CaO是电解质吗?能导电的物质都是电解质吗)
问题2:常见的电解质、非电解质各有哪些? 问题3:电解质能导电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4: 参考教材“酸”的定义,从电离的角度说说什么是“碱和盐”?问题5: 从电离程度理解什么是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归纳常见的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问题6:据例题2归纳如何书写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考点突破】例1: 下列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_,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弱电解质有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①Cu ②H2SO4 ③NaCl溶液 ④NaOH ⑤BaSO4 ⑥蔗糖 ⑦石墨 ⑧熔融KCl ⑨Cu(OH)2
⑩NaHCO3 CH3COOH NH3·H2O
例2:将下列电解质进行分类,并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H2SOCa(OH)2Na2CO3
Al2 (SO4)3NaHSO4
NaHCO3NH3·H2OCH3COOH H2CO3
Cu(OH)2例3.如图所示是在一定温度下向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加入新物质时其电流强度(I)随新物质加入量(m)的变化曲线。以下三个导电性实验,其中与A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________,与B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________,与C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________。a.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H2SO4至过量b.向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氨水至过量c.向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至过量反馈训练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ID:7-3560632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一课时【考纲要求】1、分类法及分类方法的意义2、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感受分类方法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自主学习】问题1:
常见的分类方法有哪两种?问题2:
①元素可以怎样分类?②物质可以怎样分类 将下列各物质进行分类:Cu、H2、NaCl溶液、CaO、H2O、Hg、S、Ca(OH)2、H2SO4、CaCO3、NH3·H2O、CH3COOH,填入课本25页图2-3的方框。③ 化学反应可以怎样分类?以上都用了什么分类方法?问题3:
将A组物质与B组物质用短线相连。A
BCu2(OH)2CO3,
钠盐Na2SO4
硫酸盐NaCl
含氧酸盐K2SO4
无氧酸盐KHCO3
氧化物Na2O
这是什么分类方法?问题4:联系实际,讨论分类法的应用有何目的和意义?物质分类对学生学习有何帮助?如================================================压缩包内容:重庆市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学案-2.1物质的分类.doc
ID:7-2422339
======1.认识分类的科方法对化研究的作用。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3.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4.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物质的分类
一、分类法在化研究中的简单应用
【习导引】
思考:你会给事物分类吗?想想你在化习中曾经对那些知识进行过分类?
1.化元素的分类法之一--根据元素原子结构和性质特点的分类
类别 元素名称汉字的特点 原子结构特点 元素原子在化反应中的变化倾向 元素化合价特点
元素 一般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
压缩包内容:
北师大宁江附属中学化学必修1学案:2.1《分类法在化学研究中的简单应用》.doc
ID:7-2394914
高一化学导学案:
使用时间: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第二章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
编制人:李百禄
审核人:备课组
领导签字:
学习目标:
⑴学会从不同角度对初中学过的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⑵掌握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认识比较和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教学重点: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知识梳理】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及其变化,
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
压缩包内容:
第二章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导学案.doc
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胶体(第二课时)导学案.doc
ID:7-2394913
高一化学导学案:
使用时间: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第二章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编制人:李敏
审核人:备课组
领导签字:
1.理解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概念,提高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能力。
2.探究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3.学会用“单线桥” 和“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能初步感受化学反应守恒思想-电子守恒
用化合价的观念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及氧化还原本质的理解。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方法
一: 知识链接:
标出下列物质中加点元素的化合价:
二、氧化还原反应
1、从得失氧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写出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
压缩包内容: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docx
氧化还原反应第三课时.docx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doc
ID:7-2392432
第二章 第3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1课时)
编写人:吴照钧
高一_____班 第____组 编号_____姓名_________小组评价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
【学习目标】
1.从得氧和失氧的角度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利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3.应用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并能举例说明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与电子转移的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用化合价的观念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方法。
【使用说明】课前用15分钟认真阅读教材P35至P37并完成【预习自测】的内容,
================================================
压缩包内容: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导学案 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一课时.doc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导学案 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二课时.doc
中小学教师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教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