钌增强金磁性纳米粒子子的电化学信号有价态要求吗

小木虫 --- 500万硕博科研人员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查看话题
六氨合钌的信号问题
一般都是利用钌与DNA的磷酸骨架结合,为什么没怎么见到利用这种电荷吸附检测蛋白呢?
补充一下:简单而言,DNA的整条的核糖一磷酸基骨架的都是带负电荷的,而蛋白质则不是(具体解释见上贴),因此不能用简单的静电吸附来检测蛋白质。
谢谢你精彩的回答!我可否理解为测量蛋白质不是通用方法,毕竟局部带电情况与PH相关,另外也不一定能和电极表面发生电子传递
研究生必备与500万研究生在线互动!
扫描下载送金币
浏览器进程
打开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聊科研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本人上传文档大多数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告之,本人会立刻删除!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PEI/SiO2纳米粒子电化学发光分析特性研究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纳米材料是21世纪科研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生物学、电子、化学、医学诊断、环境检测等领域。其中,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因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如:(1)作为载体材料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自身具有相对较低的毒性、强的生物亲和性、高的稳定性以及光学透明性;(2)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可以包裹荧光染料、金属材料、量子点、高分子、金属氧化物等其它材料,形成了许多复合纳米材料;(3)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易功能化的表面,因此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其中高分子功能化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催化、分析检测、成像等领域,具有十分诱人的发展前景。本论文中,我们探讨了高分子材料聚乙烯亚胺(PEI)二氧化硅复合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常见的为共价键合法和包埋法。但是共价键合过程复杂,且键合效率低,而包埋法则能很好的弥补共价键合法的缺点。因此我们采用反相微乳液的方法将聚乙烯亚胺(PEI)包埋于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之中,合成了PEI/SiO2复合纳米粒子,并对此复合纳米粒子的电化学发光分析特性进行了研究,进一步探讨了二氧化硅复合纳米粒子在核酸分析及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本论文主要由综述与研究报告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综述部分,简要介绍了二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8|
上传日期: 16:17:55|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PEI/SiO2纳米粒子电化学发光分析特性研究
官方公共微信纳米金颗粒增强信号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谷胱甘肽和半胱氨酸的检测_王青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纳米金颗粒增强信号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谷胱甘肽和半胱氨酸的检测_王青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金属纳米颗粒电极的电化学发光性能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金属纳米颗粒电极的电化学发光性能研究
【摘要】:电化学发光或者电致化学发光分析法(ECL)是电化学与化学发光分析相结合的产物。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电化学发光以其特有的优势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它具有背景信号小、灵敏度高、仪器简单及时空可控性好等优点。这种分析方法被认为是21世纪分析化学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方向之一。通过电极材料、形状等的选择或者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电极的修饰,可以赋予电极新的特性,从而提高电化学发光分析方法的分析特性。
近年来,纳米粒子由于本身具有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而使其在光学、热学、电学、磁学、力学以及化学方面的性质和其它材料相比将会有显著的不同。纳米粒子的高的比表面积、高的催化活性、特殊的理化性质及超微小性等特征,使其成为化学修饰电极中的新兴材料。
金属纳米粒子由于它们独特的电催化性质和电化学活性而被修饰到电极表面来增强一些发光剂的电化学发光强度。此外,在以前的工作中,巴德小组报道了半导体纳米粒子如硅,砷化隔,锑化隔和锗分散到质子溶剂中的电化学发光,在这个体系中半导体纳米粒子做为一种发光剂,但是大多数的半导体纳米粒子由于本身固有的毒性而在电化学发光的研究中受到了限制。然而,我们小组发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当金电极在含有三联吡啶钌的酸性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扫描时产生一个阴极的电化学发光峰,发光峰主要发生在0.68V左右,这与一般报道的对三联吡啶钌的电化学发光是不同。根据所做的实验现象及相关的文献,研究了纳米金和三联吡啶钌的反应机理,研究表明就表明惰性金属金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共反应物应用到电化学发光中。
通过在酸性溶液中,三联吡啶钌(Ru(bpy)_3~(2+))和纳米金的反应,我们研究了一种新的修饰Ru(bpy)_3~(2+)的方法。当电压范围在0.2~1.4V时,纳米金修饰的电极在含有Ru(bpy)_3~(2+)的酸性溶液中循环扫描后,就把Ru(bpy)_3~(2+)修饰在了电极上,而且这个Ru(bpy)_3~(2+)-AuNPs复合电极可以用来检测三丙胺(TPrA),出峰位置在1.1V左右,该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简单,方便,快速,有效。
另外,利用上述纳米金修饰的电极在Ru(bpy)_3~(2+)溶液反应产生阴极发光的现象,我们又研究了纳米银,纳米铜在Ru(bpy)_3~(2+)溶液中的响应。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银只有在酸性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产生一个阳极发光峰和一个阴极发光峰。而纳米铜在酸性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产生一个阳极发光峰和一个阴极发光峰,而在碱性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只产生一个阴极发光峰。
根据对金,银,铜纳米粒子在Ru(bpy)_3~(2+)溶液中的电化学发光的研究,发现金属纳米粒子也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共反应物应用到电化学发光中。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O644.1【目录】:
摘要4-6Abstract6-11第一章 绪论11-34 1.1 电致化学发光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11-19
1.1.1 电致化学发光的特点11-12
1.1.2 电致化学发光基本反应类型12-17
1.1.2.1 无机金属配合物电致化学发光体系13-16
1.1.2.2 有机化合物电致化学发光体系16-17
1.1.2.3 半导体纳米材料发光体系17
1.1.3 电致化学发光分析发展前景17-19 1.2. 固态电化学发光的研究19-22
1.2.1 Langmuir-Blodgett 技术19-20
1.2.2 溶胶-凝胶法20
1.2.3 自组装法(self-assembled)20-21
1.2.4 离子交换聚合物膜21-22 1.3. 纳米粒子修饰电极电化学发光的研究22-27
1.3.1 纳米粒子的特性22-23
1.3.2 纳米粒子修饰电极的电化学发光的研究23-27
1.3.2.1 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电化学发光24-25
1.3.2.2 金属纳米粒子修饰电极电化学发光25-26
1.3.2.3 半导体纳米粒子修饰电极电化学发光26-27 1.4 本论文的整体构想及研究内容27-29 参考文献29-34第二章 一种在酸性的三联吡啶钌溶液中的阴极电化学发光34-47 2.1 引言34-35 2.2 实验部分35-37
2.2.1 试剂和原料35-36
2.2.2 仪器36
2.2.3 电极的处理36
2.2.4 制备金纳米电极36-37
2.2.5 电化学发光的检测37 2.3 结果与讨论37-44
2.3.1 沉积金纳米的条件选择37
2.3.2 三联吡啶钌和金的阴极电化学发光37-43
2.3.3 不同的纳米金颗粒对电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43-44 2.4 小结44-45 参考文献45-47第三章 基于纳米金的阴极电化学发光修饰三联吡啶钌的方法47-54 3.1 引言47-48 3.2 实验部分48-49
3.2.1 试剂和原料48
3.2.2 仪器48
3.2.3 电极的处理48-49
3.2.4 制备纳米金49
3.2.5 制备 Ru(bpy)_3~(2+)-AuNPs/Nafion 复合电极49
3.2.6 对三丙胺电化学发光的检测49 3.3 结果与讨论49-52
3.3.1 Ru(bpy)_3~(2+)-AuNPs/Nafion 复合电极对三丙胺的检测49-50
3.3.2 pH 对电化学发光的影响50-52
3.3.3 线性关系52 3.4 小结52-53 参考文献53-54第四章 三联吡啶钌在纳米银修饰的电极上的电化学发光54-66 4.1. 引言54-55 4.2 实验部分55-56
4.2.1 试剂和原料55
4.2.2 仪器55
4.2.3 电极的处理55-56
4.2.4 制备纳米银56
4.2.5 电化学发光的检测56 4.3 结果与讨论56-63
4.3.1 纳米银和三联吡啶钌的电化学发光56-61
4.3.2 纳米银和 Ru(bpy)_3~(2+)的电化学发光的条件讨论61-63
4.3.2.1 电压对 ECL 的影响61-62
4.3.2.2 沉积时间对 ECL 的影响62
4.3.2.3 pH 值对 ECL 的影响62-63 4.4 小结63-64 参考文献64-66第五章 三联吡啶钌在纳米铜修饰的电极上的电化学发光66-74 5.1 引言66-67 5.2 实验部分67-68
5.2.1 试剂和原料67
5.2.2 仪器67
5.2.3 电极的处理67-68
5.2.4 制备纳米铜68
5.2.5 电化学发光的检测68 5.3 结果与讨论68-72
5.3.1 纳米铜和 Ru(bpy)_3~(2+)的电化学发光68-70
5.3.2 纳米铜和 Ru(bpy)_3~(2+)的电化学发光的条件讨论70-72
5.3.2.1 电压对 ECL 的影响70-71
5.3.2.2 沉积时间对 ECL 的影响71-72
5.3.2.3 pH 值对 ECL 的影响72 5.4 小结72-73 参考文献73-74在读硕士期间发明专利及发表论文74-75致谢75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安镜如;陈曦;;[J];分析化学;1989年10期
尹学博,杨秀荣,汪尔康;[J];化学进展;2005年02期
安镜如;林金明;;[J];分析化学;1991年03期
徐国宝,董绍俊;[J];分析化学;2001年01期
屈颖娟,郑行望,章竹君,裴拥爱;[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林金明,安镜如;[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1期
童九如,A.B.E[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1984年01期
李瑛琇,朱连德,朱果逸;[J];分析试验室;2001年05期
高秀霞;徐春荧;袁柏青;杨秀云;;[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屠一锋,黄炳强,郭文英,陈瑾;[J];分析化学;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袁若;;[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发光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刘慧静;袁若;柴雅琴;;[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发光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尹学博;汪尔康;;[A];第二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尹学博;辛有英;刘东元;唐春霞;赵玥;;[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发光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汪尔康;;[A];第二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杨帆;郭志慧;;[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发光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刘晓庆;史立红;牛文新;李海娟;徐国宝;;[A];第四届海峡两岸分析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邢达;;[A];第八届全国发光分析暨动力学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吕家根;;[A];第二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刘少恒;贾丽娟;孙波;楼望明;漆红兰;张成孝;;[A];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毛黎;[N];科技日报;2007年
白毅 于洋;[N];中国医药报;2010年
张兆军;[N];科技日报;2008年
长春应化所;[N];中国电子报;2003年
记者任福海;[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0年
于洋 记者
李泳沩;[N];吉林日报;2010年
;[N];今日信息报;2004年
宋玉春;[N];中国化工报;2007年
宗信;[N];中国化工报;2004年
于洋;[N];中国化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锦锋;[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刘涛;[D];浙江大学;2011年
郑亚建;[D];南京大学;2012年
曹志申;[D];南京大学;2011年
赵金金;[D];苏州大学;2011年
张艺;[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郭文英;[D];苏州大学;2011年
李璐;[D];山东大学;2010年
周昕;[D];中南大学;2012年
柏建国;[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波;[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张异光;[D];西北大学;2010年
杨娜;[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刘慧静;[D];西南大学;2012年
胡小风;[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蔡霞;[D];苏州大学;2010年
刘东元;[D];南开大学;2011年
曹广明;[D];湖南大学;2010年
王秋谷;[D];南京大学;2012年
李伟;[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人人网 - 抱歉
哦,抱歉,好像看不到了
现在你可以:
看看其它好友写了什么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磁性纳米粒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