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2到3个字概括一只鸽子创造奇迹创造宝石有什么用

给鸽子机会就能创造奇迹_温州赛鸽网
欢迎您 | 加入收藏 |
您的当前位置: && 养鸽知识&&& 信息正文
&& 给鸽子机会就能创造奇迹
给鸽子机会就能创造奇迹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更新时间:
给鸽子机会就能创造奇迹
  人们都知道,人生的成功需要把握好机会,把握不好机会则一事无成。不过,对于人类来讲还有自己把握的主动权和自主权,那么对于鸽子,它就没有自主权,自己把握不了自己,只有靠人来给予它们机会。人们不给于它们机会,它们固然有天大的本事也难以发挥出自己的才华来。
  记得2002年国家赛时,洛阳市安排参加武汉赛区放飞。那时候我刚刚再次养鸽子,心里有一股子热劲,好像人们讲的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敢拼、敢搏、敢于尝试,协会有比赛就参加,对鸽子毫不留情。国家赛那天集鸽时,我抓了九羽,其中有一羽雌鸽子颜色很深,说是雨点其实和黑的差不多,个子又很小,像个小燕子。由于雌鸽颜色不太好,不想让它参赛,平时训放也比较少,还做着保姆,喂养着一羽半个月左右的小幼鸽。
  因为第一年参加国家赛,心里比较激动,就想多参赛几羽,调来调去几个冠军不舍得参赛,其它的鸽子也不多,最后还是把这羽黑色的小雌鸽子凑上数了。
  到了洛阳市协会之后,正要填写竞翔单子上笼时,我抓住这羽鸽子和同去的鸽友姚随定谈了起来,当时觉得这羽鸽子只是训放过几十公里还奶着半个多月的儿子,就没有参加过三百公里训放,恐怕参赛了也回不来,想松手让它回家。姚随定鸽友说,看那颜色,丢了也不可惜。他这一说,坚定了我的信心,于是,就狠下心来把这羽深色雨点小雌送上了武汉赛区的赛场。
  哪能知道,第二天它却冒着冰雹大雨六七级大风夺取了国家赛洛阳市第二名,比冠军空距远四十五公里还多。当我把它拿到洛阳市协会报到时,鸽友们这个说它有这优点,那个说它有那优点,浑身没有缺点,几乎说成了宝贝。
  再者,2005年前后,河南省千公里“鸽王杯”联赛也是比较吸人眼球的赛事,我连续参加了两届,2004年获得河南省联赛第八名和第九名。这里说的是2005年参赛的一羽雨点雄鸽子,在三百公里比赛时它获得第十一名;五百公里时鸽友孟涛的一羽鸽子获得第六名,我的这羽雨点雄鸽子获得第七名;到了七百公里,鸽友孟涛的那羽获得了洛阳市协会冠军,而我的这羽雨点雄鸽子却飞了一个星期才回来。
  鸽子归巢的第二天,省“鸽王杯”千公里联赛就开始集鸽子了,对于这羽鸽子参赛不参赛心里非常矛盾。当时我给老伴讲,老伴就不愿意让参赛,说刚回来太累,参赛也是丢。我经过一番犹豫后还是狠心地让它上笼了。这次是放飞湖南郴州,结果开笼第二天早晨七点多钟,它第一个归巢了,获得洛阳市冠军,与郑州相比是第六名。但是,不巧的是安阳却出现了三十羽当日归,致使我的这羽鸽子全省排名三十六名。
  根据上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一羽奶子鸽获得五百公里国家赛洛阳市第二名,一羽迟归鸽子竟能获得省“鸽王杯”联赛洛阳市冠军,这充分说明主人必须给鸽子参赛的机会。不给比赛的平台,不给参赛的机会,纵使鸽子就是有天大的本事它又能如何呢?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网友留言:(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便利查询: 
娱乐导航:
友情链接:
浙江凯维喜阀门有限公司 | |
| 加入收藏 |
版权所有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温州 电话:
Email: 网址:
分辨率:建议采用像素,显示效果最佳今日作文阅读榜网友推荐的作文最新发布的作文&
sanwen.net上传时间:
林海峰:奇迹创造奇迹1(2)
56官方微信
扫一扫发现精彩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她只能活七小时” 保罗·舍恩斯坦  本市新闻编辑台上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时间是下午3点40分。  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我的小女儿在路德医院。医生说她只能活7个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这是她唯一的希望。医生已经使用了磺胺以及其他每一种药。我必须找到某个有足够能力的人帮她。你能帮我吗?”  打电话的人通报了他的身份,他叫劳伦斯·马隆,职员,家住杰克逊海茨,第34大道第83号。濒于死亡的小孩是他的女儿,叫帕特丽夏,两岁,现就诊于路德医院,在曼哈顿,第144街和康文特大道交会处。  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因为这个被医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奇药是如此的稀少,以致几乎不能得到它。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  然而,这位父亲恳求帮助两分钟之后,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这项援助工作。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只能活7小时,除非……”  电话打到路德医院,证实了那个小孩几乎不能活了,她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即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一种血液中毒。磺胺制剂已用过了,输了两次血,都无济于事。有人提出青霉素是唯一的希望。  通过电话向华盛顿的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托马斯?帕伦请示,并详细调查了纽约的药品公司后得知,施贵宝公司生产青霉素。  打给帕伦博士的电话被A. N.理查兹博士听到了,他在华盛顿负责科学发展局的研究工作。“新泽西州新布伦瑞克的施贵宝实验室能提供青霉素。”理查兹博士说,“我得打电话,要他们立即定量发放。”  与此同时,人们获悉斯特·基弗博士这位波士顿外科医生和战时生产委员会委员有权直接命令发放民用珍贵药物。他是由路德医院的外科医师丹特·柯利蒂大夫通过电话取得联系的。“你将得到青霉素。”基弗大夫向柯利蒂大夫许诺。那是下午4点钟。医生们对在红头文件的作用下找到青霉素的来源并被予以发放的速度感到惊异。  现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从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下午6点30分,柯利蒂大夫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焦急的记者。当那辆仁慈之车停在施贵宝实验室前面时,时间是下午7点30分。  3个卫兵等在那里。其中一个走向汽车:“是柯利蒂大夫吗?给你青霉素。”  柯利蒂大夫接过那硬纸匣,由冰裹着的青霉素放在里面。“现在,”他说,“我们有了一个战斗的机会。”  最后一段路程是从霍兰隧道到路德医院,只用了8分钟,这是创纪录的速度。行驶在西区高速公路时,车速器始终指向65英里/小时。汽车就要停在医院门口之前,柯利蒂大夫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  “也许是,”一个记者说,“但是从现在起,大夫,靠你了。”  此后,记者们踮着脚尖走进四楼那个失去知觉的孩子的房间。她费力地呼吸着,但在蓬乱的丝一般的棕发下面的.小脸上,并没有痛苦的表情。“她是个可爱的病孩子。”一个护士低声说。  帕特丽夏?马隆的父母哭了。  “谢天谢地。”凯瑟琳?马隆低语着,“至少,我的小丫头又有了一次机会。”(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
  [注]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8月,获1944年普利策新闻奖。 1.这篇报道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了时间,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柯利蒂大夫为什么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请对文中画线部分作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请结合文本新闻背景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跟谁学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她只能活七小时” 保罗·舍恩斯坦  本市新闻编辑台上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时间是下午3点40分。  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我的小女儿在路德医院。医生说她只能活7个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这是她唯一的希望。医生已经使用了磺胺以及其他每一种药。我必须找到某个有足够能力的人帮她。你能帮我吗?”  打电话的人通报了他的身份,他叫劳伦斯·马隆,职员,家住杰克逊海茨,第34大道第83号。濒于死亡的小孩是他的女儿,叫帕特丽夏,两岁,现就诊于路德医院,在曼哈顿,第144街和康文特大道交会处。  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因为这个被医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奇药是如此的稀少,以致几乎不能得到它。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  然而,这位父亲恳求帮助两分钟之后,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这项援助工作。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只能活7小时,除非……”  电话打到路德医院,证实了那个小孩几乎不能活了,她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即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一种血液中毒。磺胺制剂已用过了,输了两次血,都无济于事。有人提出青霉素是唯一的希望。  通过电话向华盛顿的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托马斯?帕伦请示,并详细调查了纽约的药品公司后得知,施贵宝公司生产青霉素。  打给帕伦博士的电话被A. N.理查兹博士听到了,他在华盛顿负责科学发展局的研究工作。“新泽西州新布伦瑞克的施贵宝实验室能提供青霉素。”理查兹博士说,“我得打电话,要他们立即定量发放。”  与此同时,人们获悉斯特·基弗博士这位波士顿外科医生和战时生产委员会委员有权直接命令发放民用珍贵药物。他是由路德医院的外科医师丹特·柯利蒂大夫通过电话取得联系的。“你将得到青霉素。”基弗大夫向柯利蒂大夫许诺。那是下午4点钟。医生们对在红头文件的作用下找到青霉素的来源并被予以发放的速度感到惊异。  现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从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下午6点30分,柯利蒂大夫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焦急的记者。当那辆仁慈之车停在施贵宝实验室前面时,时间是下午7点30分。  3个卫兵等在那里。其中一个走向汽车:“是柯利蒂大夫吗?给你青霉素。”  柯利蒂大夫接过那硬纸匣,由冰裹着的青霉素放在里面。“现在,”他说,“我们有了一个战斗的机会。”  最后一段路程是从霍兰隧道到路德医院,只用了8分钟,这是创纪录的速度。行驶在西区高速公路时,车速器始终指向65英里/小时。汽车就要停在医院门口之前,柯利蒂大夫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  “也许是,”一个记者说,“但是从现在起,大夫,靠你了。”  此后,记者们踮着脚尖走进四楼那个失去知觉的孩子的房间。她费力地呼吸着,但在蓬乱的丝一般的棕发下面的.小脸上,并没有痛苦的表情。“她是个可爱的病孩子。”一个护士低声说。  帕特丽夏?马隆的父母哭了。  “谢天谢地。”凯瑟琳?马隆低语着,“至少,我的小丫头又有了一次机会。”(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
  [注]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8月,获1944年普利策新闻奖。 1.这篇报道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了时间,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柯利蒂大夫为什么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请对文中画线部分作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请结合文本新闻背景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她只能活七小时” 保罗·舍恩斯坦  本市新闻编辑台上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时间是下午3点40分。  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我的小女儿在路德医院。医生说她只能活7个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这是她唯一的希望。医生已经使用了磺胺以及其他每一种药。我必须找到某个有足够能力的人帮她。你能帮我吗?”  打电话的人通报了他的身份,他叫劳伦斯·马隆,职员,家住杰克逊海茨,第34大道第83号。濒于死亡的小孩是他的女儿,叫帕特丽夏,两岁,现就诊于路德医院,在曼哈顿,第144街和康文特大道交会处。  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因为这个被医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奇药是如此的稀少,以致几乎不能得到它。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  然而,这位父亲恳求帮助两分钟之后,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这项援助工作。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只能活7小时,除非……”  电话打到路德医院,证实了那个小孩几乎不能活了,她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即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一种血液中毒。磺胺制剂已用过了,输了两次血,都无济于事。有人提出青霉素是唯一的希望。  通过电话向华盛顿的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托马斯?帕伦请示,并详细调查了纽约的药品公司后得知,施贵宝公司生产青霉素。  打给帕伦博士的电话被A. N.理查兹博士听到了,他在华盛顿负责科学发展局的研究工作。“新泽西州新布伦瑞克的施贵宝实验室能提供青霉素。”理查兹博士说,“我得打电话,要他们立即定量发放。”  与此同时,人们获悉斯特·基弗博士这位波士顿外科医生和战时生产委员会委员有权直接命令发放民用珍贵药物。他是由路德医院的外科医师丹特·柯利蒂大夫通过电话取得联系的。“你将得到青霉素。”基弗大夫向柯利蒂大夫许诺。那是下午4点钟。医生们对在红头文件的作用下找到青霉素的来源并被予以发放的速度感到惊异。  现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从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下午6点30分,柯利蒂大夫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焦急的记者。当那辆仁慈之车停在施贵宝实验室前面时,时间是下午7点30分。  3个卫兵等在那里。其中一个走向汽车:“是柯利蒂大夫吗?给你青霉素。”  柯利蒂大夫接过那硬纸匣,由冰裹着的青霉素放在里面。“现在,”他说,“我们有了一个战斗的机会。”  最后一段路程是从霍兰隧道到路德医院,只用了8分钟,这是创纪录的速度。行驶在西区高速公路时,车速器始终指向65英里/小时。汽车就要停在医院门口之前,柯利蒂大夫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  “也许是,”一个记者说,“但是从现在起,大夫,靠你了。”  此后,记者们踮着脚尖走进四楼那个失去知觉的孩子的房间。她费力地呼吸着,但在蓬乱的丝一般的棕发下面的.小脸上,并没有痛苦的表情。“她是个可爱的病孩子。”一个护士低声说。  帕特丽夏?马隆的父母哭了。  “谢天谢地。”凯瑟琳?马隆低语着,“至少,我的小丫头又有了一次机会。”(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
  [注]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8月,获1944年普利策新闻奖。 1.这篇报道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了时间,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柯利蒂大夫为什么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请对文中画线部分作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请结合文本新闻背景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目:最佳答案1.①以顺叙的方式写作,条理清晰,突出了新闻事件的连贯性。②突出时间,渲染了紧张的氛围,强调了救援效率之高,现场感强。
2.在当时的情形下,青霉素非常稀少,能得到它绝非易事,新闻记者及社会各界同心协力找到了青霉素,并及时把青霉素送到了小女孩的病床前。
3.画线部分运用“仁慈”“奄奄一息”“焦急”等词语,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使报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明显的倾向性。
4.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弘扬了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人道主义精神;歌颂了人与人之间友好互助、团结一致的精神;增强了当时(二战时期)美国人民终将赢得战争胜利的信心。(意对即可) 解析
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纽约信鸽大赛一鸣惊人 美华裔“训鸽王”创造奇迹-中新网
纽约信鸽大赛一鸣惊人 美华裔“训鸽王”创造奇迹
美国中文网
  11月13日电 据美国中文网援引美国中文电视报道,在10月25号举行的纽约信鸽大赛中,在美华人徐军训养的信鸽竟然有四只进入了大赛的前二十名,其中的一只更是一举夺得亚军,而他也被人尊称为“训鸽王”。
  “那我就让他们看看,不光你外国人会玩,我中国人也行呀!”让徐军如此骄傲、又给华人争光的不是别的,正是一群神采奕奕的信鸽。赛鸽运动源自于西方国家,华人参赛的人数一直很少。而在10月25号举行的纽约信鸽大赛中,徐军训养的信鸽竟然有四只进入了大赛的前二十名。从为了缓解移民的压力,养信鸽解闷开始到带着他的信鸽参加纽约州比赛获得总冠军,现如今信鸽已经成为徐先生生活中离不开的一部分。
  徐军说:“小时候家里的兄弟都养鸽子玩,就是三个两个养着玩一玩,养在窗户上玩,但没有现在这个养法。”
  今年55岁的徐军是第一代移民。1999年从中国山东青岛来到美国,目前经营着一家巴士公司。三年前他开始养信鸽,起初也只是为了缓解压力。
  徐军说:“美国很辛苦, 我们这批人打工,干到今天,确实很辛苦。在这里,觉得工作压力大,就找点乐趣,就这么开始养,越养越多。后来就参加比赛,一比赛就更有兴趣。”
  去年开始,徐军训练的赛鸽第一次参赛就在小组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没想到今年他的信鸽战队中更是飞出了一个亚军。
  徐军从2013年开始参加小组比赛,在此过程中,他发现自己养的鸽子飞的很好。徐军说:鸽子好不好得飞出来看,所以就几个朋友一起养,结果有兴趣了。去年在小组里飞的还可以 ,今年就参加了几个大赛。每个大赛成果都不错,因为第一年,这个成绩对我来说是很荣幸的。
  回忆起比赛当天,徐军至今依然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徐军说:“就是从很远很远高空往下飞进鸽子窝那段,心情特别好受,回来了。我就站在外边,好几个朋友都在那儿等,一来了有电子板,一扫描,几点几分几秒清清楚楚,特别是今年飞的这么好,心情不错。”
  赢得比赛的一刻自然是十分兴奋和喜悦的,但饲养和训练赛鸽的辛苦过程却是鲜为人知。据徐军描述,饲养鸽子学问很多,交配、饲养小鸽子都要花很多功夫,训放也要到位,需要每天早上三四点钟出去,一站一站的训放。
  如今,徐军的鸽房已经有30平方英尺,而这里的每一寸角落都是他自己一点一点搭建起来的。徐军说:“这每一块木板、每一个钉子,每一个铁网都是我一个人弄的,没事就自己钉一点。我光造这个棚,自己在这里干了一个多月。”
  训养鸽子已然成了徐军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表示明年还要继续参加比赛,一定要拿个冠军回来。徐军说:“咱没拿到冠军,那就明年再努力了。15年还是这样吧,二三月份多出点好鸽子,六月七月份开始训放,九月份参加比赛。至少还要参加个三年五年再说,拿到冠军。一定会有这个理想,一定会实现。”(王诗瑶)
【编辑:杨斌】
>华人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造奇迹舞蹈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