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脚踝扭伤康复及康复处理理论

  在《来吧~一起聊聊那挥之不去慢性疼痛》一文中,AT君对KC理论体系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但面对实际的病例时,又该如何用KC来解决问题呢?
  在这里,AT君就分享一个非特异性腰痛的实际案例,详细讲述KC完整的评估和再训练过程。
  案例:孙先生
  病史:曾患急性腰扭伤;被诊断为非特异性腰痛
  主诉:左侧腰部酸痛,久坐及久站后会诱发疼痛,仰卧位翻身和起床时疼痛达到5分,弯腰时有不适,活动后症状会减轻。曾对腰部肌肉的放松及针灸,短时间内能缓解症状,但长期效果不明显
  常规评估结果:通过A-T中心的综合评估,发现患者竖脊肌紧张;腰椎生理弯曲变平,腰椎屈曲、胸椎伸展活动度不足,左侧骶髂关节活动受限,腰椎稳定肌群募集低效。
  KC运动控制评估
  根据患者的日常工作状态及诱发疼痛的动作,更多的选用在坐位及仰卧位下的控制测试。利用KC运动控制测试,检测腰部稳定肌在低阈值下对腰椎的控制能力,若患者腰部稳定肌的控制不足,在测试动作中则会出现非控制性运动(UCM)。
  过度牵拉的一侧对关节结构、软组织发生过度的撞击;牵拉不足的一侧,使相应的关节囊、韧带、肌肉张力增大和紧张;最终两侧都会产生疼痛反应。
  腰椎屈曲方向控制测试
  1.坐位前倾测试
  动作:坐直,骨盆中立位,通过髋关节屈曲将躯干前倾30&
  理想状态:保持背部正直,腰椎在整个过程处于中立位
  治疗师体位:把3个手指放在患者腰椎处,感受腰椎的活动
  测试结果:患者前倾的起始端,便出现腰椎的屈曲,腰椎背伸稳定肌群(背部表层多裂肌和髂肌)无法控制腰椎屈曲UCM的出现
  2.仰卧双腿屈曲抬起测试
  动作:仰卧位,骨盆中立位,缓慢将双足抬离地面,同时双腿屈髋至90&,缓慢放下
  理想状态:保持背部稳定(无压力变化)
  体位:把手放在患者腰部,感受腰椎的压力
  测试结果:患者在髋屈曲30&时出现了腰椎部压力增大,腰椎背伸稳定肌群(背部表层多裂肌和髂肌)无法控制腰椎屈曲UCM的出现
  腰椎伸展方向控制测试
  坐位胸椎伸展测试
  动作:坐位,骨盆中立位,患者将胸骨抬起远离骨盆,进行全范围的胸椎伸展
  理想状态:胸椎的独立运动,维持腰椎-骨盆的中立位
  治疗师体位:一手放置于胸骨上监测胸-腰椎运动,另一手置于骶骨监测腰-骨盆运功
  测试结果:虽然胸椎的伸展活动度不足,但患者能在胸椎的活动范围内保持腰椎-骨盆的中立位,腰椎屈曲稳定肌群(腹斜肌和臀大肌中部纤维)能有效的控制腰椎伸展UCM的出现
  腰椎旋转方向控制测试
  坐位单膝伸展测试
  动作:坐位,骨盆中立位,双脚抬离地面,膝关节伸直至离完全伸展约10&的位置
  理想状态下:控制腰椎,防止N绳肌将骨盆拉至后倾及腰椎伸展状态,维持腰椎-骨盆中立位
  治疗师体位:把3个手指放在患者腰椎处,感受腰椎的活动,并观察骨盆位置
  测试结果:两侧N绳肌过度激活不能达到完全伸展约10&的位置。患者在进行左侧伸膝时,骨盆及腰椎位置发生左侧旋转,腰椎旋转稳定肌群(腹斜肌)无法控制腰椎旋转UCM的出现
  治疗及再训练:
  放松肌肉、恢复活动度
  手法放松背部肌肉;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对腰椎、胸椎松动;通过主动延展放松过度激活的N绳肌
  经治疗,患者疼痛下降至3分,并且恢复了腰椎、胸椎关节的活动度及N绳肌的延展性
  坐位前倾再训练策略
  坐位,患者通过手臂来部分支撑伸展稳定肌的负担,更容易对屈曲UCM进行控制,慢速重复训练2min
  仰卧双腿屈曲抬起再训练策略
  仰卧位,屈髋屈膝,将手部推向对侧膝关节,完成等长收缩,再缓慢将另一侧膝关节抬起和放下,保持腰部压力不变,慢速重复训练2min
  坐位单膝伸展再训练策略
  坐位,单侧手推向对侧膝关节,完成等长收缩,对侧膝缓慢进行伸膝动作,保持腰椎、骨盆稳定,慢速重复训练2min
  再评估
  1.患者VAS下降至0分,该患者的主诉症状,即仰卧位翻身、起床时的疼痛以及向前弯腰的不适得到明显的缓解
  2.坐位躯干前倾测试:患者前倾至约20&时才出现腰部的屈曲
  3.仰卧双腿屈曲抬起测试:患者在髋屈曲约70&时出现了腰部UCM
  4.坐位单膝伸展测试:患者在膝关节的活动范围内能控制腰椎-骨盆的稳定
  治疗小结
  患者曾有急性腰损伤史,且长期处于伏案的工作状态,腰部肌肉的神经控制异常及收缩能力下降,都是引发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重要因素。
  在这次的治疗中,在恢复患者正常活动度的同时,加入KC运动控制训练,恢复稳定肌的正常募集以及大脑正确的认知功能,改变错误的运动模式,患者的疼痛和对腰椎的控制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但是仅通过一次的治疗,并没有完全恢复大脑的选择能力,之后需要在进行多次重复的训练,刺激我们的神经中枢,让我们的大脑牢记正常的运动模式,才能防止疼痛的复发。
  其实,以上理论及训练动作都源于英国KC运动控制理论体系。
  KC是一种通过动作的控制入手的康复技术,通过特殊的认知运动控制测试,确定我们的控制性损伤,再运用与损伤相匹配的神经肌肉再训练策略来管理疼痛,在对特定肌肉的训练同时,也是对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恢复大脑对最佳运动策略的选择能力,从而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和降低复发风险。
  在4月底,A-T学院将率先在上海、辽宁两地开展《KC运动控制―腰髋运动障碍解决方案》认证课程,现已开始接受报名。
  KC 全球授课集锦
  KC全称“Kinetic Control”,中文名称“运动控制”,由英国知名物理治疗领域教授 Sarah 和澳大利亚著名物理治疗师 Mark创立。 经过 20 年的时间,KC 授课足迹遍布世界 6 大洲,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瑞典、南非、台湾、印度等。
  2016 年,在前期研究和分析后,A-T 物理治疗学院第一次将 KC 运动控制引入中国大陆,为物理治疗行业介绍一项新的物理治疗思路――从运动控制入手进而解决慢性疼痛。先后在北京、广州主办四次课程,一次研讨大会,受到诸如北医三院物理治疗师、中山六院康复科医师、北体大体能教授等业内专家的赞赏。例如:
  “系统且相对完备的体系和成熟且辩证思维模式,讲述的是问题的解决之道,而非单纯的方法和乏味的理论……很多东西之前虽然也一直在应用,但基本不成体系,对相应内容的生理机制和内在联系也缺乏深刻的认知和理解。KC 运动控制正是帮我解决了这些问题。”
  讲师团队介绍
帕特里克&佩德森 Patrik Pedersen
KC运动控制资深导师
瑞典资深运动物理治疗师
  教育经历:澳大利亚科庭大学运动手法专业的硕士学位;瑞典国内第一个修完超声诊断专业的运动物理治疗师。
  工作经历:曾担任瑞典 赫尔辛堡OV手球队主管治疗师;在瑞典南部成立了一家瑞典规模最大的私人运动物理治疗诊所;2010年被评为运动学控制领域认证导师,授课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汤士萱 Suzanne Tang
KC运动控制导师
台湾注册物理治疗师
  教育经历:国立阳明大学物理治疗与辅助技术系毕业;曾学习脊柱手法治疗课程;GYROKINESIS课程;DYNAMIC TAPING课程;普拉提课程;颅骶骨治疗手法。
  工作经历:晋安复健科诊所物理治疗师;普拉提讲师;GYROKINESIS讲师;MotionDr运动分析实验室助理;舞蹈老师;拥有15年的舞蹈经验。
  汤士萱老师受台湾物理治疗协会邀请,受邀出席5月份在广州举办的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CAOS会议,并发表演讲。演讲主题为运动控制与骨骼肌肉损伤之间的联系。
  招生对象
  康复师、物理治疗师、体能教练、康复医生、手法治疗人员,健身教练等康复相关专业人员。
  在完成英国KC课程后,课程学员将获得运动控制认证证书。
  另外,完成上海站的课程,可获得继续教育二类学分3分
  【课程费用】
  4000元/人(含课程费、资料费、午餐)
  早鸟价:3月20日前报名,3900元/人
  团购价:3人成团3800/人
  5人成团3600/人
  曾报名以往KC课程的老学员,此次课程一律3800/人
  曾报名2016年《KC运动控制―腰髋运动障碍解决方案及对位对线》课程的学员,复听享半价优惠(以上优惠不能同时享受)
  【课程时间及地点】
  上海站:上海阳光康复中心
  时间:4月22-24日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星光路2209号
  住宿推荐:上海阳光康复中心招待所,标准二人房320元/间,如有需求可帮忙提前预定
  辽宁站:
  中国医大盛京医院(沈北院区)
  时间:4月28-30日
  地址: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河大道16号
  住宿推荐:
  湄紫公寓
  地址: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北大街53-34号8门
  电话:
  泰丰商务旅馆
  地址: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北大街120号
  电话:024-
  【报名方式及联系】
  联 系 人:唐老师
  联系方式:
  报名链接:http://t.cn/RiCpKbv
  微 信 :
或扫下方二维码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扭伤怎么处理 脚扭伤之后该怎么办
  你们知道吗?扭伤虽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但也不能轻视,因为一旦扭伤,处理不当的话就极有可能引起其它不必要的麻烦,到时候难过的还是自己。想知道以及吗?那就一起来看看吧。
  一不小心就会扭伤,所以在平时一定要小心些,做事情别那么急躁,下面就来说说扭伤之后该怎么处理。
  脚扭伤处理办法
  ①冷敷
  我们的脚在扭伤后,扭伤的部位会出现毛细血管破裂的情况,这个时候就会出现脚部发肿的情况哦,一般会在之后的二十四小时之内才会出现停止肿胀。
  而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量,从而有效使受伤部位停止肿胀并消肿。
  ②热敷
  使用湿热手巾或者热水袋外敷于淤血肿胀部位,促进淤青部位血液循环,可以有效的减弱血肿情况。
  但崴脚后不可立即进行热敷,如果进行热敷,会加快受伤内部出血量,使血肿情况恶化。
  从理论上来讲,我们的脚扭伤后,二十四小时才能停止肿胀出血,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也要按照情况而定,如果你的脚部停止肿大后,我们就可以进行热敷了。
  ③对受伤部位进行按摩
  受伤初期,如果受伤严重不可轻易揉按伤处,有可能造成红肿加大;如果受伤不严重,可以进行轻揉受伤部位。
  揉按方式为以手掌掌心放置在受伤部位,轻轻揉按,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和消肿。或者让专业医治人员对受伤部位进行按摩治疗。
  ④药物治疗
  伤势稳定后,就可以运用一些药物进行治疗了,外用推荐喷雾;如果你能忍受疼痛的话,红花油+使劲揉按也能有效地消肿(只适用于软组织受伤)。
  ⑥康复训练
  当伤势稳定后,我们可以适当的做一些轻运动,加快我们伤势的恢复情况。比如适当的出去走走,腕关节运动等等轻型运动都可以。
  合理用药
  扭伤初期,不需内服药,不宜外敷活血的药物,以免血流更多,肿胀更大,必要时用点喷雾喷洒伤处,会感到舒服点。24小时后,内服些跌打丸、活血止痛散,再外敷些药膏,消肿后就不必内服和外敷药物了。
相关阅读推荐:
现在的生活学习压力都很大,节奏也很快,很多时候会...
都说一白遮百丑,小编认为还应该加句“一高帅上天”
著名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说,免疫力如同驻扎人体...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The requested URL was not found on this server.Powered by DWS/07.08W111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扭伤脚踝多久康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