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火箭发射失败撞山箭

您现在的位置: &
(乙未年八月初八)
长征六号火箭发射成功
 15-9-22
&&&&日 (农历八月初八),长征六号火箭发射成功
一箭20星。
,长征六号火箭在太原点火升空。
&&&&9月20日7时01分,中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点火发射并取得成功,标志着中国长征系列家族再添新成员。长征6号一次性将20颗卫星送入距离地球524公里轨道,创亚洲之最。中国研制的液氧煤油发动机也一道完成首次飞行试验,标志着长征系列火箭从发动机到商业应用实现质的飞跃。
中国一箭20星数量位居世界第三
&&&&一箭多星顾名思义就是用一枚运载火箭同时或先后将数颗卫星送入地球轨道的发射技术。其发射方式优越,能充分利用火箭运载能力,降低卫星发射成本,使相关联的多颗卫星保持密切配合。
&&&&最早实现一箭多星的国家是。,美国首次用一枚火箭发射两颗卫星,实现一箭三星。随后,多次用一枚火箭发射8颗卫星,欧洲航天局也掌握了这种发射技术。中国在9月成功运用一枚&风暴一号&火箭将一组三颗&实践&二号卫星送入地球轨道,成为第四个独立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国家。
&&&&200以前,一箭多星的&多&长期维持个位数记录,率先将其打破。0,印度成功发射一枚自行研制的运载火箭。这枚四级PSLV-C9型火箭搭载10颗卫星上天,总质量达824千克。印度一箭十星的成功发射轰动了世界,创造了当时世界航天史的新纪录。由此,印度也成为第五个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国家。
&&&&,美国轨道科学公司的&弥诺陶洛斯&火箭从东海岸外的瓦勒普斯岛美国航天局基地点火升空,创纪录地同时把29颗卫星送入地球轨道。
&&&&两天后,打破了该记录。,俄罗斯用一枚&第聂伯&运载火箭顺利发射32颗卫星。成为迄今为止,一箭多星的数量记录保持者。
长征6号技术超美俄前景无量
&&&&一箭多星技术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是单纯的航天科技。冷战期间,美苏在一箭多星发射领域激烈追赶,不断刷新卫星同时发射数量纪录与多轨道释放能力,向对方炫耀弹道导弹多弹头分导技术的最新进展。时至今日,美俄两国仍不时借一箭多星较量突防与反导拦截。
&&&&随着空间应用与民用需求的不断拓展,一箭多星因其优越的发射能力与高效率低成本等特征,在全球商业卫星发射领域备受欢迎。作为中国研制的新一代中小型运载火箭,长征6号从制造工艺到运输发射再到测控入轨,均代表了中国民用火箭技术的最高成就。技术水平与应用前景,超越美国&弥诺陶洛斯&火箭与俄罗斯&第聂伯&火箭,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设计制造上,长六火箭采用全箭数字化协同研发及一体化总装集成技术。首次采用大温差隔热复合材料夹层共底贮箱,将液氧与煤油两种温差大、正反压载荷不同的燃料&和谐共贮&,大幅减轻火箭自重。为满足多星发射需求,长六火箭在国内首次采用冯卡门复合材料全透波整流罩,使卫星整流罩具备了全向透波能力,改善全箭力学环境和卫星环境条件。
&&&&组装发射上,长六火箭首次采用中国最新研制的高压、大推力、无毒无污染补燃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比之长二系列以及美俄同类型火箭使用的剧毒化学燃料发动机,更加安全环保宜于商业推广。另外,长六火箭颠覆了中国传统火箭分段运输、塔架组装再测试的发射模式,采用&三平&测发,火箭垂直伫立于发射车可一体化完成测试、燃料加注与地面运输,将发射准备周期由数天降低至几小时。
&&&&测控入轨上,长六火箭实现了箭上信息一体、供配电一体和地面测发控系统一体化,有效提高了火箭电气系统的先进性与可靠性。控制系统采用了&双八表捷联惯组导航&和&迭代制导&技术,利用地面测控网、导航星座和中继卫星,将天基和地基测控相结合,实现更高的导航精度,确保卫星入轨精度达到百米级,实现太空点对点的&上门投递&。
美国&弥诺陶洛斯&火箭与俄罗斯&第聂伯&火箭,均由改造而来。
一箭多星技术助力分导式弹道导弹
&&&&运载火箭与弹道导弹堪称一体双生。美国一箭29星所用&弥诺陶洛斯&火箭最早由和平卫士洲际导弹发展而来,属于5级运载火箭。而和平卫士洲际导弹早已于退役。无独有偶的是,俄罗斯所用的第聂伯号运载火箭则是由RS-20&撒旦&洲际导弹改造而成,属于4级运载火箭。
&&&&实现一箭多星,首先是要提高火箭运载能力,能够把数量更多、质量更大的卫星送入轨道。其次要掌握稳定可靠的星-箭分离技术,使卫星分离后进入预定轨道而非&一分了事&无端制造太空垃圾。它对火箭性能和航天测控有着极高的技术要求。
&&&&此外,火箭飞行实时控制与星箭分离后各卫星入轨姿态调整也是实现一箭多星必须解决的难题。因此,当前能够进行一箭多星发射的国家无一不是弹道导弹技术领先的国家。一箭多星技术水平的高低,也反映了不同国家弹道导弹的威慑力。显然,中国正逐渐与美俄比肩,进入第一梯队。而完成一箭10星发射的印度只能算是入门级水平。
&&&&一箭多星发射常用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把多颗卫星一次送入相同或近似轨道,第二种是分次分批释放卫星,将不同种类不同需求的卫星同时送入近地轨道、同步轨道以及高轨道。而洲际导弹分导技术比一箭多星难度更高一筹,美俄为规避反导拦截提高突防能力,在核弹头小型化、真假弹头自主飞行等方面不所不用其极。 虽然印度烈火-5远程导弹发射成功,不过连核弹小型化都尚未解决的情况下,其处于初始水平的一箭10星技术显然不能为其核威慑力提供太大帮助。(lsjt.net)
&&&&不久之前,中国抗战高调展示的东风-5B洲际导弹无可置疑地表明中国拥有世界一流的分导核弹头技术。今天,长征-6号一箭20星的成功发射则宣布,中国在民用航天领域亦世界领先。
延伸阅读:历史今天9月20日&&&&&&&&&&&&&&&&&&&&&&&&&&&&&&&&&&&&&&&&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d/.htm
㐷&李斯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想知道今天发生了什么大事件呢?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邮箱&&&&Copyright& 历史上的今天  2007年,中国派出的勇敢使者——嫦娥1号月球探测器将出访月亮,送她远行并陪伴她飞到数万千米高空的,将是我国的金牌火箭——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图2—12)。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是中国历时8年研制的三级大型液体运载火箭,至今已经圆满地完成了多次发射,成功率达到百分之百。那么,将月球探测器送往38万千米外的月球,对运载火箭来说有什么特殊要求,或者说发射月球探测器与发射地球卫星的运载火箭有什么区别呢?我国送嫦娥1号出征,为什么选择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这个大力士呢?
&&& 实际上,发射月球探测器与发射地球卫星用的运载火箭并没有根本的区别,但需要考虑下面一些因素。
&&& 其一是运载火箭必须具备足够大的运载能力,使月球探测器获得足够的速度和轨道高度。我们从中学课本里就知道,当人造卫星达到7.9千米/秒的飞行速度,即达到第一宇宙速度时,就可以冲出大气层,成为围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当深空探测器达到11.2千米/秒的飞行速度,即达到第二宇宙速度时,就可以摆脱地球引力,进入太阳系,去拜访太阳系中的行星。月球处在地球的引力范围之内,但它远离地球38万千米之遥,月球探测器要飞抵月球,就要求运载火箭有足够大的运载能力,为探测器提供足够高的飞行速度。例如,月球探测器如果从近地点为200千米的地球轨道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它在近地点提供的奔月速度应不低于10.916千米/秒,这一速度接近了第二宇宙速度。如果运载火箭只能将月球探测器送入地球轨道,不能提供足够高的奔月速度,也可让月球探测器用自己携带的火箭发动机来提供速度增量,以获得奔月速度。但如果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过低,必然使月球探测器携带大量的火箭燃料,从而减少探测器携带的科学探测仪器。
&&& 其次是运载火箭的上面级要有多次点火工作的能力。在探月的早期,虽然也使用过将探测器直接发射至月球的方式,但由于受发射窗口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各国早已不再使用这种发射方式。目前,各国在发射月球探测器时,一般先将探测器发射到地球停泊轨道,在停泊轨道滑行一段距离后,选择最合适的位置和时机,让运载火箭上面级发动机再次点火,使探测器进入最佳的转移轨道,最终实现探测器与月球的太空相会。这种先在地球停泊轨道停留,再飞向月球的发射方式,一般需要火箭的上面级具备多次点火工作的能力。
&&& 我国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在发射嫦娥1号时,将通过第一、二级和第三级的第一次点火,先将嫦娥1号送人近地轨道,在近地轨道滑行飞行一段时间后,第三级进行第二次点火,使嫦娥1号加速,并进入近地点200千米、远地点5l 000千米、运行时间16小时的大椭圆轨道(调相轨道),然后嫦娥1号依靠自带的火箭发动机,通过调相轨道进行多次加速,最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飞往月球。
&&& 其三是运载火箭必须具备很高的技术水平和可靠性,这样才能将有效载荷准确地送到目的地。纵观人类的探月历史,苏联和美国在20世纪开展的探月活动中,因运载火箭故障造成的任务失败占了很大比例,它们或者因为推进系统故障,使月球探测器没能离开地球,或者因为制导、导航和控制技术问题,使月球探测器与月球擦肩而过。因此,运载火箭的高可靠性是承担探月任务的必要条件。
&&& 我国自1970年4月成功发射长征1号运载火箭以来,经过30多年的艰苦奋斗,已经形成了长征2号、长征3号、长征4号等型谱的长征系列火箭家族。共计12种构型的运载火箭能够满足地球同步轨道、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等各种轨道的发射任务。在这么多种火箭中,为什么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能脱颖而出,被幸运地选中,承担发射嫦娥1号的光荣任务呢?
&&& 这不光是因为长征3号甲火箭有足够强大的运载能力,也不仅仅是因为它能满足上面级多次点火的要求,专家们选择它还因为它有下面介绍的“过人之处”。
  首先是运载火箭与嫦娥1号的“联姻”问题。长征3号甲火箭最初是为发射我国东方红3号通信卫星研制的,它是日中央批准立项的以东方红3号卫星为核心的“862工程”的组成部分。至今,长征3号甲火箭与东方红3号卫星平台“联姻”过多次,而且每次发射都获得圆满成功。嫦娥1号是以东方红3号卫星平台为基础研制的,专家们认为用长征3号甲火箭发射可靠性最高。其次是长征3号甲火箭有非常高的可靠性,它从诞生之日起,从无失败记录,因此被誉为“金牌火箭”,在航天发射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这次派它出征,也是专家们最后一致的意见。
  长征3号甲火箭是我国1986年开始研制的三级大型运载火箭,它能够将2.6吨的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并可对卫星进行大姿态调姿定向,还能提供可调整的卫星起旋速率,而且针对不同的发射载荷和需要的发射状态,只需修改控制软件即可满足发射要求,它还能执行低地球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和极轨道的发射任务。
  长征3号甲在充分继承原有长征型号火箭成熟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了百余项新技术,并且在研制中突破了氢氧发动机、四轴惯性平台和全数字姿态控制系统、氢能源伺服机构、冷氦增压系统等四大关键技术,大大提高了我国运载火箭的适应性,使我国运载火箭设计和制造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后来,以长征3号甲火箭为芯级,捆绑4枚或2枚液体助推器,形成了更大推力的长征3号乙火箭和长征3号丙火箭,它们组成了运载能力居世界前列的长征3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它们可以承担世界上大多数通信卫星的发射任务,并具有适应性好、继承性高、可靠性高等特点,是我国对内、对外高轨道卫星发射的主力。
&&& 我们把嫦娥1号月球探测器送人月球轨道、实现绕月探测,只是演奏了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接下来我们将演奏第二部落月探测,即向月球发射软着陆器和月球车。落月探测任务发射的软着陆器和月球车大约3.65吨,比嫦娥l号质量大得多,必须使用运载能力更强大的运载火箭。航天专家经过科学计算,提出使用长征3号乙改进型火箭来承担这一光荣任务。长征3号乙火箭是长征3号甲火箭的亲兄弟,但是比长征3号甲火箭多子四枚液体助推器,并采用了加长的二级贮箱。火箭高54.8米,起飞质量约425吨,起飞时4台液体捆绑助推器和一级芯级4台发动机点火后,可产生604吨的强大推力。它可以把5.1吨的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是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运载火箭。不过,标准型长征3号乙火箭的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约3.2吨,还不能满足落月探测任务的发射需要。要使用长征3号乙火箭执行落月探测的发射任务,必须对它进行改进。经过详细论证,火箭专家们确定了科学的改进方案。长征3号乙改进型火箭将完全能够胜任月球探测二期工程发射月球软着陆器和月球车的艰巨任务。
&&& 我国完成了探月工程绕月和落月探测之后,接着将演奏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回”。那时,我国现有的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就不够用了,无论是长征3号甲,还是长征3号乙火箭,都只能“望天兴叹”,无能为力,我们需要更大运载能力的运载火箭。20世纪苏联将它们的月球车送上月球时,采用了低轨道运载能力超过20吨的质子号重型运载火箭,质子号的运载能力接近我国运载能力最大的运载火箭的2倍。不过,我国具战略眼光的航天管理专家和火箭专家,早就看到了发展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必要性,在上世纪90年代就提出了发展设想,并在那时着手进行关键技术的攻关。
&&& 目前,我国正在研制新一代大型液体运载火箭。新一代运载火箭是由多个运载火箭型号组成的一个系列。与以往研制的火箭不同,新一代运载火箭使用无毒、无污染推进剂,并采用通用化、模块化和系列化的设计。就像搭积木一样,通过不同的“火箭模块”,可以组合成不同的运载火箭。这些“火箭模块”包括直径5米的基础模块、3.35米的助推器模块、2.25米的助推器模块,以及直径5米和3.35米的上面级模块等。它们的推力不同,工作时间不同,通过这些模块的不同组合,可形成各种运载能力的运载火箭,并由不同运载能力的火箭形成系列化的新一代火箭。由于它们是以相同的模块为基础构成的,并且对电气系统进行一体化设计,所以制造和操作成本将大大降低。
&&& 虽然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还在研制之中,但我们不妨展望一下使用新一代运载火箭完成我国探月工程第三期任务的前景。假如使用新一代火箭系列中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我们将可以把3吨左右的“乘客”送到月球表面,完全能够满足探月工程第三期自动取样返回探测的需求。
  我们这里介绍的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起飞质量约800吨,起飞推力约1060吨,整流罩直径5.2米,可以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奔月轨道和其他深空探测转移轨道的航天器。它的第一级芯级采用5米直径模块,装配了两台50吨氢氧发动机;捆绑助推器采用4个3.35米直径模块,每个助推器采用两台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第二级采用改进的长征3号甲的三级氢氧发动机作为主动力,可两次启动,另外采用无毒无污染辅助动力系统。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京ICP备 号 地址: 中国北京西长安街13号 邮编: 100804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一图丨新一代国产大火箭启程 长征七号到底有多牛?
扫一扫 手机阅读
今天,专门为运载太空货运飞船&量身订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箭离开天津港,运往海南文昌发射场。
△火箭运抵天津码头进行吊装工作(5月7日摄)
长征七号的首飞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阶段4次飞行任务的开局之战,也是我国新建成的海南发射场首次执行发射任务。从2010年,新一代中型火箭长征七号立项、完成总装、测试、到运输,都引起广泛关注,原因有二: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创下多个第一:第一个从天津大运载基地出厂的运载火箭;第一个通过海运运输的运载火箭;第一个从海南发射场发射的运载火箭。
意义重大: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预计在今年6月下旬首飞,一旦成功,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就可以协助货运飞船实现人到哪儿,货到哪儿!这无疑拓展了中国航天空间活动的能力。
那么我们来看看万众瞩目的长征七号的全貌!
长征七号火箭被誉为是中国航天进入太空的新动力,同时也会开启我国航天全新的阶段。那么,长征七号作为新型火箭,究竟新在哪里,相比中国现役的各型号火箭又有哪些新优点呢?
未来,长征七号火箭将担任80%左右的航天运输任务。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之所以能做到这些,还是得力于其强大的运载能力。长征七号是我国多年来研发大推力火箭的重大成果。
火箭的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运载火箭技术水平不仅代表一个国家自主进入空间的能力,也体现着其最终利用空间和发展空间技术的能力和水平,是一个国家航天能力的基础。
△重型运载火箭模拟图
目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已经牵头开展推力更大、运载能力更强的重型运载火箭相关技术的研究,并取得实效。未来将组建重型运载火箭研制队伍,用15年左右的时间完成重型运载火箭研制,2030年左右实现首次飞行。
本期监制/唐怡& 主编/李浙编辑/王烁 李婷婷 庞丁
编辑:寇琳阳
责任编辑: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移动看!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24小时点击排行解读长征五号:中国最大火箭,大在哪里?_网易手机
解读长征五号:中国最大火箭,大在哪里?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解读长征五号:中国最大火箭,大在哪里?)
文章来源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10月28日上午,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通过垂直转运从总装厂房转运至发射塔架。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又称大火箭,而即将发射的长征五号,更是由于其独特的体型和性能,被大家戏称为“胖五”。那么,作为中国目前最大的火箭,“胖五”究竟大在哪里呢?一、体型大首先,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胖五”的大块头了——长征五号,全长56.97米,相当于20层楼那么高;首次采用5米直径的箭体结构,助推器直径达3.35米;起飞质量为867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so strong”!10月28日的转场,“胖五”乘坐为其量身打造的“专车”——活动发射平台,为了成功载着“胖五”行走,并足以为其供气供电,专车足有半个足球场大。看图1,坐在专车上的“胖五”胖得多么自信,多么帅气!图2“胖五”和其他家族成员站在一起,是不是一眼就被发现了呢?图1长征五号图2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部分成员二、“力气”大“胖五”不仅拥有引人注目的巨大外形,它的“力气”也是远超“长征”家族的其他成员。长征五号全箭起飞时,起飞推力超过一千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14吨,比现役火箭的运载能力提升了2倍以上。“胖五”的大推力源于它的“12颗大心脏”——8台全新研制的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和4台氢氧发动机。那么这种新型的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呢?相关专家给我们打了个形象的比方,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产生的最高压强达500个大气压,相当于把上海黄浦江的水抽到5000米高度的青藏高原——多么惊人的力量!难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李东骄傲地介绍:“不要小看这个箭体结构,从3。35米到5米的跨度,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不是一个简单的放大。”三、创新大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不仅块头大,力量强,更重要的是,技术新。与我国之前研制的火箭相比,它是一枚全新研制的火箭,核心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全箭采用了247项核心关键新技术,新技术比例几乎达到100%。“长五”集成了多项最新的航天技术,首次采用5米大直径箭体结构,首次使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氢液氧与液氧煤油反动机组合起飞方案,全新研制高可靠性的控制系统等等。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还采用了全新的全数字化三维设计方法,每一个螺钉的大小和位置都清清楚楚。值得一提的是,长征五号虽然采用全新技术,研制复杂程度超过以往任何一个型号的长征系列火箭,但它的设计可靠性却高达0.98,而我国现役火箭设计可靠性最高的是0.97——“胖五“胖得靠谱!四、难度大相信小伙伴们,都喜欢别人夸自己“好瘦呀”,但是,“胖五”的研制人员在听到大家因长征五号体格庞大而戏称为“胖五”时,却是幸福的,为什么呢?因为,“大体格”意味着“大难度”,长征五号壮硕的身躯,意味着科研人员攻克了大直径,少级数的技术难关,这也是世界大型火箭的发展趋势。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设计过程中,最大的难点莫过于发动机的全新研制了。首先,长五使用的低温燃料的氢氧发动机在开始工作之前,要进行“预冷”。按下点火开关后,火箭会先用零下252℃的液氢给发动机降温,直到具备运行条件。不过,这些为发动机降温的液氢排出后会飘散在空中,达到一定浓度就有可能发生爆炸。要消除危险,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把这些氢气烧掉。但是,即便是很少的量,也可能让火箭的试验台转眼间变成一片火海。其次,发动机的摆动。“长五”芯一级的两台氢氧发动机,不仅能产生最高140吨的推力,而且能通过发动机一起摆动或各自摆动,改变火箭的飞行轨迹,这并不容易。第三,发动机关机。有些小伙伴可能更有疑问,发动机启动和摆动难以控制还说得过去,发动机关机直接关闭不就好了吗?事实远比我们想象的困难——火箭关机对于时机有着极端精确的要求,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入轨的精度。为此,长征五号动力系统设计提供不同的关机方式,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定时关机,也可以根据燃料的剩余量采取推进剂耗尽的关机模式,让火箭飞得更精准,更安全。除此之外,氢氧燃料的研制、氢氧发动机的研制、助推器分离试验、整流罩分离试验等等也存在无数难点。据统计,10年来,长征五号研制全面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达12个大项、200多个小项——“胖五”庞大的身躯之后,蕴含着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呀!五、任务大据相关专家介绍,长征五号目前已经接到十个重量级订单,主要是发射嫦娥五号、空间站核心舱以及火星探测等大型载荷和深空探测任务载荷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家重大专项工程。长征五号,是中国运载火箭升级换代的里程碑,也是航天器进入空间运载能力显著提升的重要标志。让我们拭目以待“胖五”的处女秀吧!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来源:IT之家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中国最大火箭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发射瞬间震撼
来源:综合
作者:王通化
原标题:我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首飞获得圆满成功
第1页 :中国最大火箭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图为11月3日20时43分,我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
  中国军网文昌11月3日电:中国航天今天迈进大火箭时代。公元日20时43分,中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30分钟后,由远征二号上面级和实践十七号卫星组成的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圆满成功。“长征五号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是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关键一步。”国家航天局原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栾恩杰说。
  椰林海风见证着大火箭的雄壮。作为长征火箭家族中划时代的奠基型号,长征五号堪称“大块头”:高个头――总长近57米,立起来约有20层楼高;粗腰围――箭体直径达5米,捆绑4枚3.35米直径助推器;强心脏――首次采用芯一级2台50吨级氢氧发动机与4枚助推器各2台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组合起飞方案,10台发动机同时点火,实现了我国异型发动机起飞技术的重大突破。
  浪奔浪涌见证着大火箭的力量。作为我国最大推力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有着“大力士”之誉:起飞规模最大――全箭起飞重量约870吨,起飞推力超过1000吨;运载能力最大――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25吨,远地轨道运载能力达14吨,比长征三号火箭提升了2.5倍以上;技术跨度最大――全箭采用247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就综合性能而言,长征五号已跻身世界主流大火箭阵营,必将大幅提升我国自主进入空间的能力。”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李东说。
  面朝大海,仰望星空。这是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的第二次发射,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38次飞行。作为中国大运载时代的“开拓者”、深空探测的“主力军”,长征五号将用于未来探月工程三期、载人空间站、首次火星探测等任务。由大火箭开启的中国航天“新长征”正壮丽起航。
(责任编辑:卫嘉)
&&&&&&</div
军事热点推荐
令计划的独生子令谷在车祸中当场死亡…[]
军事历史精品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征25号重型运载火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