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转载]浅谈如何培养大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大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刘宏& 现代管理系
一、终身学习的概念及特点
(一)终身学习的概念
终身学习是指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自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他有关国际机构的大力提倡、推广和普及下,1994年,“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在罗马隆重举行,终身学习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共识。
终身教育已经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概念在全世界广泛传播。许多国家在制定本国的教育方针、政策或是构建国民教育体系的框架时,均以终身教育的理念为依据,以终身教育提出的各项基本原则为基点,并以实现这些原则为主要目标。在当今社会,若要说到何种教育理论或是何种教育思潮最令世界震动,则无疑当数终身教育。
(二)终身学习的特点
终身性。这是终身学习最大的特征。它突破了正规学校的框架,把它看成是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实现了从学前期到老年期的整个教育过程的统一。既包括正规教育,又包括非正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形式。
全民性。终身教育的全民性,是指接受终身教育的人包括所有的人,无论男女老幼、贫富差别、种族性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汉堡教育研究员达贝提出终身教育具有民主化的特色,反对教育知识为所谓的精英服务,使具有多种能力的一般民众能平等获得教育机会。而事实上,当今社会中的每一个人,要学会生存就离不开终身教育,因为生存发展是时代的主流,会生存必须会学习,这是现代社会给每个人提出的新课题。
灵活性和实用性。现代终身学习具有灵活性,表现在任何需要学习的人,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任何形式的学习。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方式均由个人决定。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
一个人成功的必备条件,是终生学习。离开学校并不意味着学习就结束了。 学习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帮助你发挥最大的潜能。
我们从未停止学习,总会有新的,有趣的东西等待我们去发现。学习新的技能可能让人感到有一点恐惧,但每当我们在个人学习上停滞不前时,我们都需要去积极地寻求支援和建议,参加一些培训,进修,突破停滞期。任何新的兴趣都将会有助于发展一个人的优势。
多看,多听,让头脑保持活跃。活到老,学到老。
二、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
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21世纪,在高速发展的新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新技术革命带来知识的突变,不但知识总量增长速度惊人,知识的更新周期更是大大缩短。因此,现在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水涨船高。而现在的高等教育培养的大学生面临三个问题:1、刚毕业的学生前三年没人要。2、大学课程严重脱离社会、脱离实践。3、知识更新速度快,大学教育跟不上。这样,就导致了大学校育和社会的需求严重脱节。所以为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除了在我们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上革新以外,我们更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三、终身学习对大学生的意义
(一)终身学习将有利于步入职业生涯
大学的学习其实就是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做准备的,终身学习的观念促进了职业生涯的可持续性发展。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单靠十几年的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要使自身能够“保值”、“升值”,必须把正规的学习和非正规的学习融合在一起,只有时刻的学习才能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保证自身能力和知识的持续发展。只有通过不间断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从容应对职业生涯中所遇到的各种挑战。
(二)终身学习有助于职业生涯的个性化发展
传统的专业学习的深度以及广度都是有限的,只是依据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要求、统一的进度、统一的学习内容。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必定是缺乏个性的,无个性的学生是无法适应多样化的社会的。终身学习思想破除划一性的学习,要求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独立选择,给出一定自由的时间让学生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形式,以便通过自主自发的学习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最好的发展。
(三)终身学习可以促进职业生涯的全面发展
现在的社会对员工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社会意识、职业道德、心理素质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终身学习是一切有求学需求的学生可在自己需要的任何时候进入学习状态,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参与学习过程。它突破了传统思想束缚,采用多样的组织形式,利用一切教育学习资源。
四、多方面着手培养大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一)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动力。
事实上,在大规模扩招下步人高校的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缺乏学习兴趣的问题。当然,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
大学生学习兴趣的缺乏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高校必须多方齐下,综合治理,建立合理的激励与培养机制,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使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这也是培养终身学习的前提。根据大学生具有表现自我的勇气、喜欢动手操作等学习特点,我们可以采用与学生互动的方式,让学生走上讲台,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调动学生展示自我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兴趣。通过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锻炼上网搜索资料、电脑操作、版面设计等技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活动中,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和更广的拓展面,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利用这些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参与意识,肯定能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大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是独立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能力、锻炼品德的一种自觉的学习活动。
学生进入大学后,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变成了以学生为主导的自学模式.课堂讲授知识后,学生不仅要消化理解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而且还要大量阅读相关方面的书籍和文献资料。因此,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中学生和小学生更为重要.自学能力的高低成为影响学业成绩的最重要因素。
这种自学能力包括:能独立确定学习目标,能对教师所讲内容提出质疑,查询有关文献,确定自修内容,将自修的内容表达出来与人探讨,写学习心得或学术论文等。
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在研读教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学习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
大学图书馆藏书丰富,电子阅览室对学生开放,这些知识资源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自学条件。学生们通过查阅资料,既能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又能接触到新领域,既拓宽了知识面,又锻炼了自学能力。从而,实现了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自学能力的提高,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它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三)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源泉。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生力军,在新的时代中承担起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人才的历史使命。
当今社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一个不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人才,一个创新能力不强的大学生,必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被社会所淘汰。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培养终身学习的目的之一。
采用互动式和讨论式教学给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让他们敢于向教科书和老师提出质疑,培养了批叛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种方式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抑制,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比传统教育方式得到更大的锻炼。
培养大学生终身学习能力,还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学习过程,针对学生学习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疏导,并加以纠正,学生在学习中会领悟到许多学习方法,但不可能很科学、很系统。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使学生的学习方法更科学、更有针对性。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刘宏& 现代管理系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16条学习好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_百度文库
16条学习好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
16条学习好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终身受益。
1.认真听取别人讲话的习惯
认真听取别人讲话是对讲话人的尊重,在听取别人讲话时眼睛要盯住对方,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能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内心评价,并时时配合以点头、微笑等表情,让讲话人自始至终都感觉到你在专心听他人讲话。
2.学习卫生的习惯
(1)读写时,要做到“三个一”:即“眼距书一尺,胸距桌一拳,手距笔尖一寸”,读写姿势要端正,脊柱正直,不耸肩,不歪头,不伏在桌子上,大腿呈水平状态,两足着地,连续看书一小时中间要休息一会儿。
(2)读写时光线要充足、适度,左侧采光;不要在强光或弱光下看书、写字。
(3)不要在行进的车上看书;不要在走路时看书;不要躺着看书。
3.科学安排时间的习惯
小学是人生发展的基础阶段。要科学安排学习、劳动、娱乐、锻炼、交往等活动。要制定活动计划,安排活动时间:包括每天的阶段性安排、每周的较大活动安排、考试复习和双休日、寒暑假的专题安排等。做到该学学、该玩玩,该学习时不用别人督促主动学习,该活动时快快乐乐去活动。
4.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上学习效率,并且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预习时应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研读,理解并应用预习提示、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学习,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上有重点地去听、去学、去练。
5.认真听课的习惯
会听课是搞好学习、提高素质的关键。听课要做到情绪饱满,精力集中;抓住重点,弄清关键;主动参与,思考分析。
6.上课记笔记的习惯
在专心听讲的同时,要动笔做简单记录或记号。对重点内容、疑难问题、关键语句进行“圈、点、勾、画”,把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记下来。有实验表明:上课光听不记,仅掌握当堂内容的30%,一字不落地记也只能掌握50%,而上课时在书上勾画重要内容,在书上记有关要点的关键的语句,课下再去整理,则能掌握所学内容的80%。
7.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
百度攻略&新浪教育 提供,更多精彩攻略访问1
贡献者:dkjt63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78284人阅读
76927人阅读请选择栏目:
当前位置: &&&&&& > 正文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学生
 来源:&&   |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学生新世纪迎来了是知识经济时代,21世纪将是知识化、信息化、学习化的时代,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对于生产第一线从事技能操作和应用的人才需求量不但不会减少,相反会大大增加。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谁掌握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大量事实表明:我国目前并不缺少高级尖端的优秀专业人才,而是缺少大量的各行各业训练有素的技术人才。因此,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能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的综合素质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培养与时俱进的医学生,笔者提出以下看法:
  一、新时代医学生将具备的基本条件
  1、优良的职业道德;
  2、高水平的专业服务能力;
  3、健康的心理素质与人格;
  4、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5、健康的体魄;
  6、良好的美学修养。
  人的素质包括四个方面:生理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其中道德素质处于核心心地位,是使其他素质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江泽民同志《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主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教育关系着国民素质、民族振兴,道德教育又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和前提。然而随着改革浪潮的深化,人们的生存空间面临着竞争和挑战,有些人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道德水准滑坡的现象。学生是社会的一员,由于年纪轻,经验少,辨别是非能力不够强,在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的影响下,一些学生的道德观念发生了问题。有了考风不正,考试作弊(例如中西高职班xx同学考试作弊,性质严重,被中医学院开除)。有的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有的不服管理,甚至严重破坏公共财物;有的打架斗殴,酿酒赌博;有的迷醉于网吧、迪吧;有的小拿小偷,甚至行凶打人,抢劫;有的残害生命等等。道德教育就是要说服和劝导人们遵纪守法,唤起人们内心的良知,增强人们的正义感和荣誉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发掘出人们内心世界里的&性善&的部分,使人们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从根本上提高生理、文化、心理等综合素质。因此,加强道德教育必须从&四个培养&入手。
  (一)医学生应具有爱国敬业,自尊自强的道德情操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之一。当代的大中专学生肩负着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必须具有忠诚于社会主义事业,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的优良品质。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能在关键时刻,把自己的生命与人民群众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无私无畏,竭诚奉献,甚至献出宝贵生命。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被国家人事部、、解放军总政治部追授为&白求恩奖章&的邓练贤、叶欣、梁世奎、陈洪光、李晓红五位同志,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斗争中,代表着千百万医学工作者,以身殉职,他们是医学工作者中的杰出代表,他们的英雄行为感人肺腑,事迹催人奋进,不愧是人民英雄。
  (二)医学生应具有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规范
  遵守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是精神文明的一种具体体现。在校园生活中,我们常常可发现:水龙头常流水不断线;教室里的电风扇长期转;宿舍里个别同学半夜高歌不为然;随地吐痰,粗言野语等现象存在。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班、团干部协助做耐心细致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个别同学懂得&已所不欲,勿拒于人&的道理,主动关心别人,自觉约束自己,共同维护公共秩序,这是公民的社会道德体现。在这里例举三位大学生应聘故事:有三个大学毕业生,能力相当,他们经过几个回合的测试后,进入面试程序:在招聘单位总经理室的门后有一把扫把,甲推门后视而不见,一跨而过;乙发现扫把后,将其踢到一边;丙一进门,则首先弯腰将扫把拾起放好后才回答问题。结果丙大学生被录用了。此情景教育了同学,说明有社会道德的大学生综合素质好,录用单位欢迎。
  (三)医学生应具有诚实正直,光明磊落的美德
  诚实正直,实事求是,襟怀坦荡,光明磊落,为了人民的利益讲真话,办实事,不怕吃亏,是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个别医学生由于受社会上弄虚作假等不正之风的影响而变得不诚实。有时为一点小利,说假话,办假事。若形成坏作风,将影响着自己将来前途。对此,应对医学生进行教育,一个合格的医学生应老老实实办事,堂堂正正做人,懂得弄虚作假的行为有悖于做人的良心,如不彻底改正,只能是在生活中到处碰壁,遭人唾弃。以考场考纪为例,学校应先给学生讲明考试的目的意义,并事先进行遵纪守法教育,使同学懂得不仅教室是考场,人生的旅途处处是考场的道理。同时也说出道理:明确考试是自己知识的一次检阅。应通过考试检测自己所掌握知识量,才能使自己在将来临床实践中真正掌握学习的真本领。从而端正考试态度,自觉遵守考场纪律,形成一种良好的考纪考风。思想道德素质在人的整体素质中起主导的作用。一个人只要有了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众、价值观,就能发掘潜力,提高能力。
  二、新时代的医学生应具有科技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世界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个民族如果不具备科技创新的能力,就不能适应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中华民族曾经是世界上最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成就的民族之一,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当西方国家还处于黑暗的中世纪时,我国的科学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许多方面雄居世界之首。从宋元至明初,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由中国人创造的约占58%,但是近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落伍了。
  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因此,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知识经济的灵魂是创新,当今,医学生仍处于被动服从教师所传授知识纯粹的&应试教育&,这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医学科学发展很不适应,因而,医学知识的创新,要求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高素质人才。目前,医学生的头脑里填塞尽可能多的知识,并不是明智之举,关键在于让医学生拥有一个关于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更新知识的头脑。创造性思维是理解性学习的发展与延伸,它强调学习的独立性、自立性和探索性。青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表现为&新&&&善于提出新观念、新理论,应用新方法、新思路解决问题:&奇&&&善于应用巧妙的想象,敏锐的直觉和天才的灵感揭示事物的本质:&变&&&善于冲破思维定势,摒弃陈旧的思想和理论,运用运动和发展的观点把握变化的世界:&异&&&善于以怀疑批判的态度打破常规,挑战权威,独树一帜,标新立异。因此,医学生必须担负起现代医学知识创新、传播的重任,才能成为适应将来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一)、医学生应具有专业思想的创新理念
  当今许多医学生在义利观驱使下,在选择所学专业就业单位时,首先考虑的是个人兴趣,未来收入,而社会需要被放在次要位置上。近年来不同专业不平衡的就业现状,使医学生对专业知识与未来自身发展的关系产生困惑,这对医学生的知识创新有害无益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在知识社会里并非每一位医学生都能有所作为,只有那些把医学发展需要和发展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人,才能敏锐地捕捉医学发展中的焦点问题,才能自觉地进行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服务于社会医疗卫生事业,成就自我。因此要树立医学生正确的专业思想,用发展的眼光应付人与社会共同进步的发展观,不断地激发起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畏险阻的顽强毅力,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的创新精神。才能适应于知识经济时代的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
  (二)、创新教育需有良好的文化环境
  医学生的创新教育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创新能力不光靠培养,而需靠环境的长期熏陶。创新教育需要是宽松、民主、开放、进取的文化环境,宽松环境是孕育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土壤;民主是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和健康个性赖于生存的基础;进取精神给创新意识和创新活动提供动力。由于医学生学业负担重,许多学生养成了&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规律,长期的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创新教育的开展。学校应通过第二课堂,文娱表演,辩论会及社会实践等活动,活跃医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营造了宽松、民主、开放、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这种环境不但调节医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接触人文社会科学类知识,进而拓宽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更主要通过活动培养他们努力创新的精神,积极协作和个体心理的健康成长,为创新教育提供必要条件。
  三、新时代医学生必须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
  知识爆炸的时代,医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相当多。学习是医学生的主要任务,因为它能促进知识的发展,及时掌握被更新的知识。据有关资料表明,在人的一生中,大中专时代只能获得所需知识的10%左右,而90%以上知识都要在工作中不断获取,也就是说一劳永逸的一次&放电&的学习方式已经过时,即使大学毕业或研究生毕业,还需接受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终身教育已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就医学科学而言,随着学科技术时间和空间的拓展,世界医学科学是高速发展。亲子鉴定、器官移植等技术已不再神秘,克隆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对遗传密码的破译,人体器官的人工培育等多项新技术表明医学科学的发展无止尽,知识创新仍有很大的空间。因此,一名新时代的医学人才应意识到在校期间不仅要努力学习,而且将来还要终身教育观念,学校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一个阶段,在这一基础上研究、更新学科知识,不断深造,将来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疗卫生事业接班人。
  综上所述,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正处于知识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需要有大量又红又专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作为一名医学生,应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到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之中,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到为祖国社会建设的奋斗之中,应有与时俱进,挑战自我的拼搏精神,才能真正成为一名新时代合格的医学生
40大类,1000多门辅导课程
助考之星--百万题库软件: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
电话:010-
 |  |  | 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试论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随着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构想的提出,以系统为基础、以能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已经成为全球医学教育的改革趋势.医学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做好终身学习的准备,逐渐形成终身学习的文化.因此,培养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是21世纪医学教育的定位.本文结合我国医学生培养模式的现状,阐述了终身学习的定义、培养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加强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Abstract:
With the third generation of medical education reform put forward,medical education based on system and guidance with abilities has become a global medical education reform trend.One of the goals of medical education is global medical colleges should train students to make preparation for life-long learning,and form a lifelong learning culture gradually.Therefore,training medical students' life-long learning ability is the positioning of 21st century medical education.This article according to our country' s present situ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training model,expound the definition of life-long learning,training medical students' life-long learning ability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and effective methods of strengthening medical students'life-long learning ability.
MA Xiao-dan
WEN De-liang
作者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医学教育研究中心,沈阳,110001
中国医科大学,沈阳,110001
年,卷(期):
Keywords: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论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及其培养--《医学与社会》2003年05期
论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及其培养
【摘要】:正 江泽民同志在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在科学技术上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培养医学院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势在必行。本文拟就培养学院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必要性、终身学习能力特点以及如何培养医学院校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等问题发表个人之意见,以求教于各方专家。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4【正文快照】:
江泽民同志在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在科学技术上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景华;[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5年11期
谢静波,汪玲;[J];中国学校卫生;2004年04期
霍建勋,关明杰,刘素英;[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7期
王方芳;陈俊国;;[J];医学与哲学;2005年1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宋希元;任振峰;;[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刘振华;刘振洪;宋向秋;;[J];继续医学教育;2011年06期
刘英敏;;[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15期
袁巧;安虹;李滢;;[J];西南军医;2011年04期
赵正梅;;[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年13期
郭惠平;段堃;戴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年23期
张福良;刘书梅;;[J];考试周刊;2011年54期
张琪;曾铁英;;[J];中华护理杂志;2011年07期
陈汉娟;;[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23期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昌孝;;[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2009)[C];2009年
;[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2010(3)][C];2010年
刘昌孝;;[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2010)[C];2010年
郭玲;;[A];中国生理学会第八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王任直;;[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徐舜;;[A];2007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张士军;;[A];中国生理学会第八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郑晓芳;;[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雷磊;;[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胡克章;黄正明;;[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2009)[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周前进?耿俊伟;[N];健康报;2008年
郭延东;[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衣晓峰;[N];中国医药报;2008年
曹京胶 任建兵;[N];南通日报;2006年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信息中心
张熹;[N];中国医药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段明娟;[D];吉林大学;2008年
赵静霞;[D];吉林大学;2009年
袁德东;[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