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连花校区应用电子枝术学院工程1班新生昆明户籍管理理,张春玲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计算机等级考试
网络教学平台昆明理工大学举行“遇见未知的自己”2016迎新晚会
http://www.yunnan.cn &发布时间
11:02:19 星期六 &来源:云南网
云南网讯(记者 高艺萌 实习生 何开萍)以老照片为背景诠释建校历史的现代舞、各学院学科元素的特色展示、昆工“好声音”的歌曲串烧……9月29日晚,昆明理工大学在呈贡校区举行2016级迎新晚会。此次晚会以“遇见未知的自己”为主题,近万师生一同到场观看演出。
晚会开始,昆明理工大学校长彭金辉致辞,他代表全校近7万师生对新生的到来表示欢迎和祝福,并以“昆工人”激励新生在昆明理工大学深厚的文化积淀中体会“明德任责,致知力行”的校训,放飞青春和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华章。
随后,《历史o底蕴》现代舞和《厚德o卓著》的朗诵节目依次上演,一张张充满故事的老照片搭配舞者生动的舞姿,诉说昆明理工大学建校60余年的发展变化,展现学校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据介绍,整场晚会共有近500名演员参与。现场除了优美的舞蹈、灵动的歌声,还有昆明理工大学24个学院的特色展示,各学院结合学科独特的元素向观众展示独特魅力,如建筑工程学院的学生把测绘仪、砖块等做成道具搬上舞台;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生戴口罩、穿白大褂入场,展现水质检测、取样等专业工作的场景。此外,国际学院上演齐聚多国文化的时装秀,管理与经济学院模拟出职场精英日常等,表达出他们对学院和专业的热爱。
此外,昆明理工大学优秀教师代表和优秀学生代表现场分享经验和成果,体现了昆工人不断挑战、追求卓越的精神。整场晚会融入学校大学精神的内涵,展现了昆明理工大学辉煌的历史、拼搏的今天,描绘璀璨的明天。
据悉,此次迎新晚会暨昆工第十届校园文化节开幕。从今起至明年6月,昆明理工大学将围绕“秋·认识昆工”、“冬·情暖昆工”、“春·星耀昆工”、“夏·希望昆工”四个主题单元,开展“金秋韵”文艺大奖赛、昆工好声音校园争霸赛、环保服装设计大赛、“时光记录”影音狂欢节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校园活动,推进校园文化艺术建设,凝练红土精神,打造“昆工印象”校园文化品牌。
责任编辑:团队介绍 昆明理工大学无线通信研究团队
昆明理工大学无线通信研究团队 团队介绍
成立北斗应用实验室
高原智慧农业研讨会
师生参加国际会议
项目研讨会
龙华教授在英国HUDDERSFIELD 大学与导师在一起
龙华教授在英国Huddersfield
与台湾专家讨论智慧城市
2011年毕业的部分研究生
专业硕士答辩过程
&&&&昆明理工大学无线通信网络团队依托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人才优势,于2005年10月份成立,研究所现有一支50余人的研究队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7人,研究生40余人。其中2人为中国通信学会会士。
&&&&团队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要,进行理论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方向包括Mesh和Adhoc接入控制和无线路由算法;MIMO、认知无线电和合作通信;智能电网;环境保护中的预测算法等。并将算法应用于实际项目中。利用单片机和ARM,实现了应急通信设备的研发;基于计算机图形学,开展基于位置的多数据融合及服务的研究与开发;成功开发了多个实际应用系统。
&&&&近期,与企业合作,完成了室内定位系统的算法优化及系统实现;与大理州环保局合作,完成洱海流域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北方红外合作,进行红外图像和测温检测的项目研发。与云南北斗银河合作,成立了北斗应用实验室。
&&&&近三年来,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企事业横向合作项目 20余项,发表论文120余篇,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20余项。
&&&&团队还获得云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昆明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昆明理工大学教学成果奖多项。
&&&&目前, 研究所与国内外10余家相关的研究机构和企业保持着密切而友好的合作关系,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悉心培养优秀学子;团队希望向向国内和国际的同行们学习,密切协作,共同把无线通信网络团队所打造成为一个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研究机构。
无线通信网络团队发展规划与相关规定要求
一、 发展目标
1、 项目发展规划:
1) 积极国家自然基金;
2) 积极省科委和市科技局基金项目,同时还积极申请其他开放基金;
3) 每年团队成员应发表EI类论文一篇,或是软件著作权一项。
2、 教学发展规划:
完成一至二门精品课程的培育,在3年内撰写2教材部以上。
3、 人才培养规划: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要求全体成员做到:崇尚奉献、牢记感恩;心胸宽广、顾全大局;愿做小事、敢做大事;重视灵感、掌握机遇;讲究诚信、敬业乐群;认真故事、踏实做人;关注战术、放眼战略;既要事业、更要家庭;热爱工作、保重身体;严守纪律,不拘一格(来自灵创团队)。
青年教师发挥各自特长,通过项目补其欠缺,通过各种方式完成职称晋升。
二、科研团队的体系架构
三、科研团队的分工协调
团队领头人的责任:
1、申报项目,自科基金,横向,科技厅,科技局的项目,挖掘科研、技术、社会资源。
2、寻找新的技术增长点,服务社会,以支持团队生存和发展,
3、项目总体、关键技术、核心技术解决,理论前沿导引。
人才储备组和组成和任务:
由研究生一年级上学期同学、一年级下学期的一部分同学以及工程组和理论组退回的同学组成,接受团队领头人的直接指导。以便人才储备组中的学生尽快适应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工作态度,合作能力,技术能力,拼搏精神)的需要,尽快进入工程项目组或理论组。
硕士研究生导师组:
校内:团队中的硕士导师,工程组组长,理论组组长。
校外:由团队内校外指导教师组成,如:杨义先,陈敏谦......
硕士研究生导师组的责任:
1. 指导研究生新生学习。
2. 指导和分配人才储备组学生进入或重新进入工程组或理论组。
3. 对工程组或理论组退回的学生进行再次培训指导。
工程组组长的责任:
1. 全权负责技术工程项目的实施,对项目组学生成员进行指导和考评。
2. 对硕士课题工作进行开题指导,中期评价,评语。
3. 决定学生是否能够提交答辩。
工程组学生项目负责人的责任:
1. 接受工程组组长的项目任务指派,负责具体项目的实施。
2. 项目内容细化并指导带领其他成员完成编程任务,同时完成关键程序的编程和硬件实现。
3. 和工程组组长一同讨论项目关键技术解决方案。与工程组组长共同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4. 总结、汇报阶段性技术工作内容,形成规范文档。
5. 在工程组长的指导下,总结、提炼工作内容,完成硕士论文工作。
6. 形成技术性成果(1、软件著作权,2、专利3、文章C类正刊等等)
工程组学生项目成员的责任:
1. 接受工程组组长和工程组学生项目负责人的项目任务指派,按时完成任务。
2. 总结、汇报阶段性技术工作内容,形成规范文档。
3. 在工程组长的指导下,总结、提炼工作内容,完成硕士论文工作。
4. 形成技术性成果(1、软件著作权,2、专利3、文章C类正刊等等)
理论组组长的责任:
1. 全权负责理论前沿研究的实施,对项目组学生成员进行指导和考评。
2. 对硕士课题工作进行开题指导,中期评价,评语。
3. 决定学生是否能够提交答辩。
4. 组织好理论组的定期(每周)研讨工作,并将研讨内容发布到小组网站中。
理论组组长、成员老师
(导师组校内指导老师同时也是理论组组员。):
1. 每年由项目组优化资源保证重点项目申请,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每周组织一次成员交流,要求讨论近期(最新)IEEE Trans.级别的论文。所讨论的论文主讲人需制作讲演稿,并发布到理论组网站中。
3. 依据各自研究方向和兴趣,每学期讲不少于1次IEEE Trans.级别的论文(不少于2小时)。
理论组学生成员:
1. 以数学建模和仿真为主要手段,进行理论研究。
2. 阅读最新高级别文献,每月需准备讲一篇IEEE Trans.级别的论文(不少于2小时)。
3. 形成理论成果,发表团队认可级别的论文(A,B,C类正刊,EI检索正刊。会议论文需团队负责人逐篇依据当时情况做出裁决)。
4. 在组长的指导下,总结、提炼工作内容,完成硕士论文工作。
硕士新生:
1. 一年级上学期:首先进入人才储备组,接受工程项目或理论研究的基本训练,学习课程。2. 从一年级下学期起:根据个人志愿,选择进入工程组或理论组。由工程组组长、理论组组长以及导师组成员组成面试,组长具有决定权。
3. 二年级上学期及以后:对仍然留在人才储备组的学生,其毕业期限顺延。对项目组或理论组退回的学生,重新回到人才储备组进行再次培训,其毕业期限也顺延。
工程组学生项目负责人和成员:
选拔优秀学生担当。优先推荐进入北邮博士生就读。优先推荐外出接受工程培训。优先推荐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优秀本科生:
1. 从大学二年级开始,采取由学生自荐,班主任推荐,学生自愿的方式,以项目组长为核心进行考核选拔进入工程项目组。培育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人才。
2. 优秀本科生可优先受团队培养,优先推荐到北邮等院校进行毕业设计、达到免试研究生条件的,可推荐到北邮就读免试硕士研究生。
四、团队纪律
1) 不允许学生在专业组之间随意跳槽, 学生退出某专业组后,首先要进入人才储备组接受调教,在人才储备组中解决态度问题和其他问题后,再经团队负责人安排进入另一专业组;
2) 学生确定在一个专业组后, 没有特殊情况,一般应稳定在该组中直到毕业,这有利于学生在某一个方向上持续深入发展,直至完成毕业论文;
3) 一般不允许在团队批准之外的公司去兼职,对有能力而且经济有困难的学生,团队将为其提供相关机会;绝对不允许将团队的成果私自泄露,更不允许将团队的成果拿出去转卖;
4) 发表论文时必须先经过团队终审,未经许可不得向外投稿。220被浏览320,995分享邀请回答13410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52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昆明市公安局户籍管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