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铜电刺激腓肠肌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会产生什么现象

导读: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和,1.目的:掌握制备具有正常兴奋收缩功能的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基,2.方法:应用蛙类捉拿方法并且毁脑脊髓后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用锌铜弓分别刺激坐骨神经和腓肠肌,3.结果:用锌铜弓刺激坐骨神经时腓肠肌发生收缩,通过逐步增加对蟾蜍坐骨神经的刺激,坐骨神经支配腓肠肌的神经纤维不发生兴奋,坐骨神经干中阈值最低的神经开始兴奋,当刺激电压达到使支配腓肠肌的神经纤维全部,
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和
不同强度和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一、实验摘要
1. 目的:掌握制备具有正常兴奋收缩功能的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基
本操作以及蛙类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学习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
统和换能器的使用。记录在刺激时间、强度变化率恒定的条件下,不
同强度和频率的电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2. 方法:应用蛙类捉拿方法并且毁脑脊髓后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用锌铜弓分别刺激坐骨神经和腓肠肌,观察肌肉变化。再利用张力换
能器将压力变化转换为电信号,用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不
同强度和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的变化曲线。
3. 结果:用锌铜弓刺激坐骨神经时腓肠肌发生收缩。在保持足够的刺激
时间(脉冲波宽)不变的条件下,通过逐步增加对蟾蜍坐骨神经的刺激
强度(脉冲振幅)和改变电脉冲刺激频率可发现当电压低于阈值的强
度刺激,坐骨神经支配腓肠肌的神经纤维不发生兴奋,刺激电压达到
阈强度时,坐骨神经干中阈值最低的神经开始兴奋。刺激强度逐渐增
大,总收缩张力增加。当刺激电压达到使支配腓肠肌的神经纤维全部
兴奋,则收缩张力达单收缩最大值。
4. 结论:在一定刺激时间下,刚能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刺激称为阈刺激,
所达到的强度为阈强度;能引起组织发生最大兴奋的最小刺激称为最
大刺激,相应的刺激强度叫最大刺激强度。介于阈刺激和最大刺激间
的刺激称阈上刺激,相应的刺激强度称为阈上刺激强度。
二、关键词:坐骨神经、腓肠肌、兴奋性、阈值
三、引言:刺激神经使神经细胞产生兴奋,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通过神经
肌接头的化学传递,使肌肉终板膜上产生终板电极,终板电极可引起肌肉产生兴奋(即动作电位),传遍整个肌肉纤维,再通过兴奋-收缩耦联使肌纤维中粗、细肌丝产生相对滑动,宏观上表现为肌肉收缩。[1]
四、材料和方法
1. 实验对象:蟾蜍
2. 实验仪器:张力换能器、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剪刀、铁碗、
培养皿、锌铜弓、玻璃分针、大头针、蛙板、尖头镊子、棉线、针形
3. 实验药品和试剂:任氏液
4. 实验方法:
1) 观察蟾蜍毁脑脊髓前后四肢肌张力的变化。用锌铜弓分别刺激坐
骨神经和腓肠肌,观察肌肉的反应。
2) 毁脑脊髓
取蟾蜍一只,用左手握住,以食指压其头部前端使
其尽量前俯,右手持探针自枕骨大孔处垂直刺入,到达椎管,即
将探针改变方向刺入颅腔,向各侧不断搅动,彻底捣毁脑组织;
再将探针原路退出,刺向尾侧,捻动探针使逐渐刺入整个椎管内,
捣毁脊髓。此时蟾蜍下颌呼吸运动应消失,四肢松软,即成为一
毁脑脊髓的蟾蜍。否则须按上法再行捣毁。
3) 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
用粗剪刀在颅骨后方剪断脊柱。左手握住
蟾蜍脊柱,右手将粗剪刀沿两侧(避开坐骨神经)剪开腹壁。此
时躯干上部及内脏即全部下垂。剪除全部躯干上部及内脏组织,
弃于瓷盆内。
避开神经,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夹住脊柱,左手捏住皮肤边
缘,逐步向下牵拉剥离皮肤。拉至大腿时,如阻力较大,可先剥
下一侧,再剥另一侧。将全部皮肤剥除后,将标本置于盛有任氏
液的培养皿中。
5) 洗净双手和用过的全部手术器械,再进行下列步骤。
6) 分离双腿
避开坐骨神经,用粗剪刀从背侧剪去骶骨,然后沿中
线将脊柱剪成左右两半,再从耻骨联合中央剪开(为保证两侧坐
骨神经完整,应避免剪时偏向一侧)。将已分离的标本浸入盛有任
氏液的培养皿中。
7) 游离坐骨神经
取腿一条,先用剥离分针沿脊柱侧游离坐骨神经
腹腔部,然后用大头针将标本背位固定于干净蛙板上。用玻璃分
针循股二头肌和半膜肌之间的坐骨神经沟,纵向分离暴露坐骨神
经之大腿部分,直至分离至N窝颈神经分叉处。然后剪断股二头
肌腱、半膜肌和半膜肌肌腱,并绕至前方剪断股四头肌腱。自上
向下剪断所以坐骨神经分支。将连着3-4节椎骨的坐骨神经分离
8) 完成坐骨神经小腿标本
将已游离的坐骨神经搭在腓肠肌上。用
粗剪刀自膝关节周围向上剪除并刮净所以大腿肌肉,在距膝关节
约1cm处剪断股骨。弃去上段股骨,保留部分即为坐骨神经小腿
9) 完成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用尖子镊子在上述坐骨神经腓肠肌
标本的跟腱下方穿孔,穿线结扎之。提起结扎线,在结扎线下方
剪断跟腱,并逐步游离腓肠肌至膝关节处,左手握住标本的股骨
部分,使已游离的坐骨神经和腓肠肌下垂,右手持粗剪刀水平方
向伸进腓肠肌与小腿之间,在膝关节处剪断,与小腿其余部分分
离。左手保留部分即为附着于股骨之上的、具有坐骨神经支配的
腓肠肌标本。将标本浸入盛有新鲜任氏液的培养皿中待用。
实验系统连接和参数设置 张力换能器的输出端与生物信号采集
处理系统的输入通道相连。启动RM6240系统软件,在系统软件窗
口设置仪器参数:点击“实验”菜单,选择“刺激强度(或频率)
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项。参数:通道模式为张力,采样频率400
Hz~1 kHz,扫描速度1 s/div,灵敏度10~30 g,时间常数为直
流,滤波频率100 Hz。在“选择”下拉菜单中选择“强度/频率”
项,显示刺激参数。
11) 将离体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固定在屏蔽盒中,腓肠肌跟腱的
扎线固定在张力换能器的悬臂梁上。坐骨神经放在刺激电极和引
导电极上,保持神经与电极接触良好。针形引导电极插入腓肠肌
12) 观察实验现象
设定在刺激时间、强度变化率恒定,且强度和频
率初始条件均为零的条件下,采集不同强度和频率的电刺激对肌
肉收缩的影响数据。
五、实验结果
1)用锌铜弓刺激坐骨神经时腓肠肌发生收缩。
2)不同频率递增对肌肉收缩影响记录图
不同强度对肌肉收缩影响记录图
在一定刺激时间下,刚能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刺激称为阈刺激,所达到的强度为阈强度;能引起组织发生最大兴奋的最小刺激称为最大刺激,相应的刺激强度叫最大刺激强度。介于阈刺激和最大刺激间的刺激称阈上刺激,相应的刺激强度称为阈上刺激强度。
如上图所示:阈强度为0.096V,最大刺激强度0.162V。
开始收缩的频率为3Hz ,完全强直收缩的频率为23Hz
六、实验分析
1. 锌铜弓用金属锌和铜铆接而成,锌铜弓在极性溶液中形成回路时,锌与铜两
极产生约0.5-0.7V的直流电压,电流的刺激作用于神经肌肉标本,由于产
3. 生生物电流,因而引起肌肉的收缩。 制备标本的过程中,要不断滴加任氏液,以防标本干燥,丧失正常生理活性;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强力牵拉和手捏神经或夹伤神经肌肉;毁脑脊髓时防止蟾蜍皮肤分泌的蟾蜍毒液射入操作者眼内或污染实验标本。 在恒定时间间隔用不同强度的电压刺激坐骨神经,当电压低于阈值的强度刺激,坐骨神经支配腓肠肌的神经纤维不发生兴奋,其所支配的肌细胞也不会发生兴奋和收缩。刺激电压达到阈强度(本次实验阈强度为0.095V)时,坐骨神经干中阈值最低的神经开始兴奋,其所支配的运动单位的肌纤维兴奋并发生收缩。刺激强度逐渐增大,坐骨神经干中兴奋的神经纤维增加,兴奋和收缩的运动单位增加,令总收缩张力增加。当刺激电压达到使支配腓肠肌的神经纤维全部兴奋,则收缩张力达单收缩最大值(本次实验最大刺激强度0.162V)。 如果给肌肉以连续短促刺激,随着刺激频率的不同,肌肉收缩会出现不同的形式。当频率较低时(本实验频率为3Hz),后一个刺激落在前一个刺激引起的收缩过程结束之后,则只引起一连串各自分开的单收缩。随频率增加,后一个刺激落在前一个刺激引起的收缩过程的舒张期,则如实验记录数据所示的在频率为7Hz时形成了不完全强直收缩。当频率增加到每一个后面的刺激落在前一个收缩过程中的收缩期,则各次收缩的张力变化和长度完全融合或叠加起来,就形成完全强直收缩,如实验结果记录所示,开始完全强直收缩的频率为23Hz。 七、实验结论 蛙类的某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哺乳类动物有相似之处,而且其离体组织的生活条件比较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来源也较丰富,由此在生理学实验,尤其是细胞生理学的某些实验中,常用蛙或蟾蜍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来观察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及肌肉收缩的特点等。 在保持足够的刺激时间(脉冲波宽)不变的条件下,通过逐步增加对蟾蜍坐骨神经的刺激强度(脉冲振幅),当电压低于阈值的强度刺激,坐骨神经支配腓肠肌的神经纤维不发生兴奋。刺激电压达到阈强度时,坐骨神经干中阈值最低的神经开始兴奋。当刺激电压达到使支配腓肠肌的神经纤维全部兴奋,则收缩张力达单收缩最大值。 在保持足够的刺激时间(脉冲波宽)不变的条件下和改变电脉冲刺激频率可
发现当频率较低时,只引起一连串各自分开的单收缩。随频率增加,后一个刺激落在前一个刺激引起的收缩过程的舒张期,则形成了不完全强直收缩。当频率增加到每一个后面的刺激落在前一个收缩过程中的收缩期,则各次收缩的张力变化和长度完全融合或叠加起来,就形成完全强直收缩。
参考文献:
[1]陆源、林国华、杨午鸣主编《机能学实验教程》朱大年、王庭槐第8版《生理学》
[2]朱大年、王庭槐第8版《生理学》
包含总结汇报、外语学习、专业文献、行业论文、党团工作、考试资料、办公文档、资格考试、教程攻略、旅游景点、word文档以及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等内容。
相关内容搜索蛙坐骨神经腓肠肌实验报告
您现在的位置:&&
蛙坐骨神经腓肠肌实验报告
相关热词搜索:
篇一:腓肠肌实验 华南师范大学 专业生物科学
年级班级09科3课程名称 生理学实验实验项目蟾蜍腓肠肌收缩特性和收缩形式的观测实验类型验证试验时间 日 蟾蜍腓肠肌收缩特性和收缩形式的观测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制作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方法 2、学习power-lab硬件及chart软件的使用方法 3、观察肌肉单收缩、收缩的总和及强直收缩现象 二、实验原理 1、能够引起肌肉发生收缩反应的最小刺激为阈刺激.单收缩指肌肉组织对于一个阈上强度的刺激产生的一次迅速的收缩反应.单收缩分为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 2、强直收缩是当同一强度的连续的阈上刺激作用在标本时引起肌肉的持续收缩状态.当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舒张期,产生的张力曲线呈荡波形,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一次收缩发生在前一次收缩的收缩期时,前后两个收缩波完全融合,肌肉维持在稳定的收缩状态,称为完全强直收缩. 三、实验材料 蟾蜍的腓肠肌标本,常用手术器械,生理信号采集系统,支架,任氏液,滴管. 四、实验步骤 制作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将标本与power-lab系统相连-通过chart软件给予标本的神经单刺激、双刺激、和连续刺激-观察记录单收缩的时程、总和的过程以及强直收缩产生的过程. 五、实验结果文件1 通道1 (V)
通道2 (mV)图1 蟾蜍腓肠肌单收缩的分析 频率1.00000Hz脉冲持续时间1.00ms振幅5V 脉冲数 1 通道二量程50mv 如图1所示,在频率为1hz的一次刺激中,腓肠肌收缩曲线呈平稳波形,分为接受刺激后无收缩反应的潜伏期、收缩曲线向上的收缩期和达到高峰后往下降的舒张期.
文件1 通道1 (V)
通道2 (mV)图2蟾蜍腓肠肌不完全强直收缩 脉冲数6 通道2量程 200mv 频率5hz 脉冲时间 1ms 振幅6 如图2所示,腓肠肌在6个连续的同等强度且频率为5hz的刺激下,后一次刺激作用在前一次收缩的舒张期,在前一次收缩还没有完全舒张时将后一次刺激引起的收缩曲线叠加在一起,使曲线形成多个震荡波形. 文件1 通道1 (V)
通道2 (mV)图3蟾蜍腓肠肌完全收缩 脉冲数6 通道2量程 500mv 频率20hz 脉冲时间 1ms 振幅3 如图3所示,腓肠肌在受到6个同等强度的刺激且频率为20hz的刺激下,后一次的刺激作用在前一次刺激的收缩期,前一次刺激仍然处于收缩期时后一次刺激引起的收缩已经叠加到前一次的收缩曲线中,形成一个融合的波形. 六、实验分析 1、能够引起肌肉发生收缩反应的最小刺激为阈刺激.在刺激腓肠肌时,不同的刺激强度会引起肌肉的不同反应,当刺激过小,小于0.06V时,腓肠肌无明显的收缩,当刺激大于0.06V时腓肠肌开始出现收缩曲线,可见,0.06V是腓肠肌的阈值.当刺激为0.08V时腓肠肌收缩达到最大限度,再增加刺激蛙腓肠肌的收缩程度不会增大,此时0.08V为蛙的最适刺激. 2、当给予腓肠肌1hz的单个刺激时出现单收缩,如图1.单收缩包括潜伏期、收缩期、舒张期.潜伏期指从刺激开始到收缩开始的一段无明显外部表现的时期.收缩期是从肌肉收缩至达到高峰为止的时期。舒张期指从收缩高峰开始下降至基线的这段长度恢复过程。潜伏期的产生是由于刺激在神经肌肉接头处往下传递时需要经过电-化学-电的转换过程.出现单收缩的过程中,Ca+起着偶联因子作用.肌膜上的动作电位传至T小管,激活T小管上的受体DHPR,引起终池膜上Ca+释放通道开放,Ca+内流进肌浆,引起肌钙蛋白构象改变,肌钙蛋白的构象改变进一步引起原肌球蛋白构象改变,使原肌球蛋白双螺旋结构发生扭转,暴露出肌动蛋白与横桥结合位点,使横桥桥头与肌动蛋白结合,而横桥能分解ATP,获取能量,实现化学能向机械能的转变,完成肌肉的收缩[1].舒张期的出现是Ca+返回终池与局部电位消失引起的. 3、随着刺激频率由1hz增加到5hz再到20hz的过程中,出现多个收缩的叠加,后一次刺激处于前一次收缩的舒张期,为不完全强直收缩.后一次刺激处于前一次收缩的收缩期,为完全强直收缩.在前一次刺激中内流进肌浆的Ca+还没开始返回终池或者没完全返回终池的过程中,便受到第二次刺激,使得肌浆中的Ca+维持在一定浓度,横桥的活动持续,后一次刺激产生的收缩与前一次刺激产生的收缩融合,而产生强直收缩曲线.在这个过程中,随刺激频率的增高,腓肠肌产生的张力增大。肌肉发生单收缩时由于Ca+浓度增高的时间较短,引起肌钙蛋白等蛋白的构象改变的时间较短,而发生强直收缩时,肌细胞连续受到刺激,内流进肌浆的Ca+浓度升高,由于Ca+在一定时间内维持较高浓度,使横桥有较长时间持续活动,收缩张力变大。相关资料显示蛙的腓肠肌细胞不完全强直收缩的频率在5hz到13hz之间,完全强直收缩频率大于13hz. 4、腓肠肌的兴奋和收缩是不同生理过程,收缩的时间较长,兴奋及其不应期较长,兴奋不会融合,而收缩会融合. 5、同一标本的阈刺激与最适刺激会由于腓肠肌放的时间太久或任氏液添加太少,兴奋活性下降而有所差别。不同的腓肠肌在实验过程中即使是相同参数下测得的收缩曲线有差异,原因可能是添加任氏液(来自: 写 论文网:蛙坐骨神经腓肠肌实验报告)的时间间隔不同,腓肠肌的活性有差别.
参考文献: [1]王玢,左明雪,人体及动物生理学[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8. [2]张蓬,余跃,王世强,膜耦联的关键分子[J].生理科学进展, ):209-213. [3]李东平,韩晖,蛙与蟾蜍骨骼肌单收缩的比较分析[J].凯里学院学报,)65-66.篇二:生理学实验报告2蛙腓肠肌与刺激频率、强度的关系
生理学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 一、
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二、
骨骼肌收缩的实验
课程名称:动物生理学实验 指导老师: 实验人 : 院系专业: 学
2010年10月
日20实验内容一 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4-1) 【实验目的】 1、学习蛙类动物单毁髓与双毁髓的方法。 2、学习并掌握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实验原理】 蛙类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恒温动物相似,而其离体组织所需的生活条件比较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因此在实验中常用蟾蜍或青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来观察兴奋与兴奋性、刺激与肌肉收缩等基本生理现象和过程。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室生理学实验中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实验器材】 常用手术器械(包括粗剪刀、手术剪、手术镊、眼科剪、眼科镊、金属探针、玻璃分针)、固定针、锌铜弓、蜡盘、培养皿、废物缸、棉线、纱布、滴管、任氏液。 【实验对象】 蛙 【实验步骤】 1、毁脑和脊髓 取青蛙一只,用纱布包裹青蛙的四肢和躯干,露出头部。左手握住青蛙,并用食指按压头部前端,拇指按压背部使头部前俯;右手找到青蛙枕骨大孔所在位臵。将探针由凹陷处垂直刺入,刺破皮肤即进入枕骨大孔,这时将探针由枕骨大孔转向头方,向前探入颅腔内,然后向各个方向搅动探针,以捣毁脑组织。如探针确实在颅腔内,可感觉出针在四面皆壁的腔内。脑组织捣毁后,将探针退出,在由枕骨大孔刺入并转向尾方,与脊髓平行刺捻入椎管,以破坏脊髓。椎管较细,故若已刺入椎管针则不能摆动。脊髓被破坏时蛙腿后瞪挺直。要确定脑和脊髓是否完全被破坏可检查蛙四肢肌肉紧张性是否完全消失。 2、剥制后肢标本 自青蛙两侧腋部以下完全剥离皮肤(注意:可事先剪去尾椎末端及泄殖腔附近的皮肤,使剥离更容易)。而后倒提蛙腿,使其头部向下,用手术间横向剪开腹部肌肉,看清脊神经后,用粗剪刀剪断脊柱(注意勿损伤坐骨神经)。把标本浸泡于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将手及用过的剪刀、镊子等全部手术器械洗净。 3、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1)分离两腿。用粗剪刀纵向剪开脊柱(尾扛骨留在一侧)和与两后肢相连的肌肉,再用粗剪刀剪开趾骨联合(为保证两侧坐骨神经完整,应避免剪刀偏向一侧)。将以分离的标本浸入任氏液。 (2)游离坐骨神经。取一条蛙腿,先用玻璃分针沿着脊柱侧游离坐骨神经腹腔部,然后用固定针将标本背位固定于干净蜡盘上。用玻璃分针循股二头肌和半膜肌之间的坐骨神经沟,纵向分离暴露坐骨神经的大腿部分,直至分离腘窝胫神经分叉处。然后剪断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肌腱,并绕至前方剪断股四头肌腱。自上而下剪断所有坐骨神经分支,将连着3-4节椎骨的坐骨神经分离出来。 (3)分离腓肠肌。用玻璃分针或镊子分离腓肠肌与跟腱,并穿线结扎。在结扎远端用粗剪刀剪断跟腱,左手执线提起腓肠肌,用手术剪减去其周围联系的组织,但保留腓肠肌起始点与骨的联系,注意切勿损伤支配该肌的神经分支。(4)完成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将已游离的坐骨神经搭在腓肠肌上。用粗剪刀自膝关节周围向上剪除并刮净所有大腿肌肉,在距膝关节1cm处剪断股骨。弃去上段股骨,保留部分即为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将标本放入盛有新鲜任氏液的培养皿待用。 (5)标本活性检验。用手术镊轻轻提起标本的脊柱骨片,再用经任氏液润湿的锌铜弓刺激神经。若腓肠肌迅速发生收缩反应,表明标本机能良好,制备成功。应及时移至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待用。 【实验结果】 用锌铜弓检验标本活性,腓肠肌迅速发生收缩反应,标本机能良好,制备成功。 【讨论】 1、制备过程中一定要不断滴加任氏液以防止标本干燥,否则标本可能丧失正常生理活性。 2、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强力牵拉、手捏神经、夹伤神经肌肉和用金属器械触碰坐骨神经。 3、所用器械要洁净,若接触蛙皮肤需洗净再用。 4、蛙的皮下有淋巴囊,故皮肤很容易剥落。为防止剥离皮肤时滑脱,可用纱布垫着手用力一次剥下。 【思考题】 1、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时应注意些什么? 答:①动作要轻柔;②不要牵拉神经、手捏神经或夹伤神经肌肉;③尽量避免金属器械触碰神经;④不要把股骨全部剪掉,需要留一段固定标本。 2、锌铜弓为什么可以检测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答: 通常将金属浸入电解质溶液中,如Zn便溶解而成Zn离子。而在Zn的里面则形成负离子。Cu在溶液中则相反,金属与溶液之间便产生了电位差,即电极电位。如果将Zn和Cu一端接触,则在接触部位电流由Cu向Zn方向流动;而在溶液中则相反,由Zn向Cu流动。当锌铜弓接触组织时(注意:表面必须湿润),电流便沿Zn→可兴奋组织→Cu方向流动,而产生流动作用。这样,锌铜弓好像一个电池,Zn如同其阳极,Cu好像阴极而发挥作用。神经或肌肉的电刺激阈值非常小,所以仅用锌铜弓接触,即可构成刺激,以便检验组织的机能活性。 3、剥皮后神经肌肉标本出现的血液能用自来水冲洗吗? 答:不能。原因:①自来水的浓度远小于标本的细胞液浓度,所以会导致标本吸水,可能使得标本吸水涨破;②自来水中可能含有一些金属离子,如Ca2+,会使肌肉抽搐,可能使得标本失去生物活性。
实验内容二
骨骼肌收缩的实验(4-2,4-4) 【实验目的】 1、学习肌肉实验的电刺激方法及肌肉收缩的记录方法。 2、观察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 3、 用不同频率的电刺激(最大刺激强度)作用于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观察刺激频率与收缩反应之间的关系,了解复合收缩的形成过程。 【实验原理】 1、腓肠肌有许多肌纤维组成。刺激腓肠肌时,不同的刺激强度会引起肌肉的不同反应。当刺激强度过小时,不会引起肌肉发生收缩反应,此时的刺激为阈篇三:生物实验报告-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生物实验报告 姓名: 同组者:
班级: 日期:
实验序号: 实验题目: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两栖类动物的离体组织所需要的生活条件比较简单,
实验对象:蟾蜍
实验器材:常规手术器械(粗剪刀、手术剪、眼科剪、手术镊、 1.学习蛙类动物双毁髓的实验方法。 2.学习并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易于控制和掌握。 因此在生理实验中常用蟾蜍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来观察兴奋性、兴奋过程、刺激强度、刺激频率与肌肉收缩反应的一些规律以及骨骼肌的收缩特性等。
眼科镊)蛙板、蛙钉、探针、锌铜弓、玻璃分针、培养皿、任氏液、滴管、手术线等。 实验方法及步骤: 1、破坏脑脊髓 部位枕骨大孔。如果蟾蜍四肢松软,呼吸消失,表示脑脊髓已完全破坏,否则按上述方法再进行捣毁。 2、剪去躯干上部及内脏 在骶髂关节前1 cm处用金冠剪(粗剪)剪断脊柱(可在下肢前端)。沿脊柱切口向下剪开两侧腹部皮肤至耻骨处,将头、前肢、内脏及腹部软组织全部剪掉,放于污物盘,只保留下端脊柱和下肢。在腹侧脊柱两旁可看到腰骶神经丛。注意切勿触及或损伤坐骨神经。 3、剥后肢皮肤 左手持镊子夹住脊髓断端,右手捏住断端边缘,剥掉全部后肢皮肤。将标本放于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内,将手和手术器械洗净。 4、分离两腿 用金冠剪剪去尾骨杆(骶骨),沿脊椎中线将脊柱剪开,再沿耻骨联合正中央剪开两侧大腿,使两腿完全分离(切勿伤及神经),将两腿浸于任氏液中。 5、游离坐骨神经 取一后肢,腹面向上(背位),固定于蛙板上,沿脊柱侧用玻璃分针轻轻勾起坐骨神经,逐一剪去神经分支至股端。用金冠剪剪断脊柱,只保留一小段椎骨片与坐骨神经相连。 将标本改为背面向上(腹位)固定,用镊子提起梨状肌,剪断,用玻璃分针将坐骨神经小心勾至背部。再沿坐骨神经沟(半膜肌和股二头肌的肌间缝)分离坐骨神经。用镊子夹住与神经相连的脊椎骨,提起神经,用眼科剪将神经分支及结缔组织膜顺序剪断,将神经一直游离到腘窝处。 6、游离腓肠肌 用镊子夹住脊椎骨,将神经搭在腓肠肌上,用剪刀将膝关节周围的大腿肌肉完全剪除,用金冠剪将膝关节上方的股骨刮干净,暴露骨股并在距膝关节上1 cm处剪断,分离腓肠肌的跟腱,用线结扎,然后自跟腱的附着点剪断,提起跟腱,将腓肠肌分离至膝关节处,将小腿其余部分剪掉。这样就制备了一个附着在股骨上的腓肠肌并带有支配腓肠肌的坐骨神经的完整标本。7、标本检验 左手用镊子轻轻提起结扎神经的线,右手用经任氏液沾湿的锌铜弓短暂轻触坐骨神经,如腓肠肌发生迅速的收缩反应,则表明机能完好。将标本置于任氏液中,稳定其兴奋性15-20 min,即可进行实验。
注意事项:在制备标本时,避免过度牵拉神经,不可用手或金属器械触碰神经干。 避免动物皮肤分泌物(蟾酥、血液等)污染神经和肌肉,也不要用水冲洗,以免影响组织机能。 制备标本时,要随时用任氏液润湿神经和肌肉,防止干燥。 分离神经时,一定要把周围结缔组织剥离干净。 实验要迅速,以免时间过长影响标本活性(兴奋性)。 实验结果:用经任氏液沾湿的锌铜弓短暂轻触坐骨神经,腓肠肌发生迅速的收缩反应;用经任氏液沾湿的锌铜弓短暂轻触腓肠肌,也发生迅速的收缩反应。
思考题: ? 1.剥去皮肤的后肢,能用自来水冲洗吗?为什么? 答:不能。任氏液是等渗溶液,而且ph和一些基本离子也模拟了体内的环境。用清水浸泡或冲洗的话细胞吸水过度会涨破。 ? 2.金属器械碰压、触及或损伤神经及腓肠肌,可能引起哪些不良后果? 金属器械碰压神经与腓肠肌,会引起肌肉收缩,如果碰的较重,损伤部位及近端的神经就死亡了,以后刺激只能从损伤处向肌肉处之间的部分.另外容易使标本疲劳,失去活性。 ? 3.如何保持标本的机能正常? 金属器械不要碰及、损伤神经或腓肠肌,保持湿润,常加任氏液,最好先泡一会。 ? 4 .锌铜弓刺激检测标本活性的原理是什么? Zn的金属电势比铜低,形成一定的电势差(就相当于有电压),锌铜弓是把一根锌棒和一根铜棒一端焊在一起,另一段分开,则接触样本(例如神经干)时,会引起样本局部去极化,引发动作电位。
创新与探索: 你认为该标本的制作方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请说出你的想法。 答:我认为本实验所需要的任氏液应在实验前配置好。当蟾蜍的下肢被分离出来后,应该尽快制作成标本。由于任氏液的配置溶剂的称量较复杂,如果在分离下肢后再配置会使标本活性降低,影响实验结果。本&&篇:《》来源于:
优秀范文,论文网站
本篇网址:/2016/shiyanbaogao_.html
好文大家读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刺激坐骨神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