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科学教案:为什么会打喷嚏

大班科学教案:认识声音―幼儿园大班教案
您的位置:&&>>&&>>&&>>&正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认识声音
&&&&&&&&&&★★★
大班科学教案:认识声音
作者:幼儿园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 10:45:50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认识声音
活动目标1、知道有各种声音,不同的声音能告诉我们不同的事情。2、初步懂得东西振动就产生了声音。3、发展注意力和听辨声音的能力。 &活动准备1、课件-声音2、小铃、小鼓鼓、木鱼等玩具。
一、听声音引入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课件:声音1、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1)笑声(2)哭声(3)打呼噜声请小朋友睁开眼睛
2、刚才,你听到了什么声音?让幼儿说一说听到的声音,引起幼儿听辨的兴趣。
3、你们还想听其他的声音吗?请小朋友再闭上眼睛
(1)吃东西的声音(2)打喷嚏(3)钟表的秒针回答老师,听到了什么声音?(幼儿自由发言)
二、认识声音
1、你们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敲鼓(通过实验让幼儿理解物体的震动)让幼儿把小手放在小鼓上,老师用鼓槌敲几下,让幼儿通过耳听、手模、眼看、感知物体发出声音时在不停地振动。
(2)小朋友用什么能听到声音?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耳朵具有辨别振动的功能,能将振动发出的声音转换成神经信号,然后传给大脑。
(3)你们知道耳朵除了能听声音,还有什么作用吗?
告诉幼儿,我们的耳朵还能帮助我们保持平衡。耳朵很重要,我们一定要保护耳朵!
三、幼儿操作,感知震动产生声音
1、请小朋友玩一玩桌子上这些小铃、小鼓、木鱼等玩具。
提醒幼儿边敲边观察,注意听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让幼儿感知物体发出声音时在不停地振动。
小结: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我们用耳朵来听各种声音。
2、讨论什么样的声音好听。(1)播放音乐(2)播放噪音
让幼儿感知乐音和噪音,引导幼儿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相互说一说各种声音,好听的声音,不好听的声音。
四、游戏:听一听
1、幼儿两人一组,其中一人发出不同的声音,另一名闭上眼睛倾听,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知道了什么事情。2、通过游戏让幼儿知道不同的声音可以告诉我们不同的事情。如:敲门有人来了,打呼噜有人在睡觉等。
编辑:大班学习
上一篇教案: 下一篇教案:
【字体: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推荐教案◇
[][][][][][][][]
最新推荐教案
&[]&[]&[]&[]&[]&[]&[]&[]&[]&[]&[]&[]&[]
|为您提供精品幼儿园教案 |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
大班科学教案:为什么会打喷嚏
发布时间: 12:55 | 作者:金日教育 | 来源: | 浏览: 次
 活动目标:
  1.通过小实验了解打喷嚏的原因。
  2.通过观察、学习解决问题的办法。
  3.了解一些保护鼻子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挂图。
  2、胡椒粉、五香粉、辣椒粉、香水、咖喱等材料。
  活动过程
  1.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说一说鼻子为什么会打喷嚏?
  &&你打过喷嚏吗?什么情况下会打喷嚏?
  &&幼儿讨论,自由回答。
  2.出示准备的教具。
  师:老师这有好多东西,谁来闻一闻?
  &&他们闻过以后怎么了?请他们来说一说。
  &&打完喷嚏后有什么感觉?
  &&请没闻过的幼儿都来闻一闻,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幼儿回答后师小结。
  3.出示挂图,和幼儿一起讨论:
  &&人为什么会打喷嚏呢?
  &&我们闻到哪些味道会打喷嚏?(冷气、尾气、灰尘等)
  &&你觉得哪些时候特别容易打喷嚏?(感冒、过敏等)
  &&如果打喷嚏了你会怎样做?
  4.活动延伸
  &&将准备的教具(辣椒粉等)放到区角让幼儿继续体验打喷嚏的感觉。
(16年10月21日 )
(16年10月21日 )
(16年10月21日 )
(16年10月20日 )
(16年10月20日 )
(16年10月20日 )
(16年10月20日 )
(16年10月20日 )大班科学活动:会变的水_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 大班科学活动:会变的水
大班科学活动:会变的水
此次活动是大班主题活动《奇妙的水》中的一次常识活动,这个主题对孩子们来说很感兴趣,非常喜欢动手操作。活动目标:1、了解水由于温度的高低,会发生变化的物理现象。遇热会变成水蒸气,遇冷会结成冰。2、通过实验验证水的三态变化,发展探究能力。活动准备:1、请幼儿在家里用冰箱做“水和冰”的实验。2、准备一只煤炉、锅、烧杯。3、挂图一幅。活动过程:一、朗诵散文诗《会变的水》,引导幼儿思考水是否真的会变,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二、回忆生活经验和在家做的“水变冰”的小实验,讲述“水是怎样变成冰的”。三、幼儿观察水遇热的变化教师操作实验,引导幼儿观察:1、你们发现水烧热后有什么变化?2、你们看到杯口冒出了什么?3、水气是从哪里来的?4、水变成水蒸汽后到哪里去了?5、杯子里的水有没有少?6、水在什么时候变成水蒸气的?四、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把水蒸气变成水?”1、提问:我们能不能把水蒸汽变成水?2、幼儿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 3、利用实验材料进行操作验证。五、帮助幼儿梳理有关水的三态变化规律的经验:当水的温度在“0”度以下时,水就变成冰。冰融化了变成水。水热了就会变成水蒸气了。水蒸气遇冷又会变成水。六、跟读散文诗《会变的水》,启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一步观察水的变化。  活动反思:反思一:创设环境有利于孩子发展。这次活动是以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所以我选择在室外进行活动,让一部分幼儿坐在两排台阶上,一部分幼儿围坐成圆圈,以便能让每个幼儿都能看清楚实验的全过程,引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事实证明,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情绪愉快轻松,大部分&br&&p&&/p&幼儿的注意力能集中。反思二:追随孩子的兴趣,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当我出示孩子们自己带来的冰块问“水是怎么变成冰”时,由于从冰箱中拿出来有段时间了,小朋友看到冰有些融化了,就开始争论:“冰怎样变成水了?”“这个冰块怎么这么小了?那块还很大呢?”……这是我在教学中没有设计到的,显然大家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决定把这个问题交给孩子们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小实验。鼓励他们用各种办法把冰块变成水。如太阳晒、暖气烤、开水浇、凉水泡、小手捂等。让幼儿比较哪种方法能让冰融化得快一些。引导幼儿发现温度越高冰融化得越快。反思三:当提问不利于幼儿活动时,及时引导,加以调整在活动中我设计了这个问题:“水可以变成水蒸气,我们能不能把水蒸气变成水?” 幼儿一时难以回答上来。我就请幼儿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提示在歌曲《云》中这样唱:“白云白,蓝天蓝,……不装鱼,不装虾,装的却是小雨点”。对幼儿讲解水蒸汽升上天空后,会变成白云,遇冷后会变成雨水落下来。提问:小朋友在洗热水澡的时候,有水蒸气吗?墙上为什么会有水珠呢?再提醒幼儿思考,我们现在有什么办法让水蒸气变成水。这样一下子就启发幼儿想出了好多方法。“找来冰箱里冷的空气。”“玻璃是冷的,把玻璃盖在上面”。“我的手也很冷,也可以放在上面让它变成水”……反思四:重视幼儿的探索让幼儿,在操作中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在把水蒸气变成水的实验当中,有小朋友想出把手放在水蒸气上,水蒸气也会变成水时,小朋友都围过来试一试。这时我很犹豫,是阻止还是支持呢?结果我没有阻止他们,而是在一旁提醒他们注意安全,等他们都一一亲自实验过,然后与他们一起讨论这是为什么。就这样循序渐进地将引导幼儿回到主题。共2页,当前第1页
1大班科学活动:会变的水 相关文章:查看更多>>会变的水(大班科学)_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 会变的水(大班科学)
会变的水(大班科学)
会变的水(大班科学)活动目标1.&&了解水的变化,知道水遇热会变成水蒸气,遇冷会结冰;能用语言表达自己观察到的水的三态变化。2.&&激发幼儿对水的变化的兴趣和好奇。活动准备幼儿在家里冰箱做过结冰的实验;酒精炉、烧水的壶或其他容器每组一套。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回忆水变冰的变化激发幼儿的兴趣。幼儿讲述自己是怎样把水变成冰的。教师小结:水在0℃以下会结冰。2.&&幼儿操作实验,观察水遇热的变化。①&&激发幼儿讨论水遇热会发生什么变化。介绍操作材料及用法,让幼儿通过操作,观察、讨论水在加热后发生的变化。②&&提问:你们发现水烧热后有什么变化?水气是从哪里来的?(水变成水蒸气。)水变成水蒸气后到哪里去了?(飘散到空气中去了。)3.&&引导幼儿讨论并实验怎样把水蒸气变成水。③&&提问:我们能不能让水蒸气变成水?(让幼儿把冷的物体放在水蒸气上,观察蒸汽凝结成的小水珠;幼儿把手放在水蒸气上感受手的潮湿。)④&&小结:水冷了就会变成冰,热了就会变成水蒸气,冷了又会变成水。4.&&启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一步观察水的变化。活动延伸让幼儿在家用较扁的盆里放满水,置于干燥的地方,几天后观察水的变化。(水变少了,水在常温下会蒸发成气体。)会变的水(大班科学) 相关文章:查看更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