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体经济在大幅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原因出自于哪里

中国实体经济衰落?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祖国
来源:大金网 & & 11:16:17
导语:近些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然而作为经济基础的实体经济却一直止步不前,相反房地产业,电商业以难以想象的速度蔓延到整个中国市场。目前房地产业占领大头,中国房价已经高到一个不像样的地步,而电商业的发展大幅降低了人们对于实体店产业的需求,人们现在更多的是足不出户等待货物上门,而不是出门选购,虽然电商业带动了快递业的强劲成长,但这也是踩在实体零售产业的肩膀上达成的,然而中国的实体经济就要这么一直无力下去吗?
文/青凌财滙 微信&&cansq588
中国实体经济被谁摧毁的?
部分媒体要负很大责任
由于现在网络的普及,人们获取社会信息已经不再和以前一样以收看报纸为主,现在大多都是通过网络新闻,各种贴吧,论坛等方式获取新闻,这些新闻传播速度会非常快,然而真实性却大打折扣,有时候稍微误解一点信息就会被无限扩大,网络上谣言四起,对于实体经济会产巨大打击,而且有些网友看过一些新闻之后并不会去跟进后续报道,在网友眼中只有最初始的报道印象在脑海中,因此哪怕后面对报道进行了更改,网友也不会改变初始印象。这或许对于一些有群众基础的老品牌企业尚能抵御,而如果是新企业或者是国外企业,那就很难翻身了。
还有就是火遍全国的电商
董明珠在谈到电商的影响时谈到:&90后不愿意去实体经济里工作,在家里开个网店就可以赚钱,一个月赚一两千不用受约束,不用打考勤,这一代人对整个国家实体经济的发展是有隐患的,不仅仅是网店模式给实体经济带来冲击,它给整个社会都带来了冲击。&
哇哈哈董事长宗庆也表示:现在的虚拟经济做过头了,把实体经济搞得乱七八糟。&电商评估网上的价值是按照流量来的,大家都是烧钱买流量,它把整个实体经济的价格体系都搞乱掉了,而且电商的假冒伪劣产品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也很大。&虚拟经济应该是支持实体经济的,是依附在实体经济上发展的,电商如果把实体经济搞死了,电商也会死掉。
振兴实体经济只能靠转型?
当下中国的实体经济步履艰难,一方面内部生存压力巨大,人工、能源、房租、水电等成本不断上涨,融资却既难且贵。另一方面国际市场持续萎缩、周边国家制造业低成本优势明显,再加上美国的制造业回流政策,东莞等制造业密集的城市企业&倒闭潮&频现。
转型升级对于中国的制造业们已经迫在眉睫。但作为中国制造业的标签,董明珠近日对一年前与亚洲笔王贝发集团董事长邱智明之间&圆珠笔赌约&的回应,凸显出中国制造业的集体转型困境。
这个赌约源于中国高层在当年冬季达沃斯论坛上的问题:&中国何时能造出和德国一样的好笔?&董明珠在回应中表示,&最重要就是笔芯那个设备我们没有做成。没有做成不是因为我做不成,是因为他们的材料我没有。&
无论企业大小,转型升级都不啻于一次脱胎换骨的新长征。而站在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眼下所遭遇的各种困境,或许将是每个制造企业所面临的最大转机。
 青凌寄语:
  我常跟投资者说:做投资,学习第一,赚钱第二,这样的投资才是有价值的。你必须要有自己的判断,长期的知识的积累,你才可以不永远依附着,才能在投资路上走得更远。否则做单起来就非常的麻木,根本不知道为什么做多或者做空。懂得技术分析,在逆势震荡行情就能不慌不乱,把握该有的利润。
文/青凌財滙(XIANHUO 投资指导 微--信:cansq588)
  我只能在你迷茫的时候给你指引正确的方向,做你心灵的导师。在货币市场,你永远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有我以及我身后的一群人,除了老师的角色,我更希望的是诚心去交你这个朋友,我能给你的就是:教你如何做好一个资产管理者;
大金网理财家平台仅提供资讯发布及服务对接功能,所有理财家个人或机构提供的咨询建议、市场评论,仅供参考;
用户须独立作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若该站点发布的信息涉及您的知识产权请与当事人联系,也可以通过本平台与之交涉处理。
理财家 博古金师
理财家身份:08年接触股票,12年涉猎大宗商品,一些个人投资心得,还希望能和同道中人交流分享。
马上关注该理财家
系统监测到您尚未登录,如果您已注册,请先,如未注册,请填写下面的资料免费注册
注册并关注该理财家
马上关注该理财家
系统监测到您已登录,登录帐号为:,请补充资料即可关注该理财家
注册并关注该理财家“把脉中国实体经济”上篇:实体经济难在哪?_网易新闻
“把脉中国实体经济”上篇:实体经济难在哪?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把脉中国实体经济”上篇:实体经济难在哪?)
实体经济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是社会生产力的直接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近年来,受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遭遇瓶颈。本报将针对我国实体经济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对策,分上下篇推出“把脉中国实体经济”文章,敬请关注。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要促进实体经济升级,提出要加快新旧动能平稳接续、协同发力,促进覆盖一二三产业的实体经济蓬勃发展。
实体经济困难正成为当下许多企业的呼声,实体经济的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困难?带着问题,《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
企业效益下滑
近日,一些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大佬”展开了一场“虚实”争论,网店、快递业等是否属于实体经济也成为讨论的焦点。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赵昌文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实体经济覆盖一二三产业,其中一二产业毋庸置疑,尤其制造业由于占比高更是实体经济的主体,第三产业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中的商业、流通等部分也属于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发展困难主要表现在企业数量增长放缓、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大幅下降、企业效益明显下滑等多个方面。”赵昌文说。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战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秦海林对《经济日报》记者分析说,中国制造业主要面临三个困境,分别是企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不足、工业产品仍处于产业链低端和产能过剩问题持续影响生产。
“目前银行为了维持利润水平,更倾向于对房地产、金融领域发放资金,对实体经济兴趣减弱,直接造成了企业贷款难问题。同时,制造业市场萎缩和国内去产能攻坚战持续对生产造成负面冲击,也使企业资金紧张,无法实行生产扩大、设备升级及技术改造等工作。”秦海林说。
民营企业对此感受更为明显。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宗庆后认为,一些银行对民营企业还没有做到一视同仁,贷款利率也偏高,成为困扰民营企业特别是制造业小企业最大的难题。
江苏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志彪向《经济日报》记者指出,实体经济存在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盲目追求GDP、投资驱动型的经济体制,使中国许多领域的产能都处于严重过剩状态。
“去产能的过程本身就是对企业生产实行管制和压缩的过程,必然伴随着企业利润下滑,在实体利润偏低的情况下,加重了企业的生产负担。”秦海林说。
“脱实向虚”严重
“实体经济发展困难的主要原因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具体表现为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以及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赵昌文说。
刘志彪认为,中国经济运行中,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发展的严重失衡现象,可以用“实体经济不实,虚拟经济太虚”这两句话来概括。其中,“实体经济不实”,主要是指实体经济中真实的、创造社会财富的产业部门生产率低下,具有较大的泡沫经济成分。“虚拟经济太虚”,则是指虚拟经济中,真正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比例较低,同时自我循环、脱离实体经济发展的泡沫化成分高。
央行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7946亿元,其中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796亿元。“实体经济脱实向虚的根本原因,是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偏低,致使企业资金流入房地产、金融等领域,对实体投资意愿不强。资产价格增速一旦比实体利润更高,经济就容易有脱实向虚的倾向。”秦海林分析说。
刘志彪指出,一方面,在利润率差异的驱使下,企业都不愿意辛苦地做实业,都更愿意去做资本市场、衍生金融产品和房地产等;另一方面,虚拟经济存在真实利率高、资产价格高、杠杆率高等问题。他认为,现在中国的资产价格,如股票、房地产、艺术品甚至邮票等等,其价格都存在着严重的泡沫。
“虚拟经济太虚,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虚拟经济长期处于被抑制的状态,金融创新能力差,金融市场发展不足,尤其是资本市场发展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虚拟经济部门不能给民众和社会提供更多的投资理财产品,有限的投资理财产品面临着居民庞大的理财需要,最终导致资产价格失衡。这是目前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刘志彪说。
下行压力犹存
产业竞争力衰退是我国实体经济困境的典型表现。秦海林表示,从整体来看,我国工业生产仍处于产业链中下游,大部分制造企业仍遵循“薄利多销”的生产销售模式,产品附加值不高,直接导致了工业企业利润水平遭遇瓶颈,同时这样的产品在我国劳动力成本和税费成本走高的背景下,也逐渐丧失了价格优势,缺乏可持续发展动能。
“中国制造一直患有两个病。”刘志彪表示,一个是机器设备的控制指挥系统过不了关,一个是国产设备的动力系统不过关,创新能力弱。同时,在要素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中国制造生产率低,不能通过技术进步上升来化解高昂成本。
“实体经济下行压力犹存。”秦海林分析说,2016年我国整体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三大需求的走势呈现投资趋缓、消费平稳、出口下行的态势,内生增长动力正在逐步形成,工业领域面临调结构瓶颈发展。预计2017年伴随着有效需求的持续萎缩,经济下行压力犹存,致使宏观经济可能产生经济下行与通货膨胀率上行压力并存的“滞涨”风险。
此外,工业生产成本和工业产品价格走高都将继续制约工业经济的发展。秦海林分析说,2016年分行业看,受海外及国内资源情况影响,能源、钢铁、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走高,一方面带动了PPI回稳,另一方面致使未来生产要素价格普遍上涨的可能性增加,对产业链形成成本压力,致使需求能力削弱,制约了工业经济领域的持续发展。
从2012年开始,我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就在逐年递减,尤其是劳动力工资水平,逐步与发达国家水平持平。“2016年本土企业外逃情况引发了对我国企业实际税负问题的重视,同时在营改增深入推进阶段,企业税负不降反增等问题都会存在。未来工业结构调整会对整体产业发展情况造成影响,企业利润会在低位游走,税费负担剥夺企业利润的行为会严重打击企业生产积极性。”秦海林坦言。(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黄 鑫)
(原标题:“把脉中国实体经济”上篇:实体经济难在哪?)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当前位置: &
&&浏览帖子
&&社区主版&&军事&&社会&&国际&&娱乐&&行业&&城市&&站务
中国实体经济的衰退越来越明显,制造业哀鸿遍野
来源:机械社区 & 编者按:时至今日,中国实体经济的衰退越来越明显,制造业哀鸿遍野,大量企业破产倒闭。包括制造业从业者自己都无不唏嘘,悲伤感叹。本文作者是一个海归工程师,他从自身的亲身经历对中国制造进行了反思,认为中国制造的衰落其实来自于自身。本文的观点或许有所偏颇,但却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中国制造最核心的痛处。 & 以下为原文内容: & 我是一个海归工程师。作为一个长期为中国制造业服务,尤其是为装备制造业服务的高级研发技术人员,我与中国制造“形影不离”已近十八年。从海外回来时候,也曾踌躇满志,满腔热情,本以为先进的科学思想,世界领先的检测技术能真正为处于弱势的中国制造做出一番贡献。可事实证明,当初的想法是那么的幼稚。 & ▌原罪一:不重视核心技术、太过重视营销 & 制造及制造的结果——产品,追逐市场,获取市场占有率,获得市场尊重本无可厚非。但任何事物一旦过了,走向了极端则有了大问题。几千年来,有了商品交换,其实中国一直存在着市场经济,不过市场经济的特质不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界定的“这番模样”罢了。 & 自古以来,好产品之品牌大多靠积淀,靠市场传播力。景德镇的陶瓷,西湖的龙井难道不是市场经济让您和世界知晓的吗?景德镇瓷器、西湖龙井赫赫有名的知名度,难道不是靠核心技术及质量取胜,一个又一个,一斤又一斤的卖出来的口碑吗? & 请不要过度的渲染所谓的市场化,请勿过度的依赖所谓的市场营销。当营销人员漫天飞的时候,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你的货真不怎么样了。 & 百年老店有哪一家不是依赖核心技术与品质取胜呢?即便新科技、新技术的产生,同样无法离开品质。否则这样的新技术和新科技不会被人们尊重,最后还是一场空!本末倒置,最后还得回到原来。根本就是根本,枝叶就是枝叶。 & ▌原罪二:被“管理死“的中国制造 & 本人在国外是从事先进制造研究的,德国、法国、美国、日本大大小小的供应商见过无数。有一些供应商规模千人、万人,有的供应商几人、十几人。走遍了世界最先进的制造大国、强国,也没有在中国供应商那里听到的一个词汇多,这词汇便是所谓的中国企业家们挂在嘴边的“管理”。 & 在德国和日本,优质的零件和部件制造商,工厂、公司的领导、干部并不多,即便赫赫有名的整机厂商也没有那么多人浮于事的管理人员。也不会机构重叠,部门林立。一堆部长、经理,还有这总,那总的。 & 在制造强国,技术是最被尊重的,对技术的领悟能力和创造能力是备受尊重的。你让公司产品很好卖,不需要推销的就很好卖,你的薪酬一定比别人高。你发明某一种工具让产品生产质量稳定性大幅度提高,产量大幅度提高,国外企业老板敢把获得利润的一半与你对分。 & 这是尊重事物本质的表现,这表现相当好。老板会算计,假若不是你,他这一半利润也就没了影子,干嘛不敢分呢。 & 而我们的中国制造企业呢?一堆的管理干部,人浮于事,没边没谱的管理学可以不负责的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好好干活的人,谁愿意被管理?有创造力的聪明人正忙着优化您的产品,想着下一步新产品如何更加受市场和客户欢迎呢。 & ▌原罪三:企业和员工互不信任 & 企业和员工,劳资之间世界范围内均是矛盾体。但多数工业国家之间的劳资关系并未像中国企业这样说不明道不清。在中国制造型企业,跳槽和不忠诚现象举世罕见,老板和领导对下属和员工不信任同样举世罕见。 & 中国制造很难聚集成群有职业操守的职业人,招募来大部分是为了饭碗的打工者,所以以日本企业来评判中国制造企业,中国企业团队更像赶集赚小钱的一群农民,而不能说是训练有术的产业团队。 & 在中国制造企业里,为了多两百元,可以将一份好好的工作顷刻之间甩掉,看到企业有困难,没有几个人愿意挺身而出,用信仰和信念支撑自己与企业共同前行。当恶习成了规矩,毁掉的不仅仅是中国制造企业的一贯性,完整性,技术积淀性,毁掉的还是一批又一批制造人的精神家园。 & 工业尤其是大工业一定得强调连贯性,计划性,技术队伍的提升性。因为农民工问题和农民工式的思维方式在主导大部分中国制造企业,所以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产业团队的创新创造能力方面,面对工业强国的优质产品大多不堪一击!只能靠质次价低抢夺低端市场。 & 企业管理阶层的问题更多,他们对企业员工的最基本信任都没有,当然换不回员工对企业最基本的认同和信任,对人才视而不见,对未来没有信心,做企业根本就没有长远打算。招聘条件近乎急功近利到了极致,大多强调现在产品行业经验,根本不想对员工做出潜能的挖掘和连续的培养,国企如此,私企更加如此。 & ▌原罪四:惯坏了采购人员 & 中国制造还有很多可以让人痛恨的坏毛病,坏风气。最应该鞭挞的是采购和采购人员的素质极端低下问题。 & 或许中国制造因为产业低级,客户难得。把一些稍微有市场垄断能力的,有品牌效应的企业采购人员惯坏了。一些企业,特别是私人企业老板们,愿意从家族中间或亲信中间选拔采购人员,美名其曰防止腐败。一些国企领导甚至有意将采购工作交给自己的亲信,还告诉:“这事肥缺哟,你要好好干,要悠着一点哟。” & 你的员工老张老李可以吃回扣,搞腐败。难道你的小舅子,小姨妹就不是人了吗?是人就可以是贪婪的,就可以是重利忘义的。为了防止腐败,就搞招投标,结果是越招投标越腐败。把使用者和技术人员排除在外的招投标,对招投标没有监管的假公正,只会让腐败穿上合法的外衣。 & ▌原罪五:对知识产权不尊重 & 深入到中国制造的病毒还远远不止这些因素。倘若,不给予排毒治疗,今后的中国制造依然不会好转,脚痛治脚,头痛治头的方式无法解决中国制造由来已久的根本恶习。 & 我在此要特别指出:中国制造的仿制问题、山寨问题、投机取巧等问题,其实归纳到底就是对知识和知识产权的严重不尊重问题! & 相当数量的企业,对原创技术的漠视,对技术方案的不尊重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老牌技术公司已经被骗怕了,通常不会当真,不给钱不干活儿是唯一准确的选择。 & 可新成立的科技型企业,研发设计公司一看大公司青睐于自己,谁敢怠慢呢?熬更守夜几个月的详细技术方案从邮箱里一发出去,后来的五年再无任何消息了。还能有什么结果呢?被骗技术方案了。这样的场景,我想很多搞研发和设计的朋友均遭遇过吧? & ▌原罪六:牵强的民族主义 & 我在海外生活和学习了十多年,跑遍了近乎世界上所有的工业国家和科技国家。纵观世界工业强国,再也没有哪一个工业国家如中国这般爱打民族悲情牌了。无论是从企业冠名,还是产品的名称从黑龙江哈尔滨到海南海口,从乌鲁木齐到上海,民族主义的产品比比皆是。 & 这些企业到底啥意思?对你的企业没有信心吗?对你的产品妄图通过民族感情讨好悲情的国人吗?实际,爱国主义是假,多卖几个产品换几块银元才是真的。 & 优质的产品,负责任的企业价值诉求符合全人类。企业就是企业,产品就是产品,扯那么多民族感情干嘛呢?有些很可笑的中国制造企业,不知道是吃了那一种药,从拖鞋到手机,到电饭锅,再到避孕套,民族和民粹主义色彩在制造业弥漫着。 & ▌原罪七:权力寻租 & 有人类商业活动,就有市场行为,什么叫市场经济,什么叫商业,这本不是什么复杂的问题。偏偏很多简单的问题到了中国就变成了无比复杂的问题。 & 你是一汽系统的某老总,你就可以叫亲戚在外开一个零部件厂,把自己的权力入股形式在这家供应商里大把获得利益,钱自然不会打入实名制的银行卡上的,在这家供应商股东名录里,也绝对看不到权力入股的这一位影子股东的。 & 当然这家被总厂和客户包容和保护的零部件制造企业,一般来说是不可能从别的优质制造企业采购相同零部件的,即便别家企业多次被询价,被做方案。我打的比方在中国大大小小的企业非常普遍,以至于形成了中国经济的各种系。 & 汽车系、电信系、石油系、工程机械系、钢铁系、铁路装备系、煤炭系、农业机械系、电力系、橡胶系等等等又等等,各个系的制造行业,均被权力寻租,被有背景的人士把持。请问这样的市场经济要来何用? & 本来应最具备市场经济活力的民间资本,个人和小团体创业因子只能被排挤到做利润最薄,最辛苦的活儿,赚钱的买卖要么属于专控,专卖,要么就被各种系牢牢把控着。 & 买几公斤螺丝钉,卖几套钳工工具都可以潜规则,这样的中国制造有什么可值得炫耀? & 说到这里,我陡然同情起山寨别人产品的草根企业了,倘若不去山寨,是不是无路可走呢? & 真有可能的。于是全民电商,创业就只能搞电商了。要不就去开一个服装店,小吃店,搞不下去就“旺铺转让”,继续让房地产祸害另外一个创业者。
级别:中将 积分:80403 财富:20530
级别:一级士官 积分:237 财富:888
作者的确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一些中国企业的存在的问题,我就知道某知名企业的真实情况,这个企业,不知道为什么中干年年增加有一大堆,一个几十人的单位就有副部长好几个,一个副部长也就是管理一个小组的人而已,提拔的干部中,有在本行业中能干点的提后有些人就基本不能专心做本行的科研工作了,整天的工作就被很多的各种各样的会议和单位管理方面的事情占用完,试问,这样的企业又怎么能深入地培养出高精尖的人才呢,中国的企业产品竟争力和创新力由此葬送是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级别:翰林院编修 积分:2355 财富:903
原罪一:不重视核心技术、太过重视营销,,联想就是这样的
级别:列兵 积分:68 财富:2
其实中国国企特别是国企下属机构官僚,管理队伍臃肿贪腐特别严重,举例一个小小的站点八名员工养四名干部。这就是现实
级别:中尉 积分:5100 财富:889
一个采购人员如果品行不端,满脑子想回扣,那这个企业非倒闭不可!
<font color="#71/<font color="#ff
--/--02-01 01:51
<font color="#7/<font color="#ff
--/--01-30 11:08
--/--01-31 20:10
4/<font color="#ff
--/--01-30 22:17
15/<font color="#ff
--/--01-31 17:35
--/--01-31 23:01
--/--01-30 15:55
--/--01-30 10:04
--/--01-31 22:41
<font color="#6/<font color="#ff
--/--01-31 22:59
友情链接&&&&
中华站内短信
(中华网社区)
系统提示:请勿轻信中奖、汇款信息
中华站内短信
对&&添加关注
系统提示:请勿轻信中奖、汇款信息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MBAClub,分享传递价值
秘书微信号:iMBAClub1;QQ群:
投稿邮箱:
合作邮箱:
  阅读引语
  以前曾说过,没有实体经济的崛起,中国的经济一定不会有未来。只靠房地产、金融支撑的经济是建立在沙土之上的,没有牢固的基础,必然会倒塌。
来源:互联网;转自:制造业电商
  真相惊人!楼市是如何打败实体经济的?
  现在中国经济有个怪圈,就是全民都在争当房奴,他们一方面在苦兮兮的还贷每月手头的钱交了银行就不剩下什么,另一方面房奴又有一种奇异的自豪感,他们望向没房的人,得意的说:我们家房子又涨了!
  似乎所谓的“房子升值”的这笔钱已经进了自己的口袋一样......
  楼市是如何打败实体经济的?看了这张图你就懂了
  高房价为啥是中国制造的隐形杀手?
  房产天生就拥有居住和投资这两大属性。如果过度的将房地产杠杆化、投机化,这不仅会使多数居民群体承受不起,而且还会导致制造业长期低迷不振。居民会因房贷高负债消费能力减弱,而企业会因高房价带来的一系列生产成本的上涨,要么关门歇业,要么搬到更廉价的地方去发展。【制造业电商微信内容不错,值得关]】
  如果对比一下不难发现,近十年来作为房价疯涨的直接代价,除了带来严重的通涨之外,最为明显的便是制造业的萎靡不振。近期,国内企业家领袖级人物任正非、马化腾等已经先后代表高端产业对国内高房价表示不满。他们认为,高房价不仅对制造业产生挤出效应,而且还会抑制企业的创新。
  曾几何时,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通过低廉的商品价格在全世界无往而不胜。中国制造的成本为什么这么低?除去劳动力价格因素外,最为关键的还是土地使用权分化。中国的土地使用权分为耕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住宅用地等等。
  这就使得整个土地因为使用功能的不同而出现价格的差异。在一个城市中,你建厂拿地与商建用地的价格相差很大,这就导致工业的土地成本被人为扭曲。而低地价加上低人工成本,直接导致工业产品价格极具竞争力,这也是中国制造业高速发展的致胜法宝。
  而随着近十年房价的飞涨,带动国内土地、房租、用工成本的不断攀升,使中国制造业之前的优势消逝殆尽,很多国内外知名企业都逐步将工厂搬至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地区。中国制造业陨落的清晰轨迹正逐步呈现。
  举个例子,2001年,中国生产了耐克40%鞋子,而越南生产了13%;到了2005年,中国份额降至36%,越南升至26%;2009年,两国并列以36%的份额旗鼓相当;2010年,越南涨至37%,最终超过了中国的34%。而到了2015年中国比例只剩下越南的一半左右。那为啥说高房价已成为中国制造业的杀手呢?
  首先,高房价带动土地租金和用工成本上升,这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制造业必是不堪承受。十年前我们可能用一千块雇佣一个工人,更早的时期甚至只要一半,而如今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三千元每月已很难再找到合适的产业工人。
  从表面上看,十年工资涨二倍看上去很多,但实际上却无法抵消由房租带动的生活成本上涨,房价飞涨带来的是房租也水涨船高,而城市中间的商业地产也会因为房租上涨而将成本摊入销售终端,也就是说城市生活成本高企的重要原因是土地因素。
  地王频出必会带来的高房价,高房价的背后必定是高租金,而高租金对于多数没有房的产业工人来说带来的必定是生活环境的恶化与生活成本的飞涨,这也是为什么越是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招工越困难的原因。
  当所有的土地被炒高后,制造业主只能无奈将产业转移到劳动力价格更加低廉的地区,比如东南亚。否则你的企业将因为成本问题而在竞争中被同行淘汰掉。
  再者,高房价让很多企业家“脱实向虚”。打个比方如果一个制造业企业一年辛苦赚个一百万,而一个炒房客也能够通炒卖土地房产赚几百万。那么在正常的情况下制造业将不会再扩大生产甚至关闭,而将钱转而投向土地以及房地产业,这将造成制造业的空心化。
  就在稍早之前,上市公司陆续披露了年报、季报,数据显示啊,有315家企业一年赚不够1500万元,也就是说,他们一年的企业利润在深圳还买不起1套房。试想,如果生产制造业微利甚至无利可图,企业家们都去炒房产,那就会导致在没有资金流入的情况下,中国制造业不仅会产业“空心化”加剧,而且转型升级也将无从谈起。
  笔者认为,中国经济要想在未来的十年有所作为,一定要“去房地产化”,这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总结。日本之所以在二战后迅速崛起,得益于制造业后来居上,但上世纪80年代后搞起“泡沫经济”,在房地产泡沫破灭后,制造业又无法勇担大任,日本经济于是就陷入了持续20年的衰退,至今看不到曙光。
  最后,高房价将抑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前看过一个在上海的企业案例,本来这个公司有两个门店生意很好,但因为房租合同到期,房东猛涨房价,就算盈利翻倍也交不起房租,最后只好关门了事。所以,高房价不仅对制造业不利,而且对整个实体经济不利。
  此外,高房价正在抑制创新,历史上那些伟大的创新企业都诞生在低房价时代,高房价的城市是肯定没有创新土壤。比如在国外,微软最初诞生在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市,后来才搬到西雅图;日本的优衣库诞生在山口县,离东京有4个多小时的车程。【制造业电商微信内容不错,值得关]】
  而在国内,如果当初杭州房价奇高,肯定无法催生阿里巴巴、快的打车、同花顺等创新性的互联网企业;我们反过头来看,高房价的香港不仅肆生金融泡沫,而且还使其实体经济投资环境恶化。
  房产天生就拥有居住和投资这两大属性。如果过度的将房地产杠杆化、投机化,这不仅会使多数居民群体承受不起,而且还会导致制造业长期低迷不振。居民会因房贷高负债消费能力减弱,而企业会因高房价带来的一系列生产成本的上涨,要么关门歇业,要么搬到更廉价的地方去发展。所以,我们不难看出,高房价不仅是中国制造业的的杀手,更是中国经济发展之毒瘤。
  中国制造业的衰落,会让其他所有折腾都成一枕黄粱
  本文读完,相信你也一样会有醍醐灌顶的感受,特分享于此,以飨诸位。
  18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让英国成为工业化国家的老大,在差不多整个19世纪,英国所向披靡。
  到了19世纪70年代发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从蒸汽与纺织时代跨入到电气与钢铁时代,美国、德国和日本强势崛起。
  进入20世纪中叶,美国借助信息科技革命,进一步强化了其霸主地位。
  以上是过去两个世纪,人类大概的行走路径。
  很遗憾,近两个多世纪里,没有看到中国的身影。中国去哪儿了?
  很可悲,封建自闭,一枕黄粱。
  进入新世纪,全球产业竞争暗流涌动。中国制造面临着新的发展拐点,我们已经意识到自己在新一轮发展中面临的巨大挑战:一方面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另一方面一些势头强劲的发展中国家也积极谋划布局。
  在工业强国面前,我们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与差距,特别是当德国吹起嘹亮的冲锋号角-德国的工业4.0时,我们自己觉得有点慌,快马加鞭,奏出不甘人后的乐章,于是在去年的5月,《中国制造2025》横空出世。
  乐章有三节,第一节是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历史的包袱那么重,我们更应该以史为鉴,不能再失去任何机会,不管能否实现,梦想还是要有的。
  但横亘在我们面前的不是几排小山丘,而是一座座大山。
  首先,整个产业资金流脱实向虚的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但每次谈都感到很沉重。
  其实作为一名身处制造业的人,我自己也是很担忧。我担忧的不是自己的饭碗,因为毕竟是我所处的行业属于高端制造业,和传统的煤炭、钢铁等产能过剩的制造业还不一样。但即便是高端制造业,目前还是国家在主导,说到底是国家烧钱在推动大基建,但你会发现政府提出的PPP项目模式根本没有人搭理。更可怕的是,民间投资持续下滑,现已负增长。
  现在人们崇尚的不是实体经济和制造业的发展,而是以房地产和金融市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越来越多的企业把投资重点转移到银行理财、信托投资、股权投资及不动产等领域。
  脱实向虚急剧蔓延。为什么?因为钱多,傻子也多。即使自己是傻子,只要比别人聪明一点,钱就会向你砸过来。其实本质是整个社会的浮躁不安,人们心中已经信心散失,缺乏安全感,致使虚拟资本不择手段追逐暴利。
  我相信人性本恶,贪婪是人的本性,如果不加以遏制,无异于全社会都在play fire!
  我担忧的是脱实向虚后的一地鸡毛!
  最近几年,移动互联网很火。
  可以说BAT是目前中国很了不起的公司,但在本质上BAT们只是起到了平台的作用,起到了管道的作用。我从来不认为中国有了BAT就是有了王牌在手,因为它们本身不创造水。如果这个社会没有了水源,有了平台,有了管道又如何?反而管道长期空置会生锈。所以BAT了不起,毕竟提高了社会效率,解决了大量的劳动力就业,但没必要去拔高与神化,因为它们还能活多少年,其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
  金融领域是乱象丛生,在该领域有很多投资机构,股权投资、风险投资、P2P等,其业务范围也不一样。也许是我个人的视野不够,我承认它们是参与社会经济运转的一部分,但总觉得太多太多的机构本身没有创造任何价值,只是在玩投机炒作,在玩资本的游戏,你说他们创造的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如果为部分人牟取暴利也算一种价值的话,可能还是有点价值?
  再来看看楼市。从去年开始,当房市四小龙腾地而起时,空气中弥漫着蛋糕的芳香,但多数人只是闻到了点香味,便再无缘分享这场盛宴。人们望房兴叹,企盼那些人吃的是最后的晚餐。【制造业电商微信内容不错,值得关]】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巴曙松表示,中国在2015年底的居民房货收入比就已高达0.46,已经超过日本泡沫时期的水平。每一轮房价的上涨,都伴随着居民杠杆率的持续上升。中国居民杠杆率从2005年的17.1%猛增到2015年的39.9%,今年这个数字可能超过43%。
  钱是最聪明的,它会流向利润丰厚的地方,资本用看似最合理却又最无情的方式在攫取着越来越小的蛋糕,于是人们不断地加杠杆。
  感觉很酸爽,后果很严重。
  实业为本,金融为用。我们还是要回到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高附加值的制造产业。
  我们大家都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成就了英国的王者风范,但随着伦敦成为全球金融中心,国内的食利阶层日益壮大,对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投入不断下降,最后的结局大家都知道:日不落大不列颠帝国后来走向了没落。
  大家再想想德国,在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中,唯有德国经济一枝独秀,为什么?因为工匠精神,因为德国从不投机取巧,因为德国高端工业制造业占GDP的29%,成为其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再者,从整体来看,企业技术人员对技术的尊重与热爱不再,至少不像以前那么踏实,默默耕耘。工程师无心钻研,遑论创新,弃技从商已不是少数人的选择。创新?能更新就不错了!
  其实,中国最缺的不是钱,而是对技术的敬仰与尊重,对创新的冲动!
  为什么?当人们高谈阔论互联网+的神奇时,当人们被一夜暴富的金融神话诱惑时,当人们被日益高涨的房价抛弃时,还有多少人能在试验室里埋头到凌晨?
  需要提及的是,目前我国企业缺乏明晰的研发投入体系,研发经费缺乏持续性。很多时候不是人们不愿意从事科研,而是没有强大稳固的工作及家庭保障。技术人员也有自己的家庭,当每一个普通的个体还在为自己的父母、子女担忧住房与柴米油盐时,你还指望他安心地在冷板凳上做上三年五载?笑话!
  对于我国制造业,还有一个不可不提的方面,就是企业与高校产、学、研的结合,其实目前的融合度并不高,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企业与高校各打算盘。产、学、研本来是一条非常好的路子,在我国走得却很缓慢,也变味了很多。高效的研究成果很多就是闭门造车,在数量上可能可观,但没有太多市场价值,实乃资源的巨大浪费!另外,企业的技术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很多时候也是为了拼数量,实际上很多都没有太大的价值。
  事实上,不管是高校还是企业,特别是国企,行政化色彩甚浓,官员的眼里只有政绩、土地、金融,很多对实体技术一窍不通,缺乏合理的实体产业政策规划。体制问题始终严重制约着制造产业的转型升级。
  虽然现在中国智造已在前进的路上,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依然任重道远。一线的人都清楚:我国制造企业虽然也有技术上的革新,但缺少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而任何缺乏核心技术的模仿创新,将无法根本扭转我国在制造业领域的弱势地位,更别说弯道超车。
  毫不夸张地说,国与国技术上竞争的残酷丝毫不亚于战争,只是它是一种表面文明的战争。纵观历史,任何国家的崛起都是凭借其强大的经济优势,不管是当初的英国,还是今天的美国,日本,德国,都是挟高附加值制造业睥睨群雄、傲视天下。从某种意义上说,制造业实力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
  过去的两个世纪,中国一直在打盹。建国初30年,一直在各种乱折腾。改革开放30年,终于醒了,中国利用“后发优势”,采用拿来主义与模仿,外加中国人的勤劳,低成本且快速地创造了经济奇迹,让我们跟上了世界,没有被拉下太远。
  这是一种幸运,但也是一种诅咒:当某一天,我们发现无法再复制上述模仿玩法的时候,我们会无所适从。
  于是我们开始玩金融、玩资本。
  今天,我们又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我希望如今的中国,能够自我革新,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做制造业,做“中国制造”。
  否则,目前看起来热火朝天的各路资本游戏,就一定是一枕黄粱。大国梦,也真的会是梦。
  挽救中国实体经济,踏踏实实做到这7点吧
  以前曾说过,没有实体经济的崛起,中国的经济一定不会有未来。只靠房地产、金融支撑的经济是建立在沙土之上的,没有牢固的基础,必然会倒塌。
  而,中国的实体经济,已经一步步下滑到了如此境地,再不想办法挽救,这一代企业家的家国情坏真的是快要凉透了!
  中国是集权型经济,国外是市场型经济,挽救中国实体经济,不应该和国外硬碰硬,应该击中其软肋,发挥我们之优势,才是更有效的办法。
  中国不应该盲目的学习国外,而应该只取其精华,大力发展我们的优势,国外的不一定都是好的,以前的我们,盲目的照搬学习,其实是误国误民。
  比如:国外有完善的劳工保护体系,甚至有强大的工会,我们以前也把人家的劳动合同照搬过来,但外国企业简单啊,只需要做好产品就行了,中国呢?作好产品也没用,还要维护政府关系、还要面对行业的恶性抄袭和竞争,不考虑中国国情,其实是把中国很多企业架到了虎背上。
  而在未来,如何挽救中国实体经济,作为一个在实体经济第一线奋战的我,作为一个一直以来研究中国经济的我,作为一个一直在研究全球经济的我,拿出以下7点意见,希望引起重视,逐步实施,相信,中国实体经济一定可以再创辉煌!
  对于体制,改变其实很难,我们不要再去讨论这个话题,只讨论,在当下,如何做,才能做到最好。
  1、必须给房地产降温,让投资房地产赚不到钱
  中国的钱太多了,往哪里去?当然是往赚钱的行业里去,当大家都感觉房地产比实体经济更安全、更赚钱时,老板的关注点、资金、人才都会从实体经济移向房地产,那样,实体经济只会一步步被掏空,如同实体经济是一个企业、房地产是一个企业一样,一个企业的人、钱、资源全被挖到了另一个企业,这个企业肯定是越来越差,直至关门。
  所以,如何给实体经济这个企业更多的未来、希望?只能是从政策上让房地产这个企业更难赚钱。
  怎么做?
  (1)、没办法,2016年涨幅超过10%的城市全部分别对待,把去年增加上去的杠杆再减下来,比如首付30%,二套60%,三套不能贷。比如二套房计算标准是看房又看贷(去年改成了不看房只看有无贷款,有10套房子没贷款也算首套)。(编者注:房价涨是结果,关键是别放水,其他首付啥的是次要的)
  (2)、使用金融政策去改变房地产行情,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比什么限购、限地价靠谱多了。
  最近和银行的一个朋友聊天,他的一句话,让我心塞到无语:现在,我们银行有规定,除了政府和房地产,其它行业一律不准发放贷款。
  看到了吗?在这样的信贷环境中,房价如何降?实体经济如何活?这TMD是多么打脸的现实!要不要马上重视并改变!?
  2、必须规范当前浮躁、赚快钱的商业模式,才能给实体经济让路
  什么意思呢?我们用现实来说话。
  为什么P2P在中国一下子涌出来数千家,然后99%的全部关闭,要么卷钱跑、要么破产倒闭。
  为什么互联网+、O2O在中国一下子这么火,因为好忽悠人投资啊,融不到VC就卖股权啊,反正忽悠到钱就是王道。如今互联网+和P2P一样都快成了过街老鼠了。
  为什么今年直播又火了,还是因为是风口上的模式,钱好忽悠,但最终一样难逃99%倒闭,最后留下三家,然后合并成一家,其它全死的结局。
  为什么?
  因为违法成本太低,守法成本太高!
  如何通过法律、社会教育让大家认识到经济的本质,去除浮躁的心理,去除赚快钱的心理,盯紧中长期投资的回报,把更多的创新、资金转向实体,这样子,在资源支撑下,实体经济才有希望。
  这要靠法制!让违法的人、造假数据骗钱的人付出昂贵的代价,这才是王道!
  (3)、改革目前实行的劳动合同
  给企业更多的自主权和主动权,咱的实体经济都这样了,咱就别在这方面学习国外民主国家的劳工保护了,人家的国家福利、社会保障咱能学到吗?毕竟我们还是这样的初级阶段,大企业都快跑完了,长三角、珠三角的企业都快倒闭完了!
  怎么改?
  改革的目的是企业愿意去签订,企业和员工都能接受并愿意主动去签订,而不是被绑架,而不是被困住,就这么简单。
  给企业更多的自由,让劳工可优胜劣汰,让能者多得,让多劳者多得,让不劳者不能有所获。让企业有更多的自主权。
  这年头,做企业到一定级别的,谁不想合理合法?谁想一直在犯法?谁愿意一直扛着棺材上路?
  (4)、降低企业社保缴纳基数
  如今,一个企业,如果按规定交纳五险一金,这项金额占到了总工资的30-40%左右,这已经占到了企业工资成本的很大一部分,有多少企业能够承受?这也是逼着企业在变相违规。
  试想,如果每个员工的缴纳社保成本可以控制在每月500元,所有的企业都会愿意主动全部缴纳,还是那句话,做企业的没有谁就天生愿意犯法违规,谁都愿意与员工共存,但成本太高,企业经受不起啊!
  如果缴纳基数小了,会不会影响社保总额呢?其实不然,如今整个社会缴纳社保的员工比例总体上不超过30%,如果降低了基数,但提高了总数,比如达到90%的时候,其实总缴纳金额数是不减反增的。
  年初的两会上,有代表向总理提议降低企业社保缴纳基数,以减轻企业负担,总理也答应,并说一定要按步实施,毕竟总理发话了,后来也确实是跟进了。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由原来的20%调整为19%,失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由原来的1%调整为0.8%,个人缴费比例不变……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发通知,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
  对于如此没有诚意、纯属欺上瞒下来忽悠的跟进政策,只能表示一下无奈的呵呵。
  (5)、降低个人所得税
  还是那个道理,因为税负太高,全国人民从上到下都在犯法,没有几个企业是真正的按规定交个人所得税的,你也别拿国外来说事,人家交税的都是爷,我们交税的都还是孙子,社会保障呢?医疗教育保障呢?住房保障呢?
  所以,很多的企业不得不做两套账,就是为了减小员工的个人所得税。
  1、继续提高0缴税基数,比如提高到元。
  2、降低税率,比如我们的边际税率是45%,这在全世界也是比较高的,新加坡的边际税率是22%,而且起征点远高于我们。
  3、把税率改革到90%以上的企业都能接受并愿意主动全额实报去缴纳,这才是目的。
  4、房贷利息抵个税是一个好事,赶紧实施!
  (6)、降低企业所得税
  以前的企业所得税是33%,自2014年起降成了25%,这是一个大进步,但还是居高,建议分类对待,比如实体企业的可以再降至10-15%,先把实体企业振兴起来再说。
  如果以上措施只针对制造业,而对房地产、金融业却可以提高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那么,就可以加快资源向实体转移,但这样政府是不是耍流氓?是的,我们就是要耍流氓,因为我们本来就一直在耍流氓,又不多这一回,而且,这又是为了国计民生。
  如果大家不明白,我可以举一个直接的例子,就是我朋友的科技企业,以前的增值税是17%,以前就不得不到月末四处想办法买票,后来克强上台后改成了6%,他就再也不找票了,按实际金额照常纳税,因为什么?因为交得起了!因为去买票也省不了钱!所以,一切改革的目的就是,让大家发现违法成本更高时,就会自然而然的开始全部守法!这才是改革的真正目的!
  7、不要给钱,给个公平的环境最重要
  动不动的这个基金,那个定投,这个扶持,那个补贴的,都会转嫁成腐败的寄生虫。
  科技厅、工信厅、商务厅、发改委等每个系统每年都有大量的国家扶持资金,动则几个亿几十个亿,养着一大帮蛀虫公司,每年就是赚一年拿到的几百上千万的补贴,国家扶持什么我就做什么。
  国家说要大力扶持外包产业,好,我赶紧把公司包装成外包公司。
  国家说要大力扶持动漫产业,好,我赶紧把公司包装成动漫公司。
  国家说要大力扶持电子商务,好,我赶紧把公司包装成电商公司。
  国家说要大力扶持农业科技,好,包装。
  国家说要大力扶持新能源,好,包装。
  格力的董明珠曾在一次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对总理说,不要给钱,我们也不要扶持政策,我们要的是一个公平、透明、平等的环境。
  给了我们这个环境,我们会做的更好,比给钱更好。
  虽然也理解国家的初衷是好意,而就是因为这些乱七八糟的钱,把企业的竞争环境破坏了,大家不去搞创新搞研发,而是竞相搞关系,拿补贴。
  不搞科技创新的靠拿补贴比苦逼做研发的赚的还多,这不是逼着老实人骂娘吗?
  中国想要真正强大,必须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单单靠房地产和金融泡沫,是不可能撑得起中国真正的强大的!这都是虚幻的!
  只有企业家,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脊梁!
  只有让企业家对未来有信心,只有让企业家都在踏踏实实做企业,这个国家的经济才能长久,才能真正强大,就像德国,抗风险能力极强,为什么?德国有强大的工业基础!日本和韩国也是!
  给企业减负,给企业家尊严,给实体经济活力,我们期待着!
  来源:互联网
  注:MBAClub编辑转载,意在传播价值,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编辑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评论部评论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美国独立教育顾问协会认证顾问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