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上上半身出汗腿部怕凉,脚确冻的不行,问什么?

骑行中的伤痛原因分析(翻译自sheldonbrown)
本帖最后由 天豪哥2008 于
18:40 编辑
闲着无聊,试着翻译下,不当之处请各位高手指正,千万不要耽误了大家。那可就罪过了,呵呵!
骑行中的伤痛原因分析(翻译自sheldonbrown)跟腱部分跟腱是指脚踝后背部分的肌腱,连接着小腿到脚后跟的肌肉。如果你的这个部位疼痛,通常表示你的蹬踏技术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说,跟腱的问题往往是由踩踏过程中的踝关节引起的。这个问题有时是由于坐垫设置得过高,导致骑行者不得不通过过度伸展脚趾使踏板顺利踩踏到最底部造成的。而如果锁片安装得对你来说太靠前或习惯用脚趾做踩踏动作也会导致上述问题。总之,踩踏过程中,你的脚掌离脚踏越远,你的跟腱就越脆弱。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你应该用脚板的葡萄球(摸一下你脚底板圆圆突出的部位就是)踩踏脚踏轴心的位置。我想这个理论未必绝对,但这个说法可以追溯到大轮径时代。“大轮径理论年代”(19世纪70年到90年代初)认为:长腿车手有一个优势,因为他们可以驱驾更大车轮直径的自行车,使得骑行更高效。而通过用葡萄球来蹬踏,可以使骑手的蹬踏距离得到进一步的加大,对一个既定车手来说,这样的一个技术使得他可以驱驾更大,更快的车子。随着安全骑行理论的发展,这个观念(指轮径越大越快)已经过时,这个骑行技巧一直延续下来。支持这个技巧的另一个说法是,如果你穿软底鞋骑车,葡萄球比你的脚弓部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然而,如果你穿的是硬底鞋的话,这是优势就不存在了。而对于短距离、低强度的骑行,即使穿软底鞋骑行,坚持这个技巧也显得意义不大。脚踝踝关节疼痛,也是在骑行过程中的脚踝动作引起的。扁平足骑手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但可以通过穿具有矫形功能的鞋作为补救措施。引起踝关节疼痛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曲柄或踏板轴弯曲,导致足部在踏板运动时摇摆产生的。背部
背部疼痛通常是由于骑行姿势不正确造成的。正确的骑行姿势和良好的坐姿或站姿完全不是同一个概念。舒适的坐姿绝不等同于一个舒适的骑行姿势。正确的骑行姿势必须有利于蹬踏动作,而且使得骑手可以应付道路颠簸所造成的震动。骑车时,背部应该像桥一样弓起来,而不是在臀部和肩膀之间下垂。如果将背部拱起,遇到颠簸时,只会导致已经弯曲的背部更弯一点点而已,这是无害的。如果让背部直挺甚至处于臀部和肩膀之间下垂的状态,遇到颠簸时,很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腰椎疼痛。一些背痛患者试图调高车把,使他们坐的更笔直,是脊柱笔直。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做法适得其反。因为如果自行车遇到颠簸,笔直的脊柱根本就没有缓冲的余地。颠簸的道路会将脊椎骨压得更紧,从而加重原有的背部问题。在一辆静止的自行车上直立的坐姿固然很舒服,但当你的骑行速度超过小快跑时,就显得不那么合适了。出于某些原因,让你不得不需要直立的坐姿时,至少要选择一个相对有缓冲的坐垫系统,如:一个弹簧坐垫。足部足部不适往往是由于鞋子造成的,特别是柔软的鞋底会导致蹬踏过程中使脚板局部受力。另外,高齿比的骑行方式也可能导致脚板受到更大的压力。一些骑手对骑行过程中的足部过热特别敏感。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就是穿骑行凉鞋。骑行凉鞋是一个新兴的产品,许多人的第一感觉是——多么愚蠢的想法。然而,实际上,它们在温热的天气中表现出色。对于较长的骑行,你可以再穿上一条袜子来预防足底摩擦带来的伤害。手指手指麻木是一个危险的症状,往往意味着你可能患上了腕管综合症。这是上身姿势不良可能导致的其中问题之一。手掌谷心如同你的脚掌,你的手掌谷心也有很多穴位。这些穴位贯穿着很多重要的神经,因此在这个部位避免过多的压力显得尤为重要。而引起这个部位压力的原因是用手握在把横的拐角处造成的。和鞍座是同一个道理,如果你用过厚或过多的泡沫或胶质把带缠绕把横,受四周挤压的泡沫会挤压到中间反弹压迫你的手掌谷心。因此,过多的泡沫或胶带之类的东西反而会加重这个问题。手腕的角度手麻也有可能是由于错误的手腕姿势造成的。一般来说,你的手腕应该让你的手保持在前臂的延伸线上。如果你的手在前臂延伸线上向上弯曲,神经就会受到挤压,导致麻木。膝盖如果姿势正确,骑自行车其实比其他运动对膝盖的伤害要小的多,因为它没有任何的肢体冲撞。但是膝盖伤害却因为错误的骑行姿势或方式而时有发生。档位选择引起膝盖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高档位导致膝盖受力过大。鞍座的高度引起膝盖问题的另一个常见原因是不恰当的坐垫高度,尤其是坐垫太低的情况更容易引起膝盖问题。锁片调整还有一些膝盖问题是由于锁片位置安装不正确导致的。每个人的足部都有一个自然的角度,有些内八,有些外八。不管是什么角度,当你走路或用普通的踏板骑车时,你的脚都会按照原来的自然角度发力,都没有问题。但是当你使用锁鞋时,将锁片调整到适合你本身的自然角度就显得非常重要。否则,你的小腿会影响膝关节并继而导致严重的问题。如果你将锁鞋设置得略微有晃动幅度,这个问题会得到缓解。故建议当使用新的锁鞋时,至少允许有浮动的余地。(我没有使用过锁鞋,这段请有相关经验的车友批评指正)。N.E.C.A. Fit-Kit &套件概括了锁片调整过程,并将之称为RAD (Rotational Adjustment Device旋转调节装置),这对那些安装不当的锁片及其值得。横向运动 - 髌骨软化症膝关节是基本上是一个球窝接头,以股骨的底部为球状和胫骨的顶部为窝状。髌骨软化症是自行车带来的常见问题之一,这个症状往往只能通过刺激窝状部位的具有润滑作用的软骨填充物。据说,此软骨的边缘可能折断,并引起炎症。髌骨软化症往往归咎于球窝接头的横向运动,常见的运动处方是加强大腿和膝盖骨前部的股四头肌。正是这些肌肉维持正常的横向运动。常见的锻炼方法是坐在椅子上,一条腿着地,另一条腿悬空伸直。有时也可以在这条伸直的腿上加个枕头或其他进行负重训练。虽然医生不建议,但我认为还是很有用的一招就是:在骑行的时候刻意保持膝盖垂直用力。在安全的骑行环境下,关注一下你的膝盖运动轨迹——让它保持和踩踏的轨迹在同一个平面上,防止它做横向运动。大部分患有髌骨软化症的骑手都是由于膝盖用力没有和踩踏轨迹保持在同一个平面造成的。如果你偶尔关注一下这个细节,相信不久后就能让自己纠正膝盖发力不正的坏毛病。曲柄长度您的曲柄越长,你的膝盖在每次踩踏过程中就越弯曲。就这一点而言,虽然不同的车手有不同的柔韧性,但一个偏长的曲柄肯定更容易对你产生膝盖伤害。手如果你手开裂发炎,戴上骑行手套可以很大程度上的缓解这一问题。如果您不戴手套骑车,汗水会让你的手变滑,而这会导致您不得不将车把握得更紧。颈部颈部的问题常常归咎于错误的骑行姿势。如果头盔没有戴好也有可能导致颈部问题,尤其是头盔太靠前。因为如果头盔太前太低了,骑手就不得不仰着脖子来防止头盔将视线挡住。高强度的后仰动作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在骑行前请确保你的头盔是否佩戴合适。保持俯冲骑行姿势的车手应该将头盔比那些相对直立坐姿的更加往后佩戴。 眼镜没有佩戴好也可能导致这个问题。如果你的眼镜下滑到你的鼻子,你就需要抬高你的头而引起脖子问题。骑行姿势正确的骑行姿势和良好的坐姿或站姿完全不是同一个概念。舒适的坐姿绝不等同于一个舒适的骑行姿势。正确的骑行姿势必须有利于蹬踏动作,而且使得骑手可以应付道路颠簸所造成的震动。许多缺乏经验的骑手往往会采取让他们的上半身重力完全靠骨骼来支撑的姿势。这种骑行姿势的优点在于不需要肌肉力量,但当道路颠簸时,车子将震动直接传给骨骼而造成不适或损害。继而引起背部,手,手腕,肩膀或颈部等一系列的问题。要掌握正确的骑行姿势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font color="#. 骑车时,背部应该像桥一样弓起来,而不是在臀部和肩膀之间下垂。如果将背部拱起,遇到颠簸时,只会导致已经弯曲的背部更弯一点点而已,这是无害的。如果让背部直挺甚至处于臀部和肩膀之间下垂的状态,遇到颠簸时,很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腰椎疼痛。<font color="#.肘部稍微弯曲,不要笔直或绷得太紧。这就使得手臂肌肉充当减震器的功效。<font color="#.肩膀应向前推,利用前胸的部分肌肉来帮助承担上半身的重量。而不少骑手把脖子也伸得太靠前,并最终导致将上身依旧保持一个靠骨骼支撑的状态,而没有利用肌肉来充当减震器。起先,你会发现用肌肉支撑为主的骑行姿势是非常累人的,当你已经习惯用你的骨头来承担上身的重量时,你越用力踩踏,你就需要承受越重的上身重量。如果你不纠正这样的骑行姿势,即使你尝试用肌肉力量支撑为主的骑行姿势,骑不了多远,你又会转而改为骨头支撑的骑行姿势。正确的方式是坚持肌肉支撑的骑行姿势,循序渐进,从短距离慢慢过渡到长距离。一般一个普通成人可以骑行10公里,但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骑行姿势想要达到这个距离是非常不容易的。建议你从3~5公里开始,并逐步增加距离。而正确调试的自行车能使你更迅速、正确地掌握良好的骑行姿势。如果你骑公路赛车,而没有掌握一个竞速型骑行姿势,你的手把是不大可能放得尽可能的低。还可能会引起手、腕、肩膀或颈部不适。肩膀肩部的不适通常是由于不当的骑行姿势造成的。偶尔,你的坐垫太向前倾也可以肩部不适:因为坐垫前倾会让在你骑行时向前滑动,而你不得不用双手把自己推回到原来的位置。如果你只是一侧肩膀疼痛,这可能是由于一个不对称姿势有关。请确保你的双臂是否同样弯曲或在同一高度。有些人本身就是长短臂。对于这些人来说,通过将较长手臂一侧的车把略微向前弯曲,可能有助于改善这个问题。大腿在炎热天气下长途骑行的骑手常常需要面对大腿内侧摩擦的痛苦。这通常是由于坐垫太宽的缘故。同样,太厚的坐垫(泡沫过多)也有可能造成这种问题。防止擦伤的最好坐垫就是皮革坐垫。穿着适当的运动短裤会有所帮助,但要注意,过多填充的短裤反而会让这个情况变得更糟。不少骑手发现在长途骑行前敷上大量的玉米粉有助于减轻这个问题。手腕手腕的疼痛往往是由于不当的上身姿势造成的。你的坐垫太向前倾也可能导致这一情况:因为坐垫前倾会让在你骑行时向前滑动,而你不得不用双手把自己推回到原来的位置。
原文地址:
<p id="rate_809"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威望 + 2 点
" class="mtn mbn">
<p id="rate_71"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翻译的真好!加分支持!&经验 + 10 点
" class="mtn mbn">
翻的够专业
很好!骑车人士都应该注意注意…谢谢
好开心啊,能得到langzhang,freewheel,二十四间客以及版主的认可!
站长推荐 /1
美骑论坛第一届表情包创作大赛,互相伤害的时候到了!不要错过哟~
论坛管理员
户外骑行有风险,BIKETO提醒你购买
& 2002- All Rights Reserved.&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描二维码登录本站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鎺ㄨ崘涓婚
查看: 6532|回复: 16
解决骑行的问题
帖子精华快乐币
初中一年级, 积分 172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34 积分
解决长途骑行大腿、PP酸疼的问题
& &周末骑了两天,回来后,腿子酸、脖子疼、PP疼,走路都受影响了,还是平常锻炼不够的原因啊。特意在网上查询了下如何防止和化解上述问题,贴出来与大家共勉之。。
& && & 骑行大腿酸痛和乳酸积累的问题
& && & 乳酸是人体的一种运动调节剂,当在剧烈运动的时候脂肪被分解成热量和乳酸(所以胖的人相对更容易产生乳酸),乳酸会刺激神经,造成疼痛和疲劳的感觉。
& && & 乳酸也是一种身体的保护措施,因为过于剧烈或者持续的强烈运动,会拉伤肌肉损害身体机能,所以在高强度运动下,身体会相应的抑制人的活动能力,让人感觉疲劳和超常的疼痛,以防止过于剧烈的运动对身体造成伤害。
& && & 对于运动员提供运动水平乳酸也是一大副作用,不仅使得人不能发挥出超水平的能力,而且还使得高强度运动后长时间疲劳(尤其是无氧运动),所以专业运动员不仅有超乎常人的运动能力,而且也要有抵抗乳酸带来疼痛的能力。
& && & 乳酸对运动虽然有副作用,但是也有它好的一面,乳酸可以在运动时分解出来,大量的乳酸可以刺激血管和结缔组织膨胀(健美运动就是利用这一原理),膨胀使得肌肉变得更有力,血液循环加快,血液循环加快可以使得血液更快速输送氧气(所以专业自行车运动员的腿部肌肉是很松软的,并不是坚如顽石,因为这样的肌肉才会有良好的血液循环)。
& && & 运动以后持续数个小时内,身体即使静止下来,还是会大量的分泌乳酸,所以运动后马上休息反而更加不好,因为乳酸会随血液循环速度下降在那部分肌肉组织中大量堆积,造成疲劳感觉的上升,所以最好停止前挂小齿数比骑一段再休息。
& && & 运动后的第二天身体依然会分泌乳酸,所以剧烈运动后的第二天反而要出来走走骑骑,因为血液循环和肌肉运动可以帮助身体代谢乳酸,使得身体感觉更轻松(如果从当天一直躺在家到第二天,你会感觉身体更疲劳)。
& && & 缓解疲劳和代谢乳酸的方法有多种:
& && & 1,按摩是最好的方法,专业运动员常使用按摩师替他们推拿挤压肌肉,来帮助他们释放掉肌肉里面的乳酸,以更好的状态来对付第二天的比赛,当然业余车手没有这么好的条件,自己按压肌肉也会有一定帮助。
& && & 2,洗温水澡可以有效的促进血液流动,也是释放乳酸的好方法之一。
& && & 3,充足的睡眠有利身体疲劳的回复,如果睡眠不足,即使不剧烈运动,身体一样会感觉很疲劳,就是这个原因。
& && & 4,多食用蔬菜可以帮助代谢乳酸,食用肉类太多也不利乳酸代谢。
& && & 乳酸是在肌肉进行无氧呼吸的时候产生的,不会很快的被分解或吸收,只有让它跟随血液循环带走,由于我们的运动消耗的氧很大,所以肌肉的无氧呼吸再所难免
& && & 在骑行过程中,要避免乳酸的迅速积累造成大腿很快酸痛。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 & 1:不要一下就把速比变的很大,那样肌肉需要做的功就很大,无氧呼吸所产生的乳酸就大,所以要尽量避免过大负荷的几率。
& && & 2:把速比放小些,用轻快的频率来蹬踏,这样乳酸就能被血液尽可能多的带走,同时这也是放松和导乳酸的方法
& && & 3:骑行过程中,减少停止蹬踏的机会,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堆积而无法及时的让乳酸堆积减少。
& && & 骑车防止pp疼之方法现成版
& && & 最近看到很多车友说到骑车pp疼,网上虽然有无数的文章都提到过各种防止和减轻pp疼的方法,但是好像都没有归纳好的现成版,俺现在就来结合一下各种看过的文章,加上我自己骑行的一些经验,写个小全给大家参考~~
& && & 骑车的时候,pp长时间受到集中的压迫和摩擦,不舒服是肯定会有的,一般的不舒服有好多种
& && & 1长时间压迫,血液不循环的不舒服
& && & 2长时间踩踏,皮肤被多次磨擦的不舒服
& && & 3 pp和车座之间紧密结合,不通风,出汗发粘的不舒服
& && & 4长时间骑行,臀大肌疲劳的不舒服
& && & 5....
& && & 下面就是减轻这些个不舒服的办法~按照重要程度排序
& && &一,合适的车座
& && &所谓合适就是车座的宽度要合乎骨盆的宽度,正好让厚实的臀大肌受力,太宽会妨碍腿的运动,太窄会嵌入骨盆,压迫和磨损到“重要部位”,用苗红的话就是车座要合乎自己的p型
& && &二,穿骑行裤
& && &骑行裤具有很多优点:1,带护垫,这个软软的不仅坐的舒服,护垫一般都是coolmax之类的吸汗材料制作的,可以把皮肤上的汗水都吸掉,防止皮肤之间互相粘连发涩,摩擦的不舒服;2,贴身,绝大部分骑行裤都是紧身的,贴着皮肤,这样在骑行的时候,是裤子和车座之间摩擦,保护了皮肤,而且贴身就不会有褶皱,总之就是不会磨到皮;3,骑行裤的材料都比较光滑,坐在车座上就会很自然的滑到一个比较舒服的位置,而且踩踏过程中也可以省一点力,臀大肌少受一点力,也可以晚一些疲劳
& && &三,正确的调整
& && &有部分车友不喜欢弯腰骑车,认为费力,想直着身子骑车,这样的话,大部分重量就落在了pp上,时间长了pp显然会疼滴,所以一定要正确的调整车座,车把的高度,让人的重量分布在pp,双手,双脚这5个点上,而不能让pp这一个点受力太大
& && &四,正确的骑行姿势
& && &在正确调整的基础上,受力已经分配到了5个点上,但是显然pp受的重力还是最大的,即时做到了前面的三条,pp还是会有两个不利的条件,就是高温和连续压迫,一直坐在车座上,pp那里不通风,温度会升的比较高,很不舒服;长时间血液循环不畅,也是很不舒服,解决的办法就是骑一会抬起来一下下,比如骑十分钟就站起来摇两把车,让pp那里可以通风一下,血液也可以活动一下
& && &嘿嘿,如果经常骑长途旅行,可以考虑换这种车座,中间的孔槽减轻压迫和通风都很好,嘿嘿,挺喜欢假行僧的一些细节,就借用一下骑行者那边的图吧
嘿嘿,说了一堆,应该是够完整了,希望pp疼的同志们看了以后能减轻一些痛苦
[ 本帖最后由 云中子 于
15:41 编辑 ]
(70.44 KB, 下载次数: 37)
11:42 上传
帖子精华快乐币
小学五年级, 积分 7303, 距离下一级还需 697 积分
帖子精华快乐币
初中一年级, 积分 172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34 积分
正确的骑车方法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介绍正确骑车的方法,觉得很值得学习,所以就转发在这里供车友借鉴
正确的骑车方法
健康是可以“踩”出来的!对于苦无运动休闲机会的现代人来说,骑自行车是一项非常好的健身运动。然而不要光只是用力地骑,还要注意正确的骑乘姿势,才不会造成运动伤害。以下是一些骑乘观念供车友参考。
一、在车队行进中勿作出突如其来的举动,一定要保持稳定的骑乘动作。自行车车队行进中没有什么比出现一个毛毛躁躁的车手还会扰乱整体车行进度的了。有些人会作出突如其来的举动,使整个车队中的成员的安全受威胁。不管任何情况都应该保持动作流畅及预先掌握路况的骑乘原则,车队行进是一种相当需要互信的运动。
二、在车队中不要放开双手骑车,一定要保持将手掌置于刹车握把、下弯车手柄或接近竖管的车把顶端在车行之中。之所以万万不可把手置于休息把上骑车,有好几项理由:首先,你会被其他车手责骂,虽然这已是老掉牙的问题,但犯这些毛病的人仍是大有人在。第二,放双手意味着你主要是用手肘来控制车行动作,其操控性远不如将双手置于握把上——着并非是让你在集团中受欢迎的方法。最后一点,若遇上紧急事件,由于你的双手离刹车握把过远,你还得骤然坐起来找寻它们的位置。当然了!在车队行进中,我们是不会想到要减速的,但如果真有需要时,你就得手忙脚乱地找刹车了。
三、不要在爬坡时变换至最高档齿位,一定要选择可以让你顺利通过坡段的适当档位。在穿越艰苦路段的时候,常有人会因受不了而变换至大齿位。虽说,如果维持冲力,在你碰上石头或树根时可较顺利跨过;但反之,若你的速度不够快,就可能会“原地踏步”了,如果你的体力够强且技术也足以应付上坡路况的话,当然很好,但是一旦你的齿位换过了头,那就会一下子就停在半路上了。所以在爬最陡的上坡时,最好将齿位再低一些为宜,在遇到石块或地上突出冒出的突出物时,便可游刃有余的撑过障碍,而不至于拖着沉重的脚步过不去。
四、不要到上坡就死命的踩动踏板,一定要善用齿位变换,使你在上坡时施力情况维持稳定。你过去的骑法可能也和这些人一样——每遇到上坡就猛力冲刺,并将臀部挪离车座,拼命猛踩。这样不但会破坏集团的连贯性,也会害每个人都累断了腿。即使在最轻松的比赛中,到了最后十里路程时,大伙也常会因疲累而落队,爬坡是一段很艰苦的阶段,但在此时最重要的不是拼命想跟上主集团,而是要设法维持速度的稳定。在比赛过程中不要有过分的英雄主义行径。
五、不要死盯着路线或路上的障碍物,一定要专注于你单车的行进动线。你是不是也曾在行进中发现大石头,明明想避开它——但却不偏不倚的朝它撞了上去?理由很简单:车子的动向是随你的视线而移动的,如果你的眼睛盯着障碍物不放,你的单车便会自然而然地朝它行进,战斗机飞行员称之为“定向地标”——只要他们全神贯注于地标上,便能正确返航,在陆地行进中,也会发生相同的情形,解决之道便在于把目光焦点放在前头路况良好的路线上,千万保持心无旁骛,自行车便会十分神气地自动随着你的视线前进。
六、爬坡时不要突然站起身来骑,一定要以缓和平顺的动作,慢慢的将臀部挪离车座。当你突然站立起来爬坡时,你的自行车会有轻微的后顿倾向,车身左右摆动会抵消前轮的动力,或者,最起码也会把同行的伙伴吓出一身冷汗。如果你不断以这个方法在行进中骚扰同伴,你在车友之间的风评势必很差。平顺地从坐姿站立起来,将齿位变换至比你坐时还重一、二齿位,配合踏板的上、下转动,向上、向前转动臀部,并使臀部离开椅座,让你的体重顺着踏板转动,同时不要死握着车把不放。你的目标是要能从坐姿到立姿变速一气呵成。
七、转弯时,内侧踏板不要在下面,一定要将重心置于外侧踏板。最令人捏把汗的莫过于见到车手在过弯时,将内侧的踏板向下,再几公分就触地了。一旦踏板撞及地面,后轮就会碰到路面,发生不折不扣的摔车事件。要安全地过弯,在你接近转角时便得停止踩踏的动作,让外侧的踏板朝下(如果你要左转,则将右踏板朝下;反之亦然)。踩着踏板的同时,将身体重心转移到车身外侧,并微提车座。确定内侧踏板在上,以远里伤害。另外再把重心放低,才能安全帅气的过弯。在交通高峰时段,选择空置的停车区多多练习你的过弯技术。
八、不要绷紧上半身,没命地骑车,一定要放松手掌、手臂及脸部肌肉。你可能有过跟在紧握车把骑车的车手之后的经验,他的肌肉过度僵直、指关节变白、手肘僵死、牙关紧闭、颈部青筋外露,如果你也是个这样的车手,给你个良心的建议——放轻松,试着将你的上半身当作车上的另一个避震器,放松肩部及手臂来吸收路面传来的震动,如果你在紧绷中的车把上作轻触的动作,可能会造成刹车握把咬死,这样突然的改变会传至前轮而导致摔车。
九、不要在你取得车队领先地位时加速,当你在先头位置时,一定要保持集团速度的稳定不变。车队在速度稳定时表现最佳,其中有些要领要叮嘱骑在前头而缺乏经验的车手,也许加速可以炫耀他们体力有多么强,或者在看到一长列的车阵被甩在后头会感到很过隐,但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冒然加速,这样的加速会造成和后头车队间距的加大,而使原本在车阵中能较轻松的车手们疲于奔命。告诉各位一个小秘方:当还位在车阵的第二顺位时,先检视你的路码表,看看集团前进速度为何,当你争到领先地位时,保持相同的速度就行了。
十、不要让车阵间距拉开,一定要保持跟在前车的车轮之后。另一个简单但又很重要的车队行进技巧:紧跟住前车车轮。如果你在车队中间位置,而又与先导车脱离,这会让你再花上不少力气才能迎头赶上,而在你之后的车手都会如此辛苦,倘若你实在落队太多,后头的车手将超越你,自行赶上他们各自的目标。所以最好是花点力气平顺地跟上前车,并与前车保持150CM宽的间距,不要因一时偷懒,后面才花更大的力气去追回10-20米的间距。反正要不就现在多费点力气,不然就得在后头才辛苦。
十一、不要与前车车轮并行,一定要骑在前车后方一至三尺处。大部分的连环摔车或二车相撞,都是其中有一名车手将前轮与后一辆的车轮并行做造成。如果领头车手突然转向或骑偏了,尾随的车手便会迎头撞上,“碰!”,所以要随时保护自己的前轮,把它看成你最珍贵的东西——脆 弱、稀罕、金枝玉叶,不让任何东西碰触到它。你的前轮应该是像在一个 隐形的力场里兀自转动才是。
十二、不要在雨中硬骑,一定要学习一些在潮湿路面过弯的简单技巧。如果你有观看98年环法赛在Epic山区这站比赛的话,你或许会注意到选手们深受湿滑状况所苦。这些职业车手是如何以超过时速六十公里的速度,在湿滑的情况中于下坡路段及惊险的弯道中奔驰?#在直线路段加速。在过弯前先带刹车,缓慢通过弯道后先将车身摆正再加速。当车身过于倾斜有滑倒之虞时,得一次将前刹握死。#配戴护目镜。镜片可防止砂硕触及眼睛,如果能保持视线清晰,你便能安全地享受骑乘之乐。#将内胎稍微曳压,并还用较宽之外胎。如果发现天色即将下雨,就要改用雨地专用外胎。#多多练习。不一遇到下雨就噘着嘴,躺在家里睡大觉,选一处停车场练习过弯,感受你的轮胎在各种不同状况下的抓地力如何。#在过弯当中适切地分散身体重量。让你的上半身尽量接近上管,臀部微往车座后方挪动,放松手臂及肩膀。要是你一紧张,大概 就很难控制住侧滑的现象了。#骑乘登山车到各种路况中尝试感受:轮胎于湿地打滑时,如何才能在轻松且自信地稳住车身。
十三、不要直盯着前方车手不放,一定要环视正在跟上的几位车手。当骑得很辛苦或很疲倦时,你的眼光可能会变得有些呆滞,只盯着在你正前方的车手打转。但如果这时在前头发生摔车或有人突然转弯,你会因没留意到而来不及反应。Len Pettyjohn,Coors Light职业自行车队的前任教练告诉他们的车手:如果你死盯着你前头车手的后轮,在你撞上人行道之前,这将是你所见到的最后一幕了。破解 之道十分简单,保持头部抬高,视线穿越在你前面的车手,这样你便能看清前方路况,趁时间还充裕时,提早对异状或危险因子作一些处置动作。
十四、勿全程以坐姿爬坡,一定要适时变换臀部位置,并偶尔采用立姿骑乘。要爬长程上坡道有一个技巧可以最省力,要诀十分简单—— 但许多的车手都会忘记每隔几分钟便以立姿及坐姿轮流交换骑乘,倘若你的位置一直不变,同一块肌肉将很容易疲劳,且你的效率及骑车乐 趣也会消失殆尽,故以坐姿骑了几分钟后,就变换到较大齿位,改一立姿骑一会儿,摇摆车身后半部,同时身体微向前倾,让体重向下作 用在踏板上,过几分钟后,再换回坐姿,并退回较小的齿位;在到达 坡顶前,全程反复运用这个要领,如此一来,你会觉得比较轻松,而且也较不劳累。
十五、不要强行顶风前进,迎面遇到强风时,一定要聪明地闪避,并耐心等候风势减缓。一年之中有许多时候,我们都得在大风之中骑车,以下是如何与疾风周旋的方法:#采取out-and-back的骑法,以叉开的外侧脚切入风势,这个动作一开 十分辛苦,得利用风势作为抗力,后以步行的速度倒骑。江湖一点绝,从这个姿势再将脚变回原来样子并不至于太难。 #不要变换至小齿位。如果你想一如在平静无风的路上一样地以大齿位维 持正常速度的话,多半是会大失所望。最好还是乖乖的把齿位降低,保持踩踏的节奏,这方面你不单要有实力,还得要有更佳的训练才行。 #压低身体,正面的迎风面越小越好。当你在让你的手碗休息时,将 你的手臂垂下,环靠在刹车握把上有。假如你是独行骑士的话,可以 使用aero手柄。维持背部平直,头抬高,这样才能看清路况。 #要有坚强的意志。无情的强风相当容易折损一位车手的意志。所以要不 断激励自己,你的体力更胜于风力,而且你对迎风状况的处置非常高杆。
帖子精华快乐币
& && &在两人以上出行都可以采取跟车战术,在时速超过40公里时跟车者可以省30%左右的体力,30时速时起码可以省15%以上,时速15以下就免了还是个看个的风景,除非是逆着4极以上的大风.
& && &领骑一般由体力好的队友担任,体力相当就轮流担任,好的就领骑久点,这样可以提高整体的行进速度,虽然跟车久觉得有点郁闷,但总比体力早早崩溃的强,当到达目的地人家在游山玩水尽情欢乐时而你只想躺在地上时就知道了
帖子精华快乐币
小学四年级, 积分 3345, 距离下一级还需 655 积分
云中子是打算穿上骑行裤骑着你的车子吗?ct033
帖子精华快乐币
这种车座就不用穿骑行裤了
帖子精华快乐币
初中三年级, 积分 347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65 积分
帖子精华快乐币
小学六年级, 积分 103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692 积分
帖子精华快乐币
初中一年级, 积分 172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34 积分
骑行饮料配方
& && &每次骑行活动,我们都会准备水壶,里面盛满了水,在活动中补水,但是如果只补充水分而没有其他的,对于身体来说将是一次溃乏之旅,以下是本人多年来骑车活动所总结的配方,供大家参考,看看我们的水壶里面都装了什么?
1、葡萄糖(超市可以买到)---补充糖分,能量,在6%的时候是口感最佳的!
2、补液盐(药店有卖)-------补充盐分、电解质,一般一包可以配500毫升水
3、酸梅晶、果珍、柠檬茶都可以,主要是调节口味,主要还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顺便补充其他的维生素(最多的恐怕是C)
出发前就在水壶里配出来,我一般是1.4升左右,一包补液盐、相同克数的葡萄糖、酸梅晶,然后再找一个相当容积的药盒(刷干净、晾干),再配出同样的冲剂装入药盒随身携带,至于装多少盒就看你自己的需要了。
这样配出来即便宜又实用,冲剂形式也方便携带,不用去买专门的运动饮料了。
如果感觉不太适应的话也可以多带一瓶清水(用来爽口)
补液盐一代(药店有售1元/袋)
多维葡萄糖(互润牌超市有售7元/440克),量相当于补液盐的2——3倍
调节口味的固体饮料量==葡萄糖
长途骑行的自我训练
& && &每周进行一次适当的长途骑行对于我们这些爱好者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每周的骑行我们的有氧能力和肌肉耐力必然有所提高,然而这一定是建立在正确把握骑行节奏和方法之上。我们常常会见到如此情景:在出发不久或刚到郊外,大家一见道路豁然开朗就一时兴起,奋力猛冲,或相互较劲或跟车猛骑........如果你规划的路程在100公里以上,结果往往是出征时象一个意气风发大将军,快回来时一个个精疲力竭......我不知如何形容。然后乎乎大睡,到第二天也仍旧疲惫不堪。
如果你第二天也不能很好的恢复,你就应该好好的检查一下自己的骑行过程。恐怕你的肌肉组织和其他身体机能已经已受到伤害,也就是说你这次骑行不但没有提高自己反而有可能已经伤害了自己。
其实:训练在与质量而不在于数量。如果训练方法科学10公里的骑行比无头绪的100公里其效用不知道要好到哪里!我以为如果你想通过长途骑行提高自己能力,以下几点请您参考:
1、培养对长途的乐趣而不是恐惧。方法是轻松的骑行,如果有心率表你应该将自己的心率控制在70\%左右,最好不要超过80\%(当然这点地球人都知道,但你能控制自己吗-----不抢、不冲!!!)如果你没有心率表你最好将速度控制在26-28公里/小时(我指平路)。用轻松齿数比骑(一定!)。在这样的骑行中“速度”是配角,因为你要明白长途骑行锻炼的是有氧能力,是你腿的耐力,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这是基本训练,是一切提高的开始。看山观水,学会在长途中回避疲劳,要善于用心情调整体能。慢慢的你会喜欢长途骑行,适应连续4-5个小时呆在车上。
2、可能很多朋友疑虑自己在这骑行中自己的速度不能有所提高。那么,好吧,你可以在这次骑行要结束时的十几公里左右做些间隔冲刺练习(如果体能不好了就一定不要做了),每3到5分钟冲一次,每次一公里,做三到五次。说到冲刺自然是竭尽全力,有心率表观察自己的心率,记住不管你用什么齿数比要保证频率在100次以上最好120次。我之所以认为高强度的间隔练习放在快结束时进行,是考虑到大家可以在没有任何心理负下可以全力进行练习。再一点:万一有什么也离城市近,好处置。
3、要学会控制自己,这点很关键,天高云谈。路宽人稀很容易让人激情万仗,尽管70\%到80\%的观点地球人都知道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学会控制是成功的关键!!!
4、差点忘了:千万不要空腹出行,如果出发前一个小时什么也不吃,即使在你后面的骑行过程中,没隔几公里给你补充环法用的能量棒也是枉然。要记住每15分钟要饮点水,不要渴了再喝!!!
5、不要忘忽所以,你很清楚每个司机都是潜在的杀手,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危险情况。平安出平安回!!
[ 本帖最后由 云中子 于
10:01 编辑 ]
帖子精华快乐币
初中一年级, 积分 172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34 积分
教一些你们踩自行车不累的方法
(1)和有经验的车友出去,他(她)会教你骑行技术,不过你得多问.
(2)每隔10分钟蹲离座鞍几秒.
(3)选个适合自己的座鞍和穿骑行服.
(4)一定要根据地形变档.
(5)尽量保持均速也是很重要的
每个人的骑行方法会有些不同的,得找到自己的特点,最关键是自己的心态和平时的锻炼.
骑车的技巧和安全
确的乘车姿势是安全之本,乘车的姿势是由骑乘者与单车之接触点(手把、座垫、脚踏)的相对位
置所决定的。然而姿势又与骑士的身高尺寸有很密切的关系。所以单车的骑乘姿势,不但决定筋
肉收缩运动的效率,同时决定了是否能安全的操纵手把与刹车。所以说,正确的骑乘姿势,是安
全之母。以下分条述说安全的乘骑技术:
◎三点调整法,以适合你的身材
单车如同作衣服一样,需要量身材调之。三点调整法,是综合单车运动力学、运动生理及安
全驾驶等三项原则而成。
调整座垫高低位置:座垫位置之设定以骑在座垫上两脚放下脚尖着地,能支持中心高度为准
前後位置:将踏板位置采至45度处,然後调整座垫前後,以能配合脚踏之筋力最大位置为原
调整手把的前後与高低:手把的高度,大抵上,高型手把约比座垫高出30~50毫米,平车型
手把则与座垫等高。跑车型其上面则与座垫等高。调整後须注意方向再锁紧。
正确乘车姿势,上半身稍前倾,手肘稍弯曲,成正三角形。
◎座垫的坐法
类似骑马姿势,将体重分散於手把上与脚踏上,不可将全部体重置於上面, 以防止臀部的疼痛
◎踩踏的技巧
脚的位置以鞋长前面1/3处,落在脚踏正中央为最适当。脚的活动必须与单车 的中央线平行,张
得太开或太窄,踩踏的效率会减弱。速度要保持均速,否则容易疲劳。 特别注意,後半部的勾
拉动作,将脚踏勾起来。
◎变速的要领
变速装置是减速,而不是加速,是求脚踏回转数的一定,以免除因出力不均 而产生的疲劳。所
以变速是为更力更舒适而使用,变速的时机为(1)上坡(2)下坡(3)路面凹凸 不平(4)逆风(5)疲劳
时。也可以说当踩踏感觉不舒适时,即为时机。
◎刹车要领
安全行驶中最重要的一环;
(1)紧急煞车时,大家都知道紧急煞车的原则是先煞後 刹、再煞前刹,但紧急情况时,谁都会前
後一起煞。如果煞停距离适当,为防止这种危险, 最好的方法是断续煞车,同时将臀部往後推
,尤其在雨天或细石路上更须如此。
(2)控制速度 的要领:特别在下坡时速加快後,要转弯之际,为防止超越黄线与冲出路面的危险
,一定要 在转弯之前,控制刹车以减速。
◎爬坡的要领
遇上坡投时,只用脚力踩踏,是不够的,会倍感辛苦,其解决的技术有三:
(1) 变速:将後飞轮逐渐往大的齿盘移动或将前方的大齿盘移往小的齿盘,以自已感到最适当、
速度又不慢为原则。
(2)运用上身的力量:握住跑车型手把的下方,腰稍往後移,握住手把往 胸前用力拉,脚踏往前
踩,如此可很自然的运用到上半身的筋肉群,减少上坡的辛苦,不要 将腰离开座垫踩踏,因为
如此,很容易疲劳。同时在坡上,最好使用二吸一呼的呼吸法,以 补充大量的氧气。
(3)勾脚:经常骑车者,可使用束脚将脚踏回转的盲点後半部,往上拉,以 减轻脚的踩踏力与负
担。爬坡时,往往因埋头苦干而忽略前方的来车或接近你後方的车辆, 为了安全绝对禁止以「
之」字形行进。
行前注意事项
1、装备在行前要用检查表核对是否带齐。
2、调好鞍座,使坐着时,双脚脚尖可接触到地面。
3、单车车尾应装上红色的反光器。若要晚上行走,务必在车头装上白灯,车尾红灯;灯的基本
作用是使你给其他道路使用者看见,只安装反光器不足的。
4、骑乘前,须确保煞车系统操作正常,及各部份零组件是否完好。车辆如需事先托运,时间请
尽量提前,免得耽误。上坡路段,不必逞强,用推的亦可。
5、尽可能配戴自行车专用装备(安全帽、裤子、风镜)。
6、『避免』独自骑乘,多参加团体活动,如此可多认识同好,并可交换经验,开拓新路线。
7、有些路线需先申请甲种入山证,请事先办理。
8、沿途的住宿及餐饮规划、保暖衣物、修车工具,均需特别注意。
9、行前对於参考书籍的购置及报章杂志的蒐集资料,均极重要,最好再探询路段最近是否封闭
,免得白跑一趟,气象当然也不可忽视。
10、行前对於旅游点的停留重点赏完方式,需格外注意规划及蒐集,不要像一阵风似的呼啸而过
,美景美食需要自己去细心发掘,但也不要贪图玩乐,以後还有机会的(不一定下次还要这麽辛
苦的骑乘过来)。
11、途中休息时宜注意形象,不要一下子摊在路旁,或自顾自的高声谈笑,这样会另人侧目的。
12、制造出来的垃圾当然是不要乱丢,随车带走,待有垃圾筒时再予以处理。
13、『听说』行前多吃香蕉可防抽筋。
14、带把扇子,您会发觉受用无穷的。
15、要有一本好的地图,事先详细研读,而出游时,亦最好带在身上,不要怕重。
手臂或手腕酸痛
骑单车时,应放松手肘,吸收单车在地上行走时的震力。若手肘要伸直,手指才可触及把手,表
示车架的顶柱太长,与骑乘者的体型不合。握把手时,手腕应与手臂成一直线,减少车把对手腕
神经线的反作用力。
骑单车时应把背部稍微弓一下,可以吸收震力。而且,骑时应向前靠一些,让把手和鞍座平均的
分担体重。
逾50%骑士抱怨腰痛问题。
 Mountain Bike 杂志的健身专家,同时也有经验的骑士 Edward Shang 博士表示:「背痛脊肩
膀、颈部的肌肉紧张是自行车骑士的首要痛苦。」至少超过50%的自行车骑士抱怨腰痛问题。然
而在大部份的情况下这种痛苦是可以避免的;有两个方法有益背部,Shang 博士:「正确的座垫
位置和每天的舒展运动会产生惊人的效果。」背痛与链条脱落一样,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能
找出适合体型和骑乘风格的正确座垫姿势、车架高度、上管长度等,就能减少背痛的产生。至於
已经有腰痛问题的骑士,则可藉下文介绍的舒展运动治疗。座垫姿势正确与否在买车时就注意。
许多专业零售商常搞错了问题的焦点,他们会问消费者︰「您是想成为运动型或休闲型的骑士?
您是真正想像选手一样地好好骑车,还是只是想骑自行车放松自己而已」?面对这样的问题,每
一个消费者都会表示他想如运动员般地骑自行车。然而常有人误以为:使上身尽量向前、向下舒
展开来的坐姿就是运动坐姿。事实上,这种坐姿起源自登山车的初期发展阶段,在今天看来这种
坐姿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事实上,这种把上身放平的所谓运动姿势,即使在越野比赛的专业选手中都已不流行。多次赢得
世界杯比赛的挪威选手 Rune Hoydahl 解释道:「即使在赛车选手间,把上身放平的骑姿都已不
流行。世界杯比赛都很艰苦,而且可以长达三个钟头以上,比较温和的上身倾斜程度,较易通过
考验。而且这可降低对肺和横隔膜的压力使您能较无阻碍地呼吸」。下坡车女选手Regina
Stiefl 从自己的痛苦经验中认识到不良坐姿的严重影响:「从前我在公路上骑跑车时,总觉得
像在地狱一般。然而以直立坐姿骑下坡车,我从未有过背痛的问题」。如果毫无准备就跨上一辆
座垫很高、上管长度很长的自行车,几乎每一个人都会遭受到背痛侵袭。我们只想看看肌肉在骑
车时的反应就能明白:骑士上身和头部的重量必须要靠双手和手臂来支撑。整个头部和颈部的肌
肉由於长久的静止支撑工作而负担沈重。上身向前倾的坐姿使身体重心向前移,肌肉因此必须承
担更多的重量。尤其是肩胛骨的肌肉会因长达数个钟头的支撑工作而超负荷。
此外,每一个自行车所经过的树根和坑洞,都会带来冲击力,给肌肉带来支撑工作以外的负担。
对於未经过训练的肌肉而言,这是最困难的工作。至少对初学者是如此。想要有效地训练相关的
肌肉组织,必须循序渐进地开始,给予肌肉适应在自行车上新位置的机会。如此,肌肉会使自己
快速地适应新型态的负担。附加的伸展及重量训练可加快此一过程(女选手Regine Stiefl 亦曾
因此受益)。重要的是:重量训练只能在专业训练师指导下进行,因为每一个错误的动作都可能
带来伤害。当然,导致剧烈臂痛的其他原因有很多种,比如不正确的姿势、办公室内不恰当的坐
在背痛的个案里医生必须判断,骑自行车会对背部带来甚麽样的影响。通常,整型外科医生将游
泳和骑自行车归为有益背部的运动。「如果医生许可,则全避震自行车是最好的选择」。Shang
博士建议那些背痛原因并非来自握把的人,试试全避震自行车。「後轮避震器能减低原本会施加
於腰部脊椎骨的冲击」。专家一致的意见是:登山车运动是健康的。问题只在於如何调整车架高
度、上管长度。只要能找出正确的坐姿,并规律地做肌肉放松运动,就不必避开满怖树根的路径
珍惜背部的坐姿
 对於初学者和只想藉自行车松驰身心的旅游骑士,理想的座垫位置是:较短的上管;座垫和手
把高度的差异微小,有背部问题的骑士亦应选择此种坐姿,因为此种坐姿能减少背部肌肉的负担
。经过有规律的训练,可以将手把高度放低。但是要注意:对於每一种改变都必须渐进适应。半
公分的差异所带来的影响已经很大。
受过训练者的坐姿
 背部肌肉已经能适应骑车负担的骑士,应该尝试上身向前平趋的坐姿。较长的上管使上身必须
向前伸展,身体的重心也因此前移,使肩部肌肉的负担沈重。座垫和手把高度的较大差异,亦迫
使上身向下,增加背部肌肉的负担。对於初学者和有背部问题的骑士,此种坐姿并不适合。对於
跑车选手而言,这种姿势可降低风阻。
每一次出游之前或每日训练课程的理想暖身运动:
 脚与胯骨同宽,以一只手臂向前运动带动肩膀的旋转。这可使肩膀肌肉放松,并使整个臂部血
液畅通,另一只手轻松地放在胯骨。
 伸展肩胛骨肌肉的运动,将弯曲的手臂在咽喉的高度向後移动,另一支手在肘骨节附近,压迫
手背使其继续向後移动,直到您决得两肩之间有拉力存在。如此可增加伸展效果。注意:不要伤
梯形肌运动
 伸展梯形肌(位於颈不予肩胛骨之间)的运动。两脚与肩同宽,头倒向一侧,一手置於头侧面
,在经过一至三次的重复後,小心地将头向侧面拉,直到您觉得颈部侧面的肌肉获得了舒展,背
要直,肩膀放松。
 两脚与胯骨同宽。一支手臂小心地向前旋转,另一支则向後。视线向前。两臂方向相反的前後
旋转除可松弛紧张的肩部和颈部肌肉,亦可促进血液循环。
颈部伸展运动
 此一训练可使您伸展颈部肌肉。请将头尽量转向内侧,并以置於头上的手将下巴小心地压向肩
膀。重要:要非常慢、非常小心地做。做此一运动时,背部亦应直,肩膀放松。
大伸展运动
 此一运动只有当您无脊椎过於前弯的问题时,才可以做。将两手至於臀部,头向後倾,视线朝
天花板。吸气时使胸部充分伸展。如此可松弛整个背部肌肉。
运动医生Edward Shang 博士的建议:
每次出发前做十至二十分钟的头部、颈部、肩部肌肉的舒展运动。
骑车时背部应有良好的覆盖并保持温暖,最好是穿上专门的内衣和自行车紧身衣。绝对不要穿棉
骑车途中暂停五至十分钟作舒展运动,对腰部助益极大。
降低手把与座垫间的高度差距,将把手调高一些,使座垫和手把位於几乎相同的高度。
不要选择太费力的档位。由於大腿的肌肉会牵动腰椎部份,腿部肌肉的过度负荷很快就会传导至
腰部,这有可能导致剧痛。
每天做伸展运动可保持肌肉的弹性并避免肌肉过度紧张。
对於背部有问题,甚至於有慢性背痛的骑士,束腰很有帮助。他能使骑士经常保持正确的身体姿
1、若要把单车停泊在室外,把单车停泊在有人气和有照明的地方。 2、若车轮是用快拆杆固定在叉杆上,阁下又要把单车停放在室外,那麽,你只有三个选择,(1)
你先把车轮取走;(2)你把快拆杆换掉,用回普通车轴螺母把车轮固定在叉杆上;(3)锁车时不能
松懈,必须把车轮与车架锁在一起。否则,「快拆」反而会让小偷下手更快速,很轻松的把你的
前轮偷走。
3、若鞍柱也是用快拆杆固定在车架的座管上,那最好把快拆杆换成螺栓和螺母,以免座垫给人
4、锁车方法:用U型锁把後轮和车架锁在一起,再用缆锁把前轮、车架和一个固定在地上的稳固
物件锁在一起。留意单车会否仍可以从这个固定物上方被举起套出。
5、把难看的贴纸贴满在车架上,或「保持」车架的污迹,减低对小偷的吸引力。
骑车时间长了,手腕痛,咋办?
手腕姿势问题,很多人骑车手背与手臂呈近乎90度。好像是撑着身子骑,那样手腕很快就会痛。
应该精良让手背和手臂形成直线。
自行车维护保养
判断你的车是否正常的几个简单方法:
*沿横向摇动车圈也不产生松动的为佳.
*上下左右摇动也不产生松动为佳.
*操作刹车把时,左右刹车杆进行均等位移的为佳.
*刹车块能够正确地与车圈接触为佳.
*辐条拉力均等,不松动,不生锈为佳.
*旋转曲柄时无横向及纵向偏移的牙盘.
*为了保证良好的变速性能,牙盘及齿轮不应该有明显的磨损及缺损.
*上下方向摇动也不会产生松动为佳.
*沿横向摇动曲柄也不产生松动,回转平顺的为佳.
8.变速内线
*选择无松弛变形,笔直的内线为佳.变形的变速线不能保证正确的调整.
9.前变速器
*牙盘与前变速器导板处于平行状态的为佳,并且与导板的间距应为1-2mm.
*左右方向摇动也不产生松动为佳.
*气门与车圈尽似成直角状态的为佳.
12.车头碗组
*前后方向摇动手把也不产生松动为佳.
13.刹车手把
*轻握刹车手把时不发生扭曲变形为佳.
维护与保养须知
1.对着自行车喷水将泥土尘埃冲掉,如果脏的不厉害,用布擦净即可.
2.细小难擦的部位请使用刷子刷净.
3.链条是最易便脏的零件.使用废布擦干净后涂好润滑油,擦净余油.
4.用干布将水气擦干.
5.在零件的各活动部位上点注润滑油,这样可使其活动灵活,并能起到防锈的作用.
5.*注油的部位
@齿轮和链条
@变速杆内部及刹车手把
*注油时请注意不要将油滴溅落到车圈上.
自行车常见运动伤害
外伤性运动伤害
1、“Road Rash”可直译成“道路皮疹”,指的是因摔车时,皮肤与地面磨擦造成的皮肤挫伤,这是自行车最常见的运动伤害,尤其是在柏油路面摔伤时造成的挫伤最为严重。处理方法是首先用清水将伤口尽量冲洗乾净,去除伤口表面的碎石泥沙等异物,用干净纱布或衣物覆盖後至医院就医。若有较深层挫伤,医师会在麻醉下清除坏死组织及异物,避免伤口感染及外伤性刺青。
2、撕裂伤:一般比较容易发生於竞赛场合,当数辆车发生碰状意外,而车辆的尖锐部位造成伤害,通常必须送往医院进行缝合手术。
3、骨折:常见的部位为肘部、前臂、锁骨骨折及尖峰关节脱臼。一旦发生骨折,至医院接受骨科医师诊断及治疗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以利於日後继续从事自行车运动。笔者也曾在一次意外中摔断锁骨,接受手术钢钉固定後,目前仍能愉快的从事自由车运动。
4、脑震荡:这是最严重的自行车意外伤害。通常必须立即停止自行车运动,同时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轻微者休息一、两天即可,较严重者有时需休息数周,才能再接受训练与比赛。最佳的预防方法是配戴自行车专用的安全帽。根据全美急诊室一项统计,因自行车意外造成脑震荡而致急诊送医的病人中,85%是未配戴安全帽的骑乘者,可见安全帽的重要性。
过度使用性运动伤害
1、车痤疮(Saddle Sore):专业自由车选手在比赛期前段或训练初期,可能因为与座椅摩擦而致股部破皮起泡。治疗方法包括伤口照顾与休息,避免伤口化脓感染。对於一般民众因为骑乘的时间较长而造成股部疼痛,甚至在骑车後会持续两、三日,经过休息通常即可逐渐改善,并会随骑乘频率及骑乘时间而渐渐适应。
2、手部神经压迫:业余与职业车手都会发生这种症状。尺神经压迫会造成第四、五指麻木,正中神经压迫则会造成一、二、三指麻木及四指麻木。解决的方法包括戴手套、脚踏车手柄装软垫、缩短骑乘时间及改善骑乘姿势等。
3、下背痛:长时间骑乘加上不适当的自行车,比较容易使背部过度伸展,因而造成下背痛。一般建议每骑乘40至60分钟,应休息并做些伸展运动。女性因为上半身比较短,在骑乘时上半身容易前倾而比较容易发生下背痛。目前已有车厂针对女性设计专属的自行车。
全身系统性的问题
包括营养、水分和体温三方面,通常见於长途骑乘者、自由车选手及铁人三项运动员,一般休闲性骑乘比较不容易发生这个问题。在酷热的天候下骑乘,很容易因为水分过度流失而中暑,因此水分的补充非常重要;骑乘时间若超过90分钟,则水壶内最好装含糖分的饮料,可以同时达到补充水分与能量的目的。在炎热的天候中骑车,如果会感觉头晕,即可能表示你中暑了;这时应该马上休息,找荫凉的地方坐下,补充水分并用冰毛巾冰敷。若继续骑乘则可能因神智不清而发生意外。
膝盖骨受伤的处理
What your knees need..译自Bicycling杂志,月号
这一条肌腱到底需要支撑多大的力量呢?事实上,人类的膝关节在演化上是一个非常粗糙的结果.当人类的远祖开始用两脚站立时,膝盖并没有准备好接受这样大的力量。这一点,由许多的膝关节韧带以及软骨的问题就可以看出。好的消息是,自行车对膝盖的伤害算是轻微的。膝盖的结构是适宜做像自行车所需的平顺动作。但是,为什么这样转动的运动仍然会造成膝盖的紧绷与张力呢?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说,膝盖运动的方式,并不是像铰炼一样单纯一个平面上的做动。而是在活动时会有一点极轻微的转动。举例来说,如果在骑车时,注意一下你的膝盖骨,如果它是垂直的上下运动,而没有前后的晃动,那么膝盖所受的压力是极少的,但是如果你的膝盖骨是呈一个8字形或是S字形运动(从侧面看),那么,就有可能造成膝盖的受伤。一个好的自行车骑乘位置的调整是非常重要的。
Bicycling杂志建议每个人都应该在冰箱中准备一包冰冻的豌豆?!没错,就是豌豆,因为豌豆不会像冰块一样固结起来,所以可以轻易的和你受伤的部位贴合得非常紧密。
症状:尖锐而刺痛的感觉,发生在你的膝盖外侧,iliotibial band(实在不知道怎么翻,就是大腿外侧的一条韧带,摸摸看,连接到你的膝盖外侧,是用来固定与连接大腿外侧那条肌肉与膝关节的,这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牵涉到两处关节,三处腱...)当你这一条韧带在踩踏过程中腿伸直的时候,摩擦到膝盖外侧的一块软骨(condoyle),就会有这种疼痛感。O形腿,内八字脚,骨盆较宽,膝内翻症(踩踏或行走时膝盖会向内,甚至碰撞的一种问题)以及扁平足,都必较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
诊断:Iliotibial band friction syndrome
治疗方法:这是很少数膝盖问题你需要降低坐垫高度来解决的。降低到一个适当的坐垫高度,这样可以减少韧带与软骨之间的摩擦,除了冰敷以外,大腿外侧韧带的伸展运动也会有帮助。
症状:使用重档硬踩或者是爬楼梯所造成膝盖骨后的疼痛,压痛点在膝盖骨上。
诊断:大腿及膝盖骨疼痛症候群(chondromalacia)
治疗方法:自行车对于这种症状,事实上是具有相当的帮助的,但是前提是必须要用高转速(90~100 rpm)并选用轻档(低速档)来踩踏。避开斜坡。较高的坐垫位置有帮助。强化股直肌的力量(位在大腿正中央的一条肌肉,是固定膝盖骨的重要关键)都有助于避免这种经常发生的恼人症状的产生。我想,这是一种最常出现的症状了.
症状:膝盖内侧膝盖骨的边缘多出的一块内膜,百分之七十的人有这块无用的痕迹器官,有些人在骑自行车时,会造成这块膜与膝盖骨的摩擦,通常是因为过低的坐垫位置或者是外八字的骑乘方法所造成的。
诊断:中层韧带发炎
治疗方法:冰敷,按摩,提高坐垫位置,某些比较严重的情形需要手术去除那块硬膜。
症状:很明显的膝盖骨下方粗大的韧带疼痛,通常被称为“春天膝伤”,因为受这种伤的人通常是在初春的时候,重新开始运动的时候作了超过韧带负荷量的运动。过多的重量训练,或者是膝盖没有保暖也有可能导致同样的问题。
诊断:膝腱炎
治疗方法:冰敷五分钟之后,顺着韧带方向按摩,重复数次。另外,电疗,或者是超音波疗法都相当的有效。
症状:膝盖后内侧腿筋受伤,通常肇因于过高的坐垫位置或者是活动度过大的踏板位置。
诊断:足部鹅状滑囊炎
治疗方法:冰敷,休息与伸展。调整坐垫位置,调整踏板的活动度与角度。
症状:膝后部中央腿筋疼痛,通常肇因于不当的踏板位置,坐垫过高,或者是场地车的固定齿,不允许滑行休息的情况。
诊断:股二长肌腱炎
治疗方法:冰敷,考虑使用固定式的踏板,降低坐垫高度。
[ 本帖最后由 云中子 于
00:48 编辑 ]
帖子精华快乐币
初中一年级, 积分 172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34 积分
山地车骑行技巧
山地车的骑行技术 [font]山地车的骑行技术 一、自行车基本骑行技巧 (一)姿势   正确的骑车姿势是:上体较低,头部稍倾斜前伸;双臂自然弯屈,便于腰部弓屈,降低身体重心,同时防止由于车子颠簸而产生的冲击力传到全身;双手轻而有力地握把,臀部坐稳车座。 (二)踏蹬   自行车运动的踏蹬方法有自由式、脚尖朝下和脚跟朝下式三种。   1、自由式踏蹬方法:目前,一些优秀运动员大都采用自由式踏蹬方法。这种踏蹬方法,就是脚在旋转一周的过程中,根据部位不同,踝关节角度也随着发生变化。自由式踏蹬,符合力学原理,用力的方向与脚蹬旋转时所形成的圆周切线相一致,减少了膝关节和大腿动作幅度,有利于提高踏蹬频率,自然地通过临界区,减少死点。大腿肌肉也能得到相对的放松。但这种踏蹬方法较难掌握。   2、脚尖朝下踏蹬法:其踏蹬特点是,在整个踏蹬旋转过程中脚尖始终是向下,这种方法踝关节活动范围较小,有利于提高频率,容易掌握,但腿部肌肉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不利于自然通过临界区。   3、脚跟朝下式踏蹬法:脚跟朝下式踏蹬方法是脚尖稍向上,脚跟向下8~15度,这种方法在正常骑行中很少使用,只是少数人在骑行过程中作过度性调剂用力时才使用脚跟朝下式踏蹬方法。它的特点是肌肉在短时间内改变用力状态,得到暂短休息,达到恢复肌肉疲劳的目的。 二、转弯技巧 (一)倾斜法:车体为一线,往弯内倾斜。   1、身体重心基于车上往弯内倾斜,人车保持同样的倾斜角度。   2、伸直外侧的膝盖并且下意识的加点力度,就好象你要把脚踏踩下来似的(不过如果你真地把它踩下来的话可别找我们)。   3、用内侧的膝盖顶着横梁,这是一个调节你的轨迹的好方法,减少压力就可以缩小弯度。   4、外侧的手稍稍拉起车把。   运用倾斜的两个好时机:   可以利用不太急的转弯处(少于45度)加速   可以清楚看到前方但不熟悉的弯处   湿沥青路上,倾斜的两个缺陷:   在雨天,尽管这种转弯技巧能给你一个很好的牵引力,但是它的角度和重量的分配、安排不太利于湿滑路面;倾斜技巧没有相应的扭转来得灵敏。 (二)把向法:车子保持直立些,身体往弯内倾斜。   1、向前挪动,直至鼻子和刹车把成一行。   2、保持车子直立,身体往弯内倾斜(足以让外侧的手臂伸直)   3、把车把往弯内一侧歪。   4、弯曲内侧手臂的手肘把车把拉回,同时外侧手臂把车把推出以转动车把方向。   5、保持两边膝盖内扣,继续蹬踏。 三、自行车上下坡骑行技术   上、下坡骑行技术是公路自行车的一种重要的基本技术。 (一)上坡骑行技术   上坡骑行要保持正常的踏蹬动作,不可突然用力,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站立式骑行或提拉式骑行方法,否则会过多地消耗体力。遇到短距离坡路,应充分利用物体运动的惯性原理,轻松地踏蹬,快到坡顶时可采用站立式骑行,把速度尽可能提高,给下坡加速创造有利条件。遇到漫长的上坡,要根据自己的体力状况及时调整传动比,不要等到骑不动和速度完全降下来时才改变传动比,要坚决避免重新起动的现象出现。坡路较长或有陡坡时,可交替使用站立式骑行方法,调剂用力部位,让部分肌肉得到休息。   上坡时跟车不要太近。由于上坡用力的原因,行车常常左右摆动,跟车过近,可能发生碰撞。再者,上坡时速度显着下降,跟车反而会使自己的骑行方法受到限制。 (二)下坡骑行技术   下坡骑行要达到理想效果,就要勇敢机智,胆大心细,精力集中,两眼密切注视前方路面,随时准备果断处理路面上出现的任何情况;不仅要充分利用车子运动惯性滑行,而且要敢于主动踏蹬,加大速度。   转弯时,身体和车子要保持一致,向里倾斜,上体和车子保持一条直线,以克服离心力。倾斜角度根据速度和弯道大小而定,但一般不得超过28度,否则就有滑倒的危险。转弯前要控制车速。用点闸的方法逐渐减速,刹车时,尽可能前后闸同时使用,前闸可稍稍提前,使用前闸,要求前轮的方向和车子前进的方向相一致,否则,会因骑行者的体重和车子惯性受到限制而导致摔跤。进入弯道后将闸放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减速。弯道上使用后闸不要过猛。否则车子可能掉头或滑倒。 四、刹车的技巧   前刹车能提供你非常好的制动力,但是也可以让你变成空中飞人,下面我们告诉你如何刹车。 (一)使用前刹车的时候将重心往后移   当你使用前剎的时候,你的重心会因为惯性而自然前移,你必须练习当你开始剎车时,有意识地将你的重心向后 移动(身体放低,屁股往后移)。重心往后移的越多,你就可以使用更多的剎车力量。   你可以在沙地或有点湿滑的平地上练习,加快速度使用不同的力道压下你的前、后剎车,了解如何控制你的剎车。或在骑行的时候询问高手他是怎么使用剎车的。 (二)转弯时减低前刹的力量   和驾驶汽车一样,在转弯的时候你必须要降低速度。如果你在转弯的时候使劲地压下你的剎车,你将会产生侧滑而失去控制。在转弯的时候同时使用你的前、后剎车来降低你的速度。当剎车的时候你前轮的反应会降低,所以减少前剎车力你的转弯将会更完美。  如果你在一个下坡的急转弯,需要使用到剎车时,尽量使用后剎车的力量。如在平地上,在最后一刻剎车时将重心往后降低以前面 30% 后面 70% 的剎车力量,来作剎车的动作。 (三)不要过度的压下前刹   &惯性是你的朋友&,你需要速度去通过岩石及障碍。不然轮子将会停止转动,将你拋过把手。过度的压下前剎会使你的重心前移,导至车头下倾。   如果你在险峻下坡的转弯中使用前剎,这时你必须同时控制你的前后剎车,不可过度地用力一直的按着,这时你可将剎车作一放一按的动作,以防止剎车锁死的现象发生。 五、山地车骑行技巧——简单的小技巧使你更像专业骑手   骑着你的山地车上路,同家人与孩子一起沐浴在郊外的大自然中,享受郊游的快乐。有一两件事可能会围绕你:亦或在骑山地车行进中,你肚子饿了想要掏点东西吃,但是当你放开手单手骑车时却很容易摔倒;您想喝水时,你的水壶却好象离你远了些而难以拿到;当你要观察后方的情况时,不要担心,经由我们说明之后,这些小技巧只要稍加练习,你就会非常熟练,好象是生来便有的能力。   1、口干吗?假如可能的话,先找一条平坦的,或者是稍稍下坡的道路,(凹凸不平的路可不是将一只手松开把手的好时机),不要停止踩踏板,而且保持向前看,而不是看着你的手,一只手肘微弯,握住把手。手肘微弯能够吸收石块路面带来的震动 ,同时能够稳定你在喝水时任何影响山地车方向的动作,另一只手伸下去拿水壶,这时,也不可以看下方而是保持直视正前方,这样不停地反复练习,直到很熟练为止。 如果你的水壶是小号的,伸手下去时,要抓它的瓶盖部份,如果是大号的水壶,便握住瓶身凹下去的地方,在喝水的时候,水壶要向嘴角侧面,以免遮住视线。用牙齿拔开瓶盖,喝完水后,用你的身体来压住关上瓶盖,然后将水壶滑顺地放回架上,这时仍然不可往下看,保持直视前方。如果此招不行,那不如就带个奶瓶上路,或试试使用一种不用动手的饮水系统,只要将一支吸管放入嘴中便可以了。   2、往后看的时候,你的手不能离开把手,同时要注意前方路面,当你从左肩扭头往后看时,将你的右手放松,手肘处微弯,这样虽然你的上身扭转了,却仍能保持山地车笔直的方向,假如你骑得非常快的时候,你也可以很快地从你的左臂下方低头很快地查看后方一下。 如果你需要比较长时间去查看后方,那你就必须坐正上身,右手抓住靠近竖管处的龙头,然后放开左手,身体在座垫上稍稍扭转向后看, 一个职业化的小技巧:当你与另一个人同骑时,当你回头时,坐正并轻触你同骑者的肩膀,这样会帮助你骑直线。   3、如果你打算乘骑山地车超过一个小时以上,那么就有必要在衣裤口袋中准备一些由天然食品制成可以增强体力的块状食品,当然你不可能用双手来吃一顿午餐,你只能够吃这种简单包装的食物。在行前,你就应当将包装的塑料纸撕开一些,这样当你取食的时候便不必要大费周折。同时放置这些食物的地方,最好是很轻易可拿到的口袋而不是与地图等混杂一起的深口袋,取起来极不方便。 当你准备进餐的时候,将身体坐正,并将一只手握着竖管旁的龙头部份,手肘微弯来减少震动,然后再掏出食物,顺着你早些时撕开的部份往下撕去,然后便可以吃了。记住,吃完不可随地丢外皮,应当放在背包中。   4、摇摆不定的骑手在团体的乘骑中是危险份子,就算是个人单骑,也会在拥挤时危及他人。假如你对自己骑车没有把握走直线,那么你就应该在路边的白色漆线上沿着线来练习。但如果你的手臂及上半身无法放松的话,这次简单的练习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定要自然放松。将你的双手轻握把手,双肘微弯,眼光放在前方约30呎外,但不要集中注意力在直线上,只要知道你在顺着这条线,不久之后你就会发觉自己走得十分稳定。
如何快速消除骑行疲劳!
  充足睡眠:睡眠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关键。运动者每天应保证8一9个小时的睡眠,使机体处于完全放松状态。
  通过按摩不但能促进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转换,因疲劳引起的神经调节紊乱消失,还可促进血液循环,加强局部血液供应,消除疲劳。按摩时以揉担为主,交替使用按压、扣折等手法,按摩可在运动结束后或晚上睡觉前进行。
  整理运动
  剧烈运动后骤然停止,会影响氧的补充和静脉血回流,使血压降低,引起不良反应。因此,运动后应做整理运动,动作缓慢、放松,使身体恢复。
  温水浴
  有刺激血管扩张,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消除疲劳的作用。温水浴的温度宜在40℃左右,每次15-20分钟。
  药物疗法
  使用维生素或天然药物,能有效调节人体生理机能,加速新陈代谢,补充能量,减少组织耗氧量,改善血液循环,补充肌肉营养。目前,常用药物有维生素B1、B12,维生素C、E、黄芪、刺五加:人参、冬虫夏草和花粉等。
  合理安排膳食
  疲劳时应注意补充能量和维生素,尤其是糖,维生素C及B1,应选吃富有营养和易于消化的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长途骑行的自我训练
介绍一位车友长途骑行的自我训练的经验贴,供车友借鉴.
摔车的技巧(转自淘宝社区)
典型的低姿势滑行:由於赛车手知道转弯时幅度过大而转过了头,无法使车子绕过旗竿,所以他让车子倾倒,抓紧後刹车,然後在完全控制之下把车甩到草地上。
  小心骨折:可完全张开手来防止摔落时造成的腕骨损伤或锁骨骨折,但一定要握紧拳头,手臂弯曲!千万不要用打直的手臂支撑落地。
  典型的测滚翻:“High Siding”是指转弯时,身体从外侧中国奇特女子风情录直通财富,一键直达探访中国的少数民族黄金周出境线路特辑翻越过车子。这位骑士在碰撞地面时,弯曲手臂及肩膀,然後在车子飞越他的头时,做翻滚直到没有被车子碰撞到的危险才停止。
  在高速时撞上障碍物,车手的心境马上会慢动作地往下沈。当经历了一辆又一辆车子飞越过身上的恐惧,喀吱作响的零件更加深了心中的害怕,而在遭撞击时,身上的每一根骨头嘎嘎作响,这种恐惧实在太过真实了!让骑士不禁要问:有可能为摔车做准备吗?练习简单的摔车可减少风险吗?虽然骑乘登山车经常会摔的人仰马翻,但如果我们都可以小心地学习在高速时如何减轻撞击地面时的力道或学习从高处柔软地落地,应该可以降低伤害与风险。以下就是我们试验过後,证明确实可行的几点技巧。
  技巧一:连车带人一起摔
  在大部分状况下,最好尽量地留在车上久一点,因为自行车不会感觉到痛,也比身体容易修理,所以利用车子做为保护自己的第一道防线,以抵挡树木、石头及其他自行车对身体的伤害。车子所撞到的每一样东西都会减缓车手翻滚速度,如果车手是有预警的摔车,而不是放弃一切地摔倒,受伤通常比较不严重。
  技巧二:利用惯性原理
  当BMX骑士飞跃到高空时,甩抛他们的车子,并做出美妙的姿势,总是令人赞赏不已!一旦不幸摔车时,脸撞倒地面上已经够糟了,若又让摔下来的车子砸到脸上,则後果一定惨不忍睹。所以,如果你不能安全降落或会向前翻过车手把时,一定要把车推开。
  在山崖边快摔离跑道时怎么办?如果脑筋转的够快,将车子推下崖边,反作用力会将你的身体弹回跑道。当然这是绝处逢生的一招,但是快速思考及物理的惯性原则可以救你一命。
  技巧三:采低姿势滑行
  当车子无法停下来时,锁死後轮,并转弯而让车子打横,会让车子滑出。这时用你内侧的脚在地上拖,做为支撑以取得稳定性。控制车手把使车子滑行在正确位置,故意让车身斜躺低姿势滑行可以防止你翻越过车手把,也可以阻止你掉下山崖。可在平坦且硬质的泥土上练习这项技巧。当车子在你身体底下滑行时,控制好车把,并尝试用你的内侧脚使滑行停之。
  技巧四:做测滚翻
  找一块软垫或一个沙坑,然後头朝下俯冲,用一侧肩膀打一个滚,最後用手停住。在第一个翻滚後,将重心转移到一侧,然後弯曲手臂,直到停下来为止。先在静止状态用慢跑速度做俯冲练习,动作熟练之後,可以让你在高速摔车时,保住一条小命。
  技巧五:握紧拳头,保护手腕
  手腕的腕骨是骑登山车最重要的部位,而它受伤时,也是最难治疗的。滑倒时如果把手张开,手腕会向後折,因而损伤腕骨,因此在碰撞到地面时,手要握拳,如此也可保护腕骨及手掌上的皮肉。最好是在测滚翻时能自动握拳。
  技巧六:保护锁骨谨防骨折
  你的锁骨无法承受推压的压力。基本上,他们像是防止肩膀下沈的绳子。如果从车上摔下来的时候,为了停止而完全伸直手臂,就会使锁骨骨折。你的手臂会将跌落的力量转移到你小小的锁骨,锁骨受压时就会像一根面包棒一样折断。然後你到医院就诊,花了好多钱之後才了解,锁骨骨折只能等它自行痊癒,就算痊癒之後,你的肩膀前方也会有一块凸起,十分不雅。为了避免折断锁骨,请详阅技巧4,勤练测滚翻技巧。
  技巧七:谨慎小心为上策
  想要受伤吗?那么试著在骑上陡坡时,让脚离开脚踏,然後夹住上管,在撞上树干时,你的身体会随著车把转圈,而脚便会甩动登山车摔在你的後脑袋瓜上。在你从陡坡上急速滑落而无法控制时,抓紧前後刹车,滑开一个脚踏,(最好是上坡侧,然後重心从座垫後方滑离自行车),此时,便能安全的跳离车子或者可以将车子倾倒作低姿势滑行直到安全为止。
[ 本帖最后由 云中子 于
00:51 编辑 ]
帖子精华快乐币
初中一年级, 积分 172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34 积分
帖子精华快乐币
初中一年级, 积分 172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34 积分
帖子精华快乐币
累落困落,喝红牛
帖子精华快乐币
初中三年级, 积分 347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65 积分
呵呵 云中子 强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晚上睡觉上半身出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