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否定观,在确立社会价值取向时应该扬什么?弃什么

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010-
今日:1530套总数:5885151套专访:3372部会员:401265位
当前位置:
& 2015届高考政治二轮专题提升课件:14 唯物辩证法
2015届高考政治二轮专题提升课件:14 唯物辩证法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通用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229次
资料类型:复习学案
文档大小:1.66M
所属点数: 0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命题领悟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发现,高考多以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创新为背景材料设置题目,考查辩证否定观的原理及方法论、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及方法论、创新的意义等知识。2015年备考应全面把握创新的哲学依据,从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特别是从辩证法的角度,要考虑到发展的实质、辩证否定观、辩证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命题探源] 原理内容 方法论 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①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抛弃旧的)
②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关注新的) 二十二、有关“唯物辩证法”的命题
设问模式 (1)结合材料分析某些做法(或现象)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2)结合材料,分析某些做法的唯物辩证法启示。 答题要素 (1)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 提示 原理+方法论+结合材料 ①联系观(相关原理、相应方法论、关键词句、进行结合)。②发展观(相关原理、相应方法论、关键词句、进行结合)。③矛盾观(相关原理、相应方法论、关键词句、进行结合)。④创新意识(相关原理、相应方法论、关键词句、进行结合)。 (2)某做法给我们的唯物辩证法启示。 提示 概括做法+原理及方法论+如何做 ①联系观角度(某做法、符合的原理及方法论、如何做)。②发展观角度(某做法、符合的原理及方法论、如何做)。③矛盾观角度(某做法、符合的原理及方法论、如何做)。④创新意识角度(某做法、符合的原理及方法论、如何做)。 [命题切入] 切入点八 辩证的否定观 9.(2014·济南模拟)2013年高校自主招生的主要对象是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这启示当代中学生应该 (  )
①怀疑一切,与时俱进 ②坚持辩证否定观,学会“扬弃”
③做到个人和社会的统一 ④敢于否定一切,善于打破旧观念
D.①④ 解析 本题考查辩证否定观、人生价值的实现。①④错误,不符合辩证的否定观,②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故选B。 答案 B 切入点九 树立创新意识 10.下图《独辟蹊径》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 A. 善于打破常规,勇于创新才能成就事业 B.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走向成功的前提 C.要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D.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解析 注意漫画的标题,独辟蹊径反映了敢于突破常规,敢于创新的精神。 答案 A 继续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热点点击
材料一 日,党的群众 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 部署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 近平强调,要充分运用第一批活动经验, 紧紧扭住反对“四风”,从群众最关心、 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 身利益的问题,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把改进作风成效落实到基层,真正让群众受益,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 习近平指出,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要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坚决反对“四风”,推动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 材料二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指导兰考县委常委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指出,作风建设是永恒课题,要标本兼治,经常抓、见常态,深入抓、见实效,持久抓、见长效,通过立破并举、扶正袪邪,不断巩固和扩大已经取得的成果,努力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全社会风气根本好转。 ?命题角度 1.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要充分运用第一批活动经验,紧紧扭住反对“四风”,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把改进作风成效落实到基层,真正让群众受益,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要求体现唯物史观的哪些道理? 提示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主张是自觉坚持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②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③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真正让群众受益,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表明党和国家领导人树立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价值观。 2.习近平同志指出:“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切实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政治问题,努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党的知识,谈谈党为什么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提示 ①这是由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决定的,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实践选择了党,所以党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②这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党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③这是党坚持和完善民主执政的需要。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掌好权,用好权。④这是贯彻党的“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要求党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创新预测
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 暨第二批部署会议在北京召开。据此回答1~2题。 1.习近平指出,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把改进作风成效落实到基层,真正让群众受益,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上述论断充分表明 (  )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 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A.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 材料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情怀,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也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党的执政地位,①②④符合题意。对人民负责是政府的基本原则,③错误。 答案 B 2.习近平指出,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要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坚决反对“四风”,推动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四个“进一步”的哲学依据是 (  )
A.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只要有事物的量变,就一定有事物的质变
C.发展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解析 四个“进一步”充分体现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C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与题意无关。 答案 C 3.习近平同志指出,作风问题都与公私问题有联系,都与公款、公权有关系。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上述要求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是 (  )
A.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B.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价值
C.在砥砺自我中真正走向成功
D.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实现人生价值 解析 材料主要启示我们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启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应该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B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与题意无关。 答案 B 4.现如今,一些贪污腐败的“高官”在
法庭辩护时极力追溯自己的“贡献”,
试图以过去的政绩为自己的腐败遮羞。
联系辩证法的相关道理,请你对这种
行为作出评价 (  )
A.要善于抓重点,认识到腐败的重要性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慎重对待腐败
C.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善于抓主流
D.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控制事物的量变 解析 这些官员既有贡献,也有腐败,但腐败是主流,C项符合题意。A、B两项与题意无关。D项“控制事物的量变”说法错误。 答案 C 5.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下列说法体现这一方法的是 (  )
A.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B.为官发财,应当两道
C.四面出击,全面突破
D.反腐要“老虎”“苍蝇”一起打 解析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主要强调实践的重要性,A与题意不符;“为官发财,应当两道”即做官与发财是两条不同的道路,既然做官就不要想发财了,显然,B也不合题意。C体现了全面的观点,但没有体现出重点论,故不选;“老虎”“苍蝇”一起打,既抓住了重点,又坚持了两点论,故选D。 答案 D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指出,201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统一领导,聚焦中心任务,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严明党的各项纪律,坚决克服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现象;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执纪监督,坚持不懈纠正“四风”;加大对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审查力量,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履职能力,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材料二 反腐倡廉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反腐倡廉必须两手抓,既要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监督机制,又要加强廉政教育,让官员们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拒腐防变重在强化内功。 (1)依据材料一,请分析中纪委对201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出部署的政治生活依据。 (2)分析材料二蕴含的辩证法观点。 答案 (1)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对201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出部署是由党的地位决定的。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反腐败工作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有利于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对201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出部署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有利于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④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体现了我们党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有利于完善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 (2)①反腐倡廉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体现了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②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反腐倡廉必须坚持两手抓,体现了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③主要矛盾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拒腐防变重在强化内功,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发展的趋势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发展的状态 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坚持适度原则 如何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 (1)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3)事物发展的途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4)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5)事物发展的原因——内因与外因的统一。(6)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命题切入] 切入点四 事物发展的状态、趋势 4.阅读下图,从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看,种子到幼苗的过程体现了 (  ) ①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③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绝对静止和相对运动的统一 ④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A.①②
D.②④ 解析 ①不符合题意。种子到幼苗的过程,是对旧事物既肯定又否定的过程,是“扬弃”,②应选。③错误,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种子到幼苗的过程,是从数量变化到性质变化的统一的过程,④应选。 答案 D 核心考点三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考情速查] 1.对下列关于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的表述进行判断 (1)矛盾的个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  )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22④) (2)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 (  ) (2013·广东高考,35D) (3)战争中的中日双方只有斗争性没有同一性。 (  ) (2013·重庆高考,11A) (4)矛盾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重要动力。 (  ) (2012·大纲全国卷,32①) (5)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  )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19④) (6)即使客观条件不变,主次矛盾也可能相互转化。 (  ) (2012·上海高考,28A) (7)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通过次要矛盾起作用。 (  ) (2012·上海高考,28B) 提示 (1)×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2)× 矛盾具有客观性,不能消除矛盾。 (3)×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4)×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5)×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6)× 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才可能相互转化。 (7)×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次要矛盾通过主要矛盾起作用。 2.主观题考查角度归纳
(1)建设长江经济带,川渝地区应如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2014·北京高考,40)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四川省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合理性。 (2014·四川高考,14)
(3)结合材料,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如何处理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39) (4)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阐明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2013·浙江高考,40) (5)根据材料,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就如何合理开发文化遗产提出两条建议,并说明其哲学依据。 (2013·山东高考,31) (6)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示范区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做法的正确性。 (2013·安徽高考,38) (7)材料中义利观的演变过程如何体现了矛盾观点? (2012·福建高考,39) 命题领悟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发现,该考点在考查时形式灵活,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较常见,在内容上侧重于考查矛盾观的原理和方法论。背景材料的选择上涉及多个方面,可以是漫画,可以是典故、诗句,也可结合社会热点材料进行设置。2015年备考应全面把握矛盾观,要从多个方面对矛盾观的知识进行理解,包括矛盾的含义、基本属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 [命题探源] 原理内容 方法论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地看问题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的始终 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寻找正确方法解决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①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②相互转化。二者在不同场合下可以相互转化 要坚持从个性到共性,再从共性到个性的认知秩序。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主次矛盾的关系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二十一、有关“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命题 设问模式 (1)结合材料,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或用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分析XX和XX的关系。 (2)材料体现了矛盾分析法的哪些内容?上述做法是如何坚持矛盾分析法的? 答题要素 (1)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XX和XX的关系。 提示 原理内容+具体关系+如何做 ①原理内容(对立统一;既有区别,又有联系)。②具体关系(具体表述二者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③如何做(两者并重,既要……又要……)。 (2)材料是如何体现矛盾分析法的? 提示 原理+方法论+关键词句+结合材料 ①矛盾的含义(对立统一、一分为二、结合材料)。②矛盾具有普遍性(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正确对待矛盾、结合材料)。③矛盾具有特殊性(含义和表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材料)。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共性与个性、结合材料)。⑤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地位、作用、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学会统筹兼顾,不忽视次要矛盾,结合材料)。⑥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地位、作用,看问题既要抓主流,又不能忽视支流,结合材料)。⑦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结合材料)。 [命题切入] 切入点五 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 6.(2014·浙江宁波十校联考)下列选项中,与漫画所蕴含的哲学寓意最切合的是
A.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B.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C.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D.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解析 根据漫画可知,脱离了鱼缸约束的鱼,伤及了自身,这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A观点的哲学寓意是: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A与题干要求不符,故排除。B观点的哲学寓意是:要看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与题干要求相符合。C观点的哲学寓意是: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准备。C与题干要求不符,故排除。D观点的哲学寓意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D与题干要求不符,故排除。应选B。 答案 B 切入点六 区分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 7.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反腐败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这启示我们要 (  )
①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②在矛盾的普遍性指导下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③学会抓主流,把握事物的本质 
④抓住主要矛盾,同时兼顾次要矛盾
D.①③ 解析 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道理,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体现了不忽视次要矛盾的道理。 答案 A 【提分技巧】 关键词法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主要矛盾多用重点、关键、中心、主导、重中之重、主题、第一要务等词语。矛盾的主要方面多用主流、主体、性质、方向、大局、总的来看、利弊、本质等词语。 切入点七 矛盾分析法 8.前几年,深圳某企业集团为了扩大经营规模和实行多元化经营,大量铺摊设点,收购兼并,什么赚钱干什么,结果造成企业亏损严重,负债累累。经过分析,该集团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投资过于分散,没有一个主导方向,认识到企业需要一定的经营规模,但是更要讲规模的有效性。从2011年春季开始,该集团明确了主导产品和产业,以抓“大项目”(骨干企业)为突破口,加强了对在建项目的投入和整顿,组建了技术中心和系统工程部,强化了技术研究与开发。 同时,从集团整体发展战略出发,对于虽然盈利但对集团整体发展战略帮助不大的资产或企业,通过合并、股权转让、破产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和剥离,缩小管理跨度。近年来,该集团迅速发展。 该企业集团在实行多元化经营和规模经营过程中是怎样坚持矛盾分析方法的? 答案 (1)矛盾具有普遍性,坚持两点论、两分法。该企业集团在盲目扩大经营规模导致严重亏损的情况下,既认识到企业经营规模和多元化经营的重要性,又不盲目贪大求全,正确认识了企业经营的规模和多元化经营之间的辩证关系。 (2)矛盾具有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该企业集团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对企业资产进行具体分析,全面了解各类资产对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作用,并区别不同情况,分别采取合并、股权转让、破产等不同方法进行处理,盘活了企业资产。 (3)主要矛盾居于支配地位,决定企业发展进程,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在失败面前该集团认识到失败的原因在于企业没有一个主导方向,即忽视了主要矛盾、中心环节。在以后的经营中,该集团注重抓重点,围绕企业的骨干业务,开展多元化经营,做到了两点中有重点。 核心考点四 辩证的否定观 [考情速查] 1.对下列关于辩证的否定观的表述进行判断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之间相互的否定。 (  )
(2013·广东高考,34③)
(2)发展的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 (  )
(2012·天津高考,3④) (3)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创新思维的源泉。 (  ) (2012·大纲全国卷,30①) (4)制度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  ) (2010·江苏高考,31A) (5)理论创新决定实践创新。 (  ) (2010·江苏高考,31B) 提示 (1)×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不是事物之间相互的否定。 (2)× 发展是辩证否定的发展,实质是“扬弃”。 (3)× 实践是创新思维的源泉。 (4)×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5)× 实践创新决定理论创新。 2.主观题考查角度归纳
(1)我国现在已成为汽车生产大国,但还远未成为汽车强国。要从汽车生产大国成为汽车强国,创新是关键。请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予以说明。 (2013·天津高考,14)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为什么科研人员能够成功开发龙脑。 (2012·全国高考,39) (3)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需要坚持的方法论原则。 (2012·安徽高考,38) (4)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创作过程如何体现辩证否定的实质? (2011·浙江高考,40) 构建知识网络 突破核心考点 链接社会热点
考点分析 高考趋向 1.偶考点:系统优化的方法、形而上学的观点。 2.常考点: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发展的实质,矛盾的基本属性。 3.高频考点: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发展的趋势和状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的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1.命题内容:联系的特点;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在高考中所占比例较大。 2.考查形式:比较灵活,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考查都较多,且比重呈上升趋势。 助记小窍门
一条主线: 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又是普遍联系的、充满矛盾的 一大对立: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三个方面: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三大观点: 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 一种意识: 创新意识 核心考点一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考情速查] 1.对下列关于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表述进行判断
(1)事物联系是创造出来的。 (  ) (2014·安徽文综,10③)
(2)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  )
(2012·江苏高考,30A) (3)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 (  ) (2013·山东高考,24C) (4)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 (  ) (2013·江苏高考,28C) (5)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 (  ) (2012·北京高考,24④) (6)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  ) (2013·广东高考,33B) 提示 (1)× 联系是客观的。 (2)× 联系具有条件性,并非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3)× 实践不能割断联系,联系具有客观性。 (4)× 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5)× 整体功能不是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 (6)× 关键部分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2.主观题考查角度归纳
(1)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说明每一个中国公民都要用自身的正能量为国家形象增光添彩。 (2014·江苏高考,34)
(2)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将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阐释材料蕴含的唯物辩证法观点。 (2012·山东高考,30)
(3)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经济增长是一个系统工程,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说明怎样实现这一目标。 (2011·天津高考,12) 命题领悟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发现,高考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对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的理解和运用。2015年备考应牢牢把握联系的特征及方法论、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系统与要素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命题探源] 原理内容 方法论 联系的 普遍性 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坚持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的观点 联系的 客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联系的 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整体与 部分的 关系 ①相互区别: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②相互联系: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特别是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系统优化方法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的特征 第一,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第二,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重视整体的功能;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二十、有关“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命题 设问模式 (1)材料体现了联系观的哪些知识? (2)请运用联系的有关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 (3)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分析XX和XX的关系。
答题要素 (1)体现了联系观的哪些知识? 提示 原理+方法论+结合材料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结合材料)。②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我们不割裂联系、不臆造联系,可以建立新的联系,结合材料)。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结合材料)。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的地位作用,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关键部分的重要性,要求我们重视局部)。⑤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特征、要求,结合材料)。 (2)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分析XX和XX的关系。 提示 总的关系+具体关系+方法论+结合材料 ①总的关系(辩证统一)。②具体关系(区别:含义不同,地位不同;联系)。③方法论(树立全局观念,重视局部的发展)。④结合材料。 [命题切入] 切入点一 联系的特征 1.下图漫画中某公司招聘人员的说法 (  ) A.体现了联系的多样性 
B.忽视了联系的普遍性 C.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D.表明了联系的条件性 解析 该公司招聘人员的说法属于主观臆造联系,招聘人才应该看应聘人员的能力与本公司的实际要求是否相符,而不是人的属相。只有C符合题意。 答案 C 【提分技巧】 区分联系的特征 联系的普遍性强调的是不存在孤立的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强调的是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多样性强调的是联系具有不同的形式。 切入点二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2.读漫画《团队合作》(下图),K人的离开给我们的启示 (  )
A.部分具有决定作用,要调动其积极性
B.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积累
C.整体具有统率功能,要树立大局意识
D.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要利用有利条件 解析 A错误,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B错误,量变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K人的离开是因为没有树立大局意识,故C符合题意。 答案 C 切入点三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2014·浙江杭州一模)为创建浙江省特色学校,某校加强课程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耐心细致做好家长和学生思想工作,全面协调课程改革与学校管理的关系。该校的做法
①运用了科学的系统优化方法 ②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③看到了前途是光明的,准备走曲折的道路 ④强调了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
D.②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只有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才能取得预期效果,②说法太绝对。当各个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当各个部分以无序的结构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故④的错误。应选C。 答案 C 4.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必须抓住和用好的重要战略机遇。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注意解决好一系列相关问题。如城镇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功能问题,缺乏产业支撑和服务配套,转移到城镇的农民的就业和生计就难以保障;城镇化的速度和城市规模问题,城镇化速度并不是越快越好,城市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要考虑城市承载能力,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问题,走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说明我国应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答案 (1)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地看问题。推进城镇化建设,要搞好产业支撑和服务配套,走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 (2)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要注意分析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推进城镇化建设,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合理的城镇化目标,确定合理的城市规模。 (3)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乡统筹,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核心考点二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考情速查] 1.对下列关于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表述进行判断
(1)善、恶的积累必导致相应的质变。 (  ) (2014·浙江文综,27④)
(2)发展就是曲折的运动。 (  ) (2012·上海高考,19A) (3)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 (  ) (2012·天津高考,3③) (4)事物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 (  ) (2012·福建高考,36②) (5)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  ) (2012·江苏高考,31A) (6)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是战争发展过程中的质变。 (  ) (2013·重庆高考,11B) 提示 (1)× 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善、恶的积累不一定会导致相应的质变。 (2)×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3)×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是前进与上升。 (4)× 量变与质变有本质区别。 (5)× 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并不是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6)× 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是战争发展过程中的量变。 2.主观题考查角度归纳
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发展的观点,分析说明欧美国家从“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走的是怎样的发展道路。 (2013·江苏高考,37) 命题领悟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发现,高考多以选择题的形式,以典故、诗句、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挫折等设置题目考查发展的实质、趋势、状态等知识点。2015年备考应全面把握发展观,要从发展的普遍性、实质、趋势、状态、规律、动力等方面对发展观进行全面掌握。 [命题探源] 原理内容 方法论 发展的普遍性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发展具有普遍性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静止地看问题 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构建知识网络 突破核心考点 链接社会热点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并提供证据(),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 2016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