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大家一个问题.横拍握拍方法深握还是浅握

【乒乓知识】横拍“深握、浅握”的选择
乒乓球兴趣部落
点击上方“乒乓球兴趣部落” 可以订阅!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获取乒乓资讯
横拍握拍看似简单,但在实战中有些方面还是要注意的。
不考虑正手利、反手利的话,横拍握拍大体可以分为深握和浅握。关于是该“深握”还是该“浅握”,大家往往争得不可开交。
我这说的“深、浅”是以虎口和拍肩之间的距离来衡量,即虎口紧贴拍肩为深握(虎口轻贴拍肩又可称为“标准握拍”),虎口远离拍肩为浅握。
一般来说,我这说的”深握”和”浅握”,是在”标准握拍”的基础上调整虎口和拍肩之间的距离,但在实战中往往会见到比较极端的做法,比如邓亚萍握拍时中指几乎是顶住拍肩,而有的运动员又采取了很夸张的浅握,即虎口和拍肩之间距离很离谱,比如佩尔森。
我根据自己的体会,尝试从击球时“是以撞击为主还是以摩擦为主”这个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
一、偏重弧圈打法
如果击球时摩擦较多,即大家常说的弧快打法,采用深握还是浅握,要根据你自己的现有水平,具体而言就是:
初级阶段,这个时候动作还没很好定型,我个人建议采取标准握拍(即虎口轻贴拍肩)甚至“深握”,目的是为了保证击球瞬间“手腕相对固定”。
高级阶段,这个时候整体基本定型,我个人建议可以采用“浅握”,目的是发挥击球瞬间手腕的“鞭甩”力量。
在这有必要说明一下:之所以有的教练说手腕固定不发力,而有的教练又说手腕要发力,是因为教学针对的对象不同,如果身体动作不协调、整体动作没定型,那么过多强调手腕发力肯定不对;如果动作定型之后,为了增加弧圈球威力,就需要发挥手腕的鞭打式发力效果,这一点专业运动员运用得更合理。
二、两面异质(一般是反手颗粒胶)
我个人建议标准握拍偏向于深握,目的是保证击球时手腕固定、发力集中。
原因就是和反胶不同的是,颗粒胶摩擦系数低,如果击球时手腕过于灵活,容易出现手腕发力不集中、失误增多等情况。
这一点从职业运动员身上也能得到验证,采用深握球拍最明显的是邓亚萍和王涛,而这两位都是两面异质球拍。
综上,究竟是采用“深握”还是“浅握”,在实战中你要考虑很多因素,诸如是否符合自己的打法特征、是利于正手击球还是利于反手击球、是否利于正反手击球的转换等等。而我根据自己的体会在这提供这么一个思路:你击球瞬间是以撞击为主还是以摩擦为主,或者说是要考虑手腕的相对固定还是手腕的鞭甩力量。根据这个思路,我提出了上面的个人看法,仅供参考,同时也请各位发表自己的观点。
点击“ 阅读原文”,逛逛部落微店吧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乒乓球横板握拍时,一定要让虎口正对拍柄(肩)中间吗?因为我(右手)总是食指贴拍更紧,大拇指往顺时针方向偏移的多些。也曾试着正中间握法,老觉着打球硬邦邦的,小臂用劲不自如。请高手指点。谢谢!
横拍握法的特点是照顾的面积比直拍大,攻求和削球时握拍的手法变化不大;反手攻球不受身体阻碍,便于发力;削球时用力方便,易于发挥手臂的力量和掌握旋转的变化。但在还击左右两边来球时,需要转动拍面,动作大,影响摆臂速度;攻直线球时,动作明显易被对方识破;台内正手攻球也较难掌握。
具体你可以看看这个
其他答案(共4个回答)
横拍握拍法
   横拍攻击型(包括快攻和弧圈两种)和防守型(包括削、攻结合)的握拍方法基本相同。但可分为浅握和深握两种。
   浅握以中指、无名指、小指自然地握住拍柄,拇指在球拍的正面轻贴在中指旁边,食指自然伸直斜放于球拍的背面,虎口轻微贴拍。深握与浅握的握法基本相同,但虎口紧贴球拍。这两种握法,正手攻球时食指要用点力,也可将食指往上移动一些帮...
级别:学弟
12月14日 13:57
横拍握拍法
   横拍攻击型(包括快攻和弧圈两种)和防守型(包括削、攻结合)的握拍方法基本相同。但可分为浅握和深握两种。
   浅握以中指、无名指、小指自然地握住拍柄,拇指在球拍的正面轻贴在中指旁边,食指自然伸直斜放于球拍的背面,虎口轻微贴拍。深握与浅握的握法基本相同,但虎口紧贴球拍。这两种握法,正手攻球时食指要用点力,也可将食指往上移动一些帮助压拍。反手攻球或快拨时,拇指要用点力,也可用拇指往上移动一些帮助压拍。正、反手削球时,手指基本不动。
   浅握的优点是握拍较松,手腕灵活,对台内球的处理方法较多,既可用拉,也可用”撇”、“摆短”等方法回击。进攻时,对低球起板较容易。左右结合较灵活协调。削球、搓球,发球时,搞旋转变化动作小,对方不易判断,缺点是攻击时,上臂、前臂的力量较难全部集中到手腕上,因而发力略受影响。削球时,因手腕较活,拍形不易固定,特别是削弧圈球较难控制。
   深握的优点是握拍较紧,拍形比较固定。进攻时上臂、前臂的力量能集中到手腕上,发力比较集中。拉高吊、前冲弧圈球比较转、凶,扣杀球比较有力.弧圈球比较好控制,加转削球有力,旋转强。缺点是由于握法紧,手腕不够灵活.对攻时左右结合的灵活性稍差一些.处理台内球比较困难.正手贴身球比较难打.削球时对中路靠右的短球比较难处理.削转与不转球动作差别较明显,易被对方识破.
楼主,我来回答一下你的问题。
楼上这位说的虽然已经很清楚了,但我想纠正几点。
楼上这位说的浅握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浅握”,应该算是“中握”。真正意义上的浅握,虎口距离拍缘较远,这种握拍方式握拍比较松,正反手灵活,尤其过去倒拍打法的球多为此种握拍方法。但有的比有失,由于握拍过于灵活,在发力的时候不能集中,故此不适合进攻性运动员,多为削球运动员选择。
中握,也就是楼上那位仁兄说的——以中指、无名指、小指自然地握住拍柄,拇指在球拍的正面轻贴在中指旁边,食指自然伸直斜放于球拍的背面,虎口轻微贴拍。这种握法既保证了手腕的灵活,又兼顾了进攻中的集中发力,故此为国际很多球员,尤其是一些著名运动员选用。 [
详见下图: 王励勤的握拍方法
深握,与浅握的握法基本相同,但虎口紧贴球拍。这种握拍方式能保证很好的发力,但手腕受到一定的制约,在正反手衔接过程中比较困难,尤其台内球回击时变化受到很大限制。
另外,对于握拍方式,建议一下几点:
(一) 无论哪种握法,握拍都不应过紧或过松。过紧会使手腕僵硬,影响发力时的手腕动作,过松则影响击球力量和击球的准确性。
(二) 握拍不宜太浅。直握时,食指和拇指构成的钳形不能过大或过小,以免影响手腕动作的灵活性。
(三) 在变换击球的拍面、调节拍面角度时,要充分利用手指的作用。
(四) 不应经常变化握拍方法,否则会影响打法类型及风格的形成,尤其是初学者,更应注意。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建议,希望能给楼主一点启示。
随时欢迎广大球友骚扰。我的 。
[ 图片: 王励勤的握拍方式
横拍握拍法
   横拍攻击型(包括快攻和弧圈两种)和防守型(包括削、攻结合)的握拍方法基本相同。但可分为浅握和深握两种。
   浅握以中指、无名指、小指自然地握住拍柄,拇指在球拍的正面轻贴在中指旁边,食指自然伸直斜放于球拍的背面,虎口轻微贴拍。深握与浅握的握法基本相同,但虎口紧贴球拍。这两种握法,正手攻球时食指要用点力,也可将食指往上移动一些帮助压拍。反手攻球或快拨时,拇指要用点力,也可用拇指往上移动一些帮助压拍。正、反手削球时,手指基本不动。
   浅握的优点是握拍较松,手腕灵活,对台内球的处理方法较多,既可用拉,也可用”撇”、“摆短”等方法回击。进攻时,对低球起板较容易。左右结合较灵活协调。削球、搓球,发球时,搞旋转变化动作小,对方不易判断,缺点是攻击时,上臂、前臂的力量较难全部集中到手腕上,因而发力略受影响。削球时,因手腕较活,拍形不易固定,特别是削弧圈球较难控制。
   深握的优点是握拍较紧,拍形比较固定。进攻时上臂、前臂的力量能集中到手腕上,发力比较集中。拉高吊、前冲弧圈球比较转、凶,扣杀球比较有力.弧圈球比较好控制,加转削球有力,旋转强。缺点是由于握法紧,手腕不够灵活.对攻时左右结合的灵活性稍差一些.处理台内球比较困难.正手贴身球比较难打.削球时对中路靠右的短球比较难处理.削转与不转球动作差别较明显,易被对方识破.
楼主,我来回答一下你的问题。
首先,从客观条件分析,您的拍子有可能是新的,或者没有磨拍子边,这样握得时间长了就会出现磨手的情况;另外,还有可能是兄弟握拍子握得太...
正手扣杀动作要点如下:
  (1)站位视来球长短而定,来球较短,站位靠近球台,来球较长,应稍向后移位。
  (2)整个手臂应随腰的转动而向后引拍,适当加大引拍距...
乒乓球握拍方法分直拍握法和横拍握法两种,不同的握法各有其优点,从而产 生各种不同的打法。
一、直拍握法
直拍握法的特点是正反手都用球拍的同一拍面击球,出手快,正...
自己选择得心应手的乒乓球拍不仅是每一运动员,而且是每个乒乓球爱好者追求的愿望.在乒乓球竞技运动中,融速度与旋转为一体的快攻与弧圈进攻技术已成为当前的主流.这是因...
对于直板横拉横打的具体练习方法,请参阅已解决问题里面的一篇关于横打的文章“乒乓球的学问”,那里有国家队吴敬平教练专门关于直板横打的教学心得。链接地址“
关于直板...
答: 室外乒乓球台必须经的起太阳晒,经的起风干,经的起雨淋,总而言之要经的起大自然的各种考验,而符合这样的条件的不能是普通的材料,目前只有SMC材质符合这样的要求。S...
答: 最权威的信息需电询体委或乒协。
答: 乒乓球运动的起源与网球有着密切的联系,乒乓球运动英文名为Table Tennis即为桌上网球。乒乓球运动于十九世纪末起源于英国,流行于欧洲。据记载:大约在19世...
答: 我觉得有一种积极的影响,会让我们做事情的时候更有干劲
答: 乒乓球运动的起源与网球有着密切的联系,乒乓球运动英文名为Table Tennis即为桌上网球。乒乓球运动于十九世纪末起源于英国,流行于欧洲。据记载:大约在19世...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乒乓球横拍打法中深握和浅握可以相互转换吗_百度知道
乒乓球横拍打法中深握和浅握可以相互转换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规则上是允许的,实际上转换的意义不大,通常深握或浅握主要是由于个人习惯造成的,两者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技术优劣势,当然前提是深握和浅握两种握拍的手法都在合理的范围内,过于浅握和过于深握本身就是错误的,手指与球拍的位置相对固定,对打球的手感是有好处的。倒是轻微的正手利和反手利的握法的调节在某些教练要求的技术框架下是允许的,
采纳率:86%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横拍握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