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练好练舞蹈基本功功但又想上台这么办

语文老师要练好四项基本功
《致语文老师》读书笔记06
语文老师要练好四项基本功
教师是一份职业,教学则是一项技术活。余老师认为,一个老师若能练好业务上的四项基本功,便可以自信地站在讲台上。这四项“基本功”是:
练好研读教材的基本功
练好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手法的基本功
练好作文指导教学的基本功
练好科学地指导学生复习应考的基本功
余老说,研读教材的基本功,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是一辈子从事语文教学的基础。细读此语,有如晴空雷鸣,惊人觉醒。我们想不起是从何时起,开始放弃了自己“裸读”教材,自解文本。习惯于左手教材,右手教参和教案精编,中间放着备课笔记,然后,这本看看,那本翻翻,不停地摘录抄写,组合成一篇篇我们的教学设计。有了网络,百度、复制、粘贴、打印,不用写字,方便快捷,写教学设计的效率更快了。时间久了,我们忽然觉得,离了教参和他人的教案集,离了网络搜索,我们都不敢、不会备课了。自我的思考力在萎缩,我们在课堂上重复着别人的认知和看法,人云亦云的思维学习方式再传给学生,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呀。各类教学教参资料对于初入行的老师,有一定的示范指导帮助的作用。如果因此养成一种依赖思维和懒惰学习习惯,钻进去再也走不出来,我们和学生便会成了井底之蛙。所以,扪心自问,放一篇文章在面前,不看任何参考资料,我们能独立准确地解读文本并写出象样的教学设计来吗?这个挑战,让人有点心虚呀!
研读教材,并不是把教材或某篇文章反复读几遍那么简单。
首先,要有心理上的准备。心要静,要甘于勤苦,要有课前独立研读教材是课堂教学成功前提的意识,还要有耐心,不是为了写教学设计才要独立研讨教材,而是只有独立读懂了教材,才能写好教学设计。
其次,要学会余老的方法。不同的教师,个人专业基础和领悟能力有不同,摸索掌握有效的方法,可以让我们更规范准确地研读教材。“精读、深读、细读、领会、体味”是研读的方法,“选点、铺面”、“文字学、语言学、美学、哲学、社会学”等是研读的角度。研讨时,要求细、求深、求透,做到了,便能发现教材字里行间的深刻奇美和深藏的独特味道。有了这个深读和体悟的过程,教学中便可以深入浅出,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我们常被“教什么”和“怎么教”哪个更重要折腾的要命。一开始,少有人关注“教什么”,教材在那儿,还有教参教辅资料,考试内容界定课内文本,做先生的不是傻子,谁不懂“教什么”呀。后来,改革了,“教材不过是个例子”,是用来习得方法和能力的例子,考试考课外文本了。一考出大问题了,老师也慌了。于是乎,我们一线老师在专家引领下,进入教学方法技巧大补的阶段,“怎么教”?针对语文教学
“少慢差费”现状,全国上下展开了“多快好省”的教学方法大探讨,各家流派模式轮番上场,甚至有了神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仿佛坐了摩天轮,快速转了一圈后,头晕目眩,不知道哪个模式和方法是适合自己的。走不出困境,语文教学仍让人诟病。于是乎,我们在失落中开始反思,一反思又回到了原点,原来,我们跟着别人屁股后面拼命向前追赶,跑着跑着竟忘了自己最初出发的目的是什么?这一顿悟代价不小,但很快成了共识,以至于,所有关于语文教学的讲座、评课、研讨等,都会听到“如何确定有效的文本教学内容”,原来,我们一直没弄懂“教什么”呀!回顾一圈,我们感慨呀!没有哪门学科像咱们语文学科那么“难教”,那么容易“瞎折腾”。
余老说,“教什么”与“怎么教”同等重要。我们想想道理并不难懂呀!为什么会在改革中绕圈呢?是专家太精,还是我们太蠢呢?“教什么”,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余老研读教材的基本功重视的就是“教什么”;“怎么教”仍需要虚心学习。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二个基本功。余老认为:研究“怎么教”,是与时俱进的做法,就是研究“教学手法”。“教学手法”就是让课堂教学在某一细节、某一步骤方面能够具有文趣、具有情味、具有美感、具有诗意的教学技巧和方法。“教学手法”可以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学手法丰富娴熟的老师,他的课堂是“生动的、艺术的、有效的”。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可以从学用基本的
“教学手法”来磨炼语文教学基本功。如“朗读手法、学法手法、讨论手法、赏析手法、讲析手法”等,每个基本方法都值得我们去探究、实践、归类、总结。所有的“教学手法”使用的出发点是“有利于、有益于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的规律”。所有的“教学手法”的设计要体现“诗意”,即“教学设计的艺术”。如此,训练好“多种教学手法”的基本功,我们的课堂会“多知、多智、多趣、多美、多质”。
余老师对作文教学现状有精确的概括:
“中学的作文教学面临两个大问题。一是教材上基本没有指导文字,二是教学手法单调。可以说,大面积上的作文教学,基本上没有像样的‘指导’。我所说的‘指导’,是写作技能和构思方法的指导。”
余老认为,作文教学弱在教师备课不精致、提炼不到位、指导不得力。所以,语文教师应该也必须练好作文指导教学的基本功。原因分析准确,要求也没错。可是,改变作文教学现状,仅期望一线教师的努力远远不够的。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压力且不谈,就普通语文教师一人带两班,教学任务繁重,期望他们大有作为,要求太高了。作文是块硬骨头,我们的专家应该课程和教材编辑及设计上有所作为。当然,一线教师跟随像余老这样的实干专家学习,掌握作文教学最重要的基本功“能够精选范文,提炼规律,指导到位”,这主动学习实践是非常有意义的。
余老师说的第四个基本功“科学地指导学生复习应考”,我们平时少有关注。表现在,更多地关注考试的分数,很少用心对有效复习的内容和方法的探究。对“有效检测”研究也是更多停留在口头上。要远离“题海战术”,又能出应试成绩,余老的“考试研究”,讲究“磨炼”三点:一是如何精于考试提炼,二是如何善于训练指导,三是如何巧于计划安排。
以上四种基本功,每位教师要一辈子练习。
(未完待续)……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的位置: &
练好写作基本功
优质期刊推荐馆藏&15649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练舞蹈基本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