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晋级职称教育叙事职称非学历教育信息应该填写什么内容?

E《中小学中专技校教师申报评审职称情况一览表》;说明:;使用个人申报软件填写;提示:打印A4页面时的设置方法;(1)个人申报软件内容填好后点击“打印”-出现“;(2)点击窗口右上方的“打印机设置”-出现“打印;安装好个人申报系统后,双击打开,选择“中小学中专;个人申报信息分七部分,依次为基本信息、工作经历、;(一)基本信息;(1)姓名、性别与《评审表》一致;
E 《中小学中专技校教师申报评审职称情况一览表》
使用个人申报软件填写。审核无误后,打印(或A4页面扩印)出A3页面的原件1份,相关人员及校长签字后,复印4份(A3页面);然后在5份A3页面的一览表的“单位盖章”处加盖学校盖章(5份都要显示学校红色印章)。镇街小学的校长签字、盖章同《山东省中小学中专技校教师职称评审表》之十。
提示:打印A4页面时的设置方法
(1)个人申报软件 内容填好后 点击“打印”-出现“打印中小学、中专、技校教师打印”窗口-选择“A4纸”。
(2)点击窗口右上方的“打印机设置”-出现“打印机设置”小窗口-点击“设置”-弹出“Printer
Setup”窗口-点击右下方的“Setup…”-弹出打印机属性对话框(不同打印机显示窗口名称不一样)DD选择“方向(T)”中的“横向”――再依次点击三个活动窗口的“确定”-“OK”-“确定”,即可。
安装好个人申报系统后,双击打开,选择“中小学中专技校教师申报”,弹出申报窗口: (系统自动安装有使用说明:“开始”-“程序”-“个人申报系统”-“使用说明”,其中有较详细的软件安装、使用说明,“录入说明”请查看“三、中小学、中专、技校校师申报”)
个人申报信息分七部分,依次为基本信息、工作经历、工作成绩、成果奖励、论文作品、公开课、教育教学。填写要求:
(一)基本信息
(1)姓名、性别与《评审表》一致;出生年月格式:;年龄自动生成。
(2)身份证号码:必须填写18位的身份证号码,15位身份证号码可通过网络查询生成。
(3)工作单位:最多19个汉字,填写参评人员单位的全称(与《评审表》封面填写一致);填表时间自动生成。
(4)拟申报等级-拟申报系列(专业)-拟申报资格
需依次选择其下拉菜单中的相应选项:
参评高级教师的,先在“拟申报等级”中选中“副高级”,“拟申报系列(专业)”自动产生6个下拉菜单选项:中专教师、技校教师、中小学教师(高中组)、中小学教师(职教组)、中小学教师(初中组)、中小学教师(小学组),请选择相应学段的系列(专业)。各学校均应选择中小学教师(**组)。选中好后,“拟申报资格”自动产生1个选项:高级教师,选中即可。
参评一级教师的,先在“拟申报等级”中选中“中级”,“拟申报系列(专业)”自动产生6个下拉菜单选项:中专教师、技校教师、中小学教师(高中组)、中小学教师(职教组)、中小学教师(初中组)、中小学教师(小学组),请选择相应学段的系列(专业)。选中好后,“拟申报资格”自动产生1个选项:一级教师,选中即可。
(5)学校所在地:城区学校选“城市”,镇政府驻地学校选“乡镇”,其他学校选“农村”。
(6)学历情况:
“第一学历、中间学历、最高学历”从下拉菜单中选择相应选项。无“中间学历”的可不填写(或选取“学历”选项中的空行)。最高学历与第一学历相同的也要求填写。
“学位”从下拉菜单中选择相应选项,没有的选择“无”。
“毕业时间”按照毕业证书时间填写,格式(时间格式),如:
“毕业院校”最多12个汉字,专业最多10个汉字。
(7)“现专业技术职称”从下拉菜单中选择相应选项;“二级教师”在下拉菜单的中间部分,“一级教师”在靠下方的部分。
“获得资格时间”填写现聘任在岗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获得时间(即评审简表或评审表上的“*年*月*日起有效”的时间或是最后人事部门盖章落款时间),时间格式;
“起始聘任时间”填写首次聘任该职称的时间,一般应与提供的第一个聘书的聘任时间要一致,一般为**年9月1日。
“聘任年限”是指单位聘任现职务的累计时间,按照整年计算,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8)现任行政职务:最多5个汉字,没有的无须填写。
“参加工作时间”与评审表要一致。
“晋升方式”选择“正常晋升”。
(9)“专业组”从下拉菜单中选择相应学科。
“所从事专业”填写格式“学段+学科”,如,学前教育,小学语文、初中数学、高中英语、职校计算机,等。
“从事本专业年限”指本人实际从事所申报评审系列的专业技术工作周年数,不满一周年的部分不计入专业工作年限,中间间断的,扣除间断时间累计计算。
(10)“任教学科”填写一般同“所从事专业”,最多5个汉字,必须填写;
“班主任工作年限”必须据实填写。
“教师资格证书”编号是18位的。
(11)“外语是否免试”:不要选择下拉菜单中的选项。
“计算机 是否免试”选择“是”或“否”,选择“否”的,在相应的“计算机高级”或“计算机中级”中选择“合格”。
(12)“任现职以来各年度考核结果”:录入时,相邻年度要横着填,与《评审表》填写一致。以原始档案材料为准(所提供的年度考核表原件或加盖干部档案管理单位公章的复印件),任职年限较长的可选择考核为“优秀”的年份填写,年份填写时可以不连续,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超过6个的可在“主要工作业绩”栏目及业务总结明显位置中注明,并提交任现职以来的各年度考核表。任职年限不足6年的,只填写相应任职年限的考核结果。 任期届满考核结果:2011年、2012年年度考核有一个优秀,即可填“优秀”;否则,填“合格”。 本部分中的,聘任年限、从事本专业年限、教师资格证编号、班主任年限,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二)工作经历
单击工具栏中“工作经历”按钮,系统进入“工作经历”录入界面。点击“添加”按钮,按格式要求录入,最多不能超过9行。
“年”4位、“月”2位数字;最后一行的后面的“年”、“月”要空着不填。
工作单位和专业技术职务之间,要用斜杠“/”隔开。
按起止年月连续填写,不得间断;如,02.08,06.12,2007.01~
。其中,技术职务由员级到助级、中级的历次晋升要分段填写清楚(工作单位变更的,也应分段填写清楚;若工作单位变更较多,可以适当合并填写)。“无职称期间”一般写**(学科)教师;“员级”填写“学科+三级教师”,“助级、中级”填写“学科+职称”。例如
蓬莱市郝斌中学/数学教师
蓬莱市郝斌中学/数学二级教师
蓬莱市郝斌中学/数学一级教师
蓬莱市实验中学/数学一级教师
(三)工作成绩
单击工具栏中“工作成绩”按钮,系统进入“工作成绩”录入界面。
录入“工作成绩”时,最多不能超过15行。注意段落前空两格。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超过6个的,可在本栏目明显位置中注明。
(四)成果奖励
单击工具栏中“成果奖励”按钮,系统进入“成果奖励”录入界面。
单击“增加”按钮,用户即可根据页面提示依次录入成果奖励的时间、项目、等级、位次、批准机关和奖励成果摘要,最多填写3条。
填写要求:
1、项目栏填写:奖励名称:xxxxxx
课件名称:xxxxxx
成果名称:xxxxxx
2、等级栏填写:几等奖(没有的无须填写),用汉字表述;
3、位次栏填写:几分之几 如:1/3(没有的无须填写;奖励无需填写位次);
4、批准机关栏填写:发证机关的全称。
5、核心提纲、解决问题和效果:主要针对“科研成果”(或课件)而言的
注:论文获奖,一律不得填在此处。
(五)论文作品
单击工具栏中的“论文作品”,进入“论文作品”录入界面。
单击“增加”按钮,用户即可根据页面提示依次录入发表论文的时间、位次、字数、题目、刊物或出版社、刊号(书号)、提纲、观点,最多填写2条。
根据省教育厅要求,申报中小学教师系列,不再把获奖论文等作为评审依据。
填写要求:
1、题目填写要求:论文:《xxxxx》
著作:《xxxxx》
论文(或著作)题目一定要加书名号。
2、位次栏填写:本人独自完成的填“独自”,与他人合写的填×/× 如:1/3(没有的无须填写);具体参照《评审表》相关要求。
3、刊物或出版社填写:填写全称。刊物加书名号及第*期,如,《山东教育》2010年第6期。
4、文字数:据实填写。
5、刊号(书号):杂志填写ISSN和CN刊号;著作一般填写ISBN书号。
6、提纲、观点:据实简要填写。
(六)公开课
单击工具栏中的“公开课”,进入“公开课”录入界面。
单击“增加”按钮,用户即可根据页面提示依次录入公开课时间、公开课内容、公开课范围、专家评价意见,最多添加4条。
填写要求。
1、公开课内容填写要求:优质课:xxxxx
公开课:xxxxx
示范课:xxxxx
2、公开课范围:填写蓬莱市、烟台市、山东省等
3、专家评价意见填写要求:有等次的,填写等次,如一等奖、二等奖;没有等次的填写“优秀”。
(七)教育教学
单击工具栏中的“教育教学”,进入“教育教学”录入界面。
单击“增加”按钮,用户即可根据页面提示依次录入起始时间、授课名称及其它教学任务、学生人数、周学时数、总学时数,最多添加11条。
填写要求:
授课名称及其它教学任务填写要求:某年级某班级
职务(如:班主任)
其他职务(如,教研组长)
学生人数、周学时数据实填写;总学时数一般按全年40个周计算。
(注:任职以来年级变化较大的,均应填写)
材料封面(原件一)
1、单位:与“评审表”要求一致。学校盖章;镇街小学的盖章同《山东省中小学中专技校教师职称评审表》之十。
2、申报等级:“副高级”或“中级”。
3、专业名称:格式为“学段+学科”,如,小学数学,初中英语,高中信息技术,学前教育,等。
4、份数及页数标注说明:份数表示此类证件共几份(装订在同一张A4纸上的视为1份,如年度考核表可以装订在一起);页数,表示此类证件从第几页到第几页。
如:1、任职资格证书
2、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
3、聘书或聘任文件
6、提交的其它材料( 普通话证书)
普通话证书装订在原件一中。
除封面外,其他每页依次在右下角用铅笔标注页码1,2,3??
材料封面(原件二)
注:2、破格申报人员,单位和主管部门的推荐报告:后面的份数、页数空着不用填。
3、任现职以来的科研成果及获奖证明:与教育教学无关的获奖项目,不要提供。
4、任现职以来发表的论文、著作、作品等:非法刊物严禁提供。
材料封面(原件三)
注:序号2、5、6:后面的份数、页数空着不用填。 职业资格证书及注册登记证书:提供教师资格证书。
材料袋封面
1、评审档案编号:不用填写。
2、单位性质:除实验幼儿园外,均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3、单位:填写学校全称,同评审表要求。
4、拟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同《评审表》封面“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一致,可两行填写。
5、系列(专业):学段+学科,如,小学数学,初中英语,高中信息技术,学前教育
6、原件数、复印件数:除“一览表”外,其他都应填在“原件数”栏中。一览表:原件数填“1”,复印件数填“4”。 序号17:填“普通话证书”。
7、晋升方式:
一般为:正常晋升。
非教师职称改教师职称的,选择:平改系列
8、联系人及联系电话:填写本单位职称工作具体经办人员姓名及其联系电话。
材料整理要求
(一)呈报的评审材料必须填写规范、手续完备,内容齐全,填写打印要正规、整洁。手工书写的部分须用碳素笔填写,字迹要工整、清楚,不得涂改、漏填、漏报、缺页,《一览表》要求必须用A3纸。
(二)评审材料进行简易装订。为使评审材料规范整洁,方便材料的收取、审查、评审、退发等环节,提高工作效率,要求对评审材料进行简易装订。按装订封面上所列的材料顺序,将有关证件装订在A4纸上(一定要牢固),然后在装订线处(适当靠上一些)用订书机装订成册。
(三)装材料袋时,要将《评审简表》夹于《评审表》最后两页之间,便于审查。
装袋顺序:5份一览表DD评审表(评审简表)DD材料(原件一)DD材料(原
件二)DD材料(原件三)DD未装订(不易装订)的杂志、著作。
(四)凡是提供杂志、著作等原件的,要在封面上注明本人工作单位、姓名及作品所在页码(可用白纸条书写后,用双面胶贴在杂志、著作的封面上)。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生活休闲娱乐、外语学习资料、行业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高等教育、93教师职称填表说明()等内容。 
 2015年度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表填写说明_从业资格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附件 1 2015 年度中小学教师评审表填写说明(一)封面 1.单位:规范填写,与学校(单位)...  2013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职称推报填表说明及要求_其它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职称推报填表说明 2013 年(下)中小学高、中级教师职称评审 报送材料的说明 2013...  教师职称评审表填表说明 (2011 年版) 2011 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评审表》《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 2011 年《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评审表》...  1.2013年度(2013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表填表说明_IT认证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表》 填表说明为方便中小学教师准确无误地填写...  “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试点一览表”填表说明(参考)_教学案例/设计_教学研究_教育专区。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试点一览表“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试点一览表”填表说明(参考)...  附件1 2015 年度中小学教师职称材料报送说明及评 审表填写说明一、材料报送说明 (一)自然晋升、破格晋升、非企事业单位调入人员等填报 《山东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  2015年度中小学教师职称材料评审表填写说明1_表格类模板_表格/模板_实用文档。2015 年度中小学教师一级职称材料 评审表填写说明(一)封面 1.单位:规范填写,与学校(...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 单姓 位名 中学一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现任专业 ...教师职称评审表填表说明 2页 免费 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 14页 免费 中...  教师职称申报系统使用说明书_从业资格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重庆市教委教师...注册流程如下: 2.2、单位账号注册填写基本信息 单位账号审核 审核 通过 登录...如何填写教师职称申请表
var sogou_ad_id=731545;
var sogou_ad_height=90;
var sogou_ad_width=980;聊聊“中小学教师职称问题”
现有中小学教师职称设置
据了解,我国现行的以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制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是1986年建立的。按照国家规定,中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为副高级,小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仅为中级,影响了很多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以及国民整体素质教育的高度。
旧有的职称设置:
中学系列主要分为:中学高级、中学中级(一级)、中学初级(二级、三级)
小学系列主要分为:小学高级、小学一级、小学二级、小学三级。特级一般认为是荣誉称号,不属于职称系列。
职称评审举例(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中学教师职称评定标准
一、评审条件
中级:中学一级(满足一条即可)
1、 、中学二级职称满两年
2、 本科满五年,中学二级满四年
3、 专科满七年,中学二级满四年
4、 专业不对口,毕业时间加五年
高级:中学高级(满足一条即可)
1、 博士学位、中学一级满一年或六年以上,任中学一级满四年
2、 本科满十年,中学一级满五年
3、 专科满二十年,中学一级满五年
4、 中专满二十五年,并已取得,中学一级满五年
5、 专业不对口,毕业时间加五年
国务院常务会: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全面推开
 日 &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全面推开
  中学、小学教师职称系列统一为初、中、高级  对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倾斜
  据新华社北京8月26日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8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快融资租赁和金融租赁行业发展的措施,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部署进一步清理和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为企业发展减负;听取重点政策措施落实第三方评估汇报,狠抓政策落地助力经济发展;决定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为基础教育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会议认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对于优化配置资源、加强基础教育师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几年来的大面积试点,全面实施改革时机已成熟。会议决定,将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全国全面推开。一是将分设的中学、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统一为初、中、高级。二是修订评价标准,注重师德、实绩和实践经历,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倾向,并对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倾斜。三是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评价机制,并公示结果、接受监督。四是坚持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相结合,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主要内容
  修订评价标准,注重师德、实绩和实践经历,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倾向,并对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倾斜
将分设的中学、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统一为初、中、高级
  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评价机制,并公示结果、接受监督
  坚持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相结合,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中国教育报》日第1版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之怪现状
 日 作者:魏海政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关注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特别报道 &
“不评不甘心,参评特累心,落评更灰心”——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之怪现状
  “俺也不去想高级职称了,前边一群人排队呢!”山东“80后”教师李虹“乐天知命”,“没有名额啊,论资排辈,干得再好,晋级还是没有希望!像我这么大年龄的,能评上中级已经很幸运了!” 
  “晋升上的高枕无忧,很多也不怎么努力了;中年教师名额少,没机会、没希望;年轻老师职称低、待遇差。”近日,济南某县区一中学教师蒋振告诉记者,自己20多年以来一直在一线教学,学生喜欢,成绩也不错,平时都是满工作量甚至超工作量,“但就是因为各种证书少、加分因素少,到退休也没晋升到高级职称!” 
  “不评不甘心,参评特累心,落评更灰心!”在山东采访调查时,不少中小学教师告诉中国教育报记者,职称评聘“评一次,打击一次”,似乎已经成了中小学老师心里“永远的痛”。 
  “教得再好,学生再喜欢,也不一定能评上职称”
  “最糟心的是工作11年,还是拿最低档工资。”威海一名中学教师徐宏告诉记者,自己的工作越来越缺乏动力,“因为教师职称评聘不能体现实际教育教学水平,你教得再好,学生再喜欢,也不一定能评上职称。” 
  好多年评不上职称,相应的职称工资10年未涨,老师工作积极性受挫。“不仅对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没有激励作用,反而更闹心。”徐宏说。 
  “问题是学校多年来根本就没有高级职称的晋级名额,七八年只给了一个指标,比上个世纪70年代买自行车还难,无论你如何努力,也不可能有机会。”济南一位中学教师王明说。 
  职称评聘具体过程也有不少问题。李强2003年晋升到中学二级教师,满5年后,他年年参加晋级,但晋级标准年年变,如今七八年又过去了,还是没晋升上中学一级教师。“晋升上高级职称的教师一般都在领导岗位,一线教师很少。”李强告诉记者。 
  程平工作近20年,成绩突出,就是晋升不上一级教师。“因为每次晋级标准都在变,量身定做、名额分配,人为因素多,导致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程平说,“精力放在晋级上,哪还有心教学啊!不仅如此,还人为增加了教师之间不合理竞争的内耗,说起来是笑话,传出去丢人。” 
  “明明我的分数够了,却有人故意为难,把该得的等级分数降一个档次,少加了3分,最终让我少了零点几分,没评上职称!”杨青很郁闷,因为她觉得“这其中有个别人暗箱操作,不仅没有激励作用,反而让人怨气冲天,影响教学”。 
  “当前教师职称评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名额太少,特别是高级教师名额更少,几乎到不了小学段。”淄博一名小学教师林岳认为,“个别教师甚至快要退休了,连一级职称都不是,为教育奋斗一生,打击不小。” 
  淄博一位中学教师告诉记者,学校700多个老师,高级名额一年也就一个,中级名额2到3个,排队等高级的有300多人,等中级的100多人,“几乎看不到希望。” 
  “职称上去了,教学水平下来了,人也不教学了”
  评不上职称的难受,评上的又怎么样呢? 
  “不少评上高级职称的‘老’教师,既不愿意多承担教学任务,也不愿意损失一分钱的收入,而且把这一切都视作理所应当,因为他们是‘高级教师’。”泰安一名中学教师王康说,“职称上去了,教学水平下来了,人也不在教学一线了。” 
  “教师职称与工资待遇紧密挂钩,聘上职称,万事大吉,脱离一线,或者找个清闲处,反正不影响工资待遇。”程平说,“高级职称教师很多都不教课了,工资又不少拿,只有晋不上级的,还在一线苦熬。” 
  “职称评聘已‘异化’成学校领导管理教师的一个重要手段。”淄博一位教师孙明说,“比如,班主任劳累又费心,待遇比较低,很多人不愿干。领导便会在职称评聘中将班主任任职年限列为‘硬杠杠’。” 
  事实上,很多老师并不认同这种做法。“职称是对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反映,是其成就的等级称号。”王明说,“担任过班主任可以在同等得分的情况下优先考虑,但不能作为决定性因素、限制性因素。反之,就会出现只是有过班主任经历但工作上并无建树,反而比获得过省市优质课、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的学科教师得分更高、机会更多的问题。” 
  职称评聘的具体要求围着荣誉、论文等“指挥棒”转,脱离教学实际,也是一个问题。“能得到高级荣誉的一般是学校领导、中层干部,一线教师勤勤恳恳工作多年,也不一定能获得个小小的区级荣誉。”孙明说,“此外,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还要求发论文,绝大多数老师只有花钱、托关系了,实际教育教学水平倒在其次了。” 
  “既要考虑职称作用,也要注重工作实绩”
  职称评聘分离、待遇不能及时兑现,职称与工资待遇紧密挂钩,再加上难以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也为不少中小学教师所诟病。 
  “实行职称评聘分离后,即使评上了职称,依然是‘空头支票’,涨工资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济南市一名小学教师告诉记者。 
  2005年至2008年,山东中部地区某县试行职称评聘分开,3000多名教师取得了中高级职称资格。2009年职称制度改革后,该县又实行了职称评聘合一政策,但到目前仍有300多名取得中高级职称资格的教师未能聘任。 
  “未聘教师的情绪非常不稳定,各种来信、来访不断,但因为职称设岗比例有限,待聘教师在短期内还是难以完全解决。”该县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这部分教师解决不了,新符合条件的教师也很难聘任高一级职称,又造成了新的不满。总体而言,还是评聘合一好,特别是要保持相关政策的连贯性,不能评上许多,聘任很少,增加矛盾。” 
  上述人士表示,教师职称不应与工资待遇紧密挂钩。以该县为例,高级与中级工资差900元左右,中级与初级工资差700元左右。中级教师是教育教学骨干,而高级教师由于年龄偏大,评上职称后教学积极性大大降低,教学任务相对较轻。 
  “工资差距过大,导致部分中青年教师为了晋升高一级职称,削尖脑袋,想方设法争取各类考核优秀、荣誉称号和业务称号等,造成了教师间的恶性竞争;部分中年教师对晋升职称失去了信心,工作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还有部分中青年教师承担的教育教学任务重,但工资待遇低,心理不平衡。”上述人士表示,“应缩小教师职称之间的工资差距,有效实施绩效工资,既考虑职称的作用,也注重工作实绩,对教师的激励作用会更大。” 
  王康认为,应该缩小职称工资差距,加大绩效工资差距,大幅提高班主任工资。“职称工资有所体现就行,还是绩效工资、班主任工资差距大最好,让能者上、庸者下。”徐宏说。 
  全国政协委员、教育专家朱永新认为,因为职称评价体系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对年轻教师发展不利。受职称评定制度影响,评职称需要满足发表论文、考职称外语和计算机等附加条件,导致很多人为此耗费了太多的精力,而没有把精力放在主业上面。应该取消职称的评定,改为用人单位聘任,让职称与待遇脱钩。至于与职称直接挂钩的待遇问题,应由用人单位根据工作人员的业绩和表现来确定。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年)》,明确提出“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增加乡村学校中高级岗位数量,实现县域内城乡学校教师岗位结构比例总体平衡;改进乡村教师评审标准,不作外语成绩(外语教师除外)、发表论文的刚性要求。对此,很多受访的中小学教师用“充满期待”四个字作为回应。(记者&魏海政;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教师均为化名)&
  《中国教育报》日第1版
对话北京教科院副院长:教师职称评聘要回归本真
 日 作者:苏令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教师职称评聘要回归本真
——对话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褚宏启教授
  编者按
  从6月24日起,本报连续刊发了《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之怪现状》等一系列关注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的文章,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为了对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问题产生的根源及改革走向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本期深度版特编发一组稿件,以飨读者。
  “不评不甘心,参评特累心,落评更灰心。”近年来,职称评聘问题成了教师们吐槽的对象。
  为什么旨在激励职称评聘制度却成了教师们心头的“痛”?当前的职称评聘工作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哪?当前的职称评聘制度需要进行怎样的改革?为了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记者专访了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褚宏启。
  不可能所有教师都评上高级职称
  记者:当前的职称评聘为许多教师所诟病,让中小学教师参与职称评聘的初衷是什么?
  褚宏启:对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问题,要放在一个大的背景下去看。当前,教育发展已经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发展,而影响教育内涵发展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教师。所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非常重要。
  而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一是要通过直接的培养和培训,如完善师范教育体系、加强职后培训等;二是要健全制度,通过健全教师人事制度,让制度具有激励教师的作用。职称制度只是人事制度中的一种激励机制,希望通过职称评聘起到激励教师的作用,这涉及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
  记者:在制度设计上,职称具有甄别分等的作用,这就决定了其有一定的名额和比例限制。当前,许多人呼吁取消职称指标限制,只要符合一定条件都可以申报。这样一来,职称评聘变成了门槛控制,是不是违背了职称评聘的初衷?
  褚宏启:职称制度提供了教师职业发展的阶梯,旨在引导教师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往上走,从而在教师整个职业生涯中形成一种持续的激励。职称必须要有一定的比例结构,比如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占多大比例等,否则职称制度就失去激励作用了。如果是运动式的,大家一下子都变成最高级的职称了,这个制度就失效了。
  记者:但是,这个比例结构没有考虑到不同地区教师整体素质的差别?有没有可能出现一个地区有高级职称教师的水平,还不如另一地区只有初级职称教师的水平?
  褚宏启:各地教育是有差距的,不同层级的职称所代表的教师水平具有区域差异甚至差距。比如,教育不发达地区的优秀教师调到北京,就不一定都是优秀教师了,或者说个别“优秀教师”在提升学生考分方面有经验,但离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前不久,北京市教委发布《北京市特级教师管理办法(修订)》以及《北京市特级教师评选办法》,从明年起,外调入京的特级教师不再直接认定为北京市特级教师,须重新参加评选。
  记者:现在北京、上海的许多名校都从外地大量进入特级教师,使学校特级教师比例很高。对此,您怎么看?
  褚宏启:我们应当把本校培养多少特级教师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绩效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不是只重从外地引进而不重从本校培养。只从外部引进人才是不够的,这对其他地区的教育是一种伤害。因此,我们一定要立足本校本土,否则“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本地的和尚就没动力了”。特别是花重金引进的特级教师如果教学能力不高,会在本校老师中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突出科研成果评价是懒政
  记者:职称是对教师工作能力的一种评价方式,但反映教师工作能力的维度是多元的。当前的职称评审中对论文发表的数量和级别要求很高,这对于以教育教学实践为主的中小学教师来说,是否不公平?
  褚宏启:中小学教师和大学教师评职称应该是不一样的。高校有知识创新的责任,但中小学主要是传播知识。当然,我们也不否认中小学教师也能创新一些知识,包括对教育、教学、管理产生一些新的创见等,但中小学教师的主要任务还是把已经成熟的知识传播给青少年一代。职称评聘主要是一种评价制度。教师职称评聘要和教师的职业特点结合。既然中小学教师主要任务是传播知识,那么就要评价他传播知识的能力,即考评他们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如果把论文发表作为评价的一个方面,我也不反对,但一定要把教学放在第一位。而且,论文发表也要和教学结合起来。如果一位教师发表了很多论文但教学一团糟,这种论文的实际价值是不大的。
  记者:以发表论文的刊物等级、数量作为评价标准,评价起来比较容易、比较简单,而要真正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就比较复杂。避难就易,是不是一种懒政?
  褚宏启:这是一种异化现象。从评价的角度来说,容易评的东西往往就会被强化,不容易评的东西往往会被轻视。就和评价学生一样,评价考试分数很简单,就容易被看重,而艺术素养、品德发展等不容易评价,就容易被忽视。在教师评价上,不能因为科研成果发表的刊物等级、数量容易被评价,就把科研论文放在很突出的位置上。所以,在教师教育教学评价上一定不能偷懒,要看教师能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能不能让学生乐学、会学,这些才是根本。我们既不能只是以分数论英雄,也不能只是以文章论英雄。
  记者:但要做到这些,需要评价者去观察、去追踪,但评价都是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评价者跟老师可能根本都没见过面。这样一来,如何评价?
  褚宏启:评审权力至少是初审阶段应该下放到学校,让学校有发言权,而不是直接交给教育行政部门和不了解教师实际教学情况的专家。教学评价首先应该是自下而上的,应该是学校同行来评,甚至于“学生喜不喜欢”也可以作为评价教师的一条标准。在评教方面,中小学生因为年龄小,认识能力、判断能力相对不足,可能评得不是很客观,但老师对孩子好不好、是否喜欢孩子,孩子们是知道的。
  记者:有些时候,“同行是冤家”,同行评价是不是也不一定客观?
  褚宏启:这涉及到评委选择的问题,要把那些有评价能力、业务能力比较强、有公心的人推选出来作为评委,这样能保证自下而上推选出来的人是信得过的。实际上,谁教书教得好,老师们心里是很清楚的。
新华时评:“职称晋升病”该治治了
 日 作者:周畅 郑昕   来源:新华网
  深化职称改革成为今年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的呼声。他们认为,无论是从人才发展考虑,还是为行业发展着想,深化多年“啃不动”的职称改革迫在眉睫。
  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的等级称号,职称制度对发展和稳定我国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促进各项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性等各个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职称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唯职称论”的论调和评审标准的一成不变,也导致职称高能力低、重科研轻实践等问题不断涌现,职称评审在一些地区一些人中渐渐变了味,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一些代表委员指出,职称标准唯证书、唯论文、唯英语的“一刀切”,不仅违背了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技能水平的初衷,还成为社会组织和一些人员变相牟利的工具,在考证、评审的过程中催生出“灰色利益链”,影响了行业正常、有序、公平的发展。对此,代表委员呼吁,激发人才活力迫切需要深化职称改革。
  深化职称改革,亟待走出“以职称论英雄”的认知误区。既要让职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要改掉其限制人才活力、束缚人才创新的弊端。着力完善人才发展机制,要用好用活人才,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
  深化职称改革,还需建立更为多元的职称评审标准。人才从来就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人才衡量的标准也不可能一成不变。职称评审既要让擅于进行科学研究的专业人才被认可,也要让拿着“手术刀”的技术人才得到肯定,真正做到择天下英才而用之。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从分类评审、重奖教学型人才,到中小学领域改革职称评审制度,新的职称评审方式不断涌现。人们期待,职称评审制度改革能够真正破除“职称晋升病”,打破“一刀切”的僵化评价标准,让每一个人的才能都得到正确评价,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新华网北京3月10日电记者周畅、郑昕)
来信:中小学教师评职称“被行政化牵着鼻子走”
 日 作者:徐生坛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最近,有网友整理了教师的“十大痛苦”,其中,“职称评定”高居教师“十大痛苦”之首。职称评定本该是促进教师工作的一种举措,应让教师感到幸福和快乐,现在却成了“教师一生的痛”,这实在是一件颇令人纠结和无奈的事情。
  基层教师对职称评定不满,因为当前许多地方都把“年龄在35岁以下”作为提拔学校中层干部的硬条件之一,而教师在“35岁以下”就获评高级职称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意味着,许多中层干部要想评高级职称,就得和普通教师“在一个锅里争饭吃”。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校的各种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操作不够透明,普通教师就很容易吃亏。年度考核、评优选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认定等,都可作为参评高级职称的业绩条件,而在这些荣誉的评定方面,和中层以上干部相比,普通教师普遍处于劣势。
  于是,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教师不计名利、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在讲台耕耘了十几二十年,熬得头发都白了,高级职称对他来说还是“可望而不可及”;而有些教师被提拔为中层干部没几年,日常课时量连普通教师的一半都不到(有些中层干部甚至不带课),却已经是高级教师了。
  这样的情况,哪怕并不普遍,也会极大地挫伤一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高级职称的评定尚且如此,正高职称的晋升就更不用说了。搞不好,评到最后,所谓的“教授级中小学教师”,都会是清一色的领导干部。
  如何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我的意见是让领导干部与一线教师在职称评定方面“分灶吃饭”。
  要让领导干部与一线教师在职称评定上“分灶吃饭”其实并不难,区域教育主管部门只需在年度考核、评优选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认定、名师和名班主任的评选直至中高级职称的评定等方面,打破校际界限,根据本区域中层以上干部在全区域教师中所占的比例,给他们单独划出一块“蛋糕”,让他们之间去竞争,而让普通教师去另一个锅里争饭吃,优胜劣汰,这样不就有效地避免了领导与教师争利的现象发生吗?
  基层教师对此不满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不清楚与职称评定相关的要求和操作流程,搞不懂自己为什么会一次又一次“莫名其妙”地被刷下来。因为有太多的“不清楚”,再加上有些地方在职称评定过程中也确实存在着拉关系、走后门的现象。要打消相关教师心中的疑虑,让大家对每次职称评定的结果都心服口服,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就必须加大职称评定公示的范围和力度,让评定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在阳光下运行。
  以高级教师的评定为例。首先,区域教育主管部门应将本区域内每年高级教师的拟评名额、参评条件以及名额分配方法等情况公示出来,方便一线教师进行监督;初审过程中,再将各学校上报的参评教师详细情况及其业绩条件晒出来,以便于大家进行校际间的比较;最后,再把评审过程中的其他关键环节(比如答辩成绩、讲课成绩等)以及最终的评定结果予以公示。其次,学校也应将本校分配到的名额数量以及学校评审委员会的筛选办法、筛选程序以及最终的筛选结果进行公示,接受本校教师的监督。第三,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都应保证教师监督和申诉渠道的全程畅通,对职称评定过程中教师反映的每一个问题或提出的每一个疑问,都应该认真对待、耐心解答,用相关政策和规定化解教师心中的疑惑。如此层层公示,透明运作,谁还能不心服口服呢?
  许多教师对职称评定心生不满,从本质上来说,还在于我们当前的职称评定没能合理、充分地发挥其“奖勤罚懒,奖优惩劣”,“能者上,庸者下”的调节功能与制衡功能,“干活的老师评不上,评上的老师不干活”,“无职称的老师有水平,有职称的老师没水平”,此种状况持续下去,无疑会挫伤一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在没有更科学、更合理的衡量教师工作效益的方法可供选择的前提下,坚持对中小学教师进行职称评定还是必要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完善当前的职称评定机制,使之能够更科学、更合理、更公平地体现“能者多得,劳者多得”的收入分配原则?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管理“去行政化”尚无明确时间表的现实语境下,笔者以为,对现有的职称评定制度从操作层面上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徐生坛作者为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四中学教师)
北京首批18名中小学教师获正高职称打破历史记录
 日 作者:赵婀娜   来源:人民日报
北京首批中小学教师获正高职称
  本报北京3月30日电(记者赵婀娜)日前,北京市18名中小学教师正式获得正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证书,成为北京首批拥有正高职称的中小学教师,打破了北京市“中小学教师无正高职称”的历史。
  据了解,从2011年起,北京市教委选取朝阳、西城和通州区试点中小学进行职称制度改革,根据中小学校的特点和教育教学实际,制定了中小学教师具体评价标准和条件,提高了师德素养、教书育人、教学一线实践经历、教育教学研究等内容所占比重,改变了过分强调论文、学历的倾向,充分体现了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按照新的标准和评价方式,3个试点区按照原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与统一后的职务对应关系,共对34395名中小学教师办理了过渡手续,有2912人通过了首次改革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其中,正高级18人,副高级784人。
湖北武汉:中小学教师职称捅破现有“天花板”
 日 作者:周锐 邹永宁   来源:长江日报
武汉中小学教师职称捅破现有“天花板”
小学老师也将有“教授”级别
  本报讯(记者
周锐通讯员邹永宁)昨天(13日,下同),记者从武汉市教育工作会议获悉:武汉市2014年将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中小学教师也可以参评与大学教授一样的正高级职称。
  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设立于1986年。按现行规定,中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是副高级,小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只有中级。一部分中小学教师在评上限定的最高职称后,受限于职业发展空间,会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惰性思想。一些教师为了实现自己的职业愿景,或放弃教师工作,或转而追求行政职务。教育界有关人士表示,“这种职称制度不利于吸引中高级人才在中小学长期从教、终身从教,更不利于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据人社部此前发布的消息,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将原来相互独立的中学、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在职称等级上,设置从正高级到员级5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并完善与之相配套的评价标准和办法。
  去年,黄石、襄阳两市在省内率先启动中小学教师职称申报工作,首设正高级职称。按照相关规定,黄石中小学教师申报正高职称需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在高级教师岗位任教五年以上。此外还对教学工作量有明确要求,如参评的初级中学、小学(幼儿园)老师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在300学时以上,累计担任班主任10年以上等。
  今年,武汉市将“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列入全市教育工作要点,各级名教师也将迎来新的职业发展提升空间。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育部教师职称改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