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正常值范围一切正常为什么心还会供血不足

→ 心脏为什么会供血不足
心脏为什么会供血不足
健康咨询描述:
我大学毕业出来工作一年了,平时工作接触电脑较多,每天对着电脑超过12小时,除了眼睛会痛外,头也会很晕,吃不下东西,晚上睡觉经常痛醒,去检查发现是心脏供血不足,我该怎么办啊?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心脏供血不足什么怎么引起的?该怎么调理?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374次
&&&&&&你好,引起心肌缺血最常见的病因有,冠状动脉狭窄,而冠状动脉狭窄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心肌缺血者饮食注意低盐低脂高维生素饮食即可,情绪上要注意不要大喜大悲,保持充足睡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定时排便,不能过度劳累.常用药物:丹参滴丸,硝酸甘油,消心痛,维生素E等,要长期的口服药物治疗,不要擅自停药,祝你健康
参考价格:36
参考价格:35
参考价格:24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扩张冠脉血管,改善心肌缺血。...
参考价格:¥8.6
本品行气活血,祛瘀止痛,增加冠脉血流量,缓解心绞...
参考价格:¥16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高血脂有心肌供血不足现象,最近有突发头晕_高血脂,心肌供血不足_好大夫在线-智慧互联网医院网上咨询
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任淑红大夫本人发表
高血脂有心肌供血不足现象,最近有突发头晕
状态:就诊前
希望提供的帮助:
高血脂会引起头晕吗,应该做什么检查项目来排查
用药情况:
药物名称:瑞舒伐他汀钙片
服用说明:每晚一次
既往病史:
病史类型: 长期慢性疾病
病史说明: 又老年慢性胃炎
&副主任医师
一般来说高血脂不会引起头晕,建议您监测血压,可以行头颅CT或脑血流图检查,有助于头晕的诊断。
疾病名称:甘油三酯高&&
希望得到的帮助:甘油三酯为什么这样高呢?
病情描述:吃力平之时甘油三酯5点多,不吃就会变成15点多。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还有干燥症,还有自免肝。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吃力平之5个多月
疾病名称:血脂异常&&
希望得到的帮助:血脂异常 同型半胱氨酸高
病情描述:女,53岁。主任好。我因甲状腺结节在内分泌科检查时发现血脂异常和同型半胱氨酸高,想请教主任如何处理?需要做什么检查吗?本人无高血压病史,血压正常
疾病名称:高血脂高血压&&
希望得到的帮助:高血脂,高血压什么疾病引起
病情描述:两年前发现胆固醇高,今年五月份血压90-140没有吃药,血压过几个小时恢复正常,最近血压持续升高150/140-90/80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任淑红大夫的信息
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遗传性心脏病
任淑红,女,副主任医师,1995年毕业于内蒙古包头医学院,获学士学位;2002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徐州医学院...
任淑红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心血管内科可通话专家
沈阳军区总医院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上海胸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上海胸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 正文
警惕血脂异常无症状现象
最新的调查显示,我国18岁以上人群已达1.6亿。每年有250万至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这类疾病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城市和农村人群健康的主要死亡原因。在35岁以上的人群中有2500万人同时患有和。血脂异常对国人的危险也上升到原来的3~5倍。在我国12个大城市、25家三甲医院对2136例高血症患者的调查中显示,血脂控制达标率仅为26.5%,其中患者达标率只有16.6%,这与人群血脂水平异常率的节节升高,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同样形烈反差的还有公众对血脂异常的认识。日前,广州一名记者在该市的某大医院对33名市民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9.4%的市民表示不知道或未听说过高血脂。其余60%的市民都认为食用油腻且富含胆固醇的食物会导致高血脂,也是导致高血脂的主要因素,并表示化验单上显示血脂正常就认为自己的血脂是正常的。在心血管专科有60%的市民认为吸烟是导致高血脂的危害因素,20%的市民认为高血脂与遗传有关,20%的市民认为高血脂与体育锻炼和烟酒关,20%的市民能够说出检查高血脂的各项指标。专家介绍,虽然血脂异常无明显症状,一旦发病却可能造成伤残或死亡。但我国居民对血脂异常的重视度却还远不够,没有意识到血脂异常的危害性,大量患有血脂异常的人未能被及时发现,多数确诊患者的血脂控制并不理想。可以说,、血栓等众多血管危机,以及引发侯耀文、高秀敏等名人猝死的冠心病都与高血脂有关。认识血脂血脂,人体内必备的物质之一。它在人体的血管内随血液流动,与人和平共处相安无事。那么这个本和平的小家伙是怎么成为健康杀手的呢?原来,当这小小的血脂颗粒一旦穿过血管上皮细胞,到达“不该到的地方”――血管壁,沉积下来,就导致血管壁增厚,发生粥样改变(即血管壁积聚了一层粘粘糊糊的脏东西,像粥一样)这样就可能会对人体造成极大危害。因为,粥样动脉硬化恰恰是众多我们所熟知的致死、致残疾病的“制造者”。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心脏,就引起冠心病;发生在脑,就会出现脑中风;如果堵塞眼底血管,将导致视力下降、失明;如果发生在肾脏,就会引起肾动脉硬化,肾功能衰竭;发生在下肢,会出现肢体坏死、溃烂等。此外,高血脂可引发高血压,诱发胆结石、胰腺炎,加重肝炎,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老年痴呆等疾病。最新研究还提示高血脂可能与癌症的发病有关。血脂“成员”剖析血脂是血浆中脂类的统称,包含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磷脂等类脂。其中胆固醇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好”胆固醇)。“坏”胆固醇升高危害最大,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条件。“坏”胆固醇危害大,因为它会在血管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不断增大,使动脉逐渐狭窄甚至阻塞,引起心绞痛、、脑梗死、脑软化。更可怕的是,这些斑块就像“不定时炸弹”,会在没有任何先兆时破裂,迅速堵塞血管,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据调查,北京年成年人胆固醇水平增加了40mg/dL,而15年间冠心病死亡的增加77%是由胆固醇升高引起的。“坏”胆固醇升高被称为心肌梗死的“元凶”和脑血栓的“帮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胆固醇每降低1%,冠心病事件发生的危险降低2%,被称为1=2公式。在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坏”胆固醇每降低10%,偏瘫的发生减少15.6%。血脂疾病的误解高血脂就是血中脂肪多一点?对高血脂人们还存在着一些误解,认为高血脂就是血中的脂肪多一点,没什么关系。而事实上,高血脂并不是一种“不要紧”的疾病,而是一种严重影响健康,可以致残、致死的疾病。科学研究表明:高血脂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元凶,而动脉硬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偏瘫)最主要的罪魁祸首。全世界每年有15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远远高于癌症死亡人数,占死亡原因的第一位。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高达总死亡率的50%。有感觉的才叫病?其实现在的众多疾病已经开始让公众认识到,没有感觉并不代表就没有病,有些病是感觉不到的,恰是这些病潜在的危害才大。血脂疾病也是这样一种无声的疾病。高血脂在我们青年时代就开始侵蚀血管,但可能没有任何感觉,到了中老年,其严重后果就会显现出来。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特需医疗部主任祁哲介绍说,“血脂异常经常不能引起患者注意,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所以多数血脂异常患者并无太大的异常表现,经常是在血液生化检验时才被发现。”正常后靠食疗即可?在血脂降到目标值后,不少患者认为就不需要再进行治疗或者只需食疗就可以了。但事实并非如此。专家介绍,当血脂降到接近期望水平,应适当减少用药剂量,而不应立即完全停药。因为血脂异常除有外界原因如饮食、运动等,还有自身代谢、遗传等原因,它们在体内长期影响着血脂。任何一种调脂药物,都无法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一旦停药血脂往往又恢复至治疗前水平。长期坚持服药,近期看到的是血脂指标的改善,远期受益的将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死亡率的大幅度降低,所以长期服药是有道理的。但是用药量应该咨询医生,不能停药,因为停药可能会引起复发,二次治疗会有很大的困难。化验单上的正常=安全?拿到血液检查报告单后,许多市民都会把自己的指标同报告单上所列的参考之进行对比,如果自己的指标在参考范围内,便认为自己一切正常无需治疗。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周国良教授讲道,“其实这是最大的误区。因为对于那些患有糖尿病、冠心病的人来说,他们的血脂应该控制得比化验单上所显示的正常数值更低,这才是比较安全的。”报告单上所列的血脂参考值并不可靠,因为每个人的正常值会因其自身所具有的危险因素不同而不同。例如,一个吸烟且家族中有早发冠心病病史的人,其血脂正常值的上限就要低于不具有这些危险因素的病人。因此,“拿到血液检查报告单后,绝对不能按照参考值自行判断情况是否正常,正确的做法是到正规医院看医生。医生会根据统一的血脂防治指南,结合体检者的年龄、所患疾病、是否合并其他危险因素等情况具体分析,判断体检者的血脂水平是否正常。”例如,治疗血脂异常首先是将“坏”胆固醇降至达标水平,那么对于那些本身就患有糖尿病、冠心的人来说,“坏”胆固醇究竟控制在多少才是正常的呢?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冠心病或者脑血栓+糖尿病的患者:每2~3个人中将有1个人在未来10年中发生心肌梗死,属于极高危的患者,所以他们的“坏”胆固醇应该降低到《2.1mmol/L(80mg/dL)糖尿病、脑血栓、高血压+3个其他危险因素患者:每6~7人中有1个将在未来10年中发生心肌梗死,属于高危患者,“坏”胆固醇应该降低到《2.6mmol/L(100mg/dL)高血压+任何1个其他危险因素:“坏”胆固醇应该降低到《3.4mmol/L(130mg/dL)无任何疾病或危险因素的血脂异常患者:“坏”胆固醇应降到《4.1mmol/L(160mg/dL)血脂异常防治要领血脂异常的防治就是要保持血中较低的“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保持较高的“好”胆固醇水平。当前,血脂异常的首要治疗目标是降低“坏”胆固醇。血脂异常治疗是为了防治冠心病,尤其是心肌梗死和猝死,而“坏”胆固醇与心肌梗死的密切关系决定血脂异常的首要治疗目标就是降低“坏”胆固醇至达标。由于血脂异常治疗的目的是防治冠心病,因此轻-中度甘油三酯升高的患者,首要治疗目标是降低“坏”胆固醇达标,首选减轻体重及增加体力活动,中度升高患者(》200mg/dL)可加用降甘油三酯药物。如甘油三酯水平超过500mg/dL,应特别关注,以预防急性胰腺炎。增加“好”胆固醇不低于40mg/dL,首选戒烟、减轻体重、规律运动等生活方式的改变,在此基础上或使用他汀后“好”胆固醇仍低,可加用烟酸、贝特类药物。血脂异常检查人群有关血脂异常及心血管病的其他危险因素都是主要通过临床日常工作来检出。常规健康体检也是一般人群血脂异常检出的重要途径。为了及时发现和检出血脂异常,建议20岁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缺血性心血管病及其高危人群应每3到6个月测定1次血脂。因缺血性心血管病住院治疗的患者应在入院时或24小时内检测血脂。《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指出,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包括:①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者;②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③有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病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早发冠心病或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者;④有皮肤黄色瘤者;⑤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也建议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每年均应进行血脂检查。日常保健指南血脂异常防治饮食指南:控制总热量:主食每天4两(女)、6两(男),以全麦面包、燕麦、糙米、土豆、南瓜为佳,少吃点心,不吃油炸食品。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少吃肥肉,每天每人烹调用油《25克。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每周吃2次鱼,用橄榄油或茶籽油代替其他烹调用油。控制胆固醇的摄入:不吃动物内脏,蛋黄每周不超过2个,建议用脱脂奶代替全脂奶。每天蔬菜1斤、水果1-2个,适量豆制品。
(责任编辑:陆伟祥 )
文章关键词:
前不久,一位40出头,略显肥胖的中年妇女前来就诊。主诉乏力、水肿2个多月,伴血脂增高,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高血脂、脂肪肝。可是治疗后始终不见……
高血脂症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猝死的危险因素。此外,高血脂症也是促进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高血脂症还可导致……
现在,到医院进行健康查体的人越来越多了,于是,查出了越来越庞大的“三高一族”。什么是“三高”呢?那就是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这三个因素……
高血脂是引发脑卒中、胆石症、高尿酸血症等各种高危疾病的罪魁祸首。高血脂的危害要特别重视,别到时候肠子都悔青了。出现高血脂时有哪些表现症状……
高血脂症一般表现不是很明显。绝大多数的高脂血症自己没有感觉,大多是在检查身体时,或者做其他疾病检查时被发现的。
相关健康数据
擅长:致力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教学与科研,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治特别是心脏介入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亚太...
擅长:心律失常介入诊断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开展各种复杂心律失常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包括心房颤动、心房扑动、...
擅长:心脑血管疾病及内科疑难病症
副主任医师
擅长:对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常见心血管病有较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
名医专家详细解答 生育二胎的注意事项
擅 长:围产医学: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的诊断和处理;妇产科超声……心脏供血不足必知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心脏供血不足必知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血脂正常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