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赋得古原草送别 古诗诗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忆江南》全诗
忆江南江南好,风景就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忆江南 唐/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注 释】
  [1]忆江南:词牌名。原名《望江南》,见于《教坊记》及敦煌曲子词。因白居易词有&能不忆江南&句而改为《忆江南》,以突出&忆&字。
  [2]谙:熟悉,通晓。
  [3]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4]山寺:这里指杭州灵隐寺。
  [5]桂子:桂花。
  [6]潮头:指钱塘潮。
  【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像天堂一样的杭州:游玩灵隐寺寻找皎洁月亮中的桂子,登上郡亭 ,枕卧其上 ,欣赏那起落的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赏 析】
  白居易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入仕以后,曾先后任杭州刺史和苏州刺史。江南,尤其是美丽的苏杭,给诗人留下十分美好的记忆,回京都洛阳后,写过不少怀念江南的诗篇。诗中曾说:&君是旅人犹苦忆,我为刺史更难忘。&时至暮年,离开江南已十多年,六十七岁的白居易又一次满怀深情的提笔写下这首美丽的《忆江南》。为突出&忆&字,诗人特意将词牌《望江南》改为《忆江南》,以抒发他对江南的忆恋之情。《忆江南》共三首,这里选取前二首。
  第一首是写整个江南。一开篇诗人就直抒胸襟,脱口赞美&江南好&。为了表示自己不是人云亦云,诗人紧接着就说明&风景旧曾谙&,是自己当年(&旧&与&曾&)亲身体验、亲自感受、十分熟悉、深有体会的。诗人&旧曾谙&的江南风景印象究竟如何呢?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诗人紧紧抓住江南春早的特色,又将江南春天的花与江南的水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是抓住了江南美的精髓。为了在有限的字句中,表现更为宽广的意境,诗人谙熟地运用&互文&的手法,将前后两句的&日出&与&春来&交错互用,江南春江的绚丽美景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春风浩荡、百花盛开、满山遍野、姹紫嫣红,在朝阳的映照下,绿荫丛中的山花愈发红得耀眼,有诗说&山青花欲燃&。而白居易这里不说是山花而说&江花&,则是突显出在一江流动的碧水的映衬下,&欲燃之花&更加艳&红胜火&。春江水绿,金色的阳光洒满大地,在明媚的春光中,大江两岸郁郁葱葱的浓荫影映在江水中,水面更显得绿波粼粼。由于朝阳,花红水绿更提高了色彩的明亮度,由于山花的红与江水的绿互为背景、互相映衬,从而加强了色彩的鲜明性,于是乎红的更红、绿的更绿,即&红胜火&与&绿如蓝&。而一江春水的流淌,更使这一切在动感之中光色交错、变化万千、光彩夺目、美不胜收。这就是诗人永久记忆中的江南。其美若此,诗人从心臆中发出:&能不忆江南?&
  第二首,诗人紧承第一首&能不忆江南&,说出了自己心中&江南忆&的最爱,倾情表白:&最忆是杭州&。然而美如天堂的杭州,处处风景如画且四时不同,诗人又进一步说出印象最深、最具代表性的&月中桂子&与&钱塘潮&。排在首位的就是&山寺月中寻桂子&。所谓&月中桂子&,《南部新书》里说:&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曾多次前往山寺,欣赏三秋桂花,寻觅月中桂子。曾有诗《留题天竺,灵隐两寺》:&在郡六百日,入山十二回。宿因月桂落,醉为海榴开&&&
  秋月朗朗、金桂飘香,诗人徘徊月下、流连桂丛,举头望明月、俯首觅桂子,诗情画意,呼之欲出。其实,月中桂子的飘落,不过是神话的传说,聪颖过人的诗人不是不知,然而此时的诗人是神往月中仙境还是感慨人世沧桑,是为了寻觅佳句诗情还是为了探索宇宙的奥秘,一切都只在诗人自己的心中。
  其二是&郡亭枕上看潮头&。钱塘江经杭州东北流于海门入海。入海口喇叭形,江口大而江身小,涨潮时,海水从百余公里的海口涌入,受两岸渐狭的江岸约束形成涌潮,又受江口拦门沙坎的阻挡,万顷波涛于后面推送,前面却遭遇阻拦,顿时涨成竖立江面的一道水岭,潮头高达数丈,奔腾澎湃,卷云拥雪,异常壮观。唐宋时,以杭州潮势最盛,后因地理变化,近代观潮胜地已移至海宁盐官镇东南。宋代周密于《武林旧事》中曾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钱塘候潮图》里也描述:&常潮远观数百里,若素练横江;稍近,见潮头高数丈,卷云拥雪,混混沌沌,声如雷鼓。&
  而古时的州郡官衙中,每每建有园林,以供官员等公事之余闲歇。在园林中高处往往设亭,以便登临赏景。诗人当年任杭州刺史时,躺在郡衙花园里的亭子里,就能看见钱塘潮&卷云拥雪&的壮丽景象,即&郡亭枕上看潮头&。诗人有一首观潮诗:&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透露出些许诗人观潮时曾经的心迹,慨叹人生的易老与宇宙之无穷。总之,瞬息万变、气势如虹的钱塘潮深深地印在诗人的心目中。
  无论是山寺月下的徘徊,还是静卧郡亭的观潮,都是诗人最深的记忆,是最令诗人眷恋的回味。如此的杭州,如此的江南,诗人不由得神思:&何日更重游?&
  每首词,各自独立成篇,又前后呼应,一气贯通,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不能不赞叹诗人的精妙。短短几句的小词,诗人抚今追昔,写景如画,情动至深,心驰神往地追忆梦魂牵绕的江南,浓墨重彩地描绘出心中的最爱,表达了自己的向往与希冀,蕴涵了诗人的理趣与哲思。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河南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猜您喜欢的分类:
阅读了的网友,还看了:
猜您喜欢的分类:
© 2014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江南春景 具体的说 前两首写的是杭州的风景 最后一首写的是苏州的景色 望采纳 谢谢!
桃花春季开,秋季和春季都会开,梅花冬季开,荷花夏季开。。
九九重阳节
马克思与燕妮书信集,马克思爱情诗集
大家还关注忆江南诗配画
忆江南诗配画
作者: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本文“忆江南诗配画”由多彩儿童网搜集整理,转载还请注明出处;
2、“忆江南诗配画”网址为:/ertonghua/gushipeihua/68808.html,欢迎复制分享给您身边的朋友!古诗词三首 忆江南
请收藏到:
更多本课教学资料
中考 高考名著
新学网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与忆江南类似的古诗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