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面讲述孔子与论语看不惯某些事情是哪一则

《论语》人物系列之一:孔子及其思想
史幼波/讲述
2011年5月讲于四川龙江书院
  孔子的生平及其思想,第一手资料是《论语》。以前冯老师在毓秀苑宾馆花了一年的时间,从头至尾讲过了一次《论语》,当然,在座的很多朋友到书院很晚,大多数都没听过。不过,现在讲《论语》的人也多,也有各种各样讲法,大家也或多或少看过。所以,这次我想通过这个系列,把《论语》中孔子和他的弟子们都梳理一遍,按照人物单独成篇地来讲。比如孔子、颜回、子贡、子路等等,把其中主要的人物逐个来讲一遍。从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对话中,把儒家的思想以及行为实践,给大家一个整体的印象。
     
  我们的讲法可以灵活一点,毕竟《论语》这部经典,记录的都是一些很短的语录式的东西、片段性的描述。如果从头到尾地讲,听众会觉得中间缺少线索,跳跃性太大,而以人物的生平和事迹作为一个线索,讲起来就能活泼一点,听起来也不累。
  半部论语治天下
  西方人说《论语》是中国人的圣经,这样说一点也不为过。《论语》中记录的是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以及孔子和同时代一些著名人物的言行。从《论语》中,还能够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些真实情况。只看《大学》、《中庸》,是不能够了解到孔子和弟子们之间的状况,不能了解他们师徒之间的问学,而《论语》给到我们这些方面很感性的认识,让我们了解到了儒家成天“子曰”、“子曰”,这个活生生的“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性格到底如何?他的思想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他会成为中华民族的头号伟人?总之,《论语》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的确是特别重要。
     
  这次课先讲孔子。我先把一些要讲的相关的资料和《论语》原文选摘汇编了一下,现在发给大家。我们看下面引用的第一条资料:
     
  赵普再相,人言赵普山东人,所学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论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普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
                           
  这一段的主人公是宋代的开国功臣赵普。为什么选这一条呢?因为它跟《论语》有直接的关系。很多人觉得赵普这个人不靠谱,没有学问。史料上有这样的记载,说宋太祖乾德年间,国家终于安定下来了,逐渐进入到一个良好的上升轨迹之中。这时赵普任宰相,他要拍一下皇帝的马屁,就说,太祖爷啊,咱们国家治理得这么好,跟您起的这个年号有关哦!乾德嘛,即乾卦之德,乾卦具有元亨利贞四德,这个年号取得特别好,所以国家也能够治理得这样好。这马屁拍得很好,皇帝听了也很舒服。这时候,有个翰林学士叫卢多逊,估计平时就有点看赵普不顺眼,俩人有些顶牛,就在旁边不痛不痒地说了一句,太祖爷啊,前蜀灭亡时候,年号也是乾德哦!
     
  宋太祖一听,面子下不去了,就叫赵普到跟前来。赵匡胤上朝的时候,随时都带着一柄柱斧,如果臣子有什么过错,往往拉过来就用柱斧痛打一顿。赵普战战兢兢地过去,以为这一顿柱斧之难逃不过了,谁知皇帝临时改变了主意,拿起案上的毛笔,就在赵普脸上身上一顿划画同,完了以后恨恨地说:“宰相要用读书人!”
     
  当然这只是个传说。这里引的这一段话,是为了说明赵普这个人没有什么学问,却居然在大宋开国之初当宰相,而且还成为一代名相。其主要的学问,就是得益于半部《论语》。以前我们书院的“当家师”赵军,就自称“半部居士”,也是来源于赵普的这个典故吧。
     
  “赵普再相”,就是他第二次当宰相的时候,很多人就有在背后说他的风凉话,赵普这个山东人啊,头脑一根筋的,没有什么学问,也就是能读读《论语》而已。后来,宋太宗即位的时候就问赵普,你是不是像人们议论的这样,只能读一部《论语》啊?赵普对此也不隐瞒,他很大方地说,我一辈子的得力处,确实就是《论语》而已——“普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以前我就是靠半部《论语》,辅助太祖爷平定天下,今天辅助陛下使天下太平、百姓安乐,就用另外半部《论语》吧!
     
  所以,后来流传“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就来源于这里。在后世中国人的心目中,《论语》的地位确实非常高。当然,无论说到《论语》还是孔子,在当下的中国也都是热门话题。
  孔子像、封建制、联邦制
  日,天安门广场上突然把孔子像竖起来了,事先也没有征兆。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信号,我也觉得是一个信号。这是天安门广场啊!对于中国人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太敏感、太敏感的地方,可以说是个敏感到极点的地方。历来很多政治运动、社会思潮,往往都是从天安门开始发轫的。但是,4月1号的时候,孔子像又突然没了,事先也没有征兆,事后解释说是移到历史博物馆里面的一个园子里去了。这个事就很搞笑了!台湾的那位时事评论家邱毅,就毫不避讳地说这是中国文化的“百日维新”。
     
  这个事情搞得很荒唐啊!你在天安门广场这么敏感的地方,你把雕像立出来的时候,是不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是不是经过了大家折衷意见以后才做的?《中庸》上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事情的前因后果,必须要想清楚以后再实施。这么大的事情做出来了,以后又发现问题,顶不住压力又撤回去,这算什么事啊?!
     
  当然,这跟当前中国的政治风向有关系。中国现在也是一个很敏感的时期,孔子像也搬回去了,唱红打黑也叫得那么凶了,很多人也闭嘴不说话在了,总之,现在从上至下,感觉就是个观望时期。当然,别的我们都不管,自古以来,真正的中华文化就不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推广,这个我们不要指望。我们真正要承担的,是“礼失而求诸野”的文化责任。当一个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已经颓废了,当国家的礼法都失去了的时候,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化,恰恰是在民间。所以,我们在民间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就没有必要看主流的眼色,我们就凭着自己的文化信心,凭着我们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与认同,一心一意地做我们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
     
  今天讲孔子,先说了那么多,说是题外话,也不是题外话。在此前这一百年里,孔子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对于每一个对传统文化心有戚戚焉的人来说,都感到非常难过。
     
  “五四”运动以后,一大批所谓的先进知识分子,都曾把中华民族的患难、社会的腐败、民心的涣散等等,归罪于封建礼教,而且把孔子作为封建礼教的代表。所以才有吴虞、胡适等人的“打倒孔家店”,才有全面揭批“吃人的封建礼教”。然而,什么是封建?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没有把“封建”两个字认识清楚,大家从没用自己的脑子想过问题,只要听着“新文化旗手”们一声吼,看最高领袖一挥手,所有的人就跟着瞎闹、瞎起哄。
     
  在中国历史上,什么时代是封建时代?我告诉大家,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就再也没有封建时代了!封建时代是结束于秦始皇,是秦朝的郡县制代替了封建制。那以后应该叫什么时代呢?集权专制时代。要么是开明的集权专制时代,要么是黑暗的集权专制时代,从秦朝一直到今天,中国只有这两种时代。
     
  什么是封建?封建就是指分封建制嘛!周代,周武王取得天下以后,把功臣、王族分封了八百诸侯国,并建立了一整套礼法制度,这叫做封建礼法。每一个诸侯国,承认中央天子为天下共主,从精神上遵从于最高的周礼,然后呢?各国完全实行自治,有自己独立的一套管理体系。新文化运动以后,“封建”二字几乎成了落后、愚昧、顽固的代名词。但真的是这样吗?我的结论是不见得。说实话,如果单从制度形态上来看,美国现在的以五十个州为独立基本单元的联邦体制,就像极了周代的封建制。当然,三千年前的周代封建制和现代最时髦的美国联邦制,也不可能全都相同。其主要的区别是什么呢?就是领导人的选举制和权力制衡的三权分立制。对此,大家自己可以对比一下,有志于政治制度研究的朋友,也可以从这个思路深入进去,做一个关于中西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
     
  那么,等到战国末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再也没有封建可言了。汉初的时候,曾经有过重回封建时代的政治设计,但是人心不古,也回不去了,而且引起了“七王之乱”。叛乱平定之后,皇帝看到封建诸侯是搞不成了,从此以后,只有彻底走向“大一统”的社会结构。毛泽东对秦朝的制度赞赏有加,他曾写诗批郭沫若说:
   劝君莫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
   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百代都行秦制度”,我们现在也基本上走的是秦朝郡县制的路,可见,很多人张口闭口骂封建,其实根本不知道封建的真正含义。所以,我劝现在有些知识分子,你要骂制度,请别骂周代的封建制为好,更不要骂孔夫子,要骂就骂秦朝以来的皇权专制好了。
     
  所以,从新文化运动以来,我们自己懦弱不争气,愚昧无知,四处受人欺负,可是,不好好反省自己的问题,反而把烂账算在孔夫子的头上,算在我们这位千古以来最伟大、最值得人尊崇的老祖宗身上,真是可耻!真是中华民族的不孝子孙!孔夫子在这一百年里真的是太冤枉了!尤其是到了1949年以后,在“批林批孔”运动中,红卫兵打砸孔庙、破坏孔陵,现在公开的资料已经比较多,网上都可以查到。当时的状况非常残酷,中国人的非理性疯狂,已经到了非常极端的、不可理喻的程度!
     
  今天,社会上终于在提倡国学了,孔子像本来是作为中华文化的主要象征,应该理直气壮地挺立在中国社会的中心。可是,即使是立那么一个铜像,就引起了那么多的纷争,网上也有很多人表决,正反两方竟相持不下,甚至到了以谩骂打口水仗的地步。前几天刚刚媒体上说,孔子像立在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为了天安门的一个新地标,谁知一百天以后,这个地标突然没有了。过去这一百年里,中国社会经历了亘古未有之巨变,而整个中国人的内心世界,也全部被打乱了。中国人的文化、精神、道德的标准全都乱成一团糟,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疯狂的物欲掩盖一切!一说到这里,就不由得人不生气!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呵呵,还是不生这个气了,回到孔子身上来吧。孔夫子这个人,一生的经历非常坎坷。后人说他是至圣先师、文宣王,那是给他罩了一层又一层的光环,估计他老人家活着时是想不到的,现在九泉之下,说不定会笑醒过来哦!
     
  我们今天的学习,是把他还原成人,通过《论语》等原汁原味的文献,把孔夫子还原成一个可看、可触、可摸的活生生的历史人物。
     
  孔子的是商代的王室之后,后来家道衰落,到了周朝春秋时代,孔子的家族由王室慢慢降到公卿,一步步沦落。孔子的父亲,曾经做过鲁国邹邑的大夫,邹邑也不是一个大地方,充其量也就是赵本山嘴里的“铁岭这个大城市”的感觉。孔夫子的父亲叫叔梁纥,母亲叫颜征在。很不幸的是,孔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母亲于是带着孔子还有一个残疾的哥哥,从邹邑迁到了曲阜。孔子叫仲尼,他的哥哥叫伯尼,一个老大一个老二,伯仲之间嘛!母亲带着他们从邹邑迁居到曲阜的阙里,生活非常清贫。到了孔子十七岁的时候,母亲也去世了,孔子就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哥哥也要靠他来供养。孔子安葬了母亲后,就开始给一些大户人家打工,所以有下面的这样一条资料: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论语》9·6
     
  太宰问子贡,你的老师孔夫子真的是个圣人吗?他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本事啊?子贡怎么回答呢?他是孔子门下“言语科”的代表,当然很会说话了。他对自己的老师非常推崇,就对太宰说,我的老师啊,本来就是老天爷降下来的即将成为圣人的人,当然能力很强、本事很大、才能很多了!孔夫子听到了以后,就平平淡淡地说,太宰他知道我什么呀?你子贡也在瞎说!我这个人啊,小时候非常贫贱,命运坎坷,所以什么卑贱的事情都做过,所以看起来好像什么都会。
     
  事实的确是这样的,从史料上记载来看,孔子会放羊、会算账、也会驾车当司机等,这些底层劳动人民干的事,他都干过。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这里的君子,指的是贵族士大夫,他们没有经历过这样贫贱的生活,所以,他们不可能知道这些事,也不可能有这些能力。这个能力,指的就是从事具体的日常劳作的能力。
     
  有人说这是孔夫子自谦,其实,这有什么好谦虚的呢?这只不过是孔子对自己的一个客观评价而已。后人把他推得这么高,“至圣先师”啊!“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啊!不得了,了不得啊!但是孔子自己说,“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嘛,如此而已,始终是一颗真诚的平常心。
     
  孟子是这样谈到孔子的,我们看下一条资料:
     
  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
  ——《孟子·万章》
     
  委吏,就是做委托给他的事务,当管家、帐房先生之类的事务。这里的“会计”,估计和我们现在说的会计也差不多,就是记记账、平衡平衡收支什么的。孔子作为委吏呢,不过就是把这些账目摆平而已,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乘田呢?就是给人家做管理牛羊的管理员。牛羊每天要早上出栏、晚上归栏,数目要对头。另外到了冬天要添草料,还要有额外的开销等等,总之,孔夫子给人家干这些事情,管理人家的牛羊,结果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让牛羊长得壮一点而已,都没有什么特别了不得的。他也不像其他宗教里的圣人那么神奇,比如释迦牟尼出生的时候,周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然后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再比如耶稣降生,《福音书》上说有天使下凡到牧羊人中间去预言,又说圣母玛丽亚的丈夫约瑟不是耶稣真正的父亲,玛丽亚是以处女之身而怀上了圣灵。
     
  但是,真正的儒家不讲这个。汉儒们好拿谶纬灾祥说事,喜欢比附阴阳家之言,搞所谓的天人感应,神化孔夫子也是从他们开始。所以,汉儒们对儒家的核心要义,还是缺乏真正的领悟,不得孔门心法啊!直到宋儒,失传千年的孔圣心法,才重新被接续起来,从而正本而清源,左右了此后一千多年的中国文化。我们从可信的原始资料上看,孔夫子虽然推为千古第一的圣人,但是,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啊!
  礼之为美,绘事后素
  那么,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人,为什么会成为后世人们推崇的圣人?两千多年以来,上至帝王,下至平民,大家都把香火供奉他;直到现在,孔子世家代代相传,被封为“衍圣公”,至今血脉不断。
     
  当代的“衍圣公”孔德成在台湾,前些年山东搞祭孔,据说想请“衍圣公”回来,但是人家不干,死也不回来。为什么?孔庙都砸了,祖坟都给挖出来了,尸骨都给捣腾出来了,你们凭什么这样做?关键是,至今不给一个正式的说法,至今不给人家道歉,让人家孔子后裔情何以堪?我们不给人家一个说法,人家凭什么回来?而且,只要不能真正地忏悔认错,不能真正地反省那一段疯狂的历史,那么,在一个集体失忆的民族和政权里,其历史悲剧就有可能再次发生。
  孔子经过了那么多的人生磨难,小时候失去父亲,少年时又失去母亲,一个人自讨生活,还要奉养残疾的哥哥。他给别人打工,做了那么多事情,后来终于找到了一个正事儿,担任了鲁国太庙的助祭。
     
  这大概是在孔子25、26岁的时候。这个就算是公务员了,当然,助祭这个公务员也不是什么像样的官,估计不过是在宗教场所、在祭祀祖先的场所,帮助主祭官员安排人员、祭器、祭品之类的事情。但是,孔子在做助祭的时候,特别认真地研究了当时的礼法。这是他的工作嘛!虽然他没有发言权,但他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而且鲁国的礼仪又是最原汁原味的。因为周代建立之初,鲁国是周公的封地。大家都知道周公制礼,整个周代的礼仪是经过周公之手制定出来的,鲁国的国君作为周公之后,对这套礼法传承,就比其他诸侯们更认真了。所以,孔夫子在鲁国的太庙工作,对周礼就非常熟悉了。他不仅对周礼的仪式、制度了如指掌,而且对周礼的内涵有相当精深的见解。
     
  近代以来,很多人批判封建礼法,但是,这些人是否真正懂得礼法呢?这里面的问题很大啊!那么,孔夫子自己是怎么看待“礼”的呢?下面有引用《论语》中的具体问答: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3.8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这是《诗经》里的句子,形容一个美女非常漂亮,她只要轻轻一笑,哎呀,可以说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只要用眼角扫你一下,你魂都没有了,心都要从胸膛里跳出来了。但是,最关键是什么呢?这个美女非常朴素啊!她从头到脚,没有穿最时尚名牌、没有戴珠宝玉器,没有打扮得花枝招展,而是非常干净、素净的一身衣服。这个“素”,古代指的是单一的颜色,尤其以白色为主。可是,“素以为绚兮”,她穿得那么素,为什么看起来却如此绚丽、如此动人?子夏就问孔子,何谓也?这是什么原因呢?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孔子和他学生们之间,对于学问是没有禁区的,话题非常活泼自由。孔夫子要学生们读《诗经》,因为他老人家经常教导说:“不学诗,无以言”。《诗经》里各种类型的诗都有,其中有很多谈情说爱的诗,也有很多描写美女靓男的句子,这些学生都要问的。这里就是描写美女的句子。
     
  面对子夏的问题,孔子很认真地回答道:“绘事后素。”意思就是说,描绘、梳妆打扮、穿戴得再漂亮、再华丽,都是落二落三的东西,都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是什么?是这个女子本来就长得漂亮,本身就气质很好,本来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素,就是本来的样子、单纯的样子。在孔夫子看来,打扮描绘修饰这些事情,都是放在后面的,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人家本来就长得好看,所以,即使是衣着纯素,看起来也光彩照人、绚丽夺目。
     
  子夏是个聪明人,是孔子门下“文学科”的代表。他听老师这么回答,机锋一转,又问道:“礼后乎?”哈哈,您老人家一再跟我们讲礼,什么克己复礼啊,什么非礼勿视啊,等等这些话,让我们耳朵都听起茧了。既然绘事后素,那么,您老人家经常讲的这个礼,是不是也要放在后面呢?是不是也不是那么重要呢?礼仪嘛,无非也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修饰而已,跟穿红戴绿、梳妆打扮没有本质的差别嘛。在太庙里祭祀,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锣应该怎么打,磬应该怎么敲,祭品多一点少一点,这些细节的修饰,是不是也应该放在后边呢?
     
  孔夫子一听,马上表扬子夏:“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商,就是子夏,你今天启发了我呀!以后我们两个可以好好地谈诗,你可以和我真正交流《诗经》了。其他的学生,可能还没法真正和我交流,别人看《诗经》,美女就是美女,帅哥就是帅哥,但是,子夏你可以啊,不错啊!从美女帅哥里面,能够找出更本质的东西和我讨论,很好!你说的是对的,礼仪就是应该往后面放。所谓的繁文缛节,并不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素”,是本来朴素,是一个人的本质、本来面目。一个人的本质很好,如果你到太庙里去祭祀,如果你本身内心很虔诚、很纯净,那么,仪式对你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是退后一步的事情。你只要怀着一颗虔诚之心,就能够上下通明,就能够有所感应,反之,如果你没有虔诚之心,而只是在做做样子的话,吹拉弹唱做得再好,都没有用!
     
  从这里就可以看到,这才是孔夫子真正对礼的认识。孔夫子对礼法的观念,并不是“五四”时期那些文人以为的那样,他们说孔夫子提倡的礼教,是吃人的礼教。鲁迅写的小说《狂人日记》里说,中国的整个历史就是两个字:“吃人!”鲁迅太偏激,不是这样的。
  礼之本,心有戚戚焉
  关于孔夫子对礼的看法,我还摘录了一条,这里孔夫子就直接讲了他对礼的观念。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论语》3.4
     
  林放也是孔夫子的一个学生。他问:礼的根本什么?您老人家天天在说礼讲礼,所谓“经礼三百,曲礼三千”,这么多讲不过来的,现在只请您说一句话,礼的根本到底什么?这就有点像后来的禅宗了,佛法三藏十二部那么多,经典那么多,都不要说了,我只问老和尚一句话:“如何是祖师西来意?”你也只需要一句话就说清楚。
     
  当然,孔夫子和后来的禅师不一样。他回答得很老实:“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礼数、排场,这些并不重要,比如结个婚要摆三天三夜的宴席啊,接待一个人要十里长街的红地毯啊,等等,与其搞得那么奢华,不如简简单单表达出你的心意就够了。丧,指丧礼,在过去中国的礼仪中,这是最重要的部分。生死事大,尤其是死。中国人重老嘛,老人是最受敬重的,但是,老人又要面临着生死大限,所以,丧礼就显得特别重要。丧礼在过去有很多讲究,但是现在人已经不讲究了。其它地方我不知道,成都的丧礼现在都委托给丧葬公司了。哪家死了人,给丧葬公司打个电话,丧葬公司就全包了。搭个帐篷,照片挂起,哀乐放起,亲戚朋友就聚拢来打麻将,打上三天三夜的麻将,然后送到火葬场一烧了事。
     
  这就有点不像话了!死了亲人,应该是很悲戚的事,却聚在一起打麻将,搞赌博,很喧哗,真的是人心不古啊!
     
  “丧,与其易也,宁戚。”就是说办丧礼的时候,不管你请多少人,办得如何轰轰烈烈,好像一切都做得很好了,但是,不如你心中有真正的悲哀之心。对亲人的去世,仪式做得再完美,都不如内心真正的悲伤。这就说明礼的本质,是发乎于内心,是我们内在情感的真实表露。礼仪只要能够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我们内在的情感,这个就够了,不需要那么多装饰。心有戚戚焉,这才是丧礼的根本要求。
     
  我们看,孔夫子谈礼,都是放在世道人心上来谈,都是从最本质的地方来谈的,一点都不是让我们徒有虚礼,作表面文章。当然,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没办法教给他们最本质的东西,那怎么办呢?有一套这样的礼节作为约束,也不错了。过去出丧的时候,就专门要哭的,起码让人觉得这个氛围应该是引起伤心的。不像现在,来了人拱拱手、打个招呼,然后就三缺一上麻将桌砌长城去了。
     
  在儒家的思想里,特别重视的是本位,也就是说,人要在自己的本位上行事,事情也要让它回归于事情的本位。那么,什么是礼的本位?礼者,理也。礼和理是相通的。理,指的合理。我们把面对人与人的关系、面对大小事情,用一个合理的形式表达出本位来,这就是礼。人与人之间要用合适的礼数,来表达远近亲疏的不同关系。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时段,不同的环境,都要有相应的礼仪,把这种和谐的关系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所以,礼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
     
  在周代,《周礼》的颁布,可以说是当时中国人心目中的宪法,人人都必须要遵守,一切社会制度都必须以周礼为基础。周礼制定了君臣、父子、夫妻、朋友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人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社会的各个环节,都有一套礼仪要遵守。
     
  大家千万不要小看周礼啊!通过这套礼仪,中国这么大面积的国家,这么多的人口,这么多的民族,能够安定下来,和睦相处,不容易啊!周朝能够统治中国八百年,就是靠的这一套周礼啊!周朝是行王道,不是像后来行霸道,单靠武力的强大。我们读《东周列国志》就发现,周天子的武力并不比诸侯强啊!而且一遇到麻烦,就老是向那些强大的诸侯国求救,有时候显得很窝囊。但是,周朝的统治时间却最长久,八百年是个什么概念?美国建国也才两百来年时间啊!很多人觉得美国特牛,是全球的霸主,但是,《易经》讲“一阴一阳之谓道”,美国现在还在上升期,建国到今天还没有真正遇见危险。当然,前两年金融危机对它打击很大,这两年中国的经济起来,对它也有压力。但是,毕竟美国还没有经历真正的重大危机,只有两百年历史嘛,真正再过一两百年试试,那时候你才看得出来一个社会、一个制度、一种政治文化结构的稳定程度到底如何。
  守住做人的常识
  现在的中国人,都是很失礼的,礼仪之邦早就名存实亡了,还赶不上人家西方人。我们看西方人,尤其是贵族,那是特别讲究礼仪的。比如参加酒会,要西装革履,要穿晚礼服,像我今天这一身打扮,估计就不让进去了。人与人之间要形成恰当的社会氛围,各种不同的场合都得有一定的礼数才行。如果没有一定的礼节作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表达,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没法正常地体现出来,也就很难稳定地维持下去。
     
  儒家的根本思想并不是特别高深,而是非常平实,教给我们的都是人生的常识。大家不要以为常识就没有什么可学的啊!我告诉大家,现在社会之所以这么乱套,最根本的就是缺乏常识!
     
  现在每个人都不想要常识,不想当常人,个个都想当大老板,个个都想做大官,个个都想当名人明星。政府也不想要常识,总是想跨越式发展、跳跃式的发展,总是想GDP一下子翻一番、翻两番、翻三番,不想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不想按照常识来治理社会国家。因为不讲常识,社会各行业都乱了套。比如学校教育,常识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但是看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产业化了,学生变成了教育资源,学校要从这些资源里面赚取名利钱财。又比如医生,常识是治病救人,但现在医患矛盾如此严重,在医院里也没有常识了,病人也变成了医生逐利赚钱的工具了。还可以举出其它很多行业,在中国目前的社会,没有常识的情况可以说举不胜举。
     
  儒家思想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守住做人的本位,守住人性的常识。儒家提倡“五常”,提倡“仁、义、礼、智、信”,这就是千古不易的常道。孔夫子告诉我们,人类社会要想安定,人与人之间要想和谐,就要牢牢守住这五条做人的常识。
     
  这个礼,恰好就处在“五常”中心的位置。要想把“仁义”和“智信”恰如其分地、用最合理的方式表达出来,那就需要礼。所以,礼是个中介、媒介,是将人内在的“仁、义、智、信”这些品德贯穿起来、表现出来的最恰当的形式。
     
  夫妻之间得有礼吧?不然的话,男男女女走在街上、聚在一起,谁知道谁跟谁啊?还不乱套了!父子之间也得有礼吧?但现在呢,家里的少爷变大爷,父不像父,子不像子,爷爷给孙子当马骑,这样的家庭能和谐才怪呢!上下级之间更得有礼了,不然的话,令不行、禁不止,人事关系乱套,事情就没法办了。
     
  还有更深一层,人生来就是孤独的,你心里想什么我不知道,我心里想什么你也不知道。如果不是通过一套恰如其分的礼仪表达出来,人与人之间就永远是如此孤独、如此隔绝、无法沟通,最后造相互猜疑乃至冲突。现代西方的存在主义哲学就讲“他人即地狱”。为什么他人就是地狱呢?就是他们认为人是绝对的孤独、绝对的无法沟通,所以对自己而言,他人的内心就是绝对的一片黑暗。但是,儒家思想提倡的礼,礼者理也,就是把人的内在品质合理地表达出来了,使人与人、人与世界达成一种恰当的、平衡的、和谐的关系。
  从教育成功到改革失败
  孔子在太庙里当了几年助祭,把鲁国的礼法了解清楚以后,也感到很失落。因为即使在鲁国,当时的周礼都已经被弄变味了。比如《论语》中说到季氏无礼,“八佾之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季康子作为一个大夫,把天子的礼乐弄到自己的家里去搞,当成家庭舞会的节目,孔子看了就很不爽,感到简直是忍无可忍!
     
  由此看来,在鲁国的太庙里面搞搞祭祀之类的外在礼仪,已经没什么意思了。这时候,孔夫子认识到一个根本的问题,那就是教育。教育乃立国之本。于是,他辞去公务员的职务,开始从事他的教育工作,回家办私塾教书。当时的贵族教育已经很成问题了,所以,孔夫子办教育,走的跟我们一样,是民间办教育的路子,他老人家是中国民间教育的开先河者。这时候,他收了一批早期的弟子,像子张啊、子路啊这些人,就开始跟着他学习。孔子慢慢的也有一定的名声了,通过教书,也可养家糊口了。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论语》7.7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因才施教,有教无类。只要你愿意来学习,只要能交一点基本的学费,我都愿意教你。你们自己想学什么,各个方面,我都可以作一个引导。“自行束修以上”,就是以一束干腊肉当学费。只要你拧这么一串干腊肉来,只要懂得这个拜师的礼仪、规矩,不需要你花多少钱,我都愿意收为学生、无私地教诲。孔子从三十岁左右就开始带学生,像这个子路、子张这些早期的学生,跟着孔夫子一学就是十几年。孔夫子差不多到五十岁左右,几乎一直默默在民间当教书先生。因为孔夫子这一套学问确实了不起,他所带出来的学生,个个都很有能力。
     
  孔夫子一方面培养了很多人才,另一方面也是教学相长。我们看后面,孔夫子说过“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在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他能够自立其人生学问,并达到不惑的境界,对一切社会人生的问题,都能够通达无碍了。在四十岁以后到五十岁之间,他一直都是处于教学时期,教出了一大批弟子。鲁国乃至周边国家的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有圣人之才,也有圣人之志,学识非常渊博,德行修养非常深厚,一直在带徒弟,因此,很多人都闻风而至,甚至不远千里,从外国跑到鲁国来拜师求学。
     
  这下子,鲁国的国君就坐不住了。因为孔夫子名声太大了,这样的圣贤人物在我国闲着当一个民办教师,这怎么行呢?面子上过不去嘛!然后,鲁定公就请孔夫子出山,先当了中都宰,即鲁国首都的一把手。孔夫子政绩很好,三年之内就提拔为大司寇,相当于国家的司法部长。大司寇之职跟现在的司法部长相比,可能权力还要大一些,因为他还要管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孔夫子一上任,马上就要搞政治改革。大家都知道,搞政治体制改革好难啊!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没有几次搞政治体制改革是真正成功的。因为这一改,就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很多权臣贵族起来反对。所以,孔子的改革同样进行得很艰苦,然而,再艰苦孔子也要做,因为他是有政治信仰的人。但鲁定公就不行了,压力一大,他对孔夫子改革的支持也就打折扣了,甚至很长时间都不见孔子。
     
  后来呢,这个史料上也有记载,鲁定公中了齐国的美人计。齐国听说鲁国任命了孔子以后,GDP迅速增长,国力迅速加强。本身齐国和鲁国都在山东半岛上比邻而居,齐国一直是军事大国、经济大国,而鲁国只是文化大国,军事和经济逊色得多。但是,在孔子的治理下,这个文化大国居然在政治、经济上也起来了,这个很可怕啊!这时,有人就向齐国的国君献上了一条美人计,当然不是针对孔夫子,而是针对鲁定公和季氏。齐国的美女在春秋时代非常出名啊!我们看春秋历史就知道,很多国家的内乱,背后都有齐国的美女在后面调皮捣蛋,所以,齐国美女是一种很厉害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于是齐王就派出了一支由大群美女和骏马珍宝组成的友好代表团。鲁定公一见,好啊,很愉快地接受齐国的美女和礼物,成天歌舞升平,通宵玩乐,朝也不上了,连重大的祭祀活动也敷衍一下了事。孔夫子一看,不行了,连给自己改革撑腰的国君都腐败了,没有最高领导的支持,改革进行不下去了,于是,他就辞职不干了。这是孔子第二次辞职,因改革失败而辞职。
     
  从五十五岁起,孔夫子就带着学生们开始了长达十四年周游列国的历程。我们猜测孔夫子的心思,一方面是希望有人能够启用他,重新恢复周礼,使天下得到治理,享受太平;另一方面,他也是游学各国,收集各国的文化,为自己以后的文化整理工作打基础。
  圣人与弟子,在大地上漫游
  孔夫子周游列国的过程非常艰苦。我们看这个周润发主演的那个电影《孔子》,主要情节就是周游列国的事情。孔夫子的运气经常也不好,往左也不是,往右也不是,只好离开一个国家又往另一个国家去。他一会儿给某些国君当座上宾,受到很高的礼遇;一会儿又搞得特别惨,比如陈蔡绝粮好几天,差点饿死;还经常被人追杀,陷入莫明其妙的政治漩涡里。半路上呢,好不容易遇到一些有本事的人,但是这些人往往又都是道家人物,对他这一套理念经常讥讽嘲笑。
  比如在楚国的时候,就遇见了一个叫陆通的人,就是中国文化史上有名的“楚狂接舆”。这个人社会地位很低,是给人接马车的,但性情却非常狂傲。他一看马车上坐着的是孔夫子,于是也不去接车了,就在一边唱歌。一般人是说风凉话,这个楚狂他是唱“风凉歌”。他唱的叫《凤兮之歌》,歌词大意是:凤凰啊凤凰,你来的太不是时候啦!现在是什么时代啊?你飞出来干什么呢?凤凰是吉祥鸟嘛,太平吉祥的时代才会出现。这是讽刺孔夫子不识时务,在天下大乱还跑出来,当心飞到人家锅里当老母鸡给炖汤吃了!孔夫子一路上遇到的很多道家人物,对他差不多都是这种态度,令孔夫子感到很沮丧,甚至感叹:“鸟兽不可与同群”。
     
  我们看下面的资料上,是一则关于丧家狗的故事。前些年有个著名的学者写过一本书,好像叫《丧家狗:我读论语》,结果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不管这本书如何,但当时孔夫子的一副落魄形像,的确是不敢恭维。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似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史记·孔子世家》
  这也是孔子周游列国的过程中,到了郑国时,跟弟子们失去了联系,自己一个人在东门。子贡就到处找,有个郑人就告诉子贡,有个人在东门,他的额头宽大,长得像尧帝,面相很好,他的脖子长得和皋陶相似,皋陶是过去的一个贤人,他的肩膀跟子产很相似。总之,他还是很有贵人相的,只不过他的身材不怎么样,腰以下比大禹短了三寸。他在那里彷徨无助,累累如丧家之狗。孔子惨的时候是这样的状况,这是周游列国时候的一个典型形象。子贡后来找到了孔子,如实告诉孔子郑人的话。孔子欣然笑着说:“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其实我长什么样并不重要,末也,就是小问题。不过呢,我确实是像丧家之狗,确实是这样的,是很辛苦!
     
  通过周游列国,十四年以后,孔子回到了鲁国。这十四年,孔子在一路走一路宣传他的思想,名气当然也就越来越大,成为一个有着国际性影响的圣贤人物了。后来,大家都知道有一个鲁国的圣人,带着一大群弟子在中华大地上漫游。而鲁国人呢,也非常希望自己国家的圣人,能够重新回来。终于,在孔夫子69岁这一年,估计确实是老了,太累了,觉得该回家了。他说:“吾党小子简狂,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鲁国还是有很多有志向的年轻人,很有才华和潜力,但是没有人好好教化、约束,我还是回去教化这些有志向年轻人吧。
     
  当他回到了祖国的时候,鲁国上下一片欢腾,国君也亲自出来接见,举国称孔子为“国老”。那个时候,能活到69岁已经是很高寿了,人过七十古来稀嘛!而孔子回去以后,心里再也没有起什么治理国家的念头了,他只是一门心思地带着学生们,整理古代的文化典籍,完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文化整理工程。
  晚年,西狩见麟之兆
  孔夫子在文化上的成就,可以概括为几句话,即“删诗书,订礼乐,序周易,著春秋。”这是孔子的对中国文化最伟大的贡献。
     
  诗书,即《诗经》和《书经》。《诗经》当然了不起,是中国上古的第一部诗歌总集,通过对《诗经》的删削整理,保留了中国上古文学最原汁原味的东西。《书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历史文化论集,讲的是“唐虞夏商周之事”,当然中间也有很多关于政治文化的内容,比较庞杂纷繁,孔夫子做了很仔细的整理工作。另外,孔夫子把《礼》《乐》也做了系统化的整理,并写出了《春秋》这部令后人推崇备至的、关于中国历史的开先河之作。那么“序周易”呢?前两年我们讲了《周易·系辞》,传说这是孔子所序的“十翼”之一,是学习《周易》的敲门砖。“十翼”包括了《系辞》上下传、《象辞》上下传、《彖辞》上下传、《卦序传》、《说卦转》、《杂卦传》、《文言》。如果没有这“十翼”的话,《易经》真的是没法学。大家把《周易》整理的功劳都归功于孔子,对此,后世学者也有争论,这个我们就不管了。
     
  总之,这些庞大的文化工作虽然不是孔夫子一个做的,但是,孔夫子是这个项目的带头人,他的弟子们也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我们接着再看下面的资料,这是孔子晚年的故事:
     
  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春,狩大野。叔孙氏车子锄获兽,以为不祥。仲尼视之,曰:“麟也。”取之。曰:“河不出图,雒不出书,吾已矣夫!”颜渊死,孔子曰:“天丧予!”及西狩见麟,曰:“吾道穷矣!”喟然叹曰:“莫知我夫!”子贡曰:“何谓莫知子?”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史记·孔子世家》
     
  鲁哀公十四年春,君臣们一起出去打猎。大贵族叔孙氏的马车夫叫“锄”,他打到了一只很奇怪的动物,大家都不认识,心里很紧张,以为很不吉祥。他们请孔夫子来辨认,孔夫子一看,坏了!这是麒麟啊!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吉祥之兽啊!凡是天下出现了麒麟,就说明到了吉祥太平的时代。但是,好容易出现了一头麒麟,谁知这头吉祥之兽却被人一个下人射杀了,太不幸了!太不吉祥了!孔夫子很伤心,感叹道:“河不出图,雒不出书,吾已矣夫!”河图、洛书是在上古时代,在天下处于太平盛世之时,黄河中就有一匹龙马驮出了河图,洛水中有一只神龟背上现出了洛书。河图、洛书出现以后,文化大兴于世,《易经》的数术之学,就从河图洛书中生发出来了。孔夫子说麒麟都被他们打死了,这个时代确实不行了,看来,我的日子也差不多了。
     
  就在这同一年,孔夫子最喜欢的弟子颜渊死了,让孔夫子非常伤心,连叹“天丧予!天丧予!”老天爷啊,简直是要命了,你把我最好的学生收掉了,我可怎么办哪!这一次,麒麟也被杀死了,孔夫子就觉得这是一个预兆,自己年龄也大了,觉得时间也差不多了,要要准备后事了。虽然如此,孔夫子还是喟然叹曰:“莫知我夫!”我就快要离开人世了,但这个世上,有谁真正知道我的内心啊!子贡一听就问:“何谓莫知子?”您老人家怎么说没人知道啊?您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您的学问也都继承下来了啊!而且,您老人家的名气那么大,我们鲁国所有人都知道你啊!您的国际影响也那么大啊,怎么能说“何为莫知子”呢?连子贡也搞不懂孔夫子这话的意思。这时,孔夫子说了一句很出名的话:“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你们这些人,哪里能够知道我呢?只有老天爷才知道我!
     
  孔夫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还记得《论语》中有一句话,也是子曾经曰过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天爷说什么了?什么都没说,但是他就能够让一年四季就这么有序地轮回,让天地的万物就这么自然地生长,老天爷说过什么吗?什么也没说。所以,子贡虽然聪明伶俐,但怎么可能知道老天爷呢?根本不知道。
     
  这是孔夫子晚年的感慨。虽然不祥的预兆已经出现,他也明白“吾道穷矣”,剩下的学生也没人真正知道他,但是,孔夫子从来都是“不怨天,不尤人”,从来不抱怨命运、责怪他人。虽然“吾道穷矣”,我的这套学问,我的这个文化理念,我的这番治国理念已经行不通了,但是呢,我也从来没有抱怨过命运对我不公平。同时,别人阻挡了我的路,别人不理解我的学问,别人不愿意我的主张,处处跟我唱反调,但是,我也从来不怪罪别人。人生本来如此,自有天命而已。
     
  孔夫子还总结自己一辈子的学问成就,就是“下学而上达”。上者为天,下者为地嘛!下学,就是从大地上学习最普通的事务,在人间学习最基本的常识;上达,就是通达于天道,领悟宇宙天地之间的真理。我们看,孔夫子是牢牢的站在人道的立场之上,认认真真在人世间努力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滴地完成自己份内之事,最后上达于天道。所以,“下学而上达”是一体的,上天堂的路就是进入尘世的路,上天和入地是一条路。禅宗讲“烦恼即菩提”,你只有深入到红尘烦恼中去,才能真正体会菩提大道的滋味。
     
  所以,像子贡这些学生,能够看见孔夫子的“下学”,但是看不见孔夫子的“上达”,看不到孔夫子的内在精神,已经跟天道融合在一起了。所以,孔夫子最后感叹道:“知我者,其天乎!”我的精神抵达了什么样的领域,修为达到了什么样的境界,只有老天爷知道啊!
  最后时光,梦坐两楹之间
  孔夫子到了生命最后的时光,差不多要跟世人说“拜拜”了,这时,又发生一件事情,在《礼记·檀弓上》记载了这个内容:
     
  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当户而坐。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夫子殆将病也。”遂趋而入,夫子曰:“赐,尔来何迟也?夏后氏殡于东阶之上,则犹在阼也,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则与宾主夹也,周人殡于西阶之上,则犹宾之也。而丘也殷人也,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盖寝疾七日而没。
     ——《礼记·檀弓上》
     
  有一天,孔夫子起得很早,也没歇着,背着个手,扯着个拐杖,在门口逍遥自在的样子。他老人家不仅站在那里,而且还唱开了,唱的是什么词儿呢?啊,泰山马上就要风化了吗?栋梁看来也要坏掉了吗?智慧的哲人就要凋萎了吗?哲人,指的是精神最高贵、聪明睿智的人。他唱完了以后,就回到自己的屋里当户而坐。
     
  子贡听到了,哎呀!泰山都要没了,那我抬头能看见什么呢?梁木如果坏了,哲人如果真的萎缩了,那么我们把自己放在哪里呢?我们还能依靠谁呢?还能仰仗谁呢?是不是孔夫子就要跟我们“拜拜”了?这还了得,他连忙进去探望老师。孔夫子一见子贡就说:你啊,怎么来得那么晚啊!早一点来嘛,我还要托付后事给你呢!然后就继续说:
     
  “夏后氏殡于东阶之上,则犹在阼也”,夏朝的人去世了,停灵柩在东阶之上,还是处于主位之上;“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则与宾主夹也”,商朝的人死了,停灵柩在两楹之间,宾主夹之,不在主位上,也不在宾位上,而是处于中间位置上;“周人殡于西阶之上,则犹宾之也。”周朝人死了,停灵柩在西阶的宾位上。“而丘也殷人也,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我呢,是殷商人的后代,前天晚上做梦,梦见我坐在两个柱子中间,估计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又做不了主,但也不是宾,也是处在一个宾主夹之的位置。的确如此啊!孔夫子虽然被推为千古圣人,但他是圣而无位,做不了主位,不能当成王者来祭祀。但是,后人又以圣人的礼数来祭祀他,称他为素王,也不完全是宾。总之,孔夫子就是处于主宾之间的这种模棱两可状态。孔夫子做梦,就梦见自己后世就是这样一个状态。
     
  “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如果没有开明的、圣贤的王者出现于世,天下谁能传承我的宗旨呢?谁能够真正把我这套修齐治平的理念推行到后世去呢?的确是这样的,像后来的历代皇帝,都是为了一己之私利而坐拥天下,没人愿意把孔夫子的真精神发扬出来。哪怕是到了后世,人们都信仰孔夫子,统治者离开了孔夫子就没法治国了,但他们仍然不愿意把原汁原味的孔圣精神发扬出来,就像明朝朱元璋一样,他就把儒家孔孟之道改头换面,凡对自己有利的地方就大肆宣传,对自己不利的地方就扭曲删改。所以,孔夫子说如果不是心中无私的贤明圣王出世,是没人能够真正的继承、发扬儒家精神的。
  所以,孔夫子最后的这一段话,可以说是一把标尺。这把标尺是用来量什么东西的呢?就是量天下后世所有统治者的心胸!说白了,面对孔夫子的态度,面对儒家精神的态度,就是检验一切统治者是否公正贤明、是否合于天道法统的标准。孔夫子说完这最后的一番话,按佛教的说话,这也算是最后的授记,然后,默默地躺了七天,就瞌然长逝了。
  夫子自道,一以贯之
  我们看,孔夫子的一生,从他的德行,从他表现出来的在现实人生中的进取精神来说,用他老人家自己的一句话,完全可以概括了,那就是“吾道一以贯之”。这是他跟曾子的对话中说出来的。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4.15
     
  他说,小曾啊,从小到大、到老,我从来没有改变过这种一以贯之的体道、传道的精神。孔夫子这个一贯之道,他老人家虽然没有明说,但他这位最优秀的心传弟子曾子,却毫不犹豫地认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夫子贯穿全部生命的道,在曾子看来就是两个字,一个是“忠”,一个是“恕”。所以,忠恕之道可以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精神之一。
     
  什么叫忠恕?尽己之心曰忠,推己及人曰恕。这是儒家面对自己和面对他人的大原则。忠,是指忠诚于自己的心,而不是忠诚于外在的某个人、某件事、某种主义。当然,忠诚于自己的内心,也可能表现出忠实于外在的人和事,但是,这绝不是愚忠愚孝的借口。这中间的分寸,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管是大事也好,小事也好,面对任何一个我们应该做的事情,都要尽心尽力,这个就是“忠”。这可不是过去说的愚忠愚孝,我忠于某位领导、忠于某个主义、忠于某个方向。真正的忠,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忠于自己的心、忠于自己的一念良知!忠字嘛,把一个“中正之意”牢牢树立在自己的“心”上。所以,儒家所讲的“忠”,是忠于自己的良知,而不是忠于别人、忠于外在的某个具体或抽象的东西。
     
  推己及人曰恕,这是把自己的良知发之于外,形成的与他人相处的根本原则。凡事推己及人,就不会与人产生大的矛盾。推己及人还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现在这一句话,已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体人类发出的呼吁!国与国之间要和平共处,民族与民族之间和和平共处,宗教与宗教之间要和平共处,不同的文化之间要和平共处,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孔夫子的这个教导上来。君子和而不同嘛!如果大家都能够守住“恕道”这个底线的话,那么世界就可以一片太平了。不管是国际争端也好,民族矛盾也好,宗教战争也好,个人纠纷也好,只要有这一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心,那就都好办了。再大的问题,大家都可以在相互尊重的提下,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坐下来好说好商量。
     
  这就是忠恕之道,孔夫子一生都不曾偏离过的一以贯之之道。
  孔夫子的人生总结
  当然,对于孔夫子而言,后人无论怎么对他评价,都没有他自己的评价来得亲切、准确。下面一段就是他对自己一生的精确概括: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2.4
     
  这是孔夫子对自己一生的自我评价。孔子自幼丧父,在母亲的拉扯下长大,到了十五的时候,终于立下了自己的人生志向——要“志于学”。我们这里的小朋友们,还不到十岁就知道要“志于学”了,比孔夫子还厉害啊!但是,我们要看到,人家孔夫子十五岁的志向和我们十五岁的志向是不是一样的呢?
  我记得自己在中学的时候,老师就经常敲打我们说,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啊!如果不好好学习,考不上大学,以后就只能当清洁工、当讨口子,只能去蹬三轮啊!你们要是考个好大学的话,爹妈都会跟着你脸上有光!那时候,老师就这样让我们“志于学”的啊!我自己呢,也是属于冥顽不灵的人,再怎么被要求“志于学”都不管用,就是不想好好学习,结果也没考到好的大学,所以现在也没出息。前两天看到网上有一个报道说,有一个公务员的岗位,是一个类似于看大门、扫大街这一类的工作,但是一考进去就是公务员。结果呢,有无数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挤着头皮往里考。这个“志”就谈不上了,这就根本叫做无志!就是为了混一口饭吃!那就是无志!孔夫子十五岁的时候,他太艰苦啦,父亲早死啦,三岁就去世,十七岁的时候母亲就死了。非常艰苦。但是越是艰苦的时候,他立的志向越重要。孔夫子志于学的志向是什么?
  那么,孔夫子“十有五而志于学”,他的“志于学”的内容是什么呢?还是让孔夫子自己回答吧!我们看下面的一段引文:
  子曰:“三年学,不志于谷,不易得也。”
  ——《论语》
          
  孔夫子十五而有志于学习,但是他“不志于谷”,他的学习目的不在于粮食上面,不在于混口饭吃,不在于找一个好工作。他的志向跟我以前老师鼓励我们学习的目的不一样。孔夫子根本没有考虑工作、吃饭的事情。而且,他自己从学习中的所得,从学习中得到的知识、精神上的修养,不是用来换取其它的东西的。易,可以作交换来讲。他的学习不是用来搞交换的,不是要跟人作交易。那么,他志向到底是为什么?他发愤学习又是为什么呢?
     
  下面一段就是孔夫子对学问的认知和总结: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7.6
     
  原来,他的人生志向是“志于道”。大家要记好这四句话十二个字啊!这可以说是儒家修养的一个最简洁的描述。如果说孔夫子当年也搞一书院的话,这几句话就可以当成院训贴在墙上。首先立志,立的是什么志?就是要志于道。要得道,要体道,要认识道,要与道合一。孔夫子的这个道,从天道到人道,从前面我们了解到的“下学而上达”,都包括在里面了。这才是“一以贯之”之道啊!孔夫子是从人道上进行学习和实践,最后能够上达天道,这就是孔夫子的志向。他就是用自己的一生,来实践和完成这个志向。那么,志于道,这个道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它表现在哪里呢?
  道德二字,太上老君的无上法宝
  我们书院开了这么多年课,但只要一说到“道”,就觉得最麻烦。为什么呢?你把道拿出来看一下行吗?拿不出来。“道可道,非常道”,没办法展示。道,天地全体,无所不包,无所不在,但是又看不见,摸不着,说似一物即不中。然而,既然要论道、问道、讲道,总得有所依据、有所凭据啊!这里孔夫子就说了,把这个求道的“志”,落实到人身上,就是“据于德”,凭据就在我们的德行上。据于德,这就很清楚了,德就是我们的根据地,求道,要想得道,必须要在自己的德行上下功夫。德有一分,道就有一分,你这个人是有道还是无道,德行就是证据。
     
  我们现在都把“道德”两个字连起来说,当成一个词来讲,实际上是把道德狭隘化、庸俗化了。一般人就觉得,道德嘛,就是做好事不做坏事,就是做好人不做坏人,其实,哪里是这么简单呢?
     
  关于“道德”两个字,大家最熟悉的经典,就是《道德经》。这可是太上老君的无上法宝啊!道家学术的根本精神,就在其中哦!完整的一部《道德经》,上经被称之为“道经”,下经被称之为“德经”,说白了,全部道家的精神,就讲了这“道德”两个字。这个说来话长了,以后如果我们有机会共同来学修《道德经》,那就会对这两个字有更深的体会。
     
  如果从《道德经》再往久远渊源处推的话,“道德”这两个字,实际上是来源于《易经》。道,体现的是天之道,是乾卦的根本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道玄远,不可琢磨。但是,这个玄远而不可琢磨的天道,又表现为“自强不息”的君子精神。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自己身上体会这个自强不息的精神,虽然说不清、道不明,但却无时不在天道当中。德,体现的是地之德,是坤卦的根本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表现出来的是像大地一样的包容性,像大地一样的深厚沉朴。人的这个德行,是可感、可触、可摸的,其德行修养也是步步可证的。我们看坤卦六爻,初爻的爻辞是“履霜,坚冰至”,你脚踩在地下有霜了,就知道下一步天气会变化,接下来就要结冰了,冬天就要来了。君子的德行修养,就有这么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的感觉。
     
  孔夫子说的“志于道,据于德”,就是通过一步一个脚印的德业修养,最终达于天道,由德而道,是谓之得道。很多人都想得道啊!你看那些参禅打坐、吐纳炼功的求道者,天天都想得道,但是,怎么求得到呢?你天天打坐,天天炼气功,又有什么用呢?道又不是坐出来的,更不是憋一肚子宝瓶气憋出来的。
     
  说实话,真要学佛求道,就要从戒、定、慧上下功夫。首先就是要学会解决自身的烦恼,从自身的贪嗔痴慢疑上,老老实实地检查自纠,老老实实地放下执著,一点一滴地去做德行上的修养。我们看过去的禅宗公案,学人抱着一肚皮的疑问来,老和尚一棒一喝,豁然大悟!好像一下子你就得道了、开悟了。其实,不是这么简单,在这一下子之前,得下多少的渐修功夫啊!古人在德行修养上所下的功夫,那都是真实不虚的。这就必须有一个积功累德的过程,才可能见道。
     
  所以,孔夫子讲的“志于道,据于德”,这是古今通义,没有办法超越,必须这样由德而道,才能得道。禅宗所谓的顿悟,都得从积功累德上来。有些人顿悟以后,还得悟后起修,还得在保任德行上面下功夫。否则的话,悟了也没有用。慧悟若没有定水浇灌,没有悟后起修的细行功德积累,只不过是一些“药水汞禅”而已,遇热即飞,经不起真火的煅炼。
     
  孔夫子的这几句话,看起来非常朴素,但是,“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我们把这几句话真正落实到自身的修养上来,那就必须做切切实实、踏踏实实的德业修养功夫不可。
  内仁心而外逍遥
  大家要注意,除了“志于道,据于德”之外,后面还有两句也非常关键,那就是“依于仁、游于艺”。有德无德的标准是什么?一个人的德行高低要如何判断?要依于仁来判断,要看“仁”这个精神,是否修到身上了。
     
  孔夫子曾经说过:“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的精神,在儒家思想中,这是最核心的精神,也是一个儒者修养的最高理想。孔夫子说,大家以为“仁”这个精神很高、很远、不可企及吗?我告诉你们,一点都不远!只要我一想到“仁”,就此一念间,“仁”的精神马上就到我身上来了!我们想一想,自己身上有没有仁爱的精神?有多少?当然,爱心人人都有,有些人对自己的家人比较关爱,但是对邻居关不关爱?对单位上的人关不关爱?对社会上的其他人关不关爱?我们对好人、善良的人关爱了,对坏人、恶人关不关爱?对自己的仇人关不关爱?仁爱无疆,我们可以观察自己身上的仁爱之心,看看自己的局限在哪里?能不能不断突破自己的局限?
     
  总之,只要你是一个诚实的人,你身上有多少仁爱之心,自己是清清楚楚,同时,只要我们努力,我们的仁爱之心也会一天天地充实起来,也是步步可证的。仁爱之心,就是我们内在德行的具体表现。
     
  在儒家看来,“仁者爱人,亲亲为大”。仁爱的行为,要从自己最亲切的地方、从自己最亲的人身上开始体现,逐渐再扩大到其他人,乃至全社会。儒家所讲的这一套东西,是每一个人都很容易下手的常识,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像墨家标榜的那样“摩肩放踵,以利天下”。这个精神虽然很了不起,但你的陈义太高,一般的人就被你吓跑了。你动不动以天下为己任,动不动视天下人为子女,动不动要解救天下苍生于倒悬之中,这个就不是一般人的心力能够承担的;而且,也容易给人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感觉。虽然仁爱的本质是无差别的爱,是一切众生平等,但是,这只是就其本质而言。表现在社会生活之间、人与人之间,还是有所差别,才能被大多数人接受。在儒家看来,内心的仁爱表现出来,首先就应该表现在亲人之中,表现在朋友之中,逐渐由内到外、由近及远,这样扩大推广,不间不断,才是发挥仁爱精神的人间正道。
     
  这也是儒家精神之所以在历史上,一直居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原因。其立意虽然高远,但下手处特别平易、切近,让我们从对自己的孩子、父母、亲人、朋友开始做起,渐渐推而广之,最后就能成为人类最高典范的仁者。这也是儒家特别推从《孝经》的原因。你说你具有无穷无尽的仁爱之心,但对自己的父母都不表现出孝敬来,对自己的孩子都不表现出爱心来,谁能够相信你?
     
  最后说一说“游于艺”。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而不是今天狭隘化了的所谓艺术。当我们有了前面“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的精神以后,在现实层面中,从哪里把“道、德、仁”体现出来?我们具体的日常生活怎么过?自己的人生百年怎么过?孔夫子明确地作出了回答:“游于艺”。
     
  我们经常说“游戏人生”,只要有了“道、德、仁”作为自己的精神前提,那么,游戏人生就是最自在、最逍遥、最有滋有味的人生态度。《庄子》三十三篇中的第一篇,就是《逍遥游》嘛!
     
  “游于艺”,我们在“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之中畅游,以此让我们的生命充满了美感、充满了活力、充满了智慧,这该多好啊!礼乐,就是生活与艺术的美感嘛!射御,就是生命运动的活力嘛!书数,就是生命与世界的智慧嘛!以这些品质为基调,那么我们的人生的确就非常充实。像我们的包妹妹学弹古琴、学学中医;像我们的吴文,闲了练练书法艺术;还有我们今天才认识的这位操老师,她是来成都传授台湾花艺的,等等。
     
  这样的人生多美好啊!这些都是我们用来滋养人生的要素,让人生变得丰富起来、充沛起来、美丽起来。
  从而立到不惑
  前面讲到孔夫子“十五而志于学”,我们引申出来的这么一番内容。孔夫子立志求学,经过十几年之后,就是“三十而立”了,人生自立了。孔夫子的这种自立,还不是像我们以为的,是纯粹经济上的自立。现在一般人说“三十而立”,好像你已经长大啦,该自立门户啦,你不要再找爹娘要钱啦,你可以自己管好一张嘴、一个肚皮啦,然后结了婚,能够养老婆、养孩子啦。孔夫子的“三十而立”可不是这样。孔夫子十几岁就经济自立了,母亲在他十七岁时去世了,那时候孔夫子在经济上就早已经自立了。
  “三十而立”,指的是精神上的自立,自己能够在精神上、人生重大命题的选择上做主了。这时候,孔夫子就做出了自己人生的重大选择。他放弃了公务员身份,不再到太庙里上班了,开始自己教学生,把自己的人生目标树立起来了。所以,在天地之间,要做一个真正站立起来的人,并不那么简单。《论语》里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只有把人生之根本精神树立起来了,道气才能够随之而生长起来。
     
  孔夫子在三十岁以前,不管是自己给人打工也好,在太庙里面当公务员也好,他认为这都是自己的学习阶段,探索阶段,虽然目标定在“志于学”、“志于道”上,但还没有完全定下以哪一种方式入道、体道、行道。到了三十岁以后,完全自立了,已经肯定这条人生道路。但是,自立并不是说就立在那里完事了,还要继续进步,还要继续完成人生的事业。孔夫子是活到老学到老,差不多每十年就要上升一个台阶,每十年就有一个明显的阶段性变化。有些朋友喜欢算命推八字,说十年一个大运。确实是这样子,孔夫子也是这样十年一个大运,每隔十年就有质的变化。
     
  而立过后,就是“四十而不惑”了。不惑啊,就是不管什么疑难问题,到他这里就都不是问题了。如果说“三十而立”的时候,是把人生的目标、人生的大方向定下来,但是在这个学养、修养的过程中,还会有些问题和疑问。只有在实践中逐渐解决这些疑问,慢慢才会达到不惑的状态。
     
  孔夫子说得好像很轻松,但真要到不惑的境界,其实是非常难的。用佛教的修行来说,真要达到不惑的境界,只有开悟的人、明心见性的人,才有这个可能。禅宗讲的是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在破参开悟之前,当然是有疑惑的。禅宗为什么参话头?因为这个话头把你给难住了,把你疑惑住了,让你产生疑团了,所以,必须打破疑团,才能称为破参开悟。比如给你出一个问题:茫茫宇宙,何处是你安身立命之处?你找一找、参一参。如果一个人在学习经教的过程里,产生了大疑问,这个大疑问包含了一切其它的疑问,成为了自己生而为人最根本的疑问,那么,这个根本疑问解决了,其它的一切疑问就没什么力量了。这个在禅宗里,就称之为起疑情,你突破了疑情,就是顿悟。如果你还没有找到这个根本的大疑问,就说明你还没有起疑情,还只是在渐修的过程中,还不可能进入参的状态。参禅可不是开玩笑的,你没有起疑情,根本就没法参!也不可能开悟见性。
     
  我们学传统文化,都要从心地出发。古人说的话,要放到我们自己的身上来参、来悟。我们在座的朋友,四十岁左右的居多数,那么,我们现在惑不惑?现在有没有让你头疼、想不开的事情?有没有让你觉得前途渺茫的事情?这些都是要扪心自问的啊!
     
  恰恰我们现代人,四十岁左右是压力最大的时候,上有老,下有小,内有家庭,外有事业,最辛苦。如果你真正不惑了,对人生没有困惑了,那么,你的辛苦就完全的一种自学的承担,你就不会怨天尤人,不会这山望着那山高。哎呀,我的同学命怎么这么好啊!以前在学校里比我差多了,居然他现在成了厅长、局长了,成了亿万富翁了,成了学界名人了。我是怀才不遇啊!老天爷对我不公平啊!四十岁左右的人,很容易出现这种问题。眼看着时间流逝,自己已经进入中年,再不做出成就人就老了,紧迫感很强。有事业的人呢,觉得时间很紧迫,生命流失得很快,希望把事业做得更大;一事无成的人呢,心里更发慌,更觉得见不得人。这个时候,身体也不如二三十岁那么好了,精神一焦虑,更容易出问题。但是,如果你把这些问题全部想透了,四十而不惑了,有真正的人生智慧,那就不一样了。这就是我的命,这就是我人生,苦乐都要承担,顺逆都要接受。真的,我们真能够不惑了,苦其实也就没那么苦了,乐对你来说,也不是一件难逢难遇的事了。孔夫子都说了:“饭疏食饮水,乐在其中”嘛!
     
  孔夫子“四十而不惑”,那是真达不惑之道了,没有疑问了,解决了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了,所以才能够自得其乐。如果说孔夫子四十岁以前都在悟前渐修的话,四十岁以后就不一样了,没有疑惑了,那就是悟后的真修了。我们书院同仁,到不惑之年的有不少啊!但是,我们惑不惑呢?只有自己知道,反正我现在还是满脑袋的疑惑。
  芸芸众生,天命何在
  再过十年,就是“五十而知天命”,到更高境界了。其实,“四十而不惑”,就已经对天命有所体会了,但是呢,还不是完全把握。我能够对世界上的一切事情、一切因果看得清楚,但是,还不能在因果中做主。为什么呢?虽然都明白了,但还没有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明白了并不等于得到了啊!
     
  按佛教的说法,这里就有一个从“理悟”到“行悟”的过程。在行为上也能达到你所悟到的境界,这才算真正的大彻大悟。在这个过程中,知天命就是一个标准,是你“行悟”的标准。你知道天命了,知道老天爷之所以把我生下来,是要我在这短短的人生百年中,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那么,要做好自己天命所赋予的责任,就需要进一步修炼。
  孔夫子五十岁以后,国家有需要自己出来做事,他也出来做。但是做不动了,不能按自己天命所要求的目标去做了,国君不支持了,上层的贵族也反对了,做不下去就离开,一点也不恋栈。不作官就去游学,在中华大地上漫游,去研究、收集散落在大地上的文化,同时也向世界传播自己的思想。这是知天命以后才能做出来的抉择。在当时诸侯争霸、战火纷纭的年代里,你要周游列国,这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啊!不像现在,一张飞机票,一转眼就到美国了,到欧洲了,全球就转一圈了。那时候全靠马车,一天能走多少路?走两三百里路顶天了。孔夫子之所以做出这样艰难的选择,因为这是自己的天命所在。老天爷赋予我的人生使命是这个,我就没有其他的选择。如果我不来干这个事情,就没人来干了,这是他老人家一生的根本定位。
  所以,生而为人,关键是认识自己的天命。《中庸》里说“天命之为性”,实际上讲“天命”和讲“性”,都是一件麻烦事。孔夫子都“罕言性与天道”,所以,我们也不说玄的,就用《论语》中的对话来解释吧。看下面一条资料: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论语》3.24
     
  仪封人,是指分封到“仪”这个地方的领主。他去见孔夫子之前就跟别人说,真正有修养的君子到了我的地盘,我没有不亲自拜见的。孔夫子周游列国,到了这个仪封人的地盘了。孔夫子接见了他,跟他私聊了半天,至于说了些什么话,我们也不知道,《论语》里面也没有记载。出来的时候,仪封人就非常感慨,跟孔夫子的学生们说,你们这些学生啊,不要害怕老天爷对你们老师不公!不要担心现在命运不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现在没有人知道什么是人间正道,上至国君,下至普通老百姓,大家都是为了自己的那点利益尔虞我诈,天下已经无道了。既然天下无道,有道的人肯定就不吃香嘛,所以你们也不要埋怨。但是,我今天见你们老师,感觉就不一样了。“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我明确告诉你们,老天爷将让你们的老师成为传达天命的工具。木铎,铃铛中间的木舌头,类似于现在法庭上用以警示的铃铛,法官把这个铃铛一摇:肃静!整个法庭就安静下来了,大家就肃然起敬了。这个仪封人就说,老天爷已经把你们的老师当成警醒世人、传达天命的木铎了!
     
  这就是孔夫子的天命。孔夫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回国之后,就不再做其它事情,而是专心致志地整理上古的文化典籍。天命降临到他身上,是要让他把中华文化最优秀的东西传承下去。如果不是孔夫子,我们现在根本看不到三千年以前,中国上古还有如此优秀灿烂的文化。孔夫子的天命就这个,当时换了任何人都干不了。孔夫子“五十而知天命”,幸好他把官职给辞掉了,说实话,中华民族不缺一个优秀宰相,也不缺一个政治改革家,缺的是这个警示世人的“木铎”啊!
     
  顺便再多说几句,我们每一个芸芸众生,也都有自己的天命啊!但我们知不知道呢?所谓的天命,通俗一点说,就是每一个人出生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使命。你会说,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嘛,哪里来的使命啊?但是,你真的很普通吗?想一想,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两个相同的人?不可能有吧,即使是孪生兄弟,仔细一看差别也很大。你作为世界唯一的、与众不同的独特个体,老天爷把你生下来,难道就是让你混同于其他人吗?你难道没有独特价值吗?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念一想,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你本身就是天底下最独特、最尊贵的个体啊!世界上什么东西最贵?你自己最贵嘛!把全球的财富拿来换你的小命,你也舍不得嘛!所以,我们每个人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只要我们有天赋使命的感觉,那么,一个自卑的人就一定会自信起来,因为你是天地之间的唯一,这多尊贵啊!
     
  《中庸》里讲:“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于天地。”君子之道,就上合于天道,从哪里做起啊?造端乎夫妇嘛,在一夫一妻之间,就能够真正体现出来。如果你是一个普通人,那么,我就在夫妻之间、儿女之间、父母之间,好好把这个人间正道履行好,上孝顺父母,下教养孩子,中间夫妻之间相敬如宾,和睦共处,携手百年。这个也是你的天命啊!
  如果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天命,安心于自己的天命,那么,你和孔夫子的“五十而知天命”,就没有多大的差别了。虽然我们做的事情没有他老人家那么大,后人也不会像给孔夫子烧香那样给我们烧香,但是,我们明白了自己来到人世间的独特使命,明白了自我的价值,那就行了,就可以不负平生了。
  顺眼法、顺耳法、顺心法
  从“五十而知天命”再过十年,就到了“六十而耳顺”。这体现的就是修养的真功夫了。耳顺的意思,并不是像墙头草,两边倒啊!东风来了往东倒,西风来了往西倒,不是这个意思。耳顺的意思,是你既要有自己独立的精神、独立的判断,但是你又不产生烦恼,你不产生对立情绪,不会有非此即彼的念头。这需要有顺逆之事,莫存于心的包容性,你的这个心量,既能够装得下顺心的事情,也能够装的下逆心的事情。
     
  我们一般人,好的事情我看得惯,坏的事情我看不惯。这个社会上好人好事我觉得很好,我随喜功德,太好了;但是,坏的事情呢?坏的人呢?这个就不行了,哎呀!这人太坏了,恨不得把他打到地狱里面去,恨不得给他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你有这样一念就不行了,你的菩提心就打折扣了。
  菩萨、圣贤都是要普度众生嘛!好人是众生,坏人也是众生啊;好人你要帮助他,坏人你更要帮助他啊!因为从因果的角度来看,好人自有好报,种善因得善果,其实无需你太多的帮助;而坏人的恶报很严重,他种恶因得恶果,最后的结果更惨、更让人可怜、更需要人帮助。这才是真正的菩提心、慈悲心啊!不能说我对好人慈悲,我对坏人就不慈悲,就必须要置之死地而后快。只不过,对于不同的人,慈悲的形态不一样。对于那些真正犯了法的恶人,你把他投放进监狱里严加管教,让他不再做恶,让他痛改前非,这才是对他最好的帮助、最大的慈悲。我们不能像东郭先生一样,面对一头吃人的恶狼,也慈眉善目,呵护备至,这就是妇人之仁。虽然我们对待有些人、有些事,要显出金刚怒目的忿怒相来,但是,你的内心要有一颗慈悲之心、平等之心。民间讲“打是亲,骂是爱”,你对他采取霹雳手段,目的是希望他能够改过迁善,仍然是从一念慈悲出发来的。
  在佛菩萨的眼睛里,在圣人的眼睛里,没有恶人、坏人,只有健康人和病人。得道了,成贤成圣成菩萨了,这是完全健康的人了,心地一派光明,没有任何阴影了。而普通人,七情六欲都是病,只不过一般的人病得不厉害,如同一点感冒发烧而已,服点药、打一针就能解决问题;但是那些真正做了坏事、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就是病得非常厉害的重症患者,这时候,良药苦口,就要用很苦、很厉害的猛药,甚至要给他放血、动手术,才能解决他的问题。但是,作为一个医生,你就要有慈悲之心,要用挽救生命的态度去下药、去放血动刀。
  这个不容易啊!既要有顺逆莫存于心的平等心,又要在举手投足之间拿捏得恰到好处,这就是真正的功夫了。大家想一想,当我们真正遇到事情了,你的杀父仇人真正到你跟前来了,你能耳顺吗?你能不恨之入骨他吗?难!
  但是,孔夫子说自己是“六十而耳顺”,他确实就做到了这一点。以前我的老师最喜欢说,我们修身养性,就是要练就一套顺眼法、顺耳法、顺心法。眼睛看得惯的要看,看不惯的也要看,要顺眼,不要一看到现在社会上的弊端,你天天就愤愤不平,跟网上的愤青一样了。真修行的人,千万要杜绝愤青情绪,这就要炼就顺眼法。耳朵呢?听得惯的要听,听不惯的也要听,而且为了锻炼自己的心量,你要有意的多听一些不顺耳的话。忠言逆耳嘛!要多听逆耳之言,久而久之,你的顺耳法就练成了。最后,要从眼耳鼻舌身意的外境顺逆上往回溯,回溯到哪里去?回溯到心性上去。所以最后所得的根本成就,就是一套顺心法,把心彻底练顺了。
     
  总之,这一套功夫,就是一个“顺”字练到底。只要有不顺心的事堵在心里,我们就要看住它。为什么这个东西要堵我?我为什么不能够把它顺下去?我的这个心气为什么没有打通?我们只有把自己的心气打通了,从眼、到耳、到心完全顺下去了,才算是孔夫子说的“六十而耳顺”。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当然,孔夫子这套功夫练到最高成就,那就是“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个就是得大自在了。何谓得大自在?我们不谈宗教经典里那些惊天动地的事情,只谈实际的心境状态。说实话,你真修炼成佛、成仙了,心境不过如此啊!
     
  从心所欲嘛,你想这多自由!我心里想什么就是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是,我所想的每一个念头都不会逾越规矩,中间有个主心骨在那里立着,不会超越这个底线,不会违反社会的法律,不会违反公众的道德,不会违反做人的基本道理。我心里连一个不好的念头都不会起,更何况实际去做了。大家想想,这个功夫到了什么层面?这个是念头功夫完全做到家了,才会有这种境界。如果用道家来说,这就是逍遥游、得大自在。孔夫子说话,从来都是这么朴实,他不会说些天花乱坠的境界来哄人,所以他这个圣人,浑身都是人间烟火气,让人感到最亲切。
     
  君子和小人最大的区别,就是这个“矩”。君子达到了圣人境界,他是“从心所欲”;小人贪得无厌的境界,也是“从心所欲”。只不过圣人有个“不逾矩”在,而小人则完全不管什么矩不矩,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无法无天。所以,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是做人的最高境界!现代西方人讲自由、崇尚自由,但是,自由也是有限度的啊!如果我想打人就打人,想骂人就骂人,有这个自由吗?不行啊!自由的界限是什么?是不妨碍他人的自由。我们“从心所欲”的前提,也是不妨碍他人、不触犯法律、不妨碍社会正常价值为界限。
     
  “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一生的写照。孔夫子七十三岁去世,到了七十岁的时候,才自我评价达到了这样的境界。
     
  这就是孔夫子的生命历程。我们看,孔夫子作为中华圣人,他生下来跟我们没有任何差别,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十五岁之前也是跟我们现在的小朋友一样,都是处于童蒙阶段,跟我们没有任何差别。十五岁以后开始立志,立下了学道、行道的志向,然后就坚持不懈,在自己的生命中一以贯之,最后达到了这个“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大自在境界。
     
  我们这一辈子能不能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啊?现在还难说,但我们起码要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态度。这是我平时最爱说的一句话。不管以后如何,只管照顾好自己的当下,向着这个目标努力,就没有白过一生。人生在世,如此而已!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孔子论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