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名企总是喜欢去985,湖北省985 211高校校招聘

解读“限定985、211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禁令
当前位置: >> >>
解读“限定985、211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禁令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日 09时13分   来源:新华社
【E-mail推荐
    新华社长沙5月4日电(“新华视点”记者 刘良恒、史卫燕)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规定凡是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举办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长期以来困扰大学生就业的“院校门槛”问题得到了教育部正式回应。
    有关专家认为,不少单位对于非985、211高校毕业生招聘时有歧视,这种状况对于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公平、科学选拔青年人才有百害而无一利,应该引起社会关注。
    非211、985歧视由来已久
    “985工程”是指国家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而实施的高等教育建设工程。“211工程”是指国家实施“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
    到目前,211高校共有110多所,985高校共有39所。因为985高校同时也是211高校,所以二者合并总共110多所高校,其中有北大、清华等名校,也不乏西藏大学、石河子大学等西部高校。
    湘潭大学校长罗和安表示,教育部主导这两项高等教育建设工程,目前已经被一些单位当成划分高校三六九等的依据。在招聘活动中,有的单位在招聘条款中设置“院校门槛”,有的甚至明文规定只要211高校毕业生。
    据分析,这种“院校门槛”在地方政府、国有企业的招聘信息中尤为明显。
    记者检索一些招聘网站,发现用人单位这类问题颇为多见,例如杭州市下城区、青海省海东地区、上海市金山区、惠州大亚湾区等地,近年来引进储备人才时明确要求是“211工程”高校毕业生;也有一些非211高校招聘教师,要求应聘者具有211的教育和学术背景。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一位研究生说:“现在用人单位动不动就要求是211高校毕业生,甚至第一学历也得是211的,这让我们这些千辛万苦考研到211高校的本科生情何以堪?一些好点的单位,我们连报名、投简历的机会都没有,更别指望与名校毕业生公平竞争了。”
    长沙学院就业处处长李学勇多年来负责学生的就业工作。他发现,一些国企不论职位是否需要、是否适合,都喜欢招收名牌高校毕业生,或者只愿意到211、985等重点院校招聘人员。相对来说,民营企业反而会从岗位需要出发,招聘研发人员去重点高校,招聘一线人员就到一般高校。
    非211、985歧视不公平、不科学
    专家测算,“211工程”院校只占全国高校总数6%,毕业生人数不到全国高校毕业生10%,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高达699万。
    据分析,虽然211、985高校的生源质量、师资水平、教学水准确实整体上要优于一般大学,但是不能否认大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一般大学也有优秀生。
    罗和安认为,社会公平首先应是机会公平。在就业领域,名牌大学不应成为求职者的准入限制,目前还没有充分证据表明非211高校毕业生不能胜任哪些工作。所以用“院校门槛”来区别对待211和非211高校毕业生过于简单粗暴,实际上剥夺了绝大多数毕业生参与公平竞争的机会。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指出,我国农村大学生很多集中于非“211工程”高校,就业时学历不过硬,又受户籍等限制,这样一来他们的上升通道受阻。这种现象如果代际传递,后果不堪设想。
    夏学銮、罗和安等表示,用人单位设置211、985“院校门槛”,不利于社会选拔多样化人才,也不利于社会阶层流动,对实现高等教育结果公平,会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
    先给平等机会,然后接受竞争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杨德广表示,此次教育部下发通知提出“三个严禁”,首次确认“含有限定985、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应该被禁止。从某种意义上说,此番禁令具有标志性意义,可让全社会意识到,用人单位限定名牌高校行为并非理所当然,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不认可的。
    “效果有待观察。在我国,行政指令是有一定作用的,今后用人单位发布招聘信息,应该不会公开限定211、985高校了,普通大学毕业生至少有资格报名,这是促进就业公平的可喜进步。”杨德广指出,教育部禁令只能规范高校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其他部门和企业尚无约束作用。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罗和安连续多年在全国两会提交议案,呼吁相关部门抓紧“制定反就业‘院校歧视’法律条款,维护各类高校毕业生就业权利”。
    专家建议,目前推出一揽子反就业歧视法可能有困难,而单个部门下发通知又难以保证效果,因此相关部门有必要联合出台规定,禁止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机构在招聘时设置“院校门槛”,首先在机会上保证大学生就业公平。
    “长远来看,要抓紧制定反就业歧视法,将性别、年龄、身高、学历、户籍、院校等限制因素予以规范,明确可以设置和不可以设置‘限制性条款’的各种情形,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纠错和救济制度。”罗和安表示。
 相关链接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责任编辑: 姜晨国内三类百强企业都喜欢去哪些高校招人
【导语】:国内高校每年有各种排名出来,但实际上意义都不大。毕业了就要工作,所以看一所学校好不好很重要的就是看其就业情况。下面是本地宝为你带来的国内三类百强企业都喜欢去哪些高校招人。
  最受百强企业青睐的高校有哪些
  通过对几年的招聘数据分析,中国Top100的上市公司,90%以上每年都会选择到国家985、211工程大学进行校园招聘,走进非重点(二本及以下)高校进行招聘的百强企业不足10家。
  本次排名前10强大学具体为:武汉大学 (合计64家)、华中科技大学(64家)、四川大学(61家)、哈尔滨工业大学(61家)、清华大学(52家)、西安交通大学(52家)、中南大学(49家)、吉林大学(46家)、重庆大学(46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46家)。
  结果显示,三大类百强企业最爱去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招聘新人。
  令人意外的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在榜单上均无缘前三,清华大学合计只有52家三类百强企业到校宣讲招聘,名列第五;北京大学只有37家,上榜第十八位。另外,超六成的入榜大学均为211工程大学或教育部直属高校。
  所谓术业有专攻,那么,不同类型的企业都喜欢去哪些高校招人呢?
  ◎央企百强校招最爱去TOP5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民企百强校招最爱去TOP5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安徽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互联网百强校招最爱去TOP5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在此次排行榜中,入榜的理工大学14所、科技大学11所、工业大学9所、交通大学5所,工科型偏重或纯理工类的高校多达近70所,综合性大学不到30所。
首页上一页1共2页
相关专题:
相关阅读:??????
更多关于的信息:
网友关注排行||||||||||||||
当前位置:&&
调查显示:“985”“211”仍是名企招大学生门槛
&985&&211&仍是求职门槛
学历至少得硕士研究生及以上,英语过六级,专业知识得&杠杠&的,但工作地点在工厂车间,时间得三班倒,这样的职位你愿意去吗?昨天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江苏省2015届毕业研究生暨高校师资专场供需洽谈会&上,一些&高精尖&企业推出的高级蓝领职位意外受到硕士研究生的热捧。一家半导体生产企业招8名一线工艺工程师,竟有50多名硕士研究生报名争抢。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这些高级蓝领职位有别于传统技术工人,工作地点在净化车间,起薪4000以上,远高于专科生。
看看求职的隐形门槛
门槛1 985 211
不少企业将&985&&211&作硬杠杠
一句&只要985、211高校毕业生&的招聘要求曾饱受争议,教育部门已下禁令,禁止用人单位标明学校的门槛,实际招聘时,名企只要&985、211毕业生&已成潜规则。
&几乎成为汽车行业的&潜规则&了,只收985和211的学生,我们非211学校的研究生,压根连申辩的机会都没有。&汽车专业的研究生小朱(化名)忍不住向记者吐槽。小朱的本科在南航就读,考研时惨遭调剂,成了南京的另一所非211高辆工程专业的学生。&今年上海大众、江淮汽车等汽车行业的龙头老大到学校做宣讲时,我和同学特地赶过去投简历。但&龙头老大&们压根都不理我们。&小朱透露,不少高端汽车制造企业,招聘时都将&985&和&211&视作硬杠杠。&本来是大家心照不宣的隐形潜规则,但今年我发现,这样的情况越来越明显,今年的不少单位,直接将&只收985和211高校毕业生&写在了招聘要求里。&
用人单位&自白&:985和211高校的学生,的确&后劲更足&。一家证券公司的招聘负责人表示,之所以在招聘要求中写上对应届生们&出身&的要求,完全是出于对学生个人素质的考量。一方面,985高校和211高校的学生,在真正入职后发展的确优于非211高校的毕业生。另一方面,现在单位的人数较为饱和,但在招聘时我们收到的简历太多,筛选简历时需要投入的精力太大。所以干脆在招聘要求中加上&985和211高校毕业&这一条,提前从&第一关&就开始筛选掉一批学生。&
门槛2 英语六级
英语不过六级找不到高薪岗
申请香港高校时四六级都不顶用了,就业时为什么还要拿四六级当&门槛&?昨天的招聘会现场,不少男生在逛完展位后都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六级考了三遍都没过,去应聘的时候才发现,大凡工资高的岗位,都得过六级。&农学专业的研究生张强(化名)很无奈。&成天泡在实验室里和导师做课题,英语这一块也就忽略了。&江苏省粮食集团的粮食类业务员、法务、会计等岗位,都注明了&英语六级&的字样。南京大学财务专业的女生许同学告诉记者,班里的同学都通过了六级,&会计专业对英语六级也有要求,少了六级证书,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用人单位&自白&:&六级是我们用人的基本要求。&南京擎天科技有限公司的招聘负责人告诉记者,单位在上市、对外交流等方面,都会用到英语,所以新招聘的员工,英语必须要过六级。&国外客户越来越多,写报告与对方交流都要英语,光有技术不顶用啊。而且专业的高级的软件只有英文版,过了英语六级未必能看懂。&另一家企业的招聘负责人说,连公司的主页都是全英语。
已有人评论 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有什么感想,您也来说说吧!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有什么感想,您也来说说吧!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
热门调查榜
阅读:21119
阅读:19954
阅读:18851
阅读:17210
印染助剂作为纺织印染的重要原料之一用以改善纺织印...非211、985的学生该如何破门槛,成功入职名企?
非211、985的学生该如何破门槛,成功入职名企?
为啥都要985、211?名校在办理户口时更容易。(比如上海的加分)公司规定:名校毕业生在招聘结果审核的过程中加分更多,招到一个名校学生和普本学生在算HR绩效时的分会不一样。(是不是突然明白了什么~~~)避免争议:如果招到985的学生,会说这个人不行,如果都是985的学生,招了一个普本的,最后不行,会说HR管理不严格。筛选成本:985中选20个,要比普本中选20个,更容易选到“人才”隐形成本:如果公司名校的人居多,会有学历歧视。怎么破?如果非985、211院校的毕业生想进入名企,那真的要有很强的个人能力了,也就意味着你要比同类别的同学更优秀。人脉关系,靠父母亲朋友。拼实习,在大学就争取去一些名企实习或者做一些让别人钦佩的事,这是最能让你得到HR青睐的方法。同时,也需要你在大学这四年的时间多参加名企举办的大型活动,也要能获得荣誉。(比如宝洁精英挑战赛)走内推,通过一些社会渠道,,,社会团体认识等方式走一对一的招聘,最好的办法是去职业蛙,走他们的内推渠道。而不是HR到校园进行的校园招聘。迂回政策。暂时刚毕业的你,可能在经历和实践上真的不足以进名企,那么先至少签下跟你期望的名企同一个行业的非名企,在这家公司先实践、学习,同时关注你心仪的名企动态,通过工作中的努力来弥补大学时背景和能力的不足,最后跳槽到名企!经验分享:非985、211拿下四大offer虽然四大只是名企中的一个行业,但希望大家能从这个人的经历看到共性的努力方法,如果你还有机会请加倍努力不要放弃,如果大学马上毕业来不及补救,可以考虑迂回策略,毕竟,你曾经付出多少,现在才能得到多少。我是上海某二本学校的一名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外地人,绩点3.2,只拿过一次奖学金,还是三等,六级440分 ,没有大学学生会和社团经验,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习经验。
热门文章HOT NEWS
辽代服装以长袍为主,男女皆然,上下同制。服装特征,一般都是左衽、圆领、窄袖。袍上有疙瘩式纽襻,袍带于胸前系结,然后下垂至
HOT ARTICLE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北省985 211高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