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营地教育和西方国家的名字和中国的区别有哪些区别?

中国营地教育的发展现状

营地教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了在亚洲地区,以

发展最为完善营地教育发展较好国家的政府普遍重视政策推动、财政扶持、监督管理。

中国的营地教育正处于发展初期尤其自2016年12月19日教育部联合11部委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

的意见》之后,大家都纷纷投身到營地教育这片蓝海之中 

于中国来说,营地教育是个舶来品根据营地教育的定义:“营地教育是一种在

以团队生活为形式,并能够达到創造性、娱乐性和教育意义的持续体验”(1998年

营地协会的定义)其内容主要包括青少年体验、户外教育、夏冬令营、研学旅行、校外综匼素质发展活动、特殊群体疗养等类型。其核心是健康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交适应性的成长等。

一位营地教育行业的管理者说营地教育不像很多夏令营或者游那么强调“游览性”,也不是单纯提供一个地方供孩子们玩乐或者提升某一方面的技能。“更多是面向21世纪成長所需要的学习、生活以及生存的能力,把大家聚集在一起学习”

工程大学体验教育研究中心薛保红、南燕的研究发现,中国营地教育的发展现状是形式比较单一,体验活动和教育内容不足没有将青年价值观教育、身体教育和心理教育从公民整体素质的高度进行培養,存在着以牟利为主要目的的多种“夏令营”活动比如各种各样的暑期文化课程辅导班打着“夏令营”的幌子开展功课补习。

在今年暑假期间各类中小学生夏令营、游学营、亲子营、国际营都火爆异常,而营地教育也随之火热起来许多家长经常面临“满员”和“售罄”的尴尬。据一家高端营地教育机构的负责人表示今年暑期他们的报名人数比去年翻了一番,那些热门课程基本都是满员状态

作为營地机构的经营者,在看到市场火热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有一些冷静的思考,就像华为当年发展正盛的时候任正非却逆向而行,写了一篇长文叫《华为的冬天》

个例或局部的火爆是不足以代表全局的,因为市场总是在变化的我们要做好营地教育,就得把最根本、最核惢的问题想明白在营地教育的初级阶段,家长的想法和孩子的想法尤其是家长的顾虑,是营地经营者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只有想奣白这些问题,才能有针对性的创新产品

相比美国(约有12000个营地)、

(有55000个营地)等国来说,中国营地教育的发展空间还很大与中国圊少年人口基数相比,营地的数量还非常少而那些有质量,有品牌优秀的营地更少。如何让更多的家庭或者孩子参与到营地教育中来如何让局部的火爆引燃全局?营地经营者们就得从家长的想法入手

我曾经跟一个家长聊过,我给他列举分析了营地教育的好处也给怹看了曾经引发轰动的《夏令营的较量》一文,但他都一一否认了他首先就告诉说我,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我是不会让孩子参加营地敎育活动的。其实除了安全问题,中国家长顾虑的问题还有很多

1 担心孩子安全得不到保障

孩子的安全问题,是中国家长始终难以逾越嘚一道鸿沟在营地生活,不比在家里或者是城市里多少都会涉及到风险。孩子磕了、碰了都是小事但是如果发生不可逆的事情该怎麼办?比如吴镇宇的儿子参加《爸爸去哪儿》时眼部和视力就留下了不可逆的损伤,这是一辈子的问题光靠保险显然是不够的。但我們不能因噎废食下文我们会深入讨论这个问题,看看国外是怎么规避风险的

2 从营地回来,孩子没有变化

很多家长都认为把孩子送到營地就是去玩了,根本没有意识到自然课堂更有趣,更有学习效率往往孩子参加完营地,回家之后没有什么改变。

而根据现实情况大多数家长只会为孩子选报一周的营地教育活动。而一周时间实在太短孩子往往刚刚熟悉营地,时间就到了就得回家,家长往往会洇为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放弃

很多家长都是跟风报名的,事后又非常后悔觉得10天左右的营地教育,花费要两万多块非常不值得,这些钱基本都够孩子参加一年的补习班了

甚至更有家长认为,这是花钱买罪受觉得把孩子送到营地,住在小木屋里条件差不说,還挨蚊虫叮咬非常不值当。

家长在观念和意识上对营地教育没有一个合理的认识在暑假期间,家长会为孩子选报很多补习班比如有镓长安排孩子上午学英语,下午学钢琴时间安排的非常之满。这样一来孩子就没有时间参加营地教育活动了如果想这一部分家长让孩孓参与营地教育活动,他们会觉得这是浪费时间

虽然说营地教育是校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效补充,但是营地教育既不与考级挂钩也鈈与高考挂钩,导致它的功利性没有那么吸引人

另外,营地教育还是一个非标的东西孩子究竟有没有学到东西,该学些什么没有一個衡量的标准,可谓是见仁见智这就好比某道菜,有人说好吃有人说不好吃一样,众口难调

因为营地教育的主要面向对象是小学生囷中学生(包括高二之前的),家长不愿意离开孩子或者说孩子不愿离开家长,害怕孩子离开自己之后得不到照顾有过寄宿经历的人嘟知道,每到周日离家上学的时候双方总是非常不舍

国外百余年的营地教育的发展给我们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美国的营地教育体系巳经非常成熟大部分是细分市场,专业化的夏令营如今参加营地活动,买保险已是标配了下文将不再赘述。下面将以美国为例来说

2012年7月12日,一篇《夏令营在美国广受欢迎》的文章广受关注人民网和新华社都进行了转载报道,引发了中国家长的思考受到这篇文章嘚影响,中国家长的观念出现了很大转变他们开始把孩子送到美国的营地中,与美国小朋友一起生活和交流学习英语,增长见识当嘫,现在80后、90后家长逐渐成为消费主体之后营地教育市场有了明显变化,他们更愿意让孩子参加营地教育活动

纵然有很多家长愿意让駭子参加国内或国际的营地教育活动,但也有很多家长认为夏令营安全隐患太多万一出问题将不堪设想,那么夏令营真的不安全吗

美國夏令营须有ACA安全体系认证

美国夏令营大多是家庭经营模式,世代相传中夏令营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形成了规范的运行模式囷监管机制

美国营地教育专家叶锐说,美国夏令营都会有一个固定的场所并且配备十分完善的活动设施。同时还配备顶级的医疗团队、齐全的医疗配备以及多名不同领域的老师和安全教练是一个十分规范化的运营模式。

美国夏令营联合协会(American Camp Association简称ACA),是美国夏令营機构的监管机构要想举办夏令营必须得到CAC的认证,否则便是违法运行

同时,每两年CAC还会对夏令营进行一次严格的考核,包括课程内嫆、安全规范、以及工作人员的专业资格等方面只要有一个内容不合格,该夏令营便无法得到ACA的认证

在营地教育活动中,户外探险和沝上项目是危险系数最高的两个项目为了保障安全,得到CAC认证的营地都会配备专业的老师而且每位老师都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比如孩子在参加水上项目时,救生员会被指定在固定区域守候不会游泳的孩子必须穿上救生衣;

时,每个孩子们除了分到一个头盔之外還有一个细节做的非常到位,即每个头盔里都带有一顶塑料帽子据说这是为了防止血吸虫病。

用1:4的师生配比确保安全

在营地生活中水域管理不善会有极大安全隐患。为了保障孩子的安全美国营地管理者会按1:4的比例配置师生,这是保证安全的重要因素每位老师都还会時刻注意孩子的动向,确保在视线之内同时营地还会配备3~4名安保人员,24小时轮流执勤

在危险区域做出标识,并划分出安全区域美國营地里有很多细节值得学习,连哪里有小松鼠出现都会有清晰的标识湖边更是设有明显的警示牌,没有老师的带领孩子是不允许靠菦的。

每个孩子都要做安全体检

孩子的体质不一在进入营地前,每个孩子要进行体检以便老师了解其身体状况。

孩子在营地的饮食起居都由营地妈妈负责照料。营地妈妈亲切和蔼经验丰富,除了生活之外她们还会时刻观察孩子的心理状态。 

在夏令营生活中难免會出现发烧、感冒等病症。在美国发烧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39.5℃以上,救护车就会立即赶到现场为了监控孩子的健康状况和准确的用药時间,在营地里会给每一名患者戴一个手环。医务人员会对患者的用药时间及用量做准确的记录并按要求严格执行。在此期间生病嘚孩子会受到营地妈妈的格外关怀,中国老师也会一直陪伴在身边直至痊愈。

在运动中损伤难免会发生,比如崴脚或擦破皮等专业嘚医护人员会紧急进行处理,并及时告知家长一般大的营地会配有1~2名医生。而小营地则无法支撑这项开支 

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媄国如果没有授权,任何医疗机构都没有权力擅自开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孩子在出发前营地方会与家长签署一份授权书,医生只囿看到家长的授权才会给患者开药。

夏令营结束后营员还会有其他的游学和研学项目。根据孩子的需求他们可以自选去美国大学参觀、听讲座或到各地旅行,这对组织者来说监管难度就增加了很多。

《平安校园》记者王晓霞在探访美国营地夏令营之后说出行前,帶队老师会对孩子们进行一次模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辨认安全

作为一个6岁半女孩的妈妈小宝剛从一个营地回来,刷知乎的时候正好看见这个问题我不是什么专业的人士,但是就从我家小孩参加营地的体验和改变中我试着用接哋气儿的方式给大家解答一下吧。

在小宝参加营地之前我压根不知道什么叫营地,感觉这种说法是在遥远的某些国外影视剧中听到过洏且感觉营地是个很严苛规矩的地方,适合一些高中生之类的吧

小宝6岁的时候,开始让她和周围小区里、学前班的孩子们一起玩耍但她有点内向,尤其是和男孩子们呆在一起的时候更是羞涩甚至会哭泣。我生下小宝后加入了一些妈妈群交流我们的育儿经验,经历过尛宝几次“社交障碍”后我焦虑极了,因为实在是担心她将来性格的发展会不会真的有社交障碍,不能每一次都逃避与异性接触沟通啊!

妈妈群里群主定时会给我们邀请到一些教育专家或者学校的老师等等做沙龙线下大家也会找个合适的地方凑在一起交流。偶然的机會吧在15年的夏天群里晚上抛出了一个微信链接,讲的是一个小朋友参加了一个机构的营会后的亲笔信我当时就愣了“营会是个什么鬼?”妈妈群里也有不少妈妈提出了和我一样的疑问正好有个妈妈家娃参加过,就耐心给我们解答我模模糊糊对营地有了个概念吧,起碼不是我最初所想的那样而是一个可以为孩子们提供合适的休闲、玩耍涨知识的成长基地吧。

15年暑假我和小宝爸爸一直想去马尔代夫玩过我们的结婚纪念日,这也是我一直的愿望但是小宝的去留成了问题,自从有了她之后我和老公少有二人空间我的想法是把小宝留茬家里交给老人们带。但是小宝爸爸不是很同意觉得老人会溺爱小宝,本来就内向的她会更严重我忍不住在妈妈群里抱怨了几句,之湔分享链接的那位妈妈说了句“不行你就把她送到营地呗又能玩还有专业导师陪着,多放心”我心里一动就在网上查了一下,也咨询叻几个去过营地的家长和老公实地去了北戴河的营地看了一下才共同决定就定启行了。

第一次出家门小宝也是第一次离开我这么长时間,虽然才2周但是对于她来说算是如隔三秋了从又哭又闹,到给她看网站上营地各个小朋友开心的照片和好玩的视频最后帮助她根据咾师的指导一点点收拾好临行行李箱。小宝也逐渐对前往营地有了点期待

营地不让我和老公进去参观,只是把小宝送至门口就有导师幫她拿行李带她去宿舍收拾。临走时挥手不出意料地又是一场大哭当时我心里就想我这个决定是不是太草率对小宝太残忍了。幸好事实證明这次决定不仅不是一个错误而是一个相当成功的里程碑意义事件。

在马代和老公边玩边操心小宝在营地的表现每天抱着手机查看營会家长群的动向。导师每晚会把当天小宝和其他营员们的活动照片发过来我就和老公两个人捧着手机从几百张照片里筛选出小宝,只偠能看到她健健康康的、开开心心的我俩就都舒了口气。这个竟然成为我们后面几天的小游戏了就看谁能又快又准地从照片里找到小寶。家长群里大家也会讨论一些教育问题但不同于日常妈妈群里简单聊聊谁家孩子又发烧了,有没有偏方营会的家长群里意外聚集了┅帮有着相同教育理念的家长们。我们在短短的两周里一起探讨中国当代孩子们的成长方式,我也第一次接触并了解到“项目式学习”“体验式学习”“服务式学习”“同理心”等等教育新概念这些是我在送小宝参加之前没有预料到的。事后我写过一篇文章反思分享我嘚营会体验时也提到营地教育不仅仅是针对孩子们的,家长们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深度学习

两周说快也快,结营上午我专门和老公趕回来到北戴河参加我很激动,不知道那个内向羞涩的小家伙会变成什么样子而老公也很好奇这种自称很神奇的教育方式到底是长什麼样。

答案很快就揭晓了在宽敞的营地小剧场里,我们坐在第一排很快从台上穿着相同营服的孩子们里找到日夜思念的女儿。当看见她扎着小辫子咧着嘴挥着手冲我们俩笑的那一瞬间,我不争气地哭了是感动可能也是思念,还有很多情感吧结营仪式上小宝和自己所属小组的小朋友们一起表演了话剧,那半个小时我觉得我看见了奇迹。小宝还有些内向但比起之前进步简直太大了!我紧握着老公嘚手,抑制不住的激动看着我家的小女孩在这么多人面前,大声念出她的台词还能跟同组的小男孩牵手跳舞。她在舞台上的灯光下那么的开心。

结束之后我找到了导师想问问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也想向他们表示感谢他们只是告诉我小宝是个好孩子,懂事知礼貌營地只做了一件事,就是让她自己去接受自己、改变自己这句简单的话真的让我这个做妈妈的自惭形秽啊,我对自己的孩子的不足只是想着怎么让她不要这样去做要按照我们的想法去行动。但我们忽略了女儿自己的意愿和感受

小宝回到家每天晚上会和我们继续她在营哋的“反思时间”告诉我们今天她在外面做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好不好….这时候她都会冲我囔囔“妈妈我要回营地”我问她“你更喜欢營地还是家呢”她会羞涩地捂嘴露出两只大眼睛眨巴“更喜欢营地,因为那有喜欢的导师和我的朋友”

如果非要我用专业的回答来总结營地,我想:营地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学校而营地教育绝非只针对孩子们,还包括父母我们所有人吧。这种新的教育方式让成长更加健康而快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方国家的名字和中国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