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服饰业混战开始 谁将成为耐克的北京最大的耐克店挑战者

谁将成为耐克的最大挑战者?
发布时间: 13:22:11&&浏览次数:237次
【导读】运动服饰界的混战才刚刚开始。要问谁最有机会从俄勒冈巨头耐克手中夺取更多市场份额,那么阿迪达斯势头正盛。  运动服饰界的混战才刚刚开始。要问谁最有机会从俄勒冈巨头手中夺取更多市场份额,那么势头正盛。  耐克行业老大的地位从没像现在这样岌岌可危,第四季度财报显示,耐克零售订单减少、库存增加,这对公司的未来可不是光明的信号。  阿迪达斯和安德玛正在耐克身后飞速增长,各自推出最新产品和品类,争抢着分割运动服饰这块不断变大的蛋糕。同时,无论鞋类还是服装,耐克的市场份额看起来都正在萎缩。  谁将成为耐克的最大挑战者?让我们看一看两位最大竞争者安德玛和阿迪达斯。  关于安德玛  过去两年里,安德玛业绩每年都保持30%的增长,成为最炙手可热的公司之一。最近一次财报电话会议显示,公司收益再次超出预期,不过这样的成长速度将在年放缓,因为自2009年起,安德玛就一直在经历爆炸式增长。  有人认为,安德玛是市场上很强大的一股势力,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向成为运动服饰界巨头而努力。但是,安德玛2015年全球净营收仅39.6亿美元,与阿迪达斯的180亿美元差距不小(二者都落后于耐克的300亿美元巨额营收),而且安德玛的市场绝大部分在美国,其简单但具有科技感的运动服饰在美国深得人心。安德玛2016年预期净营收约50亿美元。  虽然安德玛并不以运动鞋起家,但现在他们的篮球鞋名声大噪,这要归功于最年轻、最著名的篮球运动员之一斯蒂芬?库里。有了库里的代言,据最新财报显示,安德玛鞋类净营收同比增长58%。  安德玛的产品不仅包括运动表现装备,他们还与设计师蒂姆?科彭斯(Tim Coppens)合作,推出新的运动时尚产品线,试图进入更高端的市场。  关于阿迪达斯  上周,阿迪达斯超越安德玛,拿回了美国第二大运动服饰的名号。这对阿迪达斯来说是一个里程碑:之前他们一直在为保住市场份额苦苦挣扎,一度对美国消费者的口味失去把握、在赞助合同的竞争中输给耐克,且2005年阿迪达斯以38亿美元收购的锐步并没有带来多少回报。  不断丢失市场份额惊醒了这位德国巨人,与美国竞争对手安德玛仅仅20年的历史相比,阿迪达斯根基显然深厚许多,他们的全球营收是安德玛的近4倍。  阿迪达斯一直希望在最近几年把重心重新转向美国市场,2014年阿迪达斯北美区新任总裁马克?金(Mark King)走马上任,同时阿迪达斯新任CEO卡斯珀?罗思德(Kasper Rorsted)开启了重新超越耐克的计划。  阿迪达斯在耐克总部所在地俄勒冈州波特兰市成立设计实验室,推出一系列全新的高端鞋款,如许多名人代言的“UltraBoost”,在鞋迷中掀起了大量讨论,同时对一些复古鞋款进行重新开发,使其成为时尚经典――最著名最成功的就是复古鞋款“Stan Smith”。  阿迪达斯还建立了一些高知名度的合作伙伴关系,如坎耶?韦斯特的“Yeezy”系列运动鞋就非常成功。另外,阿迪达斯还在代言合同签约上表现的非常主动。在服装上,阿迪达斯调整为更倾向于运动休闲风,并推出高级产品线“Zne”。  阿迪达斯第四季度财报显示,阿迪达斯美国销量增长26%,且近期没有增速减缓的迹象。  谁最有机会?  阿迪达斯或安德玛要想追上耐克,还有很长的距离。耐克的野心很大,计划在2020年全球营收达到500亿美元,他们的信心来自其直营模式的快速扩张。为了达到目标,耐克将通过新的方式扩大其商铺规模,努力为消费者提供更个性化的体验,并在其个人数字化平台Nike+上为消费者提供更强大的数字化服务。  不过,如果说哪一家公司真能缩小与耐克的差距,还要数阿迪达斯。进击的阿迪达斯架起了“三威胁”:大受欢迎的产品、备受瞩目的代言以及名人光环的加持。阿迪达斯将继续在美国市场发展壮大。安德玛的销售额仍将继续扩张,市场份额也会稍有增加,对耐克和阿迪达斯来说安德玛仍然是值得注意的竞争对手。Under Armour VS 耐克,后起之秀如何从行业霸主那里获得话语权?|广告大战_网易新闻
Under Armour VS 耐克,后起之秀如何从行业霸主那里获得话语权?|广告大战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Under Armour VS 耐克,后起之秀如何从行业霸主那里获得话语权?|广告大战)
本文来自《好奇心日报》,更多好文章请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 “好奇心日报”。
“不存在最后的失败。”
时任百事可乐有限公司可乐分公司的总监理兼行政总监罗杰·恩里科(Roger A.Enrico)对发生在 1960 年代百事和可口可乐之间的“广告大战”如此总结道。
这基本上是营销史上最早,也是堪称典范的广告案例。百事凭借对可口可乐发起的挑战,获得了市场第二的位置,而可口可乐也在这场竞争中不断强大。所以结果是消费者的关注扩大了整个市场。
但也正如罗杰所说,诀窍是“可乐大战”必须有趣。如果这场战争看上去有一个公司已经岌岌可危,厄运连连,而且已无回天之力,游戏的气氛马上就会急转直下。
这场战争必须能让人感受到的是一场没有血腥的,但永不休止的战争。大家的利益在于保持公众的好奇感:好的,百事可乐今天的做法是这样,那你能够想象可口可乐明天会怎么做呢?
其实,大公司之间充满竞争关系和攻击的广告战从未休止。比如微软和苹果之间、汉堡王和麦当劳之间、Nike 和 Under Armour 之间,奔驰和宝马之间。
而他们之间又有些微妙的不同。比方说,苹果在 1980 年代推出过一系列挑衅 IBM 的广告,1990 年代的时候嘲讽对象换成了微软,而苹果现在成为了被挑战者;宝马和奔驰之间的“广告大战”风格,则更像是最佳损友。琢磨这些不同是一个有趣的过程。
这是我们推出这个系列报道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广告大战”背后是公司竞争,可能是势均力敌,也可能是新的竞争者正在崛起。你能从这个窗口看到市场发生的变化,话语权发生的转换等。
他们在广告中常常针对对方的愚蠢行为猛烈开火。事实上,他们之间的斗争都是真枪实弹的。
我们讨论的是广告,但绝不只是广告而已。
从 1988 年耐克提出“Just do it”,它就成为了耐克和消费者沟通的最强大语言。然后,它和那个勾号一起让耐克成为了嘻哈和运动文化的一部分。如今,福布斯把耐克评为了最具价值的服装品牌,Interband 最新的品牌 Top 100 榜单,耐克位列 18。
这个结果本身,体现的是运动市场格局的变化。就像耐克曾经用“我更年轻”那股酷劲来挑战它当时所面对的庞然大物阿迪达斯一样,从去年开始,伴随着 Under Armour 在美国市场超越阿迪达斯排在第二的这个成绩,它开始向耐克发起了挑战,同样野心勃勃。而阿迪达斯和耐克斗了那么多年后,突然发现出现了“第三者”。
事实上,除了核心的“运动科技”,运动品牌们掌控得最严格的一环就是它们的广告。 耐克 2016 年的营销费用高达 32.8 亿美元,而耐克眼下最大的威胁,Under Armour 的财报中已经把未来五年要花的营销费用全部计算了出来。
直到过去几年间,Under Armour 才开始在营销方面大量投入,来接触那些原本将其视作“肌肉男专属”的消费者,同时,耐克的全球表现如日中天,Nike YouTube 频道上播放量最高的 10 支广告有 9 支都是过去一年内发布的。
Nike YouTube 频道
“在我所处的(运动)行业,一件汗衫、一双鞋的生产方式仍然同 80 年前一模一样。”尽管说这话的 Under Armour 创始人 Kevin Plank 想表达的是行业需要“产品创新”,但这句行业的描述本身并没有错,在运动服性能都差不多的情况下,谁的营销更高明可能决定了你会买哪一件。
不仅如此,通过广告营销你还能了解整个运动市场的变化,而这两年的对决尤为精彩——Under Armour 带着它的深色健身服,只花了不到耐克一半的时间就爬到了仅次于前者的位置——公司的全球品牌管理副总裁 Adrienne Lofton 把 UA 形容为 Underdog,意思是比赛中不被看好的人,风险更大,赔率更高。
在营销手段上,UA 和耐克之间更像是攻擂和守擂的关系,而攻击的一方总是有更多故事,我们不妨从更戏剧化的那位挑战者说起。
作为后起之秀,语言和风格总会更凌厉,以博取关注
了解 Under Armour 的人都知道它是靠卖速干衣起家,这意味着 Under Armour 最初和耐克的竞争也源于一种古老的商业机会:对细分市场的洞察。
1996 年,耐克正式签约泰格·伍兹的时候,Kevin Plank 和他的速干衣生意在美国顶级橄榄球运动员的圈子里被炒热,逐渐和肌肉、健身等元素联系起来,慢慢受到中度以上运动人士的青睐。
Protect This House
2003 年,Under Armour 推出了首支电视广告 Protect This House,拍摄地点选在了一个健身房里。如果你熟悉橄榄球的话,Protect This House 通常是赛前动员的激励用语。Under Armour 广告擅长利用“疼痛”的瞬间,表现刚强、狂野、顽斗和奋进的品牌形象,而橄榄球这项美国人钟爱的激烈运动与之搭配得当。德意志银行的高级分析师 David Weiner 评论称:“Under Armour 做到了与众不同——一种土生土长的感觉——不同于 Nike 那种更加企业化、更有垄断意味的公司。”
UA 门店的装修风格粗犷、冷酷、水泥板和冷光灯是常见的装饰
UA 处处都在彰显“我是一个更强硬的运动品牌”。这种强硬的广告风格一直延续至今,是 UA 区别于耐克最重要的形象资产,它们在动作电影的肌肉硬汉身上植入自家 Logo,像是《速度与激情》里的范·迪塞尔、《特种部队》中的道恩·强森等人。即使在 I Will What I Want 这一主推女性系列的广告中,名模吉赛尔·邦辰(橄榄球员 Tom Brandy 的妻子,两人都是 UA 代言人)也不会像其他运动品牌那样跑步跳操,他们安排她打拳击。
I Will What I Want (获戛纳网络广告金奖)
Under Armour 历届广告语
Protect the House
I Will What I Want
Rule Yourself
Slay Your Next Giant(干掉下一个巨头)
It Comes From Below
Nike 部分广告语
Just do it
Find Your Greatness 活出你的伟大
Unlimited 不信极限
相比更凌厉的 UA,耐克的 Just do it 则更像是一个入门级的运动教练,依靠宣扬“人人都是运动员”的理念抓住更广阔的大众市场,你能在其中找到更多身材不一、年龄跨度较大的普通人。
比如 Find Your Greatness(活出你的伟大)系列中那个坚持跑步的胖男孩,还有“不信极限”系列中 86 岁不服老的修女 Madonna Buder,她跑马拉松,参加铁人三项,一切都是为了让你觉得开始运动并不难,然后你可能就需要购买人生的第一套运动装备。
如果回顾下最初耐克的营销路径,其实会发现,它们惊人的相似。包括选择什么样的创意代理公司这方面,Just do it 出自波特兰的 Wieden+Kennedy,它曾被称为“创意热店”,被认为是独立广告创意公司的典范,尽管现在已经被 WPP 收购;而 UA 所选择的 Droga5 也是这几年的热门,在今年的戛纳国际创意节上被评为年度独立广告创意公司。
如果说有什么共同点的话,都“画风犀利”。耐克和 W+K 已经合作了 26 年,而 Droga5 和 UA 的合作才刚刚开始。
耐克广告:活力不信极限:修女麦当娜·布德尔
寻找潜力股代言人,是小品牌的制胜之道
对于运动品牌来说,营销就是美元和赞助生意的竞争——自从 2002 年起,耐克在体育赞助方面已经花了80 亿美元之多。去年,耐克和詹姆斯签下了终身合同,据悉总价值超过 5 亿美元。许多处在巅峰的伟大运动员和耐克签下了一些史上最大的赞助合同——乔丹、杜兰特、伍兹、科比、C 罗、费德勒等等,而据其已经签下的合同计算,耐克未来确定会花在代言运动员身上的钱,已经累积到 94 亿美元。
耐克赞助方面的支出 /CNN
尽管 UA 也在采用这种以运动员为主的方法,但它在代言人的选择上有自己的一套:更专注美国市场,喜欢签那些相对便宜而有潜力的大学球员/青训球员,在预算之内(只有耐克的 1/3)聪明地进行选择——往往在球员占据头条之前将他们签下。
这个品牌以敢于下赌注著称,幸运的是这当中的许多值回票价。
斯蒂芬·库里无疑是最出人意料的一位。大学球探因为他的身材,轻视了库里,耐克 2013 年放弃了和他的合作,他们认为这个球员卖不出什么签名球鞋。时至今日,库里已经成为了两届 MVP 得主,他的个人球鞋已经成为产业里仅次于乔丹最大的一笔生意。ESPN 把这称为 UA 对耐克“世纪性的掠夺”,近年来耐克为了维持少数几名球员花了大价钱,它们在挖掘新秀上开始变得保守,这便给了对手可乘之机。
另外,UA 喜欢剑走偏锋地在小众领域里寻找一些潜力股,比如最初被称作“差劲的选择”的芭蕾舞演员 Misty Copeland,现在是 UA women 业务的超级明星,而在品牌 48 个主要代言运动员名单里,还有猎手、越野跑、冲浪、综合格斗等等。
UA 在利用代言人时精打细算且犀利的风格,在其最新的广告中便有体现。9 月初,UA 为卡罗莱纳黑豹队的四分卫 Cam Newton 拍了一支广告,广告名为 It Comes From Below,而 Cam Newton 是 UA 如今在橄榄球运动上手握的最强王牌。
参与创意的 Adrienne Lofton 在接受 Adweek 采访时透露,广告的灵感来自 Cam Newton 受挫的经历,他在今年 2 月的超级碗决赛上输给了丹佛野马队,广告中,如一匹黑豹的 Newton 在林间穿梭奔跑,寓意突破重重困难,蛰伏而崛起。
而实际上,It Comes From Below 有足足三层意思,除了“逆袭”,它更重要的含义指 Newton 脚上的新款橄榄球鞋,这是 UA 第一次推出钉鞋广告,你也可以把它理解成对球鞋市场老大耐克的一次挑衅。
这事如果放在耐克和勒布朗·詹姆斯身上,如果输了人生的重要决赛,一支打动人心的耐克广告第二天就会迅速出炉。UA 等了半年,唯一的理由是
9 月是每年常规赛开赛的时候,恰逢推广球鞋的好时机。
通过库里和詹姆斯的中国行,你也能看出这种显著的不同。库里二代特意跑到中国首发,每到一处都在大力宣传他的签名战靴,而詹姆斯的大部分行程都会泡在中国的高校和体育馆里。
终极对决只会发生在奥运期间
2012 年伦敦奥运,耐克的擦边球广告“活出你的伟大”如何伏击阿迪达斯,里约奥运上的 Under Armour 就以同样的方法伏击耐克。
耐克 CEO Mark Parker 曾说过:“我们是用世界杯和奥运会来丈量时间表的。”每次世界级的大型赛事,就是甩开对手的大好机会。但奥组委对赞助商权益的保护向来严格,没拿到官方赞助商资格的品牌唯有进行擦边球式的“埋伏营销”。
对运动品牌来说,你需要一个好的创意,至少一位能够完美代表你的国家的顶尖运动员,并小心翼翼遵守奥组委的规范。
UA 8 月推出的 Rule Yourself 系列营销即完美地符合上述标准,品牌赞助了 250 名奥运参赛选手,其中包括后来拿到 13 枚金牌的“飞鱼”菲尔普斯。比赛前就发布的那支菲尔普斯广告,他留着大胡子以和美国人印象截然不同的面目出镜,我们曾报道过这支广告片最终获得了戛纳创意节影视广告类别的全场大奖。
广告界的权威媒体 Adweek 当时评论称,“尽管 UA 在收入上仍旧不及耐克,但有人认为 UA 已经通过优质广告抹平了差距。耐克长期以迅速(flash)和幽默著称,UA 更注重坚毅逼真、及有生命力(gritty and lived)的感受——这能让观众更接近高水平体育的美和残酷。”
但耐克也不是吃素的,其品牌的可怕渗透力在奥运会结束后的一期《体育画报》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封面上菲尔普斯裤子的那个 Nike 对勾相当显眼,不少人在社交平台上称,这让赞助商 UA 挺尴尬。
无论这是否是耐克存心的一次公关策划,但背后展现的是其品牌的影响力。在今年的奥运会上,它们作为官方赞助商不用像四年前那样吸引眼球,而是用美国国家队广告、残疾运动员、变性人奥运选手等主题拍了一套无比政治正确的宣传片。
2016 财年耐克的营收达到 323.7 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的销售占到了近一半。公司在去年年终宣布要在 2020 年完成 500 亿美元的营收目标,那么美国市场将是公司守擂的核心区域。耐克需要覆盖尽可能多的人才能维持增长,表现在广告中,它们就会避免任何只代表一小撮人的价值观。
耐克奥运期间的广告“不信极限”最终获得了 36,897,615 次观看,而菲尔普斯那支 Rule Yourself 的观看量为 11,260,374 次,两支广告都是各自迄今为止播放量最高的广告。尽管没有互相攻击对方,但你还是能看出这是一次充满火药味的正面交锋。
目前从体量上来看,UA 仍然无法与耐克相提并论,但它无疑已经是一个正在崛起的不可忽视的对手,耐克也已经把 UA 视作未来最具威胁性的竞争对手。
曾经的耐克,现在的 UA,还有即将转变的阿迪达斯
有趣的是,近来直白攻击对手的一支运动广告反倒是来自阿迪达斯,广告中,戴着骷髅口巾的运动员向 UA 呛声,“瞧这些复制人一般在训练的人,除了枯燥的努力,运动也需要创造力。” 此前,UA 推出的一支 Rule Yourself 广告,100 来个电脑合成的 Curry、Spieth、Copeland 在广告中挥杆、运球和舞蹈。
Sport Needs Creators - adidas
这支广告推出的 2016 年 9 月,阿迪达斯刚刚发布它们二季度财报,一扫颓势,盈利看涨,这归功于其在美国市场的重振计划,而阿迪这支广告的最后,画面闪过橄榄球员、钉鞋、詹姆斯·哈登、一股十足的美国味,旁白说:“Sport Needs You(运动等你拯救)。”
美国,这个对所有运动品牌最重要的市场在 2014 年发生了一轮座次更迭,多年来排在第二位的阿迪达斯被 UA 反超,不得不靠副牌三叶草的收入应付股东,CEO Herbert Hainer 声称他花了两年时间才“搞清楚了在美国该如何做”,而与此同时,UA 的业绩正以每季度两位数的幅度增长。
阿迪达斯错失美国的轨迹和 UA 往上爬的顺序恰好相反,它没有把投资的眼光带到足球以外的其他领域,对女性市场和数字化的关注也总是最后一个——即使是在足球这个优势领域阿迪达斯也正在丧失话语权,他和耐克上一次正面交锋已经要回到两年前的巴西世界杯,很难说那一次阿迪是赢了:世界杯期间,耐克的两支广告吸引了线上 3 亿 80 万次观看。
现在,阿迪首先要解决的对手变成了 UA,品牌公布了更激进的美国战略,共计 500 份橄榄球、棒球运动员的合约正在为未来的广告大战打下基础。
回过头来看“运动等你拯救”的宣言,这种以反骨仔出现的形象与 1985 年耐克广告镜头下的 Michael Jordan,现在 UA Women 广告里的吉赛尔·邦辰非常相似。
后起之秀想从行业霸主那里获得话语权的争斗,在各行各业都很普遍。比如百事可乐对可口可乐发起的挑战,美国第二大租车公司安飞士( Avis)曾经的“因为我们是老二,所以我们更努力(We Try Harder!)”,就是说给第一的赫兹(Hertz)听的……这是一种定位策略,也是售卖产品和服务的另一种技巧。
总是有人试图作出对现有市场格局的挑衅,这让商业世界变得热闹而有趣。
嗯,你是不是有点期待 UA 的反击了?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报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
(原标题:Under Armour VS 耐克,后起之秀如何从行业霸主那里获得话语权?|广告大战)
本文来源:好奇心日报
作者:朱凯麟 方园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生猛的安德玛:干掉阿迪撕逼耐克靠一招 - 快消品
生猛的安德玛:干掉阿迪撕逼耐克靠一招
金错刀 微信ID:ijincuodao | 编译/Max(微创新学院案例中心编辑)
Under Armour是我最近比较关注的一家公司,很生猛。多年以来,阿迪达斯、锐步、匡威等重量级挑战者都试图动摇体育用品大鳄耐克的霸主地位,它们使用高科技、雇佣体育明星、疯狂打广告,都没能成功。但是一个仅仅成立19年的体育服饰公司Under Armour(安德玛,简称UA)却让耐克坐立难安了。2014年安德玛超过了阿迪达斯,一跃成为全美第二大运动品牌,向耐克发起挑战。安德玛成立于1996年,创办者是前马里兰橄榄球明星Kevin Plank,这个听起来有点陌生的公司在专业运动服装领域已经坐到了美国头把交椅的位置,市场占有率超过70%,远远超过耐克和阿迪达斯。UnderArmour,几乎就是运动紧身衣的代名词。创办安德玛之前,KevinPlank是马里兰橄榄球队的一名球员,作为一个专业运动员,Kevin Plank厌倦了那种运动完身上棉制TEE被汗水浸湿的痛苦感觉,于是KevinPlank发明研制了一种能让运动员在剧烈运动中保持身体清爽和轻盈的材料原形。紧接着他马上说服了两支在炎热气候城市的大学足球队购买他的装备:乔治亚理工以及亚利桑拿州大。随后NFL球队亚特兰大猎鹰也穿上了这个牌子的装备。此后,选择UA装备的球队数量不断增加,而这其中包括了大半NCAA Division 1-A的足球队。安德玛的壮大之路从此以后一发不可收拾。紧身衣是Plank解决自身痛点做出来的产品,也是UA够迅速做大做强的拳头产品。Plank说过这样一句话:虽然UA已经成为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品牌,但我创办它的目的一直没有变,那就是做真正适合运动员的产品。&十年打造一个单品:吸汗T恤在UA的官方网站上有这样一句话“不要忘掉销售T恤和鞋”(Don’t forget to sell shirts and shoes)。靠单品引爆市场口碑是UA成功最关键的一点。早期产品开发时Plank花五年时间一遍遍地推倒重来,最终打造出第一款T恤。UA的前十年,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吸汗T恤的研究上。早期Plank对扩展产品线的建议一直非常谨慎的态度,直到20年后,UA开始销售鞋、太阳镜等各类运动装备,但最初的吸汗T恤仍在不断的迭代中,最新的T恤已经经过了60多次迭代。Plank认为,第一件产品能否引爆市场非常关键,它会为你将来进入其他领域积累很高的品牌忠诚度,因此一定要反复完善产品。一位Quora的网友认为,质量是UA取胜的关键。他买过UA的一双运动鞋,穿了五年,至今没有破损。凶狠一招:用科技提升逼格相比UA被人们单纯认为是运动服饰品牌,Plank更愿意成为一个科技公司。《纽约客》的记者在一次采访中,巴尔的摩的总部的实验室看到了3D 打印机、生态模拟室等高科技设备。UA研发的ColdGearInfrared技术能够有效保留身体的热力,而同时除掉重量,让每个运动员在冬季运动更加可以轻松自如。近日福布斯发文称UA已经成为硅谷新的“威胁”,2013年11月,UA花1.5亿美元收购了运动锻炼追踪应用MapMyFitness。今年2月,该公司又分别花费4.75亿美元和8500万美元收购了热量计数应用MyFitnessPal和欧洲健身应用Endomondo。随后推出了名为Under Armour Record的应用,对于UA的用户来说,简直就是一夜之间可以体验到最潮流的运动科技。再考虑到UA曾经推出的可穿戴腰带Under Armour 39为其积攒下了许多数据经验,在运动数字化领域击败Nike指日可待。此外,UA还和美国军方合作,为士兵提供高科技的速干衣。UA为NASA和美国军方特种部队制造可以测定呼吸、心率、皮肤温度以及加速度等数据的工具——E39。这些高科技的使用,为进一步增强了UA在用户心目中专业性的印象。搞定女人和小孩最初,人们认为UA是一个极为阳刚的品牌,许多女性觉得UA太过以男性为中心。UA最初进入女性市场才去的策略非常简单粗暴:“缩小衣服尺码,使用粉红色”,事实证明这个策略相当失败。女性用户想要得到和男性用户相同的对待。对于女性用户而言,更多的人会把体育当成一种社交和生活方式,而不是专业竞技,2013 年,UA 推出了专门针对女性的数字营销活动“What's Beautiful”——这是一个在线健身比赛,女性可通过设置健身目标来参与,分享她们在健身过程中的视频、照片、日记。为了吸引女性用户,Plank签下超级名模吉赛尔·邦辰,制作了广告片“I Will What I Want”,芭蕾舞者Misty Copeland、奥运会滑雪运动员Lindsey Vonn也加入其中。这些营销活动,改变了女性用户对UA的印象,目前,女性产品销售收入已经可以占到公司营收的 30%谁最关心NBA青年篮球项目?谁最喜欢美国橄榄球联盟?谁占据了运动装备最大的消费市场?当然是青少年。耐克在青少年的市场的投入高达10亿美元,UA也紧紧盯着青少年市场这块肥肉。2011年,UA在官网发起了针对13-24岁的青少年的名为“Ultimate Intern Program”活动,来自美国各个大学的学生以实习生的方式加入UA帮助品牌在社区,数字化方面进行营销活动推广,最后UA在Facebook的粉丝增加了12万,在Twitter上的粉丝增加了4000人。体育生意的卖点不光是肌肉男,UA通过一些列的活动赢得了妇女尤其是青少年的青睐,喜欢运动的小孩以拥有一件专业的UA的装备为荣。挑战耐克霸主地位2014 年夏天,UA给 NBA 球星凯文·杜兰特(Kevin Durant)发出一份颇具诚意的赞助合约——10 年总价 2.85 亿美元。最后,Nike 不得不匹配了这一报价,才夺回了这位 NBA 未来的领军人物。争夺热门球星只是很小的一个表现,这个成立不到20年的公司显然已经不忌惮和耐克一较高下了。前不久,UA挖走耐克前运动部门总裁TerdemaUssery ,挑战耐克霸主地虽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UA已经蠢蠢欲动了。
您已点赞!编者按:有人认为,安德玛是市场上很强大的一股势力,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向成为运动服饰界巨头而努力。混战开始,谁将成为耐克的最大挑战者?
  耐克行业老大的地位从没像现在这样岌岌可危,第四季度财报显示,耐克零售订单减少、库存增加,这对公司的未来可不是光明的信号。运动服饰界的混战才刚刚开始。  阿迪达斯和安德玛正在耐克身后飞速增长,各自推出最新产品和品类,争抢着分割运动服饰这块不断变大的蛋糕。同时,无论鞋类还是服装,耐克的市场份额看起来都正在萎缩。  谁将成为耐克的最大挑战者?让我们看一看两位最大竞争者安德玛和阿迪达斯。  关于安德玛  过去两年里,安德玛业绩每年都保持30%的增长,成为最炙手可热的公司之一。最近一次财报电话会议显示,公司收益再次超出预期,不过这样的成长速度将在年放缓,因为自2009年起,安德玛就一直在经历爆炸式增长。  老大地位岌岌可危阿迪和安德玛谁更有机会?  有人认为,安德玛是市场上很强大的一股势力,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向成为运动服饰界巨头而努力。但是,安德玛2015年全球净营收仅39.6亿美元,与阿迪达斯的180亿美元差距不小(二者都落后于耐克的300亿美元巨额营收),而且安德玛的市场绝大部分在美国,其简单但具有科技感的运动服饰在美国深得人心。安德玛2016年预期净营收约50亿美元。  虽然安德玛并不以运动鞋起家,但现在他们的篮球鞋名声大噪,这要归功于最年轻、最著名的篮球运动员之一斯蒂芬·库里。有了库里的代言,据最新财报显示,安德玛鞋类净营收同比增长58%。  安德玛的产品不仅包括运动表现装备,他们还与设计师蒂姆·科彭斯(Tim Coppens)合作,推出新的运动时尚产品线,试图进入更高端的市场。  关于阿迪达斯  上周,阿迪达斯超越,拿回了美国第二大运动服饰品牌的名号。这对阿迪达斯来说是一个里程碑:之前他们一直在为保住市场份额苦苦挣扎,一度对美国消费者的口味失去把握、在赞助合同的竞争中输给耐克,且2005年阿迪达斯以38亿美元收购的锐步并没有带来多少回报。  不断丢失市场份额惊醒了这位德国巨人,与美国竞争对手安德玛仅仅20年的历史相比,阿迪达斯根基显然深厚许多,他们的全球营收是安德玛的近4倍。  阿迪达斯一直希望在最近几年把重心重新转向美国市场,2014年阿迪达斯北美区新任总裁马克·金(Mark King)走马上任,同时阿迪达斯新任CEO卡斯珀·罗思德(Kasper Rorsted)开启了重新超越耐克的计划。  阿迪达斯在耐克总部所在地俄勒冈州波特兰市成立设计实验室,推出一系列全新的高端鞋款,如许多名人代言的“UltraBoost”,在鞋迷中掀起了大量讨论,同时对一些复古鞋款进行重新开发,使其成为时尚经典——最著名最成功的就是复古鞋款“Stan Smith”。  耐克老大地位岌岌可危阿迪和安德玛谁更有机会?  阿迪达斯还建立了一些高知名度的合作伙伴关系,如坎耶·韦斯特的“Yeezy”系列运动鞋就非常成功。另外,阿迪达斯还在代言合同签约上表现的非常主动。在服装上,阿迪达斯调整为更倾向于运动休闲风,并推出高级产品线“Zne”。  阿迪达斯第四季度财报显示,阿迪达斯美国销量增长26%,且近期没有增速减缓的迹象。  谁最有机会?  或安德玛要想追上耐克,还有很长的距离。耐克的野心很大,计划在2020年全球营收达到500亿美元,他们的信心来自其直营模式的快速扩张。为了达到目标,耐克将通过新的方式扩大其商铺规模,努力为消费者提供更个性化的体验,并在其个人数字化平台Nike+上为消费者提供更强大的数字化服务。  不过,如果说哪一家公司真能缩小与耐克的差距,还要数阿迪达斯。进击的阿迪达斯架起了“三威胁”:大受欢迎的产品、备受瞩目的代言以及名人光环的加持。阿迪达斯将继续在美国市场发展壮大。安德玛的销售额仍将继续扩张,市场份额也会稍有增加,对耐克和阿迪达斯来说安德玛仍然是值得注意的竞争对手。  要问谁最有机会从俄勒冈巨头耐克手中夺取更多市场份额,阿迪达斯势头正盛。
责任编辑:郭亚玲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400-779-0282,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相关新闻:
以下内容,可能对你有帮助:
VIP企业推荐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3.00
现价:3.00
原价:25.00
现价:8.00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2.00
现价:1.50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25.00
现价:25.00
原价:15.00
现价:13.00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10000.00
现价:8000.00
原价:10000.00
现价:8000.00
原价:10000.00
现价:8500.00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15.00
现价:13.00
原价:300.00
现价:280.00
原价:10.00
现价:8.00
原价:6.00
现价:6.00
原价:12.00
现价:10.00
原价:100.00
现价:80.00
目前已有 13万 订阅用户
主营运动鞋及鞋材产品
生产各种款式的高尔夫球帽,军帽,时装帽,太阳帽等帽子.
自动钉珍珠机,自动钉爪珠机,气吸式打钉机,撞钉机,五爪扣机,工字钮机,撞钉机,鸡眼机,多功能亮片花边缝纫机,全自动爪钉机(四方形)双针帮面缝纫机/花样机,烫金机/压花机,全自动铆钉机
南海远东鞋业有限公司是一间中外合资企业。座落于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上西民营工业园。公司秉承“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创效益,以拼搏创新求发展”的经营宗旨,开发生产爬山鞋、男女皮鞋、男女休闲鞋、运动鞋、防水鞋、橡胶皮雪靴及TPR雪靴系列产品。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hAYfPDvvlmSPsoJOe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最大的耐克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