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后作为投稿系统里的通讯作者者会影响投稿的接收吗

24小时热门版块排行榜&&&&
(正式写手)
在线: 295小时
虫号: 314086
注册: 性别: GG专业: 肿瘤干细胞
sci文章的第一作者变成通讯作者会有损失吗?已有9人参与
第一作者送给别人,自己变成通讯,会对以后申课题申访问学者或博后之类的有损失吗?如果俩发表单位俩通讯,我是第一发表单位的通讯呢?原本通讯是个大牛,变成我是否会影响文章中的几率呢?
& 猜你喜欢
已经有4人回复
已经有18人回复
已经有6人回复
已经有10人回复
已经有9人回复
已经有6人回复
已经有14人回复
已经有16人回复
已经有13人回复
已经有8人回复
(小有名气)
在线: 13.5小时
虫号: 2588781
注册: 专业: 基础物理学
通讯作者才是最牛的,文章挂牛人,肯定中的概率大。
(著名写手)
散金: 2337
在线: 583.4小时
虫号: 774316
注册: 性别: GG专业: 催化化学
【答案】应助回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感谢参与,应助指数 +1猪会飞: 金币+4, 鼓励交流
13:26:57wyjwyjwyj1: 金币+20, ★有帮助
一般来说通讯作者是导师,不代表亲自做实验了。二第一作者绝对是应该亲自做实验的。但工作业绩上来说区别不大,尽管也有高校评职的时候要求是第一作者。对申请各种基金影响不大。通讯由大牛换成小青椒,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正式写手)
在线: 295小时
虫号: 314086
注册: 性别: GG专业: 肿瘤干细胞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putin092910 at
一般来说通讯作者是导师,不代表亲自做实验了。二第一作者绝对是应该亲自做实验的。但工作业绩上来说区别不大,尽管也有高校评职的时候要求是第一作者。对申请各种基金影响不大。通讯由大牛换成小青椒,影响是显而易 ... 多谢指点。那么如果我是第一发表单位的通讯作者,大牛是第二单位的通讯作者的话,对于申基金和出国来说,是不是就不如我是第一作者了?当然这文章全是我一手完成的。
[ 发自小木虫客户端 ]
(著名写手)
散金: 2337
在线: 583.4小时
虫号: 774316
注册: 性别: GG专业: 催化化学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wyjwyjwyj1 at
多谢指点。那么如果我是第一发表单位的通讯作者,大牛是第二单位的通讯作者的话,对于申基金和出国来说,是不是就不如我是第一作者了?当然这文章全是我一手完成的。
... 第一单位很重要,尤其是工作以后。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各有利弊,谈不上谁好谁坏。但第一作者只有一个,通讯作者有两个,那还是第一作者的分量要重一些。如果你文章多,就不用纠结这事,没什么影响
小木虫,学术科研互动社区,为中国学术科研免费提供动力
违规贴举报删除请联系客服电话: 邮箱:(全天候) 或者 QQ:
广告投放与宣传请联系 李想 QQ:
QQ:&&邮箱:
Copyright & 2001-, All Rights Reserved. 小木虫 版权所有
浏览器进程
打开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聊科研作者:赵纪军 时间: 10:17:48
最近科学网的赵帅飞和罗德海两位博主分别就学生和导师的论文署名问题,发表了两篇博文:
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作为通讯作者的导师,署名应该在哪里?是否还可以作为论文的第一作者?这里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见闻,说说对论文署名原则的看法,欢迎大家批评指正。首先,第一作者通常是论文工作的主要完成人,这一点当无异议。在多数情况下,第一作者也是论文的主要执笔者,但这一点常有例外。例如,不少导师在为顶级学术刊物撰写论文时,往往亲自执笔(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更漂亮,也更容易中),但是仍然把做具体的学生放在第一。近年来,在各顶级学术刊物上,共同第一作者的现象越来越多。这是现体制下看重论文的第一作者、以及科研合作日益增多的必然结果。事实上,很多高水平的科研工作,由多人共同完成,并且可能都起到了关键作用,确实很难分清谁的贡献更大。再说说通讯作者。设置通讯作者,其原本目的是为了方便读者和论文作者联络。因为学生、博士后等人员的流动性,因此导师提供固定地址(主要是email地址),作为通讯作者。同时,通讯作者也是和编辑部直接打交道的人,往往需要一定的cretit和经验。在目前科学界的评价体系中,通讯作者被看作是论文学术credit的所有者。在多个课题组平等合作、贡献相当的情况下,还会出现共同通讯作者。对于一篇论文,其学术思想来自第一作者还是通讯作者?这点非常难说。一般来说,刚刚入门的学生,多数情况下是根据老板提出的想法完成工作。对於比较资深的如课题组成员,如高年级的博士生、博士后等,他们的工作独立性较强,作为第一作者往往对于学术思想的贡献也很大。就作为通讯作者的导师这方来说,很多的大老板主要时间和精力都在外面跑经费和拉关系,具体的学术细节常常无暇过问。这种情况下,他们是很可能指出研究方向的人,但是却不一定是提出具体研究思路的人。必须要说明的是,关于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署名原则,虽然是有国际通行惯例的,却因学科、国家和地区、课题组的习惯风气而异。比如说,欧美的导师,通常作为通讯作者把名字署在最后。而我注意到,日本某个做纳米材料的大老板,从来都是作为通讯作者把名字放在第二。欧洲一个做计算材料学的课题组,则是学生自己投稿、自己做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导师并不在文章上打星号。尽管从选题到具体工作和论文修改,导师都是很负责地作出了贡献。我本人2006年回国建立课题组以来,在论文署名上大致按照这样的原则:(1)尽量由完成主要工作的学生自己执笔写出论文初稿,作为论文的第一作者;(2)如果工作的完成过程中,其他学生(或博士后)的贡献有限,那么我作为通讯作者和第二作者,其他学生根据贡献放在后面;(3)如果除第一作者外的其他学生对本工作也有较大的贡献,那么依照贡献分别作为第二、第三作者等,我的署名在这些学生的后面;(4)如果论文写作过程中,有校内其他老师的参与,那么哪个老师的贡献较大,就作为通讯作者,同时名字出现在其他老师的前面。至于和校外或国外课题组合作的论文,则并未完全遵循以上原则,而是双方协商决定如何署名。这六年间,我自己也陆陆续续写过15篇左右的第一作者论文,主要包括这三种情况:(1)我本人为主完成论文的主要工作,同时本人执笔撰写的研究论文,博士后或研究生有少量参与;(2)我本人执笔的综述论文,博士后或合作者参与撰写了其中的少部分内容;(3)我本人参与了相当大部分的具体工作,同时由我执笔完成了论文初稿。举这个例子想说明的是,导师是通讯作者兼第一作者,不一定就是导师的人品有问题,应该看师生在科研过程和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具体贡献。在中国现阶段的学术评价体制中,过分强调第一作者,甚至在年终考评、职称晋升时,第一作者的权重远大于通讯作者,而非第一、非通讯作者的论文则几乎完全不作数。在科技奖励、学科评估时,成果的归宿也只承认第一作者第一单位。这样的结果,就造成了导师抢学生的第一作者,不同单位的合作者之间争抢第一作者,在外访学的研究人员在第一单位归宿上和现所在学术机构出现矛盾等种种问题。我甚至于听说过一个例子:一位科研业绩很好的副教授因此论文署名从来按照国际惯例,不和研究生抢第一作者,自己作为通讯作者署名在最后;结果到了评教授的时候,竟然被评委指责为自己不做科研,差点没上。由此可见,中国的学术规范与国际接轨还有相当的距离,关键还在学术管理和评价体制上。处理不好,会影响学术合作,引发师生矛盾。最后总结一下我的观点:通讯作者的具体署名位置,虽有国际惯例,并无完全通行的标准,因实际情况和国情而异。在中国现体制下,作为导师,应该多为学生的前途和未来考虑,根据论文的实际贡献决定署名次序。而作为高校、科研院所的管理层,更应该考虑到师生关系的和谐和国际惯例,不要从政策制定上逼迫导师抢学生的第一作者。
李学宽, 罗德海, 宋土顺, 金小伟, 陈安, 王善勇, 王金良, 肖红伟, 王振亭, 李孔斋, 马红孺, 张朋波, 许洪光, 张焱, 刘安金, 舒佰坡, 赵帅飞, 褚海亮, 张文春, 黄良锋, 赵斌, 徐长庆, 覃开蓉, 曹建军, 唐常杰, 李毅伟, 陈小斌, 郭向云, 闵应骅, 王启云, 周真明, 李建国, 李土荣, 李贵发, 吕喆, 赵凯, 张宇宁, 曹聪, 李双双, 王鲲翔, 宁笔, 胡江波, 王伟华, 吴明火, 於鑫, 曾兆华, 蒋新正, 黄秀清, 梁建华, 王德华, 郭胜锋, 岳金星, 林涛, 孙友甫, 吴迪, 刘和平, 傅蕴德, 李兵, 戴小华, 刘雪静, 赵海娟, mlzalft, ced, jiangleidi, hyhuo, dawnlight, lingling101, guoqingyun817, bridgeneer, yuanz, Mutong806, bernal, dxk990720, shadekeyila
京ICP备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24小时热门版块排行榜&&&&
(小有名气)
在线: 101.1小时
虫号: 894569
注册: 专业: 有机合成
【交流】投稿时,通讯作者如何作脚注注明?
投稿时,通讯作者往往要脚注注明一下。看到很多同学的投稿,往往是先画一横线,然后在下面画*。其实这样的格式在分栏处理时,会遇到很多问题,不如对不齐等等。
以前弄过这个插入脚注“通讯作者”,今天弄了半天才又记起来,呵呵~~~
正确的脚注方法是:在通讯作者后面“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符号”,然后选择“*”,这样在文档下面,自动生成横线和*,再注明,就完成了!
& 猜你喜欢
已经有4人回复
已经有18人回复
已经有6人回复
已经有10人回复
已经有9人回复
已经有6人回复
已经有14人回复
已经有16人回复
已经有13人回复
已经有8人回复
努力之后结果如何并不重要~~~
★ 小木虫(沙发+1,金币+0.5):恭喜抢个沙发,再给个红包
★ 小木虫(金币+0.2):抢了个小板凳,给个红包
(小有名气)
在线: 59.2小时
虫号: 914296
注册: 性别: GG专业: 中药质量评价
你找个杂志的范本看看,一般都有的,一般脚注加在序号后的空格处,然后分栏就可以啦……
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相关版块跳转
文学芳草园
我要订阅楼主
的主题更新
小木虫,学术科研互动社区,为中国学术科研免费提供动力
违规贴举报删除请联系客服电话: 邮箱:(全天候) 或者 QQ:
广告投放与宣传请联系 李想 QQ:
QQ:&&邮箱:
Copyright & 2001-, All Rights Reserved. 小木虫 版权所有
浏览器进程
打开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聊科研小木虫 --- 600万学术达人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热门搜索:
&&查看话题
通讯作者收到会议投稿修改要求,但没转给学生,截止日期过期了怎么办
会议名称:Applied Energy Symposium and Forum 2016: Low-Carbon Cities and Urban Energy (CUE 2016), Jinan, June 13-June 15, 2016
之前楼主在该会议上投了一篇论文,本人一作,导师通讯。并在会议前根据人意见进行了修改,accept后交钱、开会并作poster presentation
会后,组委会通知论文“ will be included in the CUE 2016 Conference Proceeding to be published in Energy Procedia”,要求对格式等进行最后的修改,已于7月27日前提交了终稿(要求8月10日前)。
今天(9月21日)整理邮件的时候,导师发现在8月15号,组委会又发来邮件要求对论文进行修改(截止日期8月20日前),之前都是给楼主发邮件,这封邮件发给导师,而本人并未受到,意见如下:
Comments from the editors and reviewers:
•& & & & The language quality is very low.
•& & & & The paper has 7 pages and please shorten it to no more than 6 pages
•& & & & The aim and objectives of the paper are not clearly presented.
针对第一条,在会议之前的审稿人意见中提到了英语需改善,楼主已经进行了修改,否则也不会被接收和去开会
针对第二条,针对页数的问题,楼主发邮件询问了组委会,严晋跃教授进行了回答,“It shall be fine if the paper was not recommend to the journal of Applied Energy”,因此楼主将文章缩到7页后提交了上去。
针对第三条,开会前的审稿人意见并没有提到这一条,所以并未对此有详细的说明。
目前,钱已经交了,之前的邮件也说已经 has been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in the CUE2016 proceedings at Energy Procedia,目前网上并未online,这种情况下,怎么给组委会发邮件解释这个问题,保证论文能够发表?求助,十万火急~
如果我联系会务组的话,应该怎么说呢?请指教~
把情况如实说一下,表示抱歉,希望通融。
但之前回复的都是我,只有最近的这一封邮件发给了通讯,所以我不清楚情况……
是这样的,那如果我给会务组发邮件,我应该怎么说明这个情况呢。虽然这个错误会务组和通讯各半,但给会务组回复应该怎么说呢:rol:
嗯,是要咨询。我的意思是是我说明发邮件是直接说你们没有发给我邮件,还是再把下面的reviewer's的观点说明一起回复了呢?
需要立即马上向他们说明情况,询问怎么处理。
至于意见要不要一起,写好了就传,没写好就后面再说,楼主不要太纠结。
让老板联系会务说明情况,一般都是会通融的,我们组一个学生就是这样,不过他老板认识会务的人,不管怎样,争取一下!个人觉得第二次没回复他们会默认原来的版本的,不会有影响
也就是说用老板的语气回复呗?而不是我来说明这个事情对吧?
学术必备与600万学术达人在线互动!
扫描下载送金币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写论文通讯作者有什么含义?必须是导师吗?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日前被同学问及什么是通讯作者.仅仅知悉跟研究生导师指导学生做科研论文署名有关,没能很好的回答.今日特查询了一番.虽仍为一头雾水,但还是有所收获.观点1第一作者当然不用多说了;而通讯作者一般指整个课题的负责人.以前国内一般注重排名,老板要排在第2,现在有变化了,所谓和国际接轨哦,投国外杂志时老板可放在最后,并注名是通讯作者.当然有些老板还是看中排名的,最好要和他商量一下.观点2通讯作者往往指课题的总负责人,他要负责与编辑部的一切通信联系和接受读者的咨询等.应该说,通讯作者多数情况和第一作者是同一个人,这样的话实际上是省略了通讯作者.只有在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不一致的时候,才有必要加通讯作者.我不赞成一味地模仿国外杂志,加不加通讯作者应根据需要而定.观点3现在国内很多地方也改革了,很是看重通讯作者的,如果是自己很有分量的文章不要随便将别人作为通讯作者(当然这个别人是指老板,主任,领导etc).实际上如果从知识产权上来说,研究成果算是通讯作者的.有这样贪得无厌的老板,研究室的一切文章包括研究生、博士后的都要算作他的通讯作者,实际上他连***都不懂.观点4通讯作者是课题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和把关.他也是文章和研究材料的联系人.最重要的是,他担负着文章可靠性的责任.通讯作者的好处是能和外界建立更广泛的联系.一些杂志会约你申稿,写综述.这些会大大地提高你在科学界的地位.所以,老板一般不会将通讯作者让给手下的人.第一作者一般是本文工作中贡献最大的研究人员.此作者不仅有最多和最重要的图表 (即体力上的贡献),也是文章初稿的撰写人(即对本文的智力贡献).一些反映老板重要观点的文章,老板也不会放过既是第一又是通讯作者.有些杂志甚至声明只有体力上的贡献不可以作文章的作者,但可以致谢.通讯作者即文章最重要的作者,在论文投稿、修改直至被接受发表的过程中的一切联络工作一般由通讯作者负责.通讯作者应该是论文对外责任的承担者1、通讯作者(本人指导的研究生为论文第一作者的情况)等同为第一作者.2、一篇论文只统计一次.如该论文由我校多人合著,则只能以第一完作者(或通讯作者)的名义统计一次,并在填报《科研成果汇总表》和网络申报时由第一完成人(或通讯作者)给其余参与者核定工作量津贴比例.第一完成人(或通讯作者)的工作量必须大于50%,所有本校完成人的工作量总和为100%.校外作者和研究生不给科研工作量,不用填写.第二完成人不能分配工作量.3、"其他参与者名称及工作量"若未填写则默认为第一完成人(通讯作者)100%占有该论文科研工作量.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投稿时通讯作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