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共同体 儿童孤独症名词解释释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名词解释
上传于||文档简介
&&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2011年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答案与解析(1-3章) 联创世华 联创教育
最新关于教师招聘的信息请关注:山东教师教育网、。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思潮掀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
C.认知心理学
2.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
3.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教学环境包括( )
A.课堂自然条件
B.物质环境
C.教学设施
D.师生关系
E.社会环境
2.教学媒体包括 ( )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教育心理学大致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善时期等四个时期。
2.教育心理学是介于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交叉学科。
3.教学环境中的社会环境主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
4.教学监控过程包括________、自我校正、________三个有机联系的部分。
四、名词解释
1.教学过程
2.微格教学
五、简答题
请阐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六、论述题
请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三种过程。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A教育心理学成熟期.人本主义掀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2.【精析】B l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编著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由此确立了教育心理学的独立体系。
3.【精析】D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为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为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时期为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
二、多项选择题
1.【精析】BE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等,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等。
2.【精析】ABCDE 教学媒体正不断更新.从简单的实物、书本、录音、录像到多媒体计算机网络,都是教学媒体。
三、填空题
1.初创时期 发展时期 成熟时期
2.心理学 教育学
3.课堂纪律 课堂气氛 师生关系
4.自我检查 自我强化
四、名词解释
1.教学过程: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2.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五、简答题
可结合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六、论述题
(1)学习过程。
指学生获得,保持和应用知识、技能与道德规范的过程,在教育心理学中,人们研究最早和最多的就是这一过程,这些研究结果构成了学习/动机理论。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也都集中体现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解释上。
(2)教学过程。
指教师把知识技能以有效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教育心
理学对教学过程的研究比起对学习过程的研究起步要晚,目前已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有效
教学理论。
(3)评价/反思过程。
这既可在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之后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又可贯穿在学习过程和教学过
程之中。它是对学习和教学效果进行的测量,评定和反思,以求进一步改进的过程。
这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学习过程受教学过程影响,教学过程要同绕学习过程进行,并且通过学习过程而起作朋。评价/反思过程随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而变化,反过来又促进学习和教学过程。同时,这三种过程都受教学过程四种变量的影响。
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的典型特点是 ( )
A.自我中心性
B.客体永久性
D.可验证性
2.( )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3.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 )
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
D.自我意识
4.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 ( )
C.5岁以前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自我意识的成分包括 ( )
A.自我认识
B.自我体验
C.自我监控
D.自我感觉
E.自我调节
2.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 ( )
A。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上的不同
B.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起讫时间上的不同
C.个体不同系统在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
I).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优势领域的不同
E.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3.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儿童与父母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 ( )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______________,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
2.______________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3.在认知风格中.与&场独立&相对的认知风格(方式)叫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是智慧的最高表现,因而从逻辑学中引进 的概念作为划分智慧阶段的依据。
5.皮亚杰认为,守恒是______________阶段儿童具备的能力。
四、名词解释
1.比率智商
五、简答题
比较场独立和场依存这两种认知方式。
六、论述题
论述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A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的典型特点是自我中心性。
2.【精析】B埃里克森发展理论指明r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初巾和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3.【精析】D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4.【精析】A 2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二、多项选择题
1.【精析】ABC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自我监控。
2.【精析】ABCE心理发展不平衡性一方面表现出个体的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起讫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的不同进程;另一方面表现在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3.【精析】ADE鲍姆宁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儿童与父母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
三、填空题
1.情感体验
4.逻辑思维运算
5.具体运算 来源:考试大-教师
四、名词解释
1.比率智商:
公式中智力年龄是根据智力测验计算出来的相对年龄,实际年龄指从出生到进行智力测验时的年龄。
2.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3.关键期:个体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问,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者没有影响。
五、简答题
场独立与场依存是两种普遍存在的认知方式。具有场独立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
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他们的周围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的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具有场依存方式的人,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予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
六、论述题
人格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以下是影响人格发展的三个方面:
(1)家庭教养模式: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三种教养模式,对儿童的人格发表有很大的影响。
(2)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学生社会化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相瓦影响来实现。
(3)同辈群体:与同辈群体的交往使儿童能够进行人际关系和交流的探索,并发展人际敏感性,奠定儿童今后社会交往的基础,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发展。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一般把人的学习定义为在( )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A.学习行为
B.社会理论
C.社会生活实践
D.文化视野
2.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属于刺激 ( )
3.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 ( )
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
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
4.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 )
C.逃避条件作用
5.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 ( )
A.苏联心理学家
B.美国心理学家
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D.英国医生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 ( )
A.探索内驱力
B.好奇内驱力
C.胜任内驱力
D.互惠内驱力
E.尊重内驱力
2.下列选项中,属于学习的有 ( )
A.每天跑步
B.记住英语单词了
c.男孩长出喉结
D.能背诵唐诗了
E.蜘姝织网
3.学生的学习内容有 ( )
A.知识、技能的掌握
B.学习策略的掌握
C.潜意识的挖掘
D.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
E.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________、转化和_________三个过程。
2.回避条件作用与逃避条件作用都是_____________的条件作用类型。
3.从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来看,学习是学生与环境之间_____________的结果。
4?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最有影响的是奥苏贝尔的_____________和布鲁纳的_____________。这两者都重视所学内容的_____________的重要性。
5.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___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
1.连锁学习
2.先行组织者
3.意义学习
五、简答题
请简述桑代克主张的学习应遵循的三条重要学习原则。
六、论述题
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C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一般把人的学习定义在社会生活实践中。
2.【精析】C 刺激分化指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3.【精析】C 正强化和负强化都是为了增加反应的概率。
4.【精析】C 逃避条件作用指当厌恶刺激出现后。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T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
5.【精析】C 巴甫洛夫是俄国生理、心理学家。
二、多项选择题
1.【精析】BCD 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好奇内驱力、胜任内驱力、瓦惠内驱力。
2.【精析】BD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3.【精析】ABDE学生学习不但要掌握知识、技能还要发展智能、培养行为习惯以及修养道德品质和促进人格的发展。
三、填空题
1.获得评价
3?相互作用
4.有意接受学习论 发现学习论 结构
四、名词解释
1.连锁学习:指学习联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反应动作,以形成一系列刺激一反应动作联结。各种动作技能的形成,都离不开这类学习。
2。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3.意义学习: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五、简答题
(1)效果律:桑代克的效果律表明,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是,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可见一个人当前行为的后果对决定他未来的行为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可改变的联结.给以满意的后果,其联结就增强,给以不满意的后果,其联结就减弱。&奖励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奖励就是感到愉快的或可能进行强化的物品,刺激或后果,在桑代克后来的著作中.他取消了效果律中消极的或令人烦恼的部分。因为他发现惩罚并不一定削弱联结,其效果并非与奖励相对。
(2)练习律: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一反应之间的联结。也就是S&R联结受到练习和使用得越多,就变得越来越强,反之.变得越弱。在他后来的著作中,他修改了这一规律,凶为,他发现没有奖励的练习是无效的,联结只有通过有奖励的练习才能增强。
(3)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学习者有准备而又给以活动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活动则感到烦恼.学习者无准备而强制以活动也感到烦恼。
六、论述题
(1)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和看法。
(2)这种在没有现成知识经验前提下的解释.并不都是胡猜乱想.而是从他们的经验背景出发而推出合乎逻辑的假设。
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真正地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作为学习新的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3)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的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需要与学生共同就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彼此作出某些调整。
(4)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学生的共同体之中,这些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问的合作.使他们看到那些与他们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讲行。
文章转自:
统一客服热线:400 110 5311
E-mail: 电话:6 56936 传真:5
地址:山东济南山大南路 29-2 山大鲁能科技大厦7楼
版权所有 联创世华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幼儿招聘老师笔试名词解释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幼儿招聘老师笔试名词解释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儿童保健名词解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