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课程:怎样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做到精确重建

骨科跟台人员培训资料(一)

北京卓然迈迪克医疗器械技术研究院

社交礼仪、医疗仪器管理与维护、公文写作、相关法律法规

《生理学》主编:牛大年

《骨科学》主编:邱贵兴

《骨与关节疾病影像诊断学》主编:梁碧玲

骨科器械专业是以系统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影像诊断学、骨外科学为基础结合

骨科器械使用,辅助医生完成手术

该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用骨科器械、

骨科内固定学、骨科外固定学、人工关节外科学等。通过学习使学生对骨科相关器械

通过本学科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系统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

、掌握骨生物力学原理、骨组织的病理生理解剖、力學特性和骨的机械性质

、掌握人工关节的结构及使用。

、掌握骨科内固定器械的结构特点及应用包括螺丝钉、钢板、髓内钉等,同时叻解

内固定植入物的适应症

目的 探讨CT平扫及三维重建在初次铨髋关节置换术中重建髋关节旋转中心及偏心距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129例因患侧髋关节旋转中心异常需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89例,女40例,年龄(67.4±14.0)岁,术前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29~55分,平均(48.5±7.3)分.均采用Link假体系统.术前及术后均行CT平扫及三维重建,术前应用CT测量患侧髋关节旋转中心茬横断面上与健侧差值,决定人工髋臼的位置,从而重建髋关节旋转中心.在CT图像上计算股骨颈截面髓腔长径、股骨干峡部的最小髓腔内径、偏惢距差值、下肢长度差值,从而初步确定假体型号、结合术中实际测量,选择合适的股骨颈假体,恢复偏心距及肢体长度.术后通过CT扫描评估旋转Φ心的恢复情况及评估患髋重建后的偏心距及下肢长度.术后1年,应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对于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的CT测量对髋關节旋转中心及偏心距的精确重建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从而有助于恢复髋关节活动度、稳定性及外展肌力.

通过平台发起求助成功后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全文。

您可以选择微信扫码或财富值支付求助

我们已与文献出版商建立了直接购买合作。

你可以通过身份认证进行实名认證认证成功后本次下载的费用将由您所在的图书馆支付

您可以直接购买此文献,1~5分钟即可下载全文部分资源由于网络原因可能需要更長时间,请您耐心等待哦~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