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两章的中心论点两篇文章提出,阐述论点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之

当前位置:
&& 九年级下册《孟子两章》课后练习答案
九年级下册《孟子两章》课后练习答案
玩转语文,请加入查字典 -语文网QQ群
一、朗读并背诵课文。课文中有不少排比句,读时要注意节奏。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这两篇短文的论点分别是什么?它们提出、阐述论点的方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此题意在让学生理清两则短文的逻辑层次,把握它们的论点。
第一则短文的论点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二则短文的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它们主要都是针对最高统治者来说。
这两则短文都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第一则以战争中的情况作为事例,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第二则从个人事例说起,最后归结到统治者治国上。
两则短文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尽相同:第一则短文的论点在文章中间部分点明,然后对论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第二则短文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论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
三、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的意思。
1.子墨子九距之 距,通&拒&,抵御,抗拒。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叛乱。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衡,通&横&,梗塞,不顺。
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拂,通&弼&,辅佐。
上一篇::
初三下册试卷
初三下册语文
热门语文文档
初三下册习题答案《孟子两章通假字》
孟子两章通假字
范文一:《孟子两章》《鱼我所欲也》导学案1【基础学习】 1、简介作者:
2、简介《孟子》
3、对照注释,理解识记以下词语 欲
【整体感知】1、指出通假字并解释辟
向2、试译课文、合作学习、交流反馈、达成共识3、用原文填空。①本文中心论点是:②文中指出比生命更重要的是:
比死亡更可恶的是
。4、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5、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6、有人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目的是为了
其原因是7、最能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文中的“本心”指:【合作交流】1、开头写“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作用是什么?这属于什么论证?2、本文采用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分析3、孟子认为“行道之人”不吃嗟来之食,是不是本心的行为,但也有人不赞成“行道之人的做法,试谈 谈你的看法。 【析疑解难】 1、 两千多年前孟子提出了“舍生取义”的观点,你认为其中的“义”有什么内涵?你是如何理解这一观点 的现实意义的?2、 孟子提倡“舍生取义”,现今注重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行为规范》中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逐句翻译】(斜体字为单一字解释,斜体加下划线为词语解释)1、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重点字词:翻译: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舍生而取义者也。重点字词: 翻译:
3、生亦我所欲,所欲.生者,故不为.苟. 得也。
重点字词: 翻译: 4、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 也。
重点字词: 翻译:。
5、莫.甚于.生,则.凡,何.不用. 也。
重点字词:翻译:6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 也重点字词:翻译:7、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为. 也。重点字词:翻译:
重点字词: 翻译:
9、 有皆. 有之,贤者能耳。
重点字词: 翻译:
10、 一箪.食,一.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重点字词: 翻译:
11、 .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 尔而与之,乞人 重点字词: 翻译: 12、 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
重点字词: 翻译:
13、 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 我与?
重点字词: 翻译:1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重点字词:翻译:15.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翻译:16、是.亦不可以已.乎?. 失其。重点字词:翻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导学案【基础学习】 1、给生字注音畎(
)益: 胶鬲(
)乱: 2、写出文中三个通假字的本字和意思。曾:
拂:3、对照注释,理解识记以下词语 A、词类活用。劳其筋骨
所以动心忍性
行拂乱其所为
出则 B、多义词。于:舜发于畎亩之中
而:而后作(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而死于安乐也(
发:发于畎亩(
) 生于忧患(
)拂:行拂乱其所为(
法家拂士(
) C、重点词语解释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②行拂乱其所为
③而后作④征于色
⑥入则无法家拂士
⑦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⑨生于忧患 【合作交流】1、试译课文、合作学习、交流反馈、达成共识 2、课文内容理解①文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中心论点:②文中第一段所举六位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
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是:
3、文中写个人成才的主观条件的句子(
),写成才的客观条件的句子(
)。从国家存亡的反面来论述受磨砺的好处的句子是(
)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因此而亡国的例子 (
) 4、得出的结论句是(
)5、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位置在(
6、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有(
7、作者说‘顾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大任’指什么?‘是人’指哪些人?8、‘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一句强调了什么?【析疑解难】1、学了课文,你打算怎样面对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挫折,使自己的人生之花开得更灿烂、美好,使自己的未来日子更幸福?2、作者认为成才条件源于主客观两种,你是怎样看待这两个条件的?重点字词 :
译文:阅读详情:
范文二:《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同步练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地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一、解释一词多义:道:1、会天大雨,道不通(
)2、得道者多助(
)3、伐无道,诛暴秦(
) ...固: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池: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池非不深也(
) ..国: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 ..二、解释加点词:1、环而攻之而不胜(
)2、夫环而攻之(
) ...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兵革非不坚利也(
) ...5、委而去之(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8、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三、翻译下面句子: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4、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四、回答问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3、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4、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5、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人才观。2、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入则无法家拂士
。 困于心衡于虑
。曾益其所不能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所以动心忍性(
)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空乏其身
...舜发于畎亩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
) ..百里奚举于市(
苦其心志(
)人恒过(
) ....负箧曳屣(
)腰白玉之环(
) 以衾拥覆(
) ...4、翻译句子:(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5、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国恒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
D. 国恒亡
则有去国怀乡 ....6、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
。(课文词语回答)7、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8、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
。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9、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10、作者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大任”指什么?“是人”指哪些人?11、短文开头连用六个事例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分别有什么作用?12、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13、如果把这篇文章的两个自然段顺序进行互换,行不行?为什么?14、简要分析第二段的论证思路。15、本人在论证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16、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对“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的理解与认识。17、在成长的路上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请结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内容谈谈你讲如何面对。18、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有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已经过时啦,你认为它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认识。19、本文与《送东阳马生序》都谈到了成才的因素。请比较二者的异同。(一)(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
。(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1.解释加点的字。(3分)①衡(
②而后喻(
)先帝遗德13.(甲)文中空白处的语句是:
(甲)文中的“法家拂士”是指(乙)文中的:(乙)文中作者解决危机的办法是:(二)①舜发于畎亩之中……百里奚举于市。②故天将降大任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③人恒过,……国恒亡。④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2. 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
;得出的结论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现在的话说是
。(3分)3. 孟子说理散文的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你以选文第②段为例加以具体分析。
(3分)4. 选文第③段紧承上文从正反两方面加以推论,其中从正面推论的是哪句话?(3分)5. 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必须经受磨炼。下面列出的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的是(
)这两句。(3分)A. 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B.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C.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D.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阅读详情:
范文三:《孟子》两章李卫民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能力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德育目标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教学方法1.诵读法
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2.讨论点拨法3.竞赛法4.比较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资料助读;师生共同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把握文意,理清说理思路,把握说理方法,品味语言:延伸拓展,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二,资料助读孟子与《孟子》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1)通假字: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2)古今异义词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3)一词多义;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
三里之城(的)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以天下之所顺(用)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文章开籍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2.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六、总结升华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学生讨论。生1:我觉得“人和”就是拉帮结派,君不见,人世间,团团成伙好办事。生2: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这句古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3:孟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这就使他的观点不可避免地带有了时代的局限性。生4:我觉得,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美伊战争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生5:强权只能横行一时,绝不可能横行一世。世界的政治格局发展到今天,虽然欧美发达国家相对来说仍然处于支配地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国的霸权地位已处在江河日下的境地。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正在成为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会成为21世纪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观念。生6:在当今社会,什么是合乎“道义”的?什么是不合乎“道义”的呢?教师明确,也许可以这样回答;第一,合乎国家与国家平等的原则,也就是说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平等的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第二,有利于维护和平共处,这是鉴于20世纪的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维护和平,避免战争,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中国儒家的思想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受到我们的重视。七、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整理课堂发言,写一篇读后感。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学生自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自读,帮助学生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延伸拓展、总结升华: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o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设计(二)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内原是鹿与狼共存的,为保护鹿不被狼吃掉,人们赶走了狼。不料,在“和平安宁”环境中的鹿,优哉游哉,不再狂奔快跑了,体质明显下降,不久便有许多鹿病死了。人们只得再把狼“请”回来,不久鹿群又生机焕发充满活力了。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学生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板书文题。)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多媒体显示:(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重读)3.学生大声读课文。三,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2.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3.全班分为两组,展开课堂竞赛,每道题单数题一组回答,双数题二组回答。每小题赋5分。以积分多少分出胜负。多媒体显示:第一板块:文言知识(1)读准下面的字。①畎亩
④行拂(2)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①曾益其所不能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③入则无法家拂士④所以动心忍性(3)一词多义。舜发于畎亩之中行拂乱其所为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①
死于安乐入则无法家拂士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③④国恒亡
死即举大名耳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⑤
扶苏以数谏故(4)翻译句子。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②人恒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第二板块:思想内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第三板块:才华展示(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学生课堂竞赛成果展示:关于思想内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2)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才华展示:(1)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2)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畅销一时的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也在诠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4.教师综合评判,分出优胜组,全班鼓掌祝贺。5.学生齐背课文。四、总结升华提问: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学生讨论。成果展示: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五、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逻辑性和文采1.逻辑性——层层深入的论证特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明确:这两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两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六、课堂小结《(孟子)两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七、布置作业1.两篇短文中,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你的理由。2.写一篇渎后感。淡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板书设计阅读详情:
范文四:《孟子》两章教学目的1
认识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和“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2
了解本文逻辑严密、设喻巧妙和借题发挥的特点。教学设想这两章内容涉及儒家学派的一些基本思想,修辞上有特色,颇具机锋,必须反复诵读才能领会得深刻,仍宜采用诵读教法。但两章的写法不同:《鱼我所欲也》纯属议论,《庄暴见孟子》由叙入议,全用对话形式。内容深浅也不同。应当针对这些不同采取灵活的诵读方式。本课拟用三课时,具体分配如下:第一课时:介绍孟子和他的“性善说”(要点);诵读《鱼我所欲也》章第二、三段,讲解第一段。第二课时:诵读《鱼我所欲也》第一段;讲《庄暴见孟子》的背景,诵读“庄暴见孟子……不若与众”这一部分。第三课时:诵读《庄暴见孟子》中“臣请为王言乐……则王矣”这一部分;总结全课;整理词、语、句。预习安排1
要求诵读课文,仔细辨析“为”(在《鱼我所欲也》中出现12次)和“乐”(在《庄暴见孟子》中出现26次的读音。)2
想一想《鱼我所欲也》中哪一句话能概括全章主旨。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背诵并导入新课。1
学生背诵《季氏伐颛臾》第3段和《荷蓧丈人》第2段。2
概述这二章的思想内容,而后提到孔子的继承人——亚圣孟轲。二、孟子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早岁丧父,幼年受母亲教诲(“孟母三迁”故事出自《烈女传·母仪篇》可证)。长大后受业于子思(即孔伋,孔子之孙)的门人,治儒术,通《五经》,尤长于《诗》《书》。曾游说梁惠王,不成功。又入齐,见齐宣王,一度充当“客卿”,颇受尊重。但当时各国国君用兵争强,以权谋为先,对孟子的“王道”主张,都以为“迂阔而远于事情(实际情况)”,不予采纳。以后孟子返回家乡,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孟子》一书,《汉书·艺文志》著录十一篇,现存七篇,跟《论语》一样,也是用语录体写的,但体式有所不同,有些章论述当代的某些重要问题,篇幅比较长,论证也很充分,已经具有议论文的规模,不过仍在章首冠以“孟子曰”一语,《鱼我所欲也》即属于这一类;对话体也有很大的发展,增加了反复辩难的内容,《庄暴见孟子》则属于这一类。孟子长于言辞,在辩论中经常设譬,以小喻大,逻辑性很强,有极大的说服力;其文气势磅礴,笔带锋芒,又富于鼓动性,对后世散文有很大的影响。三、回答预习规定的思考题,导入新课。1
确定“舍生而取义者也”一句可以概括本章主旨。2
问;“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本心”是指什么说的?(“羞恶之心”。)这跟“舍生而取义”有什么关系?(“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照“义”的原则行事。)3
孟子认为“羞恶之心”是人的“本心”的一种,这是他的“性善”论中的一个观点。为了使同学们对这一观点认识得更加清楚,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性善论”的要点:①“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②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民,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③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富岁子弟多赖、嫩、懒),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④本性也需要“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以上引文均节自《孟子·告子》)4
试用孟子“性善”论的观点来解释本章中的两个例证(先诵读,后解释)。四、诵读第2段1
补充注释。①“一箪食(旧读sì),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形容饿者欲食之急。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礼记·檀弓》有一段故事与此相类:“齐大饥,黔敖(富人)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同“眊眊)然来。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③“不屑也”——承上文“屑”后省“受”字。2
用“性善”论观点解释:“行道之人”“乞人”为什么不受呢?(恶其无礼。)这说明了什么?(有羞恶之心,本心未泯,故宁死而不食。)再问:这个例证跟第一段中哪一句话“对针”?(“所恶有甚于死者”。)3
学生练习背诵,教师检查。四、诵读第3段1
补充注释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背诵《鱼我所欲也》第2、3段。二、诵读第1段。1
注疏要点。(以课文的句号计句)①“鱼,我所欲也”句——“二者不可得兼”是假设口气,意为如不能兼而得之,则舍鱼而取熊掌,盖熊掌之味美于鱼也。鱼喻生,熊掌喻义,义高于生,所以又说“舍生而取义者也”,用类比引出全章主旨。②“生亦我所欲”二句——上文既已提出“舍生取义”的命题,这里就来说明“生”与“死”、“义”与“不义”之间的关系。“所欲有甚于生者”,指“义”而言;“苟得”,苟且得生之意。“所恶有甚于死者”,指“不义”而言;“患”,指“死”而言。欲生恶死是人之常情,而欲义恶不义,则是因有“羞恶之心”。这二句解释“舍生取义”的原因:“义”高于“生”。这是从正面论证本章主旨。③“如使人之所欲”二句——所欲“莫甚于生”,所恶“莫甚于死”,即贪生畏死之意;“何不用”“何不为”皆贬义,即不顾礼义之意,合起来就是:“生”高于“义”。这二句用了假设推理的方式,是从反面论证本章主旨。这二句贬斥意甚重,“何不用”“何不为”后用叹号更恰当。④“由是”二句——这是承以上四句,将“生”“死”“义”“不义”之间的关系加以总结,即求生避患都要合乎“义”的原则,不合于“义”则宁肯舍生就死以“取义”。①“万钟”二句——“万钟”言俸禄之厚,因其厚而不辨礼义,虽受,一人不能独食万钟,故云“于我何加”。“加”,增益之意。②“为宫室”一句——既不能独食,故有此问。“宫室”等三事皆身外之物,即所谓物欲,物欲陷溺其心,则失其本心,故“不辨礼义而受之”。③“向为”六句——这是将“呼尔蹴尔之食弗受”和“不辨礼义而受万钟”二事作对比论述:前者说明人在困难危迫之际尚能保持其羞恶之心,可知这羞恶之心为人所固有;后者说明人在丰裕环境中为物欲所制,而失其羞恶之心。这是以正衬反,重在说明丧失本心的原因,所以下文接着问道:“是亦不可以已乎?”提醒人们要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④“本心”——这里专指“羞恶之心”。2
学生练习背诵,教师检查。3
用“性善”论观点来解释:为物欲所蔽,则失其本心。这是用反面例子来论证“舍生取义”。问:本段跟第一段中哪些语句“对针”?(“贤者能勿丧耳”中包含了“不贤者易丧”的意思。)六、将这两段连起来背诵一遍。七、留作业。1
熟读《鱼我所欲也》第1段。2
阅读《庄暴见孟子》开头到“不若与众”,准备复述。“有不用”有不为”的“有”,同“或”,有人。至此,“舍生取义”的命题已得到充分的论证。下面再作推论。⑤“是故”二句--“所欲”“所恶”二小句,重复上文,分别指“义”与“不义”而言。这一大句紧下文,“是心,即“欲义”“恶不义”之心,也就是“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是由“舍
生取义”推出的一个新论断。下文的例证即用来证明这一论断。2
教师领诵一遍后,学生练习诵读。3
划分本段层次,归纳大意。〔说明〕背诵这一段,关键是要掌握它的层次。划分层次有不同的方式(各种注本及选本对这一段层次的划分颇有出入),我们打算按文章的逻辑推理过程来划分。〔讨论〕按上面列出的五个句组来划分。讨论后再板书如下(可以只写加圈的字):4
学生练习背诵;教师检查,开始检查时可以保留板书,以后试去板书再检查。三、本章小结。1
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中心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避”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2
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辨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3
从上述的内容的进展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辨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下面接着讲《庄暴见孟子》。一、诵读开头至“不若与众”。1
齐读一遍后,学生复述这部分的大意。2
注疏要点。①“庄暴见孟子”--孟子在齐宣王(前341--前324在位)时,曾一度齐客卿,庄暴因不知如何答对齐宣王“好乐”的说法,所以来问他。②“王语(yù)暴以好乐”--也可以说成“王以好乐语暴”(齐王把喜爱音乐的事告诉了我)。王,承前章指齐宣王。据此可知庄暴是齐臣。③“曰:好乐如何”--上文是庄暴语,此处加一“曰”字,表示说话中有停顿。问“如何”,提思是“好乐”好不好。④“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之”,起舒缓语气作用,无义。“庶几乎”,是“庶几于治乎”的省文。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孟子将要借题发挥了--把“好乐”和“治国”联系在一起。⑤“他日,见(xiàn)于王”--“见”,被引见、被接见。⑥“王变乎色”--齐王自知他的爱好并不高雅,这是他的心病,而庄暴泄其事于孟子,这使他感到愠怒和惭沮。⑦“寡人”二句--齐王被迫承认爱好不高雅。“先王之乐”,指上古时代的名曲《咸池》《大章》《韶》等(孔子在齐时曾听过《韶》乐)。“世俗之乐”,指郑、卫之声(孔子曾说过“郑声淫,放郑声”)。⑧“今之乐犹古之乐也”--孟子这样说,似与孔子观点不同,但他的意图是要说明在王者与民同乐这一点上,古乐和今乐是没有区别的。这是因势利导,即顺着齐王的“好乐”来谈“与民同乐”的道理。⑨“可得闻与”--意思是请对方继续说下去,是一种礼貌的表示。可见孟子的这种权宜的说法收到了效果。⑩“曰”至“不若与众”--孟子先不作答反而连续问齐王。对这两问,答案肯定是“不若与人”和“不若与众”。这就为论述“与民同乐”作好了铺垫。齐王已入我彀中矣。3
学生诵读,教师检查。二、留作业。1
准备诵读“臣请为王言乐……则王矣”这一部分。2
完成课本练习第四题,准备整理词语句。第三课时一、检查背诵。(本章开头至“不若与众”)二、诵读“臣请为王言乐”至结尾。1
教师领诵一遍,学生再齐读一遍。2
注疏要点。①“臣请为王言乐(lè)”--这是下文的总领句。“乐”读lè,因上文两次问“孰乐(lè)”,这句自应承上读lè,其余理由详见“教学设想”。②今王鼓乐于此”--“今……于此”是古汉语的习惯句式,表示假设,不是“现在……在这里”的意思。这句话可译为“假如大王奏起音乐”。下文“今王田猎于此”,与此相同。③“举疾首”的“举”--“举”“俱”音近,义通,可训“皆”,全都的意思。④“此极也”的“极”--这里是困顿的意思。朱熹注为“穷”。“此极”,如此困顿的境况,指下文“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这是苛刻的赋敛和繁重的徭役造成的。3
划分层次。〔说明〕这段话的层次容易划分,之所以要来讨论,是因为要借此明确几个问题:①这段话是围绕着一个“乐”字来写的,话题已经从欣赏音乐转到君民关系上来,从个人爱好转到治国方针上来。②这段话的主体是两幅形成强烈反差的图景,孟子没有指出造成这些图景的原因,因为这是不言而喻的:前者是由苛政造成的,而后者是“仁政”的结果,因此尽管用的是叙述方式,但实质上是议论性的。③本段的结句是有针对性的,齐宣王有“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大欲”,所以孟子又借机向他宣传“王道”,劝他通过“与百姓同乐”的途径来达到“王天下”的目的。上述要点都可以在讨论中用启发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说出来,个别地方由教师作补充。讨论后再将层次划分如下:第一层:点明谈话内容。第二层:两幅不同的图景:“不与民同乐”和“与民同乐”。第三层:能“同乐”则能“王天下”。4
学生练习背诵、教师检查。三、总结本章。1
关于本章主旨,可以确定为“国君必须与民同乐,才能王天下”,这是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思想的体现。详说见“教学设想”。2
孟子的谈话艺术表现在,善于借题,因势利导。他知道齐王“好乐”一事就采取主动,询问齐王是否有这件事;待齐王说出“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立即称许他,说“好乐”可以治国,而在这一点上“古乐”和“今乐”并无差别,这就引发了齐王的兴趣。至此,孟子仍不说出本意,却先问齐王两个“孰乐”,让齐王自己说出“与众乐乐”,这就等于承认了“与民同乐”的观点;然后才滔滔不绝地论述“与民同乐”的必要性来。这样,对方即使思想上还不能接受,却无法加以反驳。(如时间有富余,可以略提“王顾左右而言他”一事。)四、整理词语句。1
词语〔欲〕①希望、想要(得到)。②将要。③欲望。〔今〕①现在。②现代。③假如。〔甚〕①厉害、严重。②超过。③十分,很。〔疾〕①憎恨。②急速。③痛。(以上是练习中规定的词,以下是补充的。)〔苟〕①苟且。例:故不为苟得也。②假如。例: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加〕①更加。例:而山不加增。②增益、好处。例:万钟于我何加焉。〔奉〕①奉养。例:妻妾之奉。②遵奉:例:近者奉辞伐罪。③捧。例:相如奉璧奏秦王。〔犹〕①犹如。例:今之乐犹古之乐也。②尚、还。例:犹且从师而问焉。〔举〕①全、都。例:举欣欣然有喜色。引申为“尽”,例:杀人如不能举。②荐举、选举。例:是以众议举宠以为督。2
常见词汇(以下例句,课后补写)〔无他〕没有什么,没有别的。例:此无他,与民同乐也。〔庶几(jī)〕差不多。例:则齐其庶几乎?〔有以〕有……来。例:暴未有以对也。〔不可得兼〕不能同时得到。〔舍生而取义〕舍弃生命,坚持正义。〔由是〕如是,由此。例: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3
常见句式〔莫甚于……〕没有什么超过……的。例: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有甚于……〕有超过……的。例:所欲有甚于生者。〔今……于此〕假如。例:今王田猎于此。〔直……耳〕只是……罢了。例:直好世俗之乐耳〔……何如〕……怎么样。例:好乐何如?〔此之谓……〕这叫做……。例:此之谓失其本心。阅读详情:
范文五:《孟子》两章18、《两章》教案——九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18、《孟子》两章教案课文内容详解:《(孟子)两章》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主旨十分明确,突出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具体地说,就是阐明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决于统治者是否“得道”。从战争谈起,最终归结到如何治国平天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说明人只有经过艰苦的磨炼,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成就大事,井由此引申,从正反两方面说明经受磨炼的益处,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由造就人才类推到治国的道理,显得水到渠成。教学两篇短文,应在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排比、对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全面认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学习文言文,重在古今对读,赋予经典作品以新的内涵,体现文化传承的特点。基于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课堂教学应以诵读法为主,辅之以讨论点拨法、比较法、竞赛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朗读、译读、思读、背读、品读,最终实现美读,让琅琅书声伴随整个课堂教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能力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德育目标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教学方法1.诵读法
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2.讨论点拨法3.竞赛法4.比较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文朗读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资料助读;师生共同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把握文意,理清说理思路,把握说理方法,品味语言:延伸拓展,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同学们,大家还记得八年级学过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二、资料助读孟子与《孟子》(师提供资料或学生查找积累)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章,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学生听读、跟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导学卷:(1)通假字: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2)古今异义词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委而去之(离开。今义:往、到)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3)一词多义;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
以天下之所顺(用)B.三里之城(的)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C.地利不如人和(有利)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B.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C.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五、精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文章开头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论据:进攻---天时不如地利(战争需要人和)防守---地利不如人和类推:域民、固国、威天下(治理天下需要人和)结论:得道多助---顺之
失道寡助----畔之2.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六、拓展延伸教师提示: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生1:我觉得“人和”就是拉帮结派,人多好办事。生2: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这句古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3:孟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这就使他的观点不可避免地带有了时代的局限性。生4:我觉得,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美伊战争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七、质疑提问生:在当今社会,什么是合乎“道义”的?什么是不合乎“道义”的呢?教师明确:第一,合乎国家与国家平等的原则,也就是说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平等的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第二,有利于维护和平共处,这是鉴于20世纪的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维护和平,避免战争,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中国儒家的思想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受到我们的重视。八、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整理课堂笔记,写一篇读后感。阅读详情:
范文六:《孟子两章》18、《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能力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德育目标: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1.诵读法
2.讨论点拨法3.比较法 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资料助读:1、《(孟子)两章》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2、孟子与《孟子》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最有影响的大师,后来将他和孔子并称“孔孟”有“亚圣”之称。他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并借此游说齐、梁等国,曾一度为齐国客卿。当时天下以互相攻伐,富国强兵为能,因此视其主张为迂阔,远离实际,不予采纳,因此在政治上没有什么成就。他退而讲学、著述,他的学生们记他的言行,成为《孟子》七篇。《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杰出的散文著作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奔放,富有鼓动性,其文章语言流畅,笔锋犀利,论辩深刻。 《孟子》分为七篇,每篇又分上下两部分。各篇分若干章,以首章中标于篇首的开头数字为题,标题只起区别作用,并不概括全篇内容,这与《论语》类似。全书共261章。它是先秦诸子中文学性较高的著作。宋代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编在一起,称为“四书”。《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1.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积累文言知识。(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2)古今异义词: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
) 委而去之(去:
)亲戚畔之(亲戚:
) 池非不深也(池:
) (3)一词多义;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三里之城(
)地利不如人和(
) 环而攻之而不胜(
)以天下之所顺(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兵革非不坚利也(
)(4)注意下列加点词: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
) (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
。文章开篇提出
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
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
”的结论,阐明了“
”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
”进行对比,自然导出“
”。 2.学生依据提示,背诵课文。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练习册。《孟子》两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3 三、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1.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相互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作者从
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
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
,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
”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
,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
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
事例罗列,如把
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第三板块:才华展示(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如事例:1、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2、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4.学生齐背课文。 四、总结升华: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提示: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五、比较,把握《孟子》散文的逻辑性和文采:
1.逻辑性——层层深入的论证特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明确:这两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两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六、课堂小结:《(孟子)两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 七、布置练习作业第三课时
练习时间: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学常识填空:1、孟子,名
学派的代表人物。 2、《孟子》是一部记录 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 篇。南宋朱熹将《孟子》、
并称为“四书”。 二、解释一词多义:道:1、会天大雨,道不通(
)2、得道者多助(
)3、伐无道,诛暴秦(
) 固: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池: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池非不深也(
) 三、解释加点词: 1、环而攻.之而.不胜()()2、夫.环而攻之()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兵革..非不坚利也(
)5、委.而去.之(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8、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四、翻译下面句子: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五、回答问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3、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4、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5、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中心论点是。阐述了孟子
的人才观。 2、给加点字注音。畎.亩(
) 傅说.(
) 胶鬲.(
) 法家拂.士(
) 3、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入则无法家拂士 。 困于心衡于虑 。
曾益其所不能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所以动心忍.性(
)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空乏..其身 (
) 舜发.于畎亩之中(
)苦.其心志(
)人恒.过(
) 5、翻译句子:(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国恒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 D. 国.恒亡 则有去国.怀乡 7、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和 (用课文词语回答)
8、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9、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
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
10、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阅读详情:
范文七:孟子两章的字词解释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 2、三里之城:3、郭:
4、环:5、池:
7、兵: 8、革: 9、委而去之:
10、委: 11、去:
1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14、域:15、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16、固:1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8、至: 19、亲戚: 20、畔( ): 21、顺:
2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25、畎亩():26、举:
28、鱼盐: 29、士:30、举于士:
31、举于海:
32、举于市:33、任:
34、于: 35、是: 36、苦: 37、劳:
38、饿其体肤: 39、空乏: 40、行拂乱其所为:
41、拂():
42、乱:43、动心忍性:
44、曾益:
46、恒过:
47、衡于虑:
48、衡: 49、作: 50征于色:
51、发于声:
52、而后喻;53、入:54、法家:
55、拂士: 56、拂():57、出:
58、敌国: 59、恒:
60、生于忧患:
61、死于安乐:阅读详情:
范文八:22《孟子》两章22《孟子》两章一.翻译句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使人们定居下来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阻,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施行“仁政”的君主,会得到众人的帮助,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4)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上天将下达重大使命到某个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体肤饥饿,身受贫穷之苦,用种种行动去阻碍扰乱他的事业,通过这些来让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增加他不具备的能力。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外部如果没有敌国外患(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死亡。二.阅读理解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T127.6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有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T127.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3.成语典故: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指站在正义方面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违背正义则必然陷于孤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愁、患难能使人奋斗而获得生存;安逸、快乐使人沉迷于享乐,反而容易导致死亡(X56.成语)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头连用六个事例,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分别有什么作用?(X58.5) 内容上:引出并论证“生于忧患”(困境出人才,人才都是经过磨难和历练而成)的观点。表达效果上:运用排比,同类并举,增强了文章气势,使论据更充分。5.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X58.6)(1).内有法家拂士(2).外有敌国外患7.孟子的说理散文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有怎样表达效果?请你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增益其所不能”为例加以具体分析。(X58.7)排比增强语气,句式整齐,以短句为主,使全段富于变化,节奏感强8.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D45.3)9.对“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在军事上的不同作用,作者持怎样的看法?用文中句子回答。(D47.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10.启示以战争中的势力作为例证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详情:
范文九:18《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步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不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阅读详情:
范文十:18《孟子》两章18 《孟子》两章从容说课《(孟子)两章》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主旨十分明确,突出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具体地说,就是阐明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决于统治者是否“得道”。从战争谈起,最终归结到如何治国平天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说明人只有经过艰苦的磨炼,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成就大事,井由此引申,从正反两方面说明经受磨炼的益处,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由造就人才类推到治国的道理,显得水到渠成。教学两篇短文,应在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排比、对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全面认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学习文言文,重在古今对读,赋予经典作品以新的内涵,体现文化传承的特点。基于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课堂教学应以诵读法为主,辅之以讨论点拨法、比较法、竞赛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朗读、译读、思读、背读、延读、品读,最终实现美读,让琅琅书声伴随整个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能力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德育目标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教学方法1.诵读法
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2.讨论点拨法3.竞赛法4.比较法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教学磁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资料助读;师生共同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把握文意,理清说理思路,把握说理方法,品味语言:延伸拓展,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二,资料助读孟子与《孟子》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1)通假字: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2)古今异义词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以天下之所顺(用)(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文章开籍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2.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六、总结升华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生1:我觉得“人和”就是拉帮结派,君不见,人世间,团团成伙好办事。生2: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这句古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3:孟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这就使他的观点不可避免地带有了时代的局限性。生4:我觉得,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美伊战争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生5:强权只能横行一时,绝不可能横行一世。世界的政治格局发展到今天,虽然欧美发达国家相对来说仍然处于支配地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国的霸权地位已处在江河日下的境地。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正在成为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会成为21世纪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观念。生6:在当今社会,什么是合乎“道义”的?什么是不合乎“道义”的呢?教师明确,也许可以这样回答;第一,合乎国家与国家平等的原则,也就是说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平等的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第二,有利于维护和平共处,这是鉴于20世纪的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维护和平,避免战争,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中国儒家的思想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受到我们的重视。七、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整理课堂发言,写一篇读后感。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学生自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自读,帮助学生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延伸拓展、总结升华: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设计(二)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内原是鹿与狼共存的,为保护鹿不被狼吃掉,人们赶走了狼。不料,在“和平安宁”环境中的鹿,优哉游哉,不再狂奔快跑了,体质明显下降,不久便有许多鹿病死了。人们只得再把狼“请”回来,不久鹿群又生机焕发充满活力了。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学生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板书文题。)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多媒体显示:3.学生大声读课文。三,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2.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3.全班分为两组,展开课堂竞赛,每道题单数题一组回答,双数题二组回答。每小题赋5分。以积分多少分出胜负。多媒体显示:第二板块:思想内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第三板块:才华展示(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学生课堂竞赛成果展示:关于思想内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2)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才华展示:(1)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2)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畅销一时的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也在诠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4.教师综合评判,分出优胜组,全班鼓掌祝贺。5.学生齐背课文。四、总结升华提问: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学生讨论。成果展示: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五、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逻辑性和文采1.逻辑性——层层深入的论证特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明确:这两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两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六、课堂小结《(孟子)两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七、布置作业1.两篇短文中,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你的理由。2.写一篇渎后感。淡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板书设计阅读详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提出论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