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果壳网和mooc app不出app

果壳网是不是失去了活力,没以往那么热闹了?为什么?
从14年接触果壳网,感觉很有帮助,各种科普,破流言。有无数牛人分享知识,就像文字版的YouTube。还有mooc,名牌大学的网络课,各种高大上。现在去看好像都不热闹了,果壳怎么了?还有果壳app,前年用windows的Nokia,记得14年底就停止更新了,当时还以为是windows的毛病。今天去下载了iOS的果壳app,体验很差,整体不觉得是个16年的app,还不如网页。就想知道果壳出了什么事,导致人气很低,
102 个回答
果壳网的下坡路,既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必然,也有自身的偶然。我98年接触互联网,从03年开始玩各种早期论坛,然后是百度贴吧和百度知道,06年进入人人网,08年接触豆瓣,09年接触某科普论坛,11年用这个ID加入果壳玩了个风生水起,13年注册知乎至今,从15年起就没怎么去果壳了。如果真的让我说这13年来的变化,大概有这么几条:1.网民数量的快速膨胀;2.网民年龄结构快速年轻化;3.精英用户的老化和隐退化;4.网络社交模式的快速演化。网民数量的快速膨胀+年龄结构的快速年轻化,带来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机遇在于绝对流量和用户数量的增长,挑战则是年轻用户的不断涌入快速改变着网络社区的氛围。在我的观察里,无论是曾经的百度知道、豆瓣、某科普论坛,还是这两年的果壳和知乎,无不面对着新用户激增带来的困扰。新鲜血液带来新的价值观和网络社交行为模式,这些东西会挑战一个社区里老用户已经习惯的早期氛围,以至于几乎每一个社交网站都能看到不断有老用户抱怨乌烟瘴气的现在和美好的good old day。随着老用户话语权的逐渐丧失,加上社区平均素质、水平被越来越多的社会各阶层用户所拉低,社区氛围也随着各种新兴的亚文化的入驻而发生微妙的变化(比如飞面文化、膜文化、鬼畜文化、自干五文化、偏极端民族主义文化、实名反对文化(又称撕逼文化,知乎多少人被无穷无尽的撕逼给逼退了,大家应该大体有个了解吧)、还有迷之匿名反对文化等等),那些随着年龄增长逐渐离开象牙塔走上社会的老用户,会渐渐不再被这种近似陌生的社区氛围吸引(人老了,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力有限),而他的精力也会更多的分给琐碎生活的柴米油盐,最后的结果是要么逐渐隐退,要么被别的社区吸引走。此外,随着通信技术和移动网络设备的越来越发达,人们的网络社交模式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基于个人的粗浅认识,做了以下梳理:远古的匿名聊天室交流,到上古的聊天软件交流和BBS交流,中古的语音聊天室交流,近古的基于强人脉型的SNS网站(如曾红极一时的人人网、微博、微信)及强人脉型Q&A网站(百度知道)交流,近代的基于强兴趣型SNS网站(如红极一时的豆瓣,贴吧),现代的基于强兴趣弱人脉型Q&A网站(如知乎、果壳、各种微信自媒体),正在蓬勃发展的付费语音兴趣型平台(分答、在行、知乎live)、未来有无限可能的视频直播型社交网站(从近古的传统网络视频网站演化而来,视频网站的演化又有自己的独特线路,这里不提了)。能否处理好这种随着时代演进所面临的转型,是社交网站能否继续生存下去的重要因素。各类传统BBS在SNS网站面前不堪一击;人人网没有抓住从强人脉SNS向强兴趣SNS的转型,黄了;微博至今停留在强人脉型SNS的状态,仅仅靠14亿人口提供足够的社会热点勉强活着;豆瓣则是太突出强兴趣而忽视了用户之间的互动,最后也被玩腻的用户抛弃。下一步,轮到果壳和知乎了。且看苍天饶过谁,(某乎你要小心咯)===============================如今的果壳和知乎,正处在从强兴趣弱人脉型Q&A网站向未知领域的转型。目前的情况是,知乎的转型要比果壳谨慎的多,从而没有面临果壳那么严重的下坡压力。作为用同一个ID从果壳网转战知乎的资深网虫,我森森的觉得,果壳自己把自己玩衰败了。一个社交网站凝聚起一批人是很不容易的,这一群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核心用户,除了要受到年龄增长逐渐隐退的压力、新鲜低龄用户的冲击以外,还要面对来自网站自身的折腾,真是心累。原本作为强兴趣弱人脉型的Q&A网站,用户之间的粘性低原本就是一个问题。这会造成一些不好的后果:用户流失率高——一个人觉得这个网站没什么吸引自己的内容,又没什么值得留恋的人以后,那还玩个毛。而果壳的做法,恰恰在不断削减用户之间的纽带。比如,将日志与小组文不同步——某个小组的用户可以看到小组文,但没有关注你的人不会注意到你的日志。当二者相关联时,人们可以通过一个点流动到下一个点,从而提高引起讨论的几率,于是增加用户之间的粘性。当这种关联被取消后,这种从小组文到日志的流通就中断了,随之带来的就是粘性下降。我本人早期的几篇果壳日志,都发在日志与组文相互关联的时代,当二者不能同步以后,我一篇日志都懒得写——写给谁看呢?不如在小组发帖子。又比如,后来甚至取消了日志,变成了纯粹的Q&A网站和豆瓣式的小组网站,一夜之间倒退到仅比百度知道和百度贴吧好一点的水平,遭不住——其实这种取消日志的果,早在取消日志与小组文的关联时就种下了。据说知性团队也不见了,不知道是出走还是砍掉了【经指正,知性是遭遇了404大法】。其实这也不奇怪,我见过许多BBS里小团队的出走与被砍,大抵上无非:a.自身理念与网站理念愈加冲突;b.无法忍受网站管理层的横加干涉。而这种情况带来的后果就是,用户及内容创造者流失。【虽然知性是遭遇404战略武器指向性打击,可带来的结果没有什么区别】而果壳网越铺越开的产品线,更进一步加重了果壳用户彼此粘性的下降——本来大家都在玩果壳,后来有人跑去玩MOOC,有人跑去玩十五言,有人跑去玩“付费带你飞”的那个我记不得名字的分支了。产品多了不是坏事,但是没有形成统一的果壳生态圈,后果就不太美妙了。特别是,假如玩MOOC的不玩果壳主站,玩果壳主站的不玩十五言,玩小组的不玩Q&A,玩带你飞的不玩芬达,那就holyshit了。本来人人都是一座孤岛,社交网站的价值在于把孤岛连接起来。这下可好,原本连接的孤岛又被拆分成孤立大岛了。说到底,果壳网现在是不是并不在乎用户彼此的关联了?在我看来,似乎是的吧。==========================用户流失的结果,就是网站走下坡路。而流失的用户去了哪里?反正我来了某乎,某乎你就偷着乐吧。某乎现在也在铺自己的产品线,不过动作没有果壳那么大。这是为了探索未来的出路,但别忘记维护一个健康的用户生态圈。在铺产品线的同时,维持住用户对网站的粘性和用户彼此间的关联,这样才不至于走果壳的覆辙。
唔→_→作为一个破站药丸的站长。我认为果壳最大的问题就是分散。自打上次融资成功之后,广撒网,然而并没有鱼╮(╯_╰)╭小编们的暴虐之气越发严重。原来有问题还可以圈李帮主之类的解决。现在召唤根本没人理了。科普这块蛋糕,本身就那么大。之所以国内做科普那么困难,不是因为没人做,而是受众小,定位不够精确。朋友圈大把的烂货转的不亦乐乎。你写科普会被人当傻逼看~就你能,你能你咋不赚钱?看到没?赚钱才是王道,知识并没人看重。宁可相信小学毕业身价过亿的神话,没人信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做到副主任的王传福能做到首富。1990年毕业后留院工作;网站现在玩儿的套路就是seo,就是扩散,这也是媒体的自身属性。作为媒体不能把自身内容扩散出去,那就吃枣药丸。果壳的问题就是话题分散,互动减少,用户黏度降低。一个网站,最大的价值就是把人会聚在同一片旗帜下。然而果壳这种精分玩儿法简直前无古人。比如贴吧,你说李毅吧,都知道段子集中,屌丝文化。说糗百,约炮必备,荤段子集中营。说煎蛋,绿汁是逃不过的梗。说知乎,膜教纵横。说铁血,五对负重轮,菊座板载。然而说果壳,除了姬十三这个过气网红还剩下什么?然而就这样,还把自己拆分了。本来知性小组C.cup那些人,本身是可以做的很好,留在网民心中一面旗帜的,然而拆了。又比如姆姬文章不错,颜值稍逊,非要推视频。就剩下馒头老妖苟延残喘,据说帖子打包出书,最近也没什么更新了。唯一话题效应的梗可能就是H2O被央视报道了。之后呢?太监了。最坑爹的当属果壳实验室,要说这些人也是干实事的。然而大局观太小。组织活动只有帝都一个坐标,而且还懒得出门,你们真有心就来我们实验室看我们晒设备吧。谁没事去编辑部看编辑啊?谁没事去富士康看车间啊?就算我粉大软这么些年,走大街上依旧认不出任何一个小编,比如铁血十字军前辈,但这并不影响我爱他的文字这么多年。所以说,果壳究竟什么策略?简而言之就是网红制造厂。推了一波又一波的星出来,最终都拆出去了。自己连个渣都没剩下。我就想问问姬十三,你到底是干什么的?BTW,我把这个问题转到果壳去了,引发了一些讨论,有兴趣的可以跟着传送门一起过去看看。问头像的统一回复。请百度搜图有福利。果壳老司机的车,不是一般人驾驭的了的。插播一条信息。我在上面发的链接是我在果壳发的帖子。里面有广告机器人刷的一条广告。从我们一众人手动举报到目前为止已经三天了。并没有任何处理。╮(╯_╰)╭所以果壳小组现在是个怎样的状态,不言而喻。
果壳对我最重要的是能上首页那些文章,社区那块儿我没怎么用过。早期果壳这部分内容还是博客的形式,我是用 RSS 订阅的。本来这种更新慢,子站多,重内容的网站,用 RSS 看最合适,然而网站升级之后把 RSS 功能砍了,我就没法看了。我能理解它是想要推广那个应用,应该是出了好几个版本,但有哪个是好用的?然后就是想推广那些个公众号吧,但那些个标题实在是…为了追求爆点看了标题我都不想点进去。我觉得可能果壳高估了自己的用户粘度,定位错了目标群体,现在搞得是满盘皆输。
我是2011年开始上果壳和科学松鼠会网站的,不过正式注册是在12年。参加过多次果壳网官方或非官方的线下活动,加入了多地的果壳网爱好者组织,和十三叔合过影。可以说是亲眼见证了果壳网是如何一步步堕入此境的。总的来讲,我认为果壳网失去活力最直接的原因在于讨论环境不断下降,优质讨论者用脚投票,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造成的。大家知道,早期果壳网是一群崇尚科学的死理性派组成的。而现在呢?是一群充满攻击性的五毛组成的。我们看到最多的贴子就是洗地、谩骂、广告、心灵鸡汤、成功学和民族主义。这种变化有点类似于动漫网站AcFun。别的没问过,但我们果壳网西安分舵已经基本没人再上果壳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果壳网树大招风,尤其是果壳网所在的领域常常招来一些低质量用户。例如,因为打着科普旗号,招来诸多民科;因为知名于粉碎谣言,招来无数喜好“辟谣”的五毛;因为以支持转基因而出名,招来众多反转义和团;因为以反中医而闻名,招来许多中医教徒……众所周知,果壳网最早是打“谣言粉碎机”和“死理性派”的牌子起家的,让我们看看这两个小组现在是什么鬼样子:谣言粉碎机组死理性派组人文类的小组也一样,比如曾经的人文咖啡馆小组,已经变成爱国反穆斯林川普粉大本营了:(以上三张图片系拼接)(以上三张图片系拼接)那个“”的贴子不是在反对民族主义,而是在说,反对国家政策就是不爱国,讥笑申纪兰就是不爱国,认为雷洋没嫖娼就是不爱国……高票答主 发的这个贴子( )下,目前的果壳用户对于果壳走下坡路的解释居然是没人发黄了。以上这些截图竟然出自一个科普类网站……以上这些截图竟然出自一个科普类网站……如果仅是招来低质量用户还不至于造成如此严重的问题。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果壳网的编辑也未能进行有效管理。大部分小组的组长和管理员长期不登录、不发贴,但也没被撤换。果壳的举报系统早就失效了。在此之前因为大量的恶意举报不断误删贴,后来干脆不受理任何举报了。我曾经跳过举报系统直接向果壳网编辑反映,封过几个骂人的账号,但一次两次这样做可以,我总不能天天向编辑检举吧。讨论环境说白了还得靠果壳自身而不是靠用户来维护。去年曾向果壳编辑反映过这个问题,编辑也承认有的小组很乱,在寻觅新的管理员,然而一年过去了并没有卵用……不光果壳小组讨论环境如此,科学人、果壳问答等其他板块也好不到哪去。必须得承认的是,果壳网的编辑确实在为科学人等栏目寻找优秀作者和优秀文章这块费了心血,但这些好文章下的评论真是不堪入目。至于果壳问答,许多优质的旧问题大量被删,原因不明。知性社区已经关了,我也不上,就没啥好说的了。果壳网的编辑把几乎所有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更时尚、更新潮、更吸引访问量、更赚钱的地方去,不断建设新的板块,诸如科学棒棒棒、MOOC学院、分答、在行、十五言。然而不知是由于宽容还是疏忽,果壳专注到了新板块的建设当中,忽视了果壳自身讨论环境的维护和旧有板块的功能改进,把老用户弃之不顾。具体的上面的答主都说过了,不再冗述。一边是着眼于盈利,使得旧有的环境不断衰落,另一边越发商业化也无不摧折着果壳的残躯。如 所说,果壳确实内容分散,从一开始打着“科学旗号”一路玩到MOOC、在行、十五言……但我并不赞同他举的这些例子:“说糗百,约炮必备,荤段子集中营。……说铁血,五对负重轮,菊座板载。”“膜教纵横”只是知乎的极少一部分人、一个小圈子,知乎不是靠跪着的蛤丝来支撑的。如果产生这种错觉那只能说明掉进了自己的小圈子里坐井观天。“五对负重轮、菊座板载”也只是铁血上的一小撮人。类同此例,不一一列举……在商业化的道路上,果壳也做了不少掉节操的事。例如14年闹雾霾的时候大谈科学情怀,“攒出一个最有科学范儿的空气净化器”,卖得不便宜,可是质量却比珠三角的山寨品好不到哪去。再如,十五言抄袭Medium的程度令人发指,和最强大脑合作不顾事实加以吹捧,借科学实验的名义写软文。搞成这样连情怀都别想玩了。“科普”说白了是一种改良。私以为果壳的衰落在一定程度上也证实了商业化与科学不可兼得。
果壳有一点策略上的失误,就是拆的过散了。现在回头看,果壳的内容主要来源是牛人和牛人之间的相互碰撞和讨论,再由编辑提炼或者约稿出来进行推广,这个模式到现在都没有变。但是这几件事伤害很大:1.小组管理模式的改变;由原来审核严密,易于管理,人气兴旺,水平较高的小组变为了许多分散的小小组,并且大范围引导新用户进入。这导致极大量的僵尸小组在建立很快之后就因为水平不足以维持组员兴趣而死掉。果壳可能最初想做成百度贴吧,但是作为结果而言,人流量并不够。姬十三曾经很高兴地说某个小组有20w优质用户——现在那里一个月没回复的帖子已经上首页了。2.达人和日志功能的改变;最早的时候,果壳内部的互联互通是很强的,允许主站文章,个人日志和小组发帖相互交流,关注一个人可以同时看到相关的文章,出于兴趣的日志和小组里的讨论,是个自然的信息转移通道。后来达人改版,日志取消(我至今不理解这是为何),小组就变成了一个个孤立分散的群岛。然后推出了一个明显抄袭嫌疑,并且和小组和主站几乎割裂的十五言.....也许果壳认为自己的人气足以维持十五言作为一个单独知识分享社区的繁荣,然而大概并不够。还有一个我不希望认可的答案,就是程序员有能力复制粘贴代码,但是并没有能力把原来的日志系统改成更好的样子。3.不必要的功能拆分最典型的就是知性了,拆了就死了。归根接底还是一个人气的问题,整体人气不够的时候应该尤其注重内容之间的互联和引导,而不是看着一部分热闹就要掰出去自成一个项目。4.对内部信息流动的不重视典型的比如果壳自带的搜索,不好用是公认的。果壳问答的联想提示功能也非常成问题,比如说一个橡皮章的问题,有任何理由不附带推荐关于橡皮章的精品小组贴和制作达人日志和主站文章吗?有充分的资源而不利用,是问答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作为结果来说,就是从果壳获取信息的代价要比之前大很多,这直接造成了高端用户的僵尸化和流失。假设一个用户有了一篇有趣的心得,之前他可以写在日志上并自动分享到小组和微博,一段时间以后就可能有很多人评论和反馈,并且能看到其他高端用户的见解甚至实践。但是现在他需要到十五言去写文章并且亲自到各种眼花缭乱的分散小组贴链接才能获得相似的效果——如果不被当成广告,并且不介意许多无价值信息干扰的话。从我个人作为读者的角度看,果壳要是不设法搞许多幺蛾子,以信息的高效交流产生分享内容为指导思想做下去的话,现在的发展会好的多。
12年的老用户15年起退壳入知以前还是刷榜狂魔,貌似是某个大组的最强水笔,貌似目前也没有被超越对果壳不爽的起因应该是那次网站更新吧完全没有民意调查,也没有返回键,直接进行了一次乱七八糟的网站界面大更新,自此对果壳的关注度就低了现在的熟人也没多少在果壳活跃了。。。就酱。。。来自前举报爱好者
果壳网两三年前最有活力,现在有些下滑了,尤其是小组的内容乱七八糟,话题偏俗,感觉以前的极客精神找不到了,在“社区”这个层面上远不如前。不过果壳的主要方向还是对外科普,核心团队和合作人员都不断有作品出来,因此科学人和果壳问答的内容还是很棒的,果壳主要靠这些文章和少量的小组帖子来在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推广科普刷存在感。目前从站外看还是很成功的,能抓住时事热点,引力波那次就是一个例子。就看未来有没有能力把这个势头维持下去了。
果壳当年的崛起和如今的看似没落其实都是出于同一个原因:太明确的目的性。很多人说知乎是理科生思维,其实果壳才是。从早期的科学松鼠会,其主创团队大多是理科生出身,论文写得一流,却并不太擅长营造氛围、推广传播。当初之所以能胜出,并不是因为他们在媒体和营销方面做得多好,而是在上一个十年的互联网大环境里,除了他们,并没有谁真正涉足「网络科普」这个领域。(什么你说方舟子?还是算了)十年前你到哪里去查证「坐月子期间不能洗头」的真假?去哪里咨询一种水果是凉性还是热性?那时的百科词条充斥着各种主观臆断(虽然现在也没好到哪里去),媒体报道里多半是外行小编的复制粘贴、瞎拼胡凑,有效性还不如回家翻90年代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这时候站出来一帮人,顶着正经八百的学历,拿着最前沿的论文资料,以最朴素踏实的语言告诉你生活中那些可以被科学分析的对与错……瞬间就高大上了好吗。如果你去翻翻果壳早年的内容,会发现那时候根本没这么多幺蛾子。只有各个专业的硕士、博士们,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写着自己所了解的领域内容。整个果壳由内而外,散发的气质似乎只在诉说一件事:信科学,即真理。但这一理念随着网络环境的变化,显然不再那么实用。3G兴起,随之而来的是整个上网习惯和媒体风向的转变,信息变得更加直接、透明、开放。人们更加倾向碎片化的阅读而非长篇大论的博文,从前并没有太多途径在网络上发声引起注意的普通人,也渐渐凭借各自的十八般武艺站到了台前。微博带来了一大批科普达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以闪闪发亮的加V认证为自己的专业言论背书。再往后,微信订阅号也加入了这场阵营,你甚至无需专门在搜索引擎里寻觅,你的小伙伴自然会把与你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都推送到你的视野中。哦对,知乎也是在这一阶段加入的。嗯。这一阶段的果壳,虽然还在孜孜不倦地提供着各种科普信息,但科学不比辩论,科学从结论上是具备唯一指向性性的——你无法在脱离科学结论的基础上做更多的发挥或表达。这块蛋糕因此比文青、愤青等其他人群的更小,随着分食的嘴越来越多,果壳比起当初自然也更显捉襟见肘。真正糟糕的地方在于,果壳的领导者们并不能算是对新媒体行业特别敏感的一批人——他们从前在学术领域内一贯是靠专注、沉稳取胜,打交道的对象也一直是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出版社。弄潮儿们的追赶新鲜、见风使舵,从来不是他们感兴趣的。即使现在来看,果壳当年对外的媒体合作也略显保守:他们出书、办沙龙、在电视节目和杂志报道中频频露脸,与官方协会、机构一直保持着充分交流,力图争取更多圈外人士和权威组织的认可。但在当时尚未僵化的微博,在那些更加嘈杂也更加open的「城市广场」,他们发出的声音,却远比自己所具备的质量和体量要小得多。果壳是否感觉到了压力?当然。这过去的近十年里,每一次出现风头正劲的新兴平台/产品,都让他们的领导者们分外警惕。微博兴起,于是就有大批果壳编辑跑上微博,向科普达人们伸出橄榄枝,邀请他们前来果壳平台供稿;知乎兴起,于是就有了果壳问答;至于最近的一轮「分答VS值乎」更是已接近白热化,果壳几乎是使出全身力气在造势、拉人、各种围追堵截,一个巴掌接着一个,力图将竞争对手打到无力翻身,万劫不复。也许在果壳内部看来,这已经是足够的探索和努力了。然而你不得不承认的是,与同阶段的其他许多媒体人、创业者相比,他们的思维模式真的不算太出众。约稿往往只止于一两篇内容,编辑们似乎并未与来自外部平台的作者们达成更长久的合作;问答的话题虽然同样有趣,但本着「科学至上」的主题,可供探讨的余地和插科打诨的自由发挥就少了许多,因此也难免显得乏味。另一方面,先入为主的果壳大号们当然也不会愿意卧榻之地有他人酣睡——这个不平等的信息流,从始至终并未得以有效打通。对了,最努力的应该就是果壳的编辑们——平心而论,在「如何把枯燥的科学以更有趣的方式来讲述」上,他们真的已经非常努力了……但这也同样带来另一个弊病:「追逐热点新闻」成为内容更新的唯一标准,由此而来的是层出不穷的标题党,同一主题下蜂拥而至的刷屏,以及其他更具阅读价值却不够「流行」的话题不得不让步,甚至被打压和被埋没。虽然类似的状态在任何一个平台上都会出现——从微博热点到知乎日报——但不知为什么,果壳的这种做法,看上去总让我觉得是有点用力过猛。和他们每一轮与竞争对手的角逐一样,背后总能嗅到丝丝的焦虑与紧迫。他们似乎并不在乎途径和手段,他们只想要结果。不知这是否我一个人的错觉。在面对「新思维」「新模式」「信息开放」「媒体营销」这样的问题上,果壳总很像那些不认命却又因为「命」而一直恐惧的统治者:因为知道自己手中拿着一张「你在这方面先天不行」的签,所以总是分外警惕。但凡风吹草动,就定要按下苗头。可正是这样的患得患失,让他们更加难以发掘和持续一条有效的传播途径,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离签上的命途又近了一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果壳当初之所以能胜出,靠的就是其「稳定」「明确」——科学结论的权威性与明确指向性,信息来源的可靠性。虽然在平台有限、行业信息缺乏交流的年代,自有平台+博文更新的方式固然已算得上是「公开」「接地气」,但这个模式也只是暂时的安全:一旦有更多的声音、更多的机会出现,作为一个媒体平台就必须面对更多的改变与矛盾——要么秉持从前的封闭可靠,要么接纳新式的开放与多元化。可后者又与「科学」「唯一真理」这样的初衷是相悖的。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果壳的定位和内容范围越来越模糊。为什么同样是不科学、不符合逻辑的内容,出现在知乎,至多只引来一阵辩驳,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依然喜闻乐见;出现在果壳,其隐性影响却要糟糕得多——对读者而言,这意味着原本的「可靠性」丧失,平台的先决优势坍塌。而对更多意欲参与却能力有限的作者来说,这一平台可供发挥的空间实在太少,除了讲「真理」,别的感性见解、经验之谈,却都是浮云。当然,几乎所有的内容产出平台都要面对类似的困境。就连以思维豪放,怪人辈出的豆瓣,如今也还是一样在艰苦挣扎。而知乎的日渐上位,也正是因为把握住了大环境的脉搏:人人都可以发声,人人都可以产出内容。即使再高大上的权威大V,在此也被赋予了新的定义:更强的交互性,更直接、平等的交流,甚至是互换的内容供应模式——不再是果壳和微博式的「给你看我想说的」,而是知乎式的「你有疑问?我来说给你听」。所以别老拿知乎和果壳来做类比了。这两者无论在定位还是在模式上,几乎都是截然相反的。果壳作为一个曾经的科学平台(嗯他们现在定位好像是泛科技平台,可是这样真的好吗……),至今追求的仍是明确的论点和结果。而知乎追求的则是更多元化的信息,更不一样的见解。两者虽有重合之处,但对使用者而言,他们的功能是完全不同的。如果需要「结论」,也许果壳会更明确、更清晰;如果需要「建议」「评价」,那无疑是上知乎。如果只是为了看着好玩……你干嘛不去朋友圈?果壳和知乎都在那儿。什么人做什么事。果壳的领导者们也许是很好的内容输出者,但并不是足够具备前瞻性和冒险精神的媒体从业者。最后1: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果壳「丧失活力」,也只是针对其巅峰期而言。它如今的状态仍然比大部分类似平台要好得多得多。最后2:别拿什么「产品周期」说事。的确盛极而衰是常理,但家家衰下去的理由未必都一样。比如如今的知乎,也许过个十年会衰退得比果壳还难看,但绝不是与果壳同样的原因。
2011年开始的果壳老用户,当年高三放学在公交车上必刷果壳。当时的果壳还是一个姿势水平很高的社区,文章很好,更新也快,里面的人很厉害,见识了很多。后来很快论坛涌进来茫茫多的人,渐渐觉得无聊,就退了。
就不把网页写友好点,万年不变的设计,字号很小,又特别对移动设备不好。小组和问答也特别难用。还取消 RSS,很自大。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为什么好多“知识人”对MOOC不感冒 | 日志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尽管没有停止学习MOOC课程,但好久没有写点什么了。从去年开始接触MOOC后,就感受到了她的强大的吸引力和随时随地免费学习自己感兴趣课程的便捷性,也不止一次地向周围人介绍和推荐,一年以来,成效甚微。心里好是遗憾。更令人郁闷的是接触过好多在大学就读的学生竟然不知什么是MOOC,谁之错???是不是有些大学的领导也不了解?或没有认识到其价值?当然,如果是某个什么星什么的,也许青年学生会敏锐的嗅到的。国人大多习惯于“领导安排”后才落实,也许这就是原因吧。
本文由授权()发表,文章著作权为原作者所有。
(C)2016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大学moocapp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