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就因为高中高中生压力大怎么办,所以选择了一所职高,想轻松点,结果现在那所职高又是什么都要比,什么都要拿第一

北京劲松职高的烹饪专业名扬全国,每年9月,都有一群十五六岁的少年从全国各地赶来这里,希望能在三年的学习中实现自己的厨师梦。文/樊月姣 摄影/高忆青这是一个令人兴奋不起来的周五,想想还有些消沉,因为国庆调休,北京劲松职业高中西餐专业的学生刘子铭不得不在结束今天的课程之后,再打足精神支撑一天。令他烦恼的并不是学校的课业,他乐于跟同学们在一起,老师们也对他关爱有加,只是因为走读,每天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的时间足足有三个小时之久。这跟很多在北京奋斗的上班族一样,但刘子铭年仅15岁,多少有些吃不消。父亲默默地分担着他的烦恼,6点30分,小卧室的闹铃一响,父亲也跟刘子铭一起闻声而起。一切收拾停当的时间是7点,父亲开着车,载刘子铭到达离家最近的地铁1号线万寿路站,在此,父子俩将分道而行,父亲尚能躲过早高峰,刘子铭则踏上真正的征程,他在1号线的拥挤中从未见到过佛祖,却在换乘途中被挤得寸步难行,到达终点草房站的时间为8点,误差仅为5分钟,走上地面的刘子铭看看表,心里得意地一笑,这天尽管雾霾,但他似又取得了一次阶段性胜利。▲中餐实训室里的器具。针对“偷吃食材”的训话和刘子铭一起走进“劲松职业高中”大门的还有靳昊,比起前者眉宇间的坚定,靳昊显得羞涩紧张,毕竟只是15岁的半大小伙,他们都是首次离开家和初中课堂的高一新生,走进这所位于城市东边、布满“刀光剑影”的学校还不足一个月。刘子铭是班长,上课前,他要组织同学们去库房领刀具箱,每个刀具箱上都用记号笔写着他们各自的名字,一箱器具相当于烹专学生的纸笔。今天上午有四节课,前三节都在位于综合楼的“西餐冷餐实训室”进行,实训室是跟酒店后厨几乎无差别的真正厨房,劲松职高拥有这样的实训室25个。今天,“冷餐厨房”这门课的主讲老师是王跃辉。他可是劲松职高里的名人,也毕业于这里,并去德国交流过几年,如今凭借自己的实力成了西餐专业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主任。第一节课8点半开始,学生们还没来,王跃辉就早早安排值日生去库房领取一会上课需要的食材,今天的授课内容是蔬菜沙拉,需要生菜、西红柿、黄瓜花、紫甘蓝、胡萝卜等。王跃辉家住西四环,每天6点20左右就得出门。“7点到了学校,我得去管班,查考勤,带他们锻炼。”8点半一到,王跃辉走出综合楼的大门,迎接自己的学生,这样的做法既是规范又是礼貌,王跃辉从不想让学生觉得自己高高在上,“我希望他们跟我交流,上课的时候也一样,哪怕是话太多,也比不出声儿强。”这正是刘子铭今天的第一堂课,他自知王跃辉欣赏自己的严谨——“所以才让我当班长啊”,于是更愿意努力维持自己在老师心中的形象。可大家刚进实训室,王跃辉就板起了脸,这让每个人都有些忐忑。“我要强调一件事,最近我们的课堂上,发生了有学生偷吃食材的现象,有时候菜还没做完,食材竟然就没有了!同学们,实际操作之后有时间让你们试吃,从现在开始,坚决不允许再偷吃食材!”王跃辉声色俱厉,但包括刘子铭在内,所有学生都窃笑起来。“你说这让我头疼吗?其实不至于。”面对这一切,王跃辉自问自答,“学生不都这样嘛,刚开始来,一切都陌生又新奇,而且又什么都不懂,所有一切都需要我们规范培养。”王跃辉总在开学之初,用整整一节课的时间向学生讲授常识,“比方说我们这一身衣服,我要告诉他们,只有医生和厨师这两种职业的工作服是白的,体现的就是干净,所以你要保持干净,头上的帽子,一定要把头发都塞进去,避免落发。”年长的老师更忌讳学生在课堂上七嘴八舌,勒令大家不能讲话。王跃辉则喜欢那些匪夷所思的提问:“尤其是靳昊,不光上课,他下课了还问,回到家了放假了还发微信问我问题。”靳昊的提问涉及西餐烹饪的各个方面,对于开学仅一个月的高一学生来说,他的问题显然太多了。“我刚开始真的烦,直到有天他说要买个烤箱,让我推荐,我问他要烤箱干什么,他说他要学做西点。”王跃辉没想到,在他推荐后,靳昊真的买了烤箱,而且做出了马卡龙。“他发给我的照片我一看,哎呦,还真是像样,从此以后我特别爱回答他的问题,他问什么我都会告诉他。”▲每个刚入学的学生都能拥有一个这样的工具箱,里面装满烹饪的初级工具。劲松职高为什么有名“那个马卡龙我做了七次才成功。”靳昊说。他与烹饪的渊源追溯至自7岁,父母白天忙于工作,回家较早的靳昊会为他们操备几道简单小菜。刘子铭与他不同,父亲过去一直供职于饭店的经历,从小就让他有子承父业的想法。面对“为什么学烹饪”和“为什么选西餐”这两个问题,二人的回答非常雷同,都是“从小就喜欢”和“西餐好就业”。靳昊又慢吞吞地补充了一句:“初中的时候本来想好好学习的,可是我的成绩一直都好不起来??”他的眼神顺着手往下走,左手拇指一下下抠着右手拇指。似乎成绩不好才上职高,是当今社会中大多数人的认知,但王跃辉却不能完全认同,1991年,他也曾作为初中毕业生走进劲松职高学习西餐专业,那时候,中考满分600分,他距满分仅差30多分。“我那时候的分数完全够上八十中,我们那个年代,职高跟重点高中一样,成绩好的才能上。”1991年的劲松职高只有劲松八区811楼这一个校区,报考它的考生需要经过面试和笔试两轮,住得远的学生连面试号都排不上,“学校附近的居民抓住这个商机,大早儿起来替考生排号,再把号卖给考生,当时一个号能卖10块20块。”王跃辉回忆。虽然今非昔比,但劲松职高的烹饪专业仍名扬全国。仅刘子铭所在的一个班级,就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大家的年龄都是15岁上下,彼此开着对方的玩笑,“他是从‘荷兰’(河南)来的。”一名来自东北的男生指着另一名嚷嚷,又有一名凑上来自报家门:“我来自四川。”这些少年为什么同时选择了这所远在北京的职高学习烹饪呢?打开劲松职高的网页,“烹饪专业”四个大字位于各专业之首,从1983年建校开始,烹饪专业就一直是学校的骨干专业,王跃辉解释:“头两年为什么出名,一是劲松职高的烹饪专业开得早,1983年建校时我们就有,尤其是西餐专业,算是全国职校最早开设的之一;再一个,当年的校长郝守本也很有实力。”郝守本被称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开路人,当年,正是他带领职工创建了劲松职高。劲松职高的著名教师、曾被温家宝接见过的向军老师在回忆起这段往事时说:“学校原来是一个倒闭的普通中学,我来到这里时,玻璃没有一块完整的,当时学生和老师就一起参加建校劳动,然后才学习专业,整个过程是很艰辛的。”作为北京市的“窗口学校”,劲松职高一直与国外同行保持着密切交流,先后与德国、法国、英国、奥地利等20多个国家建立合作办学关系,选派了大批学生到国外学习。从劲松职高走出的名人不少,曾被杨澜称赞是“一名美食的设计师”的付洋就毕业于此。付洋的老师,是名震北京厨坛的大师侯德成,他是劲松职高中西餐专业首届毕业生,一毕业就以优异成绩留校,“全京城的五星级酒店,全有他的学生。”这句来自别人的赞誉也表明了劲松职高烹饪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左:刘子铭 15岁 西餐专业 高一 “我选西餐,是因为西餐比中餐好就业。”▲右:鲍雨峰 15岁 西餐专业 高一 “学烹饪因为喜欢呗,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做饭了,还记得第一道菜做的西红柿炒鸡蛋。”还没到实习期,学生就被抢光“北京的各大五星级酒店吧,他们的行政总厨、副总厨,不能说全部,但至少七成(都是劲松职高的毕业生)。”王跃辉介绍,劲松职高烹饪专业的学生,完成两年在校学习之后都要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还没到实习年,我们的学生就被各大酒店预订光了。”不仅是五星级酒店,连制作国宴的钓鱼台国宾馆也格外喜欢这里的学生,“我就有好些学生毕业后去了那里,专盯总统楼,给各国领导人做饭。”据数据显示,2014年劲松职高烹饪专业的毕业生去向中,90%的人选择了各大五星级酒店,另外的10%里,一部分人选择了更为稳定的国家机关单位,还有一部分人选择去普通高中念高三,继续高考。“这十年中的确有一些变化,这些年有一部分学生去了餐饮相关营销行业,比如餐饮器具销售什么的。”只有实践了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王跃辉对此深信不疑。在王跃辉的理想里,开设“实训餐厅”才是对学生最有帮助的教学方法,即前面是餐厅,后厨是学生们进行实训的地方,顾客吃到的菜就是学生做的。“学生需要顾客的批评,那是最有用的。”王跃辉透露,这样的“实训餐厅”的确正在酝酿中。一上午的课下来,王跃辉给学生示范了从择菜到制作蔬菜沙拉的全过程,终了,学生们捧着自己制作的成品给老师评判。“我给了所有人不及格——但这很正常,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的‘差’是好事。”王跃辉收起笑容,变得很严肃。更多内容请见《悦食|全球厨艺学校指南》(2014年11月刊)在京东、当当、天猫、亚马逊搜索“悦食”即可线上购买;京东、当当、天猫、杂志铺、蜘蛛网搜索“悦食”可订阅全年。↓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前往购买悦食中国(Yueshi_China)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Yueshi_China悦食中国是以食物为根基的、多方向展开的文化项目,从“人与食物的美好关系”出发,旗下有大型食物主题纪录片《悦食中国》、《悦食Epicure》杂志、《阅食知味》书系等多种文化产品。热门文章最新文章Yueshi_China悦食中国是以食物为根基的、多方向展开的文化项目,从“人与食物的美好关系”出发,旗下有大型食物主题纪录片《悦食中国》、《悦食Epicure》杂志、《阅食知味》书系等多种文化产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举报邮箱:
Copyright(C)2016 大不六文章网
京公网安备78用户等级:小学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8 小时
[交流与分享]
<em id="authorposton14-6-20 10:37
查看: 10229
去年,我的孩子参加中考,我接触了这里。当时就是因为心里急到已经没有办法解决了,于是我上来求助。因为孩子成绩不好,爱玩游戏,学校的几次模考下来,分数线有时候可以上个最差的普高,有时候就干脆连普高线都达不到。更气人的是,孩子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他说他想当职业游戏玩家。当时,我和他爸,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中考前本身都决定放弃了,他爱怎么样就怎么样。中考分数线出来后,没有意外,也没有惊喜。最后我和他爸花了点钱,找了点关系,还是把他送上了普高的校门。当时就是这么想的,即便他上了高中,还是不争气,不读书,至少我们尽力了,以后他长大了,懂事了,也不会来埋怨我们。今年,又是一轮中考结束了,还是决定上来,把我孩子的故事分享给大家。同时,我也看到了一篇文章,我觉得很好。一起分享给大家。一个职高生的自白& &&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是一个职高生的自白,讲述了职高和普高的各种区别,末了还劝各位职高生去考大学。很真实的感觉,让我们感到了一个职高生对现实的无奈。之所以把这篇文章贴出来,不是想抬高普高,贬低职高,只是想劝诫各位同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要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好了,废话我也不多说了,现在就来看看这篇职高生的自白吧。& && &在初三时因英语不好,所以没有中考,就上了职高,那些考上重点普高的学生,在村里能抬起头,说的出口,而像我一样没考普高的的还愿学习的孩子,便选择了职高,每当乡里问时,我就没脸说出口,现在农村大部分学生都是这样想的,因此在农村有这样一个概念。如果考不上重点就在初中毕业后,打工或上一些职业类学校,学一些技术。可是现在的一个县城和那些大城市相比可想而知他的职业教育能有多好呢?1、教学质量& && &普高的教育不用我多说大家都知道的,单单是老师就多的用不完还是挑最优秀的用。而职高呢,老师少之又少一些职高生上课很难听懂,知识一般都靠死记硬背,所以职高的高考分数是以血的代价换来的,语数英的难度不低于普高,专业课程比普高的任和科目都难的多,大多都是大学才学习的内容,所以职高生为什么要承受那些歧视的眼光呢?那些普高生为什么看不起职高生呢?2、升学& && &职高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只能通过对口的途径升入本省内的一些不怎么样的学校,而普高生呢则可以向全国各省各市的院校报考,虽然职高每年1500元的资助金,但凡职高生都知道拿到这个钱有多么不容易。3、假期实习& && &说是实习不如说去打工,为谁打工我们不知道,老师只对我们说出去锻练一下有好处,打工的工资少之又少,有时经常是夜班,今年我上了一个多月的夜班回到学校后,倒时差就用了十几天,才恢复过来。工作稍微不小心就扣钱,上班的时间每天都不低于十一个小时,而且是站流水线,所以职高毕业生最好考学,不要进厂,虽然这样讲有些不讲道理,但是你知道了,最好不会后悔。
用户等级:初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3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6-20 10:57
中国的教育不平等啊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747 小时
金币:8776
<em id="authorposton14-6-20 11:06
多么希望高中也能义务教育
用户等级:初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13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6-20 11:46
就象是因为政府的不作为、乱作为,造成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才会引起长沙生源和外地生源的争议一样,普高和职高本来没有好坏之分,同样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形成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情况。其实,大家想想为什么每年有那么多的普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同时又有那么多的行业缺乏技术工人?我希望有一天普高、职高的教师一样出色、教学设施一样齐备;我希望有一天学生选择普通大学还是高职就读,是因为兴趣,而不是因为被淘汰,我希望有一天大家真正以劳动为荣、以贡献为荣,而不是看他的衬衣是白领还是蓝领。
用户等级:高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41 小时
金币:4531
<em id="authorposton14-6-20 12:34
职高培养目标就是培养技术工人,就是站流水线。普高学的是基础课,为高校学习打基础。学术型的高校侧重理论,重视创新,应用型的高校就职高的升级版,强调动手能力,学会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
用户等级:高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56 小时
金币:2552
<em id="authorposton14-6-20 15:24
是的,职高老师水平不高。
用户等级:高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48 小时
金币:4265
<em id="authorposton14-6-20 17:09
看了让人心酸。
推荐应用长沙中考网特别策划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学习压力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