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根据标准电极电势表图判断是否能发生歧化反应

> 问题详情
根据下列元素电势图判断会不会发生歧化反应? 若能歧化,写出反应方程式,计算EΘ(BrO-/Br-)。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根据下列元素电势图判断会不会发生歧化反应?若能歧化,写出反应方程式,计算EΘ(BrO-/Br-)。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论文写作技巧
我有更好的答案
相关考试课程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产生/电极电势
---------双电层理论德国化学家能斯特(H.W.Nernst)提出了双电层理论(electron double layer theory)解释电极电势的产生的原因。当金属放入溶液中时,一方面金属晶体中处于热运动的金属离子在极性水分子的作用下,离开金属表面进入溶液。金属性质愈活泼,这种趋势就愈大;另一方面溶液中的金属离子,由于受到金属表面电子的吸引,而在金属表面沉积,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愈大,这种趋势也愈大。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达到平衡后,在金属和溶液两相界面上形成了一个带相反电荷的双电层(electron double layer),双电层的厚度虽然很小(约为10^-8厘米数量级), 但却在金属和溶液之间产生了电势差。通常人们就把产生在金属和盐溶液之间的双电层间的电势差称为金属的电极电势(electrode potential),并以此描述电极得失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电极电势以符号E Mn+/ M表示, 单位为V(伏)。 如锌的电极电势以EZn2+/ Zn 表示, 铜的电极电势以ECu2+/Cu 表示。电极电势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电极的本性,并受温度、介质和离子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标准电极/电极电势
标准氢电极电极符号: Pt|H2(101.3kPa)|H+(1mol.L-1)电极反应: 2H+ + 2e = H2(g)E?H+/ H2 = 0 V右上角的符号“?”代表标准态。标准态要求电极处于标准压力(100kPa或1bar)下,组成电极的固体或液体物质都是纯净物质;气体物质其分压为100kPa;组成电对的有关离子(包括参与反应的介质)的浓度为1mol.L-1(严格的概念是活度)。通常测定的温度为298K。标准电极电势用标准氢电极和待测电极在标准状态下组成电池,测得该电池的电动势值,并通过直流电压表确定电池的正负极,即可根据E池 = E(+)- E(-)计算各种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的相对数值。例如在298k,用电位计测得标准氢电极和标准Zn电极所组成的原电池的电动势(E池)为0.76v,根据上式计算Zn2+/Zn电对的标准电极为-0.76v。用同样的办法可测得Cu2+/Cu电对的电极电势为+0.34v。电极的 E?为正值表示组成电极的氧化型物质,得电子的倾向大于标准氢电极中的H+,如铜电极中的 Cu2+;如电极的为负值,则组成电极的氧化型物质得电子的倾向小于标准氢电极中的H+,如锌电极中的Zn2+。实际应用中,常选用一些电极电势较稳定电极如饱和甘汞电极和银-氯化银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和其它待测电极构成电池,求得其它电极的电势。饱和甘汞电极的电极电势为0.24V。银-氯化银电极的电极电势为0.22V。标准电极电势表将不同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数值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得到电极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表。其特点有:(l)一般采用电极反应的还原电势,每一电极的电极反应均写成还原反应形式,即:氧化型 + ne =还原型;(2)标准电极电势是平衡电势,每个电对E?值的正负号,不随电极反应进行的方向而改变。(3)E?值的大小可用以判断在标准状态下电对中氧化型物质的氧化能力和还原型物质的还原能力的相对强弱,而与参与电极反应物质的数量无关。例如:I2+2e =2I- E?= +0.5355V1/2 I2+e = I- E?= +0.5355V(4)E?值仅适合于标态时的水溶液时的电极反应。对于非水、高温、固相反应,则有一定局限性。而对于非标态的反应可用Nernst方程转化。
应用/电极电势
(一)、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在标准状态下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可直接比较E?值的大小。E?值越小(例如Li:-3.03v)的电极其还原型物质愈易失去电子,是愈强的还原剂,对应的氧化型物质则愈难得到电子,是愈弱的氧化剂。E?值愈大的电极其氧化型物质愈易得到电子,是较强的氧化剂,对应的还原型物质则愈难失去电子,是愈弱的还原剂。[例1] 在下列电对中选择出最强的氧化剂和最强的还原剂。并指出各氧化态物种的氧化能力和各还原态物种的还原能力强弱顺序。MnO4-/Mn2+、Cu2+/Cu、Fe3+ /Fe2+、I2/I-、Cl2/Cl-、Sn4+/Sn2+(二)、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1.根据E?值,判断标准状况下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通常条件下,氧化还原反应总是由较强的氧化剂与还原剂向着生成较弱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方向进行。从电极电势的数值来看,当氧化剂电对的电势大于还原剂电对的电势时,反应才可以进行。反应以“高电势的氧化型氧化低电势的还原型”的方向进行。在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时,通常指的是正向反应。2.根据电池电动势E?池值,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方向。任何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原则上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利用原电池的电动势可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由氧化还原反应组成的原电池,在标准状态下,如果电池的标准电动势 >0, 则电池反应能自发进行;如果电池的标准电动势 <0, 则电池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在非标准状态下,则用该状态下的电动势来判断。从原电池的电动势与电极电势之间的关系来看,只有 > 时,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自发地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也就是说,氧化剂所在电对的电极电势必须大于还原剂所在电对的电极电势,才能满足E >0的条件。从热力学讲电池电动势是电池反应进行的推动力。当由氧化还原反应构成的电池的电动势E?池大于零时,则此氧化还原反应就能自发进行。因此,电池电动势也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进行的判据。电池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能,体系的自由能降低。在恒温恒压下,自由能的降低值(-△G)等于电池可能作出的最大有用电功(W电):-△G=W电=QE=nFE池即△G=-nFE池在标准状态下,上式可写成:△G? = -nFE?池当E?池 为正值时,△G?为负值,在标准状态下氧化还原反应正向自发进行;当E?池为负值时,△G?为正值,在标准状态下反应正向非自发进行,逆向反应自发进行。E或E?愈是较大的正值,氧化还原反应正向自发进行的倾向愈大。E池或E?池愈是较大的负值,逆向反应自发进行的倾向愈大。[例2] 试判断反应 Br2 + 2Fe2+ = 2Fe3+ + 2Br- 在标准状态下进行的方向。解:查表知:E? Fe3+/Fe2+ = +0.77VE? Br/Br- = +1.07V由反应式可知:Br 是氧化剂,Fe 是还原剂。故上述电池反应的 = +1.07-0.77=0.29V>0(三).判断反应进行的限度一个化学反应的完成程度可从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定量地判断。因此,把标准平衡常数Kφ和热力学吉布斯自由能联系起来。△Gφ=-2.303RTlgKφ△Gφ=-nFEφ则: nFEφ = 2.303RTlgKφ标准平衡常数Kφ和标准电动势Eφ之间的关系式为:nFEφlgKφ = ————————2.303RTR为气体常数,T为绝对温度,n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中电子转移数目,F为法拉第常数。该式表明,在一定温度下,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标准电池电动势有关,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Eφ越大,平衡常数就越大,反应进行越完全。因此,可以用Eφ值的大小来估计反应进行的程度。一般说,Eφ≥0.2~0.4V的氧化还原反应,其平衡常数均大于106( K&106 ),表明反应进行的程度已相当完全了。Kφ值大小可以说明反应进行的程度,但不能决定反应速率。
应用/电极电势
大多数非金属元素和过渡元素可以存在几种氧化值,各氧化值之间都有相应的标准电极电势。可将其各种氧化值按高到低(或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在两种氧化值之间用直线连接起来并在直线上标明相应电极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值,以这样的图形表示某一元素各种氧化值之间电极电势变化的关系图称为元素电势图,因是拉特默(Latimer)首创,故又称为拉特默图。根据溶液pH值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两大类: (A表示酸性溶液)表示溶液的pH=0; (B表示碱性溶液)表示溶液的pH=14。书写某一元素的电势图时,既可以将全部氧化值列出,也可以根据需要列出其中的一部分。〖例如氯的元素电势图〗。在元素电位图的最右端是还原型物质,如Cl ,最左端是氧化型物质,如ClO 。中间的物质,相对于右端的物质是氧化型,相对于左端的物质是还原型,例如Cl 相对于Cl 是氧化型,相对于ClO 是还原型。电势图概论例:已知:φ(O2/H2O2) = 0.682V, φ(H2O2/H2O) = 1.77V,φ(O2/H2O) = 1.229V元素电势图氧元素)0 -1 -2O2 0.682 H2O2 1.77 H2O1.229将元素不同氧化态,按氧化数由高到低顺序排列成行;(与电对的表示相一致)在两物质间用直线连接表示一个电对;在直线上标明此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电势图应用从元素电势图可清楚看出某元素各氧化态的氧化还原性以及介质对氧化还原性的影响;1.56 1.49φθA ClO4— +1.19 ClO3— +1.21 HClO2 +1.64 HClO +1.63 Cl2 +1.36 Cl—1.37 1.450.76 0.89φθB ClO4— +0.36 ClO3— +0.33 ClO2— +0.66 ClO— +0.42 Cl2 +1.36 Cl—0.52 0.62φθA> 1V ;除φθ(Cl2/Cl—)外,φθB< 1V∴氯的含氧酸作氧化剂时,应在酸性介质中进行;作还原剂时,应在碱性介质中进行。判断歧化反应元素的一种氧化态同时向较高和较低的氧化态转化的过程称为歧化反应。例1: φθB ClO— 0.42 Cl2 1.36 Cl—φθB2ClO— + 2H2O + 2e =Cl2 + 4OH— 0.42Cl2 + 2e =2Cl— 1.36∴歧化反应能够进行。Cl2 + 2 OH— —→ ClO—+ Cl— + H2O例2: Cu2+ 0.159 Cu+ 0.52 Cu2 Cu+ —→ Cu2+ + Cu∴φθ右﹥φθ左,歧化反应能够自发进行。逆反应判定例3:φθA HClO 1.63 Cl2 1.36 Cl—φθACl2 + 2e =2Cl— 1.362HClO + 2H+ + 2e =Cl2 + 2H2O 1.63HClO + Cl— + H+ —→ Cl2 + H2O∴φθ左﹥φθ右,歧化反应的逆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即:A B Cφθ左﹤φθ右,B —→A + C,歧化反应φθ左﹥φθ右,A + C —→ B,歧化反应的逆反应Sn4+ 0.154 Sn2+ -0.136 SnSn4+ + Sn —→ 2Sn2+Fe3+ 0.771 Fe2+ -0.44 Fe2Fe3+ + Fe —→ 3Fe2+用途1.判断歧化反应是否能够进行歧化反应即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它是指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作用和还原作用是发生在同种分子内部同一氧化值的元素上,也就是说该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同时被氧化和还原。由某元素不同氧化值的三种物质所组成两个电对,按其氧化值高低排列为从左至右氧化值降低。假设B能发生歧化反应,那么这两个电对所组成的电池电动势:B变成C是获得电子的过程,应是电池的正极;B变成A是失去电子的过程,应是电池的负极,所以= - > 0即 >假设B不能发生歧化反应,同理:= - < 0即 <〖两例歧化反应〗由上两例可推广为一般规律:在元素电势图 中,若 > ,物质B将自发地发生歧化反应,产物为A和C;若 < ,当溶液中有A和C存在时,将自发地发生歧化反应的逆反应,产物为B。2.从已知电对求未知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假设有一元素的电势图:根据标准自由能变化和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关系:ΔG = -n FΔG = -n FΔG = -n Fn 、n 、n 分别为相应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其中n = n + n + n 则ΔG = - n F = -(n + n + n ) F按照盖斯定律,吉布斯自由能是可以加合的,即:ΔG = ΔG +ΔG +ΔG于是整理得:-(n + n + n ) F = (- n F )+(- n F )+(- n F )若有i个相邻电对,则根据此式,可以在元素电势图上,很直观地计算出欲求电对的 值。[例6-16] 已知298K时,氯元素在碱性溶液中的电势图,试求出 [ClO /Cl ], [ClO /ClO ], [ClO /Cl ]的值。解:298K时氯元素在碱性溶液中的电势图
相关连接/电极电势
1.微型科普 /f?kz=2.PPT http://www./zlgc/jpkc/wjhx/kejian/ch%%F5%BB%AF%BB%B9%D4%AD%B7%B4%D3%A6/4.2%20%B5%E7%BC%AB%B5%E7%CA%C6(40).ppt3.搜搜 /v364323.htm4.豆丁网 /p-.html5.标准电极电势表 http://chemlabs./lab/content/FeKuang/yuxi3.htm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摩擦学学报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环境科学与技术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3次
参与编辑人数:10位
最近更新时间: 14:58:20
贡献光荣榜有关电极电势的问题当电极电势满足什么条件时有利于发生归中反应n(电极电势,归中反应,歧化反应,电势,活化能,动力学因素,热力学) - 有机|无机化学 - 生物秀
φ左那么歧化反应可以发生,注意这里只考虑了热力学因素,把动力学因素忽略了,比如说活化能,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反应能否进行下去同理,φ右">
标题: 有关电极电势的问题当电极电势满足什么条件时有利于发生归中反应n(电极电势,归中反应,歧化反应,电势,活化能,动力学因素,热力学)
摘要: 当电极电势满足什么条件时有利于发生归中反应 和 歧化反应?先把该元素的电势图找到,然后观察这3个变态,如果φ右>φ左那么歧化反应可以发生,注意这里只考虑了热力学因素,把动力学因素忽略了,比如说活化能,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反应能否进行下去同理,φ右……
先把该元素的电势图找到,然后观察这3个变态,如果φ右>φ左那么歧化反应可以发生,注意这里只考虑了热力学因素,把动力学因素忽略了,比如说活化能,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反应能否进行下去
同理,φ右<φ左那么发生归中反应
相关热词:
..........
生物秀是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生物医药门户网站之一,致力于IT技术和BT的跨界融合以及生物医药领域前沿技术和成功商业模式的传播。为生物医药领域研究人员和企业提供最具价值的行业资讯、专业技术、学术交流平台、会议会展、电子商务和求职招聘等一站式服务。
官方微信号:shengwuxiu
电话:021-当前位置: =>
全国教师招聘笔试2016年中学化学考试大纲知识
  全国教师招聘笔试2016年中学化学考试大纲知识&&&教师招聘考试全国没有统一的考试形式和考试大纲,部分省份实行全省统一考试,但是大部分省份还是由当地区县教育局根据当地区县各学校招聘老师人员进行汇总,然后由区县教育局和人事局统一组织招聘考试,考试形式一般分为笔试和面试。目前有很多人想进入教师这个行业,这里我们为大家准备了教师招聘的各种信息。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全国教师招聘笔试2016年中学化学考试大纲知识”,以供大家参考。更多热点资讯敬请关注我们!
  相关推荐:
一、考试性质
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符合招聘条件的考生参加的全省统一的选拔性考试。考试结果将作为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招聘考试应从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1.考试目标
全面考查中学化学教师所需的化学科学素养、化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现代教育理论的理解与应用、教学设计能力等。
2.考试要求
(1)系统掌握《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所要求的化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具备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2)熟悉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相关的大学化学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分析、解释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有关问题。
(3)能运用中学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有关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具有从事中学化学教学的基本教学技能和持续发展自身专业素养的基本能力。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
Ⅰ.《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所要求的化学基础知识与技能
涵盖国家教育部制订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全部内容。考试内容包括: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有机化学基础和化学实验五个方面。
(一)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1.化学的主要特点
2.科学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3.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的关系。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4.定量研究的方法
5.化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1)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团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3)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
(4)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2.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
(1)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化合价
(2)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3)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
(4)质量守恒定律
(5)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6)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
(7)有关化学基本计算
(1)分散系、溶液、悬浊液、胶体
(2)溶解度、饱和溶液
(3)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
4.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1)元素、核素、同位素
(2)原子构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3)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长式)
(4)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配位键、σ键和π键
(5)键能、键角、键长
(6)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
(7)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氢键
(8)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
(9)电离能、电负性
(10)杂化轨道
5.化学反应与能量
(1)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
(2)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反应热、焓变
(3)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
(5)原电池、电解池、化学电源
(6)金属的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
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化学反应速率、催化剂
(2)可逆反应、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常数
(3)影响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因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
7.电解质溶液
(1)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2)电离、电离方程式、溶液的导电性
(3)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4)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5)溶液的pH
(6)盐类水解
(7)离子反应
(8)溶度积、沉淀溶解平衡
(三)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1.常见金属元素(如Na、Mg、Al、Fe、Cu等)
(1)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3)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2.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Br、I等)
(1)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四)有机化学基础
1.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1)有机化合物分子式的确定、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
(2)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碳的成键特征、官能团
(3)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体
(4)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2.烃及其衍生物
(1)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的组成、结构、性质、应用
(2)天然气、煤、石油
(3)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组成、结构、性质、应用
(4)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简单氧化与还原反应
3.糖类、油脂和蛋白质
(1)糖类的组成、性质
(2)油脂的组成、性质、应用
(3)氨基酸、蛋白质的组成、结构、性质
4.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1)合成高分子的组成、结构,链节、单体
(2)加聚反应、缩聚反应
(五)化学实验
1.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和安全性
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3.中学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
4.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5.常见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6.溶液的配制
7.中和滴定
8.化学实验探究能力(能根据实验要求,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Ⅱ.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相关的大学化学知识
(一)无机化学
1.物质结构
(1)原子结构有关术语和概念
(2)四个量子数的意义和相互关系(会用四个量子数写出1-4周期元素的电子结构式,并由电子结构式确定元素所在的区、周期、族、特征电子构型和元素名称)
(3)原子结构和周期系的关系
(4)共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会用上述理论确定常见共价小分子的杂化类型、分子构型和基本性质,了解分子轨道理论,会用分子轨道理论写出第2周期双原子分子、离子的分子轨道表达式,并比较其稳定性。掌握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并确定常见共价分子的空间结构)
2.热力学和化学平衡
(1)状态函数的概念和特性(掌握的概念和性质)
(2)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盖斯定律(了解用求算标准状态和非标准状态下体系的的方法)
(3)吉-赫公式的计算、应用,反应自发进行方向的判断
(4)化学反应等温式的意义、用途(能应用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5)化学平衡(理解平衡常数的意义及多重平衡的规则)
(6)酸碱的电离理论和质子理论
(7)同离子效应、盐效应的概念、应用
(8)缓冲溶液的组成、原理,缓冲溶液pH的计算
(9)Ksp的意义、浓度积规则(掌握Ksp与溶解度(S)的关系、换算及Ksp的有关计算)
3. 化学反应动力学
(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方法
(2)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Arrhenius方程式及其应用
(3)活化分子、活化能(Ea)[会用活化分子、活化能(Ea)解释温度、浓度(压力)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
(1)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氧化数法、离子-电子法)
(2)标准电极电势(掌握用判断标准状态氧化剂、还原剂的强弱以及选择适当氧化剂、还原剂的方法。能用元素标准电极电势图判断是否能发生歧化反应及其反应的程度)
(3)Nernst方程[能运用Nernst方程进行有关计算,并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程度(用公式]
5.配位化合物
(1)配合物、配合物的命名(理解配合物稳定常数K稳的意义并进行有关计算,能判断配位离解反应的限度及配离子生成和破坏的方法)
(2)杂化轨道理论(能用杂化轨道理论判断常见配合物杂化类型、分子构型、稳定性、磁性等性质)
6.元素部分
(1)主族元素、副族元素的特性,金属的通性。
(2)常见元素(卤素、氧、硫、氮、磷、碳、硅、硼、铝、铜、银、金、锌、汞、铬、锰、铁、钴、镍)单质和主要化合物的结构、性质
(3)常见化学试剂的俗名
(4)缺电子分子、等电子体、惰性电子对效应、大π键等基本概念及实例(二)有机化学
1.有机基本理论
(1)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常见官能团的名称与结构
(2)分子式、构造式
(3)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研究的一般物理测试方法
(4)有机路易斯酸碱概念、亲核试剂、亲电试剂
2.烷烃和环烷烃
(1)烷烃的构造异构、构象异构及其表达方法
(2)简单环烷烃的分类、命名及其顺反异构
3.立体化学基础
费歇尔投影式、对映异构体构型的命名(RS命名法)、旋光异构体的数目、非对映体、内消旋体
(1)卤代烷的取代反应、消除反应、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生成(格氏试剂)
(2)亲核取代反应机理SN1、SN2及简单影响因素
(3)诱导效应、亲核试剂、碳正离子的结构、相对稳定性和简单重排
(1)醇的分类、命名、物理性质、氢键对沸点的影响
(2)醇的结构,醇的取代、消除、酯化、氧化和脱氢反应
(3)醇的常见制备方法
(4)醚的分类、命名、结构和物理性质
(1)单烯烃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现象、顺反构型(Z和E构型)命名法
(2)烯烃的催化加氢、亲电加成反应,马尔科夫尼柯夫规则
(3)烯烃的常见制备方法
7.炔烃和二烯烃
(1)炔烃的结构、命名、物理性质
(2)炔烃的常见化学反应(炔氢的酸性、还原反应、亲电加成反应)
(3)乙炔及其相关炔化物的制法
(4)共轭二烯烃的结构特点与常见反应,狄尔斯―阿尔德反应
(1)芳香族化合物及芳香性的概念
(2)苯的结构特征、性质,苯衍生物的异构、命名
(3)苯的亲电取代反应及其机理(卤代、硝化、磺化、傅―克反应)
(4)简单一取代苯亲电取代反应的活性和定位规律
(1)羰基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命名
(2)羰基的常见亲核加成反应
(3)羰基a--H的反应(卤代、羟醛缩合),简单的羰基氧化和还原反应
(4)醛、酮制备的常见方法
(5)不饱和醛酮的结构特点、迈克尔加成
10.羧酸和取代羧酸
(1)羧酸的结构、命名、物理性质
(2)羧酸的化学反应(成盐、还原、脱羧反应、二元羧酸的热解反应)
(3)羧酸及其常见衍生物的相互转变
11.高分子化合物
(1)高分子的结构特征、性质与应用
(2)常见高分子单体的组成与结构特征
(3)高分子常见制备方法(加聚反应、缩聚反应)
12.基础有机化学实验
(1)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鉴定方法
(2)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单元操作(熔沸点的测定、分馏、蒸馏、萃取、重结晶)
Ⅲ.中学化学课程与教学论
(一)了解中学化学教学的学科特点与学生学习心理特点,能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二)认识中学化学教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三)了解不同化学知识的学习策略,并能指导学生学习。
(四)掌握中学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熟悉常见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程序和方法,熟悉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并能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五)了解中学实验教学,了解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能对常见的中学化学实验进行改革和创新。
四、考试形式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试卷分值:150分。
五、试卷结构
1.主要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如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案例分析题和教学设计题等)。
2.内容比例:化学学科专业基础主干知识约占60%,中学化学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约占40%。
3.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约占30%,中等难度题约占50%,较难题约占20% 。
&& & &注:本文转载于网络,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有任何版权、法律问题,与本网站无关。
  小编推荐:
  友情提示:是专注于教育行业的大型网站,最新的教师招聘资讯,最实用的热点新闻,敬请关注,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第1页 / 总2页&&&&
全国教师招聘笔试2016年中相关
高中教师招聘阅览排行
高中教师招聘兴趣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标准氢电极电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