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甘露醇引起外伤皮下血肿的治疗怎么办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20%甘露醇快速滴注引起严重反应2例--《实用医技杂志》1998年06期
20%甘露醇快速滴注引起严重反应2例
【摘要】:正 颅脑损伤病人常由于颅内血管破裂形成血肿。脑挫裂伤而引起脑水肿,均可导致颅内高压,严重时可形成脑疝。防治脑水肿和对脑疝的紧急处理,一般多选用高渗脱水剂20%甘露醇静脉推注,使病情暂时缓解,抢救病人生命,防治并发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在应用20%甘露醇中,曾发生了2例严重反应,现介绍如下:1.病例介绍 例1,患者,男性,40岁,重度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开颅术后,给抗感染,止血,降颅压处理。术后16小时行甘露醇点滴,250ml在20分钟内滴完,病人出现全身抽搐,昏迷加深,立即给其吸氧,肌注鲁米那0.1g,10%葡萄糖500ml,加维生素C2.0g静脉点滴。10分钟后,抽搐停止,昏迷变浅,一般生命体征良好。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595.3【正文快照】:
颅脑损伤病人常由于颅内血管破裂形成血肿。脑挫裂伤而引起脑水肿,均可导致颅内高压,严重时可形成脑疝。防治脑水肿和对脑疝的紧急处理,一般多选用高渗脱水剂20%甘露醇静脉推注,使病情暂时缓解,抢救病人生命,防治并发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在应用20%甘露醇中,曾发生了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邬红萍;曹国建;;[J];工企医刊;2002年03期
宗爱华;;[J];医疗装备;2008年11期
高丽娅;[J];承德医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李来平;;[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1981年03期
徐佑梅;;[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1982年06期
高金亮;;[J];临床医学;1982年01期
李婉香;;[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1985年12期
陈明捷;苏景福;王玉钰;谢小荣;;[J];药学实践杂志;1989年01期
王西成;张凤仙;;[J];中国医刊;1990年11期
沈红;[J];透析与人工器官;199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谦;王淑琴;;[A];2000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聂龙文;;[A];第二十一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四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5年
梅志忠;;[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王晓宇;;[A];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耿庆文;;[A];全国第九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高扬;周蓓;王志忠;沈元月;;[A];庆祝中国园艺学会创建80周年暨第11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梅志忠;李素琴;耿怀旺;;[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陈武;;[A];2009浙江省大肠肛门病学术交流会暨肛肠外科新技术培训资料汇编[C];2009年
吴奇剑;吴圣润;孔辉;林德涛;王剑平;黄其方;黄永;缪必成;;[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曹桂芳;夏德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健康报;2004年
齐继成;[N];中药报;2001年
杨福顺;[N];中国医药报;2000年
新讯;[N];医药经济报;2000年
常怡勇;[N];中国医药报;2002年
江祖洪;[N];健康报;2006年
张启兵;[N];广西日报;2008年
刘洪武;[N];中国食品报;2010年
王海洋;[N];医药经济报;2008年
;[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红芝;[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
邓高月;[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7年
刘跃武;[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7年
包映晖;[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曲友直;[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程显好;[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齐晓朋;[D];浙江大学;2006年
黄林芳;[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3年
詹天荣;[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4年
张联合;[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曾红科;[D];暨南大学;2005年
王尧;[D];吉林大学;2008年
张莉;[D];广西医科大学;2009年
潘开宇;[D];浙江大学;2005年
姜南;[D];吉林大学;2006年
谷月;[D];吉林大学;2009年
丘文静;[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申凤娟;[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庞蕾;[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杨小春;[D];四川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静脉滴注20%甘露醇患者血管损伤防护对策
静脉滴注20%甘露醇患者血管损伤防护对策
编辑:gdyjs
&&&&&&&&20%甘露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组织脱水利尿药,能提高组织渗透压,使组织脱水,其广泛应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青光眼及术前肠道准备等治疗。由于其口服吸收少,因此必须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静脉滴注速度要求快,一般20%甘露醇250ml要求在15~30分钟内滴完。因而,在静脉滴注20%甘露醇时,由于其药物浓度过大、滴速过快以及穿刺不当等原因,常常造成穿刺部位、静脉血管及周围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轻者可能造成局部组织红肿、胀痛,血管硬化成条索状,不易穿刺,重者导致不同程度的静脉炎,为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临床发现每天使用甘露醇500ml以上,静脉炎发生率可达80%,使用总量越多,发生的概率越高[1]。为此我们对2010年1月~12月200名因治疗需要静脉滴注20%甘露醇的患者采取一系列防护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2010年1月~12月共收治需静脉滴注20%甘露醇患者200例。其中男127例,女73例。年龄5~89岁,平均年龄49&岁。其中脑挫裂伤56例,硬膜外血肿32例,股骨干骨折38例,肱骨上骨折40例,胫腓骨骨折15例,尺桡骨骨折16例,跟骨骨折9例。 &&&&&&&&2&预防措施 &&&&&&&&2.1选择合适静脉&&对长期输液的患者,静脉滴注20%甘露醇时,应有计划地保护和合理的使用静脉。应选择粗、直、弹性良好、易于固定的静脉,穿刺局部皮肤光滑、无破损、疤痕、炎症,同时避开静脉瓣、血管分叉处。尽量选择上肢血管,左、右交替使用,避免在同一部位、同一静脉上反复穿刺。 &&&&&&&&2.2穿刺前给予热敷&&穿刺前30分钟,将穿刺侧肢体用肥皂水清洗干净后,用热毛巾对穿刺部位及静脉进行包裹热敷,待温度稍降低即重新更换热毛巾,反复进行,直至静脉穿刺前。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同时可以使血管扩张,减少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作用。 &&&&&&&&2.3静脉滴注前后均给予生理盐水冲管&&20%甘露醇排好气后待用,将9#针头连接抽有无菌生理盐水20ml的注射器进行静脉穿刺,进针角度20°~30°,穿刺成功后注入无菌生理盐水进行冲管,同时确定针头是否在血管内,注意有无渗液。确定无误后妥善固定,再将针头连接输液器进行静脉滴注。待药液滴注完毕后,再用适量生理盐水冲管,减少存留在静脉内的甘露醇;也可采用边输液边热敷,在穿刺前30min选好静脉,输液肢体局部位置内盛72℃~74℃水的热水袋,其外用双层干毛巾包裹,直至甘露醇滴完。此方法对预防甘露醇对血管及组织的损害有明显作用,使血管扩张循环改善以减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防止静脉炎的发生[4]。 &&&&&&&&2.4输液前进行加温&&输入前将20%甘露醇预先温热1h,加热后溶液中小于25μm的微粒数量明显低于常温状态下时[5],可明显降低其粘稠度,可显著减少甘露醇中的结晶颗粒,同时使血管扩张,防止水分子物质沉积于血管壁,避免其快速输入血管后形成血栓,造成局部供血不足,产生静脉炎[2]。滴注过程中,我们同时采用输液恒温器将20%甘露醇保持在36~37℃,此温度接近人体温度,可避免输液过程中造成的疼痛、静脉痉挛等不良刺激,减少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直接损害。但温度过高,会引起血管内血液中蛋白质变性,血细胞死亡[6]。 &&&&&&&&2.5尽量减少穿刺频率&&在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静脉穿刺的次数,以减轻反复穿刺对血管造成的损害。在连续使用1条静脉8次以上静脉损伤达45%,静脉滴注20%甘露醇4~8次后,血管壁增厚或破损,内皮细胞破坏,血管内淤血,纤维组织增生,周围组织发生炎性及水肿[3]。 在临床工作中,为了避免反复穿刺而造成血管损伤,保护静脉,便于抢救和治疗,常用静脉留置针技术。在保证输液速度的前提下,选择细、短留置针,因其进入血管后漂浮在血管中可减少机械性摩擦及对血管内壁的损伤,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和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注明穿刺针穿刺时的日期,以便于观察穿刺点,连续输液者每天更换输液器,敷贴不粘或污染时,应及时更换;如发现输注不通,切勿挤压,可予盐水或肝素钠4毫升静推。如发现患者诉穿刺点疼痛,及时查看,如有红肿,及时拔出,予50%硫酸镁局部湿敷,可使组织水肿在短时间内消退,从而减轻对局部组织的损伤[7]。操作要轻柔,掌握各种留置针使用方法、技巧,避免反复穿刺。甘露醇药液输注完后应用生理盐水滴注50ml左右后再缓慢推注肝素盐水稀释液10ml(肝素钠12500U,生理盐水250ml)封针,可以预防静脉炎的发生。&&&&&&&2.6药液外渗的处理&&在静脉滴注20%甘露醇的过程中,一旦出现药液外渗,应立即关闭输液器,停止在此部位输液,渗出较少时可采取湿热敷的方式促进药液自行吸收,但渗出发生后不要立即进行热敷,以免加重肿胀、出血的发生。当渗出液较多、已发生严重缺血者,热敷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原因是它不能使强烈收缩的血管重新扩张,反而可能因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代谢增快、氧耗量增加而促进坏死。可用0.25%普鲁卡因5ml~20ml溶解透明质酸酶50U~250U,注射于病变部位的皮下及其周围2cm的区域内,&对于外渗面积较大者可酌情增加药量,&或用10倍于外渗容量的生理盐水溶解透明质酸酶(150&U&&1000ml)&进行局部灌洗。透明质酸酶有促进药物扩散、稀释和吸收的作用[4]。 &&&&&&&&3&护理相关措施 &&&&&&&&3.1加强输液巡视&&对于使用静脉滴注甘露醇的患者,应加强巡视病房,询问病人自觉症状,注意输液部位有无酸、麻、胀、痛感,特别是昏迷、小儿、年老体弱、动者更是护理的重点对象。因密切观察输液路径是否畅通、输液局部有无红肿、输液肢体有无妥善放置等。加强输液巡视,及时发现输液故障,并给予正确处理,是防止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静脉滴注20%甘露醇患者血管损伤防护对策相关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皮下血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