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王路科目三:他为什么不跑步

王路:劳碌命是如何养成的?
来源:凤凰新闻客户端
  我有个严重的毛病。看书爱走神。刚看两句,就想到别的事。想到欠别人一百块钱,想看看邮箱是不是有邮件,想到考核申请还没填,想到转住房公积金……  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在我忙的时候都不会有。而一旦闲下来,要看看书,它们就像洪水一样涌出了。  看起来是小事,但有很大的问题。佛家的说法,这叫“掉举”。掉举心重的人,生活在饿鬼道,容易堕入无间地狱。他们没福气享受身心无事的状态。江湖摆摊算命的,把这种人叫驿马星,像古代驿站的马匹,来回奔波,永不停歇。俗话叫劳碌命。  劳碌命和劳碌是两码事。比如在我家,我爸没有我妈劳碌,但他是劳碌命,我妈不是。因为我爸虽然干活不多,但操心多。我妈虽然干活多,但操心不多。我爸经常夜里愁得睡不着觉,我妈不会。  掉举的人忙起来反而好。这样,就没功夫想乱七八糟的事了。有些互联网公司的总裁,每天要抽出一小时跑步。跑步对他们而言,不是劳碌,而是休息。因为在跑步的时候,可以暂时把别的事放下。  一旦手头的事处理完。掉举的人就开始无聊。他的狂心停歇不下来,于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浮出水面。跟掉举的人在一起生活是很麻烦的,他们容易发脾气。忙起来,很好相处,闲下来,他们就容易发脾气。发脾气是个刷存在感的事,没有别的事,再不发发脾气,怎么证明自己的存在感和重要性呢。有人问:幸福的婚姻也会出轨吗?
我说,可以问个更高级的问题,比如:出轨的婚姻也会幸福吗?
婚姻的幸福与否,不是外人容易观察到的。外人观察到的不幸婚姻,一定是不幸的;但外人观察到的“幸福婚姻”,也可能是不幸的。
不幸的婚姻,如果外在展露出幸福的表象,是有风险的。幸福被曝光得越多,越蕴藏着杀伤力。因为这大大抬升了别人对这段感情的估值。虽然别人不亲身参与这段感情,但由于“面子问题”等,每个人是多多少少要活在别人眼光里的。就像大家都买一支股票,股价会涨到很高,但值不了那么多钱,迟早会跌下去。人们看到天天吵架的夫妻分手,不会有什么感觉,因为没有预期的落差。但是看到长期秀恩爱的夫妻分手,落差会很大。
自己的行为并不是对别人没有影响。自己生活在别人看得见的世界里,即便没有花别人一毛钱,自己的一举一动,也为别人构建对世界的认知添了一块砖。当自己外在呈现的样子与真实内心状态不一致时,就好比这块砖是假冒伪劣的,是豆腐块。别人用这样的砖
弘一法师脾气是很怪的,做他的侍者半年,他都不会跟你说几句话。如果是女众,他连面都不让见。这样的性格,如果不是出家当和尚,如果是生在今天,朝九晚五打卡上班,做运营,做市场,一定是团队里垫底的,是不折不扣的失败者。好在他不是干市场运营的,出家了,就成了佛门龙象。
苏州灵岩寺的明学长老,住世时,曾经有两个老板花钱在报上刊登了一整版广告宣传他,兴冲冲拿给他看,想以此邀功,得到长老的题字,长老只是冷淡地把扇子搁到一边,说:等有时间吧。旁边正好有个年轻人发起的念佛团,希望长老题字。长老很愉快地答应了,马上就写,写到最后一个字,有个笔画没写直,又重新写了一幅。两位老板就在旁边看着,等给年轻人题完,老板还想要求,侍者就说,长老该休息了,就把老板打发了。
这样的性格,以世俗的眼光看,是有些不通人情的。但在佛教,很常见,也很有传统。过去经常有这样的故事,某大官,将军或者知府,去见一位高僧,如果他水平很差,高僧就热情地接待。如果他有些水平,高僧就很冷淡,甚至躺在床上睡大觉。
为什么?因为有些人的尊重是假的。他表面上看起来很尊重,实际上
很多人分手之后,希望对方过得不如以前好。女生的前男友又找了新女友,她会在意那人是不是比自己漂亮,如果人家很平庸,她就好受些。男生分手后,如果女生的新男友比他富有、英俊、出色,他就会有点失落。
其实,既然已经分手,别人再找什么样的对象,是别人的生活,好也好,坏也好,都跟自己没关系。那为什么偏偏希望别人碰见的下一个人不如自己呢?
他们希望对方后悔。在对方的后悔中,他们感到自己很重要。他们宁愿对方过得不好,宁愿对方并不幸福,以此来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对一个曾经有过恩情的人,这样期待真的好吗?
其实,无论你怎样期待,期待对方更幸福,还是更不幸福,都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对方往后的生活,是她自己选择的,你已经无权参与。不过,你的期待,会影响到你自己的心,你希望别人离开你后过得不好,自己的心就会越来越染污。
不仅谈恋爱如此,共事上,也是一样。很多人,看见别人选择了一条他不认可的道路,内心是希望别人翻船的。别人翻船了,他就很高兴:看,我说对了吧,我早就说过,他这样根本行不通,他不听,现在好
有读者问我对江歌案的看法。我的心情很沉重。一是因为江歌的悲剧,二是因为江歌妈妈与刘鑫一家愈演愈烈的冲突,三是因为网上泛滥的攻击杀伐气,四是因为看到很多人表示做人不能太善良。
我写这篇文章,不打算骂人,也不打算抨击人性的恶。只打算聊聊,作为普通人,我能从这则悲剧中汲取什么教训,以免自己的生活遭遇同样的不幸。
如果我的朋友,谈了个人品很有问题的男友,尤其是对方有暴力倾向时,如果她不能迅速与那人撇清关系,我会主动与之切割,至少会退避到一种不温不火的关系中。过深地卷入朋友的恋爱纠纷,绝对不可能是好事。无论朋友看起来多亲密,毕竟只是朋友,和同居并发生过性关系的伴侣相比,朋友一定是排在后面的。情侣之间有怎样的恩怨情仇,朋友不可能很清楚。朋友有朋友的界限,要时刻把持好界限。
一个人如果恋爱对象有杀人倾向,这个人必然有性格缺陷。一个人如果父母教养很差,这个人多半有性格缺陷。父母的人品、男友的人品,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自己的人品。一个人是不是自私、冷漠,并不是只有出了大事才看得出来
大家都知道,《水浒传》里有个金莲,其实,《水浒传》里还有个玉莲。这个玉莲,和李逵有一回瓜葛。
李逵是个没有女人的人。在一百二十回本中,第九十三回叫《李逵梦闹天池,宋江兵分两路》,讲李逵梦见有个女人要嫁给他,他没有同意。不过,百二十回的版本,从第九十一回到一百一十回是后人加的,不能跟前边的故事等量齐观。
很多人认为李逵没有性欲,这是不确当的。第七十三回《黑旋风乔捉鬼,梁山泊双献头》中,隐隐透露出李逵被情欲困扰,夜里睡不着觉。李逵这种人失眠,是很罕见的呀。他看到别人通奸,气不过把人砍了,而且未经过人家父母同意。
表面上看,好像是维护道德,内里难道没有嫉妒的成分吗?在杀了通奸的一对儿后,李逵烦恼了,失眠了。第二天,思想突然转变了,前一天,他说,“打脊老牛!女儿偷了汉子,兀自要留他”,后一天,他又说,“打脊老牛!男大须婚,女大须嫁,烦恼做什么?”可见,李逵不是没有情欲的人。这里不容细表。单表李逵和玉莲的一段故事。
这段故事在百回本的三十八回末和三十九回初。不过,书上叙述的,很有可能是“假新闻”。为什么
我生平第一次看展,是2003年冬天。那时候我上高三。那年春节,我们县文化局在新华书店二楼搞了一个书画展,展出的都是本县书法家、画家的作品。那些人的名字我一个也没有听说过。当然,别的老百姓也没有谁听说过。那时候,我们那儿还没有艺术考生,也没有人能够正经靠这个养活自己。甚至,连书法家的邻居都不知道他们是书法家,过年把自己写的春联往门口一贴,邻居看了:真丑。
展览需要有人盯着,免得作品被偷。但因为没有钱,雇不起人,就只好由书法家轮流值班。我觉得新鲜,连续好几天跑去,跟值班的书法家聊过几句。
我问:启功的字能不能学?
他说:不能。
“为什么?”
“启功还活着。”
“活人的字就不能学吗?”
“现代人的字都不能学。要学古人的。”
“为什么?”
“古人的字经过了时间的检验。现代人的字没有经过时间检验。”
“再过几百年,后人学启功的字可不可以?”
“那可以。”
知乎上有人问,每天打坐2小时是什么体验?
我没有一次性坐过2小时,但有段时间每天一次性坐75到85分钟。
那时候,每天早上起床,下楼把米放到电饭锅里,不洗脸,回到楼上打坐(住的复式),双盘,手机不开机,打坐期间不看表。
怎么知道时间呢?
1、通过腿的疼痛程度。
2、通过电饭锅的声音。
疼是主观感受,虽然是主观感受,但是也很客观。——坐到40分钟时哪个部位疼,疼到什么程度;坐到60分钟时哪个部位疼,疼到什么程度,这些是基本客观的。它不是不会变,而是在三五天、十天半月内,不会有明显变化。
“疼”只是一个字,我们能找出来“疼”的表达,不会超过20个:痛、难受、不舒服、酸疼、剧疼、针扎似的疼、刀绞似的疼、锤击似的疼、马蜂蛰似的疼……等等,但我们的语言相比现实世界的丰富差异来讲,实在是太薄弱了。你打坐,坐下去,会发现疼有不同的层次,每一种都不一样。
打坐30分钟的疼、打坐40分钟的疼、打坐50分钟的疼、打坐55分钟的疼、打坐58分钟的疼、打坐59分钟
早上在楼下散步,看见一个小孩在喂狗。狗很小,不到一个月大,关在笼子里。小孩把笼子从家里提出来,放在单元门口,一只小碗装着半碗剩干饭,还有几粒碎油条。
突然,小孩喊我:哥哥,哥哥!帮我把狗关到笼子里吧!我见小狗跑出来了。狗虽然小,却很机灵,一抓就跑。我就说:让它在外边玩一会儿吧。
过了会儿,小孩又喊我:哥哥,哥哥!帮我把狗关到笼子里吧!我又靠近狗,又失败了。我也能觉出自己的漫不经心。如果真想抓,是不在话下的。可是,小狗显然不想进笼子。它被关得太久了。
这样的小狗,并不咬人,温顺可爱,本来不是该关在笼子里养的。为什么关在笼子里?一定是孩子的父母怕狗把家里弄脏弄乱。或者干脆,根本不让它进家里,只是在楼道里放着。
后来,我听这小孩跟一位老太太说话,才感觉不大对劲儿。他口齿结巴,行动迟缓,好像有智力障碍。也许父母想给他找点乐趣,就允许他养这么一条小狗。他虽然有智力障碍,狗并不嫌弃它,他走哪里,狗跟哪里。
可是,小狗总是要一天天长大的,长到慢慢笼子关不下,只能蜷缩着身子挤进去;长到会
说起分手的原因,很多人会讲,性格不合。
对外人讲,性格不合,是可以理解的。意思就是,你不要问了。感情的事,牵涉到很多隐私,不身在其中,难免曲解、误传,一句性格不合,把别人的窥私心搪塞住,挺好的。
但是,情侣之间,一方提出分手,说原因是“性格不合”,这就不诚恳了。
什么叫性格合呢?两个人性格完全一样才叫合?完全互补才叫合?
这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事。当你想跟一个与你性格差不多的人分手,你就说性格互补才叫合,所以你俩性格不合;当你想跟一个与你性格不同的人分手,你就说性格相近才叫合,所以你俩性格不合。“性格不合”是个万金油,无论你跟谁谈恋爱,无论她是什么性格,只要你想分手,“性格不合”就可以作为借口拿来用。八字不合还可以找点依据,性格不合连依据都不用找。
为什么说“性格不合”呢?因为实在不想说出真正要分手的理由。
为什么不想说呢,因为说出来,会暴露自身道德上的瑕疵。比如,“我从前喜欢你,现在对你没兴趣了”、“我想多跟几个人谈恋爱”、“我劈腿了”、“我一开
曾子说: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孔子门下,最能传承其学问的是曾子。人们常说“孔、孟、颜、曾”,孟子没有跟孔子在同一个时代,颜子早逝,亲传弟子中,唯有曾子最能接续孔子。
曾子不是很聪明的人,而是厚重、扎实、宁拙毋巧的人。
人的一生,没有别的重要的事情,只有尽责任而已。身为丈夫,尽丈夫的责任;身为父亲,尽父亲的责任;身为子女,尽子女的责任。
所尽的责任,就是“仁”,是爱人。这种“爱”,不是像谈恋爱的时候,疯狂地迷恋,分手的时候,又恨之入骨。而是真心希望一个人变得更好,迁善改过,肩负责任。要让别人肩负起他该肩负的责任,才是真正的爱他。
这种肩负,是一生一世永不停歇的。并不是碰到大事,才挺身而出,事情过了,就万事大吉了。那是个人英雄主义。该肩负的责任,是一天也能不间断的。所以曾子教人“吾日三省吾身”,每天都要检视,该做的事情是不是都做到了。
曾子说: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所有眼睛都看着你,所有手都指着你,敢不谨严吗?如果你在路上遇到这只网红大熊猫 一定不要让他跑了!
新蓝网·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
下载客户端:
核心提示:“熊猫警察”会在西湖边各检查站出现,如果你想看这个“熊猫警察”的话,不妨去西湖边各安检站找找看,说不定还有惊喜等着你。
天高云淡适合闲散“压黄线”已经泛滥朋友圈了还是去西湖边找找这个萌出一脸血的熊猫警察吧!
人气是超旺的!!!不服是不行的!!!“您好,请您在这里排队,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进行安检。烈日下请注意防晒,感谢您对杭州公安工作的支持。”近日,来自湖南怀化的王女士带着孩子、父母来西湖游玩,在蕲王路与学士路交叉口安检站遇到安检,正郁闷时听到身边有人对自己说话,抬头一看——原来是个憨态可掬的“熊猫警察”。“熊猫警察”很接地气第一次亮相就赢得粉丝无数“熊猫警察”第一次亮相是8月20日。当天,是配合峰会安保工作需要,西湖景区大部分区域实行临时性封闭管理的第一天。“当时天气热,人流也挺大。”“熊猫警察”的扮演者、杭州市公安局公关处民警徐冏说。室外气温超过了35℃,徐冏闷在里面,浑身瞬间就湿透了,但他说:“我觉得一点儿也不辛苦,挺开心的。”他说,那天工作结束他把头套摘下来后,不少市民围了上来,直说民警真是辛苦了,还纷纷要求和“熊猫警察”的真人再合影一张。让徐囧印象最深的是,有个小男孩抓住了他的手说“叔叔,以后我也要当警察”,把他感动得不行。“熊猫警察”的亮相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不少市民觉得新鲜,有主动来拿宣传单的,有跑来合影的,有上前咨询情况的。很多小孩开心地围着“熊猫警察”转圈圈,排队安检一下子变得不那么枯燥了。来杭游玩的王女士说,虽然在烈日下排了20分钟的安检队伍,但“熊猫警察”的出现让全家感觉格外开心,尤其是孩子,不再吵闹,牵着“熊猫警察”的手、抱着“熊猫警察”的大腿拍了不少照片,感觉等候安检的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这次来杭州旅游挺有意义的,杭州警察亲民工作真做得很棒。” 老少咸宜,童叟无欺
据了解,“熊猫警察”出现的这几天,每天都有1000多名中外游客、市民群众来合影留念,大家对杭州警察这样接地气的亲民举措都赞叹不已。之后,“熊猫警察”还会在西湖边各检查站出现,如果你想看这个“熊猫警察”的话,不妨去西湖边各安检站找找看,说不定还有更多的惊喜等着你。
来源:平安西湖编辑:郑心仪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王路:我为什么不为房子忧虑?
打电话回家,我妈说:人家都说,北京的房子一夜涨了好几十万。
我说:涨就涨呗,跟咱也没啥关系。
她说:那是,你不买,跟你有啥关系呢。
又说:连个家也没有。
我心说,没房子就是没房子,怎么能叫没家呢。
天上飞的小鸟,不为房子忧虑,地上开的花草,不为房子忧虑,我有饭吃,有衣裳穿,有地方住,为什么要为房子忧虑呢。
自己没有的东西,要为它忧虑,那可忧虑的就太多了。这世间,自己能拥有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太多是自己不曾拥有的。即便是拥有的,也只不过是暂为保管而已。连自己的身体,也只是暂时替老天爷保管几天。老天爷什么时候要收走,还不一定,你还想替老天爷保管几套房子吗?
我手上有一些钱,买房子是不够,但自己花,花两三年绰绰有余了。如果我买了房子,马上要欠一屁股债,成天发愁怎么挣钱还房贷,还能安心吃饭、悠闲生活吗?
房子有它的好处。有房子的话,生活可以稳定一点,省去常年搬家的麻烦,省去居无定所的骚扰,便于吃饭更安心,睡觉更踏实,便于修学更精进。如果因为买房,饭也吃不安心了,觉也睡不踏实了,整天焦虑抓狂,为什么要买呢?
吃饭不是为了吃得好,是为了让身体少出毛病,有力气,这样就不会成为修学的违缘。如果成天追求吃好吃的,吃稀奇古怪的,吃别人没吃过的,那吃饭就成了造作。本来没有事,造作出来一堆事,再为这些事烦恼。这就是愚痴。所以宋儒讲,饮食是天理,追求美味是人欲。
住宿也不是为了住得多好,多奢华,而是为减少不必要的干扰,令起居生活和学习更方便。什么时候该买房子呢?买了房子,不必要的麻烦减少了,这时候就该买了。买了房子,反而增加了一堆麻烦,那就是造作了。
从前有个同事,一天饭后忧心忡忡地对我说:一定要买车。我问他,怎么突然想到这个。他说,中午见客户,几个人吃饭,人家问他车停哪儿了。他没往下讲,但我明白:人家以为他是总监,在互联网公司,一个总监级别的人怎么可以没有自己的车呢?
我也没有自己的车。有一辆自行车,同学送的。我出门一般坐地铁,逢上下班的时候,很难挤上去,因为要从八通线换一号线。那个时候,我就很满足:这么多人在这座城市生活,这么辛苦,每天都要挤地铁,我只是偶尔出门吃饭才挤一次,我比很多人生活得好啊,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如果将来,我结婚了,有孩子了,需要买房子的话,也很简单,有钱在哪里买,就去哪里买。甚至如果双方家庭都不坚持要求买房子的话,租房也未尝不可。不过,这个也许不现实。很多时候,买房子不是为了有地方住,而是为了省去许多聒噪。
如果有钱,够在北京买,在北京买也未尝不可,只是我并不太想长久在北京住,空气实在不好,影响生活质量。——那现在为什么还在北京呢?这是“宿业”,从前在北京上班,有了些这座城市的朋友,而且搬家比较麻烦。
为什么要说“逃离北上广”呢,我们说“去吃饭吧”,不说“逃离饥饿吧”,说“去睡觉吧”,不说“逃离困倦吧”。佛教说“涅槃”,不说“去死吧”。陶渊明说“归园田居”,不说“逃离官场吧”。是欣然有赴,增加了清净,省却了麻烦,是令人欣喜的事情。如果说有什么悲伤和留恋,不过是因为太奢望自己没有机缘拥有的事物而已。
有什么样的条件,就做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在哪里生活,就在哪里生活。如果将来哪天,我运气比较好,赚到了很多钱,恐怕还是不愿意买天价的学区房。我觉得并不划算。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学区房能起到的作用不说没有,但和家庭的和睦、父母的教导启发相比,实在微不足道。
一线城市的国际学校,每年学费二十万,我上高中时,每年学费980块,加上杂费1050块。国际学校的孩子,上一年高中的花费够我上二百年了。我们县高中,现在学费也还是一千多块。那里的确算不上好,但我也不觉得,因此跟别人相比有什么不可弥补的差距。假如我上的是国际学校,可能会精通外语,或者参加奥赛,保送到一流大学,甚至申请到常青藤名校。但没有那些,我的人生开展得也比较顺利。我高中时没有多少课外书看,就看《红楼梦》、《唐宋词鉴赏辞典》、《平凡的世界》、金庸小说,也丰富了精神世界,提高了文学修养。
很多人把外在的、物质条件的差距看得过大了。无论在哪种环境,都可以砥砺自己,迁善改过,都不影响自我的完善与提升。无非是,在条件更好的环境里,修学更顺利、违缘更少。但一个人,凭着耐心和努力,总会慢慢凑齐应有的缘分的。
孔子讲,“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又讲,“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努力挣钱的人,有时候也难免饿肚子;发愤向学的人,也未尝没有饭吃。为什么要为房子发愁呢?
我出门吃饭,看见电梯间的装修广告,各种返利促销,说什么装修的钱十年返清之类。我就想,这人真是没学过佛法啊。佛陀讲,性命在呼吸之间。我们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明天,更不用说十年之后了。光阴促迫,唯有趁现在专心向学,才能庶几免却遗憾。房子实在是生命中的闲家具,是微不足道的瓜葛啊。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王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