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一高再高,暴露了哪些值得注意的是 英文问题

&&&&&&&&&&&&&&&&&&&&&&&&&&&&&&&&&&&&&&&&&&&&&
当前位置:
【浏览字号:
[来源]:解放日报
  最高、最新、第一高……近年来,中国各地摩天高楼不断出现,一次次刷新城市的天际线。
  在上海,有多达1000多幢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根据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定义,住宅楼超过10层,公共建筑超过24米就可称为高层建筑,而超过100米的楼房则称为超高层建筑。
  当我们感慨于这些摩天大楼的高度时,是不是忽略了什么?为此,记者专访了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副教授田宝江。
  超高建筑要考虑整体城市风貌
  有数据显示,近年来,全球涌现的超高层建筑大多出现在发展中国家,中国更占据半壁江山。
  为何我国会建设这么多超高层建筑?田宝江说:“首先是由于土地资源紧张。地少人多、向空中发展,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大量建设超高层建筑的最主要原因;其次,近年来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具备了建造摩天大楼的技术能力和经济实力,建造超高层成为彰显城市实力、提高知名度的一种手段。”
  上海近年来的城市高度不断被刷新。这些具有标志性的摩天大楼,对上海城市发展意味着什么?
  田宝江说,像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有几幢能够提升城市功能的标志性建筑,并不为过。如,浦东的陆家嘴、黄浦的外滩、虹口的北外滩,由于其核心功能定位及地理位置关系,被称为“金三角”。其中,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改革开放的代表,外滩金融集聚带已有百年积淀,北外滩打造以国际游轮经济为特色的核心商务区,具有后发优势。因此,在北外滩建设一座能提高区域功能的标志性建筑,还是有必要的。
  不过,田宝江还认为,在建设此类超高层标志性建筑时,还要多考虑是否符合城市景观和风貌的控制要求。如在历史风貌保护区内,突兀地建起超高层建筑,会与周边环境极不协调,也破坏了其本来的城市肌理。
  此外,超高层建筑的设计,不能仅将眼光停留在高度上,其底层的规划、布局也要充分考虑,这是高层建筑最接近人的尺度部分,直接影响人在城市空间中的感受。“香港不少高层建筑,人走在下面会有压迫感,而走在美国曼哈顿不少高层建筑下面就不会,这是因为曼哈顿不少高层下面都设计了架空层、小公园等,让人感觉舒适。”
  太高建筑的消防问题很难解决
  田宝江并不主张过于追高,“尽管建设高楼相对集约化、效率更高,但如果超过一定高度限制,施工、消防设施、电梯建设等成本就大幅上升,从投资角度来说,就不经济了。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安全角度来看,建造两座400米的高楼,其效益远远高于建造一座800米高楼。”
  太高的建筑会暴露一些弊端,比如消防问题就很难解决。一旦发生火灾,电梯不能使用,很难及时疏散;有的高层建筑设计了避难层,但在过高楼层,目前的消防扑救设备仍无能为力,即便是直升机也由于可达性和运力的限制很难发挥作用。再比如,很多超高层为减轻自重而大量使用玻璃幕墙,为了保温隔热大量使用空调等设备,增加了能耗,也带来了光污染。
  实际上,一座城市大楼的高度与数量,与这个国家的城市化程度不无关系。发达国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历过建设摩天大楼的高峰期,目前已经开始下滑,但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还处在摩天大楼建设高峰期。有分析认为,当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达80%以上,城市居民会从追求物质转向追求生活品质,着眼于舒适、环保等方面。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
上海热线微信公众号
上海热线易信公众号
[作者]:唐烨
[选稿]:钱泽澜
有图有真相:
- &- &- &- &
[]&[]&[]&[]&[]&[]&
图片推荐:
·····
·····
爆料电话: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输入框中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沪网文[8号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热门文章最新文章&&&&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3-
举报邮箱:
Copyright(C)2016 大不六文章网
京公网安备78中国“第一高楼”再易主 “高楼热”引发冷思考|摩天大楼|超高层建筑_凤凰财经
中国“第一高楼”再易主 “高楼热”引发冷思考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值得注意的是,与摩天大楼通常集中在人口稠密、土地稀缺、地价高昂的特大城市这一国际惯例不同,中国不少在建或将建的摩天大楼位于经济发达程度稍逊一筹的二线城市。
中新社北京10月28日电 (记者 李晓喻)530米!28日封顶的广州周大福中心在刷新中南地区“天际线”的同时,也再次引发对中国“高楼热”的冷思考。这一高度仅次于632米的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不过,636米的武汉绿地中心和660米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一旦建成,“第一高楼”的名号将再度易主。近年来,修建3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在中国方兴未艾。全球最大商业地产服务和投资公司世邦魏理仕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全球126座在建的超高层建筑中,中国独占79栋,大约相当于每三栋摩天楼里就有两栋在中国;未来五年,中国主导超高层建筑开发市场,占据世界超高层建筑建成总数的71%。值得注意的是,与摩天大楼通常集中在人口稠密、土地稀缺、地价高昂的特大城市这一国际惯例不同,中国不少在建或将建的摩天大楼位于经济发达程度稍逊一筹的二线城市。这种异常的热衷,与地方政府的推动不无关系。近年来,不断有二线城市在市政规划中拨出地块,鼓励开发商建造高层写字楼。除拉动投资外,吸引更多商户,提升城市竞争力也是一大考虑。“政府机构认为,建超高层写字楼可以提高城市商务环境的竞争力,进而打造金融中心,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规划经济定位。”世邦魏理仕中国区资产服务部执行董事杜日生(Andy To)说。诚然,由于在形象和品牌效应、建筑质量、地段等方面具有优势,摩天大楼的吸引力通常比普通建筑要强些。世邦魏理仕的报告显示,亚洲超高层建筑普遍比同一市场中的甲级建筑存在10%至40%的租金溢价。但“建好高楼,自有人来”的如意算盘未必时时打得准。从宏观上说,一个城市要想吸引大量商户,成为地区甚至全国金融中心,政府效率,成熟的法律和税收制度,公开透明的市场,完善的交通、电信等基础设施等因素至关重要。事实上,一些特大城市的超高层建筑之所以受到热捧,不在于建筑本身,而在于其依托的城市。摩天大楼对商户的吸引力取决于城市整体实力,也受物业管理水平影响。正如杜日生所言,管理超高层建筑对中国而言仍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目前中国新建筑出现的速度远远快于物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培训”。物业管理的滞后,无疑将使超高层建筑的魅力大打折扣。更大的问题在于,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对写字楼的需求整体呈疲软态势,而超高层建筑仍在不断增加。当市场供过于求风险若隐若现之时,摩天大楼建成后招租可能越来越难,就投入产出而言并不合算。据商业地产服务机构RET睿意德的报告,因供应量持续上涨而新增需求有限,2014年二线城市甲级写字楼的空置率已连续三个季度上升。虽然从长远来看,随着二线城市的发展壮大,以及中国经济逐渐向第三产业驱动型经济转型,超高层写字楼的需求将逐步释放,但在土地规划上采取更务实的做法,加强道路管网、垃圾处理、排水系统等必要的基础设施改造,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保证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无疑是此刻地方政府比打造摩天大楼更应该做的事情。(完)
[责任编辑:robot]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237391
播放数:687299
播放数:320459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中国尊超国贸成北京第一高 高度已达333米
来源标题:中国尊超国贸成北京第一高
8月17日,北京的天虽然有点儿阴,但站在336米高的平台上,依然还能隐约看到建国门附近往来的车辆,平时感觉拔地而起的国贸大楼也顿觉&矮&了不少。除去施工平台的高度,建设中的&中国尊&高度已经达到333米,而在今天也将正式封顶第70层,超越国贸三期,成为最新的北京第一高楼。与此同时,全球首部超500米跃层电梯也正式在中国尊启用。
高度已经达到333米
央视新址大楼234米,银泰中心249.9米,北京财富中心260米,国贸三期330米&&寸土寸金的国贸地区高楼云集,超越国贸三期登顶&第一高&的是中国尊,也位于光华路南侧,正好在央视新址大楼斜对面。
自日施工以来, 中国尊已历经整整1116天施工,终于荣升北京第一高。8月18日,中国尊第70层核心筒墙体混凝土浇筑完成。
&开工至今,项目创造了3项世界之最、12项国内纪录。&中建三局大项目管理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尊项目执行经理曾运平如数家珍:基坑深40米,刷新中国民用建筑基坑深度最深纪录;地下7层外加个夹层,是中国民用建筑地下室层数最多的;国内底板混凝土一次性浇筑方量最大,达5.6万立方米;迄今为止,中国建筑师主创设计的最高建筑物;世界首个在8度抗震区建造的超500米摩天大楼&&
施工中,中国尊专门使用智能顶升钢平台,这就相当于一个不断攀爬的造楼机,平台先向上顶升4层半左右的高度,工人们再进入到平台以下位置施工,混凝土和设备也都是从平台上传到下面,建好之后再接着向上顶升。而随着技术愈发熟练,中国尊最关键核心筒施工节拍稳定在3-4天/层。
装入首部超500米跃层电梯
从平地到28层,只用了大约十秒钟的时间。昨天,全球首部超500米跃层电梯也正式在中国尊启用。在世界各地的超高层建筑施工中,都会遇到垂直运输的瓶颈。虽然已经有超高层建筑尝试使用跃层电梯,但高度还只是在400米左右,国内甚至还未超过300米。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跃层电梯将一直持续到未来中国尊的运营当中。
然而,运营中的电梯是固定的,而施工中渐渐&长个子&的中国尊电梯机房该如何解决?曾运平说,机房是可自行爬升的临时机房,每次跳跃3至5层,也就是大厦结构核心筒每上升3至5个楼层,电梯机房就向上跳跃一次,大楼封顶且电梯机房完工后,将电梯曳引机控制柜等机房设备移至最终机房,更换相应部件后即可转换为正式电梯。
这样一来,电梯运行速度由普通施工电梯的1米/秒提升至4米/秒,单台跃层电梯的乘客运力是同规格施工电梯的约12倍,服务楼层将随着土建结构增长而同步爬升,最大行程将超500米,将是全球速度最快、行程最大的跃层电梯。&相比常规电梯安装方法完工时间提前约120天。&曾运平说,这将解决超高层建筑垂直运输瓶颈问题,且运输效率、安全性、可靠性将远高于传统建筑施工电梯。&中国尊&跃层电梯5月13日开始安装,8月7日安装调试完成,8月10日顺利通过北京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验收。
消防系统有自救能力
超高层建筑在低于100米的部分起火时还可以依靠外部消防进行火灾救援,但如果超过100米,只能依靠超高层建筑本身消防系统进行救助。&中国尊消防系统能达到自救能力。&曾运平说,中国尊在超高层建筑中率先使用&临时/永久相结合&消防水系统,施工中这项消防系统已经投入临时使用,而未来正式运营中还将继续沿用。这样一来,也就避免了以往超高层建筑施工中使用的临时消防系统在拆除后到正式消防系统投入前存在的消防真空期。
目前,中国尊项目已施工至70层。根据计划,中国尊的总建筑高度528米,地上108层,地下7层,总建筑面积43.7万平方米。未来,中国尊将集合甲级写字楼、会议、商业、观光以及多种配套服务功能,建成后将真正成为北京第一高楼,首都新地标。记者了解到,中国尊将于2017年7月结构封顶,2018年10月全面竣工投入使用。
责任编辑:董佳兴(QN0008)  作者:曹政
印度尼西亚军方4日说,由于澳大利亚方面侮辱印尼建国五项基本原则,印尼已中止同澳大利亚的一切军事合作。
2016年元旦当天,花了将近70年时间和45亿美元才兴建完成的纽约市地铁第二大道线仅仅通车半小时就发生信号故障……
城六区“两会”全部结束,新的区政府领导班子随之产生!新面孔都是从哪个岗位履新的?
内容真实可信……此处省略一万字。
世界2017年会安静下来吗?NO!只会越来越异彩纷呈!那么,2017年到底都有哪些最值得关注的国际看点呢?您所在的位置:
> 专家建议:广州不宜再建超高层建筑
专家建议:广州不宜再建超高层建筑
来源:易猎聘网|发表时间:|被阅读<i
style="font-style: color:#D7次
   专家建议珠江新城双子塔和电视观光塔建成后――
  广州不宜再建超高层建筑
  新电视塔建成后,加上160米高的发射天线将高达610米。广州目前包括在建的超过100米的超高层建筑约有100多栋,18层以上的高层建筑已经有7000多栋,位居世界前列!且超高层建筑多分布在城市黄金地段!不少市民仰望着摩天大楼疑惑不已:规划如此之多的超高层建筑,是在建设一座现代化城市,还是将人们禁锢在“石屎森林”中呢?
  随着广州都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正在拔地而起!仅广州CBD中心区的珠江新城,到目前为止就规划了18栋200米以上的高楼,150米以上的高楼50栋左右。
  新电视塔建成后成第一高塔?
  广州非常务实,无意与其他城市争高,这个方案完全是按广州的规划需求作出的选择
  珠江新城双塔中的西塔将于2009年前建成;广州最高建筑――新电视塔将于2010年建成,包括发射天线在内高达610米,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第一高塔。虽然广州新电视塔的塔身高度并不追求全球第一高,但是加上160米高的发射天线,广州电视塔的整体高度仍有可能成为世界最高。
  当初,把西塔建成“世界第一高”的呼声很高,理性的广州否决了这个方案。据了解,西塔建筑设计方案国际邀请赛的竞赛委员会专家对西塔建筑设计达成以下共识:东塔、西塔、观光塔应该作为整体考虑;设计应注重实用性;西塔要造型新颖;结构安全;经济可行。
  有关负责人强调:“广州非常务实,无意与其他城市争高,这个方案完全是按广州的规划需求作出的选择。”同时,新规划的白云新城也不会有太多超高层建筑。
  超高建筑体现城市实力?
  与美国出现高楼现象的历史背景相似,中国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经济蓬勃发展时期,超高层建筑的建设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位于珠江之畔的、15层高的爱群大厦1937年夏竣工,该楼高64米,是上世纪30年代广州最高的建筑,也是广州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高层建筑”,被誉为“开广州高层建筑之新纪元”。改革开放之后,广州高层建筑又迎来一个小高潮,目前广州的CBD中心珠江新城内更是高楼林立,仅200米以上的高楼按规划就有18栋,150米以上的高楼有50栋左右。
  超高建筑被看作是一个地区经济发达与实力的代表,也是地价昂贵加上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所有去过香港的内地人都会为香港林立的摩天大厦而赞叹。
  广州规划专家、中山大学博导袁奇峰介绍:“建设超高层建筑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超高层建筑体现了一个地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美国从19世纪末开始,掀起了建设摩天大楼的高潮,一直持续到20世纪。这股热潮后来被人称为‘高楼现象’。与之紧密相连的,是第二次产业革命带来的经济起飞。与美国出现‘高楼现象’的历史背景相似,中国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经济蓬勃发展时期,超高层建筑的建设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这也是为什么超高层建筑在反对的声浪中仍然不断拔地而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有时,有些事情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更重要的是如何加以正确的引导。”
  同时,袁奇峰还指出:“超高层建筑结构工艺比较复杂,材料性能要求高,自重大,对基础要求高,施工难度较大,建筑造价相应提高。
  同时,它对所配套的交通、消防等设施要求很高。”
  消防车最高射程仅到15楼?
  建筑高度超过300米之后,建筑安全成本奇高,同时还带来一系列安全、环境、内部交通问题,显然,已失去了节约土地的意义高层楼宇的日常管理开支十分高昂,一批超高层建筑已几乎被庞大的开支压垮。据透露,上海金茂大厦仅每天的维护与管理成本便需100万元。建筑专家指出,建筑高度超过300米之后,建筑安全成本奇高,同时还带来一系列安全问题、环境问题、内部交通问题,显然,已失去了节约土地的意义。100层以上的建筑根本不适宜居住与办公,只适宜观光。除此之外,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一旦出现意外灾害,很难实现有效救援。
  去年11月,天河杨桃公园附近一工地发生了广州20年来高层建筑的首次失火,消防人员动用30辆消防车和调集180名消防员奋战3小时,才把大火扑灭。由于目前高层建筑逐渐增多,高层建筑的建筑材料大多为可燃材料,一旦发生火灾,能否快速有效扑救,建筑内的人群是否安全?这些问题日益突显。
  据了解,目前广州市公安消防局拥有“射程”最高的消防车为56米,大约能到达一般楼层15层的位置。而如果市民是在15层以上遭遇火灾被困,是很难通过消防车逃生的。按照公安部消防局对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凡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公共建筑(不包括高层住宅),应设置避难层。而广东的很多高层建筑都不符合此设计要求,虽然许多楼宇都设置了具备防火和避难作用的隔空层,但大部分的发展商都把避难层改作了办公室或会所。
  由于超高层建筑必须使用最先进的建筑材料和建筑工艺,成本很高,盖一栋200米高的大楼的成本,甚至比盖两栋100米高的大楼成本还要高。此外,由于超高层大多无遮挡,白天日照时间长,辐射热量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电力等能源的消耗过大。由超高层建筑带来的光污染、噪音以及给人的空间压迫感等诸多问题,也都成了超高层建筑的弊端。
  高层建筑将由企业主导?
  以往,城市建设高层建筑很多时候是出于政府筑巢引凤的考虑,现在这种考虑已经转变。高层建筑更多是由企业主导,完全是市场行为。根据有关规定,高于24米的建筑属于高层建筑,高于100米的建筑属于超高层建筑。据不完全统计,广州目前包括在建的超过100米的超高层建筑约有100多座,18层以上的高层建筑已经有7000多座,位居世界前列。超高层建筑多分布在城市黄金地段。广州高层建筑正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广州市建委等相关部门表示:以往,城市建设高层建筑很多时候是出于政府筑巢引凤的考虑,有确立城市形象的作用,现在这种考虑已经转变。高层建筑更多是由企业主导,完全是市场行为。
  广州现已进入“寸土寸金”时代,是否效仿香港的“石屎森林”做法,大建超高层建筑呢?两院院士、广州市政府顾问周干峙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广州的高层建筑已经够多了,在建成珠江新城双子塔和电视观光塔之后,应该认识到超高层建筑对城市多方面的破坏,不宜再建超高层建筑。”有相关建筑学家表示,广州CBD地区许多开发商都想建设标志性建筑,竞相攀比,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不应盲目兴建超高层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
  超高层建筑是工业文明时代的产物,曾经是城市形象的标志,但是,超高层建筑会带来交通、消防、环境等多种问题。像美国“9?11”事件,我们看到恐怖手段是无孔不入的。因此,从安全的角度而言,不应盲目兴建超高层楼宇。
  广州部分高层建筑一览
  地点      高度
  中信广场    391米
  中华广场写字楼 270米
  广东电信广场  249.8米
  维多利广场A座  222.2米
  南方国际大厦  201米
  广东国际大厦  200.18米
  中泰国际广场  近200米
  凯旋会C座    192米
  天河城广场东塔 185米
  大都会广场   182米
如果需要证书信息服务,请联系:刘经理,,在线咨询QQ:
扫一扫关注,住建部动态一手掌握。
建易网.易猎聘
微信号:yiguakao
[责任编辑:易猎聘]
推荐寻证企业
扫描二维码
关注易猎聘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安cs35暴露出的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