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沙利文世界排名2017在斯诺克世界排名为什么

丁俊晖重回斯诺克世界排名第一 奥沙利文排第三_网易体育
丁俊晖重回斯诺克世界排名第一 奥沙利文排第三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月30日讯 北京时间昨天,世界台联官网公布新的一期世界排名,我国选手丁俊晖以679,952英镑再度成为世界第一,澳大利亚选手尼尔-罗伯逊以678,018英镑排在第二,奥沙利文与塞尔比排在第三与第四位。
前16中,-霍金斯排名第五位,贾德-特鲁姆普列第六位,上海大师赛冠军斯图尔特-宾汉姆列第七位,国际锦标赛冠军里奇-沃顿列第八位,香港名将傅家俊排名第九,新晋大满贯得主墨菲排第10位。&金左手&马克-威廉姆斯超越多特,重新回到前16。
中国选手中,肖国栋排在第第20、梁文博第24、于德陆第52、曹宇鹏第63、李行第65、吕昊天第74、周跃龙第84、田鹏飞第94。(来源: 中新网)
本文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罗尼?奥沙利文
罗尼?奥沙利文(Ronnie O'Sullivan,-),世界著名斯诺克球手,以左右开弓和独特的杆法著称,绰号"The Rocket"(火箭)。
罗尼?奥沙利文(Ronnie O'Sullivan,-),世界著名斯诺克球手,以左右开弓和独特的杆法著称,绰号"The Rocket"(火箭)。奥沙利文在15岁时就获得世界青年锦标赛冠军,18岁时夺得英国锦标赛的冠军,从而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年轻的世界排名赛冠军得主。进入2012年,状态回勇的奥沙利文在世锦赛决赛中以18比11击败阿里?卡特,夺得了个人第四座世界冠军奖杯。日,奥沙利文最近被拍到与大他五岁的演员莱拉-罗阿斯约会。从两人的亲密程度看,他们在一起已经有几个月的时候,不过,被媒体抓拍到还是第一次。2013年世锦赛奥沙利文成功卫冕。
网友评论&&&&(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
<form action="/comment/rankcomment.php" onsubmit="if(this.body.value.length500){alert('评论内容不能为空且不能超过500字!');this.body.focus();}" method="post" name="myform" id="myform">
&&&我要发言&[游客 ]&&&&&&
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谩骂、诬蔑、诽谤!&笔名:
│││││││
Copyright , LUCKCOM Co.,All rights reserved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为什么斯诺克这项人类最难的运动,在天才罗尼·奥沙利文的手中会变得如此荒谬而简单?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前世界斯诺克冠军、苏格兰名将约翰·希金斯(John Higgins)曾经这样论述:在罗尼·奥沙利文的手中,斯诺克这项人类最难的运动变得荒谬地简单;7次世锦赛冠军、台球皇帝斯蒂芬·亨德利(Stephen Hendry)在和罗尼·奥沙利文第一次交手后便做出评价:他是我所遇到过的最具天赋的斯诺克选手;传奇人物雷·里尔顿(Ray Reardon)在展望斯诺克球坛的走势时指出:罗尼·奥沙利文将是未来几年这项运动的主宰者……
罗尼·奥沙利文,一个对全世界斯诺克球迷有着莫大吸引力的名字。人们把他称为“火箭”,因为他创造了147分满分杆的最快纪录——5分20秒,且保持着这项纪录的前三名。目前,他是世界斯诺克排名第一的王者,积分远远领先第二名亨德利,即使他整个赛季都不参赛,恐怕也无人能撼动他的地位。而且,他还是当今世界惟一与亨德利对战成绩占优的人。
这是个右手选手,却练得一身左手击球的绝技。即使和马克·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等左手名将相比,他的左手技艺也丝毫不逊色。2005年威尔士公开赛决赛,奥沙利文在与亨德利的一盘关键对局中突然改换左手,并一举胜出,令亨德利颜面尽失;温布利大师赛决赛,面对希金斯,他在观众的“鼓动”中左右开弓,酣畅淋漓地清光台面,希金斯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用毛巾盖住自己的球杆,竖起了“白旗”……
■“火箭”的坠落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绝无仅有的天才,在事业的颠峰期产生了莫名其妙的心理波动。今年12月,罗尼·奥沙利文将年满30岁,按照东方的观念,这是个而立的年龄;按照斯诺克运动的自身规律,这是当打之年的黄金时期。但他,却越来越倾向于激流勇退。
奥沙利文在05-06赛季之初便宣布,今年他只重视三项斯诺克大赛:格林皮治大奖赛、UK锦标赛和世锦赛,其余时间会去美国打花式8球,或者赋闲在家。他说斯诺克运动正在走向衰败,自己对它已经越来越厌烦。在10月结束的格林·皮治大奖赛上,奥沙利文虽然也杀入了决赛,却毫无抵抗地以2比9输给希金斯,创造了这一大赛决赛史上最悬殊的比分差。人们发现,昔日的那个“火箭”似乎已不复存在,站在球台前的那个人仍然叫罗尼·奥沙利文,但他的灵魂,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其实,“火箭”的这种厌战情绪,很早便已表露出来。今年3月,奥沙利文在最后一刻拒绝参加中国公开赛,令无数喜爱他的中国球迷扼腕痛惜(2006年中国公开赛我们恐怕还是无法看到世界一号选手的表演)。当时他的做法激怒了世界台联,但他的说法是“我要静心准备5月的世锦赛”。
可是到了5月,奥沙利文仍旧平静不下来。世锦赛8强决战,面对战术狡猾的前世界冠军彼得·埃伯顿(Peter Ebdon),罗尼终于陷入了对方的“陷阱”。那天,埃伯顿用了5分多钟只得了12分,而在8年前,这个时间已经足够“火箭”完成147分了。坐在一旁的奥沙利文变得焦躁不安,不断做出无奈的表情,甚至靠在椅背上昏昏欲睡,全然不看对手的表现。在一场马拉松似的鏖战后,失去平稳心态的奥沙利文最终被埃伯顿淘汰,爆出了最大的冷门。
赛后,奥沙利文对埃伯顿的打法并未做出指责,但他在接受BBC采访时却透露了前所未有的疲倦。“也许我该离开斯诺克了,现在的比赛越来越使我失去对这项运动的乐趣……我不会对彼得抱怨,我知道他有他的目标,他也要养活老婆、孩子……”
■不同寻常的轨迹
幼年的罗尼·奥沙利文是个敦实的小胖子。和所有英国孩子一样,他也生活在斯诺克耳濡目染的环境中。那些70、80年代的传奇球手,时刻感染着他。他盼望着有朝一日,也能像他们那样站在世界的顶峰。
10岁时,奥沙利文打出了单杆117分的成绩;12岁时,这个纪录上升到142分;13岁,他成为全英16岁以下斯诺克锦标赛冠军;到了15岁98天时,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满分,惊动了整个英伦。人们赞叹,一个未来的世界冠军即将横空出世。
然而在转入职业之后,奥沙利文并未如人们期待的那样高歌猛进。这个稚气未脱的大男孩,总是在比赛中沉迷于表演和戏耍,对成绩似乎漠不关心。也许是90年代初期亨德利在世锦赛上的连霸激励了他,1996年,这位天才终于开始了对世界冠军的冲击。那次世锦赛,罗尼·奥沙利文成为克鲁斯堡剧院(The Crucible Theatre,世锦赛举办地点)最耀眼的明星,“那个Boy来了”的广告招贴画随处可见,人们无不对其比赛中凶悍的进攻技术交口称赞。尽管半决赛负于彼得·埃伯顿,但罗尼·奥沙利文的名字已经深深刻在斯诺克的大舞台上。 1997年,奥沙利文在世锦赛上打出了5分20秒的满分杆,从此,“火箭”的美誉便一直伴随着他。但很快他就发现,仅仅拥有凌厉的进攻,还无法夺取世界冠军。斯诺克是一项斗智斗勇的项目,但更多的还是斗智。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奥沙利文开始锤炼自己的综合技术,不断加强防守和相持的能力,终于在2001年摘得了那座早该属于他的冠军奖杯。 夺取世界冠军后,奥沙利文所向披靡,在各项赛事中均无人能敌。那个赛季,他从亨德利和威廉姆斯的手中抢得了世界排名第一的宝座,可谓功成名就。但与此同时,他的各种古怪言论也相继抛出,如:“斯诺克其实就是一种‘熟练工种’,全无乐趣可言”、“我打球可以打得很好,做别的同样也能出色”等等。不久,奥沙利文开始了告别斯诺克的日子。他开办了一家送牛奶的公司,并亲历亲为,乐在其中。然而好景不长,虽然同为“熟练工种”,快递却没有快感,更没有快乐。在千呼万唤中,奥沙利文“痛改前非”,重新回到斯诺克球台前。人们认为,他的暂别,只是一次玩笑而已。 “火箭”旋风再次横扫英伦,这次,他没有掉以轻心,于2004年二度加冕世界冠军,并在2003年的世锦赛上再次打出不可思议的6分20秒的满分杆。2004-05赛季,他几乎包揽了所有巡回赛锦标,也将世界第一的位置牢牢把握。 多年的职业生涯,使得奥沙利文拥有了大批拥趸。由于他的打法激情四射,充满活力和杀气,越来越多的球迷都加入或转投到他的阵营。即使在同时期的职业选手中间,视奥沙利文为至尊的人也为数不少。今年的温布利大师赛上,杀入8强的我国小将丁俊晖与奥沙利文遭遇,最终败下阵来。赛后丁俊晖说,奥沙利文是他的偶像,即使输给他,感觉也很美好。 ■妖术大观 史蒂夫·戴维斯(Steve Davis)曾经说过,罗尼·奥沙利文身上所拥有的,其实已不是什么球技,而是妖术,一种令凡夫俗子们望尘莫及的魔幻力量。他对这项运动的驾轻就熟,让我们苦练10年的“寒窗苦”显得是那样的多余和枯燥。 虽然大多数的职业球手都有单杆破百的记录,但完成147的满分,只能属于极少数的天才;而能够挑战满分杆的最快纪录者,则只能是一个人,一个鬼才,一个浑身“妖术”的人。 罗尼·奥沙利文至今“把持”着满分杆最快纪录的前三位。其中最为震撼人心的无疑是年那两次几乎是空前绝后的速度。观看那两次击打,是最大的享受。奥沙利文的大脑犹如一台比计算机还精准的运算器,对全盘运筹帷幄。电视转播中不乏147分的经典场面,但较之亨德利、希金斯们绞尽脑汁的努力,“火箭”的满分却显得轻松自如,一气呵成,叫人津津乐道。 5-6分钟内完成147分,这个纪录只有奥沙利文自己才能打破。我国著名球手庞卫国曾经这样描述:即使是让一名职业球手选择任意彩球击打,要想在6分钟左右的时间里清光台面,也几乎不可完成。 通常在比赛中,电视转播画面会出现选手的单杆成绩记录,“break”,而惟独在奥沙利文比赛时,会另加一项:“time”。似乎整个斯诺克界都已形成共识:对“火箭”而言,完成147分或是清光台面早已不是什么壮举,人们关心的,只是他能否再快些,更快些。 奥沙利文的妖术还不止是速度,更神奇的还在于他球技的全面和严谨。过去,人们总是对亨德利惊人的母球控制技巧赞不绝口,称其为“没有缺点”,但放眼如今,每每出现奥沙利文Vs亨德利的颠峰对决,技术更加细腻、表现更加出色的一方,却是奥沙利文。就连亨德利自己也承认,在当今球坛,奥沙利文的几项技术指标均是出类拔萃的。 不过,如果你看到这样的情景,也不用惊奇:奥沙利文正在击球,出现失误,这局比赛还远远没有结束,他却挥杆认输。这也是奥沙利文最妖艳的一面。胜负的概念似乎并不重要,如果自己的失误不可原谅,那么宁可从头再来。 ■何处是舞台 阿莱士·希金斯(Alex Higgins)是奥沙利文最崇拜的10位球手之一,也是斯诺克界一个令人琢磨不透的怪物。骷髅般的面庞,消瘦的身形,衣冠不整的造型和沉迷于酒精的品性。他的击球姿势和思路永远不会循规蹈矩,却往往取得意想不到的绝佳效果。1982年阿莱士·希金斯战胜雷·里尔顿夺冠后痛哭流涕的场面,成为斯诺克世锦赛上的一个经典镜头。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他,已经变成一个迷醉在昏暗酒吧里的破落老者。2005年世锦赛期间,BBC电视台的镜头再次搜索到这位曾经的天才,但那些憔悴的表象,却怎么也不能与当年的世界冠军划上等号。 罗尼·奥沙利文会不会成为又一个阿莱士·希金斯?似乎天才自古如此,既定的环境永远无法满足他们的欲望,“出轨”成为最终的归途。不过,纵使斯诺克历史上曾经有过恶魔,但罗尼·奥沙利文并不是。 他的父亲是个恶魔。有人说,“火箭”独特而诡异的性格,与其家庭背景有关。父亲本是个经营多家书店的业主,但他的书店里几乎全部是色情书刊。奥沙利文16岁那年,父亲在夜总会打斗中失手杀人,锒铛入狱,这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不久后,母亲也因为骗税而入狱,孤独的罗尼只能一个人在球台上发泄心中的郁闷。可想而知,一个花季少年,经历了怎样的成长过程。 2009年将是父亲刑满出狱的日子,奥沙利文盼望着那一天的到来。他曾经到监狱里进行过斯诺克表演,但那里冷酷而森严的氛围使其几乎窒息。也许他真的无法再坚持到2009。去美国打球只是一个远离斯诺克的借口,谁会相信美国人的台球能够把“火箭”深深吸引住?种种迹象表明,无欲无求的他,迟早要选择逃逸。 罗尼·奥沙利文,一个我行我素的天才。在这个世界上,他的思想就如他的球技,如鬼似魅般飘渺,不可掌控。你永远无法预知他的下一步,即使其本人恐怕也不知何处才是真正的舞台。倘若某日,斯诺克球台前真的不见了“火箭”的身姿,那么留下的,将是人们无尽的怀念和一条彗星般妖艳的轨迹。。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斯诺克世界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