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初中物理概念老师非说没有热能这个概念

陕西省三原县池阳中学&&& 吴拴印
&&&&&&& 学生由小学阶段进入初中阶段是学习过程的大转折。事实说明,部分学生在物理学科的学习上不能顺利地完成这个转折,常常是因为他们在学习、掌握物理概念时遇到了困难。因此,研究概念教学的方法和规律是初中物理教师的重要任务。为此,我们首先要研究和掌握学生形成物理概念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点。
&&&&&&& 一般来说,初中学生已具备了比较完全的物理感知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对周围世界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形成一个模糊的整体认识,也能对与物理现象相关联的各种条件做肤浅分析。在此认识过程中学生表现出较强的心理积极性,这是一个积极因素。但在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概括、抽象时,学生心理上的主观能动性往往不够,这是一个消极的心理因素。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学生心理因素的积极方面,克服消极方面,以期达到最好的效果。如果在教学中能够注意到以下几点,肯定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1. 重视从实践中引入概念
&&&&&&&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概念,因为生活实践留在记忆中的形象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尤其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从生产生活中感知到的大量的、丰富的物理现象是学生认识物理概念的必要的感性材料,这些感性材料为他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物理环境。教师利用好这些生活素材布置学生观察或动手实验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简单机械的学习中,课前布置学生找找生活中杠杆、轮轴的实例以及它们的作用。再如,在压强的学习中,课前布置学生完成两个实验:①一个较胖的同学和一个较瘦的同学同时站在沙坑中,观察脚陷入的情况?②同一个人穿平底鞋和穿高跟鞋站入沙坑中,观察脚陷入的情况?这样,使学生对压强大小的决定因素先有一个初步的、感性的认识,这样能为压强概念的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
&&&&&&&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概念的强烈欲望,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演示实验的作用。对于初中学生,尤其要讲究实验形象、鲜明、生动。例如,在讲摩擦起电这一内容时,当教师手托一块事先使之带电的泡沫塑料走进课堂,并将它放在一个同学头上摩擦后吸引该同学头发,可以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继续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在讲授新概念之前,教师千方百计要从形象入手,若一开始就在黑板上抄写定义的方法,是不会收到较好教学效果的。
&&&&&&& 2. 通过应用,对物理概念加深认识
&&&&&&& 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认识上,没有深入的层次性。教师的任务就在于从正面、反面、侧面全方位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深入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对于物理实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初中学生往往是出于好奇心,而不是有目的地去观察,只停留在物理现象的个别特征上,这样不利于物理概念的形成。因此教师应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入到善于观察物理事实方面,不仅要发现物理现象的个别特征,还要发现各特征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 以沸腾概念的学习为例,对于水烧开的过程,学生往往只注意冒气泡这一现象,而忽略了其变化,这样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沸腾、汽化的概念。
这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去观察水烧开的全过程:加热前有无气泡?在加热过程中,气泡的部位如何?气泡怎么变化?剧烈程度如何?温度是否继续上升等,从而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入到正确的轨道上。&
&&&&&&& 此外,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应表现在对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初中学生在物理概念学习中,往往不能抓住物理现象的本质属性并加以概括,这时就需要教师在学习中不断加以引导。例如,在惯性教学中,学生往往能根据紧急刹车等现象列举出某一具体物体在某一状态下具有惯性的实例,这时教师就应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出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由此进一步得出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的结论。&
&&&&&&& 3. 合理运用概念,分析概念间的相互联系&
&&&&&&& 运用物理概念进行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既是深化认识的过程,又是检验学生对概念认识是否正确的主要标志。必须对概念规律的内在联系加以挖掘,有些学生对每节课的单个概念予以理解,却不善于把这些概念有机联系起来。物理概念之所以有用,不仅在于它是具体物理现象的概括和抽象,还在于它与其他概念有联系。例如,在复习&电功、电功率&内容时,学生比较电功和电热计算公式时,发现有时公式形式是相同的,这时就应引导学生分析:电流做功的实质是什么?两个物理量形式上达到统一蕴藏着一条什么规律?使学生联想到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并由此进一步分析:&& 何时Q=W,& 何时Q&W。这样使学生的知识更系统化。&
&&&&&&& 4. 在物理概念教学中,注意教法的多样化&
&&&&&&& (1)从错误中强化学生对概念的认识
&&&&&&& 物理概念的学习重在理解。以一个力学中的典型问题为例:一木块沿斜面下滑,问下滑过程中木块受几个力?很多学生会回答为重力、支持力、下滑力。无形之中就多了一个下滑力,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就是因为死记硬背概念,没有理解力产生的条件,即必须是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既要有受力者又要有施力者。可见,概念的记忆必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有助于物理概念的深化。通过分析错误,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丰富学生对概念内涵的认识,也有利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 (2)应用类比法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
&&&&&&& 初中物理的许多概念如速度、功率、密度、电阻等,在定义的思路上是完全相同的,即通过两个物理量的比值反映物体本身的某种属性。通过类比这些概念,使学生能够达到融会贯通。例如,把电流做功比做水流做功,把电压比做水压,从而可使学生把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类比成实实在在的水,从而理解了电流和电压的实质。&
&&&&&&& (3)把相似概念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对比教学
&&&&&&& 物理学中有许多概念名称相似,如向下的压力和重力、热量和热能、做功与功率等对这些概念加以归纳,指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 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在教学中选择好恰当的教法,或者把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地综合应用必然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初中物理能量ppt.doc 3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200 &&
初中物理能量ppt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初中物理能量ppt篇一:初中物理(热量)初中物理总复习---热量知识互联网定义——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单位——焦耳升温吸热——Q吸=cm(t-t0)公式——Q=cmΔt降温放热——Q放=cm(t0-t)热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单位——焦耳/千克(J/kg)公式——Q=mq量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比热容,它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单位——焦耳/(千克·摄氏度)(J/(kg·))热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概念.复习导航1.重要概念和公式(1)热量的概念及公式Q=cmΔt(2)热值的概念及公式Q=mq(3)比热容的概念(4)热机中能量的转化2.基本物理方法对比法:通过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热量而升温不同引入比热容的概念;通过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充分燃烧时放出热量不同引入热值的概念.3.易错易混淆的问题(1)热量和温度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任何一个物体都有一定的温度,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而热量是指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能量的多少,它是内能变化的量度之一,它与物体温度高低无关,与温度的变化量成正比.(2)在利用Q=cmΔt计算热量时,一定要弄清各物理量的含义,注意区分温度“升高了”“升高到”“降低”“降低到”等易混淆考点聚焦热量、比热容在教材中所占篇幅较少,但中考试卷中必然出现,多以填空题和简算题为主,计算内容达到“理解”等级,难度以中、低档为主,在今后中考中涉及生产、生活实际应用问题(气候、环保等方面)的题目会逐渐增多.例题评析【例1】(05淮安金湖)炎热的盛夏,人站在水中时感到凉爽,而当人赤脚走在沙土上时却感到烫脚.这主要是因为水和沙土具有不同的?????????????()A.热量B.内能C.比热容D.密度【分析】热量、内能、比热都是物理学中三个重要的物理量.三者之间有区别也有联系,学生容易混淆.在沙滩上,水和沙子同时接收阳光照射,可谓加热条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物质所吸收到的热量是相同的,而产生温度差的原因就在于比热容.【解答】D【点评】把握内能、热量、比热容和热值这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学会由现象归纳物理原理;学会在生活中关注物理知识的运用.【例2】(04浙江金华)水的比热容比较大,人们往往利用它的这一特征为生产、生活服务.在下列事例中与水的这一特征无关的是????????????????()A.让热水流过散热器来取暖B.在大的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C.晚上向秧田里灌水D.汽车发动机用水循环冷却【分析】水冷系统、水热系统和冬秧灌水都是“水的比热容比较大”的典型应用,而水力发电并没有应用这一点,它主要利用了能量转化.水由于被举高产生巨大的势能,进而被转化为电能.【解答】B【点评】学会从生活中归纳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从物理顺利的走向社会,造福社会.【例3】(04天津)柴油机是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热机,已知某型号柴油机的效率是30%,在柴油机内完全燃烧2kg柴油能放热,这些热通过该柴油机的转化能对外做有用功J.(柴油的热值为3.3×107J/kg)【分析】计算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应选择公式Q放=mq=2kg×3.3×107J/kg=6.6×107J;热机效率是指热机对外输出的有用功占燃料完全燃烧所放热量的比值,所以W有=Q放×30%=2.2×107J.【解答】6.6×107J;2.2×107J【点评】学会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选择正确的计算公式;学会迁移的方法,将热机的效率与机械效率相联系,将能的概念与功的概念相联系.【例4】(05宿迁)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用同种物质制成两个质量不等的物体,其比热容(填“相同”或“不同”).质量均为1kg的铜块和铅块,如吸收了相等的热量,则铜块与铅块升高的温度之比为︰;若铜块温度升高了100,则它吸收了的热.(c铜=3.9×102J/(kg·),c铅=1.3×102J/(kg·))【分析】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因此只要物质的状态不变,质量和体积等因素的改变是不会影响物质的比热容的,抓住“同种物质”可以得出“相同”的答案.后两问因为是热传递现象,所以用公式Q=cmΔt进行解题:Q1Δt铜c铜m铜Δt=21铅1?3c铅m铅1.3?102?1Q吸=c铜m铜Δt=3.9×102J/(kg·)×1kg×100℃=3.9×104J【解答】相同;1:3;3.9×104J【点评】学会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把握知识脉络.学会根据应用范围选择正确的公式进行计算.【例5】(05南通)铝壶中装有3kg的水,放在煤气灶上加热,将水从20加热至沸腾(在1标准大气压下),煤气灶共燃烧了48g煤气,在此过程中(1)铝壶中的水吸收了多少热量?(水的比热c=4.2×103J/(kg·))(2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物理概念大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