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该选择公立小学读私立还是公立好还是私立小学读私立还是公立好

& 1 / 8 页
用户等级:高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418 小时
金币:2615
<em id="authorposton13-2-19 11:52
查看: 40236
本帖最后由 angeraliu 于
13:37 编辑 五年的公办小学家长任职即将到期,谈谈我对民办小学与公办小学的看法,坛子里在的观点在这方面分歧还是比较多的。回到五年前,没有经过“幼升小”,我们就近入学进入了家门口的普通公立小学。一来那时根本不知道有“幼升小”这个“严重”的概念,偶尔听说到,也没觉得是很“严重”的问题;二来觉得小学阶段还是孩子长身体的阶段,每天多睡个懒觉所积聚的能量将来在人生的长跑中一定能发挥效用;三来小朋友当时在外地,也没有时间参加择校。以上就是我们选择普通公立小学的原因。入学之后,班主任老师花领子:“民办小学每年一万多块,把这些钱用在其他地方,在公办小学更好。” 俺笑答:“是”。小学的前三年,我们孩子是很轻松的,没有读任何培训班,琴棋书画只喜欢画画,而且还是自己画,报了画画培训班也不乐意去,钱白花。我们做家长的自也乐得清闲+省钱。话题撤远了。回到公立小学和民办小学的比较。首先,“教育是因人而异的”,这话好像是坛友们常挂在嘴边的,所以我想大家都没有异议。引伸开来,也就是说从理论上讲最好的教育是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制的。那么,有这样的教育吗?有,也没有。说没有,是因为全程一对一即便在“私塾”时代也基本是皇子和帝师之间的事情。现在的小班授课、智康一对一也只是局部模拟。说有,那是回家关起门来的事,是家庭教育。公办小学和民办小学的差别在哪里?在生源。假设所有孩子在幼升小阶段都被民办小学筛一遍,并且民办小学足够多,筛选方法足够科学的话,那么绝大部分资质较好成熟较早的孩子都被筛到民办小学去了,留守在公办小学的生源的平均状况可想而知会有不小的差距。这个生源差距不是简单地说是孩子本身的差距,还包含了家长对教育态度上的差距,家庭经济上的差距,家长平均文化程度上的差距以及由此确定的孩子群体内的价值观上的差距,师资力量的差距,老师教育方式和教学进度上的差距。罗列了这么些差距,读起来只是短短的一段文字,但对于第一次做小学生家长的我们来说,这是切身体会,是五年光阴换来的,好些内容要么不容易用只言片语来表达,要么不便在论坛里都说出来。老话说“老大总是吃亏的”。因为老大的爸爸妈妈实在缺乏为人父母的经验,老大是孩子中的试验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决定了,现在的绝大部份孩子都是“老大”,都是试验品。没什么好埋怨的。当我们这些孩子的“爸爸妈妈”成长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时候,我们会有第二次机会来再实践当下总结出来的育儿经验(如果到那时这些经验还没有过时的话),我们的孩子会和我们的孩子的孩子之间有着“兄弟姐妹”一样的情谊,从此,世界和谐了。小学的前两年里,孩子好像每天都在“混日子”,要么玩到没东西可玩,在家发呆,要么偶尔穿插着被“罚抄罚默N遍”的作业,写到半夜10点甚至11点。在学校的成绩还可以,算名列前茅吧,虽然我从不认为小学的名列前茅有什么意义。校外的考试情况是,学校发通知,老师也说星级考将来升学有用,就把三口和二笔的星级考给过了,四口从1年级考到3年级考了好几次才过,一来因为四口的内容的确不是低龄儿童能理解的,好些问题换做中文回答都不容易,二来一直都是裸考。后来听说奥数才是小升初的王道,星级考拖不起时间了,于是花了700多块银子参加培训,终于过了。没几个月之后,星级考就叫停了。您说人生为毛总是那么纠结?我也想问,就不知道问谁去。这是三年级的后话。咱老整蒙太奇,容易把自己脑子都整乱。学习成绩和养成好的习惯,这是每个家长都最关心的两样,当然,身体健康更重要。两年的公办小学生涯,孩子长大不少。孩子从小毛病不多,就那2点。但两年下来,原来的毛病还都在。这是比较令人失望的。成长,顺其自然吧!?!? 孩子在学习成绩上给我带来的烦恼是她太轻松了,平时的交流中时常流露出两个不良倾向:一种倾向是不努力也能获得好成绩;另外一种倾向是成绩好坏不重要(这是孩子群体内价值观的问题,留做后话)。这两个不良倾向在俺看来是相当严重的问题。如何杜绝半瓶子晃荡呢?如何填补掉她发呆的时间,渲泄掉多余的精力呢?之前说过,我家孩子抵制一切培训班,哪怕是她最喜欢的画画。机缘巧合,一次与朋友聊天,得知朋友的孩子(和我家的同一届)周末在小三坑班读书,由其所在某民办小学统一报名。俺眼睛亮了,回家劝我家宝贝也去,说是那样每周可以和她的这位小朋友一起玩。俺的阴谋得逞了。哼,跟我斗,她还嫩点。哈哈~~~话说坑班,每周末一次课,语文数学各2节,共3小时。丫头半路插班进去,教室里坐者的基本都是某民办小学的同学,丫头自称“天外来客”,有点孤独。上了大概3-4次课之后就是“期中考试”,语文成绩马马虎虎的80几分,数学只有40几分。丫头灵魂里那个不靠谱的自信小人被数学的40几分一枪爆头。嘿嘿。爹嘀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让她晓得晓得高手们的厉害。期间她的那个小伙伴半路退出不读了,使得她原本一起玩耍的期望落空了。还好,她没有退出的打算。至今我也没问过她,到底是因为有趣而坚持不退,还是因为成绩太菜鸟,自己都不好意思提出来退学。小升初结束之后打算和她探讨一下,让她帮我揭开这个谜底。坑班就这么“每周一歌”地混着,作业分数50几到70几不等,70几的时候算是她的好成绩,数学卷子我看看题目是真难(那时还不知道小升初和奥数)。在这儿拿好成绩不是我的目的,收收她的筋骨才是我的本意。这样难的数学题,这个分数我挺满意,至少不觉得她有什么不对的,从来没有因此批评过她。有些小朋友面对这样难度的题目,依然90多分。这很正常,中国这么大,上海这么大,人口这么多,什么都稀缺,就是不缺天才。咱不和别人比,只要自己端正态度、能够进步就可以。讲坑班的故事是为了提示生源差距在学校教育方式方法上的差异,公办小学与民办小学在教师考评指标上的差异。每个人都有权做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最优选择,教师也不例外。当然,这不妨碍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蜡烛,是春蚕,是三春晖,是。。。。公办小学对老师的考评硬指标是“平均分”。而只要班里有那么为数不算太少的所谓“差生”或者说是“尾巴”,那么教师在这种单一考评指标下的工作重点必定是这些“尾巴”。因为谁都明白把40分的同学提高到60分要比把98分的同学提高到100分来得容易得多得多。如此以来,教学的深度、广度、灵活性趣味性就都不重要了,“不自觉”的小朋友自然是抄了一遍有一遍,罚了一次又一次,有些道理课上也来不及和你们讲明白,你们回家老老实实地把这个背下来,默写N遍就是。。。这类少数人生病全班一起吃药的情况不是常态,是稳态。尤其到了小学的高年级阶段,这种体会愈发明显。有一次与一位另一所公办小学的家长聊天是,这位资深高中数学教师甚至用“拉稀作业”来形容他孩子校内作业的“海量、简单重复和形式粗暴”。其实这本没什么大不了的。多点“拉稀作业”也没什么,玉不琢不成器嘛,小学阶段本身就是基础教育嘛,本不是什么大事。但是,把这个接轨到当下的小升初政策上,发现情况就不对了。到了四年级,“觉醒”的人发现早就木有小升初统考了。校内,老师为了区统考的平均分,所谓的“拉稀作业”将愈演愈烈;校外,觉醒的家长发现择校要拼奥数,要拼英文。饿滴个神呐,时间,请给孩子点时间。。。回来了。喝口茶先。一讲到民办和公办小学在作业上的差异,各种声音就都出来了。这很好,百花齐放嘛。咱先不论真伪,想想公办小学教师考评的“平均分”指标,想想班级里“尾巴”成绩提升对“平均分”提升的决定作用,不需要懂得“边际效应递减”的道理就能够明白对公办小学的教师来讲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是理性的选择。至于个别是否存在“非理性”选择的情况,我就不去深入探讨了。至于两种不同方式的作业,哪种算作业多,咱喜剧化地演义个极端的对比,就很容易看明白了。同样是学乘法口诀阶段,第一种作业方式是把乘法口诀表反复抄写N遍,抄到深夜11点;第二种方式是背一遍,把a*b和b*a的意义区别列一遍,再列些与乘法相关的小故事,出些小应用题,然后再安排点拓展的其他内容,作业做到10点,自家再学个琴棋书画什么的。熟优熟劣,哪个多,哪个少,不用比。尤其有趣的是,孩子有几次带回家抄背一些莫名其妙的数学“口诀”,有些口诀本身都有问题,有些更回把灵活的数学逻辑导向“不求理解,但求牢记”的误区。看着让人哭笑不得。针对这类情况,咱尝试过和当时的任课老师交流,得到的解释是这部份数学内容班上一些同学难以理解,所以还是特地编出这种口诀来让大家背默,否则考试考不出。俺有点语塞,看得出RCG小老师对俺干涉其教学的做法比较反感,俺不敢纠缠,点到即止。三年学完了,做家长的对好些东西明白了,又不是十分清楚,多少也知道了一点点小升初的“规则”,假期临近,俺觉得是否有必要转到民办小学去呢?起了这个念头,但也没有下决心,就找朋友帮忙打听打听。毕竟在家门口上学不但能让孩子每天睡上大懒觉,咱做家长的也同样因此而享受着这奢侈的待遇。于是,一个新的小插曲来临了。。。顺便说一句,写这个帖子只是想谈谈自己这些年的体会,不想把小升初ing的功利带进来,也不想成为幼升小民小招生的广告,更不希望影响民小家长的投资收益,所以请不要在回帖里提具体的学校名称。从这里,我们只尽量去看当下的现实,去看背后的逻辑,去看小学对老师的考评方式,去看异地入学和社会阶层的分割化进行时中的种种新气象。孩子们都是小树苗,有长得快的,但或许是桉树,是上好的纸浆材料,有长得慢的,但或许是红木,是难得的珍稀材料,有的或许是香樟,四季常绿,有的或许是橡胶树,只要你轻轻在树皮上划一下,乳白色的胶汁遍缓缓流淌。。。公办小学孩子的家长们请不要气馁,有些民小孩子家长也莫要过份自信。人生很短,道路很长。看到回帖里angelamama1谈到了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对这个观点,我表示再赞同不过了。angelamama1智慧灯塔的亮光给俺杂乱无章的贴文引点了方向。俺脸红了,很少拍马匹,更少拍得这么露骨。既然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无庸置疑(打个岔,补充句废话:好的生活习惯一样重要),那么好的学习习惯是如何养成的呢? 靠家长身体力行?靠老师严格要求?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靠棍棒家法? 孟母愚钝,三迁何其苦,关上家门来“子不学,断机杼”足矣,何苦到处找学区房呢?古代学区房不知道贵是不贵,没有搬家公司的情况下,孤儿寡母的搬家太缺壮劳力了,单单那台断了机杼的织布机就不晓得她老人家是如何搬“三”次的。所以说,对年幼的孩子来说,很多的习惯不是来自父母师长的言传身教,而是来自朝夕相处的伙伴。这铁律被延伸到了当今的“圈子”时代,高端的CEO级新说法就是:“我不在乎你是谁,我只在乎你和谁在一起。”这么久的老帖还有人挖出来,那我就接着侃点。上回说到三年级起了“转学到民办”的贼心,于是让朋友把学校的人约出来吃饭,该有的礼数还是要有的哈。饭桌上咱极尽吹捧之能事,口吐莲花,和周立波有得一拼,顺便也把俺娃夸得一朵花似的。几天后,约定了时间去学校参加插班考试。我是真觉得我娃不赖,脑子反应快,解题思路经常很美特斯邦威,有时提出的问题能把我问倒。所以,插班考试也没当回事情,那个周末的上午我们就带着娃直接杀过去了。经门卫大叔严格盘查+电话确认之后,俺们走进了一间大教室,和主考的教导主任寒暄了几句就到外面等候。别听着是大教室就认为查班考的人很多,事实上只有两人,另外一个是男娃。考试是语、数、英三门的该校期末考试题。哇塞,我怎么没想到让朋友帮准备一下呢?托大了~:( 几个小时(记不得了)之后,和俺娃PK的帅哥出来了,提前交卷?再过了15分钟俺娃才出来。俺有种不祥的预感。事实证明俺的预感是准确的,转学失败,俺们被PK掉了。考完一周之后我给教导主任打了个电话问情况,电话那头的人比较冷淡。那我想也就算了吧,之前因为转学的决心也并不是很大,所以也没所谓了,咱就继续混家门口公小,孩子也可以继续享受7点50分走出家门的奢侈。其实,这次插班考试对丫头的小升初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是对我的当头棒喝。插班考之后她告诉我说考题很多和坑班题目的难度接近。那我明白了,这是说要奥数。看来小升初木有奥数是真不行啊。于是我就开始关注奥数了,找书,找书,找书,最后选定了单墫?的书,觉得内容比较系统,适合自学。四年级开学之后的某天,我问丫头,奥数要不要学,要学的话咱也学。她说:“那好吧”。打乒乓球的前三板很重要,小朋友学奥数和学任何其他东西的道理也是相通的。在这里,“前三板”就是让她一开始接触奥数的时候就能产生兴趣,兴趣是激发人们去追求的最佳动力。所以我要耐折性子等待机会,等待一个最好时机去把奥数这道菜端给她。记不得是哪天了,有次她在玩弄摆火柴棍的游戏,我顺口提出了一条直线上5个点能够连成多少条不同的线段的问题。她觉得很有趣,硬数了出来。表扬过后,我就不断增加点的数量,一直到她眼花而崩溃。又是一顿表扬之后,我说你想不想知道1000个点的答案?在她的好奇和震惊中,我顺利地呈上了排列组合这道菜。效果非常好,她不但完全能够理解,还很兴奋地用在其他的地方,还自己编些类似的问题来考我,仿佛在山上捡到宝刀的孩子,看到树枝就要砍上两下。我说:这就是奥数。奥数书里有很多有趣的方法,好不好玩?在得到她肯定的答覆之后,我把两本破旧的32开奥数教材交到了她的手里。让她自己看,自己先做例题,再看例题的解法,并和自己的方法对比,然后再做每一章后面的习题。丫头的奥数自学之旅就这么展开了。她还乖,学得很开心,时不时地象个唠叨婆一样拖着我跟我讲她新从书里学到的东西,时而炫耀一下自己的解法比书上的例题还好(大多数情况并非如此,有的时候是她的方法更麻烦,但她自我感觉良好),我觉得“烦”都“烦”死了,大多时候是边上网边“嗯”“啊”地敷衍着。她学得很快,坑班的成绩直接就蹿上去了,此时坑班语文木有了,改为数英。当丫头抱着优秀学员的本本出来,表情淡定地递给我(装的),立刻遭到我劈头盖脸的一顿猛夸。。。说到这里,话题即将开始转到坑班,转到坑班里的民小同学,转到了即将出现的“同桌的你”。。。。-标题整大了,慢慢写。。。没完没了。。
威望金币理由
+ 50赞一个!
+ 1 + 20公办&民办的话题说了很多年,不同人有不同.
+ 10赞一个!总评分:&威望 + 1&金币 + 80&&
混沌-馄饨-浑蛋-魂断
用户等级:小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68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3-2-19 15:04
留守在公办小学的生源的平均状况可想而知会有不小的差距。这个生源差距不是简单地说是孩子本身的差距,还包含了家长对教育态度上的差距,家庭经济上的差距,家长平均文化程度上的差距以及由此确定的孩子群体内的价值观上的差距,师资力量的差距,老师教育方式和教学进度上的差距。顶这句我觉得很大程度上说不是孩子的个体差异!自家孩子也在公办,老师很负责,学习氛围很好,孩子很纯真,这些都是和别的学校的孩子比较后我的感受。确实有各方面的差异,但这些差异隐射出的是我们这个庸俗、急躁、功利的社会。
用户等级:大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862 小时
元宝:2598
金币:249166
<em id="authorposton13-2-19 12:46
本帖最后由 陆小夕 于
12:47 编辑 一样米养百样人,更何况是教育,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就上海小学而言,民办和公办的差距并没有那么明显,如果说某某知名初中特别喜欢民办名校的学生,那么也有知名初中特别喜欢某某知名公办小学的学生。这种偏好无法以一个既定的公式或以偏概全的理论来判断。现在真正意义上“散养”的家庭有多少?不论你是在民办还是公办,多多少少都要经过校外补课的洗礼,当然这个也取决于家长对孩子的定位及未来的考量。就单单说公办差,民办好这一点我是不完全不认同的。幼升小不是一样要走后门、递条子上公办的么~小升初,不是一样抢破头要进某某公办理科班的么~
用户等级:小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79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3-2-19 11:55
期待下文。好贴
用户等级:小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79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3-2-19 11:55
期待下文。好贴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879 小时
金币:3712
<em id="authorposton13-2-19 12:28
写得好,期待下文
用户等级:小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77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3-2-19 12:32
已经可以得出结论了,公办肯定差了
用户等级:高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042 小时
金币:6531
<em id="authorposton13-2-19 12:37
恩,很同意。继续!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1 小时
金币:1405
<em id="authorposton13-2-19 12:42
写的很好,继续!
用户等级:小学六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35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3-2-19 12:52
好!期待中...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59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3-2-19 12:54
楼主快点接着写啊
用户等级:高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491 小时
金币:4668
<em id="authorposton13-2-19 13:45
等下文.头起得好引人入胜
用户等级:高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418 小时
金币:2615
<em id="authorposton13-2-19 13:49
本帖最后由 angeraliu 于
13:56 编辑 小学的前两年里,孩子好像每天都在“混日子”,要么玩到没东西可玩,在家发呆,要么偶尔穿插着被“罚抄罚默N遍”的作业,写到半夜10点甚至11点。在学校的成绩还可以,算名列前茅吧,虽然我从不认为小学的名列前茅有什么意义。校外的考试情况是,学校发通知,老师也说星级考将来升学有用,就把三口和二笔的星级考给过了,四口从1年级考到3年级考了好几次才过,一来因为四口的内容的确不是低龄儿童能理解的,好些问题换做中文回答都不容易,二来一直都是裸考。后来听说奥数才是小升初的王道,星级考拖不起时间了,于是花了700多块银子参加培训。终于过了,没几个月之后,星级考就叫停了。您说人生为毛总是那么纠结?我也想问,就不知道问谁去。这是三年级的后话。咱老整蒙太奇,容易把自己脑子都整乱。学习成绩和养成好的习惯,这是每个家长都最关心的两样,当然,身体健康更重要。两年的公办小学生涯,孩子长大不少。孩子从小毛病不多,就那2点。但两年下来,原来的毛病还都在。这是比较令人失望的。成长,顺其自然吧!?!? 孩子在学习成绩上给我带来的烦恼是她太轻松了,平时的交流中时常流露出两个不良倾向:一种倾向是不努力也能获得好成绩;另外一种倾向是成绩好坏不重要(这是孩子群体内价值观的问题,留做后话)。这两个不良倾向在俺看来是相当严重的问题。如何杜绝半瓶子晃荡呢?如何填补掉她发呆的时间,渲泄掉多余的精力呢?之前说过,我家孩子抵制一切培训班,哪怕是她最喜欢的画画。机缘巧合,一次与朋友聊天,得知朋友的孩子(和我家的同一届)周末在小三坑班读书,由其所在某民办小学统一报名。俺眼睛亮了,回家劝我家宝贝也去,说是那样每周可以和她的这位小朋友一起玩。俺的阴谋得逞了。哼,跟我斗,她还嫩点。哈哈~~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01 小时
金币:6173
<em id="authorposton13-2-19 12:00
用户等级:初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153 小时
金币:2172
<em id="authorposton13-2-19 12:47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4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3-2-19 13:49
期待下文。
元旦勋章祝大家元旦快乐,12年事事顺心!帖子数量≥50,主题数≥5,金币大于1000申请即可免费领取!在线时间等级1在线时间满500小时将自动发放。 推荐应用
Powered by来自妈妈帮社区:
公立的要读的到才行,现在名额紧,还要考试
私立也有好学校的,我觉得读什么不要紧。最重要是小孩有没心去读书
我想我宝宝到时读公立学校
现在外来人口增多,学位很紧张,父母真是忧心。
现在外来人口增多,学位很紧张,父母真是忧心。
是啊,而且还要这证那证的,上个学不容易啊
是啊,而且还要这证那证的,上个学不容易啊
是啊,难为了做父母的,把心都操碎了~~
挤破头皮进的公立,私人学校老师不管事
额,本地人,没想过,一定是读公立的
微信服务号
礼包领取指南NO.1
关注妈妈帮服务号
即送育儿百宝箱
还有海量免费试用不要白不要!
礼包领取指南NO.2
第1步:扫码成功下载后,首页即可领取新人专属礼包。
第2步:填写收货信息,轻松领取帮宝适新生礼盒,更有机会获得?198帮Box大礼盒!
&&手机客户端&&备孕&&相同预产期&&同龄宝宝2017年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同城(21个)(11个)(13个)&&妈妈兴趣&&宝宝兴趣&&特别关注&&非常有用
|||||
上海丫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B2- 沪ICP备号孩子上公办小学好还是上私立小学好?
我的图书馆
孩子上公办小学好还是上私立小学好?
  当孩子年满6周岁之后,家长们就要操心孩子的上学问题了,摆在家长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是选择公办学校,这样可以少花钱,享受国家给予的免费教育;另一个则是上私立小学,自己承担全部的教育费用,而且这笔费用还不低。家长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家长更是无法做出正确的决断。第一宝宝小编建议大家还是量力而行,还要参考孩子的个人素质。
  怎么区分公办小学和私立小学?
  1,公办小学:这类型的学校是由国家拨款建设的,师资力量以及教学设施的先进程度和国家的拨款力度有关系,基本上除了试点学校之外,程度都是差不多的。我国提倡九年义务免费教育,学生选择这类学校可以不用交学费也不用交书费,9年下来可以节省不少的钱。
  2,私立小学:这类型的学校是由私人或者企业出资建设的,师资力量以及教学设施会有明显的偏差,从学费的高低就能看出学校的优劣。入读这类学校,家长必须要承担起孩子的所有费用,寄宿制的学校还要承担住宿费等,9年的总花费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孩子上公办小学好还是上私立小学好?
  1,上下学时间问题。我国公办小学的上下学时间基本上是和家长的上下班时间有冲突的,只能安排专人接送,或者借助于学校附近的小餐桌。而私立学校呢,大多数是寄宿制学校,家长们可以一星期内不用接送孩子,只照顾孩子的周末即可。
  2,教学质量问题。我国公办小学的教学质量基本上是相似的,也不排除会有重点学校。由于我国实行校区制管理,就出现了学区房,慕名上重点学校的唯一办法就是买学区房,则学区房的价格明显要高很多。私立学校的录取不考虑学区这一说法,只参照孩子的考试成绩,按成绩排序分班。
  3,上学费用问题。我国公办小学的费用很低,尤其是近几年内减免了学费和书费,只不过孩子放学时间早,家长会给孩子报名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所花费的也不少;而私立学校呢,放学时间晚,补习班和兴趣班的费用已经包含在学费里了,仔细算下来,也贵不了多少,当然贵族学校应另当别论。
  关于孩子上公办小学还是私立小学,妈妈们都怎么说?
  1,孩子上私立学校能省很大的心,不过不建议孩子三年级以前上私立,一方面要熟悉环境,另一方面还得照顾自己,压力会很大的。
  2,孩子陪伴父母的时间本来就很少,如果早早的就把孩子塞进学校,会让父母和孩子的沟通有很大的障碍,亲情都会减淡很多。
  3,如果孩子学习成绩好,且有能力照顾自己,还是建议去质量好的私立学校,老师们之间的竞争就是班级成绩,老师会努力提高学生成绩的,对学习好的孩子会非常的优待。
  其实不要忘了,孩子才是上学的主体,家长应该多听听孩子的意见,不要小看他们,他们已经有了区分优劣的能力了。您还可以阅读“”,多了解“”问题,得到及时指导。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小学公立还是私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