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改革总体方案”一马当先,透露多少信息

高技术工业:电子信息一马当先
今年上半年,“全球物流”因承接代理成都高新综保区内戴尔供应链管理及货物流转、英特尔分拨中心、莫仕分拨中心等业务,上半年实现进出口额13亿美元,同比增长70倍,在综保区园区仓储物流企业中居首位。
11家&新三板&蓉企9家做IT
今年初,在京举行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首批全国企业集体挂牌仪式上,&新三板&扩容的266家企业集中挂牌,我省企业数量位居西部之首,而11家&川军&均来自成都。
细窥跻身&新三板&的11家蓉企,一个现象,清晰有力&&11家&新三板&企业的区域划分中,有10家来自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势头最盛的成都高新区,而从行业领域划分,长城软件、页游科技、格纳斯光电、必控科技、网动光电、西部泰力、晶宝等9家均是来自电子信息产业。
作为&九分之一&的晶宝股份,在登陆&新三板&的当天,晶宝股份的涨幅就达380%。这家位于成都高新区(西区)的科技型企业,其在蓉产业化的石英晶体谐振器、振荡器、滤波器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电、通讯、IT等行业领域。
提及晶宝股份,或许这个低调的科技企业知之者并不多。然而,与它合作的长长的供应商名单,从三星、松下、东芝,到康佳、TCL、长虹、创维、步步高、格兰仕,可谓知之者众。
目前,晶宝股份不仅是三星、松下、东芝等国外大企业的供应商,在国内也是康佳、TCL、长虹、创维、步步高、格兰仕等众多知名企业的供应商。
&眼下,我们的产品已出口到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产品近六成出口,四成内销。& 晶宝股份总经理刘青彦透露,在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下,其产品销售却大幅增加,今年将再创新高,&去年,公司完成产值4000多万元,预计今年将突破6000万元。&
&公司短期目标就是争取3年内转板上市。&刘青彦透露,下阶段,晶宝股份将瞄准高附加值产品,投入资金专注研发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力争未来5年内产值达到5亿元,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全球竞争力。
相关链接&&&
电子信息产业:
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达万亿
根据我市出台的相关规划,接下来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将以构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体系为核心,按照现代电子制造业、高端软件服务业和互联网产业3个方向,重点发展集成电路和电子器件、智能终端、网络通信、互联网等11个产业集群,将成都打造成为全球知名的电子信息产业重镇。在2014年至2017年期间,让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以25%的复合增长率发展,到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万亿元。(缪琴)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国内长线旅游中,北方的冰雪旅游和南方的避寒旅游仍是热点,东部、中部和西部大多数省份旅游市场稳中有升。传统庙会、民俗灯会、春节祈福、温泉度假、...
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简称国有企业)经济运行趋稳向好,国有企业收入和实现利润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国有企业收入增幅有...
春节假日前三天(1月27-29日)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1.95亿人次,同比增长13.9%;实现旅游收入2350亿元,同比增长15.3%。...
中国新闻网
据英国媒体1月27日报道,鸡年春节期间,将有约600万中国人出境旅游。在此期间,仅赴伦敦的中国游客,预计就将带来超过1100万英镑的“大礼包”。...
2017年春节长假将开启,中国人将迎来一年中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为了民众能够平安祥和过春节,从春运交通保障到节日市场监管,从春节安全保卫到年关正...
中国新闻网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Copyright (C) 2017 每日经济新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北京: 010-, 上海: 021-, 广州: 020-, 深圳: 9, 成都: 028-动神俱乐部
财政公平——中国足球改革之道
发布时间: 10:31:21&&&&来源:体育与法&&&&阅读()
摘要: 实现足球项目在奥运会等大赛中的突破是全国体育迷的期待,根本途径还是应办好国内联赛,夯实基础。通过广州恒大俱乐部公布的年...
  实现足球项目在奥运会等大赛中的突破是全国体育迷的期待,根本途径还是应办好国内联赛,夯实基础。通过广州恒大俱乐部公布的年报证实了这支中国最成功的俱乐部面临惊人的亏损。  为了实现《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设计的长远目标,也为了让中超联赛能有序竞争,管理层有必要对俱乐部的财政状况加以一定的干预,防止形成大规模的债务危机,影响联赛的根本。欧足联实行的财政公平法案可以作为一定的参考。  中国体育在奥运会的成功已被世界公认,但足球项目的弱势始终是体育迷们心中的痛。经过近二十多年发展的中国足球,确实有点职业化的样子了。  随着广州恒大在中超联赛中称霸和亚冠崛起,一个又一个以前仅能在新闻里听说的大牌球星和教练相继登陆中超,创出的天价转会费让世界为之瞠目,也大大提升了中超的知名度。  同时,我们也不时听到某俱乐部为鼓励球队取胜,开出超过500万元的单场奖金。作为球迷,看到这么多优秀球员和教练来到中国肯定很开心,相信这样的现象对提高联赛和本土球员的水平肯定是有所裨益的。  但作为研究体育产业的专业人士,我们也很担心,如此巨额的资金投入,能否赚回投资成本?如果亏损怎么弥补?  实际上这几年俱乐部经营主体的转让仍十分频繁,背后必然是原经营者面临巨大损失无法弥补的困境。如果球队不能开展稳健的经营,只求签大牌球星制造轰动效应,这还不是真正的职业足球,难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足球产业。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印发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提出:足球改革发展的近期目标是改善足球发展的环境和氛围,理顺足球管理体制,制定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创新中国特色足球管理模式,形成足球事业与足球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本文试图从建设健康的俱乐部财政制度角度探讨中国足球是否必要引入财政公平政策。  中超联赛及俱乐部目前的运营模式  根据《2015中超联赛商业价值报告》,2015年中超16家俱乐部的总投入超过40亿元,其中有6家俱乐部的投入超过5亿元。  根据德国权威媒体“转会市场网”的统计,2015年中超联赛引援总支出高达1.08亿欧元,仅次于英超联赛的1.59亿欧元,在全球各足球联赛冬季转会支出中排名第二。中超的知名度也在世界范围内显著上升。  今年7月,中超直播登陆英国天空电视台并获得好评。中超联赛的观众也在逐年增加,2015年达场均2.2万人,这个数据已经成为世界第六,亚洲第一。广告赞助收入是中超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15年中超联赛获得的赞助费达到5亿元以上。中超公司的总收入达到了创纪录的7亿元,运营态势较好。  中超版权的价值也显著提升。2015年,体奥动力公司以5年合计80亿元的价格成为成为“中超电视公共信号制作及版权合作伙伴”,这体现了中超品牌价值正在获得更高的承认,可望为中超公司和各俱乐部带来更高的收入。  然而,中超公司的盈利不代表各个俱乐部亦处于盈利。据悉中超12年来中超俱乐部投入和营收的严重失衡,一直没有得到改观。2015年中超俱乐部的整体亏损达15亿元。  根据在新三板上市的广州恒大淘宝俱乐部公布的2015年报显示,2015年该俱乐部总营收超过3.8亿,总成本约为13.06亿,亏损达到了9.53亿。相较于2013年和2014年分别亏损的5.76亿、4.83亿,2015年也创造了该俱乐部亏损的新高。收入分为五个方面,包括门票(55.24%)、广告(33.29%)、商品销售(5.32%)、比赛出场费(4.74%)或奖金以及特权使用费(1.41%)。  根据中国足协数据,恒大2014年场均上座人数达4.22万,居中超各俱乐部榜首。2013年、2014年恒大主场门票收入分别为1.19亿和5500万元。  另外,向球迷销售周边产品(印有球队商标和纹饰的服饰、纪念品等)亦带来一定的收入。广告、赞助收入是恒大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13年、2014年,广告收入占营收的比值为65%。但恒大此项收入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13年为2.69亿,2014年为2.23亿,2015年前5个月仅为4400万,降幅惊人。  足球俱乐部主要开支为:一线队费用、球员技术资产摊销、比赛成本。三项合计占俱乐部运营成本的90%以上。“一线队费用”包括教练、员队的工资以及他们的衣、食、住、行,是“用来养人的钱”;
2013年和2014年,“一线队费用”就相当于营收的165%以上。  “球员技术资产摊销”是引进球员费用在本年度内的摊销,即转会费。2014年恒大引援投入2.2亿元,占全部16支球队总投入的近三成。2015年前5个月,恒大引援开销即已超过2014全年的水平。仅引入阿兰、高拉特两项投入,即占中超16支球队当赛季引援总投入的35%。  目前中超俱乐部的母公司大多来自房地产行业,如恒大、富力、绿地、绿城,其投资足球仅仅是为了给母公司做广告,增强母公司品牌价值,或者通过足球与当地政府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以便于房地产等主业的发展,故有人戏称中超联赛为“房超”。  从这样的“一盘棋”思维考虑,有可能投资人确实可以把账算平,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在足球俱乐部经营中付出的成本,在母公司主业经营或其他方面赚回来。  故当前中国职业联赛依然带有企业主导的浓厚特征,一旦母公司的期待没有得到实现,就可能随时放弃足球俱乐部,俱乐部只能转让,漂迫,甚至解散。十年俱乐部都做不到,更别提建设百年俱乐部。  欧洲实行的财政公平政策和澳洲联赛的工资帽制度  欧足联财政公平法案(UEFA Financial Fair Play)是由欧洲足联于2010年颁布的一项针对欧足联旗下赛事参赛球队的财政法案。  财政公平法案旨在规范各俱乐部的财政行为,为足球俱乐部的财政增加更多纪律性和合理性;减轻转会费和球员薪水的压力,控制通货膨胀的影响;控制俱乐部财政赤字,鼓励俱乐部在收支范围内竞争;鼓励对青少年足球和基础设施的长期投资;保护欧洲俱乐部足球的长期发展;确保俱乐部及时的消除债务。  该法案已于2013/14赛季正式生效。财政公平法案的两项基本规定是:收支平衡和滞纳金规定。违反财政公平法案或审核未通过的球队,将会受到欧足联的处罚,包括警告、罚款以及减少赛事报名人数,严重者将被取消欧足联赛事的参赛资格。  日,欧足联宣布英超曼城俱乐部以及法甲巴黎圣日耳曼队因违反财政公平政策,遭到罚款6000万欧元的重罚,同时球队被要求降低工资水平、限制单笔交易最大额。  借鉴了NBA模式的澳大利亚超级联赛,推行限定俱乐部薪资总额的“工资帽”制度。  澳超每家俱乐部用于球员教练的“工资帽”在250万澳元左右,这笔工资开销占俱乐部总投入三分之一。每个赛季澳洲足协还会给俱乐部巨额分红,平均每家俱乐部的分红高达250万澳元,这个金额大体上跟工资帽相当,也就是说俱乐部基本上不必为球员的工资发愁。  为了确保票房,每家俱乐部允许有一名超级球星的薪水在“工资帽”之外,且上不封顶。虽然澳超并无中超如此大的手笔,但在亚冠中的竞争力并不弱于东西亚诸强,西悉尼流浪者队在2014年获得了亚冠的冠军。而且随着澳大利亚多次打入世界杯,澳大利亚球员也是欧洲联赛非常青睐的外援目标。  可以说,即使不追求巨额利润,保持财政平衡和健康也应该是所有商业主体的共同目标。如果任由一队独大,忽视稳妥经营的小俱乐部利益,最终会影响足球运动整体发展。  不过,欧足联在推行财政公平竞争原则时亦遇到极大的阻力。包括穆里尼奥等著名足球界人士都发表过抨击财政公平政策的言论。对不少土豪老板来说,有钱不许花是一件很憋屈的事。而要迅速提高球队的竞争力,实现“大跃进”的目标,烧钱买最强的球员无疑是最佳捷径。  2015年6月,欧足联通过了一项议案,同意放宽财政公平竞赛法案,未来俱乐部如果希望在转会市场上花更多的钱,他们只需要向欧足联提出申请,并且提交未来规划证明自己的引援花费并非“孤注一掷的赌博”,而是可以通过合理的商业模式,并在三个赛季内实现收支平衡。  时任欧足联秘书长的因凡蒂诺强调,“这次改革的目的是希望让俱乐部通过引进球员取得好成绩,并且带来更多的收入。‘要提高收入就必须先投资’,欧足联现在允许投资人加大投入,但你的投资必须健康、合理、可持续发展,必须带来更多的收入,这样才能提高俱乐部的竞争力。我们不希望看到有些俱乐部老板承诺了很多,但最终却无法实现。”  中国足球联赛是否需要财政公平政策  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提出:  改革完善职业足球俱乐部建设和运营模式要求完善俱乐部法人治理结构;  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立足长远,促进俱乐部健康稳定发展,努力打造百年俱乐部;  避免俱乐部随投资者变更而在城市间频繁迁转、缺乏稳定依托的现象。  该《方案》第十二条特别提及:“探索实行球队和球员薪金总额管理,有效防止球员身价虚高、无序竞争等问题”。笔者认为,为了实现这样的整体目标,有必要对目前中超球队在转会费、签字费及其他开支方面不顾一切地滥用资金,无视负债的状况进行一定的管制。  首先,中超联赛还不是世界主流足球联赛,应正视这样的定位。  中国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总体上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足球水平不高,国家还不是超级大国的背景下,在足球联赛中一掷千金而未创造相应价值与国家和联赛的整体形象不符。  其次,必须符合基本经济规律。  既然把足球也视为一项产业,必须以商业眼光来考虑每一项经济行为,究竟有无可能获得预期的回报。虽然从整体考虑,足球俱乐部只是母公司产业链上的一环,母公司在主业、与政府关系、广告效应等综合考虑,可能不亏或者少亏;但在微观层面上,很难想象江苏苏宁队2016年在国内外转会市场投入1亿多欧元如何收回成本。  欧洲豪门球队为了欧冠可以放手搏一把,如果打入欧冠,获得的回报会是巨额利益。留在英超或是降入英甲,在财政上的差别是巨大的,英超昂贵的转播权使英超俱乐部获利丰厚。  而目前中超和亚冠在经济上的回报还完全不是欧冠和英超那个档次。只能理解,随着球队成绩的提高,使母公司的品牌价值也相应得到提高。正如六年里,恒大5夺中超冠军,2次获亚冠,极大提升了恒大的品牌传播和影响力。  根据《第一财经日报》的数据,恒大集团入主广州队前的2009年,恒大地产合约销售金额为303亿元,在当年的房企销售额排行榜中仅位列第七,不及地产界领头羊万科的一半。六年后,恒大销售额达到2013.4亿,上升至全国第三,六年间增长了564%。同时,借助俱乐部重要比赛的影响力,恒大集团推出了恒大冰泉、恒大人寿等新业务。因此,足球给恒大带来的效应远非盈利本身所能衡量。  然而,每年全国只能产生一个联赛冠军,恒大的成功并不能直接复制给所有的中超俱乐部。现阶段我国足球商业开发模式尚未真正建立起来,相关产业链商业开拓难度较大。  而像苏宁、上港、鲁能等企业即使不参与投资足球,也早已是全国顶级的大企业。尤其是上港和鲁能都是经营业务较为特殊的国企,即使在足球联赛中取得全国冠军也很难与主营业务产生直接的联系。电能卖得更多?还是入港的船舶显著增加?如今中超俱乐部的不少投资人已经是在主板上市的企业,应该更加重视平衡经营,把上市公司规范管理的理念带到足球俱乐部的经营中去。  第三,高价高薪降低了中国球员的国际竞争力。  咋看上去,中国球员在国内转会中也能卖到8000万元人民币的天价是对球员能力的肯定,但这只是在供求关系不平衡时的特殊价格体现,而对球员能力的反映却是次要的。  背负高身价未必对所有人都是好事,有些球员会因此背负巨大的精神压力。给年轻球员过高的工资也会容易使球员的进取心降低,即使有机会去欧洲联赛踢球也可能考虑经济原因而放弃。好球员配得上高工资当然是正确的逻辑,但还是应该和联赛的整体档次及水平相匹配。  第四、如果放任无序竞争可能导致联赛崩溃。  追求好的联赛成绩这个目标无可厚非,要取得好的名次必须投入资金引进优秀的球员和教练,这样的路径也没错。但是如果投入的巨额资金没能达到预期的成绩,投资的目标就可能无法达到,继而成为一笔巨额亏损。如果参加联赛的俱乐部普遍亏损,甚至巨额亏损,就会形成债务危机,进而导致破产的风险。  因此,无论是实行与欧足联财政公平法案类似的政策,或是采取与NBA类似的工资帽或奢侈税制度,笔者认为,中超联赛的管理者有必要正视当前中超这种疯狂烧钱的现象,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证每支球队财政健康,风险可控,即使这样的措施在短期内会影响俱乐部引援的规模和名气,对联赛的轰动效应会有所降低,也可能间接影响中超球队在亚冠中的竞争力。  但从长远来说,只有降低虚高的转会费价格,控制薪酬规模,才能增加中国本土球员在中超联赛的上场机会和出国踢球机会,从而真正对提高中国足球水平起到帮助。  如果说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二十年来,管理层一直没有意识到俱乐部的亏损经营带来的巨大风险,是与事实不符的。  然而,过去足协仅仅注意到球员的工资比普通社会公众高太多,而从限薪的角度予以规范。但在实际执行中,产生了很多阴阳合同来规避限薪令,也产生了更多的纠纷。而且很多专家也认为以行政手段来干预市场经营是与市场经济基本原则不相符的。  笔者认为,如果市场主体均能理性经营,遵守基本经济规律,反映在市场经营上是盈亏平衡并且有盈利的模式和趋势,那么行政管理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的确不需要实行过多干预。  在目前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期,足球产业虽被广泛看好但尚未形成成熟的盈利模式时,不顾收支状况而一味进行“军备竞赛”,最终会对俱乐部经营带来巨大隐患。这时管理层应当适时推出一定的引导性文件,起到舵手的作用,使中国职业足球这艘大船平稳的开好,经得起风浪。待到市场开放成熟,俱乐部普遍建立固定的盈利模式后,行政干预的手段可以并且应该逐渐退出。
本文来源:体育与法&&&&&&&&&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发布评论! 【】新闻源 财富源
深化改革 一马当先
&&&& 07:56
  吴遵红简介:
  吴遵红,男,湖北特检院院长兼湖北省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中心主任,正高职高级工程师,湖北省特种设备安全技术专家,江汉大学兼职教授、《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执行主编,曾荣获全国质监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主持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并主编《氧舱技术与管理》、《锅炉房中的燃料经济性》、《医用氧舱工程》等著作。
  湖北特检院发展方针:
  服务社会、勇于担当、科学发展、争创一流。
  湖北特检院发展目标:
  建成人才集优、管理科学、优质服务、核心竞争力强的一流检验机构。
  □ 王友明 本报记者 张 华
  “检验检测认证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强质量安全、促进产业发展、维护群众利益等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尚处于发展初期,缺乏政府统一有效的监管,规模普遍偏小,布局结构分散,重复建设严重,体制机制僵化,行业壁垒较多,条块分割明显,服务品牌匮乏,国际化程度不高,难以适应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和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迫切需要通过整合做强做大,提升核心竞争力,激发市场活力。”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这项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检验检测认证高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提质增效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摘自中央编办、质检总局《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实施意见》
  勇当改革先锋
  湖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湖北特检院)积极贯彻落实中央、质检总局的精神,勇当改革先锋,在全国质监系统率先开对省内特检机构进行彻底整合,在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为全国特检事业的改革提供了范例,得到了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的充分肯定。3月11日,他在听取汇报后说:“今天听了湖北质监局的改革情况汇报,感到很欣慰,你们确实做到了总局所强调的主动研究、主动建言、主动改革,而且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尤其突出的是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整合,确实很不容易,符合上级的精神。目前,中央、国务院已经要求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总局的意思就是想从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做起,探索建立公益性、集团化的特检机构,这方面,湖北给全国带了好头。你们确实有主动改革的精神,也勇于改革,也善于改革,值得肯定,值得表扬。总局领导非常肯定湖北的做法,也非常感谢湖北省委、省政府、编办给予的支持。”
  整合省内机构
  湖北省质监系统特检机构共18家(其中省级1家,武汉市2家,地市州15家),约有专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900余人。截止2013年底,全省特种设备总量已突破28万台套,并以每年约15%的速度递增。但由于湖北省特检机构普遍存在“小而散、小而全、小而弱”的问题,与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
  湖北特检院的前身为湖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验检测研究院,成立于2007年10月,由原湖北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所与湖北省特种设备检测检验研究所合并组建,是湖北特检的“龙头老大”。2013年下半年,在湖北省质监局主导下,湖北特检院开始启动整合省内特检机构的工作。日,批复同意新组建湖北特检院,将由市州、直管市局管理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到由湖北特检院统一管理,市州特检机构不再保留独立的事业法人资格。整合后的湖北特检院,为该省质监局直属正处级事业单位,加挂“省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中心”牌子,下辖黄石市、襄阳市、荆州市、宜昌市、十堰市、孝感市、荆门市、鄂州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恩施州、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等15个分院,并内设省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中心××分中心。新成立的湖北特检院将于4月11日正式挂牌成立。
  据介绍,整合后的湖北特检院,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实力都得到了大大增强。如职工总人数达到793人,是整合前的5倍。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大幅增长,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增加303人;中级技术职称以上增加204人;高级检验师和检验师增加261人项。总资产达到3亿元,是整合前的3倍。其中,各类检验检测仪器设备价值约4970多万元,由原有的840多台(套)增加到1500多台(套),检验、检测业务范围覆盖65项。
  夯实改革路径
  据湖北特检院院长吴遵红介绍,在质监系统深化改革的关键时刻,他们能够有所作为、化解矛盾、实现整合,其基本经验是做到“5个”坚持,夯实改革路径。
  坚持在湖北省委、省政府和湖北省局党组的主导下推进整合。据悉,去年6月,湖北特检院领导班子审时度势、谋定后动,将机构整合的设想向省质监局党组汇报后,得到了省局党组大力支持。7月,湖北省局就组成了以党组书记、局长黄国庆为组长,省局办公室、人事处、计财处、科认处、特设处、监察室、省特检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省局特检机构整合领导小组,加强对特检机构整合的领导。小组多次向省政府专题汇报中编办、质检总局关于检测机构整合的主要精神和特检机构整合的总体方案,得到了湖北省长王国生、常务副省长王晓东、分管副省长许克振肯定和赞同,分别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给予大力支持。省编办牵头明确了整合后全省特检机构设置和编制,省财政厅、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等部门专门就湖北特检院财务运行体制给予政策支持。整合工作的每一步,都有明确的政策依据和政策支持,做到了有理有据。
  坚持用改革的精神和创新思维推进整合。按照“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市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 湖北特检院积极配合省质监局,参与大量的前期准备和方案起草工作,制定了《湖北省质监系统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改革方案》的具体实施办法。改革后的全省特检机构(武汉市除外)从16个精简为1个,人员编制只减不增,符合中央改革精神,得到了省政府、省编办的大力支持。
  坚持依靠基层单位和干部职工支持推进整合。整合工作启动后,湖北特检院及时调整工作重心,把机构整合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召开全院职工动员大会,成立了院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和人事、财务资产、业务质量等工作专班,克服工作千头万绪、协调难度大多种困难,按照时间节点,稳步推进。在改革利益方面,湖北特检院坚持顾大局、讲奉献、守纪律。如在经费调节问题上,明确“存量不变、增量分成”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障各市州局的利益;在干部职工划转问题上,坚持全员划转,无论聘用还是退休人员,都纳入整合范围,允许特检机构有空编的市州局调配充实符合条件的技术人员;同时,共同筹措资金,为特检机构人员全员办理社会保险,彻底解决了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整合工作在基层单位和干部职工的大力支持下顺利有效推进。
  坚持以强化安全监察为前提推进整合。值得称道的是,在湖北特检院和各分院分别设立省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中心及分中心,专门负责与省局和各市州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衔接,这一创新举措使整合后的湖北特检院,通过资源优化配置,整体提升安全技术支撑能力,安全监察得以强化。
  坚持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新机制为导向推进整合。吴遵红介绍说,湖北特检院将顺应技术机构社会化、市场化的发展导向,进一步精简综合管理机构,强化业务开拓机构,建立法人治理机构,采用更加灵活高效的引人用人、市场开拓、资产管理、社会保险、合作交流机制,既为下一步市场化的运作留下接口,也为巩固省内主导地位,积极参与国内乃至国际检验检测市场竞争创造条件。
  据记者了解,以前,虽然有不少省份对特检机构进行了整合,但是,这种人、财、物彻底整合,仅保留一个独立法人的整合形式并不多见。江苏、广西、黑龙江等省质监局领导率队考察后一致认为,湖北特检机构的整合不是简单的合并重组,而是以整合为突破口,创新管理机制、运作模式和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全省特检机构的安全技术支撑能力,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探索,为下一步转企改制,组建特检集团奠定了基础。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程虹认为,湖北特检院对省内特检机构进行整合,不仅可以避免重复建设,更重要的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湖北特检的核心竞争能力,其影响必将是重大而深远的。
编辑:罗伯特
高清图集赏析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足球改革方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